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龙分析家庭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麟龙分析家庭(共8篇)

麟龙分析家庭 篇1

在家庭资金堆集的方面,许多的时候家庭结余的堆集并不是因为收入的多少来决议,而是经过因为平常日子习惯来决议。关于一些收入较高的年青家庭来说,家庭对比注重平常日子的享用,关于家庭每个月的结余并不是很介意,因而,家庭就大概经过合理的出资理财方案,有用的保证资金的堆集,为今后的家庭日子质量做好预备。

汪先生虽然每个月的收入过万,归于中产阶级,可是每个月却基本上没有结余,全体来说归于月光族,汪先生方案三年内置办一套房屋,为了非常好的堆集财富,汪先生就想经过出资理财来有用的保证资金的堆集,一起汪先生还想知道在理财的一起大概注意那些方面,以保证家庭非常好的生长。

专家以为,虽然说汪先生的家庭日子对比安稳,而且收入相对较高,可是因为汪先生关于日子开支并不介意,家庭并没有结余,这关于家庭生长影响很大,为了非常好的保证资金的堆集,汪先生就大概注重日子开支的结余,一起合理的制定家庭生长以及财物出资方案,保证家庭将来的日子质量。

汪先生的这种日子状态很难保证家庭在平常日子中能有用的应对家庭危险压力,关于汪先生就大概预备家庭应急金来有用的保证家庭的平常日子,关于这笔资金大概保证较高的安全性以及流动性,一起思考到通货膨胀的缘由,汪先生能够思考经过货币基金以及银行活期存款的方法进行资金的储藏,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的一起能够起到应急的效果。

关于汪先生来说,最好的资金储藏的方法大概归于基金定投,基金定投具有必定的强制性储蓄性质,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经过分散本钱出资有用的躲避出资危险,保证出资资金的安全性并取得必定安稳的出资收益。经过长时间的出资不仅能能够有用的保证出资资金的堆集,一起还能取得相对较多的出资收益的堆集。

麟龙分析家庭 篇2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家庭,教育,对比研究

青少年犯罪是许多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1]。据统计,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青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整个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13岁以下的青少年犯罪明显增加[2]。对于青少年而言,家庭对他们的抚养教育至关重要,父母是子女行为的典范、是子女社会化的主要教化者[3]。在家庭环境诸因素中,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青少年发展的最主要的家庭因素[4]。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5]。家庭关怀度指数是用来检测家庭功能的问卷,反映了个别家庭成员对家庭功能的主观满意度。本研究通过对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关怀度的调查,探索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及家庭关怀度的特点,指导青少年父母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和正确地表达关怀,从家庭因素层面上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四川省成都市某少教所2010年5月在押少教学员80名作为观察组进行调查,同时在成都市2所普通中学和1所大学中选取8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受测者皆为男性,且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地区等方面相匹配。观察组高中11人,初中30人,小学29人,文盲10人。对照组大学33人,高中27人,初中20人。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154份,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份。年龄为12~24周岁,其中观察组的平均年龄是(17.6±3.0)岁,对照组的平均年龄是(17.0±4.0)岁。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少教所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对被试进行调查,考虑到少教所学员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本次调查采用的是一对一调查以确保问卷数据的有效性。对照组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

1.2.2 调查工具

(1)青少年一般情况调查表。该问卷为自编问卷,包括人口学因素及家庭基本情况因素。人口学因素包括年龄、居住地、兄弟姐妹人数等;家庭基本情况包括父母的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父母是否离异、父母是否健在等。(2)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6],该量表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中国医科大学岳冬梅等根据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结合我国父母教养方式的实际情况对此量表进行了修订。修订后包括父亲分量表6个因子和母亲分量表5个因子,分别是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F1),父亲惩罚、严厉(FF2),父亲过分干涉(FF3),父亲偏爱被试(FF4),父亲拒绝、否认(FF5),父亲过度保护(FF6),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1),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MF2),母亲拒绝、否认(MF3),母亲惩罚、严厉(MF4),母亲偏爱被试(MF5)。经检验,母亲教养方式各因子具有良好的信度;在实证效度的考查中发现效度良好。(3)家庭关怀度指数(Family APGAR index)[7],该问卷是由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Srailkstein医生设计的,由5个项目组成:适应度、合作度、成长度、情感度和亲

密度,采用3级计分方式。判断家庭功能的标准为:0~3分为家庭功能严重障碍,4~6分为家庭功能中度障碍,7~10分家庭功能良好。该量表经汉化后再测信度相关系为0.80~0.83,且具有良好的效度。

1.3 统计分析

运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的是t检验、χ2检验以及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家庭基本情况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母亲是否健在、父母是否离异、父亲的文化程度、母亲的文化程度以及是否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父母教养方式比较

观察组父亲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父亲比对照组父亲表现出更少的情感温暖、理解,更多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和拒绝、否认。母亲教养方式在情感温暖、理解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母亲比对照组母亲表现出更少的情感温暖、理解(表2)。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家庭关怀度比较

结果显示,两组在适应度、合作度、成才度、情感度和亲密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各个项目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见表3。

2.4 观察组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因素及家庭关怀度的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观察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与兄弟姐妹人数、父亲的文化程度、父母是否离异以及家庭关怀度显著相关;惩罚严厉与兄弟姐妹人数、父亲文化程度、居住地以及家庭关怀度存在显著相关;过分干涉与家庭关怀度存在显著相关;偏爱被试与兄弟姐妹人数、父亲的文化程度、父母是否离异以及居住地存在显著相关;拒绝、否认与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是否健在、家庭关怀度存在显著相关;过度保护与兄弟姐妹人数存在显著相关。见表4。

注:*P<0.05,**P<0.01。

观察组母亲教养方式因子情感温暖、理解与兄弟姐妹人数、母亲文化程度、父母是否离异以及家庭关怀度存在显著相关;过度干涉、保护与母亲的职业、父亲是否健在以及父母是否离异存在显著相关;拒绝、否认与父亲是否健在、居住地存在显著相关;惩罚、严厉与居住地、家庭关怀度存在显著相关;偏爱被试与兄弟姐妹的人数、母亲文化程度、居住地以及家庭关怀度存在显著相关。

3 讨论

3.1 犯罪青少年所接受的不良家庭教养方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犯罪青少年与对照组相比,父母教养方式有一个显著差异就是缺少情感温暖、理解,这与赵山明[8]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温暖对儿童社会化进程所起的作用是十分积极的,它会促进儿童道德感、成就感、良好社会适应和利他行为的发展[9]。缺乏情感温暖、理解会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使孩子难以进行社会交流,更具攻击性和挑剔性。此外,研究还发现犯罪青少年父母的教养方式呈现出极端化表现,表现为不是惩罚、严厉就是偏爱被试;不是过分干涉就是一味地拒绝、否认。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使子女易走极端,个性偏激,缺乏友善的人际关系[10]。而偏爱被试则可能导致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嫉妒和自控能力低,更容易走上犯罪这条道路。国内已有同类研究显示父母对子女缺乏关心理解和情感温暖,较多的拒绝否认、惩罚强制会使子女形成情绪不稳、残暴、缺乏同情心和反社会倾向等个性心理特征[11]。

3.2 犯罪青少年的家庭关怀度

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12]。本次调查显示,犯罪青少年与正常青少年相比,其家庭存在着更为严重的家庭功能障碍,有45.5%的犯罪青少年家庭存在着严重的家庭功能障碍,大部分犯罪青少年感受不到家庭的关怀,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有关临床研究证明,在亲密度和适应度方面表现出极端特征的家庭,尤其是亲密度极度匮乏、家庭角色混乱、规则不一致的家庭,特别容易出现家庭成员离家出走或患身心疾病、子女行为出轨等适应不良现象[13]。

3.3 犯罪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父母教养方式与兄弟姐妹人数、父母亲的文化程度、父母亲是否健在、父母是否离异、居住地以及家庭关怀度存在显著相关。有研究证明,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教养方式具有影响,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孩子采用消极的教养方式就越少[14]。犯罪青少年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使得他们不懂如何关爱和培养孩子,对孩子的管教方式不是一味地溺爱就是简单粗暴的惩罚。同时文化程度的高低与从事的职业也是密切相关的。文化程度低往往从事的是体力劳动,工作的辛劳使得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将子女的教育完全交给了学校。且受职业、文化程度的限制,他们没有时间和金钱接受再教育,也无法学习更为科学的教育方法。同时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感觉对孩子很亏欠总是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一味地溺爱,势必影响孩子正常的社会化过程。

家庭农场融资分析 篇3

摘要:在众多利好政策的支持下,石家庄市家庭农场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融资问题也如约而至。选取石家庄市30个家庭农场调查发现,解决其融资渠道较窄、抵押资产缺乏及补贴不到位等问题,应进一步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场主的知识培训,完善政府政策扶持,从而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

关键词:家庭农场;融资渠道;现代农业;财政专项补贴;农业保险政策;担保制度

中图分类号:F830.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3-0103-05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截至2015年底,石家庄市新乐市注册家庭农场6个、晋州市6个、藁城区272个、行唐县130个、正定县96个。伴随着石家庄市家庭农场如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融资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家庭农场发展壮大的一大重要因素。因此,实地调研石家庄市部分家庭农场,根据搜集的数据、资料具体分析石家庄市家庭农场的融资情况和问题、深层次探究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十分必要。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分析

笔者从石家庄市中选取30个家庭农场(石家庄地区新乐市3个、晋州市3个、藁城区14个、行唐县1个、正定县4个)进行了走访调查,并运用交叉表分析、多选题一维频率分析等方法统计调查问卷数据及资料,总结分析石家庄市家庭农场融资的基本情况、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石家庄地区融资调查的基本情况

1. 融资需求情况。调研结果显示石家庄市30个家庭农场或多或少都有资金需求(见表1)。家庭农场根据其经营规模,资金的需求量自然也不同,在普遍情况下存在规模越大资金需求量越大的问题(见图1)。

2. 融资需求时长。家庭农场的资金需求,按照用途可分为流动资金需求和固定资金需求。(1)流动资金需求主要用于农场主在种养殖期间的临时周转需求。从笔者与农场主的座谈中发现,资金需求时长多取决于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及销售资金回笼的速度。一般来说,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家庭农场资金需求时间约为6~8个月;种植西红柿、香菜等的资金需求时间约为2~4个月;经营鱼塘的家庭农场资金需求时间约为6~10个月;种植果树、经济树木、药材等的资金时间略长一些约为10~18个月。(2)固定资金资金需求主要用来扩大农场规模、购置农机等,这种资金需求时间为1~3年。

3.融资渠道。家庭农场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向亲戚朋友借款、私人放贷者、银行贷款、农业合作社融资等。在被调查的30个家庭农场中除6户家庭农场的资本完全来源于自有资本外,剩余24户家庭农场的融资渠道如图2所示。

(二)石家庄市家庭农场融资问题的调查分析

1. 融资渠道较窄。目前我国农村金融领域内已经逐渐建起了多元化的机构体系,石家庄市农村金融机构也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从上述满足石家庄市家庭农场金融需求的调研情况来看,仅有3家家庭农场以家庭农场名义从邮政储蓄获得贷款,1家从农业合作社获得资金,其余全部来源于私人放贷者和亲戚朋友。可见即便是家庭农场区域内有一些金融机构,家庭农场也难以从这些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家庭农场的融资渠道严重受限的主要原因在于:(1)由于农业的先天劣势(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利润较低,农业资金回笼较慢、风险较大)、缺乏信贷交易所需求的财务信息和抵押资产,大部分商业银行不会放贷给家庭农场,即便是放贷也会要求各种担保条件和房产抵押等。(2)样本统计结果显示家庭农场附近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覆盖率为63.33%,并非太高,而且其中不规范、不愿支农的农村专业合作社占比非常大。(3)除银行金融机构外,家庭农场区域内的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合规、不合法,了解情况的家庭农场主也不会去融资。

2. 融资缺乏抵(质)押资产。因家庭农场面临的风险较高,大多商业银行在为家庭农场放贷时,普遍要求家庭农场提供合格的抵(质)押品,甚至一些小额贷款公司、私人放贷者在为家庭农场提供资金时也要求提供合格的抵(质)押品。目前家庭农场可用于抵押贷款的有形资产十分有限。调研结果显示,家庭农场能够提供的抵(质)押品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商品房住宅地、机器设备、林业使用权及保单,其中73.33%的家庭农场能够提供土地使用权抵质押;23.33%能够提供商品房、住宅地抵押;10%能够提供机器设备抵押;6.67%能够提供保单质押;3.33%能够提供林业使用权抵押,但凭借以上抵(质)押品家庭农场基本无法获得银行贷款。(1)土地使用权。家庭农场能够提供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不是划拨土地就是流转土地,调研中的家庭农场均表示没有土地使用权的相关权属证明,不能进行抵押登记证明,无法获得抵押贷款。(2)商品房、住宅地。家庭农场能够提供的商品房、住宅地抵押多数为不符合抵押条件的房地产类抵押物(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如晋州市某家庭农场主表示自己房屋面积很大,但由于是村证房屋,银行并不认可,无法申请贷款。(3)机器设备。家庭农场的机器设备一般比较简单,价值不大,也无法进行抵押。(4)保单。利用保单作为抵(质)押品,目前商业银行多数没有相关金融产品,无从申请贷款。(5)林业使用权。尽管法律规定林业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但大多数由于缺乏相关服务机构,不能进行抵押登记,也无法作为抵押品获得贷款。综上所述,家庭农场能够提供的抵押品大多无法作为合格的、有效地抵(押)质品申请贷款,这大大降低了家庭农场获得金融支持的可能性。

3. 补贴支持。由于石家庄市家庭农场发展时间短,政府部门缺乏管理经验等,造成一些支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在实际落实中存在诸多问题。调研中,农场主针对家庭农场的政策支持主要反映了以下两个问题。(1)粮食直补纠纷问题。2014年石政发[2014]9号提出要将家庭农场纳入现有财政支农政策扶持范围并予以倾斜。河北省2015年惠农政策指出,2015年,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补贴资金140.5亿元,资金原则上要求发放给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具体由各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多数农场主反映,虽然农户已经将土地流转给家庭农场,实际种植土地的是家庭农场,但由于粮食直补的资金是直接打到农户的粮食直补卡中,与农户沟通获得粮食直补基本不太可能。因此,这一项政策多数农场主表示无法获益。(2)财政专项补贴问题。在家庭农场经营过程中,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的资金扶持也是融资的一个渠道。政策面向家庭农场的大力倾斜,使得石家庄市部分家庭农场有所获益。如有的家庭农场主表示购买农机可以享受补贴;藁城区某家庭农场表示可以享受免费耕地。但以上这些也只是与其他农业经营者共同可享受的优惠政策,并非受益于政府为家庭农场提供的专项资金扶持。从样本数据统计可知,家庭农场直接获得资金扶持情况:6.67%的家庭农场获得过政府的财政补贴,分别为每亩75元和50元,93.33%的家庭农场表示从未获得过资金补贴。因此财政专项补贴或因不知如何申请或申请不到,受益不多。

4. 保险支持。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支农惠农政策,河北省加快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步伐,积极扩大险种和区域覆盖范围,创新特色农业保险,并建立了一系列农业生产风险分散机制,旨在提高灾后恢复生产能力,促进河北省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进为石家庄市家庭农场经营提供了保障,但调研结果显示家庭农场在获得保险支持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1)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不够广。在大多数家庭农场农业保险意识不够强、村庄在政策给予一定补贴比例的情况下,统一组织家庭农场购买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笔者在走访家庭农场中发现,新乐市、晋州市有些种植小麦、玉米的家庭农场表示有加入村里统一组织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但有些地区的家庭农场或由于村组织不到位、或由于政策性保险险种覆盖不到,无法享受保险支持,仍然面临着自然灾害造成经营损失的风险。(2)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不到位。在笔者调研走访中发现,农场主对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了解程度很低,有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农场主表示,其并不了解详细情况,只是村庄统一组织安排购买的。大部分没有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农场主表示并不了解政策性农业保险。

(三)石家庄市家庭农场融资制约因素分析

1. 政策层面。(1)相关家庭农场信贷政策。家庭农场政策指出金融机构要按照政策精神加大对家庭农场的信贷支持,但从上述对家庭农场的融资现状及融资渠道、融资金额等方面的调研可以看到相关金融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得到金融的支持。(2)相关财政补贴政策。家庭农场实际通过政策扶持获得融资帮助还不多,其主要原因有:第一,政策宣传不到位。在被调研的30个家庭农场中,仅有5个家庭农场主表示对现在的一些优惠政策有所了解,其余25个均表示不了解。(3)政策规定不够具体。在调研中某农场主表示自己曾试图想要申请家庭农场专项补贴,但不清楚家庭农场专项补贴到底要如何申请、向谁申请,如何评定、评定标准是什么。(4)相关农业保险政策。在政策性保险的实施下,一些家庭农场有所受益。但从上述对家庭农场购买农业保险的情况可以看出,农业保险的惠及力度和广度还是不大。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农业保险知识普及力度不够。对于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年龄普遍偏大的家庭农场主而言,如没有政府的大力宣传和推广将很难了解农业保险知识。第二,保险险种不全。目前出台的政策中只有少数种养殖产品可以获得保费补贴。如藁城市种植西红柿的家庭农场和正定县养殖鱼的家庭农场均表示自己的种养殖品没有保险险种,无法获得保费补贴。第三,设施农业保险普及力度不够。如藁城市、晋州市种植葡萄、西红柿的家庭农场均拥有大面积的大棚设施,但均表示无法购买到农业设施险。由此看来,相关农业保险政策难以满足家庭农场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普及。

2. 经营层面。(1)经营风险大。主要原因在于:第一,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对家庭农场经营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并且不能有效避免。调研过程中种植玉米、小麦的家庭农场主表示2015年有发生玉米倒伏现象,这一方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收成,减少利润;另一方面由于倒伏的玉米不能用农机收割,只能雇佣更多劳动力收获,增加了许多成本。第二,市场风险。农产品生产者通常是价格的接受者,且存在大量的替代品,竞争压力非常大。而且在如今日益开放的国际市场下,低价格的进口农产品不断流入又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增加了其经营风险。(2)经营利润低。第一,从收益角度来看,在2015年农产品价格普遍偏低的情况下,大多数家庭农场收益非常低,有部分农场主甚至表示经营出现亏损,资金压力异常大。如新乐市某农场主反映,2015年玉米收购价格为1.6元/公斤,小麦收购价格为2.04元/公斤,较2014年有所下降(主要是受进口粮食的冲击,如进口玉米价格才1元/公斤);养殖观赏鱼、鱼苗的家庭农场主同样表示2015年鱼苗的市场价格较前几年近似腰折;其他作物种植的家庭农场主也鲜有表示收益收购价格乐观的。第二,从成本角度来看,雇佣工人工资高、土地租金价格的不断上调等加大了家庭农场的经营成本。

总之,家庭农场经营的高风险、低收益,使得大多数金融机构出于保障信贷资金安全性的目的不愿意将信贷资金投放给家庭农场,从而严重堵塞了家庭农场的融资渠道。

3. 融资层面。(1)融资主体金融知识匮乏。家庭农场主的金融知识匮乏(见表2),将会大大限制农场主融资方式的选择并降低其获得信贷的可能性。首先,限制融资方式的选择。调研结果显示,家庭农场优先选择的融资方式局限在亲戚朋友借款、银行贷款和私人放贷三种,占比分别为57%、37%和6%。从家庭农场主的角度考虑,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一些农场主学历水平较低和年龄较大,对于新型的金融机构持有较大的怀疑态度和较强的排斥性,相较于新的融资方式,他们还是倾向于原始的融资方式。第二,一些农场主能够接受新型的融资方式,如专业农业合作社等。但由于金融知识的匮乏导致其无法正确识别专业农业合作社的正规性与合法性,考虑到自己曾有的上当受骗的经历,便不想再考虑此种融资方式。第三,一些大型家庭农场是合伙经营,各投资人文化水平、思考方式不同,也局限了融资渠道。其次,降低信贷可及性。由于缺乏对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了解,农场主在经营家庭农场之初并未考虑到日后融资需要,导致家庭农场因经营管理、记账方式不规范,提供的资料资质不符合贷款要求等而无法获得贷款。(2)融资主体保险意识匮乏。对于不可预料、不可抵挡的自然灾害,购买农业保险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家庭农场购买农业保险的意识与其对保险知识的了解程度息息相关。调研统计数据显示,13.33%的家庭农场表示对于涉及自己家庭农场产品的农业保险稍微有些了解,86.67%的家庭农场表示并不了解,其中了解农业保险的家庭农场中购买农业保险的比例为75%,不购买的比例为25%;不了解农业保险的购买比例为11.54%,不购买的比例为88.46%。由此可知,对保险知识更多了解的家庭农场,保险意识会更强,更倾向于购买农业保险;而对保险知识不够了解的家庭农场,具有较差的农业保险意识,更倾向于不购买农业保险。因此,家庭农场主的保险知识匮乏,直接导致了较低的农业保险购买率,这不仅会使家庭农场一旦遭受自然灾害便会出现巨大的资金压力,还会对其获得融资产生不利影响。

二、石家庄市家庭农场融资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1. 加大政府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政府立足于支持农业发展,放宽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政策,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等成立。但由于农业的弱质性,风险高收益小,很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支持农业建设方面力度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家庭农场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或补贴。

2. 明确涉农贷款的确定办法和针对家庭农场放贷的指标。如有关涉农贷款该怎样确定和权衡,对于家庭农场等放贷指标更需要明文规定,从而确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真正服务到家庭农场。

3. 规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政府应指导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更多向家庭农场等融资主体倾斜,规范其放贷的合法合规性,取缔不法金融机构,为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者提供一个良好、安全、放心的融资环境。

(二)加大对家庭农场主的全方位知识培训

1. 加大对家庭农场主培训广度。在调研中发现,由于石家庄市各县市农业发展程度不同,家庭农场数量有多寡、县市政府部门重视程度有区别等因素,使得有些地方的家庭农场主能够获得培训,而有的地方却不能。市政府应当督促和监督各县市部门组织对家庭农场培训,加大对家庭农场主的培训力度,让每个家庭农场都能享受到培训资源。

2. 加大对家庭农场主培训的深度。政府部门在对家庭农场主进行培训时,应该注重全方位知识的培训。这不仅仅是对耕种、经营技术的培训,也要重视对家庭农场主基本金融和农业保险知识的培训。进而,提升家庭农场主文化素质和观念意识,开阔家庭农场主融资思路,更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同时增强家庭农场主农业保险知识意识,降低家庭农场的营业风险,提高家庭农场融资能力。

(三)完善政府对家庭农场的补贴政策

1. 落实好家庭农场相关补贴政策。从上述家庭农场获得补贴情况的分析中可知,新型家庭农场在适用原有农业补贴政策时会出现问题,如粮食直补纠纷,这就需要政府不仅重视政策的颁布,更要重视政策的落实和完善,切实解决相关问题和矛盾。

2.加大对家庭农场相关补贴政策的宣传执行力度。家庭农场主受年龄、文化程度的约束,主动获取家庭农场相关政策的能力有限,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力度宣传贯彻家庭农场的相关政策,切实使得家庭农场享受到政策优惠。

3.完善政府对家庭农场的补贴计划,全方位服务于家庭农场,支持家庭农场的迅速发展和扩大。

(四)完善抵(质)押方式及担保制度

1. 拓宽抵押质品范围。增加林业使用权、土地使用权、联合担保、贷款担保等多种抵押方式。各金融机构应积极落实政府政策,根据自身特点和风险管理能力,积极探索多种抵(质)押方式,推广家庭农场联合担保、信用担保方式等。

2. 建立配套的抵(质)押品评估体系。政府应当明确林业使用权等抵押品的评估机构及收费标准,简化抵(质)押品的评估手续,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3.完善融资担保制度,建立相关家庭农场融资担保机构。如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可以在家庭农场采用信用担保方式的情况下,利用区域性优势,获取家庭农场“软信息”情况,灵活贷款流程,提升家庭农场贷款申请的通过率。

参考文献:

[1]郭静利.农业产业链稳定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何广文.农村金融专题讲座[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

[3]程恩江,刘西川,张建伦.农业合作社融资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4]万芹.家庭农场融资问题研究[J].财政监督,2013,(17):44.

[5]杨蕾,杨伟坤,张博.家庭农场融资困境与破解之道[J].银行家,2014,(9):113-115.

责任编辑、校对:李金霞

Abstract: With the support of many favorable policies, family farms in Shijiazhuang have been rapidly developed, but the problems of financing also emerge.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30 sampl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narrow financing channel, insufficient pledged assets and incomplete subsidies. It also suggests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farms, like developing new ru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 strengthening training for farmers and perfecting government policy.

普通家庭的2014麟龙理财规划 篇4

现年43岁的王女士,与她的丈夫成婚现已10多年了。因为两夫妻都是从乡村出来的,家里兄弟姐妹也比较多,因此爸爸妈妈不能给予他们许多的撑持。可是王女士自个也一向没有理财的方案。并且两夫妻当前分居两地,因此关于对方的资金状况也不甚了解。这样也就无法进行有用的理财了。

可是本年王女士在无意中进入理财视频教育网站后,俄然觉悟,懊悔自个在这10多年间并没有存下满足的资金来应对儿子的教育金以及自个夫妻二人今后的养老金。因为丈夫身在外地,所以不可能上交薪酬卡,于是理财出资参谋给她支招,经过网上银行来完成两夫妻的薪酬透明化,能够进行一起理财的方案。

如今咱们来看一下两夫妻的财务状况:

王女士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节假日有数目不等的过节费,年末有绩效奖。而丈夫每月薪酬6500元。平常的开支方面,丈夫是北漂一族,平常吃住都在公司,不需要花销,而衣裳大多都是厂服。母子俩则生活在一个小县城中,素日里的开支并不像一线城市那般昂贵,仅仅为了便利儿子上学,10年买了一个小两居的学区房,当前公积金还贷。也就是说两夫妻的理财方案彻底依托于薪酬,并不会有额定的收入。

理财出资参谋以为关于这样的家庭,省吃俭用出来的产业,必定不会期望呈现大起大落的状况,因此股市并不合适于他们。而国债和期货的入门门槛较高,也不合适没有积蓄的王女士,所以两夫妻的理财方案能够从定投基金开端。基金定投是指以固定的时刻以固定的金额出资到指定的敞开基金中,这样出资能够均匀成本,涣散危险,合适长时间出资,长时间出资收益较高。一起钱银型基金收益比银行利率要高,能够确保资金的增值保值,有利于家庭净资产的增加。王女士每个月能够定存3000元5年期,存款36000元。一起购买2000的钱银基金,这一有些能够到达24000元每年。一起两夫妻的年终绩效奖以及每月的结余还能到达3万元。2014年预计能够存款近10万元。

双职工家庭麟龙理财规划 篇5

王先生是六安市一家国有公司的职工,当前每月税后的工资收入在8000元摆布,而他的老婆李女士则是一家私有公司的职工,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在4000元摆布。他们平常作业收入比较稳定,可是没有轿车,每个月日子开支大约在2500元摆布。

他们两人每月都有准时交纳五险一金,可是他们没有买过任何的商业稳妥。本年他们的孩子现已三周岁了,立刻就要上幼儿园了。因为希望自个的孩子能够提前成才,因此王先生预备从现在开始培育自个的孩子,而就这一块的教学费用,每个月就在2000元摆布。可是当前的现实是,他们配偶二人还有两套房子的房贷没有还清,当前每个月需求归还5000元的房贷。其间有一套租借,房钱1800元/月。摆在王先生配偶面前的首要疑问是,年储蓄率低于通常家庭规范值的40%,每年攒下来的钱不足以满足将来的理财需求。所以,理财计划师认为做好开源节流的作业是王先生家庭的首要任务。在增加收入方面,能够挑选在不影响本职作业的前提下,业余兼职从事第二职业或进步理财收入。在削减开销方面,最佳的办法莫过于记账了。记账有许多好处,比如它能够协助家庭改进欠好的消费习气,还能够收到强迫储蓄的作用。相关于家庭其他理财目标,买车本钱较高,且以后每年都将面临一笔不菲的开销,不符合家庭出入现状。

麟龙分析家庭 篇6

现在家庭投资理财规划无疑是为了以后家庭更好的生活质量,以及孩子更好的成长,家庭理财就是以现在的家庭情况来为未来的生活质量做好充分的准备,以更好的应对未来家庭压力。

冯先生的家庭每年收入110元,家庭日常生活开支比较节省,每年结余9万元,现在家庭存款20万元,冯先生由于家庭无贷款,所以目前的资产情况还是相当安全的。但从资产结构来看,家庭资产投资比较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金融资产没有组合起来投资增值,比较保守,获利能力和风险分散能力较弱。

为了更好的保证家庭的成长,冯先生打算进行投资理财,对于家庭保障应如何配置,提高保障,合理避税,并未未来的养老生活进行规划,此外,冯先生还想通过投资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

麟龙投资顾问认为,冯先生对于家庭资产的保值增值,首先可以考虑货币基金以及债券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又被称为固定收益基金,投资收益虽然比较少,但是比较稳定,主要具有低风险,低收益、起点低、收益稳定等特点。债券型基金作为稳健型的投资方式适合于长期投资,而且长期收益要高于银行储蓄。货币基金是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有基金管理人运作保管的一种开放式基金,专门投向无风险的货币市场工具,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动性、稳定收益性等特点。

对于孩子的成长费用以及教育金费用的积累,冯先生可以考虑通过类似于银行零存整取的基金定投的投资方式进行投资,通过长期的投资,有效的规避投资风险,并能够有效的积累相对较多的财富的同时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

保险作为一种纯消费型风险保障工具,只要通过科学的保险计划,就能充分发挥资金的投资价值,又能为家人提供一份充足的保障。由于冯先生的工作性质,保险费支出不宜超过冯先生年收入的10%。

麟龙分析家庭 篇7

一、家庭旅馆的类型划分

依据家庭旅馆发展依托的旅游资源的差别,现将家庭旅馆分为几类:

类型一:依托主题农园与农庄发展型家庭旅馆。家庭旅馆依托主体农园和农庄旅游资源生存,形成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旅游体验等功能,如四川的农家乐。

类型二:依托乡村民俗体验与主题文化村落型家庭旅馆。该种类型的的家庭旅馆依托民俗旅游资源发展起来,该种旅游资源承载了新文化村落、新经济村落等乡村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旅游吸引物,家庭旅馆既作为旅游者的休息场所也作为一个旅游吸引要素存在,如北京的民俗村。

类型三:旅游城市依托型家庭旅馆。该种类型的家庭旅馆依托旅游城市良好的位置和充足的客源,向来城市旅游的旅游者提供住宿,它们一般会实行低成本经营模式,与城市内其他类型的酒店进行竞争。

类型四: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庄园依托型家庭旅馆。庄园是集生产、研发、销售、交流、教育和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庄。家庭旅馆依托该种农业化的庄园而建,其功能和布局与庄园的主题协调,该类庄园比较成熟的有葡萄酒庄园、香料庄园、草莓庄园和西瓜庄园等。

类型五:相对垄断性旅游资源依托型家庭旅馆。该种类型的家庭旅馆依托相对垄断性的旅游资源而生,比如日照,它的相对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是清澈的大海、金色原生态的沙滩,游客的地域范围不像北京民俗村一样客源大多数来自北京,也不像四川的农家乐一样,客源主要来自本地区,而是一个相对大的区域性的概念,日照家庭旅馆的客源主要是省外的客源,是跨地区的,是一个区域的范围。

二、中国家庭旅馆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中国家庭旅馆的发展同其他行业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根据中国的实际,参照刘德谦对“农家乐”的发展周期的划分,中国家庭旅馆的发展分为萌芽形成期(1981-1992)、推广发展期(1992-2005)、规范成型期(2005-)、成熟稳定期(未来)。虽然中国家庭旅馆的形成与发展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不同的时期各个因素的作用力大小是不同的,而且起主导作用的动力因素是有限的,笔者认为推动中国家庭旅馆发展的动力主要有内在与外在两种驱动力,即市场需求、产业政策、社会人文三种因素,其中需求因素是内在动力,产业政策与社会人文因素是外部动力。

(一)推动中国家庭旅馆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需求因素是指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物产生市场需求的前提下,本目的地的家庭旅馆对来本地区旅游的旅游者所产生的市场需求。因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大小决定了家庭旅馆的市场需求。需求因素是推动家庭旅馆发展的“看不见的手”,是推动中国家庭旅馆业发展的首要因素。经营家庭旅馆的个体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没有可观的市场需求就没有转化为利润的动力。因此市场需求是决定家庭旅馆兴衰、发展规模、类型等等一切的指南针,虽然在家庭旅馆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市场需求会对家庭旅馆的发展方向产生不同的影响。在中国,家庭旅馆的市场需求是随着特定旅游资源吸引力的强弱而衍生的,上述几种类型的家庭旅馆,它们都不能只是依靠家庭旅馆就能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它们是伴随着特定的旅游吸引物而产生的。

在萌芽形成期(1981-1992),由于市场需求比较小,因此家庭旅馆的数量和规模比较小,利润很少,服务上以提供简单的住宿为主。推广发展期(1992-2004),随着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国内旅游住宿市场的“蓝海”逐步形成,一方面,城市的星级酒店因其高昂的价格为需要更周到服务的目标市场提供服务,而对价格弹性比较大的市场不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经济性酒店的“不经济”并不像它的名字那样吸引着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者。因此,家庭旅馆因其便宜的价格、简单而干净的设施、近邻风景区的优越位置、不同主题特色的风格对“蓝海市场”的消费者形成了很大的吸引力,家庭旅馆的规模因为巨大的市场需求而发展起来。在规范成型期(2004-),由于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不同的消费者对家庭旅馆的风格、档次会产生不同的需求,而不像推广发展期那样主要以价格敏感的消费者市场为主。因此,在市场的指引下,家庭旅馆的数量和规模在空前发展的同时,呈现出风格多样的局面。

(二)推动中国家庭旅馆发展的外在驱动力

第一,社会人文因素是推动中国家庭旅馆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外因。其是指由民族特征、教育水平、风俗习惯等形成的对家庭旅馆发展起作用的社会价值观、世界观。贫穷落后的地区因为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家庭旅馆的发展初期,仍然以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主,由于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他们看不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商机,而是对家庭旅馆这种新生事物持怀疑态度,此时社会文化因素成为家庭旅馆发展的外部阻力。比如,日照渔家民俗旅游起于1999年,最初大多数农民怀着观望和疑惑的态度,只在王家皂村发展了6户家庭旅馆作为试点。等到家庭旅馆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规范成型期、成熟期,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家庭旅馆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形成,此时社会人文环境对中国家庭旅馆发展的影响不再是发展初期“有”和“无”的关系,而是决定经营价值观方向的问题,比如日照家庭旅馆的个体私营主从最初的“一次博弈”利润至上的经营观,发展到客户至上的“长远博弈”服务价值观,社会人文因素在里面起了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第二,扶持家庭旅馆发展的产业政策是中国家庭旅馆发展的最重要的外在推动力。日本二战后经济的迅速崛起有力地证明了产业政策对于某一产业或行业的推动作用。众所周知,中国的旅游实行的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战略,政府在家庭旅馆业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在家庭旅馆的发展初期尤其明显,中国家庭旅馆的发展从无到有,从雷同风格的大规模发展到高度细分市场的多样化经营,政府在其中的引导作用功不可没。在萌芽形成期(1981-1992),政府通过优惠的政策扶持少数的家庭旅馆率先进行试点,从客源、设备、土地等方面进行政策上的扶持;在推广发展期(1992-2005),尝到甜头的百姓在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下,开始大规模的发展家庭旅馆;在规范成型期(2005-),政府在注重家庭旅馆量的发展的同时,针对家庭旅馆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经营管理不规范、产品单一同时缺乏特色、卫生状况需要进一步改善、农民的服务意识有待加强等等。政府出台了各种政策对家庭旅馆的发展进行质的改造,如对家庭旅馆进行星级评定、进行税收方面的优惠、对旅馆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等措施,这些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家庭旅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日照家庭旅馆的案例研究

(一)日照家庭旅馆的发展周期

日照家庭旅馆的发展是在当地发展民俗旅游、渔家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发展阶段和成都发展“农家乐”所经历的阶段大致相同,根据日照的实际情况,将它的发展周期分为四个阶段:萌芽形成期(1999—2000)、推广发展期(2000—2005)、规范成型期(2005--)、成熟稳定期(未来)。日照渔家民俗旅游起始于1999年,最初大多数农民怀着观望和疑惑的态度,在王家皂村发展了6户家庭旅馆作为试点,2000年试点成功后,该村家庭旅馆发展到40多家。到2005年底,沿海的16个渔村,1500余户都搞起了民俗旅游,床位达5万余张,占到了日照市旅游接待能力的半壁江山。根据资料显示,日照的家庭旅馆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但是还存在着经营不规范、特色不突出等问题,日照政府2005年开始采取各种手段来规范和引导家庭旅馆的发展。据收集到的大量资料可以判断,日照的家庭旅馆和渔家乐的发展正处于“规范成型期”。

(二)日照家庭旅馆发展的动力因素分析

1. 日照海滨游的市场需求规模是日照家庭旅馆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日照的家庭旅馆的市场需求是随着日照海滨旅游热的兴起发展起来的,家庭旅馆的生存依附于丰富的海滨旅游资源,由于1999年日照的海滨旅游才刚刚起步,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较低,日照家庭旅馆的客源较少、利润较低。因此,在1999年的萌芽期,较小的市场需求限制了日照家庭旅馆的规模;进入2000年,随着政府加大城市海滨游的市场营销,并且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进行推销,日照家庭旅馆的发展也随着城市海滨游的繁荣而进入推广发展期;到2005年底,日照的家庭旅馆的绝对数量相当大,根据日照市旅游局的统计,日照沿海的16个渔村,1500余户经营家庭旅馆的床位达到五万余张。从区域分布来看,与其他地方的家庭旅馆相比,日照市家庭旅馆的规模数量位居全国首位;从2005年,日照市旅游局针对日照家庭旅馆出现的问题和市场需求的逐渐多样化,开始对家庭旅馆进行规范改造。

2. 社会人文因素是日照家庭旅馆发展的外部推动力之一。

日照家庭旅馆的私营业主原来主要是以农业和渔业为生,思想观念比较陈旧,在1999年初期,陈旧的思想观念束缚了家庭旅馆的发展;进入2000年家庭旅馆的扩展发展期后,在利益的诱使下,各个村子家庭旅馆之间的恶性竞争现象比较突出,相互压低价格,致使家庭旅馆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束缚;2005年,政府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对农民进行教育,灌输“!!!!!!!!!长远博!!!弈”的!!思想!,农!民的!!纯朴利!!益观也正逐渐向成熟的商业观转变,良好的思维模式推进了家庭旅馆的规范和发展。

3. 家庭旅馆的产业政策是日照家庭旅馆发展最重要的外在推动力。

在家庭旅馆发展的初期、推广期,日照旅游局通过税收、土地、客源等政策扶持家庭旅馆的开办。此外,在推广发展期,日照市旅游局每年都会参加各种旅游博览会和在不同的地方开展旅游推介会——推销日照,比如2005年日照就在上海和南京等地组织了大规模的旅游推介活动,在2006年夏天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果;进入规范成型期,日照市实行星级评定标准的模式,在全国家庭旅馆规模最大的日照制定并实行此类标准,推动了日照家庭旅馆质的转变。可以说,家庭旅馆的产业政策推动了日照家庭旅馆的诞生,并且决定着日照家庭旅馆的发展方向。

总之,家庭旅馆目前已经成为中国住宿业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大多数家庭旅馆位于农村,因此它的良性发展对于带动农村产业转型、农民脱贫致富至关重要,对中国新农村的建设有着积极意义,正确的把握中国家庭旅馆形成的动力因素可以为政府制定和出台积极的产业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褚蓓.对家庭旅馆经营可行性的分析,旅游学刊[J].2002,(5).

[2]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3).

[3]吕宛青.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民族地区家庭旅馆经营及管理模式研究,思想战线[J].2007,(2).

我国家庭代际伦理现状分析 篇8

关键词:家庭;代际伦理;现状分析

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目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己进入老龄社会,有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正式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2006年中国在首次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推测,预计到2050年,中国老龄化程度将达到30%,“银发浪潮”将不可避免的席卷整个中国。与此同时,社会变革给新旧两代人在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造成的代际隔阂,传统的家庭代际伦理关系己经开始松动,“重小轻老”现象日益普遍。我国家庭代际伦理问题愈来愈突出。

一、我国家庭代际伦理现状

(一)父代义务过度强化——爱幼有余。首先,老年父母的义务过度强化。传统孝道伦理最基本的内涵是善事父母,尤其是对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能力的老年父母的赡养,但现实生活中成年子女成家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但不是养老、敬老。反过来却“啃老”、“榨老”,通过各种途径向父母索取,让父母为其做饭、洗衣服、做家务、带孩子。在经济上搜刮父母,精神上冷落父母,把父母当成自己的保姆使唤。这些行为必然导致老年父母的义务过度强化,造成父代的压力过重。其次,青年父母的义务过度强化。抚育未成年子女本是青年父母的义务,然而,随着家庭的规模向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加上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独生子女普遍化,进一步造成家庭中伦理重心的下移。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有许多方面不惜付出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物力财力来供子女上学,为子女的幸福做了极大的牺牲。此外,改革开放以来,竞争日益激烈,家庭中的教育中出现“重智轻德”的倾向,家长更加注重对子女学历、技术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孩子道德方面的培育,许多家长对子女的爱已经扭曲成为溺爱,造成有些子女长大后自私自利,毫无礼节。这些现象无不说明现代社会青年父母的义务已经强化到一种盲目,甚至是愚昧的地步。

(二)子代义务过度弱化——尊老不足。在市场经济功利主义观念的影响下,家庭产生了对物质利益的冲动,青年人更加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功利主义的入侵,削弱了家庭应有的关怀、协调、和情感交流的功能,家庭中“空巢”现象普遍存在,老人得不到精神上的安慰,常常感到空虚,寂寞,更有一些家庭以利益标准来衡量和协调与父母的关系,甚至对簿公堂,无情的抛弃了原有的温馨与和睦。

在我国传统的代际伦理关系中,子代处于“绝对义务承担者”的地位,因而传统孝道是一种子代义务偏重的道德规范。当现代西方的民主、平等观念袭来时,父子平权意识逐渐觉醒,子代从父代压迫下解放出来的变革使得封建的父权被解除了,但子女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也在很大程度上被解构了,这使得现代社会中子代的义务被过度弱化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普遍化,这意味着一对青年夫妇可能要照顾4到6甚至8位老年父母,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必然会出现子女养老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虽说我们不能因此为社会上所有子女的不孝行为做辩护,但客观上的经济压力的确给子女的行孝带来极大的困难,结果就造成了家庭中代际的冲突。

二、尊老不足,爱幼有余的危害

(一)“重小轻老”使得老年人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年轻的一代在忙于自己的事业和构建安乐窝的同时,往往疏于对自己父母的照顾,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下一代的抚养,有些子女甚至把父母视为包袱,许多地区“弃老”现象不断发生,干涉老年人再婚,辱骂、虐待老年父母,占夺老年人财产等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当代际之间的矛盾尖锐到道德力量无法调节时,就不得不诉诸于法律,但老年父母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仍然羞于将家庭矛盾诉诸于法律,另外,老年父母年老体弱,经济收入微薄,在家庭中地位低下,考虑到一旦和子女对簿公堂,亲子之间必将恩断情绝,如果司法部门处理不了,亲子关系将进一步恶化,往后与子女更难相处,如果司法机关处理过重,则又于心不忍,所以老年人处在十分矛盾的痛苦之中,许多老年人只好忍气吞声,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切实的保障。

(二)过度爱幼使子代面临道德滑坡的危险。近年来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独生子女普遍化,家中的独苗从小得到了全家人特殊的关爱,家长们过度宠爱子女,加上现代社会中“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影响,忽视了对子女道德品质的培养,有些家长的爱已经扭曲,可谓“俯首甘为孺子牛”,这种对子女不分青红皂白的爱使得子代面临着道德滑坡的危险。

现在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观念即:再苦不能苦孩子,所以现代社会的青少年大多是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这种环境下的青少年很难养成为别人着想的习惯,反而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价值观,毫不体谅父母的艰辛,甚至蛮横霸道,视父母为奴仆。更有甚者因为反感父母的批评,冷酷、残忍到杀害父母的地步,近年来这种事例不胜枚举,令人毛骨悚然,虽不能就此认为我国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滑坡,但现状足以说明,在当今社会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道德水平的确令人担忧。

(三)存在使不孝不养形成恶性循环的隐忧。若仅仅从上下两代间的亲子关系来看,养育年幼子女是父母的责任,而向年老的父母尽孝则是子女的义务,不孝不养似乎只是两代人之间的问题。但事实上,家庭中的代际关系不可能只有两代人,子女并非永远只是子女,随着时间的推移,子女也会为人父母,也会成为行孝的对象,那么,在一个家庭中子女长期受到父母不养、不孝甚至虐老、弃老行为的影响,必然为其子女树立一种负面的形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其子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这种负面形象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当他们自己年老后其子女对他们的赡养行为,以至于子女在行孝时采取当年父母所实行的相同或相似的行为,在子女的心目中,可能会形成不孝、不养理所应当的观念。

此外,有些父母在子女年幼时对其过度溺爱,以至于子女长大成人之后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很少去关心父母、体谅父母,甚至对父母恶言相向,所以这种溺爱的行为本身也存在不孝不养的隐患。

总之,家庭代际伦理是我国社会代际伦理的有机组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方面,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需要家庭代际伦理的调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使得“孝亲”观念日趋淡漠,家庭的领域内新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因此,作为家庭代际伦理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充分发挥其职能,维系家庭的和睦,营造家庭的和谐,让每个家庭真正成为自由、舒适、温情的乐园,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上一篇:银川市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B卷(模拟)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劳务分包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