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之民俗文化论文

2022-04-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三地经济协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更为三地文化协同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三地地域紧密相连,文化一脉相承,非遗资源丰富,品质卓越,特色鲜明,需要共同保护研究并利用。关键词: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非遗保护制度机制;创新从地图上看,京津冀三地紧密相连,呈“牛头”形状。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文化遗产之民俗文化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文化遗产之民俗文化论文 篇1: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研究

摘 要:伴随我国对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的发展日益重视,民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标志,作为民俗文化保护主体之一的民俗博物馆要发挥保存与保护职能以推进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文章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研究案例,分析其在民俗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发展路径,为南京民俗艺术传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文化遗产;活态传承

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是当下保护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民俗博物馆在保存与保护民俗文化的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需要秉持整体性、活态性、原生性等原则以多种手段全方位地保护民俗文化。本文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案例分析,对该馆在非物质文化传承中的优势、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同时,基于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性,提出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如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开展全方位工作等。本次研究为南京民俗艺术传播研究工作开展打下重要基础。

一、民俗文化遗产基本属性

从中华民族形成及文明传承的角度来讲,民俗文化主要是指我国人民受长期历史影响与地域风俗形成的特有的生活习俗与生活习惯[1-2]。不同于以知识分子、学者等专业从事文化生产与传播群体为代表创造的精英文化,民俗文化根植于民间,由广大民众在生活中创造,伴随着人类的繁衍一代代传递人类的文化基因。从地域学、民族学角度对民俗文化遗产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了解我国民族形成、发展演变、各地域百姓生活习俗与历史文化背景等,也对研究中华民族起源与发展起到积极推動作用。

民俗文化遗产不是单一片面地简单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及生活演变的必然产物。其特点如下:第一,具有历史性特征。民俗文化起源于漫长的历史长河,经过历史磨砺,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并见证了当时大变革下的历史背景[3]。第二,具有地域性特征。地域性是民俗文化遗产内容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其主要特点。地域性主要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自然条件与地理特征鲜明,不同地域条件造就了不同民俗文化特征,如云南、陕西、宁夏、浙江、广西、广东等皆有不同的民俗文化形式。同时我国地域辽阔,民族种类诸多,造就了我国多文化、多风俗的大繁荣局面。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不是片面的内容体现,而是更为科学、合理的系统布局。通过对相关史料及信息研究发现,民俗文化遗产按其地域可以分为西北系、江南系、东北系、川蜀系及中原系。例如:西北、东北具有的特色传统文化形式包括剪纸、泥彩、木版年画等;中原地域的特色传统文化形式主要包括民间皮影、石雕、泥人等。民俗文化遗产的地域性特点体现了我国多民族、多群体的融合及团结,而文化的形式还会随其地域之间的差异化,产生不同的特色效果,丰富了文化的形式种类,体现了国家及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第三,具有传承性特征。民俗文化遗产得以发展主要是由于持续沿袭与不断传承,这也是民俗文化遗产得以保留到今天的重要原因[4]。民俗文化遗产传承方式众多,主要包括媒体、旅游、博物馆、原地风俗习惯保留、文化宣传、教育教学等。因此,民俗文化遗产的传承性特点尤为明显[5]。

二、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优势分析

(一)馆藏内容综合性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自身优势主要在于对物质文明、非物质文明遗产内容的全面保留,将民俗博物馆的综合性、功能性、传承性充分发挥体现。物质文化形态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独立的,而是需要互相融合、促进、互动。其中,民俗文化遗产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物质文化形态遗产的内涵与精神呈现。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在对民俗文化遗产保护中主要以“全面性、综合性、涉及性”为主。例如,该馆“金陵工巧”展示区域中除了展示南京古镇建筑、复古风景以外,还设计了诸多民间艺人为参观者进行各种特色绝活展示的项目。民间技艺是民俗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通过民间技艺活体方式高度复原与呈现,让参观者对南京民俗文化产生沉浸式体验,其影响面与传承意义颇大。另外,在物质文化形态遗产与民俗文化遗产融合中,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也树立榜样作用,将 景点、古迹、文物、建筑等进行有效利用,将民间技能、民间习俗、特色文化等进行融合,体现了民俗文化遗产与物质形态遗产的综合魅力。

(二)陈列手段多样性

在民俗文化遗产陈列展示方式的选择中,南京市博物馆主要采用动态、静态相结合手段。陈列展示方式对博物馆进行民俗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十分关键,如何更为科学、合理地对陈列展示进行设计、布局,一直是诸多博物馆工作人员研究问题之一。南京市博物馆突破传统固定思维,打破博物馆原有展示方式的局限性与传统性,结合动态展示与静态陈列方式,使两者互相促进,多维度呈现南京民俗文化。其中静态陈列方式主要体现为民间艺术作品展示、文字内容设立、平台搭建等,例如,甘氏家族历史展中以图片文字结合展示甘氏家族沿革,以用具物品立体直观地展示日常生活,以城南老街街景模型展示不同时期社会环境等。动态展示方式主要体现为民间技艺、舞剧、戏曲等的现场演绎,并引入多媒体手段如动漫、计算机、网络、语音等与参观者实现交互。例如,南京市民俗博物馆通过采用方言朗诵形式,将市井人物展区的吆喝声、民间叫卖声进行现场呈现,让参观者感受到身处南京井街头的氛围意境,这种极具感官刺激的形式展现提升了参观者对民俗文化的认同与喜爱。南京民俗博物馆通过多样性的陈列手段加强对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传承效果,将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立体、三维、鲜活地呈现给观者。

(三)传承人保护典型性

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性与关键点不在“物”,更在于对传承人的保护与保留。基于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性,我国已经出台相关保护法案及相关条例,并将传承人、技艺人列为保护重点对象。通过对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走访调查后发现,南京民俗博物馆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及非物质文化保护法案,对具有一定民俗文化价值的传承人、民间技艺人等进行了有效保护。如为文化传承人、民间技艺人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让其可以在安定生活的同时自由地进行艺术研究、文化展现、技艺创作等,一方面保护了民俗文化遗产的实践工作,另一方面满足了民俗艺术与民间文化理论学术研究的要求。很多技艺人、传承人以南京民俗博物馆为平台创作出诸多优秀作品,提升了民俗文化遗产的造血性与创新性。同时,这些民间艺人与传承人也将其自身技艺、能力传承给新一代年轻人,起到了传帮带的实际作用。

三、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中存在主要问题

调研中发现虽然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在工作开展中取得较大成绩,但问题性、弊端性也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博物馆宣传力度不够、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以及对民俗文化遗产的发展性保护不足。

(一)宣传力度有待提升

民俗文化是劳动人民在日常劳作中形成的生活智慧,由民众世代承袭,并因人类对于追求幸福生活的共同愿景而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社会功能的文化现象,群体性认同是民俗文化的土壤。因此通过宣传民俗博物馆以提升民众对于民俗文化的参与度与认知性是推动民俗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的重要基础,缺乏有效宣传就会对活态化传承形成阻碍,可见有效提升宣传力度是促进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生存发展、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向。

(二)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通过观察、记录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工作过程,并对参观者访谈后发现,该博物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依然有待提升。博物馆的重要核心为工作人员,主要包括讲解员、引导员、服务员等。问题如下:第一,工作人员普遍对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实质性、重要性、发展性缺乏深入了解,工作主动性欠缺,让参观者感到不适。部分讲解员业务能力不足,对民俗文化尤其是民俗艺术缺乏专业性研究,讲解过程中过于空洞与机械化,无法让参观者产生探究乐趣与认同感。第二,服务人员缺乏与参观者进行主动沟通,认为只要做好等待式服务工作就可以,而不是从服务本身出发入手,无法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引导员在引导过程中不能从游客兴趣入手,对民间技艺、活态展现等不了解、不掌握,无法对参观者进行介绍讲解,导致诸多工作开展受限。

(三)发展性保护不足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目前的展览内容、展览方式与对传承人保护措施可以满足当下保护工作需求,但通过深入分析与走访调查后发现其缺乏对民俗文化遗产尤其是民俗艺术的发展性保护,具体如下:第一,过于满足现状,不能从大战略、大发展角度出发,缺乏对优秀民间艺人及传承者的继续挖掘,若长期发展将使部分民俗艺术陷入人亡艺绝的无奈境地。第二,缺乏对民众关于文化认同性的引导。通过访谈发现,参观者普遍对馆内文创品单一与缺乏民俗艺术品参与性制作表示不满,希望能在参观中亲身体验民俗艺术的手工制作技艺,并购买到具有地方特色、创意与文化色彩并重的民俗文化创意产品。

四、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遗产

活态传承具体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

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讲,首先要提升对南京民俗文化及民俗博物馆自身的宣传力度,首先,应该从当下百姓对娱乐休闲形式的认同与喜爱入手,将民俗文化遗产进行娱乐式宣传,吸引参观者眼球。例如,在民间技艺宣传方面,可以采用体验、竞技等方式让游客参与进来。游客通过积极参与,体验了娱乐氛围,且增进了对南京地方性民俗文化的认知程度,进而增加民俗文化的群体认同度。其次,需要加大对媒体平台的有效利用,随着我国网络信息技术日益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重要的展现及宣传形式。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要对新媒体、新技术进行积极应用,将民俗文化遗产内容制作成媒体课件,通过大屏幕、三维光影技术等,将其特点与技艺进行丰富多维化的展示宣传。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文化传承与延续的实际功效。

(二)提升工作人員综合素质

博物馆需要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进行提升,巩固与加强工作人员在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中的作用性、功能性,具体如下:第一,提升讲解员的专业度。讲解员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基础核心,也是对民俗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传承的重要推动者。因此,基于该现状,可以从讲解员本身入手,提升其专业性、理论性、内涵性。定期、定时举行相关业务培训,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知识掌握、讲解理论技能、临场能力发挥等。第二,提升引导员的服务意识与知识含量。可以通过定期、定时对引导员进行集中培训,提升他们的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意识,加强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服务效能与引导技能,为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打下坚实基础。

(三)以发展眼光开展全方位工作

推动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要以发展为第一要义,将文化置于生存发展环境,使之永续生存下去。

第一,寻找源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随着我国旅游产业日益发展,可以将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进行文化产业链打造,例如,对南京市花梅花进行有效使用。南京民间植梅与赏梅历史悠久,历六朝一直延续至今,每年三月的梅花山赏梅已成民间习俗,并越来越多地吸引世界各地的旅客前来观赏。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可将梅花符号、赏梅佳地、咏梅诗文等进行文化产业包装,形成文化空间的宣传展示,让更多的年轻人及外国友人进行体验参观,对中华文化的魅力进行全面体现。对其进行包装设计不能以单一片面的形式化开展,一定要从民俗文化遗产活态表达意义出发,将该文化以独特的魅力形式展现出来,如与梅相关的器物、文字及生活方式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及多媒体应用,将其文化形式进行多元化包装及元素融入,让参观者可以感受到南京文化古韵。

第二,通过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打造商品产业。民俗文化的传承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战略布局,在市场经济及商品经济的当下,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将民俗文化遗产进行商品化包装对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十分必要。在进行包装过程中必须强调民俗文化的精神实质与视觉传达,将符号与商品进行融合,如赏梅习俗的文化传统、地方特产、相关历史书籍与诗文佳作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南京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第三,积极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很多民俗文化遗产的消亡,主要是因为展示空间与舞台缺乏,以及生活土壤的消失。基于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对华夏文明传承的重要影响,对其进行主题活动及舞台展现十分必要,南京民俗博物馆需要发掘民众自古以来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将民俗文化真正还之于“民”。如可结合赏梅习俗,将南京地方戏、秦淮灯彩等民俗艺术进行舞台展现及文化表达,并通过主题文化活动吸引更多民众置身于民俗文化氛围当中,使民众体会到民俗文化艺术蓬勃的生活气息,获得热烈喜庆的精神享受。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具备馆藏内容较为全面、陈列手段较多样、传承人保护有效的优势,但同时存在对地域性民俗文化与博物馆自身宣传不足、馆内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欠缺以及对民俗文化遗产的发展性保护不足等问题,最终从多方面、多角度为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出合理化建议。

随着我国民众的民族文化自觉程度提高,民俗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普遍性关注。民俗文化根植于民间生活土壤,生活性使得民俗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从而伴随着人类的繁衍传递中华文明的基因。推进民俗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务必要将其置于生存发展环境中,真正回归于民众生活中,才能使之永续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张妍,张婕.基于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下的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研究[J].包装工程,2019(4):204-208.

[2]余继平.基于传承人本体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初探:以武陵民族地区为例[J].四川戏剧,2012(6):102-105.

[3]沈海军,马永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方高校活态传承的可行性研究:以无锡留青竹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21):130-132.

[4]余继平.基于传承人本体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初探:以武陵民族地区为例[J].四川戏剧,2012(6):102-105.

[5]和艳,易娜,龙运军.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化展示研究:以彝族(朴拉人)传统文化保护区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青岛: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3:1120-1130.

作者:周艳

文化遗产之民俗文化论文 篇2:

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与非遗保护制度机制创新研究

摘 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三地经济协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更为三地文化协同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三地地域紧密相连,文化一脉相承,非遗资源丰富,品质卓越,特色鲜明,需要共同保护研究并利用。

关键词: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非遗保护制度机制;创新

从地图上看,京津冀三地紧密相连,呈“牛头”形状。因其紧密相连的地理位置,具有协同发展的先天优势,且三地文化一脉相承、同出一系。要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协同发展。非遗工作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之进行妥善的研究保护利用,共同完善非遗工作制度机制,也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提出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并主持了座谈会,专门听取了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工作汇报,会议提出,将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实现这个目标,是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经济圈、推动区域发展体制和机制创新的需要,是优化和完善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的需要,是扩大生态环境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地区优势互补、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并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其后,文化部雒树刚同志就《关于推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有关问题的请示》批示:“推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对于统筹三地文化资源,实现文化优势互补,打造区域文化特色,带动全国文化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认真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就必须从区域整体发展大局出发,着力推动京津冀三地文化交流与合作。

二、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与非遗保护研究的必要性

(一)京津冀非遗工作现状及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俗文化的“活化石”,记载着千百年来人民生活的历史痕迹与文化变迁。自2006年国家建立首批非遗名录以来,三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保护研究工作。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非遗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如联合开办非遗展、建立演艺联盟、举办传统手工艺作品设计大赛等。然而,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地区本位意识还是比较重”。京津冀三地仍未形成“我们是一伙的”的观念,且三地协同发展步调不一,尚没有达到文化自觉。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手工艺、民间文艺活动,以及一些老字号品牌价值日益凸显,京津冀地区还没有作为品牌出现的民间艺术,非遗整体价值还没有充分挖掘。再如,京津冀地区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统一的非遗法律措施,且许多民间文艺的原创权属关系不明确。如果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和非遗传承人保护机制,就会对协同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另外,很多非遗项目存在开发路径单一,内涵挖掘不深,缺乏发展牵引,经济效益不高,民众参与率低,社会效益不足的问题。

(二)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非遗保护研究的优越条件——京津冀文化遗产呈“一轴两带四廊多点”的空间结构,非遗项目星罗棋布

京津冀地理联系紧密。在由其组成的“牛头”中,蕴藏着数以千百计的文化遗产,结合历史形成的文化脉络与遗产分布的空间特征可以发现,其文化遗产形成了“一轴两带四廊多点”的空间结构。北京是该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最集聚之处,体现出首都的文化核心地位。这种空间结构,以太行山东麓为主轴,横向是长城遗产带,纵向为大运河遗产带,廊道分别是京西古道、居庸关大道、古北口大道、燕山南麓大道四条大道。有这一空间优势,三地就能以文化廊道、文化探访路等线索来整合资源,带动沿线多点发展,提升沿线非遗的文化展示功能,并借助名镇、名村安排相关服务职能,带动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文化的作用是长远、深层次的。文化渗透性极强,文化认同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非遗保护研究方面,三地应以文化遗产空间结构为依托,以文化认同感为纽带,积极进行高效有序的非遗管理工作。

(三)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与非遗工作的相互促进作用

文化是软实力,不但表现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上,也表现在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上。从深层次分析,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化协同发展是提升京津冀地区综合实力、促进三地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京津冀有着相同的文化基因,都是燕赵文化的裂变、传承和发展。因此,三地文化能够完全融合,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2014年4月,三地在京召开了加强文化协同发展座谈会,建立了三地文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8月,《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签署,强调三地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演艺、非遗保护、文化金融等领域加强沟通与合作。2015年3月,《京津冀演艺领域深化合作协议》签署,组建了京津冀演艺联盟;6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暨传统手工艺作品设计大赛”上,展示了具有该区域特色的近70个传统手工艺非遗项目。2015年12月,又成立了京津冀数字化文化馆联盟。这些文化资源的整合合作,加深了京津冀人民的文化亲切感,提高了文化凝聚力。

三、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与非遗保护制度机制创新

(一)确立统一的保护管理制度标准并联合进行保护研究

文化是京津冀的文脉和纽带。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给三地的文化协同发展提供了条件,针对 “一轴两带四廊多点”的空间结构共同编制非遗保护规划,确立统一的保护管理制度标准并联合进行保护研究。对已公布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名录编制专项规划,采用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塑造区域文化品牌。即使是不在一条线上的非遗项目,也要挖掘其深层联系,联合进行保护研究。如天津宁河的雕纸是一种以刻刀雕琢为制作手段的纸制图案艺术;河北蔚县剪纸是全国唯一一种以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点彩剪纸艺术;北京也有令人叫绝的剪纸艺术,这三种非遗项目就可以联合资源优势,统筹规划进行保护研究。要加強顶层设计,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依托,出台《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保证在统一的制度标准下,对非遗进行高效的管理研究。建立共同出资、共同参与、共同利用、共同推广的联合保护研究机制。

(二)发掘各自区域特色,寻找互补性和关联性,进行有效整合

为促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我们应创新非遗保护制度机制,充分发掘各区域文化特色,进行优势互补,实现资源整合。如京剧、河北梆子、曲艺分别是三地享誉全国的非遗项目,可以以演艺资源对接为先导,建立舞台艺术精品剧目交流演出机制和演出合作机制,实行政府文化部门引导、三地戏曲院团联手、专业机构运营的模式,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北京是我国的文化和政治中心,文化资源充沛、产业丰盈,文化发展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天津除了历史积淀,近年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河北作为京畿之地,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如三地共同研究非遗保护措施,共同举办非遗展览、讲座论坛及展示利用等活动,进而达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京津冀文化软实力的目的,也将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共同宣传推广非遗保护研究成果,塑造区域文化品牌

北京文化局副局长关宇提出:“在非遗保护方面,联手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作品设计大赛,加强京津冀三地非遗项目的挖掘力度,合力打造三地非遗文化品牌,探索生产性保护方式,促进非遗产品走进人们的生活。”非遗保护制度机制创新需要三方共同宣传推广保护研究成果,塑造区域文化品牌。2014年4月,三地推出了 “三地同唱盛世曲?携手共筑中国梦——2014年京津冀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巡演(北京站)”活动。同年11月,举办了河北石家庄站的巡演活动。2015年4月,天津站的巡演演出了9台优秀剧目和1场名家名段演唱会。为促进三地河北梆子艺术家和艺术院团的交流提供了难得契机。当前,三地已建立文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开展专题调研,共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联合对河北梆子、评剧、泥塑、相声、京剧等非遗项目拓宽交流渠道,促进活态传承。在文化交流方面,以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天津市合唱节、河北民俗文化节等活动为依托,联合组织举办三地群众文化的展演展示。

(四)注重各自非遗艺术特征保护,建立高效传承推广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流变文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将非物质文化元素注入到文化产业的升级中,形成文化产业资源优势,进而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要将非遗与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联姻,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进行非遗保护利用。京津冀三地地域不同,很多非遗项目具有不同的艺术特征,因此在文化协同发展视域下,非遗传承一定要注重非遗本身各自的文化艺术特征保护,不可因文化协同發展而使非遗项目缺乏个性特色,要注重非遗本身内在的文化基因传承,以便在共同涵养文化生态体系下,形成一个有机的非遗保护研究文化生态体系。同时建立高效的传承推广展示机制,使非遗朝着健康、原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京津冀协同发展如火如荼。三地文化一脉相承,非遗工作要结合各自经验力量,建立和创新保护制度机制,这是促进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和我国非遗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此外,三地还应加大政策扶持,推出相关重大项目和重大活动,主动对接、紧密合作、抓好落实,培育一批展现京津冀独特文化魅力的文化品牌,更好地促进文化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淑莲.基于合作博弈的京津冀区域经济协作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2]母爱英.王叶军,单海鹏.后经济危机时代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路径选择[J].城市发展研究,2010,(12).

[3]马瑞琳.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5.

作者单位:

河北省玉田县文化馆

作者:张艳奎

文化遗产之民俗文化论文 篇3:

城市文化视野下的二十四节气文化研究

摘 要: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如何扩大这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衢州的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本文以衢州为例,将城市文化与节气文化相结合,分析城市文化下的二十四节气文化活动设计,研究节气文化传承形式,以便为十四节气文化的传播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发展建议。

关键词:城市文化;二十四节气;衢州;文化活动设计

衢州市是一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衢州地处福建、浙江、江西、安徽交界之处,其生活习惯、民情风俗等城市精神深受周边地域文化的影响。在吴越文化、徽派文化以及福建的八闽文化和客家文化等诸多文化因素兼容并蓄的基础之上,衢州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塑造了独具的衢州地方文化,1994年衢州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①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期运动,发现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并结合农业产生特点,指导生产与生活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中国人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②数千年来,围绕二十四节气形成了相应的节气故事、谚语和习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代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先民的古老智慧又焕发出生机。

衢州柯城九华立春祭作为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代表性活动,已经传承千年,整个祭祀活动保存了完整的民间立春接春、祭春仪式,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愿望。衢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华立春祭的所在地,因此,衢州进行二十四节气的文化活动开发,有利于二十四节气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扬,提升衢州的文化知名度,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及文化自信,让更多的人了解二十四节气文化,延续这一中华传统文化血脉。

一、节气文化活动设计原则

(一)以真实性为前提,设计创意文化活动

真实性是文化活动设计的前提,二十四节气文化活动的系列化设计要充分真实地展现各个节气的来历、民俗特性、农事活动、故事谚语、饮食养生等文化,准确向公众传播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避免进行有悖事实或过分的宣传。在传统模式上推陈出新,设计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文化活动,注重通过创意活动使观众对节气有更深刻的了解,重视宣传教育意义。

(二)以地域文化为导向,充分挖掘二十四节气的内涵

二十四节气的系列化文化活动设计要以地域文化为导向,充分发掘地区的文化资源,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传播二十四节气文化。

衢州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域内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众多,九华立春祭、龙游宣纸制作技艺、西安高腔等十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蜚声海内外。充分挖掘、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将二十四节气文化活动与城市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景观有机结合,不仅要体现在活动内容上,也要体现在活动地点、方式上。可选择自然景观作为活动场地,如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江郎山,被誉为道家洞天福地和“围棋之根”的烂柯山,国家4A级旅游区龙游石窟、天脊龙门、廿八都古镇、药王山、清漾,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七里香溪、乌溪江,国家自然保护区古田山,国家森林公园仙霞山,等等。亦可选择历史文化遗产地作为活动场所,如全国仅有的两座孔氏家庙之一的南宗孔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游湖镇舍利塔、衢州城墙和江山三卿口制瓷作坊,霞山古民居、东坪古道霞客亭,等等。当然,城市公园、豆腐文化体验馆、乡村美术馆、农耕博物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亦可作为衢州二十四节气文化活动的场所。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能够达到宣扬传统节气文化和促进地方文化发展的目的。

(三)模式多样化,注重受众参与体验

活动可以包括讲座式、展览式、表演式、竞赛式、体验式、游览式等多种活动模式,文化活动设计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情感体验。系列化的文化活动应该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避免单调乏味和古板单一,重视全民参与性,注重与本土化的结合,增强新奇性和安全性,杜绝粗制滥造,努力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注意维护现场秩序,重视活动前期调研和后期反馈。

(四)以网络为媒介,扩大文化影响范围

时下流行的网络直播、微博和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都是传播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有力媒介,也是增加节气文化活动知名度的可行路径。利用网络直播节气文化活动,可以吸引更多人来关注节气文化,了解衢州城市文化,间接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利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发布活动相关内容及资讯,开展线上互动活动,普及相关文化知识,注重线下二维码的投放,扩大文化活动辐射范围。现场活动参与者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元素,参与者对社交平台的充分利用将扩大活动影响范围。

二、衢州几个节气文化活动设计构想

(一)雨水节气活动设计

1.活动地点:衢州书院。衢州书院是衢州重要的文化古迹,“书院原名‘修文书院’,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衢州郡守杨廷望曾聘雍正年间举人吴士纪为修文书院主讲。1993年,衢州书院被衢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重點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文人放牧诗酒、遥吟俯畅的三衢文化窗口”。③书院的蔚然文气氤氲至今,古时晴耕雨读,在今天仍不失风雅韵味。

2.活动内容设计。首先是对雨水节气的气候特点、民间习俗、农事活动、特色饮食、养生活动等节气进行系统化介绍,但不要流于平淡,要注重气氛烘托。以雨水的风俗活动拉保保和回娘屋为故事主线,其中要融入气候元素、农事活动等内容,情节以简练、生动为主。其次是观众参与式活动,书写以“雨水”或“雨”为主题的书法作品,如相关的诗词、农谚等;创作以“雨水”或“雨”为主题美术作品,完毕后做统一展览。最后,进行江山西砚制作技艺的展示。江山西砚制作技艺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唐代,以“研之无声、贮墨不涸、遇冷不凝、呵气成雾”等特点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青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节气活动中可以邀请江山西砚传承人现场操作,在书法活动完毕后,向观众展示江山西砚的历史和制作技艺,让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会走进大众视野,引起更多人的了解和关注。

把活動置于相宜的环境中,能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让参与者置身于古朴、优雅的衢州书院,感受衢州历史与文脉的昌兴,又能够通过活动充分展现雨水这一节气相关的文化;参与书法、绘画创作,展现江山西砚的制作技艺,重现中国古典文化的韵味,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认识,提升人们对中华文化和衢州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

(二)芒种节气活动设计

1.活动地点:衢州人文博物馆。九华山下的衢州人文博物馆共保存清代古民居4300余平方米,并保存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的古民居、古建筑18幢。这些古建筑富有明清时期江南民居特色,整体古朴典雅,颇具文化价值。收藏历朝历代各种古董15000余件,有百床馆、千瓷苑、万玉堂、凝香舍、钱币馆、梅园等景点,体现了衢州的人文特色。④

2.活动内容设计。芒种节气的文化活动以《红楼梦》为主题内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到饯春会:“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摆设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古时民间就有送花神的习俗,芒种时节百花开始零落,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饯送花神归位,表达对花神的感激,并期待来年的相会。但在今天,送花神民俗仪式已经失传。《红楼梦》中有对饯春会的一段描写:“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荆。”以此为蓝本,布置活动环境,组织参与者着汉服再现饯春会的场景,并融入芒种节气的农事活动、饮食养生等内容,复活饯春会,再现这一民俗仪式的风采,是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补充和发展。

模拟诗社也是芒种节气的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红楼梦》中的“海棠诗社”“菊花诗社”“桃花诗社”,是大观园中宝玉与其他姐妹们的舞文弄墨的消遣之所。在芒种节气的文化活动中也可设立诗社,参与者可誊写《红楼梦》中经典诗句或书写与芒种节气有关农谚、诗句,将中国古典名著拉回观众视野,体味名著中的芒种节气和民俗文化的韵味。

宣纸是绘画、书法必备用品,制作宣纸也是弘扬节气文化的一种方式。流传于浙江龙游的山桠皮雁皮纸制作技艺独特,至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明万历《龙游县志》曰:“多烧纸,纸胜于别县。”龙游的山桠皮雁皮纸制作技艺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游山桠皮雁皮纸制作有30多道工序,制作中需要50余种工具,以山桠皮雁皮纸为制作技艺还可以加工出画仙纸、笺纸、国色纸、特种纸等30多个品种。⑤利用芒种节气文化活动这一平台,将龙游宣纸制作技艺以视频或实物的方式呈现与人们眼前,唤起观众对这一民间技艺的重视,有助于保护与传承衢州的传统文化。

古琴是我国传统乐器,古琴奏乐有助于烘托芒种节气获得的氛围。在《红楼梦》中,提到最多的乐器就是鼓和琴。衢州有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柯城古琴制作技艺。衢州古琴文化源远流长,至明代衢州市龙游县祝望首创的蕉叶琴至今还在琴界广为流传。所以在活动中以古琴为伴乐,能够增加芒种节气活动的生动性,同时展现衢州的古琴制作技艺,让更多人了解衢州的悠久而灿烂的文化。

此外,芒种还有煮梅的习俗,可在活动现场设立煮梅处,供观众购买品尝。

(三)秋分节气活动设计

1.活动地点:衢州府山公园。府山公园历史悠久,是衢州历代府衙、府学、寺庙、园林建筑集聚之处,人文荟萃,钟灵毓秀。公园规划分为庙前区、古衢采风区、琴瑟书画区、六艺遗风区、纪念园区等。主要建筑有步云楼、雪筑轩、六艺轩、正谊书院、钟灵塔、授业坪、仙人居、碑林、牌坊等。附近还有一座博物馆,文化气息浓厚。

2.活动流程设计。秋分是踏秋的正式开始,秋高气爽,蟹肥菊黄,是美好宜人的时节。

第一,品开化龙顶茶。具有“色绿、形美、香郁、味醇”风格的开化龙顶茶是浙江的优质名茶之一,简称龙顶,产于开化县齐溪镇大龙村。开化县产茶历史悠久,明朝崇祯年间开化龙顶名茶就被列为贡品。开化龙顶茶制作技艺被列为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设计现场泡茶,展现开化龙顶茶独特的制作技艺,参与者品茶,体味开化龙顶茶的清幽醇爽。品开化龙顶茶有助于体味秋分文化,烘托秋分的节气氛围。

第二,赏衢州制瓷工艺。衢州白瓷烧制技艺独特,衢州陶瓷制作历史悠久。衢州莹白瓷是汉族传统名瓷,产自衢州,作为中国四大白瓷之一,以“薄如锦,洁如玉,滑如脂,明如莹”著称,被誉为瓷中珍品。此外还有江山三卿口传统制瓷工艺,也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江山市三卿口古瓷村,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是中国青花瓷的发祥地之一。依山而建的大型龙窑,仍能窥见过去三卿口制瓷业的辉煌,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在衢州秋分节气活动中,将衢州这两项制瓷工艺以视频或其他形式展出,加深人们对衢州悠久文化的认识,让观众了解衢州的制瓷工艺,引来更多的社会关注度。

第三,金缮修复。金缮修复与瓷器紧密相关,是用天然大漆和金粉等材料来修补残缺破损器物的工艺名称,适用范围广,多用于瓷器和紫砂器的修复。修复后裂痕和残缺处呈金色。修复时可根据裂痕或破损的情况进行艺术化处理,不仅使破损处得到修复,还能展现一种残缺的美感。在秋分活动中对金缮修复的工艺加以展示,供节气活动参与者鉴赏,也是秋分节气休闲消遣的一种方式。

第四,手工制作风筝。风筝制作包含扎风筝、手绘风筝等工序。让活动参与者参与风筝制作,能够增强他们对节气文化的情感体验。秋分有放风筝的习俗,扎好风筝后在衢州府山公园内放,活跃节气氛围。

三、衢州开展节气文化活动的建议

(一)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

衢州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应充分重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节气文化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资金、技术、政策方面的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支持相关机构(包括民间组织)开展二十四节气文化活动,引领节气文化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品牌及人才智力建设

精心组织文化活动,树立衢州文化品牌,增强交流,明确主题定位,重视视觉系统设计,发挥资源优势,优化活动品质,丰富城市精神,提升品牌实力和外部影响力,打造衢州城市文化名片。吸纳高层次人才,培养优秀文化产业人才,创造性地开发二十四节气文化产业,用新技术吸引观众,推动衢州节气文化的传播发展。强化宣传教化作用,打造科学运营模式,实现专业化、品牌化。

(三)开发二十四节气的衍生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投入要素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从广义上讲,传媒、卡通、影视、娱乐、游戏、旅游、教育、网络及信息服务、音乐、戏剧、艺术博物馆等等都属于文化产业范畴。衢州二十四节气的文化产业应延长产业链,如建设衢州二十四节气文化公园,开发二十四节气新媒体产业、网络文化产业等创意文化产业,拉动潜在内需,推动衢州的经济发展。设计相关文化产品,挖掘二十四节气文化元素,融合衢州城市景观、历史文化、现代文化等元素,设计文化创意产品,如二十四节气绘本、立体刺绣材料包、手工服饰、书籍、微缩摆件、文化用品、生活用品等。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要注重人文化和实用性,并与二十四节气文化和衢州文化相契合,避免文化创意产品的单一性和雷同化,以博得顾客的喜爱,传播衢州文化和二十四节气文化。

注 释:

①衢州市政府门户网站.民俗风情[DB/OL].http://www.quzhou.gov.cn/col/col74/index.html.

②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J].中原文化研究,2017,5(04):95-101.

③漫游衢州[DB/OL].http://daj.qz.gov.cn/zjqz/mlqz /500615.shtml.

④百度百科.衢州人文博物馆[D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1%A2%E5%B7%9E%E4%BA%BA%E6%96%87%E5%8D%9A%E7%89%A9%E9%A6%86/132817.

⑤找尋衢州乡愁记忆——非遗——新闻中心.[DB/OL].http://news.qz828.com/system/2015/04/01/010961887.shtml.

⑥茶灯戏(衢江区).[DB/OL].http://www.qzwg.gov.cn/art/2016/12/2/art_689_644297.html.

参考文献:

〔1〕徐旺生.“二十四节气”在中国产生的原因及现实意义[J].中原文化研究,2017,5(04):95-101.

〔2〕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02):49-55.

〔3〕任今晶.二十四节气的审美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7.

(责任编辑 王文江)

作者:任禹丞

上一篇:饭店管理业核心竞争论文下一篇:环卫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