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职业文化民事诉讼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背景下,检讨和反思了我国目前法学教育中存在着的问题,指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法律人才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及相关的建议。关键词:法学;复合;应用;培养模式“一国法律教育的得失,有关国家法治的前途”[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律职业文化民事诉讼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法律职业文化民事诉讼论文 篇1:

高校法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及教学实践

摘要:笔者从事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刑法学、经济法学教学多年,与学科同仁一样,需要厘清和总结的东西很多。本文结合近年来经常思考的问题,从哲学方法论的视角谈谈法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及教学实践。

关键词:哲学方法论;法学教师角色;法律事务人才培养

一、哲学方法论给予的启迪

从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现状来看,高校教育者固守的教学模式,与当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已不相适应,法学教育管理者和教授者肩上的责任是重大的,也是紧迫的。尤其是国际金融风暴的袭击,市场经济带来的诸多法律职业化亟待解决的问题,法律建设和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所需要的法律职业者:法律职业者的专业知识结构、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医师等专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如此等等,对大学法学教育者的水准和要求突破了传统。笔者思考,认为打造和定位法学教师的角色,应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管理和法律实际,将我国高校法学教师的角色简略归纳为:法学教师首先要解读法学知识,要给学生讲授系统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传授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和处理法律事务中的事件、人物,用法理知识与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一道,正确地分析、判断和获得证据。法律实践和实践法律得出:法律证据的确认是一个科学的过程,获得证据、判断证据、使用证据都要求真、求实,这是实践法律知识、参与法律事务、制定法律文本所要求的。由此说,当今的法学教师既是“务实的法学教育者”,也是批判传统、改革法学教育教学的主要筹划者;是培养社会“正义的守护者”,是合法权利的维护者。笔者为了寻找法学教师角色可行性办法,除了进行广泛的社会调研、律师事务工作的实践外,还从哲学方法论的视角展开了系列问题的思考,包括法学教学与实践,法律事务、司法事件、证据分析和确认、经济法律关系的处理等,收益是很大的。

二、法学教师的角色定位

关于法学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是近年来一直困惑的问题。为什么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进行探讨呢?因为,中国的高等法学教育教学相比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发展又很迅速。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开设了法学专业,国家把完善法律制度和发展市场经济纳入国策之中,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举措。伴随法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法学教师的定位提出了挑战——传统的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国家发展之急。为了对未来法律人才的培养,高校法学教师承担的任务是艰巨的。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及律师事务的法律实践,对法学教师的角色定位归结如下:

1 法学教师角色:教书育人

笔者通过法的教育功能认为,法的教育功能具有独特的意义——法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影响人们的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法的功能和效能。具体说,法的功能是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得以实现的,法学教育者对此首先应该加以强调。

(1)法学教师职责是教书。从法理的内容角度,教师要给学生介绍法学的一般概念与体系、法的现象与本质、法的功能和作用、法的制定和规范与分类、法的实施和适用、法的解释和推理、法律责任及监督和制裁等。从法学的分类说,教师要给学生归纳、划分、介绍理论法学(或基础法学),比较法学和外国法学之间的联系。从基础法学的角度,教师要从宏观上给学生介绍中国法学的分类,有利于学生对法学的整体了解和法学基础理论的夯实。关于“国际经济法学”,教师还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国内外学术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国际经济法”是国际公法的一个分支,是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的,而不同国家的个人和法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不属于其调整范围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国际经济法”是一个独立的综合性的法律部门,它是调节从事跨国经济交往的个人、法人、国家及国际组织间经济关系的法律范畴。持后一种观点的多数是美国的学者,与前一种观点相比,注重实用,从实际出发。此外,德国、日本法学界有些学者也支持上述观点。我国国际经济法学者大多数认同这种观点。教师对上述观点的介绍和涉猎,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时参照。

在“经济法学”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给学生详细讲解、诠释“经济法学”的基础理论,经济法的本质及其运行机制的功能,经济法学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等。如对经济法律关系问题的讲解,教师提出方法体系以及方法论形成的问题,强调尤其应当注意方法论体系的开放性、综合性和协调性,并认为这是在方法论研究方面应有的共识,这也是对最初的关于经济法学方法论的宏观思考的回应。吸收国内外经济法的最新立法成果、经济法学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熟悉并了解经济法的相关理论动态。

在“刑法学”课程教学中,经常遇到刑事立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与司法解释、刑事判例、自由裁量权的相互关系问题,如何用辩证的观点,将罪刑法定原则和司法实践有机结合并贯彻到教学中,笔者在对罪刑法定原则的解释时,要应有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有刑事判例制度的实施,有司法解释颁行,这样三位一体有机组合,才能使罪刑法定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真正贯彻落实,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厘清了罪刑法定原则理论与司法实践的相互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法学教师职责要育人。法学的讲授要教育学生成为法律的正义守卫者、维护者;对于如何成为守法公民,如何对违法行为的预防,如何对违法者、犯罪者给予制裁等,要通过课堂授课、法律实践和实践法律才能达到要求的效果。在育人方面,教师可以法的文化作用、社会公共事务作用、法的功能和作用等内容的介绍为主,让学生通过法的文化作用的学习和掌握,感悟到法律可以促进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在教育方面,我国的法律能服务于国家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鼓励社会力量依法办学;在科技方面,我国的法律能保障国家发展的科学事业,尊重科学研究成果和科技发明创造。在人才的培养与作用发挥方面,我国的法律对于教育改革事业的深入发展的确认,在整个科技文化事业发展中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等。教师的法律教育教学还要与思想道德教育密切联系起来。因为,法律可以确认社会的思想道德的基本地位、原则和内容;法律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规定和事实,培养和强化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同时,法律是社会的行为规则,每个社会公民必然要承担一定的社会公共事业的职能,并基于这一职能而发挥相应的作用。高校法学教师育人的效果,要看学生对法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并在实践中成为法律的宣传者和卫护者。

2 法律教师角色:实习律师·模拟法官/检察官

以法作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必然具有实践性的特征,它来源于社会实践,是在实践中产生,又转过来为社会实践服务。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一个法律

职业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现代法治要求法律职业者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丰富的法学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法律应用能力。法律职业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独立性职业,它有两方面的基本含义:第一,是一种专门的行业,是专业化的工作;第二,从事法律职业的人需要拥有专门的法律知识和技能。我们国家把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分为四种:法律辅助事务型,法律执行型,基层法律实务型和法律技术型。无论哪种类型的法律职业人员,现代法治对其基本要求大体上是一致的,都要求具备较好的人文素质,独特的法律思维能力和较强的法律实务技能。这就要求大学法学教育应该与法律职业化发展趋势相适应。改变传统的法学教育教学模式,创建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正在兴起。

(1)教师帮助学生做实习律师。对此,我们参考了某省司法厅的办法规定:实习期间,实习律师业务量必须达到要求,全面参与各类诉讼和非诉讼案件,其中刑事、民事、行政案件诉讼案件不低于6宗,仲裁案件不低于1宗,非诉讼案件不低于2宗,并就每宗案件写出不少于2 000字的案件办理报告书。此外,还必须参与旁听民事诉讼案件6宗、刑事诉讼案件6宗、行政诉讼案件6宗,并就每宗案件写出不少于1500字的心得体会。实习期限为三个月的,业务量酌减(笔者引自“搜狐”新闻网,2006年2月9日)。我们参与了某律师事务所的实习律师礼仪接待,委托代理合同的拟订、实习律师的行为规范、实习律师报告书和总结等。教师帮助学生做实习律师进行了实战训练。

(2)教师帮助学生模拟法官,检察官。法律职业担负着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重任,法律职业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法律权威,神圣的职业要求廉洁、正义的品格。因而,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人。关于如何做人,学生模拟(见习)法官、检察官期间,首先学会如何对待案件中的当事人,法学知识的素养已包括怎样对待证据,获得证据、判断证据、使用证据要求真求实。因为,法官、检察官、律师是法律的守护者,学生见习期学会做人是将来从业很重要的问题。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笔者往往将自己兼做律师接触到的案件,包括与法官、检察官交涉等的证据、证词,拿给学生分析,加以判断,让他们各自拿出利于当事人(客观并符合法律)的正确结论。教师通过分类归纳学生的结论,然后出具法律的最终判决结果。

我校学生的实习律师、模拟法官/检察官,有些是通过课堂案例,有些是通过真实案件,有些是通过走访、暗访、调研、咨询等方式进行的。操作实践证明,实习、模拟的做法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模式脱离接触真实案例的弊端,这样做学生对于法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是有利的,对将来的从业也是比较顺手的。鉴于目前我国的条件,学生的法学实践教学需要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他们的学生通过对上万个案例事件的分析、参阅,能积累和总结很多经验,而不是通过模拟个案能奏效的。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法学教育教学取得的效果能事半功倍。

三、教学实践及成效

笔者在“经济法学”和“刑法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帮助学生做律师,模拟法官/检察官,师生收益是很大的。

1 师生收益

(1)整合课程体系。在实践课程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的实习对市场进行了摸底、调研,寻访了解实习、见习单位和部门课程设置情况,了解法学课程的设置与当地经济建设对法学人才的要求,了解各部门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和知识水平的要求。根据调研、摸底,促使我们对原部分课程的调整,重新整合了课程体系。如增设了选修课的种类或品种,增加了商业谈判,企业兼并,证券金融,国际贸易,刑事诉讼和解等与法律相关的课程,也包括律师诉讼技巧、商务法律实用、谈判技巧等课程内容。

(2)阅读案件与模拟法庭结合。在法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将学生阅读案卷与模拟法庭上的辩论有机结合,模拟法庭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综合演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我们的做法是:将推理运用于司法判决,以研究上诉法院的典型判决及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为教学的基本内容,将学生分组,分别轮流做律师,模拟法官、检察官,培养学生的司法经验与司法技巧的实践能力。这种方式对引导学生阅读案卷不是空洞的,而是与法律分析、模拟法庭的事例相结合进行的,学生通过身临其境:学习中生成判断能力,判断中引用知识点,用职业思维去学习和分析案卷,解决了以往教学模式下所忽略的理论与司法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角和学习主体,教学效果明显。

(3)诊所教学与从业技巧的结合。我们将诊所法学教学模式引入课堂,加强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见习中训练。利用法学诊所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让他们参与诊所处理的真实案件,

置身于案件处理的过程中,直到参与出庭。在诊所里、在办案中,学生自觉地把理论与司法实践结合起来,养成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并培养造就了法律职业素质。尤其是通过亲身体验对未来的职业就业得到了提前训练,使学生收益。

2 教学效果明显

近年来,我院学生接受当地经济建设中的法律案件人数颇多,有受公司、企业委托的,也有受个人委托的,代理诉讼、进行商业谈判,或代理合同纠纷,在当地已受到很高的评价。对于直接受理的案件,已受到当事人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院的学生凡是在法院、检察院、律师所实习的,给上述单位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两年举办一届的黑龙江省“孟繁旭杯”法律知识辩论大奖赛中,我们的学生先后获“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每年有近1/3法学毕业生能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这部分学生进入司法部门工作后胜任工作快,缩短了磨合期,降低了用人单位成本,使用顺手,用人单位满意。笔者通过《哈尔滨学院用人单位问卷调查》、《哈尔滨学院毕业生质量问卷调查》和对用人单位进行回访等情况的反馈,对我校法学人才培养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经过近年来的办学实践和不懈努力,我们学院已经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学院已成为政府部门、企业和单位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做了贡献。

完善法学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法律人才整体素质和就业率,法律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作者:彭金冶

法律职业文化民事诉讼论文 篇2:

复合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思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及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背景下,检讨和反思了我国目前法学教育中存在着的问题,指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法律人才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及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法学;复合;应用;培养模式

“一国法律教育的得失,有关国家法治的前途”[1]。进入21世纪,我国法律教育肩负着“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战略的双重使命。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决定了我国高校所培养出的法律人才不仅要具备广博深厚的法律知识基础,而且还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好的综合素养。中国法学教育一直以来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应以此为契机,优化和变革法学教育。

一、背景——经济全球化、素质教育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

经济的全球化,加快了法律服务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对法律人才的需求也更为多元化。同时,经济的全球化,也带来了高等教育的全球化,这就意味着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乃至人才规格要与国际接轨。这些都给我国的法学教育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以往法学院校培养的纯学术型、研究型法律人才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求。经济的全球化并非仅仅是单纯的市场开放和贸易问题,而是全方位的接触与碰撞,这就要求法律人才既要有直接参与国际诉讼的技巧和能力,直接代理外国人在国内的诉讼案件或直接到国外出庭参加诉讼,又要有处理投资、贸易、金融、电子商务、网络服务等一系列国际上最前沿和最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法律事务的技巧和能力[2]。在世界贸易领域中,需要一大批既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要有较宽的知识面,且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即复合应用型的法律人才。

经济的全球化不仅加快了法律服务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同时也加快了法律的技术化和信息化,而法律的技术化和信息化又加速了法律的职业化和法律共同体(指以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家为核心的法律职业人员所组成的特殊的社会群体)的形成。法律不再是任何人都能运用自如的工具,运用法律的人需具备深厚的法学功底,经过专门系统的培训,因此,法律服务只能由专门的法律人才才能有效提供。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目标已逐步向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方向发展,法学教育应当重视素质教育的理念已在法学界得到共识。素质教育不仅仅包括法律素质,而且还包括思想素质、人文素质等,要通过实行素质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广泛的知识背景,掌握工具性的技能,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正在倡导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法治国家赖以存在的基础,我国司法考试制度的实行推进了法律共同体的构建,它已从制度上将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衔接起来,实现了法律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统一及司法考试和法学教育目标的一元化。在此情形下,法学教育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法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教育,而且还要不断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因此,实现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有效对接,有效地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法律人才是当前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检讨与反思——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取得了许多成绩,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教育体制、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不一而足。本文囿于文章主题所限,仅谈法学教学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由于教育体制模式的不同,各国关于法学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模式差异较大。在美国,其法学教学放在研究生阶段,已经获得学士学位是进入法学院学习的必备条件,法学院入门门槛较高,在进入法学院之前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认知能力,这是绝对的精英化职业教育。同时,美国法学教育目标非常明确,即培育律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对学生法学实务能力的培养,而对其它能力的培养早在学生入法学院前已经交给其它学科来承担了,因此,法学学士一毕业就能很娴熟地将自己的法律知识应用于实践,能在实务部门中独当一面。而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其法学教育主要是普及型教育和法律素质养成型教育,即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侧重于对成文法制度体系下基本的人文知识、基础法律知识的传输和一些简单的法律实务技能的训练,法学教育只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我国的法学学生从高中阶段直接招生进入本科学习,学生既缺乏必备的社会知识和人生阅历,又没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社科知识,且我国法学教学目标不明确,法学院的学生学习四年毕业后,能具体运用法学知识认识问题、处理问题,能马上胜任实务工作的人非常有限。可见,我国本科法学职业化教育的不强,凸显了法学教学目标的缺陷。

2.跨学科融合度不高

法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又与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如美国法学家波斯纳所言:法律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却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学科,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它必须不断从其它学科中汲取知识来充实法律学科的发展。因此,学好法学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如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逻辑学、社会学等人文政治的多学科知识,且有些还与自然学科关系密切。事实上,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的法学学生较侧重法学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其它学科理论的开放性接受。而如今的社会,变化万千,很少会出现一个法律事务是单单与法律有关,其往往涉及着其它的社会因素,要妥善解决这些法律问题就得具备各种知识。因此,对跨学科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是非常有必要的。

3.被动教学方法不科学

目前,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中,教师大多数使用的仍是填鸭式的讲授方法,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缺乏主动性与参与意识,学生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见解,再加之法学理论又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和消化,因此就造成了“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补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扔笔记”的局面,这也导致了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和具体实践操作能力上的缺陷,一旦遇到要处理的实务问题,则束手无策。虽然有些院校在课堂上进行了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的尝试,也得到了一些收益,但从总体上说目前的法学教育还是没有脱离被动教学的模式。因此,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新颖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精神,提高思辩能力是培养复合应用型法学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路径选择——科学的教学理念与正确的教学方法的确立

教育理念是我们对教育的一种价值判断,且影响着整个教学活动。从科学的教学目标来看,我国本科法学教育既应承担着大众高等教育的任务,为社会输送懂专业的实务型、复合型人才,又应担负着为研究生阶段的精英教育输送有潜质的研究型人才的任务。据此,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应与之相配套,并设置科学的教学方法。

1.知识素养:基础课+专业课程+特色专业教育

作为一名合格的复合应用型法律人才其知识素养须以基础学科为底子,以专业知识为主干,以技术应用为主线,形成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其基础性知识要“足够、扎实”,专业化知识要“实用、管用”[3],且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其它学科相结合,形成自身既有专业又有特色的法学人才。首先,课程设置要突出“厚基础、强能力”的特点,在合理安排基础必修课的基础上,可以扩大选修课的范围,鼓励开设实践性、技术性强的法律运用课程,如律师诉讼技巧、商务法律实用、非讼处理、谈判技巧等课程,以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志向自由地选择各类选修课。其次,课程结构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保持传统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础上,应增加一些社会发展中新兴领域的法律知识,如法律英语、商业谈判、企业兼并、证券金融、国际贸易等领域的法律知识,使课程总量和信息量得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得以拓宽。再次,法学学科和其它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的,因此,增开一些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课程是必要的,这样可以增强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所需的人文社科、文化底蕴及科技知识等综合素养。最后,法学院可以结合自身所在学校的特色开设一些有相关联的课程,建立起以法学为主、多种相关学科并存的综合性学科体系和专业结构。现今对外经贸大学的“三精通”和南方医科大学的“医法交融”都是很好的范例,我校法学专业也将其与会计学、管理学相结合,这样的结合目的都是为了将法学学生培养成为复合应用型的人才,同时也使学生的就业路径得到拓宽。

2.能力素养:专业学习+实践课程+实习环节

法学教育具有深刻的职业背景,决定了法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具有政治性、社会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法学不仅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只有在一个又一个具体案件的解决中才能体现出其生命力,否则,法学教育就只能是纸上谈兵。[4]因此,复合型、应用型法学人才的培养,仅靠理论教学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一套实践教学体系。

模拟法庭实验课。模拟法庭实验课突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弥补法学传统教学的缺憾。比如,把“模拟法庭”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程开为限制选修课,在学生学完诉讼法后,随后开设民事诉讼模拟实验课、刑事诉讼模拟实验课、行政诉讼模拟实验课。通过开设模拟实验课,让学生自己深入到案件的整个过程,庭前对案件进行分析,庭审过程中对程序进行把握、庭后对案件进行判决,这一系列的过程无形中就提升了学生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当然,模拟实验课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较高的理论知识,还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也促使教师“走出去”,积累丰富实践经验以胜任其教学。

诊所式法学教学。诊所式法学教学指的是法学学生在律师或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参与到律师通常所做的行为中来,包括代理当事人、调查取证等。同时,诊所式教育还包括监督和指导学生从各种角度观察问题,以便他们了解社会政策和程序的法律过程[5]。一般来说,诊所教育包括三类:一是校内真实当事人诊所;二是校外真实当事人诊所;三是模拟诊所。上述所提及的模拟法庭实验教学虽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参与诉讼有关的法律推理能力,但是法律实践中的其它的一些重要技能却被忽视,如接待当事人、与对方谈判、收集证据等,同时作为一个法律人的职业责任感也未被正视。而诊所式教学让学生面对的问题和律师在执业过程中遇到的情形是相似的,学生须以一个专业法律人士的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积极地参与到整个案件中,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其法律实践技能,同时也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体会作为一个法律人职业要求的责任感。

专业实习。专业实习是检验法学学生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一种重要途径。然而,就目前而言,其效果并不理想。在大多数法学院校,其专业实习一般都放在第7学期,而此阶段,有的学生考研、有的学生考司法,专业实习也就虚有其名,往往是在实习结束时找熟人在实习鉴定表上盖章完事。虽然有的学生是在法院实习,但成天除了订案卷还是订案卷,其专业实习的目的完全没有达到。因此,法学院应重视专业实习,将实习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专门的指导教师,最为关键的是这个指导教师应真正做到与实习单位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一道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共同制定具体实习的目标和方案,共同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最后,还要做到对每个学生的实习做真正的总结报告,而不是形式上的大总结。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专业实习的作用,使学生能用实践去检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真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学生讨论+案例教学

(1)将课堂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课堂讲授是基础法学教学中的重要方法,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的、复杂的法学理论的理解,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渊博的知识、善辩的口才、严密的思维等也会激发学生对法律职业的热爱和法律素养的提高。但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的是要摒弃“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大胆启用以师生双向交流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用法律人的视角探讨当今社会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采取专题讲授、与学生共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法学理论去分析和阐述,通过与学生的共同讨论,不仅能培养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难题的能力。

(2)引入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是英美法系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法学院采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集启发式、讨论式、民主式、互动式于一体的教学法,教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例,让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只起到指导作用,更多的是让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探讨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和注意,继而产生主动性、探索性、信息加工的自主性以及合作性、交互性的学习方式。案例教学法不仅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能让学生获得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晓楼.法律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 郝耀武.法律全球结构下的法学实践教学创新[J].绥化学院学报,2006,26(6).

[3] 高丽娜.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视角下的教学改革[J].教改研究,2011,(6).

[4] 刘春荣.从比较的视角看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

[5] 王爱民.试论法学人才的培养和法学教学方法的革新[J].社会科学家,2005,(1).

The Analysis of Innovation Pat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mpound and Practical Legal Talents

JIANG De-cui1, YANG Qing-qing2

Key words: law; compound; application; training mode

作者:蒋德翠 杨庆庆

法律职业文化民事诉讼论文 篇3:

坚持公正司法,提高江苏司法公信力

【摘 要】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底线和基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为实现公正司法指明了道路方向。本文分析了公正司法的内涵、以及妨碍公正司法实现的主要因素,之后立足于落实四中全会的重要精神,从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这三个方面探讨了提高江苏司法公信力的路径。

【关键词】司法公正;体制机制;法治工作队伍;人权司法保障

司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其意义在本质上要求司法具有公正性。正如美国学者勒斯克所指出的:“法的目的在于主持公道,而法院的任务则是审判,公道地、不偏不倚地适用法律,解决争议。i”可见,司法具有天然的矫正功能,在保障实现公平正义的同时,也体现着对社会公正的重要引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公正司法的目标,明确了“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为更好实现司法公正提供了基本遵循。多年来,江苏一直高度重视司法公正。2005年11月,省委办公厅就转发了省委政法委《关于建设法治江苏促进公正司法工作的意见》,并将公正司法列为“法治江苏”建设三大重点工作之一。从“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这个指标表现来看,江苏的司法公信力水平已经得到了切实提高。但不可否认在全省范围内依然有一些妨碍司法公正实现的因素存在。如何落实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任务要求、进一步提高江苏司法公信力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公正司法和司法公信力

公正司法,其基本内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与正义的原则。在这里,司法主要指法院的审判活动;公正的含义则包括公平、平等、正当、正义等。所以,公正司法主要指的是法院的审判公正。

(一)公正司法的实现

1.诉讼程序公正

诉讼程序,笼统地说是公检法三机关在办理各类案件时应遵守的次序、过程和方式。司法机关在处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的时候,要以国家制定的相应程序法为依据。司法机关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程序法,公正地办理案件。因为“法律的正义唯有通过诉讼程序的公正才能真正实现,程序的公正是体现法律公正的根本保障”ii。所以只有程序公正,才有结果(实体)上的公正。

2.实体上的公正

即司法机关的裁判在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关于实体性公正,我国法律追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标准。基于此,评价实体性公正主要遵循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应当遵循事实公正的司法要求。所谓事实公正,并非客观事实的再现,而是法官通过法定程序以证据为依托认定的事实。另一方面,应符合法律公正的要求。所谓法律公正,是指适用法律必须全面准确。司法人员根据案件的客观事实和情节、公正地适用恰当的法律条款对案件作出正确的裁判。

(二)司法公信力

司法公信力是对司法的一种价值分析,是一个国家的司法机构通过其职权活动在整个社会中建立起来的公共信用,是社会公众普遍地对司法主体、司法行为、司法过程、司法结果、司法制度等所具有的信任和心理认同感,并对该结果自觉服从、尊重的一种状态和社会现象。

在司法公信力的评价标准方面,首先,司法公正是司法公信力的质的评价标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期盼最热切,对司法不公的指责也是最激烈。其次,司法满意度是司法公信力的量化标准。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人民法院工作的“尺子”、“晴雨表”,增进对人民的感情,着力解决好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得不到救助和诉讼难、执行难等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司法需求。

二、妨碍公正司法实现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江苏)全省政法系统紧紧围绕建设全国法治建设先导区的总体目标,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司法公信力得到有效提升,公正司法的社会效果日益彰显。据省统计局社会调查测评显示,2012年江苏省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达到87.4%,比上一年又有提高。但客观说来,在江苏省的公正司法方面,各地仍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司法体制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

公正的前提是保持独立性,没有司法独立作为基石,司法公正根本无法实现。埃尔曼也这样说过,“如果司法过程不能以某一种方式避开社会中行政机构或者其他当权者的摆布,一切现代的法律制度都不能实现它的法定职能,也无法促成所期望的必要的安全与稳定。这种要求通常被概括为司法独立原则。iii”在我国司法体制中,公安制度、检察制度、审判制度等许多方面还不完善,法院的独立审判权难以行使。司法人员在进行司法活动中常常会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干扰和制约,包括法院上下级隶属关系的影响、政党权力干预的影响、地方政府的影响等等, 使得司法公正难以实现。随着法治势态的发展,这样的体制已经严重影响了独立审判和司法权威的实现。

(二)司法队伍专业水平亟待提高

法治事业的完美实现离不开实施法律的主体,即司法工作者。司法人员的法律水平直接决定案件的质量,代表着司法行为的权威性。目前我国司法人员职业水平偏低,突出表现在入职资格门滥较低、培训机制不健全、思想素质不够高、司法腐败等方面。现在司法人员多来源于高校的法律类毕业生、军队转业人员、其他国家的干部以及社会上吸收的人员,造成了司法队伍良莠不齐、整体素质偏低的局面。

(三)司法人权保障意识较低

我国刑事司法的相关法律虽然对保护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人身自由有明确规定,但诉讼实践中屡屡出现滥用强制措施、拖延诉讼和超期羁押等严重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自由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第一,对侦查和起诉活动中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保护,缺乏一个中立的裁判者,因而不能有效地对这一阶段的司法活动进行监督。法官只对被告人是否有罪进行裁判,而不对审判前追诉活动的合法性进行裁判。

第二,犯罪嫌疑人缺乏充分的辩护权,提供法律帮助的律师权利也受到限制。律师在侦查阶段并不具有“辩护人”的地位,往往不能在讯问时到场,不能阅卷,不能调查,也不能向中立的司法机关提出任何有效的申请。正是由于这样,侦查人员缺乏来自嫌疑人方面的对抗,有可能违反法律规定,使侦查程序的运作更加不规范iv。

三、提高江苏司法公信力的主要途径

(一)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重头戏”。当前,执法司法领域存在的司法不独立等问题,其根源在于体制机制不健全,司法机关缺乏独立行使职权的制度保障和现实条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要求:“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结合当前江苏执法司法工作的实际,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1.理顺政法委和司法机关的关系。政法委作为执政党的机构,只应对司法机关进行政治上的领导,而不应参与对案件事实的处理,也不应以提供意见、定调子等方式干预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处理。2.理顺合议庭和审委会的关系。要充分尊重合议庭在审理案件中的地位和作用。要积极探索对合议庭权力行使的监督制约机制,改革并优化审判委员会。3.完善司法机关的内部考核管理模式。要切实改革执法司法机关内部考核的标准、程序,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确保各级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二)加强司法工作队伍建设

首先要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按照“四五改革纲要”,为了保证专业能力,在省一级设立法官、检察官遴选委员会,从专业角度提出法官、检察官人选。由组织人事、纪检监察部门在政治素养、廉洁自律等方面考察把关,人大依照法律程序任免。其次,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一方面,接受专业法学教育应当成为法律职业的准入门槛;另一方面,要将法学教育定位于法律职业教育,将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法律职业技能教育与法学理论知识教育相结合,面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现实需求设计培养方案,培养法律职业人才。

(三)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1.完善对行政强制措施的司法监督制度

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执法权的重要内容。行政机关对公民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必须针对具体的当事人,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限和范围,并允许行政相对人寻求司法救济。但在实践中,由于司法监督制度不完善,行政强制措施存在一些违法使用情形,严重侵犯公民合法权益。为解决这些问题,《决定》规定:“完善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实行司法监督制度。”

2.强化诉讼权利保障制度

诉讼权利是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重要人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的法治水平和人权保障水准。强化诉讼权利保障,一是要以深化司法公开为抓手,切实保障当事人及其辩护人、代理人等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让他们打一场明明白白的官司;二是要切实保障诉讼参与人在诉讼活动中发表诉辩意见和提出主张的权利;三是要为诉讼权利受到不当限制或者非法侵犯的当事人提供畅通的救济通道,完善诉权救济机制。

注释:

i 勒斯克.美国民事诉讼 [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7.

ii谷口平安(日).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王亚新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17.

iii 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iv 杨宇冠. 关于完善我国刑事司法人权保障机制的思考[J].人权,2006( 1).

【参考文献】

[1]谢晖.法律信仰的理念与基础[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2]贺卫方.司法的理念与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3]公丕祥.当代中国的法律革命[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杨一平.司法正义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5]王利明.司法改革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6]胡夏冰,冯仁强.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研究综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贺卫方.运送正义的方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8]刘广安.中国法律思想简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周鑫涛

上一篇:区经贸委节能工作总结下一篇:党工委领导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