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之文化建设

2024-06-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五位一体之文化建设(精选9篇)

五位一体之文化建设 篇1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进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文化引领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文化一旦停滞僵化,就必然走向消亡。如果我们不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发展观中解放出来,不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发展观,我们的文化就必然停滞不前,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如果我们还用旧体制、老办法去推动文化建设,组织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在文化传播和表现手段上还用以前那一套,就必然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文化投入的是智力劳动,产出的是精神产品,影响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着与物质产品生产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实践表明,一切优秀的文化创造,一切传世的精品力作,都是在民主的环境和宽松的氛围中产生的。要尊重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规律,坚持社会责任和创作自由相结合,坚持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相统一,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为一切有利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化创作提供广阔空间。要尊重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使一切改革创新的观念得到尊重、一切改革创新的举措得到支持、一切改革创新的成果得到肯定,推动文化工作者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进发。要积极开展正确的文艺评论,鼓励文化工作者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

五位一体之文化建设 篇2

现状调查: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探索, 西平县电业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基本建成了覆盖企业大部分业务管理的“部门级”信息系统。目前, 西平公司主要的信息系统有用电营销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生产管理系统、95598客户服务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智能手机抄表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能采集信息系统、物资管理系统、配电现场标准化作业辅助系统、全网电压无功优化系统、配电网运维监控管理系统等。

1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根据以上调查, 我们经过分析讨论与研究, 我公司信息平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 行业内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规程体系, 电力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化和规范化。

2) 这些“部门级”信息系统间各自独立运行, 互不联系, 形成信息孤岛, 缺乏统一的平台把信息资源整合起来。

3) 虽然支撑了业务部门的业务管理, 但也承载着业务流程不畅、信息和数据共享程度差、难以实现统一的安全管理、不能形成企业级的技术支撑和资源优化等突出问题.

4) 各种信息系统缺乏统一的资源调配,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财、物等资源的浪费。

2 解决问题的整改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我们制订了以下整改措施

2.1整合、集成现有的各个子系统, 构建统一的运行平台

该总体架构是运用标准化信息交互总线技术, 将生产管理系统、营销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能采集信息系统、95598客服系统、配电网运维监控管理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等八大业务系统, 进行横向贯通, 纵向集成, 深化信息共享, 形成“企业一体化”信息平台。

2.2 规范、整理、合并各种基础数据, 逐步建立集中、统一、开放的中心数据库, 实现各个信息系统的无缝链接

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进行了专项治理工作, 由上海能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对从各生产单位抽调的10名技术骨干进行了培训, 历经三个月的时间, 完成了1条220k V输电线路、6条110k V输电线路、77条10k V配电线路的线路走经和2823台配电变压器的位置和台帐信息的采集, 并输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 为把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基础平台奠定了数据基础。同时, 组织了市场营销部、农电工作部人员, 对营销系统中用户、变压器、计量等基础数据进行集中排查, 并委派营销相关人员配合省公司营销系统建设项目组, 对我公司老营销系统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共发现配变信息不全、台区无抄表本、台区无关联变压器、计量点倍率异常等八个方面的问题, 9000多条错误信息, 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完成了错误信息的维护。为新系统上线后与老系统的数据转移做好前期准备, 也为一体化平台的实现奠定了营销数据基础。

2.3 加强技术和应用培训

在实施一体化信息平台的过程中, 先后邀请了上海能电、省公司营销系统项目组、郑州伊海电气、郑州豫佳等工程师们来到我公司, 对一体化平台的接口程序进行了调试, 并举行了6次培训班, 对我公司相关单位人员进行了培训, 促进各级农电业务、管理和运行维护人员尽快掌握农电系统应用和农电企业应用的相关知识和要求。

2.4 加强信息制度和信息化安全建设

为了全面实施一体化平台建设, 保障系统及网络安全, 建立完善了信息安全责任制度、信息系统日志管理制度、账号与口令管理制度、数据备份制度及应急预案制度等。公司负责人与各部室及各单位签订信息安全责任书, 全体员工签订信息安全保密承诺书, 对员工宣传“八不准、三个不发生”的安全要求, 明确“谁使用、谁负责”的信息安全原则。公司统一安装了北信源桌面终端管理系统、趋势防病毒杀毒软件, 安装率均达到100%;实施完成了内外网物理隔离, 为细化网络管理, 划分VLAN, 确保网络安全;实现所有计算机IP地址绑定等。配合省、市公司, 对县—市—省三级联网通道进行改造, 为省公司统推的新营销系统上线奠定基础。坚持公司中心机房、网络、终端设备的周期、定期巡视和维护制度, 可以使我们尽早的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以确保我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的良好运行。

3整改后取得的成效

西平县电业公司信息系统的功能整合经过了数据平台构建、系统交互应用建设, 初步完成了预期目标, 通过在实践中的应用, 系统整合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3.1 实现信息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在信息系统功能整合之前, 各系统中的基础数据都要进行重复录入, 这就造成了基础数据虽然经过多次录入, 但不能在生产工作中有效地发挥作用。通过信息系统功能整合, 实现了数据的归口管理, 数据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中可以相互调用, 提高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2 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通过系统功能整合, 西平电业公司各信息系统的实用化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通过快速应对供电企业对信息的各种新的需求。自搭建信息一体化平台以来, 接听客户报修电话的时间缩短了57.3%, 从接到报修电话到电工到达现场所需的平均时间也缩短了42.5%;并能及时通知停电线路所影响到的用户, 为客户提供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的服务, 赢得了广大客户的好评。

3.3 提高了现代化管理水平

通过此次信息系统功能整合, 各应用系统又新增了许多实用功能。信息资源整合集成后可以使信息的采集者, 分析者、维护者和使用者在同一个平台上相互协作, 提高信息的采集速度和利用率, 从而为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为西平电业公司的生产管理工作提供了信息化保障。

4 结论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程建设的推进, 西平县电业公司将进一步加大信息化、标准化建设, 发挥信息系统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作用, 努力构架一个与电力建设同步、与电力改革相适应、以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为目的的信息系统, 以信息化建设促进公司现代化管理进程, 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工程的推进, 西平县电业公司全面开展企业级一体化信息集成平台研究和实践, 以公司信息网络为依托,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平台, 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生产管理、用电营销、调度自动化、电能信息采集、配电网运维监控、95598客服、车辆定位等几大业务应用系统, 整合公司内部的信息资源孤岛, 形成“企业级一体化”信息平台, 实现资源共享、应用集成、单点登录、协同办公、统一管理、数据展现、辅助分析等功能, 进一步促进了公司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一体化,信息平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季开祥.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探讨[J].现代情报, 2008.

英语“三位一体”之词汇教学心得 篇3

我充分利用寒假的闲暇时间对新学期的教学进行了较为细致地计划,打算开学后将每一单元的知识分为七课时来完成:词汇部分用二课时,其中一课时用来学、识、记,另一课时用来巩固、运用;语法部分用二课时,其中一课时用于知识的学习、理解,另一课时用于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阅读也平均用二课时,将教材中文本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以本小组为单位设计问题,让其他小组的同学来完成;最后再用一课时让学生对本单元所学重点知识用于系统归纳、综合复习。但是,开学之初学生们还不能很快地完全从假期的轻松、懒散的状态中走出来,贸然地进行新授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一时还难以接受,我便突发奇想:不妨就来个词汇大赛吧。

先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熟悉第一单元词汇,然后由两个科代表和六个组长分别领读,随后我对个别单词的读音进行一下纠正与强调,最后让学生们大声齐读三遍,在齐读这三遍的时候,学生们兴致就高涨起来了,于是我便规定各小组在15分钟内尽可能地多记单词。我在学生们记单词的同时,把黑板分成两大部分:左边为一,三,五组;右边为二,四,六组。15分钟后让各组的每一位同学依次到黑板上默写单词,少一个同学该小组扣5分,默写时要注意英语、汉语对应一致,不能与本组其他同学写重复的单词,最后看哪一组正确率的最高。为了节省时间,我安排了一、二组,三、四组,五、六组分别同时默写,而且每组同时要派出两个人,默写时还要注意自己写的是否正确,是否与同组其他同学重复,自己的书法是否太伤自尊等;台下的的同学合上课本,除了注意以上问题外,还要抓紧时间再多记几个……看着学生们严肃紧张的神情,我的内心一阵阵地激动:只要老师善于动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保持持久的。但这次活动还是出一点儿问题的:为了组内能得更高的分,程度稍好的学生抢着默写,到了最后,学困生就没的可写了。我只好违规:只要是能写出几个正确的也是好样的。结果一堂课下来,学生们的兴致未减,我高声道:“我可是憋了一个假期才想出这么一个好点子的,我感觉自己太伟大了……”学生们都静静地看着我, “但是我发现你们比我更伟大!”话音还未落,学生就哄笑着结束了这堂课。

学生们挺聪明,结合第一堂课的经验,到第二堂课时,竟然提前把第二单元的词汇分成了 “责任田”。我们班是每组七人,于是一单元的七课单词正好一人一课,学困生少背几个,优秀生多背几个。我特别惊讶于学生们的智慧,这样的一堂课效果固然很好,但新问题又出现了:这样导致学生们都只能收获自己“责任田”里的那点儿谷物,对别人田里的只是看看,甚至连看也不看,这样这个好效果不就大打折扣了吗?所以课下我对这种种作法进行了加工:对于每单元的词汇部分先用一课时集中学、集中记,然后在每天的新授课前5分钟进行一课的听写。为了避免同组同学间进行抄袭,我是快速听写、快速收齐,按上交的快慢速度以依次递减的方法给予加分;每组有一人不过关扣2分,责成组长督促其课下完成,以备我的抽查,而且每次听写的平均分都有记录,到一定阶段进行汇总,评出优秀组及组员。这样做确实是收到了较为良好的效果。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教学本身就是最实际的研究工作,教师就要做这样一个发现者、研究者,不是吗?就让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进行研究,争取不断地有所收获吧。

五位一体之文化建设 篇4

为了增加学生们学习ERP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依照信息管理专业特点,设计了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测试教学四位一体的慕课课堂教学模式。ERP慕课课程建立在四大模块基础上,相互交融,贯穿始终。

一、ERP教学内容设定

(一)ERP理论教学设计

理论知识仍然是ERP教学的基础,在理论课授课时不能再采取以往按照书本内容一个知识点接连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和介绍,必须要让学生们理解知识点背后的原理,企业经营管理作为ERP课程的前驱课程,是学生们对于ERP进行深入学习的知识储备。

因此我院将ERP沙盘演练在课程学习初期进行了项目引导式介绍,学生们在学习沙盘的时候体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不再像以往被动而生疏,他们会主动地去解决沙盘演练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地思考原理及方案和策略。

(二)教学内容的转换

过去,我院信管专业选择的授课用书是纯理论性质的教材《ERP原理与应用》,书中侧重点在于理论知识的详细介绍,例如MRP计划的编制,流程的`设定等。枯燥无味的学习内容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非常不好,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进度。在我们采用软件植入教学中后,我们改选了与软件相配套的《信息系统实验教程》等书,此类书籍与软件使用内容同步,同时教师非常容易将知识点嵌入其中,形成边讲边练,边理解边操作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模块内容交织融合,相辅相成

ERP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我院设立的方向主要分为三类,即ERP原理教学,ERP用友U872系统软件演练,ERP沙盘公司模拟经营训练。之前的教学方法是先进行原理教学,然后让学生们进入实验室进行软件训练,最后再练习物理沙盘。

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学生们经常学习理论知识进入下一阶段进行训练时,很多内容已经忘记或者说不明白知识点应该恰到好处的用在哪里,当学生们突然上机操作时会感到力不从心。沙盘教学时亦是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因此我院在课改之后,力求将三类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不再是单纯完成某一模块的教学。

(四)ERP慕课课堂的建立

由于ERP知识体系复杂,交叉知识点较多,在ERP慕课课堂我们建立多个模块,每个模块体系不同于书本上的通篇文字定义,我们将每一章节由一个项目引入,通过项目的层层深入分别解释相关知识点,在需要着重理解或者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我们穿插了flash动画等模式进行解析,学生们可以很快地将知识点消化吸收。

二、ERP教学模式的转变

(一)颠覆传统教学模式

在早期的ERP教学中,《ERP原理与应用》采用的是4:2的教学模式,即四节理论课后加两节实验课对应练习,教学中学生们由于学习理论知识过长而实践锻炼的时间过短,导致学习效率较低。课改之后我们将ERP的所有教学内容全部移至机房,边讲边练,学生们可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同时也将随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及时消化,获得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学院向已经毕业的学生做了调查,目前很多学生在从事ERP方面工作时,使用的软件并不是单一的,因此实验室以用友U872为主要教学软件,同时也融入了金蝶等软件等系统,让学生们从多个系统中吸收长处,为今后的系统设计与规划等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考核方面,也不采用过去期末单一的笔试方法,课改之后采用的是在学期中每阶段学习完成之后进行个人测试评分及小组综合报告评分,再加上学期末的认证考试成绩统一计算学生们的成绩,这样对学生们平时所学的内容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的评分。

(二)ERP考核体系慕课课堂的建立

初期单一的纯理论式考核体系局限性很大,ERP的操作精髓部分完全不在考核范围之内,进行课改初期我们引进了ERP全国信息化工程师的认证考试,同时在平时又融入了小组讨论及大作业等多种考核方式,效果不错,但是由于U8软件使用对于运行环境等有很高的要求,不是学生们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学习、复习,因此我们提出了在ERP慕课课堂建立第二个模块—ERP考核体系,考核体系不仅包含对ERP应知应会的理论知识的梳理,同时也包含了各个项目的操作要点,学生们课后可以直接进入慕课课堂随时随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检测及复习,操作方便。

(三)ERP竞赛激励体制下的慕课模块

ERP的竞赛体系是多模式且变化多样的,可以真正考察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各级各类竞赛可以让学生们从兄弟院校之间找出差距,抓差补缺。

在竞赛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但是,由于赛事的特殊性,和时间的不确定性,很多学生可能没有机会参加竞赛,为了扩大竞赛的普及性,让更多的学生了解竞赛,增强紧迫感。我们设计了ERP竞赛慕课环节,在慕课体系下,我们融入竞赛课程体系,环节包含竞赛场景及花絮,历届竞赛试题及操作解析,另外,我们设计了俱乐部竞技,这里你可以遨游驰骋,天南地北拼网赛,实时、快捷、方便。

三、ERP教学建设融合

ERP的内容体系涉及面较广,如果将整个课程体系的教学任务落在个别教师身上,势必出现面广但深度不能进一步拓展的现象。

教学团队中,我们在每一环节的教学上力争做到一至两名资深教师,这样每位教师都会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本环节的教学任务,并进行深层次的拓展。

在学习前,需要设计预习环节体系课程,由先前的知识作为铺垫引导,方便同学们进行课前预习;其次,正式学习课程体系中重难点除贯穿基本视频之外,又添加flash动画辅助教学,闯关小游戏等,需要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只有通过第一关才能进入第二关,通关后才能继续闯关,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又将同学们的自我学习时间调整到灵活机动,使得在课堂上没有扎实掌握的知识点可以进行反复学习。

由于我们的水平局限性,ERP四位一体的慕课课堂还有待于进一步地完善,期待着更多高水平院校师生的加入,可以和更多的高等学府进行交流。

五位一体之文化建设 篇5

摘要:兼并重组煤矿生产和发展具有其特殊性。煤矿企业机电安全管理是一项极具复杂和高难度的工作,这给煤矿企业机电安全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来对机电管理的经验,提出从机电管理 人员素质 设备选型 安全责任等方面来探讨机电管理经验。旨在为从事煤矿机电管理同行如何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机电管理 人员素质 设备选型 安全责任

机电系统是有很多机电设备组成。尤其是在当今安全、高产、高效的煤矿发展模式之下,煤矿机电管理尤其重要。要使机电管理满足当前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就必须使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向精细化、制度化 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安全质量。

1、兼并重组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煤矿机电管理理念落后

由于管理人员思想上没有认识到煤矿机电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出现了很多矛盾。当生产与机电发生矛盾时,上级的裁决往往是机电必须给生产让路,甚至不惜让主要设备带病运转、带隐患运行。在机电安全管理方面严重存在人力资源缺乏、物资投入不到位等问题。很多方面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机电管理的正常运转,对整个煤矿的生产与发展也造成很多负面影响。

尽管各兼并重组煤矿一般都设置了机电管理部门,但大多数矿井机电科管理人员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应付生产,应急问题处理,应付上级检查上,管理作用没能充分发挥。一些煤矿的领导对机电管理重视不够,大量压缩机电人员,造成机电管理人员不足,机电专业组织未能健全,机电管理网络经常中断,机电职能管理作用淡化。

1、2、煤矿机电管理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

由于煤矿是高危行业,社会地位低,机电人员工资待遇差。高智商、高文化的人几乎没有,从而出现人员文化低,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年纪大等问题。又没有接受机电专门技术培训,理论知识不足,接受新的知识慢,遇事反应能力差。违章作业经常发生,设备故障较高,安全生产没有保障。

尽管兼并重组煤矿的机电培训工作年年进行,但由于针对性不强,抽象理论讲解,职工文化低,年纪大等因素,对培训内容听不明白。理论不能联系实际,造成职工学习积极性不高,机电培训走过场。未能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培训达不到目的。

1 、3、设备选型、购置、验收、试管理不到位。

煤矿机电设备选型、购置、验收是设备规划工作中优化方案过程和前期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由于兼并重组矿井还存在家族式管理模式,一般这些都是老板或他自己的亲属直接插手这项工作,他们位置不同,没有监督机制。各种选型、购置、验收等各项制度形同虚设,存在“内行听外行,价格胜于质量,权利胜于真理”的怪现象。从而导致设备选型、购置、验收和使用严重脱节现象。设备的买、用、修、互相扯皮,各行其是,缺乏统一规划。

1、4、设备存在隐患较多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是煤矿生存发展的永恒主题,而煤矿机电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设备老、旧、杂、带病运转。安全设施、保护装置不齐全,距《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存在差距。设备、配件采购混杂,同型号、不同厂家,通用性差,不能相互替换,备件利用率低,增大了工作难度。

1、5、设备投入不足,水平落后

由于管理、资金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限制,很多煤矿企业在机电设备上的投入不足,设备因超期服役,安全性能大大降低,同时还存在着很严重的安全隐患。从而严重制约着煤矿企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影响着安全生产甚至会为安全事故付出代价。

由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资源有限,搬家挪面频繁,造成机电设备安装、检修、维护量增加,机电职工经常加班延点,而待遇相对偏低,一些高水平的机电技术人员纷纷跳槽,机电安全生产处于被动状态。

2、改进兼并重组煤矿机电管理的办法

2、1、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选型责任制度

首先应该建立和健全机电管理的安全责任制度。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负责和监督。任何部门和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加深认识、提高警惕。明确责任、规范行为、定期检查、随时汇报、实时监控,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2、2、设立专业的机电监机构提高人员素质

设立机电监机构,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对本矿设备要进行地毯式逐台设备、逐线、逐面全面监察,对查出的问题,不留情面,该停的停,该罚的罚,绝不手软。要用铁心肠、铁手腕去严格把关,公正执法。以身作则,摆正监察与被监察,监察与服务关系。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发现问题严格做到:定人员、定标准、定资金、定时间整改,并确保落实、监督到位。

加强对一线工人的`安全意识和素质教育培训。教育职工爱护机电设备,不胡干蛮干,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使用。严格落实设备包机制度。坚持“谁使用,谁维护,谁负责”的设备包机原则。把维护保养工作落实到人。确保机电设备定期保养到位,故障及时得到处理。

2、3、积极倡导新的工艺和技术

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人员要积极的推广新设备的应用,要及时学习和引进新工艺。尽可能采用最先进的设备和最流畅的工艺,从而实现矿井设备、工艺、生产的安全、高产、高效。确保煤矿必须的生产装备、安全监控设备投入到位、正常运转和更新换代。对设备的购进、安装、使用把好进入、验收、维修关,保证设备质量符合使用要求和安全标准。坚决杜绝伪劣机电、无煤安标志、非防爆、非阻燃产品违规入井,从源头上消灭事故隐患。

2、4、重视机电管理水平

首先是矿井主要领导要重视机电管理,这是加强机电管理的关键。机电管理人员要经常向矿领导汇报机电工作,多提工作建议,以获得领导的支持。

五位一体之文化建设 篇6

各位朋友:

大家好!首先站在这个讲台上我诚惶诚恐,尤其是站在众位教师面前,二中可以说是我们县初中教育的龙头,而各位又是我们县教育界的个中翘楚,理论素养都非常高,对十八大的学习和关注比我更深刻,相信在座有不少是多年从事党务工作者,对十八大的学习和关注比我更深刻,所以有不足之处还请多批评指正。我今天宣讲的题目是《两个“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

首先我先来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大会的基本情况:

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11月14日胜利闭幕,与会代表2309名。

会议的主要议程有5项:第一、听取和审议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第二、审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第三、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第四、选举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共205名委员;第五、选举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共130名。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大会,会议内容博大精深,是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学习内容,单是在胡锦涛总书记做的那篇报告中,就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表述、新要求、新任务、新部署、新举措,刚才艳枝已经把报告中的一些新观点给大家做了一个大致地讲述,我想就我感触最深的几点谈一下我的浅见。那就是从这次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中,提到的两个“五位一体”,来谈谈建设“美丽中国”。所谓两个“五位一体”指的是:第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变为“五位一体”,第二个“五位一体”指的是党的建设的“五位一体”。

我们先来说一下第一个“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个“五位一体”是理论的创新,更是实践的创新。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此后,中国共产党在此基础上,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五年前的十七大上,中国共产党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的章程。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生态建设越来越被引起高度重视。尤其在十八大的在报告中“生态文明”单独成了一部分,在12部分里头有单独这样一部分,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在党代会的报告中,可谓是一字寸金,但是能把“生态文明”单独作为一个部分,可见现在对它的重视到了什么样的程度。

总书记在报告中用极富感情色彩的话说要“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其实大家应该也有所感受,3年前,我们的县城与其说是一个县城,不如说是一个乡镇,甚或说是一个大的农村,整个县城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园,没有一处超过50平米的公共绿地,没有一片清亮的水域。但是,今天再看我们的县城,从随处可见小游园的建设,到滨河公园、东湖、中央公园等大型绿色生态园的建设,让我们臵身其间的县城变得生机勃勃,尤其东湖公园内放养了50只黑、白天鹅,体现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并在周边建设了生态宾馆、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成为广平及周边县广大人民群众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让老百姓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当然,这里也有人会产生一种误读,说,那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不是就把经济发展放到次要的位臵了,不,当然不是,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才是硬道理”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一条主线,其实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正是为了突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突出的资源匮乏这样一个瓶颈,最终还是为了经济的发展。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呼声,无疑已经成了老百姓心底的最强音。

当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这五大建设既然是“五位一体”,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单兵突进”,必须要协调推进。那么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拿什么来做保障?无疑就是执政如山。这就要靠我们的第二个“五位一体”。

第二个“五位一体”是党的建设的“五位一体” 即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在这个“五位一体”中进一步突出了反腐倡廉建设。这本来是作风建设的一个内容,现在把它突出出来,放在十分重要的位臵。其实我们认识十八大中的反腐倡廉建设的改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读,一是认识进一步深化。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 “反腐败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从十七大的 “腐败关系到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到十八大的“亡党亡国”这样的一个认识的高度充分体现了我党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反腐倡廉的范围进一步拓宽.十七大对反腐倡廉建设强调的是干部的廉洁自律,而十八大报告扩大了这个范围,指出反腐倡廉建设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事,还包括体制内的一切人和事。因此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具体要求就是,必须做到“三清”即“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报告中字字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既是鼓舞士气的号角,又是不容臵疑的命令,更是不可推卸的使命,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扩大了反腐倡廉的范围,其实也是扩充了反腐倡廉的力量,不仅党员干部,而且广大的人民群众已经成为了反腐倡廉的主力军。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牢守自己廉洁关的同时,更要紧跟党的十八大反腐思路,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力量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让“腐败”无所遁匿,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说到网络媒体,我相信大家一定都能想到3个月前,包茂高速公路发生一起极为惨烈的车祸后,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杨达才因为一个惨无人道的微笑,红遍大江南北,当然他的这个红,也就如同虾一样“大红之日也是大悲之时”,网友通过人肉搜索,也发现这不仅是一个面对亡灵泯灭人性的局长,还是一个拥有多块世界名表的局长,于是在强大的舆论关注下,组织介入调查,发现这位局长存在严重违纪问题,撤销了其陕西省安监局党组书记、局长职务,网友戏称“一笑倾程”。这就反映出现代社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监督力量。而且新一届领导集体非常关注网络曝光的这些贪腐现象,近期,凡是触网的官员就如同触了一根高压线,可以说是“触网死”,就在昨天我看到网上又一位“表叔”问世,兰州市市长也因为王搜罗的戴表图片而被调查。当然,这也仅仅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反腐倡廉建设更要靠严密的甚至近乎苛刻的“零容忍”反腐制度来保证,先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五位一体”中单列出的一部分生态文明,体现着自然界的净化,再就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突出提到的反腐倡廉建设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党的肌体的自我净化。

两个“五位一体”,殊途同归,合力建设 “美丽中国”。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美丽”和“中国”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字眼,即使在平时偶尔谈起“美丽中国”,人们也不会有过多的关注。但是,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字字珠玑的十八大报告中,通过总书记之口说出这一词汇,“美丽中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蕴藏着多层寓意,发人深思、令人惊喜。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解读一下“美丽中国”的深刻寓意。

“美丽中国”之美首先美在自然。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

我记得在十八大报告结束后我看过白岩松的一段访谈,他说,我觉得“美丽中国”就是尊老爱幼的体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得把老祖宗和岁月留给我们美丽的自然环境,能保有下去并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这不就是尊老和爱幼吗?其实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变化。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我们由原来的一直把经济、把GDP当成很重要的目标,现在变了,我们要“幸福中国”、要“美丽中国”,这些词汇都不是哪个经济数据能够衡量的。其实这就又回到了老百姓那句最朴实的解读——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美丽中国”之美第二美在和谐。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提倡“美丽中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种方式,可以说,“美丽中国”的提法既给我们指出了科学发展的具体方式,又给我们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

“美丽中国”之美第三美在人文。“美丽中国”让党代会报告一改以往工作报告用词严谨、中性,缺乏感情色彩的传统风格,运用如此柔软、悦耳、富有诗意的词汇,使总书记的工作报告充满亲切感,更加贴近基层、贴近普通群众,迅速拉近了党代会与民众关切之间的距离,透露出民生温度和民意期许。

“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在胡锦涛同志的报告中57处出现了“创新”,84处出现了“改革”,而“改革”也好,“创新”也罢,为的就是在报告中145次提到的“人民”,“美丽中国”,没有了最美中国人,就如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徒具美丽外表,不具美丽生命。

构建一体化阅读模式之浅见 篇7

新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学会多种阅读方法, 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 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所谓语感就是语言意识, 即对语言的感受、认识、把握能力。阅读教学的语感就是培养感知语言的精美, 感悟语境的精当, 感叹语意的精巧。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在六年中应当完成的阅读量是不少于145万字, 而我们现在使用的苏教版教材总字数约37.5万字, 如仅靠课堂的40分钟, 单薄的几本教科书, 根本无法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那么, 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开发学生的阅读潜能呢?笔者通过20年的教学实践, 摸索出“立足课内, 开拓课外;占领校内, 开放校外”的阅读教学策略, 有计划、有步骤地稳步推进。

一、依据年级, 分层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朗读, 符合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由于儿童内部言语尚未充分发展, 大声朗读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同时, 通过朗读把无声的书面言语转变为有声的口头语言, 必然有思维的参与, 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所以对低年级的孩子, 我们强调以朗读为主, 通过大声朗读, 形成语感。同时重视培养兴趣, 养成习惯。除了诵读经典, 还鼓励孩子背儿歌、童谣及一些浅近的古诗。总之是开展无压力阅读, 同时提倡亲子共读, 争取家长的配合。

对于中高年级学生, 则主要发展其阅读能力。除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外, 还要熟练地运用默读、略读、浏览等读书方法, 学会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 根据主要内容, 鼓励勾画, 积累佳句。

二、教材与《同步阅读》互通

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辅相成。《同步阅读》遵循儿童年龄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 依据教材思路的特点、要点, 选用大量的名家名作, 文质兼美, 同时地方风情浓郁, 充满文化内涵和时代风韵, 对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语文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这几篇课文———《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时, 我带领学生共同参与和文本的对话、交流, 使学生领悟了文章的内涵, 掌握了阅读的方法, 然后再实现阅读方法的迁移, 让学生带着相同的情感、相同的方法去学习《同步阅读》中的四篇文章———《碧水丹山话武夷》、《水墨宏村》、《黄山记》、《庐山落霞》。这种以“一篇带多篇”, 以课内材料为主, 课外材料为辅, 借助同步阅读材料, 使得课内外互相渗透、互相借鉴的方法, 使学生由“学会”走向了“会学”。

三、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构建一体化阅读模式时, 应做到学校、家庭的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一方面, 要理解、支持、鼓励孩子开展课外阅读, 营造一种舒心、宽松的课文阅读环境。另一方面, 学校、班级和家庭要为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

首先, 打造学校环境。对于一名在校儿童来讲, 学校是其最熟悉、度过的白天时光最长的地方。同学、老师也是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所以, 我们与学校图书馆积极合作, 定期开放图书馆, 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最好的精神食粮。同时, 通过创建“班级图书角”等活动, 发动学生把自己搜集的好的读本放在一起, 供大家相互借阅, 以实现资源共享。另外, 每周安排阅读交流课, 以本周所读的书为主题, 开展同学间的交流探究。这样既活跃了思想, 融洽了同学间的关系, 也成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次, 打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每个孩子接受教育最早、最真实的地方, 每位家长则是孩子最早、最直接的导师。因此, 赢得家长的支持, 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我特地专门召开家长会, 耐心开导, 深入交流。经过笔者的不懈努力, 在对待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上取得了家长的最大理解与支持。同时, 重视对家长的指导, 与家长开展“热线”交流, 还另辟时间, 安排家长间的相互交流、互相聆听, 彼此汲取这方面的成功经验。这一系列的活动, 对构建一体化阅读的形成产生了弥足珍贵的作用。

四、营造良好的内在氛围

在构建一体化阅读目标时, 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心理, 提高学生初步的审美情趣, 养成自主、自觉、自控的阅读习惯十分必要。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 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仍有“偏执”, 只重视课堂课本的学习, 对课外阅读存在“不健康”倾向, 不爱阅读, 或只看品味不高、内涵不深、花花绿绿的休闲书, 而那些格调高雅、思想深刻、语言隽永的读物却被排斥。通过阶段性的观察、了解, 我针对这些现状,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与方法, 着重对培养学生健康的阅读心理, 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施力, 用一系列伟人名家酷爱读书的故事去感染学生, 用书中蕴含的哲理去感化学生, 让他们明白:书也有庸俗、高雅之分, 要学会甄别。

五、教师、学生个体的示范作用

首先是教师的示范作用。2000多年前孔子就曾说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父母给了孩子生命, 而教师教会了孩子生活的艺术。”这些都充分说明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孩子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在要求学生爱读书时, 教师也应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厚的文化底蕴, 方能“润物无声”。课堂上, 于适宜处, 教师可以引经据典, 拓展延伸, 即使学生一知半解, 甚至一脸茫然……但这一瞬间都会让学生产生敬佩之情, 萌生读书之意。

其次是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通过日常的发言、作业、测评、观察等不同方式或手段, 你会发现一些课外阅读搞得好的例子。让他们作个人经验交流, 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 畅谈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以榜样引领的方式激发起另一部分学生读书的热情。同时, 教师实时地给予其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六、优化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

学生良好语感的获得, 除学好课本知识外, 理应“挤”时间进行大量的“同步阅读”, 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封闭的空间束缚, 返璞丰富的生活, 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才会满载而归。那么学生如何优化阅读时间, 又该阅读哪些书籍呢?我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让学生养成坚持不懈地阅读报纸杂志的习惯。报纸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以及时性、时效性、准确性、鲜活性见长, 同时又是每个家庭的必备品。坚持读报, 既能便捷、有效地汲取生活语言的滋养, 又能训练孩子捕捉信息的能力。

二是鼓励学生精读《同步阅读》, 巩固、强化对课本的理解, 同时倡导学生自由阅读《小学生导读》、《个性化阅读》等学校征订的读本。规定每天抽空看30分钟左右, 并能记忆梗慨。

三是利用双休日及其他时间稍长的假期, 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安排学生阅读一些中外名著的简易读本, 以初步训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浅析促成欧洲一体化之因素 篇8

关键词:欧洲一体化;历史文化因素;政治经济因素

一、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文化作为政治和经济观念的集中反映,是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是一个民族国家认同、凝聚力形成的基础。欧洲文明的同一性是欧洲一体化最深层次的根源。它源于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的向外扩张把同一种文明推广到整个西欧大陆。欧洲各国的成文法典都是以罗马法律为蓝本的。“条条道路通罗马”这一古谚语印证了古罗马是当时欧洲的中心,是古代欧洲文化圈的源泉所在。诚如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中世纪以后欧洲国家先后信仰了基督教。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欧洲各国文化是欧洲联合的深厚基础。尽管各国各地区之间存在着文化的差异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它们都有着共有的文化根源,秉承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由于这一宗教思想的熏陶,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的观念在欧洲民众中根深蒂固。欧洲文明的同一性是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根源和现实基础。

二、冷战的影响

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丘吉尔拉开了冷战的序幕。美国战后推行的马歇尔计划,利用帮助西欧重建,取得了对西欧的控制,苏联作为超级大国也不继向东欧扩张势力。西欧各国受到来自两个超级大国的控制和威胁。处于美苏超级大国夹缝中的西欧诸国,要想取得在世界格局中的话语权,只有联合成为一个整体才能维护自身利益。这是欧洲人对于自身深刻反省后达成的共识。“统一”是大多数欧洲人的共同信念和愿望,他们称之为“欧洲梦”。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他们越来越强烈要求从美国的阴影下走出来。然而他们当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都无法与强大的美国和苏联相比,于是走上了联合的道路,以上所述成为欧洲一体化的直接成因。而欧洲各国的政治精英如莫内、戴高乐、丘吉尔等,在推动一体化的进程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自然地理上的天然合一

法、德、荷、比等国同属西欧大陆,地理上互相毗邻。自古代起彼此间就就有密切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与联系。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联系、共同的文化基础、共同的心理素养使他们息息相关。这也是西欧实行一体化的客观有利条件。

四、美国成为欧洲一体化的初期推手

马歇尔计划的实行起了促进作用。美国当时要求欧洲联合作为一个整体来接受马歇尔计划。这此按马歇尔计划的需要,首先成立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后又设立对等基金制度,最后确立以美元为结算单位,促成了欧洲支付同盟。这些举措都冲破了民族国家的界限,密切了西欧各国的了济联系。美国这样做的初衷是把西欧纳入其称霸全球的战略轨道,但客观上却为西欧一体化开辟了道路。

五、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地区,具备一定的联合基础

欧洲的联合以政治为目的,以经济为切入点。煤钢共同体的建立到内部市场和共同货币的实现,不但巩固了法德同盟和整个欧洲的联合,也带来了实在的经济效益。

六、成员国的主权让渡的历史依据

二战之后,欧洲各国为实现合作进行的主权让渡,而主权让渡是实现一体化的重要支撑,也是一体化能够逐步深入的重要推动力,是在当时国际形势下的理性选择。启蒙运动杰出代表康德和卢梭则从社会契约论出发,阐述了如同国家起源于个人契约一样,欧洲各民族国家也可以通过订立一个社会契约,建立一个欧洲国家联邦体。这就给欧洲成员国的主权让渡提供了理论上的历史依据。

七、法德两国二战后握手言和,化干戈为玉帛,成为区域合作的积极推动者

丘吉尔1946年宣布:“我们必定要建立一种欧洲联邦。”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指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法德间的冲突。”从而认识到法德联合的必要性。法德两个欧洲大陆夙敌的和解,成为欧洲一体化的主导力量。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二中)

五位一体之文化建设 篇9

总体布局的思考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五位一体”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随着党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内在规律,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而提出来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回顾这一总体布局的发展历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五位一体”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形成过程

在我们党的早期,党的建设主要是指组织建设,在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就强调接收新党员、设立党的组织的问题。[1] 中共二大、三大又相继通过《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和《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2],此后每次代表大会都会通过类似的《组织问题决议案》,发展吸收优秀党员、建立党的各级组织、确立党组织运行的各项原则,等等。可以说,早期党的建设与党的组织往往是相通的,因为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只有建立起党的各级组织及组织运行的原则,政党才有建设的对象和运行的基础和载体。

从政党建设的一般规律来说,组织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一个政党又必须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这决定着一个政党的性质,也是不同政党的本质区别所在。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不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进行思想武装,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是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性问题。在党的初创时期,党的主要创立者大都是一些掌握丰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知识分子和具有朴素无产阶级意识的工人阶级构成,无产阶级意识与非无产阶级意识的矛盾冲突并不明显。但是,随着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个新的建党环境,即80%以上的党员来自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就不可避免地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带入党内,使党在思想上产生混乱。那么,如何克服这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把党建设成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党的建设中最突出的矛盾和面临的最主要问题。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将党内思想教育列为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坚决纠正党内的各种错误思想,首次提出了思想建党的要求。1935年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确定了从思想上建党的方针,系统论述了思想建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政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成效是通过政党的组织和党员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一贯态度和行为模式所表现出来的,这就是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主革命时期,随着党的组织和党员数量不断增加,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学习、对待群众、对待革命、对待同志、对待自己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特别是一些党员开始滋生骄傲自满、官僚主义等问题也开始显现。因此,在毛泽东提出要从思想上建党的同时,也开始强调党的作风建设。1942年2月,毛泽东发表《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进行延安整风,把作风建设提到了党的建设的高度。1945年“七大”期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明确了党的建设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3] 这样,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三位一体”抓党建的思想,成为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搞好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党整体推进“三位一体”的党建布局,终于建设成为一个真正“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无产阶级政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面临的历史使命发生了重大转变,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转变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党所面临的执政压力和考验日益加剧,如何保证党的“三位一体”建设能够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成为党的建设面临的新的主要矛盾。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认真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在坚持毛泽东“三位一体”抓党建的基础上,特别强调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4]制度一旦形成,便对全党及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具有强制性、规范性,制度还带有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党的建设的内容也正式从“三位一体”走向“四位一体”。

改革开放以来,党所面临的诱惑和各种外面压力也不断加强,消极腐败成为党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一个日渐突出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党非常重视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把其视为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鉴于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单靠作风建设无法从根本上承担起一个执政党推进反腐败斗争这一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重大任务。而且就一般而言,作风建设大多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属于方式方法问题,反腐则属于敌我矛盾,是党和人民同腐败分子你死我活的斗争,两者在性质是根本不同的。因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反腐倡廉建设这个科学概念,并其他四大建设相并列,形成党的建设五个方面。200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延续了十七大报告对五大建设的定位。习近平在对文件作出权威性解读的《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中,明确地把五大建设表述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五位一体’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5]2011年,胡锦涛在庆祝党成立九十周年的讲话中,基于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要求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表述中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了制度建设之前。在党的十八报告中延续了这一表述,“五位一体”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

上一篇:高中物理加速度教案下一篇:失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