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措施论文

2022-05-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老铁路全线开通12月3日,中老铁路老挝段“澜沧号”动车首班客货运依次顺利发车,连接中国西南部云南省昆明市和老挝首都万象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据悉,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旅客从昆明至万象最快十小时左右可达。此前只有3.5公里铁路的老挝,从此迈入铁路运输时代。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西部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措施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部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措施论文 篇1: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四川进行时

区域金融中心在提升城市和地区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等方面有重要战略意义。四川作为西部大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以金融业撬动整个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差距,已成为西部地区迫切的任务。需要从改革创新、监督管理和金融功能区打造等多方面下功夫。

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浓墨重彩

四川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战略在近五年不断被明晰并提升高度。

2008年3月6日,原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在“两会”期间明确提出四川力争用10年时间,建成以成都为核心的西部金融中心。2008年10月,省政府金融办正式成立。

2009年,四川省历史上首次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有关部门联合制定了《四川省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四川省金融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出台多项意见,多次强调全面推动“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发展规划,加快“金融中心”建设。随后,成都市政府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多项罕见的优惠措施,吸引全球金融机构来成都安家落户,并正式明确将锦江区东大街作为成都金融一条街发展,“西部金融中心”的建设再次提速。

2010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0~2012年)》,规划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总体目标和发展布局,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工作重点以及政策措施,规划期限为2010~2012年。

在规划发展和政策指引下,四川省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金融业融资结构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金融改革取得积极进展,金融风险得到妥善处置,金融业对外开发进一步扩大,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四川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资产规模逐步扩大。货币信贷保持着较快增长,增速逐步减缓并向常态回归,2010年存贷款余额均位列中西部地区第一,全国第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40763.3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0504.1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19485.7亿元,同比均大幅增长。

四川证券市场也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势头,融资规模逐渐扩大。2010年底,四川辖区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90家,川内注册的证券公司4家,证券交易额3.7万亿元,居全国第8位。

四川保险市场发展较快,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2010年年末四川共有保险公司54家,实现保费收入765.8亿元,比2009年增长32.3%;全年支付各种赔款和给付150.9亿元,增长15.6%。

四川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最早在成都设立后台服务中心的建设银行95533成都客服中心现在已扩展到服务全国24个省(市)区。2008年成都投控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主要职责为投资地方性金融机构,消化管理、处置地方政府性不良资产,管理政府性经营资产。这样一个完整的、专业化的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的构架和设计,在全国也无先例。

西部金融中心现状:竞争力弱

全国各地争建金融中心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内地至少有30多个城市提出规划建设金融中心,形成“金融中心”遍地开花的奇特现象,不少地方“金融中心”定位虚幻,导向不明。金融中心的发展,需要培育产业链、完善产业链、丰富产业链,只有金融和贸易制造业行业的总部和产业丰富起来后,金融环境才能得到真正的改善。

以目前中国城市的现状来看,已初具“金融中心”影响或有可能形成“金融中心”的城市,不会超过3个。从发展远景的角度来看,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如果能够有4至5个城市成为区域“金融中心”,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金融业在四川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突出,对周边省市影响力不够大

2010年,成都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437亿元,占GDP比重为7.9%,低于重庆的481.22亿元。从定义来说,如果要成为一个区域的金融中心,这个城市的金融GDP至少是其总体GDP的10%以上,成都显然还达不到这个要求。

目前成都的金融影响力和辐射力也主要是成都以南的四川地区以及西藏,对中国西北部地区以及云南、重庆的影响力都不大,尤其没有具有影响力的金融总部企业。

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成都作为核心仍存在较大差距

成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低,金融产业发展程度有待提高;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法人机构少,总部经济特征较不明显;银行业在金融业中占绝对比重,非银行金融机构严重不足,金融体系发展不平衡,结构单一;政府背景融资平台对银行的负债潜藏着一定的财政与金融风险;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依然存在,公司内部控制亟待加强,市场秩序需进一步规范;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以金融中心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非常滞后;缺乏国际一流的金融人才等。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大刀阔斧

四川大力发展金融业,以成都为核心建立西部金融中心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坚持市场化推进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做大做强金融产业。

加强金融业监督管理,为四川西部金融中心铺路搭桥

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促进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金融体系健康运行。

政策上,应加强组织领导,积极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并以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为重点,制订和完善全省和成都市金融发展策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将西部金融中心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全省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在资金支持、用地规划等方面优先予以保障。

金融监管上,应制定区域金融监管规划和区域金融业发展纲要,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机制。完善和加强对各类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强化对金融创新的监管。完善分类监管的配套措施,强化对区域金融监管规划和区域金融业发展纲要的执行力。完善监管体系,推动行业自律,督促强化公司内部控制。丰富监管手段,推进金融信息化和金融业人才建设,优化监管环境并加强监管部门自身建设。

组织上,应继续完善银行、证券、保险监管部门同宏观调控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扩展金融信息共享的广度和深度,增强金融监管合力,跨市场的金融风险。

推进金融业改革创新,提升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应促进已改制银行分支机构的深化改革,继续推动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改革。改善各类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提高内控水平,强化资本约束,防止资产质量下降和经营效益下滑。转变发展模式,加快推进金融组织、机制、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有效发挥金融服务经济社会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证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以达到融资结构的优化。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尤其应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政策支持企业债券融资的发展,推动省内企业扩大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

打造成都金融功能区

打造成都金融功能区应遵循:省内金融中心——跨省金融联动中心——西部金融中心的发展路径。

首先,创新产业金融支持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善省内的交通、通信设施、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提高金融部门产值的贡献率,加强并巩固成都的省内金融中心地位。

其次,加强跨省交通、网络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与周边省份的经贸合作,建立跨省金融交流机制。大力发展外向经济,加大对外贸易,发展金融业聚集和外向经济,尽快发展成为跨省金融联动中心。

最后,做大做强金融机构,促进本土及驻地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并积极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建设高水准、现代化、国际化的金融商务区。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形成金融集聚区和总部经济。大力引进和发展投资银行、基金公司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为公司上市融资提供多方位“本土”支持,积极培育和积聚中高级金融人才。最终成为覆盖西部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作者:林楠

西部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措施论文 篇2:

中老铁路全线开通等

中老铁路全线开通

12月3日,中老铁路老挝段“澜沧号”动车首班客货运依次顺利发车,连接中国西南部云南省昆明市和老挝首都万象的中老铁路全线开通运营。据悉,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后,旅客从昆明至万象最快十小时左右可达。此前只有3.5公里铁路的老挝,从此迈入铁路运输时代。

《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出炉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后,11月29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继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后,国家层面批复的全国第三个、西部第一个都市圈规划。《规划》明确,成都都市圈以成都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共同组成。在具体建设任务上,《规划》提出优化都市圈发展布局、加速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同网、协同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共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促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八大任务。

《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正式出炉

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消息,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川渝两地政府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规划分为“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三大部分。其中提出,到2025年,西部金融中心初步建成。金融體制机制更加优化,金融机构创新活力不断增强,金融开放程度显著提高,金融生态环境明显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居全国前列。

西藏“两路”精神纪念馆全新开馆

12月10日,西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两路”精神纪念馆在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机关大院正式挂牌。2018年7月,在交通运输部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秉持“把红色资源保护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的理念,建设了“两路”精神纪念馆。自开馆以来,纪念馆先后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公路学会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命名为“第一批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公路科普教育基地”和“西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西藏自治区印发江河源保护行动方案

近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西藏自治区江河源保护行动方案》,《方案》提出,通过五至十年努力,确保主要江河源区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区域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保护管理制度体系日趋完善。《方案》明确,将重点开展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长江、怒江、澜沧江、伊洛瓦底江、恒河、印度河、羌塘草原内流区八大水系33条主要江河的源区保护工作。通过实施“三大行动九项工程”,全面加强江河源保护,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西部数据交易中心正式成立

12月17日,西部数据交易中心在重庆江北区正式成立,并达成首笔交易。“在这里可以交易数据包、API接口、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数据交易服务等。”西部数据交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奚洋说,该中心为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合规的数据交易场所。当天,该中心还面向全国挂牌了三款数据产品,包括川渝普惠金融数据产品、中新通道闻海大数据产品和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数据产品。近期还有近30款各类成熟数据产品将陆续在数据交易平台上架,为西部地区的数据合规流通提供市场化的实践经验。

西部金融生态环境发展措施论文 篇3:

西安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机遇及挑战

摘 要: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金融已经成为经济的核心,贯穿于整个经济活动的始末,并且成为衡量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在对国内外金融中心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探讨以后,对西安建成西部金融中心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以此研究推动形成西安成为西北、乃至整个西部的区域金融中心。

关键词:西安;金融中心;机遇;挑战

0 引言

金融是当代经济的核心,而金融中心则是金融活动集聚之地,在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据不完全统计,除北京、上海外,在全国30多个省市中,有接近20个副省级城市都提出了建设金融中心的构想。推动西安建设成为西北乃至整个西部的金融中心,实现区域金融资源聚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是一项重大而有意义的工程。

1 金融中心的概念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金融中心的概念和含义有多种表达方式,要想给出一个合理完善的定义似乎是不可能的。狭义上,金融中心是指一国或地区具有跨国(境、区)交易功能的,在本国或地区甚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和中心地位的金融市场;广义上是指以金融市场为载体的,具有中心地位的经济、金融区域。可以说,它是金融产品的集中地,金融市场集中分布地和金融机构、金融人才汇聚地。香港大学饶余庆教授在《走向未来的香港金融》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金融中心是指一个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群集,并进行各种金融活动与交易的都市。

金融中心集聚着城市主要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大量的投资基金、金融中介公司等,使得金融中心相比一般的经济中心,具有更强的发展力、辐射力、带动力、创造力、影响力和凝聚力。金融中心一旦形成,将通过资金和资本的集聚和辐射,形成强大的资金流,为区域内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投融资服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国外金融机构的进驻。因此,金融中心通常也是一个经济中心、贸易中心或物流中心,对周边地区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2 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路径

关于金融中心的形成路径,国内外很多专家都有过研究。Leyshon认为诱致金融活动集中的因素有收入和阶层结构,银行机构经营的集聚和溢出效应以及金融文化的影响。Gehrig区分了影响金融中心产生的向心因素和离心因素,向心因素有经济与金融业务规模、信息溢出效应和市场流动性;政治干预、地方保护等离心因素造成金融业进入壁垒。Porteous用“路径依赖”解释为何某城市能够持久地在区域内维持金融优势。香港Simon X.B.Zhao以信息外在性、不对称信息、信息腹地作为度量金融中心在区域内主宰能力的重要指标。Reed把金融中心发展过程的规律性分为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又构成一个腹地范围的等级体系,这五个阶段的中心依次相应的服务于直接腹地、腹地更大范围、整个国家范围、临近国家和政治属地、世界范围的金融中心,并且认为形成金融中心的根本特征是相关城市具备收集、交换、重组和解译信息的能力。

透视世界金融中心的形成历程,我们可以将金融中心的形成路径简单概括为两种:一种是自然内生形成模式,另一种是政府外力推动形成模式。自然内生形成模式,是指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当地经济、贸易和投资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与此同时,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又助推当地经济的发展,城市金融业务的贡献率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最终产生地区性或者全球性的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政府外力推动模式,是指政府为了快速发展经济,积极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努力扶持当地金融业的发展,通过金融体系和规模的扩张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打破金融中心只能产生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垄断,如二战后崛起的新加坡、巴林、开曼群岛等。但是总结金融中心的形成过程,不论是自然内生形成模式还是政府外力推动形成模式,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城市交通和地理位置的影响,金融中心需要优越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通信设施,同时要靠近经济迅速增长的国家和地区,来确保其稳定的金融交易和资金流动。

3 西安建设成为西部金融中心存在的问题

自成为丝路起点以来,西安逐渐具备了成为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基础和条件,并形成了自身的独特优势,但与同在西部的成都、重庆相比,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1 经济发展潜力大,但总量还不够

目前西部地区明确提出竞争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主要是西安、成都和重庆三市。但从经济总量来看,虽然西安市经济基础良好、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城市面积和人口的限制,经济总量还是小于成都和重庆。

3.2 金融资源总量相对偏小

总体来看,西安市金融资源相比成都和重庆略显不足,突出表现在:存贷款规模较小;保费收入和保险深度较低;金融机构总部和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偏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力弱,业务经营单一,混业经营尚未形成;风险投资公司、机构投资者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缓慢,对经济的支持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3.3 金融市场深度不足,结构不均衡

尽管目前西安市各类金融机构种类相对齐全,但金融产业链目前还不够完整,金融市场发育不足,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也不够紧密。

一是市场发育不充分,能源、股权、产权、碳排放权等要素交易市场建设缓慢,相应的金融产品创新滞后,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效率低。

二是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广度和深度仍需拓展,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商业保理、服务外包等新型金融业务发展缓慢,新型金融业态发展滞后,上市公司数量较少,企业直接融资能力不足。

三是区域性金融机构缺乏,绝大多数金融机构的展业范围仍主要在省内,金融服务辐射力不强,距离区域性金融中心还有差距。

3.4 金融中心载体建设推进不够理想

2008年,西安市开始着手建设西安金融商务区,但从近年发展运行情况看,西安金融商务区建设推进还比较慢,其金融商务功能没有被凸显。当前西安高新区已经形成了实事上的金融机构聚集区,但高新区又缺乏对金融聚集区的长远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发展空间不足。

另外,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中还缺乏统筹协调机制和有效的推进措施,省、市、区在推进建设上没能形成合力,这些都对加快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不利影响。

3.5 行业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企业和个人的金融需求也在发生变化。相对于北京、上海等中国金融中心,西安市金融业服务水平还有待提升,金融企业的内控建设、文化建设、服务培训工作有待加强。

4 西安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政策建议

4.1 加快西咸一体化进程,扩大城市经济总量

按照目前现状,两地人口合计接近1400万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合计5500亿元左右,在切实推进两地合作后,西咸将成为整个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内核,将建设成为高端产业集群化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全国联通世界的特色功能新区,形成在国际具有重要影响力、在西部具有强大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示范区。

4.2 加大开放力度,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一是加大对内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快与国际市场和周边地区的经贸往来,实现与整个中西部地区、乃至中亚等国家地区的进一步融合对接。

二是进一步发展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模式,壮大优势产业,实现产业集群。

三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西安,大力发展非公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积极吸引内蒙、山西的富余资金来西安地区投资,促进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进一步集聚。

四是扩大金融合作,提升金融业开放水平,积极探索本地法人金融机构跨区域经营,推动长安银行、西安银行、秦农银行、陕国投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走出去”。

4.3 加强政府引导,实现金融资源集聚

一是加大金融招商力度,出台扶持政策,吸引境内外各类知名金融机构业务总部、营运总部、研发中心等尽快入驻,如丝路基金、亚投行、金砖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开发金融机构。

二是填补法人金融机构空白,争取设立长安人寿保险公司,设立能源、科技、农业等专业性保险法人机构等。

三是发起设立大型新型金融集团,以股权投资基金为纽带,打造“长安系”金融企业集团,“秦农系”银行控股集团,支持省金控集团设立千亿级产业基金,快速做大资产规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综合经营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

4.4 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完善金融交易市场体系

一是将陕西股权交易中心作为建设区域性资本市场重要抓手和平台,加大与其他产权交易中心的合作,为区域非上市企业提

供股权登记、挂牌、规范辅导、报价交易等服务,使之成为企业并购重组、股权流通、创投资本退出的交易平台和拟上市企业培育基地。

二是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在西安申请设立西部证券交易所,或者西部OTC柜台交易市场,推动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是构建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宗能源商品及战略资源交易平台,争取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交易中心,形成有重要影响力的能源交易中心和定价中心。

4.5 加大改革力度,促进金融创新发展

一是向国家申请设立“西安金融改革开放试验区”,争取成为国家金融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场。

二是申请设立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等专项改革创新试验区。

三是申请开展互联网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试点,顺应网络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趋势,鼓励众筹平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大胆创新,规范有序发展,努力把西安打造成为区域性互联网金融创新基地。

四是降低融资租赁业务市场准入门槛,扩展融资渠道,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融资租赁业发展。

五是紧紧依靠陕西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支持航空航天类保险产品开发,推动区域内航空航天保险业的发展。

六是依托国际港务区和西安综合保税区的发展,积极推动地区汇改工作,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在西部涉外经济发展方面实现突围。

4.6 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降低金融机构税负水平

一是在充分评估金融机构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制定长期规划,为金融机构业务经营和资本输入提供一个更为宽松、良好的商业环境。

二是制定金融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给予金融机构在营业税、所得税等方面一定照顾,对于一些新的交易品种、交易方式,政府甚至可以考虑给予免税,以此活跃区域内金融市场,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落户西安。

三是实施金融人才战略,研究制定金融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建立金融人才储备库,形成规范、多元化的人才成长机制。

4.7 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是一个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体系。

一方面,西安市政府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法规和政策,提高执法能力和司法公正,确保公平交易,维护金融秩序,规范市场行为,有效保护金融主体产权,全力打击恶意信用欺诈和逃废金融债务行为。

另一方面,政府要转化角色,为金融机构提供高效的审批服务和充分的信息服务,同时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提高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构建区域内的诚信文化,才能推动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4.8 加快金融业信息化建设,提升金融业服务水平

金融业服务水平的提升,将为城市树立良好形象,有利于金融中心的建立。因此要加快现代金融业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西安的科技优势、人力资源优势,鼓励和吸引外资金融机构和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在西安设立研发中心、信息中心、灾备中心、语音中心、服务中心、培训中心等,实现金融业服务水平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游碧蓉.透视国际金融中心的百年变迁[J]亚太经济,2001(2).

[2][美]温斯托·劳拉詹南.金融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王传辉.国际金融中心产生的模式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2000(6).

[4]胡坚.论亚洲地区多层次的国际金融体系[J].经济科学,1996(6).

[5]郑长德.中国金融研究[M].中国三峡出版社,2003.

[6]沈坤荣,张成.金融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跨地区动态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7).

作者:杨锋涛

上一篇:中考百日冲刺励志发言稿下一篇:星级化管理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