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外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的论文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课外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的论文(共11篇)

浅谈课外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的论文 篇1

幼儿园教育时期是儿童各方面发展的最初时期,同时也是幼儿形成气质性格十分关键的时期,因此近年来教育部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方式变得十分关注。幼儿刚刚从家庭进入幼儿园这个大集体,在很多方面都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不适应,为了让幼儿尽快的融入幼儿园这个大环境中来,教师和幼儿园必须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而保证幼儿得到良好的发展。随着社会各界对幼儿园孩子的关注和重视,很多教育方面的专家提出了课外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分析,下文就该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近几年国内各方面进步很快,为了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对当代幼儿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幼儿园和教育部门更加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就像是早上刚刚升起的太阳,21世纪的重担将要落在他们的肩膀上。在幼儿园阶段应该积极的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优良品质,为幼儿创建良好的受教育环境,幼儿的很多能力都是从阅读中获得的,想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逻辑能力,思维能力,就要给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开放性的课外阅读环境。对于幼儿园课外阅读教育很多相关的专家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本文就课外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分析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一、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幼儿园的教师素质有待提升

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自身的素养有待提升。幼儿园是幼儿发展和进步的初步阶段,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好的适应社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要求当代幼儿园的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很多幼儿园的教师认为在学校里面只要看好幼儿,保证幼儿的安全就可以,对于其他方面的引导如阅读方面的教育,缺少积极的专业方面的教育。在幼儿园阶段,教师更应该摆正,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积极的引导,从而让幼儿进行相关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幼儿园的教师也要不断的完善自己,在相关的学科方面,以及心理素质方面。在学生出现不适应,与其他同学产生冲突的时候,教师应该积极的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并且和家长进行时时的沟通,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多方面的保证幼儿能够获得健康的发展。

(二)教育理念有待提升

当代社会幼儿园的教学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家长和教师的眼中幼儿园的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综合实力。现在家里大多数都是一个孩子,很多家长都把家里的孩子当作手中宝,因此对其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相应的要求,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成为人中龙凤。要想提高幼儿园的教学水平,首先要从教师教学理念的方面开始改变,尽量多的让幼儿接触更多的课外的东西,不要对幼儿园的教学不予重视。现在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综合实力,幼儿园时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以后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作用。不仅仅可以锻炼幼儿大脑的抽象思维能力,将其学到的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更可以培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面对困难的能力,使其在以后的发展和生活中获得更好的.成就。

二、课外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一)增加课堂阅读,开展阅读式教学

在幼儿阶段的阶段学习不是最重要的,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和品质才是最关键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经典的课外读物作为每一节课的开头,在每一节课上课之前,介绍一下要讲内容的背景的知识,并且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在每一节课的末尾完成教学目标以后,教师可以拿出一些时间就学生已经读过的经典文章进行讨论分析,学生可以提出不同于作者的观点或者是在阅读文章时,产生的疑惑,积极的向老师询问。读到有感触的地方也可以到讲台上面和学生分享心情或者心得。这种课堂自由交流的活跃氛围,有助于学生对所看的书籍进行积极的思考,激发其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留给学生一些自主的阅读时间。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或者最后,给学生留一些活动的时间,让对经典阅读感兴趣的同学,在读完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之后,把想说的话或者对文章的感悟在老师的帮助之下做成ppt的形式,在课堂上面和学生一起聊。在分享阅读感悟的时候还能更多的鼓励不喜欢阅读的同学进行课外读物的阅读,进而帮助其养成阅读课外书籍的好习惯,丰富课外文化知识,扩大知识面帮助其以后更好的发展。

(二)开展课外的阅读活动

课下或者周末不要让幼儿一直呆在家里面,他们在家无非就是玩电脑,玩游戏。课余时间老师可以联系一些与阅读相关的社团,举办相关的活动。让幼儿在课余时间增加一些对幼儿园所学知识的认识,通过一些课外阅读活动,帮助学生和其他同学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促进幼儿园里面同学之间的感情,进而帮助幼儿发展交际能力,培养开朗大方乐于交朋友的性格,这对其以后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总结

浅谈课外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的论文 篇2

笔者一直从事职校幼教钢琴的教学,对幼儿钢琴教学有着多年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学习,形成了一些感想和想法,从职校幼教专业的特点和需要出发,以学以致用为目标,在这里把它写出来,仅供各位同仁参考,不足之处请斧正。

一、蓬勃发展的幼儿钢琴教育事业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幼儿钢琴培训在中国兴起,而后逐渐发展。九十年代末,一方面,随着高校、中师艺术院校音乐教育生源的扩招,大量的新教师加入了这一教学队伍;另一方面,随着校外考级的白日化,钢琴生源的年龄越来越趋于低龄化。于是,校外钢琴培训渐渐地成为幼儿音乐教育项目之首。

本文所谈的幼儿钢琴教学是指校外艺术培训的一种形式,是少儿到老师家上单独课的形式。这种形式是校外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演奏能力为依托,以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为主要目的,以培养幼儿的音乐审美能力为核心,是音乐艺术来实现美育的独特形式。钢琴学习是幼儿学习音乐艺术中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目的就是学习音乐,就是学会用钢琴演奏这一形式来表达音乐作品及演奏者的思想感情。目前,许多幼教毕业的钢琴教师侧重于技术和技巧学习为主,淡化音乐的乐感问题,笔者认为,技术以外的教育对幼儿在钢琴演奏中学会情感表达、增强乐感更为重要。

二、改变重技轻艺的教学观

众所周知,技术和技巧既是钢琴学习的首要任务,也是钢琴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驯熟的技巧和高超的技术是幼儿像玩自助车一样,熟练地演奏钢琴,得心应手地使演奏“自动化”的前提条件。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很多幼教毕业的教师将大部分的教学精力几乎都花在解决学生演奏中的节奏、指法、速度、力度等技术问题上,认为学生更需要的是有良好的技术,他们的乐感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形成,因此,忽略了技术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忽略了启发学生的音乐思维,忽略了把握音乐教学的情感性特征来发展学生的乐感等教学目标。可见,重技轻艺的教学观的主要后果是将延误幼儿乐感的培养,使一些有才能的学生错过了情感启发的关键时期,也阻碍了他们钢琴演奏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从而,提倡技术为音乐服务,加强技术与音乐情感之间的联系,改变重技轻艺的教学思想,采用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将更容易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悟力、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力、音乐感染力。

三、强化审美体验与技术学习的联系

钢琴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侧重于审美体验,它强调陶冶人的情操,增进人的情感体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幼儿钢琴启蒙教育首先应该是美感的教育,应该在技术学习中强调审美体验,紧密结合二者的联系。幼儿钢琴教学要求学生能对钢琴演奏中的诸如动作、情感、内在、外在、演奏形态等运动形态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而非定式的审美判断,而且还应具备除演奏以外的其他的音乐审美能力。对他们来说,正确的音乐审美态度、完美的音乐审美意识、高雅的音乐审美趣味等因素的具备,是他们达到演奏感情化的主要条件。而音乐感情的释放反过来又有助于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提高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比如,对于幼儿钢琴初学者而言,哪怕是最简单的旋律,教师应该对他们给予审美情感上的引导,引导他们通过形体的律动、音量的律动来表现每一乐句,来表达每一个音符感情化的色彩和情感立体化的描绘,从而形成良好的带情感的演奏习惯;培养他们声乐化演奏的意识和能力。经过笔者的观察,这种审美体验过程的运作,既能帮助幼儿初学者轻松愉快地解决节奏、指法、速度等基本演奏问题,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能力,丰富其音乐感染力和表现力,提高音乐表演的综合素质。

四、以师生“游戏式”的合作模式增强学生的乐感

如果仅以教师的口述来引导学生传达情感,那么这样的情感比较抽象。幼儿的生理特点、年龄及理解能力导致了他们对音乐情感表达的局限性,使得师生“游戏式”合作的模式成为必要性的选择。一方面,情感的表达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范奏,毕竟,音乐需要交流,因为钢琴作为一种极具歌唱性与演奏性的乐器,对其教学的艺术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师生“游戏式”的合作模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乐趣,使学生更深刻体验到“乐感”的存在,也更轻易为教师的“乐感”所带动。传统的一对一授课形式,教师讲解,学生演奏的缺乏个性的教学过程,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层次的钢琴学习者的需要。启蒙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年龄结构的学生,采取既能发展学生的演技又能培养学生良好乐感的教学方式。笔者以为,最佳的选择是采用师生“游戏式”的合作教学法。例如,教师与学生齐奏或者师生之间的轮奏,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建立正确的演奏方法,在交流中获得不断成熟的音乐表现力;师生之间的重奏,可以引导学生在多声部演奏中感受更多层次的音乐形象,体验更加丰富的音乐情感。当然,教师在幼儿启蒙阶段还应尽早地创设不同形式的合作机会,哪怕是简单的合作。这种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协作精神等足以影响演奏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在“游戏式”的合作中充分、自然地流露出音乐的感受力。

五、以“亲情教育”的模式提高学生的配合意识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亲情教育,它是一种融亲情于师生情中的教育,尤其适用于幼儿启蒙美育教育中。通过在师生之间建立宽松、融洽的教学氛围,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专业能力吸引学生、感召学生的教学方式,集亲和力、感染力于一体。亲情教育可以缓解或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且有利于乐感的培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钢琴教师都能做到严格要求学生,但是,却使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害怕教师的心理状态下,在被动和被迫的技术学习状态下,学生难以有正常的学习和演奏心理,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融入演奏中,从而导致了他们的演奏缺乏情感,缺乏体验、缺乏乐感,甚至有时因为害怕教师或害怕一些技术困难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建立一种充满信任、亲情般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对钢琴的教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师生关系也就能够说明几个问题:教师应采用鼓励式教学,尽量的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教师能以身示教,在“为人师表”的典范中增添“亲情”投入;争取不断创新,以启发和激励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引导他们有创造性地演奏;通过洞察学生心理,了解幼儿的身心特征,做到包容与严厉并用、激励与惩罚并行;做到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尽量防止“揠苗助长”的方式,给学生带来的缺乏情感的后遗症,让学生对学习钢琴建立起自信的、乐观的学习心态,能够产生所有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

最后,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时协调好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帮助家长做好课后辅导教师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能对学生有过度或过激的行为和要求;引导父母尽量能做孩子们的学习伙伴,与学生共同进步,并能进行督促;防止家长采用打骂、强迫等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言行;防止以过强的“功利”欲望去要求孩子,强调学习结果,而应更注重学生在学习钢琴过程中的人生观、人格、修养、礼貌,以及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

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人教版 阅读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23.2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冰心老人这句话时刻提醒人们读书的无穷益处。学会读书首先要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在小学刚刚接触语文这门课时开始培养这一习惯是最好时期。现在有些小学规定学生必须看一些书达到一定阅读量这是好的现象。丰富的阅读有助于让学生养成“独自阅读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积累丰富的知识面,陶冶情操”。课外阅读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得到极大重视,课外阅读目的就是在学生学习课本知识同时提高学生阅读量,识字认字,提升阅读能力。如今学校家长对语文课外阅读越来越重视,希望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提高文学素养。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来说,对于阅读古代圣贤也通过诗句来表达看法,唐代大诗人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以看出阅读不管是在什么年代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錯误的阅读方式

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相关资料有很多,比如在《培养儿童的课外阅读兴趣》中指出,小学生独立阅读水平的高低与课外阅读量的大小存在重要的联系。

1.学生在阅读时没有很好规划,阅读目的性不明确。

2.学生阅读态度时不认真对自身要求不严格,大多走马观花式浏览。

3.学生在阅读时不做笔记,所学知识通常很快忘记。

教师在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如引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步骤,并进行实践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成绩。

二、同步阅读的方式和联系

1.同步阅读

同步阅读是指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错误矫正,在课外对课内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延伸。小学阅读就是一段由学生、教师、课本教材组成的对话。这也从侧面反应了阅读在小学语文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同步阅读教材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将人比作在海中航行的船只,而阅读就像是船只的帆,也是推动船只前行的风。”这句话告诉我们阅读不要受任何条件限制,随时随地时间自由安排,体会阅读的乐趣。

2.同步阅读与课本的联系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包含同步阅读素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想呼应的阅读教材。如今同步阅读教材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步阅读教材是根据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延伸阅读,是教科书阅读内容的强化版本。同步阅读教材目的是开拓学生视野,让学生知识面得到增大,让学生充分体会读书的美好体验和陶冶情操。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与同步阅读教材每一章节标题都相呼应,能够充分帮助学生学会默读、略读等阅读方法,积累知识,养成阅读好习惯,帮助学生达到每个阶段的文章阅读量。

3.让学生对同步阅读产生兴趣

有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才会有动力不断去阅读,然后扩大知识面,达到提高阅读能力的效果,在兴趣产生过程中教师有着决定性作用。

三、论课外阅读的几种模式

1.对比阅读模式

教师要在学生课外阅读时进行引导,学生阅读时间不是很充裕的情况下,选择对比阅读模式,让学生对于教科书密切相关的内容进行阅读,同时在课堂上进行对比讲解,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思考,理解文章内容,提升阅读能力。

2.同类阅读模式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给你一个例子,学生要凭这个例子做到举一反三”。同步阅读教材中为学生选择了很多与教科书课文相关的文章。教师在课堂上要对文章进行详细讲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实际运用到同步阅读教材中进行独立阅读,让教科书成为同步阅读教材的引导者。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了学生“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3.背景阅读

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同步阅读教材中的文章比作教材中课文的背景来进行阅读。指定文章阅读让学生了解到将要学习课文的背景、作者等,为学习新课文打好基础。同一作者两篇不同文章,通过这种方法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者,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

四、课外阅读作用

1.语文成绩得到显著提高

随着学生课外阅读量不断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得到大量提升,词句积累日渐丰富的同时,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阅知识面得到很大扩展。

2.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课外阅读中优美的语句内容极大的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学生对阅读态度与人生价值观得到了提高。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第六章节课文 “人间真情”这一专题,学生纷纷表示在这篇课文中了解到与台湾同胞血浓于水,学习到了真挚的友情、纯朴干净的乡亲情、同学之间的真正友谊、表达对他人的爱意等,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中同步阅读教材的扩展延伸,对真情和爱的含义了解更加清楚深刻。同样学生在阅读《千纸鹤》这篇文章后,明白了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学生的集体意识变得更强。读一本好书或是一篇好文章就像是与一个陌生人成为好朋友。通过阅读,学生在情感方面更加丰富,内心得到充实,生活中充满阳光和爱。

3.更加有效性的进行阅读

做事情讲究的就是有效性,教师教学同样也需要。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中的作用就是让学生更加有效的去学习。从当初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到如今以学生为主体,这也是有效性发展所造成的。课外阅读产生的有效性,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去学习语文,去自主阅读文章,独立思考问题。

阅读除了可以提高个人素质、增长知识以外也算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朱永新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否充实可以从他的阅读史看出,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是否饱满则依据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所以,让小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文章,有助于建立好的社会风气,使人民素质的提高,构建和谐社会。本篇文章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基础说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对课堂知识的巩固有极大的帮助,同时扩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超平,编著.培养孩子成为读书高手[M].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

[2] 林晨,谢兰荣编著.语文新课程与教学论[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4

浅谈在农村小学如何开展课外阅读 篇4

喀喇沁旗小牛群初中陆建伟

内容提要:

一、寻找鲜活阅读源头;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三、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关键词:开展 课外阅读

置身于书声琅琅、书香徐徐的校园,你会觉得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就如朱熹在《观书有感》所写:“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智慧的源头活水就是一本本好书,理想的书籍就是开启智慧的钥匙。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除了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之外,我还有责任引领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并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引领他们好读书,读好书,一生读书。在农村学校条件艰苦,书籍很少的情况下,要想让一群农村孩子爱上读书,并养成习惯这谈何容易。我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把课外阅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一、寻找鲜活阅读源头。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首先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读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重要的任务。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孩子心理需求,引起学生共鸣,课外阅读要能纯净孩子的精神,培养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我们的立足点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在第一次教学《孤独之旅》以后,得知此文节选自《草房子》,我就断定这一定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课文里的主人公年龄与我的学生相仿,课文里的故事就发生在校园里,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就去书店买了一本,虽然是盗版,但不影响我读的兴致和学生听的兴趣。记得给上一届学生读了一少部分,还没等读完,好多学生都自己买来读完了,说是等老师读等得太久,一节课才听十几页,不如自己一气读了痛快。每个学生都在书中找寻着自己的影子,桑桑,秃鹤,纸月,杜小康„„一个个鲜活的面影,演绎着少年人生的忧伤和成长的话题。选一本好书,激发阅读兴趣,把学生领上一条书香之路。这之后,曹文轩写的小说,如《细米》,《根鸟》,《山羊不吃天堂草》,《红瓦黑瓦》,《野风车》《青铜葵花》这些纯美系列的长短篇小说,我的学生都陆续买了来,互相交换着读。

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记得一位教育作家写过这样的话:“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课外阅读,就千万不要直接要求他读书去,也不要总拿他爱不爱读书这事当话题聊,人最难抗拒的就是诱惑,最讨厌的是强迫,想要孩子接受什么,就去诱惑他,想要他拒绝什么,就去强迫他。”这是非常有效的一招。像我之前说的读《草房子》一书,慢点读,读到高潮处,情节留有悬念的地方停一停,学生就着急了,他就想方设法去借或买这本书来读了。

读书贵有恒,最怕一日曝十日寒,所以等学生有了兴趣还要趁热打铁,巩固成果。我们利用每周三第五节设立专门的读书课,开展行之有效的班级读书活动。再就是我们农村学校住宿生有晚自习,我值班看自习时,都安排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题可以不做,书不可以不读。

三、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习惯的形成可以有两种基本的途径:

一是坚持,我们教师指导学生上好每天的读书课。在语文课上,我坚持每节课前五分钟为孩子们朗读优秀课外美文,朗读有一定厚度和深度的文学作品,朗读精彩片段„„,使每次的朗读欣赏成为学生最向往的时刻。读完后挑两个好句子摘记在读书笔记上,日积月累,学生的运用语言的水平也就随之有了提高。

二是潜移默化的熏陶,我在班级里提倡一分钟读书活动,即珍惜边角料的时间,随时随地的阅读。班级的墙壁上贴有标语,正墙上是“好读书读好书”,侧面墙上贴有“今天你读书了吗”,让中国式打招呼“你吃饭了吗”变成“你读书了吗”,让学生感觉读书同吃饭一样重要,习以为常并持之以恒。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为了更加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我们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种读书兴趣活动:

1、在学生中开展讲故事、写读后感、征文演讲等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以比赛促进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2、读书笔记展览: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笔记展览评比活动。学生读书定期做好读书笔记,摘录书中妙词,佳句,锦段,以及自己的点滴心得,使读书成为孩子学习的加油站,补充他们的知识,让他

们在读书中学习,在读书中体验,在读书中成长。

3、“好书换着读”活动:农村孩子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买书困难,藏书不多,这成了阅读的一大障碍。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我从家里把几年来的藏书,及订阅的《读者》,《意林》等刊物拿到班级借给同学看。还鼓励同学们互相换书读。在换书读的过程中,学会了分享,增进了友谊。我们拥有多少同学,就拥有多少本期待的好书,书的来路越来越广,智慧的小溪汇聚成河成海,无比广阔。

农村学校也可以成为书香弥漫的校园,只要我们去寻找更好的方法,我希望用阅读去点燃学生的智慧,用好书引领学生健康成长,让书香浸润每一个同学成长的脚印,踏花归去马蹄香,读书点亮你梦想。

参考文献:

张仁贤《课堂教学那些事儿》2011

浅谈课外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的论文 篇5

北林区张维中心校

李宏伟

课外阅读在课程标准中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内阅读的拓展延伸。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关系很大。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是基础,我们应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他们读书方法,提高自觉阅读能力,帮助他们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享受读书的乐趣,更能提高写作能力,对孩子终身受益。

一、课外阅读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具有重要作用。

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提高公民素质的好方法,就应该从小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增进创新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在这个时代里,就要不断快节奏的获取各种信息。怎样简洁快速获取呢?阅读便是个很重要的途径。阅读在现代社会有着很重要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快速获取信息有效方法和最佳途径,是陶冶情操的有效法宝。阅读教学又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课内阅读就是课堂教学,那么课外阅读呢?就是除了课堂以外的阅读。学校各班级每周开设阅读课,要求学生每天课外至少读30分钟。让学生学习阅读是课外阅读。所以,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要把课内课外整合成一个整体。其意义是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课外阅读开了辟语文教学的又一个领域。

二、从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体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年龄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具体明确的规定,随着高效课堂的改革深入,大量的课外阅读也成为学生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之一,并且弥补了课内阅读的缺陷,就要求学生打好阅读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以下要求: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从要求中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着重于乐趣的培养,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教师在指导低年级阅读时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让学生喜欢阅读,在喜欢阅读的乐趣上下功夫,教师还必须结合课文阅读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能灵活运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进行主动阅读,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才能提高更快,尽量达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体现阅读的重要性。

三、课外阅读的辅导在低年级阅读中的也是不可忽视的。创设阅读环境,了解孩子,引导学生阅读从兴趣入手。对于七八岁的孩子,年龄小又好动,自制力很差,很难自主完成一项任务,教师应该要让他们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如果开始就强制性让他们读什么什么书,不读不行,那样学生就会产生反感情绪厌倦读书,甚至连学都不喜欢上了,这样老师的引导很重要,根据他们的特点推荐他们自己读一些感兴趣的图文并茂书籍,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来读一些有兴趣的书。低年级 的老师应该利用榜样的作用,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为学生搭建一个阅读平台,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从内心中感受到阅读的快乐,真正喜欢上阅读。

提高阅读能力,利用故事引发学生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量少,想要让他们喜欢阅读,难度很大,老师就要采取措施,老师要给他们每天规定一定的时间,从讲喜闻乐见的故事入手声情并茂的并配带音乐图像讲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故事,调动孩子的感官意识,故事人人都喜欢听,也是容易接受。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听到老师讲的故事这么有趣就会产生自己阅读的欲望,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学生耳濡目染,学生就会觉得书太有趣了,慢慢地也会喜欢阅读。课外阅读中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引领学生爱上阅读。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听评书,不但因为故事情节感人还因为每天设的悬念诱惑人,为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特意抛出一些问题,这样,一方面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求知识欲望,使他们产生读书的愿望。例如我给学生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开始讲我就渲染了气氛,讲了一段便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孙悟空为什么要大闹天宫?他是做什么的?孙悟空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等问题,学生兴趣就来了,学生很快说老师快讲老师快讲,你们真想知道答案,我抓只时机说就去读《童话故事精选》,这时老师可以让他们读拼音版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不用我要求孩子们便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读后让他们说一说你提出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效果很好。再讲熟故事的基础上,学生可以进行即兴表演,带领学生体会阅读效果。孩子们好动、好模仿,阅读一段时间以后,我尝试他们以演了一些故事后,老师可以利用班队会活动课的时间,来进行即兴表演,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表演的能力,又能对故事中人物具体理解,对故事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进行模仿再创造。低年级孩子跟喜欢童话故事,童话故事 能拓展低年级的孩子想象力,让他们在动人的故事中明辨是非。记得我讲《小红帽》时,一名学生戴上小红帽挎着小篮子扮演小红帽姑娘,一名学生戴上大灰狼头饰扮演大灰狼,还有一名学生戴上帽子和眼镜拄着拐杖扮演狼外婆,一名扮演猎人,板前的小朋友模仿得活灵活现,坐着的小朋友看得津津乐道,时时发出一阵阵欢呼声,各个小组争相表演,孩子们不但体会了课外阅读带给他们的欢乐,还提高了表演的能力。

课外阅读在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健康的活动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会开展许多活动。在班级每周开展一次讲故事活动,每位学生把课外阅读中看到的故事等适当加以动作讲给其他同学听,进行评比评出故事大王。我们不要去管孩子们讲得是否生动,关键在参与过程,学生准备的时候就需要反复阅读书籍,能理解简单的情节,因为要想讲好故事,这就需要他们用心地阅读大量书籍,去寻找恰当的材料,而且要进行甄别,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孩子们更会喜欢朗诵比赛,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提高朗读能力,每学期都有一个推普周,拓展了学生对课外文学作品的欣赏。家长可以做指导,低年级学生适合阅读短小的诗歌和散文,孩子们读几遍就能背诵。比谁读得好,背得多,进行朗读比赛,获奖者颁发证书。词语接龙也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学校开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班级开展词语接龙,这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它可以检测学生的词语积累情况,还可以检查学生的反应速度,从另一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读书竞赛,读书标兵,智慧之星,读书之星评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各种活动之中都要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使阅读成为一种需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评价以多表扬少批评,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作为得到别人认可,都喜欢表扬,孩子们更是如此。及时对学生的阅读效果作出评价,不仅是对个别学生一种鞭策,也是对其他学生一种鼓励。多元评价阅读效果,是与学生密切相 关的,特别是生生评价,更能体现孩子的观察力,使学生的付出得到认可,一朵小花、一颗小星、一面小旗等,无不体现着孩子们的欣喜,激励学生多进行阅读体验,要坚持不懈,多一句表扬,少一句批评,学生终身受益。

四、课外阅读能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低年级学生阅读一些课外书籍,一开始不是每个人都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是看看里面新鲜的图看看热闹,读文字很难,语感也差结结巴巴的不成句子,理解能力不强,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心理学指出: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任何人无论从事任何职业,无论学习哪门知识,只要你真正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就会在活动中产生丰富的兴趣。在低年级学生对课外阅读还没有形成兴趣的时候,需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强制性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指的是在教师和家长参与、引导下进行。建议家长营造读书的氛围,家里要有足够数量的儿童读物,因为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时间很少,更不可能挨个辅导。学生在家的时间长,能否利用好这一资源让学生能更早进入课外阅读的是关键,低年级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离不开家长的,没有家长参与的和有家长参与的不一样,学生在家读与不读,读得怎么样,家长参没参与指导,时间保没保证,学生效果怎样,教师多无法知道。课外阅读情况不明,教师每天为学生推荐或让学生自选课外读物。回家让家长指导朗读,读通顺句子,没有错别字,有一定感情。每次都要求家长签好字,写好日期评语。找时间抽检查完学生阅读情况。轮流让学生读一读课外读物,学生说一说比一比,这样,学生课外阅读在家中有辅导,学校有检查评比。教师应充分利用与家长接触的时间交流心得,利用家长会的时机传授经验,家长和家长之间交流。课外阅读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参与指导下,学生很快克服了阅读中的困难,掌握了阅读中的技巧。久而久之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学生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学生终身受益。

五、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主学习合作阅读 叶圣陶先生说:“小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很多字,也阅读了一些课外书籍,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能量储备充足,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提高,这时教师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放手让学生自愿分成阅读小组,合作学习课外阅读。这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分成各个读书小组,写好口号,自由搭配、自行决定阅读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各小组进行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星多。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分配好任务,各负其责个别汇报。在一定程度上尽量彰显学生学习的自主学习、独立学习和探究学习,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作用很大。把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分成各种兴趣小组,童话故事组、科学故事组、生物故事组等,他们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阅读的习惯。读通顺是理解文章的前提。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金刚葫芦娃》时一组负责读,二组负责讲解,三组负责纠正,四组负责评价,分工明确,统一总结,各小组组长及成员把本小组交流的体会总结归纳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其它小组补充相关意见。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都能得到大家共同分享,在态度上要诚恳,在认知上要拓展,在情感上要尊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

六、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孩子读的书越多,他们的视野越开阔,思想行为道德素质得到提高,知识面就会更开阔,只有在长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才能吸收文化,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形成文化的积淀,逐步建构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浅谈课外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的论文 篇6

一、PPT的主要内容

一套完整的PPT文件通常包含:片头动画、PPT封面、前言、目录、过渡页、图表页、图片页、文字页、封底、片尾动画等。所采用的素材有:文字、图片、图表、动画、声音、影片等。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PPT的内容被分解成单独的个体被应用,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制作相册、文字与图像结合、文字与音频结合、音频与图片结合、各种素材结合形成动画等。综上所述,幼儿教师还属于PPT的初级制作者,能够掌握PPT的制作和基本技巧,具有一定的PPT制作经验。利用PPT制作出来的作品已经广泛应用到幼儿园的各个方面,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幼儿的兴趣、理解、认知提供了更加直接、美观、易于操作的条件。

二、PPT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制作相册

幼儿对色彩的感受是强烈、直观的,因此,大多数幼儿喜爱鲜艳、明朗、夺目的图片。教师可利用PPT制作出精美的相册,在教育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新建的PPT中插入图片,调整大小,单页制作,制作完成后,可选择利用鼠标操作,单击播放相册,也可选择自动播放,连贯播放相册,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在托班语言教育活动“小鸭找朋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幼儿观看PPT找出小鸭的好朋友。教师挑选了蝴蝶、蜜蜂、小蚂蚁、小乌龟、小兔子、小鱼等小动物的图片制作成相册,请幼儿选择适合与小鸭做朋友的小动物。图片选择的都是色彩鲜艳、可爱的卡通形象,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利用幻灯片的播放,给幼儿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在丰富多彩的相册中,孩子们完全被吸引,融入到找朋友的活动中。在讲述中班故事《小鱼历险记》中,开始时请幼儿回忆海洋中各种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教师选择了章鱼、贝壳、电鳐、小丑鱼等海洋生物以及它们在进行自我保护时的图片,制作成相册,请幼儿回顾所掌握的知识,引出活动。幼儿进入大班后,需要掌握不同的绘画技巧,还要利用不同的方法对画面进行装饰,例如:在学习线条画的过程中,教师可选择不同的线条装饰画制作成相册,供幼儿欣赏,也可把幼儿的作品制作成相册,使同伴间更好地交流、学习。

PPT相册是一种美观、直观、清晰的图片集锦,操作相对简单,对于引发幼儿兴趣,提升他们对所学习知识的经验有良好的效果,而且解决了传统挂图的烦琐和陈旧。电子相册色彩丰富,形象可爱逼真,在网络中选材空间大、范围广,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观赏、学习。

2.制作电子图书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图书是幼儿最感兴趣的东西,也是幼儿学习、活动的主要方式。在我园的园本教研中,我们对分享阅读进行了充分研究,将传统的分享阅读进行改革,制作电子图书进行阅读。首先把图书的内容拍摄下来,可进行简单的色彩调整,插入文字,然后利用PPT制作成电子图书,教师单击鼠标进行翻页,可自由控制时间。电子图书可以先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读懂画面后,再点击呈现文字,使操作更加方便。幼儿也可以进行操作,自主阅读。

电子图书是图书的一种全新表现形式,可以使色彩更加鲜艳,易于保存,易于操作,是分享阅读的重大改变。幼儿观看电子图书不仅增加了视觉享受,而且在自己操作电子书的过程中,锻炼了手、眼、口结合的运用能力,有利于幼儿智力、思维的开发。

3.各种素材结合

PPT是一种可多素材结合的程序,它有多种表现形式。幼儿最喜欢的形式就是动画。动画效果突出,给幼儿以直接的美感,而且动画形象生动,可充分集中幼儿精力,使他们融入到情景中。PPT相对于专业的Flash来说操作简单,可随时暂停、播放,也可连续播放,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可将图片、动画、录音、背景音乐相结合,创造出强烈的视觉享受。还以《小鱼历险记》为例,根据故事情节,教师画出了详细的故事图片,用相机照下来,放到幻灯片中,插入自己录制的故事录音,使用连续播放,呈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动画,幼儿在观看的过程中听故事,被生动的画面所吸引,完全融入到故事中,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PPT中,也可以加入各种视频,如MP4格式、DVD格式的视频,可随时点击播放,非常方便。在学习儿歌《小熊过桥》的过程中,可选择把小熊过桥的视频添加到PPT中,关闭声音,让幼儿观看画面,进行儿歌的复述、学习;在学习歌曲《小红帽》的过程中,利用图示表示歌曲的拍子,再与歌曲的节奏进行整合,形成完整、律动的音符,让幼儿根据音符的律动学习歌曲,不会觉得枯燥。在制作过程中,也可以选择“超级链接”,在PPT中直接链接需要的素材,非常方便。

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教师可将要表达的内容综合到PPT中,将文字与图示、照片、视频、音频等相结合,形成高质量的演示文稿。首先插入封面、标题,标题可用艺术字,使之更加美观;然后用文字介绍本班的基本情况和幼儿的现有水平,可用图示表示出幼儿不同程度的发展;在介绍幼儿生活的过程中,可插入幼儿照片,也就是相册,供家长欣赏;还可以插入幼儿平时活动拍摄的视频,给家长更加实际的感受;最后加入结束篇幅和结束语,还可以加入舒缓的背景音乐。这样,一件丰富的家长会演示文稿就制作好了。利用PPT召开的家长会,不仅绚丽多彩,而且使家长有良好的精神感受。

三、使用PPT的优势

1.信息表现形式强

利用PPT可以方便、快捷地呈现各种多媒体信息,它不是单纯的Word文档、Excel表格、Flash动画,而是信息综合的一种良好表现形式。在幼儿教育教学中,不再是单一的文字、图片、表格、音乐、动画、视频,这些素材可以整合呈现,使得教育活动丰富多彩,有利于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2.信息呈现快捷方便

演示者可自主操作PPT演示文稿,利用鼠标自由控制演示文稿的播放。在集体教育活动中,可根据教学节奏、步骤、现实情况点击播放演示文稿,做到与课堂实际的整合、同步,更好地为教育活动服务。

3.信息易于保存

一件PPT演示文稿中的素材,将完整地储存于其中,相当于一个存储器,保存起来非常方便,可随时拿出来用,是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展示,也可以用来参考、回顾,制作出新的文件。而且信息可重复利用,幼儿园中每个年龄段的班级都会进行相同的教育内容,使用PPT可减少重复劳动。

4.信息易于传递、传播

PPT文件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存在,因此复制起来非常容易,可利用移动硬盘、U盘、光盘、网络等形式进行复制,操作简单、方便。在我园的网络上,设有幼儿园资源库,教师可将自己制作的PPT放在资源库中,供大家参考、学习、使用,做到资源共享。

5.信息易于加工

PPT制作非常容易,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加工就更加方便。根据不断变化的教育形势和教育内容,可将已有PPT页面稍做修改,形成全新的画面,由于PPT中已有完整的模块、版式,因此修改PPT比制作一份全新的PPT要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结束语

浅谈课外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的论文 篇7

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 他们在学习时基本上都是以兴趣作为支点, 这是他们学习的基本动力。因而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首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其增加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更加热爱作文写作。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注意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并且引导学生筛选自己喜爱的课外读物, 通过知识的累积增加学生语文涵养的提升。从另一个层面来说, 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教师需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尤其是在课外阅读这一环节必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典型的实际应用, 当学生运用较为优美的词句时, 教师必须予以适当的表扬与鼓励, 以此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他们更加喜爱课外阅读, 从中汲取养分。总的来说, 增加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两者之间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所以教师要以课外读物作为教学切入点去引导学生, 以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书籍能够不断丰富人的知识储备量, 阅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而小学生正处于学生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形成阅读的习惯对其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他们课堂内的阅读相对比较少, 所以课外阅读成为他们提升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但部分家长与教师对于课外阅读理解缺乏全面性, 将考试与能力作为唯一的考核标准, 因而只支持学生阅读这一类型的课外读物, 这使得学生的阅读目的性过强, 必然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发展角度分析, 课外阅读能够提升学生语文写作能力, 前提是引导学生阅读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书籍, 而教师与家长则是起到适当的指引作用。课外读物对学生而言能够引导他们吸收外来知识, 对他们的作文写作而言也是极有帮助的, 不断丰富他们的素材储备, 提升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这些对作文写作来说都是宝贵的资源。课堂教学中, 越是阅读多的学生, 他们的知识面越广, 且思维能力更为敏捷, 具有极好的遣词造句能力, 涉猎广泛正是学生的学习优势所在, 并且能够在脑海中形成良好的纽带, 这对作文写作来说是更有利的知识积累, 必然能够促进小学语文作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积累作文写作素材

在作文写作中, 之所以小学生会出现作文都是流水账形式, 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作文素材累积较少。写作不仅需要大量语言材料, 更需要把握写作素材的有效应用。而针对上述两者来说, 前者主要是通过生活获取, 后者则为在阅读中汲取, 两者之间关系可谓是相辅相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阅读活动, 比如每天20min午间读报, 自由组合课外阅读, 等等, 在这样良好氛围的熏陶下, 教师对学生给予鼓励, 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学会做笔记, 勤做阅读卡片, 与此同时, 还需要对读书笔记进行评议。而在评议过程中, 数量的累积是其中一个方面, 质量因素同样不能忽视。除此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需要将这一部分成绩计入语文成绩之中, 成为期末阅读一个部分。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具体情况, 巩固阅读成果,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调动阅读积极性。而教师需要把握好学生的阅读作品, 主要是以其年龄段作为基本的阅读方案, 通过丰富课外阅读让学生不断累积写作素材。在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摘抄好的文字与内容, 不断丰富自身的写作素材累积。

四、结语

总体来说, 课外阅读对小学语文作文写作教学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以此促进学生累积写作素材, 提升作文写作能力及水平, 最终促进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艳.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 2015 (1) .

[2]周晓艳.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 2015 (35) .

浅谈课外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的论文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文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253-01

作文作为一种表达的方式,是小学生重点培养的内容。小学生在面对作文写作时往往是词不达意、无从下手,束手束脚不知如何表达,很难写好一篇优秀的作文。因此就要教师在作文上投入更大的精力,找到提高学生作文的有效科学的途径,能够一针见血打通学生的写作脉络。兜兜转转还是要进行大量的阅读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学生才疏词穷的学习问题,阅读能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开阔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的思维逻辑,最终达到质的飞跃,从而熟练运用美言佳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变化。

一、小学作文中课外阅读的作用举足轻重

1、课外阅读能扩大学生的知识网络

有句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语文作文的提高方法还是要到书中去找答案。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认知判断,在写作中才能有的放矢,熟练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使用好言好句增加作文的闪光点,从而完成一篇优秀的作文。还有句俗语是讲“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文讲究的是实践操练,要充分练习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就以课文《荷塘月色》为例,在阅读过程中要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作者描绘的场景,充分揣摩那些优美语句的运用和表达的情感,记录下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和表达方式。然后就要拿起笔来自己体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的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好词好句,表达自己对于文章的感触,只有在这种一次次的锻炼和积累中才能无形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认识到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进而在阅读中额外加强短板的练习。只有量的积累才能最终达到质的飞跃。

2、课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外阅读的内容大多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自发进行的阅读,他不像专业课本中刻板的知识灌输,因此往往戳对学生的好奇神经,对课外读本爱不释手,这是小学阶段孩子心理特点的体现,可见课外阅读在学生心目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因此,身为语文教师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多把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配合学生的心理诉求,多给学生灌输一些阅读时的注意事项或阅读技巧,正确合理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只有经过教师的耐心教导和自己的认真体会,学生才能对阅读产生丰厚的阅读兴趣,阅读意识会不自觉地得到提高,在阅读过程中会能够摘抄、推磨和写读后感的良好阅读习惯,在写作过程中会有很多好词佳句从脑中自行蹦出,那都是信手拈来的事儿,不用再去费劲地咬文嚼字、字字都要抠出来,这就是阅读带来的效果,阅读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慢慢传授给学生,而学生也会在文字的熏陶下文学积累更加深厚,作文质量变得越来越高。

二、课外阅读大大提高了小学生作文的质量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的学生家长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否提高或下降,根本没有寻找造成学生成绩的源头是什么。家长希望看到的都是学生都是在拿着课内书本认真研读的情景,不希望看到学生钻研课本以外的知识和书籍,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外学习兴趣,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扼杀在了摇篮里,这种可怕的认知是对学生最大的兴趣威胁。因此,教师要对家长进行科学的引导,纠正家长错误的认知,帮助学生争取除课堂阅读意外的阅读机会,大大扩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和时间。只有教师和家长密切配合,充分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来提高知识储备,从而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全面提高学习成绩,不辜负家长的期望。

学生的课外时间除却阅读外还要留出时间来写作业,如果教师的课外时间安排不合理,将大量的家庭作业抛给学生很可能将课外阅读的时间占用,从而让学生没有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也就无法正常进行课外阅读,学生也就无法积累知识,如果让学生在没有阅读时间强行挤占学生休息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成为家庭作业之后的加班课业,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对课外阅读的兴趣,甚至恐惧、害怕课外阅读。因此,身为教师要充分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课外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放到课外阅读中去,充分感受阅读带给自己的满足感,从而在写作中有所突破。

三、课外阅读能增加学生的文学底蕴和知识积累

阅读是对身心的洗礼过程,是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对学生思想的丰富和升华。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加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在写作中就能有话可说,能够在作文中充分组织自己的语言,充分结合所学到的写作手段,优美生动地描述所要表达的意境,在作文写作中能够拥有一气呵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一点好处就是让学生充分避开了身边存在的各种诱惑,比如电视、电脑等,阅读可以将学生带到一个全新的精神世界,那是一片纯净的乐土,孩子可以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遨游,从而无形之中就刷新了学生的思想和认知,从而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杨 华.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学周刊;2012:14

浅谈课外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的论文 篇9

开封市实验幼儿园 茅开荣

【内容摘要】

换元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学习和运用,巧妙运用换元法于诗歌、故事和游戏中,一方面使幼儿提高了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更进一步的理解词语和句式的含义及其用法,将词组和句式在创编的过程中得以巩固、加深印象,继而达到融汇贯通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幼儿学习语言的灵活性、变通性,使孩子们的语言学习活而不僵、灵而不乱。正所谓是“老方法新途径”!

【关键词】换元法 语言教育 创新能力 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幼儿语言教学法》 作者 杨文 中国书籍出版社2006-10-1版

3、《“现代幼儿语言”教学中的活动设计》 作者 卢君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幼儿心理学》 作者 李红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1版

5、《柯达伊音乐教育》 作者 杨立梅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年10月第一版

浅谈换元法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的妙用

换元法原来自于数学领域解题时用的,用一个变量去代替一个构造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换元的实质是转化,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运用。换元法是语言诗歌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即把诗歌中的某一个元素替换成另一个同类或相近的元素,从而达到让幼儿进一步巩固练习诗歌,体会诗歌的整体韵律,学会仿编诗歌,达到知识迁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根据多年的语言教学实践,换元法还可以渗透在幼儿的语言学习中。《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我们应该为幼儿创设更多更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主动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经实践我们可以将“换元法”渗透到了以下几种语言活动环境进行:

一、诗歌童谣中的换元法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诗歌童谣是幼儿学习语言时最喜欢的一种体裁,它格式整齐,韵律感强,押韵上口,幼儿仿编起来也比较容易。如:在诗歌《祖国、祖国,幸福的摇篮》中,“辽阔的大地是花朵的摇篮,无边的天空是星星的摇篮,伟大的祖国是我们的摇篮„„”,我们利用诗歌中的一些有关联的事物为单元进行换元,提高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和以往知识的迁移运用。启发幼儿思考:诗歌中是“辽阔的大地”,想想还有什么地方也可以用“辽阔的”来形容呢?“这些地方是谁的摇篮呢?”幼儿渐渐仿编出了新的诗歌“辽阔的大海是鱼儿的摇篮,无边的沙漠是骆驼的摇篮„„”幼儿用换元仿编诗歌的时候,不但要在脑子里寻找哪些事物间有联系,而且同时还要兼顾到语言押韵,这样思维筛选的过程又是对知识迁移能力的一种锻炼。当幼儿用换元法自己仿编出新的童谣和小伙伴们一起朗诵时,兴奋和喜悦溢于言表,成功的体验让幼儿心理上得到满足,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二、在故事中的换元法能够帮助幼儿仿编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仿编故事对于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以及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换元法就可以帮助幼儿拓宽思路以换元的形式仿编出许多新故事。

1、故事中典型句式的换元 每个故事中都包含有许多优美的词语和典型的句式,如故事《逃家小兔》中,如果兔宝宝变成小鱼,兔妈妈就变成捕鱼的人;如果兔宝宝变成小花藏到花园里,兔妈妈就变成园丁陪在小兔身边来照顾它。老师就可以针对故事中“如果„„就„„”这个句式,引发幼儿思考,“如果你是那只小兔子,你会变成什么藏起来呢?”或是转换角色“如果你是兔妈妈,你的宝宝变成帆船,你就会变成什么陪在它身边?”这样句式中的换元,既启发幼儿进行了创造性的思考又让幼儿一遍遍的复习巩固了句式练习。为以后同种情景下的句式运用做好了语言储备。

2、故事中主角和配角的换元 大班上期有一个故事《老奶奶的新房子》,故事中的主角是老奶奶,配角是邻居成员,我们就启发幼儿将此故事利用换元法仿编成森林里小动物身上发生的故事,老师还出示许多动物图片供幼儿参考,结果孩子们就编出了《老山羊的新房子》、《老兔子的新房子》等等情节相同的新故事来。在分享环节中,孩子们一边为自己的创新而兴奋一边为“老奶奶”变成了“老山羊”而可笑不已。

3、故事中关键情节的换元 故事《小马过河》中“过河”是故事发展的关键情节,我们让孩子想象小马在运粮的过程中还会遇上什么困难呢?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了“爬山”、“过山洞”、“跨小桥”等体育游戏中经常遇到的障碍,在老师的引导下编出了小马如何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尝试爬过高山的,故事的名字就叫《小马运粮》、《小马钻山洞》等,因为故事情节的变化会引起相关事物的一些变化,比如小马在运粮过程中要爬山,遇到老牛会怎么说?遇到松鼠会怎么说?这将在仿编过程中语言组织的难度更大,而且幼儿的

思维需要更灵活,老师一定给予幼儿适宜的引导和协助,共同完成故事的仿编。另外还可以启发幼儿想象改编故事结尾,使故事发生更意想不到的结果。“故事除了现在的结局,还有可能发生其它新的故事结尾吗?”比如在故事《不讲卫生的噜噜猪》,幼儿从多个方面来考虑噜噜猪不讲卫生的后果,可能是有病上医院打针了;可能是在小动物朋友的帮助下变得爱清洁、讲卫生了;也有可能是噜噜猪脏到别人都认不出来了,没有人愿意和它做朋友了等等。这样一来,孩子们改编故事的积极性顿时高涨起来,纷纷表示要将自己与众不同的故事结尾和小伙伴们分享,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换元法能够使游戏常玩常新

语言游戏中的换元法也将带给幼儿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不仅可以增加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如:手指游戏“顶锅盖”,“顶锅盖,顶锅盖,辣椒辣了不能怪”我们可以利用“换元法”把它改成语言游戏,老师启发幼儿回忆自己吃过的饭菜,哪些比较喜欢?哪些饭菜不合胃口?然后把这些新想出来饭菜和口味都编到双人游戏中玩,规则是不能和小伙伴说重复。你看孩子编出的五花八门的游戏词“菠菜咸了不能怪”、“牛肉硬了不能怪”、“鸡蛋臭了不能怪”,这些幽默诙谐的游戏童谣更增加了幼儿间游戏的趣味性,提高了幼儿对语言学习的灵活运用能力。

浅谈课外阅读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的论文 篇10

关于自主学习的定义有多种,目前,我国学者对自主学习的认识有一个共同之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能动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这说明自主学习依然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个交互作用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不能割裂、对立教与学的关系,把自主学习等同于学生自己学习。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经过长期的学习过程训练,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逐步发展成为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依托网络环境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网络教育的运作,给远程开放教育学生提供了巨大的自主学习空间,给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学习材料、活动场所、学习方式和手段,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服务体系。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是满足个性化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物质条件。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师生处于“准分离”状态,使得学习者不得不处于“自主”的学习状态,这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策略上从机械、被动学习向研究型、效益型的灵活性学习转变,在学习形式上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向以自主学习为主,辅之合作学习的方式转变,适应学习化社会的要求,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然而,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现状来看,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成人学生在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自我控制方面还不能适应网络学习发展的需要,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对传统班级面授教学过分依赖,没有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不习惯面对计算机屏幕进行阅读、思考和记录;不善于在网络上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不善于利用,更多习惯文字印刷教材;学生自学中的孤独感和“人机”对话中的枯燥感,急需得到教师周到的引导和帮助。因此,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显得十分必要。

通过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分析和总结,我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是可以通过学习过程中的引导策略来逐步实现。

1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的指导是学生能顺利自主学习的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得到教师的协作。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方式是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教学支撑平台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发布、教学资源的管理、教学的实施、学习的进行、教学效果的测试与评价,并利用各种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互式学习、交流讨论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教师应该诱导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在教学方式上注重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挖掘学习潜力,指导学习方法。成人学生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生活经历,尤其关注知识的实用性,在学习过程中要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利用网上在线平台作业的布置、批改、审查、提交过程,指导学生消化理论知识,借助协作小组和教师的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直接将知识向能力转化。作业练习是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充分利用在线平台的实效性抓落实,效果比较明显。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情境下,教师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精心设计组合教学要素,开发、编制出操作性强、实践性突出、形式新颖的作业,有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深化巩固学习成果,从而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动力。

2确立适当的学习目标

在课程学习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习者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个性特点、认知能力的不同,帮助学生确立具体、适当的课程学习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课程大纲、教学实施要求设置具体的、近期的、可以完成的学习目标,学生必须针对自己的需求、客观条件与环境,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连续、均衡性地实现学习目标。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课程实施方案细则安排的进度表提交一份学习计划,交课程教师审定,在一学期内教师要随时对照抽查,了解学习的进度,学习计划的完成情况,检查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引导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学习规律,有意识的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策略的能力。3加强学习时间管理

成人学习,往往工学矛盾突出,学习时间较少。教师要尽量指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有效地利用零碎时间,增加学习的节奏,强化时间意识,规范自主学习的行为,提高自主学习效率,最大限度提高学习的时间利用率。在实践中引导学生选择参加课程导学、疑难解答、期末复习的面授辅导;在自主学习时间里适时参加在线平台互动区的讨论;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等,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带动学生有效的学习。

4建立学习自信心

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到自主学习的成果,从而获得成就感。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在线交互平台为师生、生生之间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交流学习信息和资料,共享学习方法和心得创造了条件,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线讨论,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进行相互合作、交流和帮助,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并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提高,在学会运用现代化的学习手段主动建构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学习信心。注意在评价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教师不仅要督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定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估,而且还要不定期地抽出时间来检查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行学习反馈。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目标引导、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指导实践中,学生基本能够初步作出适合自己学习计划,能够主动调整、安排合理的学习时间,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一部分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选择、学习策略的运用、学习自我监控、学习的坚持性等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

自主学习的目的不是对学习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已有的知识体系与新知识体系之间的关系,完成知识的再创造;也不是学习过程的简单复制,而是学生在治理自己的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形成学习技能和发展个人能力的目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互环境,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管理和督促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优良的服务。这不仅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的重要保证,也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真正自主学习的要求。教师只有对教学规律不断研究,主动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才能科学指导,才能有效引导和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保证学习的质量,淡化学生对面授,对教师的依赖,为全面实现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浅谈课外阅读中的网络阅读 篇11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学与网络的关系日益密切,网络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网络阅读方便、快捷,可以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本文通过对网络时代下的网络阅读的分析,介绍了网络阅读在语文课外阅读中的应用。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计算机网络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许多角落,它逐渐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生活即语文”,当语文与网络亲密接触时,课外阅读,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环境中,以它的信息载体的多样化,阅读时间空间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极大兴趣。在信息时代产生的网络阅读因为阅读方式、空间、资源等传统阅读无法比拟的优势而迅速蓬勃发展起来。

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逐步成熟,学校的教育方式也更加多样化,网络、手机等便携装备,打破了传统纸质媒体独领江山的局面,迅速占领了众多领域,网络的更新快、费用低、方便携带是人们的首选优势。

另外,对学生来说,网络阅读有着传统文本阅读所没有的许多优势,它拥有的网络独特的视听形象,易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它具备的大量信息承载,便于快速、及时地提供学生丰富的阅读素材;它特有的异地交互功能,能留给学生自由的阅读时空……所以更多的学生会选择网络阅读来增加自己的阅读知识。但是,凡事皆有利弊,网络阅读也不可避免的有着它令人担忧的一面。如:阅读信息量的增多难免会良莠不齐,有些网络语言不够规范等等。因此,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益的网络课外阅读,并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的网络课外阅读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了当前语文教学中摆在广大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切课题。笔者根据最近几年的实践,积累了一些指导学生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外阅读心得。

一、网络阅读的含义及特点

网络阅读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多媒体合成信息和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超文本阅读行为,其方式有在线阅读和下载阅读。虽然网络阅读的丰富内容和便利条件给读者带来了方便,但与此同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第一,阅读环境的污染。它包括信息泛滥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为信息缺失和误导;另外,网络信息的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许多内容都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与识别,许多虚假、色情、暴力、低劣信息充斥着网络,影响着许多没有辨别能力的学生,使他们产生错误的认识。第二,内容浅陋,观点不够深刻。网络媒体都是快捷报道,没有追踪事物的本质,缺乏传统阅读本的严谨。它们重数量不重质量,为的就是在一瞬间夺人眼球。另外,网络上的信息一般娱乐性强,布局琳琅满目,视觉混乱,使得阅读只是浮光掠影,久而久之,学生的思辨能力被削弱。

二、提高学生合理运用网络媒体的能力

虽然具有种种弊端,但网络并不是“洪水猛兽”,它所带给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上的便利有目共睹。面对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堵”不如“疏”,禁止学生接触网络并不是办法,家长、学校和社会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和合理的手段,引导学生更科学地利用好网络。

中学生正处于一个吸取知识的阶段,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与憧憬,但因阅历不足和知识贫乏致使他们并没有完全的辨别能力,只是一味的被动接受网络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利用好网络,就要引导学生对网络阅读有一个良好的认识;既要学会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吸收网络知识,学会与人交流,又要善于识别网络的虚假信息,不一味追求。应该认识到在网络上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并做到自觉地回避。同时,不能沉迷于网络,要认识到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不同,合理的运用自己的学习时间。为了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率,学生在上网之前,应预先明确自己阅读的目标和搜索信息的大概思路,不随意上目标之外的网站,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对于网络上的内容,更不能全盘接受,因为网站上内容的严谨性、准确性远远比不上传统图书。

三、如何做好网络阅读

(一)根据学生的兴趣,制定阅读计划

课外阅读是学生课堂阅读的补充,在课外阅读中利用网络阅读可以更加自由的补充学生的阅读知识。但是,学生阅读的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来制定,强行要求学生去阅读自己不喜欢的内容,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抵触,并排斥所阅读的东西。此外,要有良好地阅读计划,不能漫无目的地去读。比如在某个阶段对老师所讲述的某些知识有所陌生,那么在课外阅读中可以寻找相关方面的知识来补充。自己的哪些知识薄弱,也可以在某段时间内制定这方面的计划,加强阅读需求,巩固欠缺的知识。这样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网络阅读,充分发挥网络阅读的积极作用。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基础,指导学生的阅读内容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是颠簸不破的教育真理,学生的整体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尽管经过了从小的语文学习有所提高,但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是相当大的。教师既要指导学生注意不要好高骛远,也要指导学生切忌贪多嚼不烂的倾向。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建立自己的网络书库,循序渐进地有层次地进行网络阅读,逐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力争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内收到最好的阅读效果。同时作为课内阅读的有益补充,教师也应有意识地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一些阅读素材,经常性地补充一些课内延伸阅读,来增加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

(三)指导学生做好阅读总结

再广泛的阅读,没有总结没有经验的吸取,那么只能是资源的浪费,时间的消磨。阅读是需要有心得体会的,网络阅读同样不会例外。所以,在文本阅读结束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論坛上整理阅读心得,撰写阅读体会。然后指导学生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阅读评论,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辨析,以发现自己的独特的阅读视角和阅读感受,也能弥补一些自己的不足之处,更有效地提高阅读的效率。

【作者单位:泌阳县第五小学】

【参考文献】

[1]陈建英.论网络时代的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J],怀化学院学报,2008,(10):158—160

[2]《网络阅读:未成年人阅读的一把双刃剑》,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北京市未成年人网络阅读状况课题组”,《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11月2日

上一篇:初中语文公开课《文从字顺》教学设计下一篇:节约从我做起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