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教育误区分析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不少误区,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和导向,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以利于正确幼儿家庭教育理念的确立。关键词幼儿家庭教育心理误区儿童期是人的心理从发生到成熟的阶段。其中幼儿期(3岁-6.7岁)又是一个较关键的时期,所以家庭教育的正确是否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幼儿家庭教育误区分析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家庭教育误区分析论文 篇1:

家庭教育中幼儿挫折教育的误区及应对策略分析

摘要: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挫折与困难,如果没有足够的抗挫折能力就会面临许多的失败,沮丧的心情也随之而来,这对于人们的心理将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幼儿来说。幼儿的心思单纯,缺少社会经历,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挫折没有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这就有可能导致幼儿在挫折来临时没有能力承受而产生严重的影响。对于成人来说,失败早已成了习惯,但是对于幼儿来说,失败将会在幼儿的幼小心灵上留下严重的阴影,使幼儿的自信心减弱,在下次失败来临时选择逃避退缩。家庭教育是幼儿生活中接受的第一个教育,对于幼儿以后的成长十分重要。但是,在现在社会上,虽然有许多家庭在对幼儿的挫折教育方面有了重视,但还是存在着教育的误区。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挫折教育;误区及应对策略

什么是挫折,挫折是指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使自己内心的期待无法实现。挫折没有办法克制,挫折产生于人们的有意识的、目的明确的活动,当然也包括一些也来源于自己内心的干扰,人们内心认为的没有办法解决的困难,使期盼落空,与自己所想象的结果不同,从而产生了沮丧难过的情绪。在当前社会,许多家庭教育中对幼儿的挫折教育都存在着误区,需要及时地改正,并且采取正确的手段去进形幼儿的挫折教育。因此,本文将对家庭教育中幼儿挫折教育的误区及应对策略分析进行细致地分析探讨。

1 家庭教育中幼儿挫折教育存在的误区

1.1 家长对于挫折教育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挫折教育在绝大部分家长眼中,就是要让孩子吃苦,为此挫折教育对于许多家长来说都是排斥的,但是仍然有部分家长在对幼儿的家庭教育时使用挫折教育,但是教育的方法十分极端。例如有些家长想要对学生进行抗寒训练,就学习日本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寒冷的冬天穿着单薄去室外抵抗寒风,希望可以通过这样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但是,这样的训练对于幼儿来说是残酷的,幼儿的身体素质弱,无法抵御严寒,进行这种抗寒训练会导致孩子生病,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日本的教育符合日本的文化环境,但对于中国来说,这样的教育却不适用。对于不同的幼儿来说,都会存在着不同的个性特点,也会有不同的心理特征,这就使得每个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都不相同,因此,家庭在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应该因人而异,结合孩子的自身特点,家长需要对此进行重视。

1.2 家长没有将挫折教育落实到实际家庭教育当中

对于挫折教育,许多家长都认为这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必要真正运用到实际的家庭教育当中,许多家长认为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没有必要,害怕孩子为此受苦。对于如今的中国来说,家庭里面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对于家长而言,孩子就是他们的掌上明珠,不忍心让孩子受一点苦,宁愿自己努力去实现孩子的各种愿望。对于家长而言,孩子的快乐高于一切,孩子不应该面临挫折。让孩子受到挫折教育是很有意义的,家长应该用身边各种事对学生们进行挫折教育,就是为了能让孩子在生活中更加自立。

1.3 许多家庭盲目地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

在如今社会上,还是有一部分家庭十分认可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但是这些家庭在挫折教育的方法上有所欠缺,让孩子经历的不是挫折而是痛苦,没有进行合理的挫折教育,也不接受孩子反馈的教育方面的问题。当孩子受到挫折时家长告诉孩子要坚强,家长觉得孩子一定可以自己完成的,事实上孩子当遇上困难时也需要家长进行一定的引导,教育孩子如何去应对挫折,应对挫折的方法是什么,应该怎么去做。其实让我们本身感到失落的并不是挫折,而是我们应对挫折的态度,当孩子屡次受到挫折时他们会失去面对挫折的信心,所以孩子对于挫折的修复力是问题所在,这才是作为一个家长真正要教会孩子的。

2 家庭教育中幼儿挫折教育误区的应对策略

挫折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孩子的抗挫折的能力。幼儿阶段在孩子的成长阶段尤其重要,家长可以让孩子在特定的挫折情境下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苦”,从而明白生活中挫折是必须要经历的,因此在挫折来临时,会更有勇气,更有信心去面对。

2.1 家庭教育中幼儿挫折教育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家长是幼儿的启蒙老师,家长的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格外重要。家长需要对幼儿进行引导,使幼儿能够有独立做事的能力,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这样下去,可以使幼儿养成积极参加劳动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就好比说,洗漱是幼儿每天的日常行为,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示范引导幼儿。幼儿的心里像一张白纸,会不断地汲取外界的知识,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父母作为每天见得最多的人,幼儿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父母的行为,因此在幼儿洗漱的时候,家长应该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出现错误时及时进行改正,并对其进行适当的鼓励,肯定幼儿的行为,使其对于学习充满信心。又好比说,广告中一位母亲为自己的婆婆打来洗脚水洗脚被自己年幼的孩子看到,模仿母亲的行为吃力地打来一盆洗脚水也要为自己的母亲洗脚。这个广告就是一个很好的挫折教育的例子,这位母亲用自己的切身行动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让自己的孩子明白要孝顺长辈,不能一味地向父母索取。在遇到困难时,孩子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依靠自己的父母,在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正确引导,而不是一味地帮助解决,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独立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养成依靠自己的力量努力解决问题的习惯。通过这种指导方式,可以养成孩子主动面对挫折并解决挫折的能力,从而战胜生活中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

2.2 家长应该磨炼孩子在面对事情时候的处理能力

在孩子的成长阶段中,需要不停地学习更多新的技能和新的能力,同时也要去完成许多艰难的挑战。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家长就应该以一个平常心的态度来面对,应该让孩子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来自己处理,而不应该让家长不停地催促孩子。学习和让孩子提高处事能力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一句老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单单教会孩子如何去做,不如教孩子如何去观察和思考,这样就更能让孩子自主地面對一切。家长应该多多培养孩子们的自主能力和独立意识,从孩子身边的事开始做起,让他们自己吃饭穿衣,这些只是一方面,同时还要注意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到的,应当让他自己想。”这样就能锻炼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再就是应当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家长应该多给自己的孩子决定权,让自己的孩子养成能够自主做决定的能力。

2.3 在家庭教育中为了让孩子能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应该多创立情境

家长应该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就像是当孩子徒步走路的时候,家长可以尝试着用一些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去吸引他们,从而达到让孩子们自主地完成走路这一个基本活动,同时当孩子们努力走过来想要拿取吸引他们注意的东西时,家长也要对孩子的要求进行有意识的拒绝。当孩子们得到了他们喜欢的食品的时候,要让他们有与大家一起分享的想法,能够自主地去把吃的分给他人;有意无意地延缓接孩子的时间,能够锻炼孩子的耐心,让孩子们内心有一个耐心等待的心理活动;平时也要锻炼孩子帮助我们拿一些东西、送一些东西。家长要多多给予孩子们各种各样的相对容易的锻炼机会,千万不要过于困难,否则会适得其反,我们应该让孩子们从每一次的锻炼中多多汲取经验,从而对孩子能够形成一种鼓励效应,这样才能让孩子有更大的进步。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已经成为了现在社会上的一个教育趋势,对幼儿的挫折教育也引起了教育领域的高度关注,因为能否正确进行挫折教育对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幼儿的启蒙教育实际上就是家庭教育,家长作为幼儿降临在世界上的启蒙老师,要担负起对幼儿的挫折教育的责任。作为家长应该磨砺孩子的意志,唯有“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方能使孩子身心更加坚韧,这样也就锻炼了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家长需要改进在幼儿挫折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挫折教育,同时对幼儿的成长进行正确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陈晓.试论现代小学生家庭挫折教育的意义与培养策略[C].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2006.

[2]李传英,李姗泽.顺境要EQ,逆境更需AQ教育——论家庭教育中对幼儿期的挫折教育[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6,(00):923-925.

[3]巩宜明.与“困难”同行,才能茁壮成长——家庭教育中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4,(66):191-191.

[4]黄亮.过犹不及,别让挫折教育折断了幼儿的羽翼——幼儿挫折教育存在的误区及优化策略[J].文理导航[J],2016,(11x).

作者:侯洁

幼儿家庭教育误区分析论文 篇2:

走出幼儿家庭教育的心理误区

摘要当前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不少误区,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和导向,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以利于正确幼儿家庭教育理念的确立。

关键词幼儿 家庭教育 心理误区

儿童期是人的心理从发生到成熟的阶段。其中幼儿期(3岁-6.7岁)又是一个较关键的时期,所以家庭教育的正确是否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目前在幼儿家庭教育中确实存在着误区,那么什么叫心理误区呢?心理误区即错误的理念和错误的思维方式。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要施教者,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误区也因而主要指家长在家庭教育理念和思维方式上和偏差与失误,它往往是造成幼儿家庭教育心理问题的根源。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误区主要有如下表现:

1 占有心理

占有心理就是把孩子看做自己的私有财产,近乎一种从生理到心理上的完全占有,进而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于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只注重自己主观愿望的表达,忽略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所应有的正当要求和合理愿望,这样就产生对孩子的全面占有和孩子作为独立意义上的社会人的矛盾冲突。在这对矛盾中,父母一方总是占有主导地位,而孩子处于被动地位,孩子只能遵照父母的意志办事,从而导致家庭中的一系列的“过度现象”,如过分溺爱,过度保护,过度替代,过度期望等现象。由于孩子自我意识本身就较差,他们更容易受到父母的随意支配,从而丧失独立性,产生依赖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孩子不愿接受此类过分的要求,并以不同形式对各种“过度现象”进行反抗时,父母就会产生一种难以言状的失落感,为避免这样失落感,反过来又强化这一系列的“过度现象”的矛盾斗争。

由父母这样占有心理所导致的教育问题会影响到幼儿今后一生的道路,而且这种心理又是其它心理误区产生的基础。

2 主观心理

主观心理是指家长仅凭主观臆断,不能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客观地评价孩子和要求孩子。家长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无视孩子自身的意愿和兴趣。这种非理性行为必然导致教育的失败。生活中不少家长盲目进行教育投资,把孩子看做一个容器进行强制性的灌输教育,使孩子苦不堪言。早在我国古代,明代中叶教育家王守仁认为:“大抵童子性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主张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身心特点。现代心理学统计资料表明:4岁幼儿一般只能稳定地集中注意3~5分钟,5岁幼儿可达10分钟,6岁幼儿10~15分钟。而家长往往按其主观意愿对幼儿提出过高的不理智的要求只能是拔苗助长,还会给儿童造成心理障碍。此外,家长主观心理的另一种表现则是不能客观地评价孩子,通常有两种极端型表现:一是过高估计孩子,这种心理造成对孩子的溺爱,养成孩子诸多不良习惯。二是过低估计孩子,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甚至产生自卑心理,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3 补偿心理

补偿心理是指家长因为自身在某些方面的缺失而千方百计地在孩子身上得到补偿,从而求得一种心理上的安慰和满足。比如有的家长孩童时代在经济上的贫乏,教育条件上的欠缺,导致他们对孩子百般的呵护,尽最大力量让自己的孩子能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将来有一个好去向,溺爱孩子就在所难免。笔者曾听到一小学同学说:“自己这辈子没能考上大学,只能让孩子弥补这份遗憾了”,家长的这种补偿心理支配着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必然会造成孩子在物质上的渴求和攀比,以及因完成父母强加在身上的愿望而带来心理压力。

4 愧疚心理

愧疚心理表现为家长因自己在某些方面的错误或失误自认为对不起孩子,在这种愧疚心理的驱使下家长必然会加倍疼爱孩子,甚至置孩子生活中的错误于不顾,所造成的后果必然也是溺爱。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单亲家庭,就拿离异单亲家庭来讲,由于家庭的解体父(母)亲感觉孩子缺少了母(父)爱,或者比较少的享受到父爱或母爱,所以感觉愧对孩子,无原则地一味满足孩子、迁就孩子,结果只能导致孩子在娇生惯养条件下一些不良行为及不良习惯的出现。比如自我控制能力差、爱冲动等。

5 炫耀心理

炫耀心理主要表现在家长把孩子当做一种炫耀的工具,以满足自己爱慕虚荣的心理需求。每个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在方方面面优秀,成为人人夸奖的孩子,这是非常正常的。这种情感如果转化为对孩子热情而科学的教育,这种舔犊之情无疑会成为家长更科学合理教育孩子的动力。但是这种爱子之情只是停留在虚荣心理的满足,结果就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家长的炫耀心理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归纳起来有二,其一,容易造成孩子的不诚实,影响良好性格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其二就是这种高出实际的有意拔高,一旦被人揭去虚伪的面纱,孩子就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自己从此失去信心。反而贻误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6 情绪化心理

情绪化心理主要表现为由于父母情绪上的波动给教育孩子带来的影响。月有阴晴圆缺,人的情绪也会因为当时生活情境及事件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越是同主体关系密切的人,受其情绪影响的支配性也越大,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身情绪因素的影响。人的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在两种不同的情绪状态下教育孩子的效果就会两样。就拿消极情绪来讲,有的父母能够克制消极情绪,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孩子,让孩子在平常的情况下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有的父母性格较情绪化,自由地宣泄自己,甚至把当时的懊恼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恐惧,无所适从,甚至觉得莫名其妙(同样一个问题,孩子会觉得父母高兴时一个样,不高兴时又一个样),从而影响孩子情商的发展。明显的表现就是对自我的情绪控制能力差,在激情状态下出现非理智的决定和行为。

7 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表现为家长不能理智而客观地对待孩子,迁就孩子,甚至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当孩子有了过错时,原谅和迁就孩子,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还小,大了自然就好了,这种消极应对的侥幸心理只会贻误孩子,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及良好性格的培养是应从小抓起的。

造成幼儿家庭教育心理误区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社会文化的根源,也有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既受到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受家长自身素质的限制。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1)社会文化根源使幼儿家庭教育确立的是道德取向而非心理取向;(2)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使幼儿家庭教育忽视儿童天性;(3)当前社会风气的影响使幼儿家庭教育带上功利色彩;(4)家长自身素质的限制使幼儿家庭教育带上非理性色彩。全面了解造成幼儿家庭教育心理误区的真正原因,采取对策、走出误区。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现代意义来讲,绝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目前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心理误区,就其导火索而言,“一个宝贝的珍爱心理”是首当其冲的。作为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什么样的教育,能否树立正确而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进而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笔者现就幼儿家庭教育提出几点见解,以利天下父母者共商、交流。

(1)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家教质量。在我国,孩子的降生就是成年人为人父母的开始,不需什么上岗培训,而是一种理所当然,所以,建议家长应在工作之余通过多种途径比如书籍、网络等了解幼儿心理及其发展规律,掌握幼儿教育规律。这样才能取得富有成效的教育效果。

(2)尊重幼儿,摆正家长和幼儿的关系。家长不能视孩子为私有财产,在保护和教育孩子的同时,应尊重孩子,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中,家长只是协助,绝不可越俎代庖。

(3)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作为父母应该看到和承认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发现和尊重孩子的兴趣、特长、天赋,进而因势利导,而不是硬性灌输或强迫教育。

(4)遵循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提出合理要求。遵循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既不能拔苗助长,又不能消极应对,教育有规律,但又无定律,需要家长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进行艺术化教育。

(5)放手教育,培养幼儿独立自主意识。美国家长就很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自主。他们对孩子不溺爱,不娇惯,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主、独立和坚强的性格。所以,美国的孩子一般显得比中国的孩子独立。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育史[M].人民教育出版社.

[3]颜氏家训[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丁祖荫.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

作者:樊香芝

幼儿家庭教育误区分析论文 篇3: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英语教育的影响

摘 要:随着人们对早教的重视和对英语教育认识的提高,英语教学已经走入许多幼儿园,并从校园走向社会、家庭。家庭教育对于幼儿英语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许多误区。为此,深入分析家庭教育对幼儿英语教育的影响,以期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幼儿英语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英语;家庭教育;误区

当前在幼儿园阶段开始学习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幼儿阶段的学习不仅需要学校、教师的努力,家庭教育对幼儿英语的学习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幼儿英语学习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反之就会让学习变得事半而功倍。

一、家庭幼儿英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家庭都十分重视幼儿英语教育,但是在认识上也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如果不能处理好,就会降低学习的效果,甚至极端情况下会起到相反的负面作用。

1.应努力避免盲目教育。不同家长对于幼儿英语教育有着不同的认识,有的将其视为将来上学打基础,有的只是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英语,所以就让自己家的孩子也去学。总之,根本出发点是从父母的想法出发,往往没有将孩子自身的性格、年龄、身体发育条件等因素考虑在内,而忽视了英语学习在开发幼儿智力、语言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不注重科学的教育方法。任何教育的方式、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当前幼儿英语家庭教育容易进入如下三种误区:(1)重训练而忽视学习兴趣的培养。许多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的心态,反复训练孩子记忆单词、练习口语,没有注重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2)重知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在幼儿英语学习阶段,学习一些简单的单词并进行必要的重复训练是十分必要的,这些都属于基本的知识传授。但是语言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换句话说,听说能力的训练要比读写能力的训练更加重要,这也是我国英语教育的一大顽疾,应该从幼儿阶段就予以有效纠正。

3.重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许多家长对于孩子学习英语的状况,仅仅根据学会了多少单词、会说多少句英语来评价。这种方式完全是以学习结果作为英语学习的唯一评价标准。而幼儿阶段本身就有着想向家长表现的特点,这种方式引导下幼儿往往是死记硬背了一些单词,而根本没有理解。这种学习方式完全忽略了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其他能力的培养,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总体上反而不利于孩子英语的学习。

二、家庭教育对幼儿英语教育的正面影响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必要的语言环境,这种环境无外乎是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种。对于幼儿来说社会接触较少,主要集中于学校和家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1.创造良好的家庭英语语言环境,可以有效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幼儿学习事物往往更多的是从兴趣角度出发的,从这个角度说,幼儿就是在不停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新知识。幼儿从小与自己的家人生活在一起,从小就会主动地模仿大人说话,对他来说这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英语教育,如果家长也能够在家庭环境中与幼儿一起说英语,一起学习,那么就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学会新的单词、语句时,会让幼儿有在父母面前展示的心理,得到父母的回应会让幼儿有很大的成就感。

2.家庭教育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进行更加细致的学习和辅导。幼儿园的教育都是一个班有很多孩子一起学习,教师不可能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加侧重于一些共性知识的学习、共性问题的纠正。家庭教育可以作为补充,家人只针对家里的一个孩子,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对各种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可以有效提高幼儿英语教育的效果。

3.家庭幼儿英语教育可以有效弥补学校教育软、硬件方面的不足之处。随着幼儿英语教育的普及,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有助于幼儿英语学习的玩具、学习工具等。但是,我国幼儿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许多幼儿园的经费不足,难以为孩子准备足够的教具和学习工具。家庭教育可以根据其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玩具和学习工具,这样就可以有效弥补幼儿园教育的不足之处,起到互为补充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地位越来越重要。幼儿英语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一项重要职责。作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对幼儿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必要的方式、方法,起到和学校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更好地促进我国幼儿英语的学习,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兰月秋.幼儿英语家庭教育模式的个案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

[2]林如心.浅探幼儿英语家庭教学[J].外语,2012.

作者:黄晓莹

上一篇:社区党总支部工作总结下一篇:四五普法工作总结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