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保险与农业保险论文

2022-04-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气象指数保险以其具有多重特点和优点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归纳有管理成本低、抑制逆向选择、降低道德风险等优点,受到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青睐,并将重点应用于农业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风险问题。气象指数保险计划在墨西哥、肯尼亚等非洲发展中国家相继试点并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气象保险与农业保险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气象保险与农业保险论文 篇1:

宁海县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现状与思考

摘要基于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本身的特性和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宁海县发展农业气象指数保险面临的困难,包括高风险产品难以推广、气象数据的代表性有限、气象指数的开发设计有待完善和农户参保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促进气象指数保险的顺利开展和可持续性,在借鉴各地经验和结合宁海县实际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气象指数;农业保险;基差风险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01.07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農业气象指数保险,或称为天气指数保险,是指在指定区域把一个或几个气象条件对农作物损害程度指数化,每个指数都有对应的农作物产量和损益,保险合同以这种指数为基础,当指数达到一定水平并对农作物造成一定影响时,投保人就可以获得相应标准的赔偿[1-2]。

2014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3],提出“探索天气指数保险等新兴产品和服务”,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开展天气指数保险试点,传统农业保险逐渐向气象指数保险过渡。

宁海县政策性农业保险从2006年筹建,于2007年开始组织实施。实施10年来,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从当初的水稻、生猪2个品种发展到今年的42个品种。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创新险种,气象指数保险产品推出时间较短。宁海2016年开展气象指数保险试点,于2017年新增茶叶低温气象指数、杨梅采摘期降雨气象指数、柑橘气象指数、南美白对虾气象指数、梭子蟹气象指数和白枇杷低温气象指数保险。基于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本身的特性和发展的现状,笔者分析了宁海县发展农业气象指数保险面临的困难,包括高风险产品难以推广、气象数据的代表性有限、气象指数的开发设计有待完善和农户参保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促进气象指数保险的顺利开展和可持续性,在借鉴各地经验和结合宁海县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1发展气象指数保险的现实意义

1.1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在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中,最终的赔付与实际损失并无直接关系,而只与气象指数相关,增加了农民自己预防和减损的积极性,减少了道德风险的发生[4]。传统的农业保险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保险公司无法获得农民的所有信息,损失可能性更大的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更高,风险较低的农民会逐渐退出农业保险市场。而指数保险中,较高风险区域的被保险人由自己负担额外的风险损失责任,因而减少了逆向选择问题的发生。气象指数保险采用的气象数据是准确、客观的,农民和保险公司都可以从第三方获得气象数据,这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1.2承保和理赔程序更简单,运营成本较低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所需的信息较简单,主要是影响农作物收成的气象数据。在进行赔付时只需判定实际的气象条件是否达到了保险合约中规定的触发值,根据达到的触发值和保险合同中的赔付标准予以赔付,因而理赔程序较简单、理赔速度较快。由于不需要根据客户的风险对客户进行分类,也不需要在风险发生后对农户的实际损失进行核查,减少了实地调查和定损所需的人力和物力,节约了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

1.3流通性强、透明度高,易于分散风险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采用标准化合约,保险合同透明度高,易于在二级市场上流通、便于转让。保险公司可以将保险合同进行再保险,还可以将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出售给更多的利益相关者,例如农产品供应商、与农产品相关的再加工企业等,这种风险分摊机制有利于降低农民的参保负担和保险公司的运营风险及财务风险。

2气象指数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高风险产品难以推广

近2年,由于分别受到强降雨和低温的影响,宁海杨梅和白枇杷受损严重。杨梅正常年份年产量约12000t,而2015年仅有6500t;白枇杷常年产量约2000t,而2016年仅有180t,几近绝收。随着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保险公司近年来在白枇杷和杨梅等易受灾作物上亏损较大,因此对其所承担的风险有所顾虑,将保险费率设定得相对较高;而农户因为连年受损,保险意愿虽然十分强烈,但对高额的保费无力承担。

2.2气象数据的代表性有限

从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理论和实践需要来说,一个标准的气象观测站点能覆盖20km2风险区域,按照这一标准,宁海需要92个气象观测站。而目前已有的中尺度气象观测站数量是52个,这样的站点密度与理想状态还相差甚远,导致提供的气象数据并不能完全代表某一地区的实际气象条件。另外,考虑到宁海多丘陵山地,同一气象要素在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差较大,这也使得现有站点气象数据的代表性大打折扣,给前期产品指数的设计和后期的理赔增加了难度。

2.3气象指数的开发设计有待完善

气象指数保险要求指数的设计必须很好地体现实际损失,如果指数与产量或经济产出不是高度相关,就会增大基差风险,出现达到指定气象条件而农户没有受损或农户受损但气象条件没有达到理赔标准的情况。目前推出的气象指数保险主要存在3方面问题:一是气象指数采用宁波大市统一的方式,即宁波各县市区采用相同的指数设计、保费保率和理赔标准,而实际各地遭受灾害的风险不同,这样的设计意味着全市平摊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分地区农户的参保积极性;二是作物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还需进一步研究,作物受到的气象条件影响往往是多方面的,如茶叶受霜冻害程度,目前保险中主要考虑低温对其影响,实际与天空状况、风速也有一定关系,但为便于保险理赔,这些要素都被忽略了;三是宁海现有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种类较少,覆盖面有待提升。宁波其他地区已开展试点或者探索甲鱼气象指数保险、樱桃气象指数保险和苗木气象指数保险等,而宁海对新产品的探索研究还不够,险种覆盖面有待提升。

2.4农户参保积极性不高

2017年,宁海春茶种植面积约7km2,投保3km2;杨梅种植面积约26km2,仅投保0.67km2;对虾养殖面积约13km2,投保2.43km2;梭子蟹养殖面积约7km2,投保3.6km2(表1)。其原因一是大部分农户经营规模小,风险规避意识淡薄,使得农业保险自实施以来一直存在着主动需求不足的问题;二是气象指数保险对于大部分农户来说是一种不熟悉的新型产品,农户对相应保险产品条款理解的难度大大增加,短时间内较难完成对产品的认可;三是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设计得还不够完善以及现有气象站点的密度较小,使得有意愿投保的农户在保费保率和理賠标准等方面对现有保险产品持怀疑观望态度,降低了其参保积极性;四是基层的支持力度还不够,一些乡镇将农业保险片面地理解为一种单纯的商业行为,对农业保险服务社会、保障农业、稳定地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惠农政策理解不深,在推广宣传工作上敷衍了事。

3加快推进气象指数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3.1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保障力度

①调整县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协调小组。建议由分管副县长挂帅,进一步明确其职责,协调保险公司、农户和相关农口部门,切实发挥其“协调”作用。②逐步加大对高风险产品扶持资金的投入。一方面建议县财政针对易受灾作物进一步加大资金补贴力度,缓解保险公司资金压力的同时,减轻农户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将农业救灾资金绑入气象指数保险,基层发放救灾资金时参考农户保险条款中的受灾程度,有助于实现公平救灾。③将农业贷款与购买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相结合,购买农业气象指数保险的农民可以获得农业贷款[5],这种银保一体化[6]的方式不仅拓宽了指数保险的销售渠道,还降低了贷款机构的信用风险。

3.2合理增加气象观测站的数量

政府和保险公司一方出于发展地方经济的需求,另一方出于减少理赔争议的考量,可单独或联合在作物投保区域投资建立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议由县委、县政府牵头,农林、财政、气象、乡镇、保险公司和农户代表等共同会商,综合考虑作物的分布情况和农户要求,合理布局,加密气象观测站点。尤其是针对地形和气候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要尽量达到每20km2布设1个气象站点的要求,另外也要适当增加不同海拔高度上的站点分布。自动观测站可根据作物所投天气指数保险种类来选择不同观测要素,还可随种植区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成本。

3.3积极创新,完善气象指数设计

气象指数保险的产品设计需要保险、气象、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一方面,保险公司应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并邀请农业、林业、气象等方面专家合作进行指数的确定和触发值的设定,逐步完善产品构建程序和气象指数选取机制。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农民的生产规模、自然地理条件和受灾风险,开发出适合更多作物、能应对更多种风险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7]。另一方面,推新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已有的气象指数的研究,结合实际情况,继续补充完善已推出的保险产品。

3.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参保积极性

①政府相关部门,尤其是乡镇农办等应加强对广大农民的推广宣传,一方面向他们普及保险的运作原理以及保险在保障他们生产和收入稳定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树立一些宣传典型,以点带面,努力培养农民的风险规避意识。②保险公司在推销农业气象指数保险时,要有清晰的产品介绍和准确的保险条例合同,便于农民了解该保险产品的费率、参保要求和赔付机制,还应注意建立农民和保险公司之间的信任[8]。

4结语

自2016年开展试点以来,宁海县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户防灾抗灾的能力,保障了农户生活的稳定,得到了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但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高风险产品难以推广、气象数据的代表性有限、气象指数的开发设计有待完善和农户参保积极性不高等。经过充分调研和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保障力度、合理增加气象观测站的数量、创新完善气象指数设计、加大宣传力度4点建议。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以适应广大农户的需求和要求,更好地服务宁海经济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牛浩,陈盛伟.中国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发展现状、面临难题及解决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15(7):130-135.

[2]尹东.气象指数农业保险及其技术问题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6):330-332,33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A].2014.

[4]陈盛伟.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及在我国的探索[J].保险研究,2010(3):82-88.

[5]于宁宁,陈盛伟.气象指数保险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与启示[J].新疆农垦经济,2011(1):10-15.

[6]范红丽,刘玮.天气指数保险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及启示[J].上海保险,2015(1):12-15,20.

[7]干镔青,王云潇,靖钰.天气指数保险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9):241-245.

[8]张博宁.我国发展农业气象指数保险面临的困难及解决建议[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18):196-197,215.

作者:郁懋楠 申子彬 水旭琼

气象保险与农业保险论文 篇2:

气象指数保险在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摘要】气象指数保险以其具有多重特点和优点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归纳有管理成本低、抑制逆向选择、降低道德风险等优点,受到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青睐,并将重点应用于农业来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风险问题。气象指数保险计划在墨西哥、肯尼亚等非洲发展中国家相继试点并得到广泛应用。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采用了不相同的政策措施以及组织保障等,最终为了确保气象指数保险整个流程计划的实施。通过已有的文献研究,气象指数保险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通过对此类问题的细心研究,对于解决我国推广气象指数保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气象指数保险 灾害触发值 基差风险 销售渠道

一、气象指数保险内涵

气象指数保险是指一定的气候条件,通过对气象指数的精确分析,产生的农作物损害程度进行科学计算,最后量化转换为相应的指数,得出相应农作物的损益和产量,保险商业公司则以此为依据提供相应的保险合同。投保人根据投保合同就可以获得相应赔偿款项。气象指数保险作为新生产物,但是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以其自身具有易实施再保险、管理成本低、抑制逆向选择、降低道德风险等优点,受到极大关注。2014年底,在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推动和精心安排下,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在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陆续投入到市场运营中去,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该指数产品的收益良好。根据气象指数保险实施的目的和对象,可以分为有两种:一种以保障农民经济发展为目的,主要是通过消除阻碍农民在实际发展中遇到的灾害性损失,进而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企业单位的生产力。现阶段的主要同行做法是安排当地的农民百姓购买气象指数保单从而能够得到商业保险集团的贷款。包括:订单农业公司、非政府组织、微型贷款机构或者是小农户等。另一种气象指数保险的成本较高,以救济自然灾害为主要目的,相应的保障效益也较第一种更高,保障范围主要包括拯救群众生命,维持基本群众的根本生计。

二、发展中国家实施气象指数保险计划的主要措施

(一)发展中国家实施气象指数保险计划的措施分类

1.重视组织保障和有效的政策支持。气象指数保险计划在国际组织以及各国政府提供的有力支持下使其在发展中国家得以顺利的开展。首先,大部分国家的气候数据和农业生产经营数据控制在政府手中,气象专家和农业专家大多数也都就职在政府等公共部门服务。气象观测站点的维护与建设大部分也是由政府等公共机构机构来完成。其次,商业保险公司的业务也是在政府等监管部门的规范下操作进行的,那么天气指数保险纳入政府政策支持范围。再者,天气指数保险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机构,需要财政、农业、气象、保险等多个部门的相互沟通、相互协调。

2.保险与信贷进一步融合。大部分情况下,固定资产缺乏的农民百姓在无法给抵押贷款人提供足够的担保时,是不能够直接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权利。通过将气象保险指数与贷款权利相融合的方式,有效的拓宽了气象指数保险的农业保险风险和市场销售渠道,极大的促进人们生产与生活的积极性,解决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有助于银行或者是信贷机构农业贷款债权的回收,即购买气象指数保险的客户有获取贷款的权利。

(二)发展中国家实施气象指数保险计划面临的困难

1.气象站数量匮乏。现阶段,发展中国家可以供科学研究的气象数据较为缺失,大部分气象站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数据检测标准。数据缺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气象指数保险计划发展的主要障碍。

2.基差风险是气象指数保险面临的另一困难。基差风险作为一种余下的未保险损失,来自于保险原本要抵御的实际损失和依据指数的赔付额之间的不等值。由于气象指数保险的指数和损失之间没有十分紧密相连的相关性和联动性,投保人从保险公司得到的赔偿不足以弥补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损失,甚至有投保人蒙受了巨大的灾害损失之后,退保的行为时常发生,致使很多单位及个人的生产和生活积极性大大较低。

3.匮乏的销售渠道也是制约气象指数保险计划推广的挑战之一。由于气象指数保险的目标客户群体大多散落在农村和处于偏远地区,大多数情况之下保险公司的销售渠道难以覆盖到此区域。现阶段同行的做法是,将试点地区的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合作伙伴的代理模式,即选择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或者信贷机构和拥有强大的社会关系作为气象指数保险的销售中介。

三、气象指数保险指数的发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保险业发展先后经历了50年代的兴起和停办,80年代的恢复试办,90年代萎缩低迷和2010年后的迅速发展这四个具有显著特征的发展阶段。2010年后的中国农业保险在经营主体、财政支持、政府引导等诸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被认为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新的里程碑,但是在发展过程也遇到了诸多问题,如损失处理繁琐、损失难于评估、风险难于测定、逆向选择管理问题以及道德风险管理问题等。

鉴于气象指数保险在埃塞俄比亚、马拉维、印度和墨西哥面临的困难和实施所采取的措施,我们得出,若要在我国大面积推广将气象指数保险应用于农业灾害管理还不具备一定的条件,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如协调相关部门间的关系、拓宽销售渠道、搜集与处理气象数据、建设气象观测点以及保护与研发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等。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獻

[1]张惠茹.指数保险合约——农业保险创新探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曹雪芹.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和天气指数保险的应用——印度实践评析与借鉴.上海保险.

[3]陈盛伟.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及在我国的探索[J].保险研究,2010.

[4]陈盛伟.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行情况与发展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10.

[5]李鑫.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及天气衍生品在农业保险中的作用.金融经济.

[6]陈迪红,张宁.基于“大工程观”的保险精算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

作者简介:张登宇(1988-),男,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硕士学历,兰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李楠(1989-),男,汉族,北京市人,硕士学历,兰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作者:张登宇 李楠

气象保险与农业保险论文 篇3:

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费率的厘定方法及实证探究

摘要: 本文试图探析区域农业气象指数保险费率的厘定方法,并以开封地区为例计算保险费率。结果表明,该地区小麦作物的保险费率在现行保障水平下应该定在665%,当前河南省核定的小麦作物的保险费率为6%。这与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开封地区气象指数而确定的保险费率水平略有差距,表明政府在农业保险工作方案的制定方面应立足本省省情进一步完善。本文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保险;费率厘定;气象指数

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是各级政府支持“三农”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1]。然而,在此背景下,农业保险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保险费率的厘定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农业保险大都采用作物的单产分布模型来确定保险费率。国内外相关研究实践表明,这种主观性误差过大的处理方式会带来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管理成本高、风险分散能力不强等弊端。因此,积极研究以分析气象指数为基础的新型农业保险对克服传统农业保险的弊端,保障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从数据易得的角度考虑,选取河南省开封地区为样本,来厘定小麦保险费率。在模型选取方面,本文以2002-2011年河南省开封市各县区)内气象指数的统计结果计算发生农业自然灾害的概率,以保险公司赔付率和投保农户损失率为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将评价指标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并求出最优解。根据最优解的取值确定较为科学合理的农业保险费率,在我国同类地区具有推广价值。

一、农业保险费率厘定的研究现状

国外在农业保险方面的研究较早,也比较地深入系统。国外学者十分重视对农作物风险评估和作物单产分布的研究,如从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时间里,国外学者仅在美国农业经济杂志上就提出了六种单产分布的参数模型形式(Bailey Norwood,2004)[2]。目前拟合作物单产分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由于传统农业保险的发展瓶颈,国际金融保险界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开发了两个农业保险产品:气象指数保险和区域产量指数保险。气象指数保险是用特定的农业气象指标作为触发机制,它跟受灾后农作物的受损情况无关,无需逐户勘查定损,也不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美国、墨西哥、秘鲁、肯尼亚、印度、越南等国采用降水指数保险降低旱涝灾害对农业造成的风险;南非的苹果合作社采用气象指数保险分散霜冻带来的苹果种植风险。

目前国内农业保险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较缺乏对举办政策性农业保险可行性的研究和相关精算领域的定量研究。曹雪琴(2008)认为对供需双方而言精简了运作程序,做到了相对的信息对称,这些都是传统农业保险无法比拟的。庹国柱(2008)、张哨(2008)、张惠苑(2008)等指出天气指数保险存在明显的缺点,如单一气象指数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不能准确衡量农作物的减产率,基差风险难以规避等。毛裕定等(2007)、吴利红等(2010)、娄伟平等(2009;2010)设计了浙江省樹橘霜冻指数保险、水稻干旱指数保险,这些产品均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与区域产量指数相结合的天气指数保险,采用的定价方法是传统农业保险所使用的单产波动模型 [3]。

新型农业保险刚引入我国不久,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但是由于需要把气象指数抽象为农作物的损害程度,每个指数都有对应农作物的损益。这造成了保险费率厘定上的困难,有关费率厘定的研究成果寥寥可数。本文正是在借鉴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气象指数测算发生农业自然灾害的概率,并引入了综合评价模型,设置参数使保险公司赔付率和投保农户损失率之和最小。站在全局的角度满足保险公司、农户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以期为政府在农业保险工作方案的制定完善方面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二、农业保险费率厘定模型设定

保险费率的厘定是保险工作方案制定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纯保险费率指的是使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与其赔付支出相等时的保险费率。保险费率的厘定依据大数法则和收支相等原则。根据保险精算的基本原理,假设发生一次灾害即造成绝产,用大数法则将灾害发生的概率近似代替单位面积的损失率,进一步用收支相等原则将损失率近似代替保险费率。这里的概率P是10年内在小麦生长期间发生自然灾害的概率。

P=[SX(]10年内小麦生长期间发生灾害的总天数[]10×小麦生长期天数[SX)][JY]1)

现行的农业保险是成本保险,即保险公司只赔偿投保农户的种植成本。经调查走访,实际测算出开封地区小麦种植成本的平均值为450元/亩,而现有的农业保险工作方案中的保险金额不足以承担农户的种植成本。通过把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和保险费率作比较,可以根据二者的差距调节保险费率从而对保险公司、投保农户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权衡,进而得出合适的保险费率、政府补贴率等。

为了检验保险工作方案的合理性,需要构建一个指标框架对其进行评价。在综合考虑政府财政承受力、保险公司和投保农户利益的情况下,保险公司的赔付率、投保农户的损失率应该最小。保险公司的赔付率是保险公司总赔偿金额与总保费收入的比值,为方便计算,用保险公司对单个投保农户的期望赔偿金额和保费做比,损失率是投保农户投入种植投入和保费)减去保险公司赔偿占总投入的比重。可以把上述评价指标变为目标函数,这样就形成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

目标函数:

作者:郑硕 张亚楠 杜乃涛

上一篇:夫妻财产约定法律论文下一篇:竞争战略管理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