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实验室管理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对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进行加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本文中对当前高校实验室在管理上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对能够使高校实验室管理得以优化的对策进行总结。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应用型实验室管理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用型实验室管理论文 篇1:

论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人员和经费保障措施

摘 要:目前,应用型本科的经济管理实验室日益增多,而在实验室建设面临诸多困难中,实验室建设资金筹集困难和实验室师资、管理人员匮乏导致很多实验室难以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摸索出适合应用型本科的实验室建设保障措施来保障实验室建设的人员队伍和资金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充实“双师型”队伍、复合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以及确保实验室人员队伍的稳定性来保障实验室建设;同时,结合经济管理学科特点,应用型本科院校可利用“校中企”、“企业岗前培训基地”以及“互联网+教育O2O平台的线下实训基地”等多种校企合作形式来多渠道筹措实验室建设资金。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实验室;人员保障;经费保障

高等院校的实验室作为教学、科研、实验开发的重要基地,“目标明确”、“保障到位”和“绩评清晰”的实验室建设是实现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重要环节,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好学校、培养高标准、高质量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更是一个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

虽然我国高等院校的实验室建设已达到一定规模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这些高等院校大多数并非应用型本科院校,而是有着国家重点扶持的研究型高等院校。实际上,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的实验室建设都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实验目标不具体、实验室建设规划不到位、实验室建设资金筹集困难、实验室师资和管理人员匮乏、实验室评估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存在,导致应用型本科实验实践环节脱节,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地方和经济发展。在诸多问题中,实验室建设资金筹集困难和实验室师资、管理人员匮乏导致很多实验室难以持续发展壮大,因此需要摸索出适合应用型本科的实验室建设长保障机制来保障实验室建设的人员队伍和资金需求。

一、相关概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等院校的规模、类型和层次都在发生着变化,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运而生。2002年,教育部首次明确提出新生本科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界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诠释,学者们普遍认为应用型本科不同于传统的普通本科教育,更不是三年制高职高专教育的放大和拓展,即所谓应用型本科是指积极开展应用型教育,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普通教学型本科院校[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2014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战略部署。

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同时,国内外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工作日新月异,社会各界正在探索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含义,如广东商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实验室建设问题研究课题组认为:“经济管理实验室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基础上,借助模拟、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广泛的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经济管理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的综合场所[2]”。

二、国内外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实验室发展述评

国外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济管理实验室开始出现。国外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国外高等院校目前已经有数百个经济管理实验室,其中比较出名的有关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经济科学实验室、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实验经济学与政策科学实验室、美国普渡大学的实验经济学实验室、德国波恩大学的实验经济学实验室、意大利特兰托大学的计算与实验经济学实验室、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的实验经济学实验室等[3][4]。

国内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设立实验教学环节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经济学科实验室,标志着国内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诞生[2]。此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广东商学院等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经济管理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国内高等院校在吸取国外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已经建立起了数百个面向经济管理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实验室。

縱观我们国家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发展过程,高校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方法和建设途径都经历了很大变化,总的来说我们国家的高效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经历了三个过程,第一是手工地模拟实验室;第二是计算机模拟实验室;第三是兼具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仿真模拟实验室。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验室建设目标是第三种仿真模拟实验室。

三、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的瓶颈分析

如前文所述,许多高等院校这些年来加大了实验室建设力度。同步地,很多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日益增多、实验项目从单一工作任务到企业综合模拟,实验教学手段从简单操作到仿真实训模拟等等,这些实验室对促进教学技术创新、学生实践能力提升都有着积极意义。

以笔者所在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的省级民办高校品牌专业会计学专业为例,2009年时该专业只有1个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经过7年的发展,该专业现今拥有实验室6个,已基本形成单项、综合和跨专业体系的校内实验实训室。这其中包括会计电算化实验室3个、会计综合模拟实训室2个、LeTian Trade国际贸易综合平台1个、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平台1个、网中网税务申报实训系统1个以及增值税纳税申报实训系统1个。然而在高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学科实验室也面临着很多难题,特别是实验室建设的人员瓶颈和资金瓶颈。

(一)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的人员瓶颈

1、实验室教师数量不足,高学历占比低于专业教师占比

以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科教师队伍结构为例,实验室教师占比不足10%,“双师型”教师占比约15%,实验室教师本科学历占比超30%,远远高于全校教师本科学历占比,中级职称占比5%,而高级职称实验室教师基本空缺。追其原因,实验室人员一直被列为教辅人员,是辅助教学、服务教学的二线人员,很多高校领导和教师认为实验人员就是做实验室一般管理工作,无需高学历人才,造成从事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学历相对不高,专科、本科学历偏多。实验室教师在福利、待遇、师资培训等方面和教师存在着极大差异,高校的很多项目限定教师人员申请,而针对实验人员的项目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实验室教师往往由于人手不足导致工作量大,也无暇进行科研深造,学历偏低加上无暇科研直接导致职称难评定,造成实验队伍中具有初、中级职称的人员较多,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较少,严重制约实验室的建设。

2、实验室教师和专业教师知识结构单一,不能很好融合

由于目前大多数经济管理实验室是仿真模拟实验室,所以需要功底深厚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技术;当然,为了保证仿真模拟实验室的平稳运行并进行有效管理,实验室教师又应该掌握经济管理学科的基本专业知识和一些岗位职能。但是,实验室教师和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导致实验室教师不懂专业、专业教师不懂实验室管理,两方不能很好融合,导致实验室使用和管理低效率。

3、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学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由于经济管理学科的性质,专业教师的就业面较广导致离职率较高。以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科教师队伍为例,从2009年至今,平均每年专业教师离职超过5人以上,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学科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导致实验室人员队伍的不稳定,甚至很多优秀教师的离职往往会带来一个实训系统的管理员缺位,如此无法保证实验室的平稳运行和发展。

(二)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的资金瓶颈

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依赖的地方财政有限,特别是其中的民办高校,更是由于有限的财政支持,资金捉襟见肘。以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为例,学校由于转设面临教育部的教学评估,会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优先保障学校改扩建比如新建图书馆、新建学生公寓的突入,而投入到实验室建设上的资金会相对较少。以学校财务管理实验室投入为例,学校2009年开始对财务管理实验室进行资金投入,7年下来总投资225万元,年增长率5%,远远低于整个学校的投资总额和投资增长率。

(三)教育部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人员和资金保障的强调

正因如此,2015年1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2015年修订)》的通知,通知进一步强化了高校实验室人员和资金要求。

在实验室建设资金方面通知要求实验室立项申请的基本条件中应具有良好实验条件和充足的研究场所、经费保障,人员与用房相对集中,原则上实验室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不低于2000万元,保障实验室基本运行经费每年不低于100万元。

在实验室人员方面通知要求实验室实行高等学校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工作,应是本领域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首次聘任时一般不超过55岁。实验室主任应是高等学校聘任的全职教学科研人员,每届任期5年,一般连任不超过2届;通知明确要求,实验室人员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固定人员应是高等学校聘用的聘期2年以上的全职人员,除承担高等学校教学任务外,原则上应全职在实验室工作,固定人员包括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一般规模不少于30人。

四、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人员队伍保障措施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打造

由于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对一班本科强化了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因此要求专业教师不仅应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还应该具备较强的职业岗位实践能力,这与学科实验室的建设目标一致。因此“双师型”教师应该是应用型本科实验室建设人员队伍的主力,这些教师不仅有从事教师职业应有的教育教学技能,同时熟知其专业的行业背景和发展趋势,如此才能在实验教学中真正实现实验室的功能。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内部培训中高级职称教师和外援引进兼职教师两种途径来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打造复合型知识结构人员队伍

当前,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很大程度是对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者的关系认识的程度所决定的。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上分析,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虽然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但培养过程中承担的具体任务是各有侧重的,理论教学着重为学生提供必须的文化知识与专业理论支撑,实验教学则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两者是相互平行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两者共同构成了教学活动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两个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样也迫切需要一支实验与理论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且素质高的队伍。

(三)实验室建设队伍的稳定性保障

为保证实验室建设队伍的稳定性,首先要求他们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加要求他们有丰富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所以必须给实验指导教师提供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其次是要鼓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参与开放实验室的工作,对指导创新实验项目的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计算工作量并发放酬金,创新实验项目通过参赛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指导教师,学院予以相应奖励,作为优先推荐和评选年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的条件之一。

五、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资金保障措施

(一)多渠道实验室建设资金来源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验室建设资金主要来源可以分为学校资助、财政资助和其他三种。

在学校资助里面,建议应用型本科院校筹建自己的实验室建设基金,一方面可以根据自身每年财务实际情况设立预算资金;另一方面可以根據学校自身的专业重点和发展特点,设立专项实验室基金。

在财政资助里面,学校可以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专项建设经费,例如,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2016年通过申报会计学省级品牌专业获河南省教育厅下拨专业建设资金100万,这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学科实验室建设资金困难。

其他的筹资渠道包括社会赞助项目经费、校企合作项目经费、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项目经费、学科建设和学位点建设经费等等。

(二)丰富校企合作方式,合建经济管理实验室

1、校企合作共建“校中企”形式经济管理实验室

以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物流专业的物流实训中心为例,物流专业通过与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等多家物流快递企业合作,在校内建设实训中心。在实训中心中,学生平时通过真实的快递配送、包裹归集、快递接单等真实的业务操练,既实现了物流企业的业务分流,又帮助了物流专业学生提升其实践能力。在平时的相应专业课讲授过程中,实训中心也能为专业教师提供真实的授课场景,实现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校企合作共建“企业岗前培训基地”形式的经济管理实验室

由于经济管理学科涉及学科专业多、行业覆盖广,在很多学生就业时都要进行相关专业的企业岗前培训。针对一些技能性强、需要集中练习、业务员数量多的企业岗前培训项目,学校与当地企业可以进行合作共建“企业岗前培训基地”,实现招聘期忙岗前培训,用工期忙学校教学的双向功能。以金融学专业为例,很多银行在招聘柜员员工时都会对员工進行集中地岗前培训,如此很多银行需要支付很大一笔地岗前培训费,如果与当地高校合作,将部分岗前培训外包给高校来做,对企业可以节省费用,专务主营;对高校可以强化实验室建设,同时为后续的学生培养实践实训实习以及“订单”培养做铺垫。

3、校企合作“互联网+教育O2O平台的线下实训基地”

在目前“互联网+”背景下,很多互联网教育平台开始实践O2O(线上-线下)模式。然而很多互联网教育平台的优势在线上培训,线下的反馈往往由于发展较晚而存在短板。这时,应用型本科的经济管理实验室与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合作,便可以让高等教育O2O成为现实。以会计专业为例,中国知名的会计互联网培训机构有中华会计网校和东奥会计网校,这两个会计网校的线上课程丰富,但是线下机构缺乏,学校可以通过与两个会计网校的合作,实现实训、实验课程的翻转教学,让实验室成为网校的线下基地,与网校的线上内容形成呼应,打造教育闭环。(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2015年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和实践教育研究立项重点课题(编号:GZS045):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学科实验室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1] 潘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基于财务与会计人才培养视角[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2] 刘星.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导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3] 宋魁元.国外大学实验室科学研究与科技装备[M].北京:中国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

[4] 胡蕾蕾.德国应用科技型大学的制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5] 冯理政.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办学特色的分析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6] 侯玲玲.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途径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

[7] 沈建华.校企合作共建高校专业实验室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0)

作者:梁珺

应用型实验室管理论文 篇2:

应用型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思考

摘 要:对于高等教育来说,对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进行加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本文中对当前高校实验室在管理上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对能够使高校实验室管理得以优化的对策进行总结。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实验室;管理;思考

在本科教育中,实验、实习与实训都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高等学校面临着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高的人才的新任务。在实验教学的开展和学生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实验室是主要场所,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目标得以实现与学生学业得以完成的必要条件。所以,对高等教育来说,有必要加强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一、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验室设备陈旧老化,缺乏新购设备资金

目前,高校对实验室的建设还不够重视,因此,没有给予实验室足够的资源分配,最终造成实验室建设资金的严重缺乏。很多高校实验室的设备水平还比较落后。使用这些设备很难让高校师生将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完成。

(二)一些设备未进行有效利用

部分专业在学习专业课时,在实验课上需用到相同或相似设备开展教学。而很多高校在购置实验室设备时未做好规划,根据专业去统一购买。故造成了重复购买相同设备的情况,使得设备的利用率大幅降低。不仅造成了资金浪费,也造成了设备维修及保养上资源的浪费。

(三)实验教学内容缺乏创造性,比较单一

很多高校目前实验教学内容较为单一,学科间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融合比较欠缺,设定实验内容时对课堂教授的内容过于依赖,并且大多数为验证性的实验,这些内容和实际工作的差别较大,给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带来不利影响。

(四)管理分散、封闭及效率低下

目前很多院校不断进行盲目扩建,出现了重复建设实验室的现象,不但使投入的费用有所增加,还造成管理人员与场地的浪费,给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及更换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造成实验室中的很多教学设备陈旧老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了影响。

(五)实验室师资严重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

学校大部分教师仍然受传统教育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把实践教育当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附属品。学校在对实践教师进行培养时,只对学位职称与文凭要求给予关注,希望教师具备“双师”能力。在各种制度的影响下,这种考核方法就使综合素养及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有所丧失。

(六)与实验室相配套的管理制度比较缺乏

现阶段,高校中与实验室相配套的管理制度较为缺乏,一些院校制定了管理制度,但也仅限于表面形式,未予以严格执行,实验室缺乏经费,没有独立的实验用品以及仪器设备的成本核算。

(七)实验室不具备良好的开放性

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验室的教学管理模式还是封闭式的,实验室之间的共享与沟通较少,造成实验室出现了大量闲置的设备与资源,没有较高的使用率,也很难使高校的整体优势发挥出来。

(八)实验室缺乏专门化的实验技术人员

实验室技术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作为学校的教辅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也相对较低,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部分学校的实验室技术人员转岗和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九)平時重视仪器的使用而疏于日常维护

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学校在仪器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方面的投资也相对较少。另外,为了与理论教学的进度相配合,很多仪器都是短期内高强度使用,实验人员一般无法在仪器的维护上耗费大量精力,这就很难使仪器的管理质量与效益得到提高。

(十)实验室建设缺乏长远规划

因各实验之间差异较大,每个实验室之间又相对独立,高校在实验室管理与教学等问题上的整体布局与全局意识比较缺乏,这不仅给人力、财力和物力上造成了浪费,也给实验室的发展与创新造成了影响,不利于实验室功能的充分发挥及实验室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十一)实验室管理方法相对滞后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的实验设备完好率都较低,教学文件的保管工作也未落实好,造成很多文件的缺失。在管理上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在账目上也容易出现差错,距离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先进化和规范化还较远。

二、对高校实验室管理进行优化的对策

(一)规范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管理

实验室管理员一定要服从院校的分配,将院校安排的各项管理工作认真完成,主动承担实验教学与科研项目的开发工作;要根据教学大纲与相关内容的课程进度,对实验计划与教案进行编写;对实验课程计划要与任课教师一起协商和制定;登记好实验室器材与药品的使用情况,并定期检查,严格执行有毒实验用品的管理与发放制度,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监督,防止发生意外和不良事故。

(二)对实验室的开放力度进行加强

要想实现高校发展,就必须对实验室进行开放,这也是改革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进行实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开放形式包括内容开放与时空开放,每种开放形式都可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可使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提高。

(三)对实验队伍建设进行加强,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加强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实验与理论教学互通,教学、技术和科研兼容,具有相对稳定的核心骨干的实验教学队伍。因此,高校要对实验室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加强,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四)进行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与培训

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要保证实验技术人员的合理分工,对每一位实验技术人员分管的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让检查结果和岗位责任与绩效考核挂钩。制定实验人员的培训机制与奖励制度,并对其开展定期轮流培训,以使实验指导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最终使实验室顺利开放。

(五)保障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

在资金投入上,一方面,应该对实验室的经费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力度,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使教育经费支出中实验室经费投资所占的比例不断提高,最终使实验室能够研究更多的科研项目。

(六)促进实验设备使用效率的提高

加快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在于怎样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对更多实验室管理人才进行培养,使一线教师的观念意识得以提高,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应用实验室开展教学,使教学效益、科研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通过实验室的开放,让资源实现共享,发挥设备的使用效益,最终促进设备共享和人员共享的实现。

(七)以人为本,对激励措施进行制定和完善,对实验人员加强管理

给予每个实验教师与技术人员充分尊重,对人力资源进行全面开发,经实验室文化建设,塑造全体教师的共同价值观,并采用多种激励措施,使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全员在使实验室发展大目标实现的同时,也要使个人的小目标不断实现,从而逐步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与实验教师的地位。

(八)落实实验室安全责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要狠抓实验室安全责任落实工作,结合学生专业特点,把安全知识进行分类,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发生的事故重点对学生讲解,定期召开实验室安全工作会议,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要求教师和学生在做实验前对安全知识进行学习,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验前对学生讲解本次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操作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九)确保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稳定性

高校应力争实验室技术人员在教学地位、岗位津贴等各个方面与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切实提高高校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地位,另一方面要争取条件引进专任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工作,要重视实验人员的培训学习,建立完善的培训和进修制度,确保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徐华平,刘金英.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略谈[J].山西青年,2013,(12).

[2]陈宪明.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观念创新[J].实验技术数管理,2011,(2).

作者:沈超

应用型实验室管理论文 篇3: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实践及思考

【摘要】 当前许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经济管理专业,各高校对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也特别关注,其中有的高校经济管理实验室成功申报为省级或国家级的实验示范中心。本文分析了我国经济管理类学科的情况,探讨了经济管理学科实验中心建设的目标与功能,并根据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建设与管理实践,提出了实验中心建设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实验开发的重要基地,是办好学校、培养高标准、高质量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蒋定福,2006)。国内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设立实验教学环节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1994年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经济学科实验室,标志着国内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诞生(徐建平,章学拯,2007)。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培养与研究型本科院校及研究生的培养在内涵和基本特征等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姜超,2011)。关于实验室建设方面的理论研究,理工科类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文献较多,部分涉及到人文社科及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文献大多数是从大而全的一般性教学角度进行探讨的,鲜有从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的视觉进行研究的。那么,如何构建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经济管理类学生使用的实验室呢?本文结合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实验中心的建设实践,着力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及功能,思考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思路,期望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及思考,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一、经济管理学科引入实验的必要性

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导致社会经济活动形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管理学理论也出现了新变化。作为自然科学中常用的方法,实验也被人们普遍地移植到了经济管理类的教学、科研过程中,这也是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需求。

1、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的思想基础已经形成

高等学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需要改革和创新,这是经济和管理学科建设及专业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与挑战。未来在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是面向本世纪的经济管理人才必须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要求。经济管理类学生应该使用国际公认的数据分析系统、国际通行的财务管理与分析方法、现代企业管理的新理念、国际标准的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以及国际认可的贸易工作模式。这些新观念、新思想为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准备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2、经济管理学科研究从单纯的定性研究阶段走向定量研究阶段

早在1926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拉格纳·弗瑞希首先提出了计量经济学这一理论。计量经济学是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实际观测的统计数据,采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定量研究经济关系与经济活动的数量规律,并通过建立和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来分析、评价、预测经济活动形态的一门经济学科。伴随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借助计量经济学软件,才能够高效快捷地完成建模、参数估计、统计检验、分析预测等工作。近年来,计量经济学理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虽然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计量经济学有了真正实用的价值,但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需要实验室作为支撑。

3、实验经济学理论的日趋成熟和逐步应用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运用的普及以及软件产业的逐渐扩散,致使复杂的经济现象也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2005年、200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都是做了有关实验经济学方面的工作而获得殊荣的。实验经济学正在成为信息时代经济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因此,仅仅依靠传统的书本式的教学科研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新时期的经济社会变革的需要。为了能够满足现实生活中经济活动信息化的特征,并顺应经济学理论的突破与发展,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活动必须要引入实验的方法,去模拟、仿真现实环境,同时对经济形态进行分析、评估和预测。

二、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目标与功能

近年来,全国各高等院校特别是经济管理类院校普遍重视实验教学活动,掀起了实验室建设的高潮。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实验中心依据经济管理学科对实验的需要,并且结合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对实验中心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建设。结合我们对实验室建设的经验,总结应用型本科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的目标与功能如下。

1、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要考虑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目标的一致性

对于经管类实验室的建设目标,不能盲目提出和生搬硬套,因为目标的提出是信息化革命深入到经济领域以及经济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实验室建设中,应该紧密围绕现实教学目标,适应新时期经济管理活动的需求,并与学校的实验教学体系和教学目标相适应。依据经济管理类实验产生的原因,模拟与仿真是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的基本方法。例如,我校的国际贸易课程,实验中心建设了国际贸易实验分室,学生可以使用模拟贸易实务软件中的外贸流程实习平台部分,分别扮演生产商、进口商、进口方银行、出口商、出口方银行、海关等角色,操作进出口贸易的业务模拟实验。建设过程中还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实验室的建设重点。人才培养定位不同,实验室建设的重点也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同样是培养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学生,对于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学院,培养中要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验室建设要考虑侧重于证券、银行等业务环境的模拟和建设,从软件和硬件配置上考虑给学生提供一个比较逼真的模拟环境。

2、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能够为科研活动提供支撑

经济管理类的科研已经从过去单纯的定性分析阶段走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阶段,因此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工作越来越依赖于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数学建模、算法等。这就要求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要考虑能为经济管理学科研究活动提供重要的支撑,包括研究方法、研究手段、资料来源以及学术交流平台。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要能够利用网络优势、软、硬件优势和技术优势,建立经管数据库,供师生共享,成为信息资源中心,为科研提供数据服务。由于许多的经济管理科研领域都是跨学科、交叉性的新型学科,实验室建设要考虑作为网络交流平台,要突破学科的界限,建设中可以组织包括经济、管理、社会学、数学、信息科学等学科在内的课题组,积极开展联合科研攻关。另外,高校还可以利用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为平台,定期举办学术讲座,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交流、互访等活动。

3、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考虑社会服务功能

科学研究成果运用于社会服务成为科学研究的新起点和新基础,这也是对科学研究的再实践和升华的过程。因此,建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室时,同时可以考虑为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咨询、培训或合作研究服务,这样既达到及时追踪社会动态、使教学科研与实际紧密联系的目的,又可以增强实验室的辐射作用,积极支持社会发展,同时获得的经费还可用作补充实验室的运行经费,解决实验室经费不足的问题,维持实验室的良性运转。所以在进行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时,要使实验室拥有丰富、全面的数据资源和及时的信息咨询功能,拥有先进的实验技术手段和工具软件,以及强大的技术力量,很多实验项目来自于实践,教学科研成果也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的特点,实验室有能力、也有必要将教学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商品,服务于社会。

三、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创新建设的思路

结合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实验中心建设情况,本文谈谈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思路问题。在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上,要求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的建设者必须具有系统性的创新精神。该创新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设计理念、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勇于实践的干劲,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从而设计出富有活力的、能激发学生潜力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实验模式;另一方面,对学校整个实验教学运行体制及管理制度提出了创新要求,即作为管理者应该制定出有利创新、激励创新的管理制度,为教师创新能力的发挥及实验室的创新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1、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动力源于教师的创新能力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由学习能力、教育能力、社会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四种要素构成,实验教学天然具备促进学生学习及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学因素,这也决定了实验教学在院校教育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但是,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客观要求教师应该具备创新能力。设计并实践新的实验模式,作为教学中“教”的主体的教师,应该是能动的、自主的和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如没有充分发挥主体性能动性,仅是将教学作为谋生的一种手段,是不可能以强烈的事业心去创新教学方式及教学环境的。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实验中心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均来自教师的灵感和创新成果转化而建成。

2、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创新性教学实验模式设计思路

创新的经济管理类实验模式设计需要对实验进行系统设计,包括创造与经济社会运行环境高度仿真的实验教学环境、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突出、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以及激励机制的系统性设计。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是从以下几点进行创新性教学实验模式设计的。

(1)实验教学中以高仿真性作为实验设计的第一要素。设计中考虑全面、系统、有创造性地、立体的模拟企业经济业务运行,逼真地模拟出国际贸易、信息管理、市场营销、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等相关业务运行,在高校的实验室内再造出企业经济业务的循环运作情境。

(2)实验教学中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实验模拟设计出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由学生扮演不同职业角色,以具体职业角色相互配合、动态运行的逼真模拟实验模式,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3)实验教学中打破了学科界限,构建了跨课程、跨专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使经济管理类实验摆脱过去单一课程实验的限制,实现了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知识交融的实验教学目的。

(4)在实验教学中融入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激励机制及竞争机制,极大地调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摆脱了过去以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学生以过关获得学分为目的的单一枯燥的教和学实验模式。

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实验中心按以上设计思路设计的实验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实验课程开出率达到百分之百。教师们也明显感觉到实验课教学内容更丰富了,整个学院专业课的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又循序渐进,在提高经济管理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上成效显著,受到多家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注:基金项目:本文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2YJC630121)以及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

【参考文献】

[1] 蒋定福:高校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11).

[2] 徐建平、章学拯:经管类专业实验室建设若干问题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

[3] 姜超: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极端认识:表现、原因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1(3).

(责任编辑:熊亚)

作者:刘满成 邹云良

上一篇:食品药品安全总结优选3篇下一篇:语文课堂提问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