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通用12篇)
面对全社会一致呼吁为学生减负的大环境,许多教师都在苦苦求索着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增强实效的途径。对于如何才能“减负”不“减质”,实现“减负”与“增效”的有机统一,许多教师不约而同地将研究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了“作业设计”。随着减负热潮的影响,我在教学中针对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效率”这一问题进行了尝试。
一、加强实践,跳出作业的“纸上谈兵”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教学如果脱离实际,那么,数学学习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学生有意义地学习数学和获得有意义的数学知识的目的。
为此,数学作业设计倡导实践性,在体验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
例如:教学《认识千克和克》后,可以设计学生调查物品的重量:一袋洗衣粉、一个鸡蛋、一袋大米、一台电视机……;教学《认识时间》后,可以设计学生在星期日记录整点时的活动;教学《统计》后,可以设计学生统计城市里主要道路上车辆通行的情况,为交通局制定车辆分流方案提供参考……
这样实践性的作业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二、立体整合,步入作业的“你中有我”
新课标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强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合。数学学科本身与其它学科就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也应该顾及整合性。
例如: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整合性作业:出示一首古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问题:(1)、哪一个字出现的次数最多?(2)、“春”字一共出现几次?(3)、“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4)、找一首诗,某一个字出现的次数至少占全诗总字数的1/5。
这样似数学非数学的作业,新颖独特,既让学生品味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又拓宽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为学生构建了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化的发展环境。
数学本身就是整合的而非分科的;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是广域的而非限定的。加强数学作业设计的整合性,不能仅仅拘泥于一种方式,而要从立体的、多维度的角度把握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知识的重组和综合运用,真正使数学作业成为学生益智、长知,陶冶情操的有趣活动。
三、发展学生思维,体现作业的开放化
如果能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那么,将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进行大胆创新。
例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后,可以布置类似的开放作业:“六年级(1)班有48名同学,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本价格为5元的书。而书店对于一次性购买50本及50本以上者给予打九折的优惠。根据以上信息,说说你的购书方案。”学生在作业中提了多种购书方案:1.学生个人单独购买,全班共付:5×48=240(元);2.班级统一购买,并且购买50本,全班共付:5×90%×50=225(元),书多买2本,钱还少花15元;3.多买2本再按九折转卖出去,全班共付:5×90%×50-5×90%×2=216(元);4.多买2本再按原价转卖出去,全班共付:5×90%×50-5×2=215(元);从中发现后两种方案比较合适,而且最后一种方案最为合算。
这样开放化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并且从中发现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感和创新的成就感。
四、拓宽学习空间,体现作业的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的确,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能用到数学。生活中也有取之不竭的数学教育资源。因而,如果作业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经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作业,就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与延伸,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例如:教学《利息》前,可以布置学生到银行了解储蓄的意义、方式和利息、利率的计算方法。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可以布置学生自行设计和制作洗衣机、彩电、电冰箱等家电的包装箱模型,并交流自己的感受,从中领悟创新设计的魅力和数学的美。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后,可以布置学生收集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百分数材料,并把这些材料进行归类、展览……
这些生活化的数学作业,不仅巩固了课堂里所学的知识,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
一、设计趣味性预习作业
对于小学生而言, 趣味性数学预习作业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得以持续发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主动的、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教师应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 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数学预习作业。例如, 在学习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时,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预习作业:“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见到三角形?并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经过全班交流, 学生们都对三角形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设计自主性预习作业
有的教师认为, 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 主要靠教师的课堂讲解, 对于学生的自学效果则没有抱多大的期望, 所以布置的数学预习作业形式单一、要求简单;有的教师对预习题目和作业要求设计得不够明确, 可操作性不强, 如“预习课本第x页至第x页”;还有的教师不顾学生个体差异, 布置预习作业实行简单操作、“一刀切”。这样, 学生对预习作业往往不知从何下手, 许多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看数学书, 预习时走马观花, 应付差事, 更不用说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了。
预习作业是要布置给学生的, 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问题、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 尽可能让学生对预习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解答。例如,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前, 笔者非常具体而细致地布置了如下预习作业,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做学习主人的快乐。
1.阅读课本第45至50页, 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用直线画下来, 多读几遍, 看看是否理解;把不懂的地方画上标记。2.按课本上的要求, 找一找身边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利用平行四边形纸和梯形纸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 看看有什么发现, 记下来。3.试着回答课本上提出的问题, 会了就标上对号, 不会就标上问号。4.第49页的“做一做”你会吗?请试着做一做。5.再一次看书, 说说这节内容的重点是什么, 想想还有什么疑难之处, 记下来。
三、设计有层次的预习作业
不可否认, 学生之间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要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师在进行预习作业设计时, 就不能“一刀切”“绝对化”, 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富有层次的预习作业, 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成就感。
例如,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单元“升与毫升”一课的教学前, 教师可以设计有关调查的预习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选择适当的方式去调查生活中升和毫升的应用。学生可以一个人去, 也可以几人合作一块儿去, 还可以由父母陪伴。当然,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称称物体的重量, 查找升和毫升的有关资料。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多完成几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不同层次的预习作业, 符合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并从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预习作业单。
预习主题:升和毫升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预习形式:独立完成、两人合作、多人合作、父母陪伴。
预习选择的地点:家庭、超市、供水点。
预习结果的呈现:表格完成;实物演示;制作量器具;小组汇报。
关键词:作业设计;小学数学;有效性
教师布置数学作业是为了更好地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掌握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一定要考虑知识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合理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掌握知识点的同时,提高数学成绩,更好地培养数学素养。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许多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不到培养,更多的是逼迫性学习,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小学生天性爱玩,对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特点,在设计作业时多将趣味性融合进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更好更快地接受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成绩。例如,在学习“质数和合数”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当即演示,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1)学号是质数的同学起立;(2)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起立;(3)学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起立。通过这三个问题不仅可以快速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更好地促进师生互动,调节课堂气氛。
二、设计对比性作业,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如,今天课堂学习除法,在做作业时就会认为解题时都是用除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有对比性,将新旧知识进行不断地交替,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时,由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很强的相似性,教师就可以先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和体积,接下来再来一题是计算正方体的面积和体积,这样通过两道题的解答,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好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设计层次性作业,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由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不同,最终形成的数学水平和理解能力也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多拿出几套教学方案和作业设计,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水平设计出不同的题目难易程度,争取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进而共同进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将作业分成三个层次,根据难易程度进行划分,然后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进行布置,然后将分层后的作业都布置下去供学生进行参考,进行有选择地做作业,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掌握情况来完成作业。
四、设计探究性作业,提高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小学数学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将生活实际联系到课本中,让数学更加贴近生活,以此来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一定要结合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养成时刻运用数学方法对生活的问题进行解决。例如,在学习“轴对称”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预习课本,根据课本中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自己动手操作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之后写出自己对轴对称图形定义的理解,在上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回答,这样不仅让学生自己经历画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有哪些图形是属于轴对称图形,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五、设计开放性作业,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不能完全依靠书本的定律和公式来设计,要注重课堂练习题和作业设计的开放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时就需要教师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寻找有价值的数学题型,找出一些具有开放性质的题目。设计开放性作业,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使用数学思维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布置多个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梯形是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而成的,这时有的学生可以通过求三角形和正方形之和算出面积,有的学生直接求出这个梯形的面积就可以了,还有的学生用长方形减去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差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通过三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考虑题目的趣味性、对比性、层次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作业,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肖世刚,王学顺.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点滴谈[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C],2010.
[2]蔡玉军.给数学教学洒一片快乐的阳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09).
“小学数学练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在我们五六年级课题组里,自申报到现在,已经尝试研究了一个学期了。为了使该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我们五六年级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通过一个阶段的实验和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渐渐地发生了转变。现在我们五六年级的大部分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并不是那么可怕,体会到了数学并不是那么枯燥乏味,体会到了数学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体会到了数学原本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通过一个阶段的实验和研究,我们的老师在切实关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切实关注
如何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老师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渐渐地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习惯,变得爱教了、会教了、善教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学生的数学课堂练习的正确率、有效性在逐渐提高。本课题的研究存在一些困惑,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现将这一阶段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回顾
1、课题的提出
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每堂课的练习,是完成教学任务,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希望能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来探讨“有效练习的途径”,寻找根治重复低效的课堂练习的方法,力争使课堂练习有效、高效。
2、研究目标
通过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的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促进教师转变数学活动的视角: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以“数学”的本源为追求,以“有效数学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目标,探寻一条有效地促进学生爱学数学、动手学数学的活动组织模式。
3、研究内容
结合小学五六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材的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知识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层次性练习实例,进一步丰富并完善练习层次性方面的研究,使数学课堂练习层次性更加具备现实操作意义,同时进一步提高自己甚至同行的教学质效。
4、研究步骤
(1)分段研究,明确方向。(2)分工合作,共同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一)课题研究组成员的学习情况
1、加强了理论学习。
在“将教研提升到科研”层面的倡导下、在校教科研领导的指导下,我们五六年级课题组全体成员利用每周大组教研时间掀起了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的高潮。
2、加大了培训力度。
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们五六年级课题组加大了数学专业业务培训力度。通过对课改前后的教材及教学用书进行对比,在全组进行说数学活动。通过说课、说教学设计、说课堂练习设计、说解题思路等形式促使每个教师对教材编排有整体的认识,促使教师更好地对教材进行驾驭、重组,落实大教材观,大数学观,促使每个教师都能成为教材的创编者。因为只有对教材有个清晰的认识才能使组织的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更具实效性。
(二)阶段性的研究过程
学校领导为教师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搭建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教师多学习、多思考。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互动教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时也促进了本课题研究的发展。
(1)我们五六年级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参加学校数学教研组开展的校本参与式研讨,把在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惑拿出来一起讨论,正所谓人多力量大,想出来的点子和解决的方法也很多,促进了课题的发展。
(2)我们五六年级组全体成员多次观摩特级教师课堂教学实录。
(3)我们五六年级课题组多次开展课题研究课。
在阶段性研究活动中,通过不懈的学习,我们五六年级课题组全体对教学中产生的一些问题有更深一步的思考,课题研究活动改进了
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度,同时也加速了中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的探究促进了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教师教学方式变了。现在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方式。变成了教师引导点拨,运用“讨论”,“探究”,“图解”,“情境”,“发现”等方法促使学生自主练习。在备课、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三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变化。
2、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了。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积极主动,兴致勃勃,课堂变成了他们研究讨论问题,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探究创新,个性表现的乐园。课堂上,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积极发言讨论,提问质疑,批驳不同观点,争论研究,表演操作。
3、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提高了,教科研能力提升了。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疑难问题。
1、实际操作中,有对新课程理念和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策略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准确的现象,转变观念难度较大,有时在教学中依然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
2、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练习活动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了。
五、课题研究今后的努力方向。
1、继续加大培训力度,不断优化课题研究教师队伍。
2、深入进行课题实验,鼓励课题组教师,大胆实验,将当前有关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和数学教育传统中的有效做法、经验有机结合,在实验中探索出一种操作性强、适应面广、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练习活动有效实践模式,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3、年级段联动研修。组织不同年级段对同一话题进行不同层面的研讨。
4、个体自主实践。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和观摩学习,组内教师都能根据所执教班级的不同情况,尝试着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再实践,反思,逐步积累经验。
5、组内互动实践。我组的教师中拟继续推出“复习课”和“试卷分析课”两节组内互动实践,践行有效性。
6、个体总结阶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研究、实践、反思、积累,我们对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将于下阶段进行个体总结阶段,自主收集、整理有关的资料汇总成册,并将上传于学校网站,作为共享资源。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设计小学数学的作业及实施评价方式呢?
1 设计趣味性的作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位教育家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所以,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为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烦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
例如:我们学校有一位二年级数学老师,当她教完了表内乘法口诀后,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春天到了,春天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啊!我决定明天带你们去春游。春游时大家都要带点心,这次春游的点心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买,不要再叫爸爸、妈妈买了。下面一些食品的单价:可口可乐4元;饼干2元;面包2元;炸鸡腿5元;果冻5角……用30元买本组的点心,你计划怎样买,既要吃得饱,又要吃得好。用你们学过的知识,看哪一组安排得最合理?
这种趣味浓厚的作业,不是靠多题量或复杂计算来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把知识点融在情景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掌握情况,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达到了训练的目的,还激发学生内在的智力潜能与学习数学的兴趣。
2 设计层次性的作业
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为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尽可能照顾这种差异,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b、c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c,中等学生可选择b,稍差可选a。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后,有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作业:①一个长方体纸盒的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4厘米,做这个纸盒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它的体积是多少?②一个长方体纸盒的棱长总和是52厘米、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③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是2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24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8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此种设计可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以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 设计开放性的作业
现实生活的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为此在作业设计中,要与现实性挑战性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会思考,善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创新。
如:某超市有两种品牌的豆奶正开展优惠措施:①品牌的豆奶写着“商品大酬宾,每袋1.6元,买五送一”;②品牌的豆奶写着“×××豆奶每袋1.6元,八折出售”。小明正准备买10袋豆奶,他想请你来决定买哪个品牌的豆奶比较合算?为什么?
4 设计自主性的作业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在作业设计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为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放手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
例如:一位老师在单元复习时,让学生整理单元知识网络,并根据整理的.内容设计阶段练习,分为三个阶段:一段――基本题,可参照例题编写;二段――变化题;三段――开放、实践题。并建议自己喜欢做的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组成小组合作完成。
通过这样的自主性作业,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探究事物之间联系的基本方法,增强了主人公意识。自主性作业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较好的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
5 设计综合性作业
教师要建立数学与其他知识领域的联系,精心设计出充满想象力的综合性作业,以此来开发学生的潜能。
学习了《税角和钝角》一课后,可以想到美术中的好多简笔画就是用非常简单的图形拼组起来的,因此给学生在黑板示范了一个,像这样用圆表示头部,用线段表示身体,用角表示四肢,一个站立的小人就画好了。教师激励学生:“相信你们一定能创作比老师这一幅更生动形象的作品来。”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合作,互换角色,一个做动作,另一人画出来表示这个动作,并且说一说你画中用了哪几种角。学生兴趣盎然,创作出很多简笔画作品。跳远的、跳舞的、做操的简笔画。学生不仅能够把动作画出来,而且指出人物中的角的名称。
6 优化作业评价
6.1 用常识的眼光去批阅学生的作业。我们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批阅学生的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常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特别是对于急需鼓励的中后学生。
6.2 “等级+简语”来评价描述学生的作业水平。这种评价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导向性、评价时重在激励,贵在引导,皆在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进步与不足,不断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喜欢数学的学生,一般做题较认真,能独立思考,解题方法有创造性和灵活性。对这些作业呈现这样的评价:“优+解题思路与众不同;优+奇思妙想;优+字迹工整;优+格式规范”不怎么爱好数学而且性情急躁的学生,作业一般马虎,对教师批改过的作业不认真看,错了也不想思考错在哪里。为此,对待这样的作业,评语要讲究艺术性,既不能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要用委婉的语气表达批评。
6.3 鼓励和批评两结合,评价描述学生的作业水平。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聪明的教师总是能抓住学生身上某一闪光点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因此,评价的结果应具有激励作用,更应具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评价时教师应尽量从积极的方向,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我们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革新,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水平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对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新型的数学作业,利用数学作业来发展学生却关注的并不多,学生被局限在课本、练习册中,视野不够开阔,思维不能灵活放开,学习兴趣和自主性难以充分调动,学习缺乏信心支撑,应用能力不强等。这种超量的课外作业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仅对学习的巩固和提高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反而会增加学生的疲劳度,导致学生厌学乃至放弃课外作业。那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呢?
一、融通数学生活,体现作业的开放性
要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生活与数学的融通,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即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作业评改等方面不拘泥于课本。现实的数学问题一般都比较复杂,包含的条件信息不是非常明显或完备,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现象背后理清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生活才是最广阔的学习场所,作业内容设计可以更多地引入生活情境,或者让学生找寻生活中的数学,通过实际生活事例掌握知识技能。如,对“克和千克的认识”,我让学生平时随家长购物时,注意观察商品外包装的标注,并用手掂量掂量;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面积计算的练习作业可让学生把卧室、客厅的摆设按比例画成平面图等。对于作业的完成形式,既可以用书面的,也可采用口述的方式;既可以要求单人完成,也允许学生自己找伙伴合作完成。习题的运算过程或答案应该不是唯一的,作业的评改不能由我个人包揽,也不能仅仅是依据所谓的标准答案进行正误判断,作业评改是思想交流的平台,在作业批阅中要发现学生在知识技能的运用中存在的漏洞,考察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情感态度等,要更多地使用赞赏、鼓励的语言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作业可以让学生相互批改,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可以让学生自评,培养学生自我检查、反思的习惯。
如果能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那么,1
将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进行大胆创新。例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后,可以布置类似的开放作业:“六年级(1)班有48名同学,在读书读报活动中,班委决定每人购买一本价格为5元的书。而书店对于一次性购买50本及50本以上者给予打九折的优惠。根据以上信息,说说你的购书方案。”学生在作业中提了多种购书方案:1.学生个人单独购买,全班共付:5×48=240(元);2.班级统一购买,并且购买50本,全班共付:5×90%×50=225(元),书多买2本,钱还少花15元;3.多买2本再按九折转卖出去,全班共付:5×90%×50-5×90%×2=216(元);4.多买2本再按原价转卖出去,全班共付:5×90%×50-5×2=215(元);从中发现后两种方案比较合适,而且最后一种方案最为合算。
这样开放化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并且从中发现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感和创新的成就感。
二、尊重个体差异,区分作业的层次性
基于客观存在的学生个体差异,应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满足学生不同学习能力的需要。比如,就某个知识点,设计三个层次的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作业的题型、内容与教材上的相似,只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可;对于中等学习能力的学生,作业的题型、内容要在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变化,要求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后,能将课本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较灵活地处理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业的形式内容可以更加丰富、开放,增加难度,让他们走出课本,自主探索、融会贯通相关知识。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必要时,还可由学生设定完成作业的时间,较简单的作业当天完成,有难度的则可放宽时间,让学生温故知新、反复琢磨,直到最后完全掌握。当然,还要采取一些奖惩措施鼓励学生勇于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争取完成更高难度层次的作业,这样可避免有“惰性”的学生只完成简单的、层次低的学业。层次性作业,有利于避免“一刀切”,既能减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的压力,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又能让各层次学生在“闯关”中体验到量力而行、挑战自我的成功感。
三、定位现实世界,增强作业的探索性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好奇心,儿童尤甚。数学学习跟其他学科一样,学习的主动权应当在学生个人。完成作业是比较复杂的学习活动,而有效的学习活动应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意识,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才能获得深刻的体验。《标准》所提出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最终均要落实到探索性的作业活动中。要鼓励学生向课本、向固有知识挑战,多思多问多实践。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试验论证、归纳总结等步骤,是培养探索能力的必然途径。例如,“轴对称图形”的作业可这样设计: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或查阅资料,找出轴对称的物体或现象,并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轴对称图形。这类图形应用非常普遍,学生在找寻的过程中增长了见识,看到更多更美的图形,不仅深刻地体会了轴对称的特征,而且无形中欣赏了图形的艺术美、科学美,在接下来的自主创造设计中,更能有意无意地运用它。新课标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强调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整合。数学学科本身与其它学科就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也应该顾及整合性。
例如:教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整合性作业:出示一首古诗:“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问题:(1)、哪一个字出现的次数最多?(2)、“春”字一共出现几次?(3)、“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4)、找一首诗,某一个字出现的次数至少占全诗总字数的1/5。这样似数学非数学的作业,新颖独特,既让学生品味了中国语言文字的美,又拓宽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视野,为学生构建了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化的发展环境。
数学本身就是整合的而非分科的;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是广域的而非限定的。加强数学作业设计的整合性,不能仅仅拘泥于一种方式,而要从立体的、多维度的角度把握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注重知识的重组和综合运用,真正使数学作业成为学生益智、长知,陶冶情操的有趣活动。
又如,有关比例知识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小动物的食物或用红绿蓝三种油漆调制出不同的颜色,或画出校园的平面图,或尝试测算当地最高建筑物的高度;学习圆的面积公式,可让学生试着从三角形等课本上没有
介绍的其他图形的面积推导。
四、还原生活本真,凸显作业的综合性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技能、情感的发展要融为一体。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智育与德育应当在课堂内外形成有机统一。通过作业强化数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固然重要,但注重健康的人格品质培养也不容忽视。因此,作业设计应当尊重生活常识,还原生活本真,尊重科学,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
例如,统计知识的作业,可让学生做一个月的“小当家”,记录当月的水电费与零花钱等,一个月后再与其他同学的统计加以对比,看看谁家的费用较少,研究家庭人口多少与资源耗费量的关系,进而与节约能源、环保等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完成这一作业,学生要自己动手设计表格、整理资料,要坚持每天记录,又要计算汇总、对比,还要研究其中的数量关系等,在这一过程中,用到了加减乘除、统计图表、比较大小的基础知识,了解了生活知识和社会知识,培养了细心、持之以恒等精神。
以实践性为目的的作业设计,引导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社会,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学习数学的空间。学生学到的将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观察、分析、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五、拓宽学习空间,体现作业的时代性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的确,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能用到数学。生活中也有取之不竭的数学教育资源。因而,如果作业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经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作业,就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与延伸,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例如:教学《利息》前,可以布置学生到银行了解储蓄的意义、方式和利息、利率的计算方法。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可以布置学生自行设计和制作洗衣机、彩电、电冰箱等家电的包装箱模型,并交流自己的感受,从中领悟创新设计的魅力和数学的美。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后,可以布置学生收集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百分数材料,并把这些材料进行归类、展览„„这些生活化的数学作业,不仅巩固了课堂里所学的知识,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
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积极探索并实施多样化的数学作业形式是一个重要切入口。让我们逐步将“作业布置”转向“作业设计”,在作业内容与形式上改革和创新,逐步实现小学数学作业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从单
一、枯燥的课外作业练习中解脱出来。
关键词:数学作业,层次性,多样性
小学数学作业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有益延续。在学校期末业务检查时,我发现作业存在很多问题:有的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为了达到课堂作业当堂完成,布置了简单而量少的作业;有的老师直接让学生把例题重做一遍,而课外作业一般是完成书上的练习题。这种貌似整洁、正确率极高的作业,实质上已经失去了作业的教育价值,失去了作业的作用。
马云鹏教授在《小学数学教学论》一书中指出:“小学数学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小学生年龄特点及学习水平上的差异,决定了作业在题型、类型、完成方式等形式上的多样化。如作业中要有巩固知识的基本训练题,要有体现一定独创性的思考题,有时还要有一定的开放题,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以发展解题能力等;书面作业还可有填空、选择、判断等题。”这使我眼前一亮,对学生数学作业有了新的思考。
一、作业设计要有层次性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而传统的“一刀切”作业,忽视了学生的这种客观差异,严重桎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业太简单,不利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作业难度太大,会大大挫伤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标指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加深练习的难度。教师应用心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设计适合他们的作业,这样才能保障每一个学生都有练习、提高、发展的机会,学生才能练有所得、学有所获,才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如:在学习完“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后,我便设计了这样三个层次的作业:A: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6厘米,求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B: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28.26米,高与底面直径相等,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C:一个底面半径5厘米,高是3厘米的圆柱,需把它熔铸成一个底面半径是2厘米的圆锥,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较好的学生可以选择C,中等生可选B,其余学生选择A,只做基础题。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又通过有一定思维含量提高题的训练,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学习空间。
二、作业设计要有多样性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测、验证等活动过程。”学生完成作业实质上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为此,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要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灵活多样地设计一些阅读、观察、实验、调查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1)阅读作业。
教材上的“你知道吗”这个版块,给学生介绍了一些数学知识,如学生感兴趣的自然现象、工程技术、数学史与数学家的故事等,但一般比较简单。我们可以让学生上网或查阅有关书籍,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和补充更加完备的知识,从而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
(2)实践作业。
数学知识在实践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和熟练运用起着检验的作用。学生只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后,学生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展开图、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方法。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 让学生收集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形状的空纸盒,分别计算出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2) 把盒子拆开,看一看它们是怎样裁剪和粘接出来的。 (3) 根据上面的发现,把一个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制作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并计算出它的体积。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同时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都得到了有益的发展。
(3)数学日记。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对所学的数学内容进行总结,也可以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学习的情感、态度、困惑和成功之处。数学日记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思维的方式。
总之,优质的作业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拓展,有利于学生智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有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综合性,要让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一、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下面是本人摘录的三个镜头:
镜头一:3月5日
师:今天大家大扫除都很累,老师就不布置家庭作业了。
生一片哗然,热烈鼓掌,齐声说:老师,今天你真好!
镜头二:3月6日
师:明天学校听我们班的数学课,回家大家先预习《三角形的面积》,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积有多少种求法,可以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方法越多越好。
第二天,学生的方法多种多样,学生踊跃思考,兴奋无比。
镜头三:3月7日
师:马上要进行测试了,这个周末回去完成练习四、五……
生一脸苦恼,纷纷抱怨道:又是考试,又是练习,真命苦!
以上三个镜头不得不让我深思:为什么学生对待同样科目的作业态度反差如此之大呢?某市的一份关于小学生作业情况的调查让我豁然开朗,调查数据如下: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全班统一类型的作业比例高达95.2%,分层自选类型的作业仅为4.8%,以书面作业为主的达81.3%,以口头实践作业为主的达18.7%。另一份关于小学生对作业的形式、内容、难度等方面的态度调查显示:85.2%的学生喜欢有一定难度、需要动脑筋完成的作业,77.7%的学生希望作业的内容既有书本知识也要有课外的知识,56.2%的学生愿意同其他学生一起完成作业。这两份调查表明,教师布置的作业与学生的内在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业在内容、形式、难易程度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学生现有的需要。这些都说明教师布置的作业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在内容上,只注重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脱离;在形式上,过分单一传统,以书面作业为主,忽视对学生动口、动手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作业的量上,仍然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在难易程度上,不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差异,不管优、中、差生,作业一刀切,缺少选择性和针对性;在作业设计的模式上,仍然是教师布置什么作业,学生完成什么作业,忽视了学生在作业设计中的主体地位的发挥。这样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僵化了学生的思维,遏制了学生创造力的
产生,能力的锻炼仅仅是空中楼阁。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以往的作业存在过多的机械性和重复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新课程体系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内在价值,将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课程的根本目标。它充分关注学生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形成,注重学科的综合性与选择性,注重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创造性和有效性。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设计作业,教师一定要摆脱陈腐的观念,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设计新颖、充满趣味性的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需求感,自觉完成作业。
1.整体意识。从一定意义上讲,作业属于教学的范畴,它是师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自然延续。教师对作业的设计应从教学这一角度加强整体思考和科学分解。一方面,作业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应从备课这一起始环节思考;另一方面,作业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它从形式、数量到内容均是有相对独立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围绕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学目标和内容,加强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避免作业的无序性、随意性。
2.主体意识。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任何知识与能力,只有经学生的内化,方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为了更好地促进知识的内化,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认识和分析学生的需要,采取多种策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为学生构建、提供展示才干的舞台,让学生在操作、体验、探索、合作中得到发展。
3.创新意识。学生的年级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决定了作业的具体内容和形式。如果作业的内容总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机械训练,那么只能束缚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丧失兴趣,感到厌烦。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设计作业,内容和形式应灵活多样,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教学完“时间”的知识后,教师可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表,让学生回家调查后填写再回答问题。
问题
1.小明看完《2008动画剧场》节目估计要多长时间?
2.现在是下午5:30,小方正在做作业,如他准时收看《大风车》节目,他需要在多长时间之内完成作业?
3.爸爸回家时,《大风车》已播出10分钟,估计他回家时是几时几分?
本题将生活常见的题材创新地设计成表格形式,使作业充满活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思考并进行创造,巧妙地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二、教材分析
教材编排在揭示倍数和因数概念时,是让学生根据现实情境列出乘法算式,利用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知识,探索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本课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数学探索能力,解决实际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在1-100以内找到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2、在找数学信息,分类,解决问题等活动中。有条理的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阅读课本,提高自学能力。
3、在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中,对数的世界认识保持兴趣,给未来的数学探索活动增添动力。
四、教具准备:空白卡片 若干数字卡片
五、课前交流
师:上课前我们先轻松一下,猜几条数字谜语好吗?七上八下(猜一分数)2.不三不四(猜一小数)3.一五一十((猜一整数)生:7/8 3.4 510 [设计意图]课前激趣,唤起学生对数的回忆
师:从猜谜语中可以看出同学们课外知识很丰富。能不能说一说,你们的星期天都是怎么过的? 生:看书,听音乐,逛商场(老师适时和学生交流)
师:你们的星期天都很有意义,那我们来看看淘气是怎么过星期天的。这里有一篇淘气的数学日记,日记里还有很多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数学内容呢。
六、教学过程
活动
一、创设情境,结合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出示:数学日记(每小组一份)淘气的数学日记:
淘气的星期天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望奶奶。我们先去买点东西。爸爸开着车,每小时跑60千米,半小时就到了商场。下到-1楼的超市。商品好丰富啊!每千克2元
每千克18元
每千克11.4元
每千克30元
鸡翅
猪肉 虾
咦!我最爱吃的橙子怎么没有了?没关系,还是买点奶奶喜欢吃的东西吧。(1)从这篇日记中,你能找到了哪些数?小组内交流,记录员记录在卡片上。(2)你能帮淘气选购吗?你选购的商品需要多少钱,把算式记录下来。
(1)从这篇日记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小组合作,记录在小组的空白卡片上。(小组操作)[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同伴相互启发和交流,挖掘日记中数的资源。
一个小组在前面操作,在黑板贴出数字卡片:60,30,-1,6,4,5.8,3.6,2,11.4,2.5,18,0.5,1/2,0。
师:这么多的数,淘气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数的世界。看这些数,都有以前学过哪些数呢? 生:小数,分数,整数,负数。
师:这么多的数,看上去有点乱,就按以前学过的数把这些卡片分一分,各小组继续操作。(交流学生的分类)
(动手分一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条理的思考,主要把小数和分数分出来)
师:分数和小数我们暂不研究。今天我们主要研究这些数。这些数到底是什么数呢?打开书,把课本第2页中间两句话读一读。
生: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师:阅读课本的时候,要细心体会课本每一处的意思。包括标点符号。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这里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指导读书的方法)
生:表示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说7,8,9,10,1000,10000等,继续数下去,数不清。
[设计意图]从书上给的0,1,2,3,4,5,6等几个特殊数的认识推广到更多,培养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师: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这个…呢? 生1:也是还有很多,比如:4,5,6,10,100等。
生2:我补充一下,还有-4,-5,-6,-7,-10等等这样的负数。[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的迁移把认识自然数的方法迁移到认识整数。师:你理解的很正确。对比这两句话,还能发现了什么? 生1: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有些不是自然数。生2:-1,-2,-3这样的负数就不是自然数。生3:整数包括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生4:自然数是从0开头的,整数在0的前面还有许多比0小的负数。
师:你们真的很善于发现,太了不起了。看黑板上这些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自然数。生:除去分数和小数,都是整数。把整数里的负数去掉,就是自然数。[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发现自然数和整数的关系。
师:数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商品信息,你能帮淘气选购一样商品吗?需要多少钱呢? 生1:买5千克梨多少元? 5×4=20(元)生2:买3千克西瓜多少元? 2×3=6(元)生3:买1千克葡萄多少元? 3.6×1=3.6(元)……
师:可别小看可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倍数和因数就在这里。刚才已经有了阅读课本的经验,继续读下去,不懂的地方提出在小组内讨论。你的桌子上有一个助学卡,小组可以按照上面的提示自学。记录员记录下来。附助学卡:1.读一读笑笑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2.读一读智慧老人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3.自己写一个算式,在小组内说一说(记录员记录下算式)4.关于倍数和因数,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参加其中的一组观察学生的活动)小组汇报:
生1:5×4=20(元),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我们知道了倍数和因数。生2:我们只在自然数范围(0除外)研究倍数和因数。我们知道了研究范围。师:那刚才黑板上的三个算式哪个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内? 生:3.6×1=3.6(元)不用研究。
生:4×5=20(元),2×2=4(元),18×5=18(元),2×6=12(元)(我们小组说了这些算式)生1:关于倍数和因数,我们发现,积是乘数的倍数,乘数是积的因数。生2:我们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很多个。……
师:你们完成的太好了。看来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继续研究下去,你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设计意图]安排学生自学课本,自己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倍数和因数,一改由“扶”到“放”的方法,把学习内容交给学生,老师参与其中的一组,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师:我们来找一找,下面哪些数是7的倍数?(2 7 14 17 25 77)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汇报)
生:2不是2的倍数,因为它还没有7大。生:7是7的倍数。因为1×7=7 生:14是7的倍数,因为14÷7=2 师:14÷7=2怎么能说明14是7的倍数呢?刚才不是发现积是乘数的倍数吗?这里没有乘法呀?这里有些不太懂,你能说明一下吗?
生:14÷7=2没有余数,有余数的就不行。师:你举个例子说一说。
生:比如17÷7=2…3,17就不是7的倍数。生:我补充一下,14÷7=2可以看成2×7=14 师:哦,明白了。其他同学明白了吗?不懂的可以向他提问。用除法也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7的倍数。谢谢你把这个方法跟大家分享!(继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7的倍数的方法。会用乘法和除法两种方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师:你还能找出7的其他倍数吗? 生:70,700,7000,770….师:这么多,能说完吗? 生:说不完。
师: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通过刚才读书知道,可以用什么号来表示? 生:省略号。
[设计意图]体会7的倍数是无限的。
师:那给你一个范围,在100以内找出所有7的倍数可以吗?(交流)生:7,14,21,28,35,42,49,56,63,70,77,84,91,97 师:同意他的意见吗?你找的既没有重复也没有遗漏,一定有什么方法吧。生1:每次加7。
生2:我用乘法口诀,从1乘7开始往后算。生3:从它的1倍找起,有次序的找下去。
师:太了不起了,我们探索出了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会找一个数的倍数了吗? 生:会了。
师:找出100以内所有6的倍数,写在练习本上。
生:6,12,18,24,30,36,42,48,54,60,66,72,78,82,88,92,96。(从找7的倍数推广到找一个任意数的倍数,探索到找倍数的一般方法)师:(反馈,找一个同学的作业展示。)和他做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倍数,那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帮这些数找家。这里是“4的倍数”的家,这里是“6的倍数的家”。你们桌上的信封里有一组卡片。找试试看,哪一组愿意到前面来做。学生操作。
生:12和48不知道送到哪家,要不就放中间吧,算两家的。生2:我有个办法,把这个圈改一下,改成中间有交叉的部分。
师:你这个办法好,把这两个圈都往中间画,有了一个共同的部分,让12和48在这里,算两家的。[设计意图]用一个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渗透公倍数的教学,也用图直观的渗透集合思想。
师:回顾一下,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在这节课里表现的怎么样呢? 生:知道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还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倍数。生:我在小组里发言积极,觉得自己表现不错。
师:在数的世界里,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只是采撷到数海里的一朵小浪花。以后,大家将领略到更多的数中奥秘。今天的课就上的这里。[设计意图]养成回顾反思的习惯,并能对自己做合理评价。
七、教学反思
浅谈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数学教师不但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要关注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小学数学作业如何进一步改变现状,在有效性作业的设计上有突破性进展,关键是在设计常规性作业的同时,根据新课改要求更应设计自主性作业。要把实践性、趣味性、开放性、人文性、可行性融于一体,这样就能把学生从封闭的数学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去锻炼,去实践,从而实现数学学科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做到学科间融合,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一、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设计童趣性作业。
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我设计了一道“帮助小青蛙找妈妈”的游戏性作业,即:池塘里有好多荷叶,小青蛙的妈妈就藏在得数是142的荷叶下面,请你帮助它找一找妈妈在哪片荷叶下面。这样设计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的兴趣。
二、设计具有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生活化的作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
1、生活观察:观察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可布置这样的作业:请你在家观察一些蝴蝶、窗户、房子等平面图形的形状,有什么发现?对具有这种特征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些轴对称图形。
2、生活调查: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增强学生的数感。如:数学活动课“节约用水”教学后,可让学生调查家里或学校每月的用水情况,根据调查的结果,写一份合理用水的建议书。
3、生活实验: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和发展能力。如: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后,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家中消毒液的说明书自己配置一些消毒药水给厨房用品消毒。
4、生活探究: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数学,体验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知识。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表吗?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考虑:
(1)算出每间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
(3)如果在客厅、餐厅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共需要多少米?
三、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机会,使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1、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一星练习、二星练习、三星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如:在学习小数乘法简便计算后,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星级作业:
*:(1)5.4×72+5.4×28(2)(1.25+2.5)×4
**:(1)5.4×99+5.4(2)7.5×10.1
***:(1)7.4×5.6+7.4×5.4-7.4(2)8.4×7.2+0.84×28
2、自选型练习。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些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如:在学习分数乘法后,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信息:据《金融时报》发布的消息,2006年夏天,我国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平均每公顷增收150千克,全国共增收2.52亿千克,比去年增长3%。让学生根据此信息进行提问,并自行解答。
四、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创新者
开放性作业,内容形式新颖,问题解决具有发散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在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的同时,得到自己认为满意的答案,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索、发现的创造意识。另外,开放性作业起点低、层次多、答案不唯一、策略多样化,学生容易下手,能使所有的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切入点,进行思考,体验成功,体现“人人掌握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大众数学的思想。
如: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可设计这样的题目:
“天天乐”快餐店推出以下优惠措施:
套餐18.00元冰淇淋7.00元
第一周:每套16.20元;买一个冰淇淋回赠2元券。
第二周:降价20%;买一个冰淇淋回赠2元券。
第三周:买5套以上打七折;买一个冰淇淋回赠2元券。
如果每人给你20元钱,你准备在哪一周买?你打算怎么买?
请你设计购买方案,并说明你设计的方案的优点是什么?
一、根据学生认知水平,推行弹性课堂作业的布置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数学能力的发展推行弹性课堂作业的布置。布置作业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和选择不同层次的课堂练习题。一方面要注意作业“量”的适度弹性,即有“保底”题和选择题。“保底”题是指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完成最基本的巩固性作业量的题目。选择性题目是指学生在完成规定作业量的基础上,可以自由选择多做几道题,提高熟练程度。另一方面要注意作业“质”的适度弹性,即题目应具有弹性、可攀性,“跳一跳”够得着。这样,通过推行弹性课堂作业的布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思有所进,同步发展。
二、围绕教学目标任务,注重有效课堂作业的设计
数学有效性课堂作业的设计要讲究扎实有效,每堂课的作业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对一堂课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应用。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应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的习题资源,同时,可对教材中的习题进行加工重组整合,编制出适合学生需要的、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的问题,为课堂作业内容增添活力和生机。 如在授完新课后,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按照本节课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可立刻布置检测性作业,以便检测学生对本知识点的学习是否掌握。对检测性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老师当堂批改,并做好错误记录。通过课堂作业的反馈,教师可及时掌握本堂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任务的达成情况。以便调整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使下一堂课的教学更有针对性。除此之外,还可设计如下的课堂作业。
(一)设计开放性题目,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设计开放性题目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会思考、善于思考、巧于思考,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一种好题型。如设计“我校五年级师生230人去外出参观,大客车每天每辆需1200元,限乘40人;小客车每天每辆需650元。限乘25人。你算算怎样租车合适?“学生可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二)创设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创设实践性作业是应用知识能力的最有效途径。如布置学生测量自己家客厅面积,假设客厅要铺地砖,要采用什么规格的地砖比较合理,又比较便宜?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计算,设计方案,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尝试自编作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为了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在整理与复习课中可采用尝试让学生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参考课本中的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设计、编写作业题。然后要求同桌学生互相交换编写的题目进行解答并批改。这样,学生很乐意完成自编的作业,做作业的积极性很高。但是,学生设计的作业题大多局限在模仿的层面,因此,这种作业形式不能滥用,要恰如其分,适时适量即好。
三、面向全体学生,注意讲究作业评讲策略
对于课堂作业的处理,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关注“差生”,注意讲究作业讲评策略。第一,使用不同的批改符号。教师批改学生作业时,不要单一采用“对的画 ‘√’,错的画 ‘×’”的简单符号的批改方法,而应该采用不同的批改符号。如有的学生计算时,抄错了数字或者符号,为了提醒学生注意,教师可在那些数字或符号下面画上单曲线;有的学生解决应用题时忘记写上答句或单位名称,教师可写一个“答”字或划上括号,提醒他补充完整;有的学生作业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正确率高,教师可给其写上鼓励的话语;有的学生在作业书写、格式等习惯或正确率方面有了明显进步,教师可送他一面小旗。采用不同的批改符号,能帮助小学生树立做作业的自信心,提高课堂作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第二,注意分类区别对待。对学生的课堂作业,有的教师没有区别对待,喜欢集体讲评,集中更正。殊不知,这样做,由于受到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反而会把错误的东西负迁移给学生。所以,对于学生中出现共性的错误问题集中讲评比较好;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个别错误问题,教师与学生面对面讲评,追问学生是怎样想的,帮助学生分析出错的原因,这样做的效果会更好。值得一提的是,数学课堂作业的讲评最好堂堂清,天天完成,以避免学生对错误的东西当成正确的越练越牢固,等到发现错误时再纠正就很难了。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备课中精心设计课堂作业,采用形式多样、层次不同、内容丰富,富有新颖创意的课堂作业呈现给学生,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做作业的质量。
家庭作业过多, 学生会感到疲劳, 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 学生的休息时间减少, 对孩子身体健康还有影响, 但作业过少, 教师又担心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因此, 在把握这个度时老师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二是考虑其他学科作业量的多少;三是考虑大部分学生做作业的实际情况。因此我在布置家庭作业时, 首先和语文老师交流一下, 了解语文作业量的多少, 再结合学生年龄和本班大部分学生写作业的速度来布置作业。总的来说, 低年级布置作业的量在15分钟之内完成, 多布置一些和家长说一说今天又学到些什么内容, 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考一考家长等作业。在中高年级, 一般将作业量控制在半小时内完成, 学习好的学生在20分钟就能完成。让学生在自愿、自觉的基础上完成作业, 不要对作业产生一种厌倦恐惧的心理。
家庭作业设计要有层次
每一个学生的理解、应用等能力都有所不同, 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应该有所区别。家庭作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 不能“一刀切”, 但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案例: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之后, 设计A、B和C三组家庭作业题。
A: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厘米, 高4厘米, 求它的体积?2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4厘米, 高5厘米, 求它的体积?
B:1.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 高4厘米, 求它的体积?2.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一个正方形, 高4厘米, 求它的体积?
C:1.沿圆柱的底面直径切开, 将它平分成两个半圆柱, 已知底面直径是4厘米, 切开后表面积增加了24平方厘米, 求它的体积?2.将一个长1米的圆柱体, 横切为4份, 表面积增加了75.26平方厘米, 求原来圆柱体的体积?
在作业布置的当晚, 就有学生打来电话咨询C组题的解题思路。在第二天作业反馈时, 学困生只完成了A组和B组的部分题, 中等生完成了A和B组题, 学习好的学生全部完成。但是无论是学困生还是学习好的学生都对所有题的题意有了大致的理解, 教师在引导他们再次审题时, 就容易多了, 尤其是学困生, 让他们带着挑战自我的心态去听课, 去思考, 效果很好。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也提高了家庭作业的有效性。
家庭作业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 选择学生身边的, 感兴趣的事物,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因此在布置家庭作业时, 不要只限于完成类似于例题的习题, 而是采用多种形式的作业, 以激发学生写作业的欲望和兴趣。
1.做数学小报。每当一个单元学完以后, 我就让学生用A4纸去办一份本单元整理与复习的小报。将小报内容分为“我知道”、“我会做”、“考考我”三个板块进行归纳, 将所学的概念归为“我知道”板块, 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放在“我会做”板块, 而在“考考我”这个板块, 则根据自己的需要, 为自己设计几道综合题考考自己。
2.做实践性的作业。实践性作业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从而使学生不再感到学习数学是一种枯燥乏味的事, 相反使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 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数学, 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案例:在教《生活中的小数》之前, 我设计作业要学生调查超市物品的价目表。第二天反馈如下:
学生甲:我调查方便面价钱是1.50元, 汇源果汁价钱是3.00元……
学生乙:我调查了一袋牛奶的价钱是2元, 一袋饼干的价钱是3元5角……
结合学生乙的反馈, 我追问到:超市中的价格是这样写的吗?
学生乙:不是。
教师:那是怎样写的, 你能在黑板上写成板书吗?
结合板书, 让学生观察发现, 有关钱的记录都是两位小数。再引导学生讨论, 为什么在有关钱的记录都用两位小数表示?经过这样的交流讨论, 学生很快理解在价格上为什么要保留两位小数。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 布置家庭作业亟需转变, 数学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 确立以学生为本, 面向全体学生, 重视学以致用的原则来布置家庭作业, 要树立起新的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理念, 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和发展。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的论文】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优化设计10-25
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10-06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课题研究计划09-27
练习设计优化策略小学数学论文06-12
小学数学作业形式多样化的实践与反思10-19
小学数学计算的论文07-27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论文06-08
小学数学的课堂练习调研论文06-24
小学数学的主动性学习论文06-09
谈初中数学的作业设计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