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解读西部十二五规划(精选6篇)
《规划》明确基本思路
这位负责人说,西部大开发已进入第十二个年头。《规划》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围绕主题主线,进一步明确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一是在开发理念上,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确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摆在突出位置,坚持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把后发赶超与加快转型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在“好”上做文章,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部特点的新路子。
二是在开发方式上,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国家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同时,适应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把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单列一节,明确提出了要求。
三是在开发布局上,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一手抓重点经济区培育壮大,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一手抓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民族地区跨越发展。
四是在开发重点上,更加注重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破解交通和水利两个瓶颈制约。生态建设更加注重建立长效机制,提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更加注重突出重点、综合施策,提出要加强5大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三农”建设在强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同时,针对西部牧区、林区分布广、面积较大的特点,把振兴牧业经济和提高林业发展水平单列两节,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了建设任务。改革开放指向更加明确,进一步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突出内陆和沿边地区开发开放。五是在开发机制上,更加注重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划》提出,地方各级政府要强化指导服务,大力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吸引各类要素有序向西部地区流动,进一步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和支持西部大开发。六是在开发政策上,更加注重差别化支持措施。《规划》要求,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落实好中央对西部地区在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产业、土地等方面的差别化政策,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倾斜力度。
继续加大对西部基础设施支持力度
这位负责人说,“十二五”时期,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继续突出强调交通和水利两个关键环节。交通重点解决通道建设和路网完善问题。铁路要加快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联系的区际通道、与周边互联互通的国际通道建设;公路要进一步强化路网衔接,打通省际“断
头路”,建设连接东中部地区的公路干线和国际运输通道;民航要加强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建设,新建一批具有重要作用的支线机场。
水利重点解决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西南地区水源工程建设;在充分节水的前提下,合理建设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解决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同时,国家将积极推进能源通道建设,完善国内外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能源输送管网;推进“三网融合”,提高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西部生态建设重点明确
这位负责人说,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十二五”时期,一是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制定《生态补偿条例》,努力实现生态补偿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二是要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加快编制退化草地治理等重点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规划,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和防护林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生态移民,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
三是要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提高饮用水水质达标率,确保饮用水安全,建立健全工业污染防控体系,推进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四是要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五是要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害风险管理水平。
五大举措改善西部农民生活
这位负责人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目的。《规划》在优先发展教育、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繁荣文化事业等方面,提出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的重点任务。在改善西部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主要有五大举措。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强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二是振兴牧业经济。加大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转变牧业发展方式。
三是提高林业发展水平。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加快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四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拓展农业广度和深度,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努力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加强农民培训,推进农民创业,提高农民非农就业收入;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大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五是建设幸福新家园,实施“六到农家”工程。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加快建设通乡通村道路,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因地制宜实施农村沼气建设,推动农村危房改造,改善村容村貌,建设农村新型社区。
西部地区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
这位负责人说,西部地区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公里,与周边14个国家和地区接壤,是我国通往中亚、南亚、东南亚以及俄罗斯、蒙古的重要通道,地缘优势突出。西部地区的开放水平,决定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今后一段时期,扩大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点。西部地区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大向西开放力度,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推进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重点边境城镇、重点口岸、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打造沿边对外开放桥头堡和经济增长极。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重庆、成都、西安、昆明、南宁、贵阳等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积极推动宁夏形成我国面向阿拉伯、穆斯林国家开放的重要窗口。
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闻背景)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对西部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2000年3月中旬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成立并开始工作。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2001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再次进行了具体部署。2006年12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明确奋斗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
本报评论员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公布了,它是指导西部大开发五年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大举措。
“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在西部地区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下,西部大开发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首次超过东部地区的五年,也是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对国家贡献最突出的五年。西部地区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西部地区依然是我国区域发展的“短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十二五”时期要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战略优先位置,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努力保持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努力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始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既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在“好”上做文章,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部特点的科学发展新道路。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要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为全国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位置,着力破解交通、水利瓶颈制约难题,加快构建适度超前、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筑牢我国生态安全屏障。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西部地区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要更加注重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区域开发方针。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一手抓好重点经济区的培育壮大,形成带动和辐射周边发展的经济高地;一手抓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脱贫致富,落实好中央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扶持政策,推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张平:“十二五”规划纲要体现六大特点
张平主任说,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 我们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在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过程中, 针对这些问题做了深入研究, 期望在今后五年的发展进程中解决好这些问题。这也就构成了“十二五”规划的特点。
他说, 最突出的特点是规划纲要通篇贯穿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围绕主题主线确定政策导向、设置规划目标、明确战略重点。二是力求做到五年与十年、当前与长远的有机结合, 做好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 巩固和扩大应对危机成果;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 为实现奋斗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三是努力体现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导向, 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四是坚持民生优先原则, 在收入分配、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 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五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六是在体现规划战略性、前瞻性的同时, 努力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朱之鑫:“十一五”的发展使我国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朱之鑫副主任对记者们说, 这五年, 我们大事办得漂亮成功, 难事办得稳妥扎实, 急事办得及时有效, 喜事办得喜庆振奋。
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国内生产总值五年年均增长11.2%, 去年实现397983亿元, 人均超过4000美元, 财政收入达到83080亿元, 比“十五”末增长1.6倍。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五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5771万人, 转移农村劳动力4500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明显增强, 特别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为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 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 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徐宪平: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徐宪平副主任指出, “十二五”规划纲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关内容篇幅最长, 内容最丰富, 措施最具体。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9个方面。城乡居民无论是生活在东部还是西部、农村还是城市, 政府都要提供同样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特别是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继续坚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两个同步”的导向。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今后五年要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要新增1亿人。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实现全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 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新增6000万人以上, 政策范围内的医保基金支付水平要提高到70%以上。
关于印发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发改地区[2012]2221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我委组织编制了《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同时,据此做好本地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的修订完善和组织实施工作。
附: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2年7月25日
易地扶贫搬迁“十二五”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〇一二年七月
目 录
前 言.................................................................................................................2
一、基本形势.........................................................................................................3
(一)主要成就..............................................................................................3
(二)面临困难..............................................................................................3
(三)有利条件..............................................................................................4
二、总体思路.........................................................................................................4
(一)指导思想..............................................................................................4
(二)基本原则..............................................................................................5
三、建设任务.........................................................................................................5
(一)建设目标..............................................................................................5
(二)建设内容..............................................................................................6
四、组织方式.........................................................................................................6
(一)搬迁对象..............................................................................................6
(二)搬迁方式..............................................................................................6
(三)安置方式..............................................................................................6
(四)产业发展..............................................................................................7
五、资金筹措.........................................................................................................7
(一)资金来源..............................................................................................7
(二)补助标准..............................................................................................7
(三)中央投资使用范围..............................................................................7
六、保障措施.........................................................................................................8
(一)明确工作责任......................................................................................8
(二)编制地方规划......................................................................................8
(三)创新工作机制......................................................................................8
(四)加强项目管理......................................................................................8
(五)落实配套政策......................................................................................9
(六)多方筹措资金......................................................................................9
前 言
易地扶贫搬迁是开发式扶贫的重要内容,是在贫困地区组织实施的一项重要专项扶贫工程,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在国家的组织和支持下,各地积极探索搬迁安置模式,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确保顺利完成“十二五”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指导,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总体要求,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实施范围是中西部地区(不含新疆和西藏),重点是《纲要》明确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兼顾连片特困地区外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国家明确的其他贫困地区。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基本形势
(一)主要成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为确保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发展经济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坚持把贫困人口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坚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扶贫开发成效。“十一五”期间,国家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005年的6432万人减少到2010年的2688万人(按照贫困标准1196元统计),贫困发生率由6.8%下降到2.8%。为帮助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五年来国家累计安排易地扶贫搬迁中央预算内投资76亿元,连同地方投资总投资106亿元,搬迁162.7万人。通过引导、带动其他相关支农投资和出台配套政策,加强了住房、农田水利、乡村道路、人畜饮水、农村能源、教育卫生等设施建设,大幅提高了搬迁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同时,统筹解决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和特色产业发展问题,有效拓宽了增收渠道和致富空间,缓解了迁出区的人口压力,有效恢复和保护了生态环境。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帮助搬迁群众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发展致富之路。
(二)面临困难
近年来,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任务依然十分艰巨;经过二十多年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贫困人口依然量大面广,特别是还有近1000万人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等生存环境恶劣、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区,生存发展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群众脱贫愿望强烈,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重,但贫困地区水土等安置资源短缺,土地调剂困难,后续产业发展不足,配套政策协调与整合难度大;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但与易地扶贫搬迁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这部分群众的脱贫发展问题如果得不到尽快解决,势必影响我国扶贫开发进程,影响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如期实现。
(三)有利条件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加快,为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发生根本变化,综合国力将进一步增强,“抓两头、带中间”继续作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欠发达地区将得到国家更大的支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纲要》明确提出要逐步增加投入,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为扶贫开发工作注入强大动力。国家将继续实施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有序推进城镇化进程,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多年来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形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示范效应显著,贫困群众自愿搬迁积极性高涨,为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为主题,以根本改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为主线,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突出重点,创新工作方式,着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搬迁群众创造生存发展环境,着力培育后续产业,提高搬迁群众收入水平,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各级政府是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主体,把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帮助缺乏基本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在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强迫命令的前提下,加强领导,统筹谋划,积极稳妥组织实施,为搬迁群众脱贫致富创造环境、打好基础。
——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在国家规划指导下,根据本地区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科学布局安置区域,合理确定搬迁重点,优先安排自然环境特别恶劣地区深度贫困群众的搬迁。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项目整合,协调各方力量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充分认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妥善处理搬迁需求与投资可能的关系,根据资金筹措能力和安置资源条件,区分轻重缓急,科学编制项目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搬迁目标任务和建设时序,按规划、分、有计划地组织实施。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立足资源特点,考虑群众生产生活习惯,合理确定安置方案,宜集中则集中、宜分散则分散,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有利于群众发展的安置方式。
——自力更生、政府支持。充分尊重搬迁群众的主体地位,调动其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建设新家园。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扶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帮助搬迁群众创造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
三、建设任务
(一)建设目标
围绕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扶贫开发总体目标,“十二五”期间,力争对240万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年均48万人。确保搬迁人口稳定后的生产生活不低于迁入地居民的平均水平,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二)建设内容
“十二五”期间,围绕改善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支持建设住房和必要的附属设施,以及人畜饮水、村内道路、农村能源等生活设施;开发建设基本农田、改造中低产田以及农田水利、农村公路、草牧场和棚圈等基本生产设施;配套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劳动力培训,扩大就业渠道。
四、组织方式
(一)搬迁对象
易地扶贫搬迁的对象是生存在环境恶劣、不具备基本生产和发展条件、“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地方病多发区等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因采矿沉陷、开发占地、工程建设等原因需搬迁的人口,不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
(二)搬迁方式
根据迁出地的村落分布情况,采取以自然村落为单元的整体迁出方式。对于零散分布的自然村落和零散住户,一次性全部迁出;对于规模较大且必须全部迁出的自然村落,根据安置地情况统一规划,分批迁出。优先安排最为贫困的自然村落和深度贫困农户。
(三)安置方式
根据安置地资源条件和环境承载能力,通过依法开发耕地、调整置换土地(林地)等形式配置安置资源,可采取就近、分散插花、规模集中等多种方式安置。对于行政区内缺乏安置资源的,可创造条件实施跨区安置。有条件的地方,也可根据搬迁群众的劳动技能和当地就业吸纳能力,探索依托中小城镇、工业园区搬迁安置。鼓励群众投亲靠友自主搬迁,妥善做好鳏寡孤独、“五保”人群的搬迁安置。
(四)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保障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关键。在做好搬迁安置工作的同时,通过财政扶贫资金和其他资金的支持,与产业扶贫相结合,发挥安置区的资源优势,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互助资金组织,带动和帮助搬迁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五、资金筹措
(一)资金来源
“十二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投资由中央、地方政府和搬迁群众共同承担。中央投资属于补助性投资,在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地方政府结合自身财力安排一定规模的投资;搬迁群众视家庭收入状况,适当承担部分住房和基本生活设施建设费用。
(二)补助标准
中央易地扶贫搬迁投资人均补助标准不超过6000元。“十二五”期间力争搬迁240万人。省级政府安排易地扶贫搬迁地方投资规模不低于中央易地扶贫搬迁投资规模的30%。
(三)中央投资使用范围
中央易地扶贫搬迁投资主要用于搬迁群众住房和安置点基本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包括住房及必要的附属设施、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农村能源、乡村道路,以及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不得用于机械设备、运输工具购置,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经营性项目建设,以及土地和房屋的征用补偿费。中央易地扶贫搬迁投资补助住房建设的面积控制在40-60平方米/户。各地可以立足实际,按照现行制度规定,统筹到省的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搬迁扶贫对象后续产业发展予以支持。
六、保障措施
(一)明确工作责任
各地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要求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全国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协调有关重要事项;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在政府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研究制定配套政策,认真组织实施本省易地扶贫搬迁;县级政府是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的责任主体,负责相关建设项目和群众搬迁安置工作。对于在地市(州、盟)范围内跨县(旗)搬迁安置的,在省级政府指导下,由地市(州、盟)政府统一协调和组织;对于跨地市(州、盟)搬迁安置的,由省级政府统一协调和组织。
(二)编制地方规划
各地根据本规划和国家有关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在充分调查研究、摸清安置资源状况的基础上,本着积极稳妥、注重实效的原则,编制或修订本地“十二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合理确定目标任务。地方各级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特别是与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整村推进、以工代赈、安全饮水、乡村公路等专项规划有机衔接。
(三)创新工作机制
充分认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按照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不断创新易地扶贫搬迁的工作机制和管理方式。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组织管理形式、搬迁安置方式等。加大试点示范工作力度,结合不同类型地区的安置资源特点和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试点示范,及时总结推广工作经验,不断丰富易地扶贫搬迁的工作方式和内涵。
(四)加强项目管理
各地依据本规划和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投资计划,编制下达本省项目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实行省管项目原则,各地依据规划建立项目库,做好项目储备,按照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和审批权限,组织编制好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实施方案,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实施过程中,建立健全建设进度报告、监督检查和公告公示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真做好计划执行、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建设等管理工作,主动接受搬迁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五)落实配套政策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操作复杂。各级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协调解决好搬迁安置过程中土地调整变更、户口迁移、子女入学、医疗社保、计划生育、税收减免、农业补贴、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社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妥善处理好搬迁群众和原住户之间的关系。按照国家耕地保护和农村土地利用管理有关制度规定,各地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要优先满足易地扶贫搬迁建房需求。各部门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六)多方筹措资金
指导“十二五”规划制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昨日全文发布。接近2万字的篇幅中,只字未提未来5年GDP的具体指标,与5年前“十一五”建议中明确提出“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形成对比。明确提出,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财税改革
房地产税又添变数
●行政体制改革
提高政府公信力成亮点
●收入分配
初次分配也要强调效率公平
●产业升级
新兴产业“支柱化”再提速
指导“十二五”规划制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昨日全文发布。
十二五规划建议不提GDP指标主攻调结
来源:金融界网站
接近2万字的篇幅中,只字未提未来5年GDP的具体指标,与5年前“十一五”建议中明确提出“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形成对比。
《建议》明确提出,将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消费位列“三驾马车”之首
如何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议》提出,将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仔细对比5年前的《建议》即可发现,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消费”首次被提到了第一的位置。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驾马车”顺序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消费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经济结构的调整,除了“三驾马车”的调整,也要靠科技创新。
官方酝酿一年有余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被《建议》数次提及。
《建议》明确提出,要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而“服务业大发展”则被定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
《建议》提出,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政策,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并将推动特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经济的清洁发展也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不过,这份纲领性文件并未给出具体下降指标。
关注民生
“十二五”是中国提出的要在2020年(即“十三五”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被《建议》认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1-
为此,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持续增加、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等,在《建议》设置的“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被提到了最为靠前的位置。
在周一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部署今年第四季度工作时也明确提出,当前将采取措施稳定市场价格,并加强对重要商品供求价格信息发布工作,有效引导社会预期。“十二五”要求维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可谓与当前经济一脉相承。
“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也是今后5年中国的主要目标之一。
《建议》称,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建议》还提出,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
对此,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建议》强调改革是一大亮点,在改革问题上态度非常明确,且对于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领域直点其名,和以往的表述有所区别。
《建议》摘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解读:收入分配改革的宗旨和要求进一步明确,不仅如此,调整收入分配已经融入到多项改革的内涵当中。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建议》进一步提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在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看来,在收入分配改革未来五年的推进过程中,“普遍”、“较快”、“同步”、“明显”这八个字体现了“十二五”期间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的关键点。“„普遍‟体现了居民收入增加的面要广,尤其让低收入群体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公平的原则;而„较快‟则是居民收入增长速度在纵向比较方面要更加快。”苏海南说,“两个同步更是第一次提出,这就意味着未来经济增长10%,居民收入也要相应增长10%,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而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则更是抓住了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在十二五规划建议当中,收入分配改革已经融入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的调整、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以及农村建设等重要领域的规划和工作安排之中,这样的写法同样是具有新意的。体现了中央从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全局高度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决心。”苏海南说。
近期,围绕改革路径选择的讨论和争议连日来再度成为学术界的聚焦话题。焦点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初次分配领域和再分配领域孰为重;二是调低和限高孰为重。
五中全会对此的定调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建议》摘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解读: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建议》强调要加强城镇化管理。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注重在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此前北京频频发生道路堵塞,如何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引人关注。
《意见》要求,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强化规划约束力,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
《建议》摘要: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开征环境保护税,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
解读:“十二五”期间,改革工作仍任重道远,多项新的改革议题被明确提出,其中环境保护税位列其中,中央和地方的财税资源有望得到重新分配。
按照此前参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专家接受采访时透露的信息,所谓环境税,是一个税系,而非单独的某一税种,它是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来分配环境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征税首要目的不是增加财政收入,而是着眼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节能减排。
针对目前亟待完善的中央和地方分税体制,解决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不匹配的状况,《建议》提出,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财力保障。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赋予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
在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来源大头上,《建议》提出,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完善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逐步建立健全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同时,为了补充政府公共支出的来源,《建议》提出,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同时,为能进一步放开国有经济领域,鼓励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建议》提出,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加快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值得关注的是,在楼市“二次调控”之际,市场关于房产税的推出又现浓厚预期。
《建议》中的提法是: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由此,似乎已箭在弦上的房产税前景又添变数。《建议》摘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解读:“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再次受到国家的高度关注,成为中国下一个五年规划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
在“三驾马车”中,消费排在第一。
事实上,“扩大内需”一方面是为了稳定我国经济增长,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另一方面也是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
《建议》明确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防范各类潜在风险,避免经济大的起落。
在这样的目标下,“扩大内需”更有了熨平经济波动、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的内涵。
“过去强调的都是„增长‟,以供给的思维来发展经济;但现在强调的是„内需‟,以需求的思维发展经济。”经济学家樊纲近日表示。
他认为,居民消费需求主要从实现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来着手,而投资需求,宜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近日的表态展示了国内市场的前景。
他在视察第108届广交会时表示:“相信经过几年时间,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外贸结构会有很大的改变和提升,内外贸市场会连成一体。我认为,未来中国的国内市场会明显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国内市场。”
《建议》摘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解读:人保部给出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31万人。
尽管已经超额完成全年900万人的目标,但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这依然是我国发
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中的一个突出点。
《建议》中明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中特别提到,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未来五年将是攻坚扩内需的五年,怎样让老百姓没有后顾之忧地消费投资?除了完善收入分配及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工作外,增加就业岗位也是一大要务。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这是《建议》明确强调的。
《建议》要求,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提法同样值得关注。
在当前西方施压人民币升值,频挥保护主义大棒的背景下,中国外贸未来几个月的表现如何,沿海广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订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就曾强调,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主管部门在就业和经济发展这样一个总体的目标之下,会采取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来保证就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政策调整之间的平衡。
《建议》摘要:财税金融、要素价格、垄断行业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
解读:随着近两年来发生的一些群体性事件,一些地方政府同老百姓之间的信任度、政府的公信力受到严重挑战。
2004年3月,国务院制定并实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就是要求政府部门要依法行政,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在今年6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努力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这表明我国政府对依法行政的约束机制越来越完善,对政府提高公信力越加重视。
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相关内容中,《建议》明确,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增强公共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加强行政问责制,改进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提高政府公信力。
有专家指出,实现政策、决策和各项举措的公开公正,是提高政府工作公信力的关键所在。《建议》摘要:对于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将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解读: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其中,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建议》的定调预示着未来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是重要的一员。
如果要达到中国已经定下的气候减排目标,以及极富进取心的清洁能源发展目标,积极发展水电和核电成为最便捷的道路。
《建议》提出,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
按照国家能源局此前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水电利用规模可能达到2.5亿千瓦,核电利用规模会达到3900万千瓦,水电和核电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将提高1.5个百分点。
中国已经提出了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这个目标,必须加快水电和核电的建设。目前,西南地区是我国水电最为丰富而将在未来集中开发的地区,而核电的规划布局方面,中国已经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省区加快发展核电,稳步推进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中部省份内陆核电项目,一条“东中部核电带”即将形成。
这将是一个伟大的时期。从2011到2015年,中国将步入“十二五”阶段;2012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十八大”。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在全球金融危机余烟未散的背景下,从世界各地投来的交织着期望和担心的目光中,中国正经历着一次新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
昨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10月18日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通览《建议》全文,信息非常丰富,意义极其远大。
《建议》认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也指出:“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
这种对改革的强调,引人关注。而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两大历史重任在“十二五”期间汇集在一起,则需要加快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正是深入推进改革。
改革已经进行了30多年,但离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一定距离。正如经济学家吴敬琏所言,市场经济并非保证经济昌盛和人民幸福的充分条件,许多国家陷入了坏的市场经济,或者权力支配市场的经济。中国必须走政治文明下法治的市场经济道路,而法治是规制权力的唯一正途。
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在矛盾的积累、暴露过程中逐步改革。但到了今天,有些问题可能没有太多回旋的时间和余地,又涉及重大利益格局的调整,这就要求我们下更大的决心和勇气。
改革的实质在于利益格局的重构,必然会遇到利益集团的阻挠。更重要的是,正如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勒的“俘获理论”所告诫的,立法者和管制机构也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特殊利益集团“俘获”立法者和管制者,使政府提供有利于他们的管制。
在我国当前的改革中,由于规则的制定者与一些被改革的对象之间存在很大的重叠与交叉,更使得改革需要“灵魂深处的革命”。例如,收入分配改革、央企改革、证券市场的改革、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改革等,之所以难以突破,症结就在于此。
《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作者奥尔森认为:“各种社会组织采取集体行动的目标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争取重新分配财富,而不是为了增加总的产出——换句话说,他们都是„分利集团‟。”因此,各利益集团都会为了利益而展开分利竞争,通过各种活动影响政府决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集团的活跃存在将成为常态,而且制度越不健全、寻租空间越大,利益集团就越趋于活跃。与上世纪80年代的双轨制相比,中国如今的寻租活动在方法上更为隐蔽、在规模上更为惊人。例如,一些利益集团通过PE腐败,在公司上市前快速入股,利用关系帮助企业上市,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惊人的无风险利润。
另一个寻租的热点领域是房地产。最近被股东方公开举报的某市一中心城区房地产项目中,约400户业主中,50余户曾获得一成以上的购房折扣,其中22名买家所获折扣高达三至五成,折扣金额数十万至百万元不等,其中多数是政府官员。这揭开的只是冰山一角。
改革的另一障碍在于改革的成本和风险在当期,而主要收益则在远期。这种收益与成本的跨期分配,往往是导致改革不作为的主要负向激励。
消费品工业司
中纤网
1、《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的背景是怎样的?
化纤是纺织工业的基础原料,目前化纤已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70%,在棉花等天然纤维增长有限的情况下,化纤工业承担纺织工业原料保障的任务更显重要。“十二五”时期,我国纺织工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而且市场需求将对纺织工业在品种、质量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化纤工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化纤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化纤工业转型升级对于纺织工业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具有积极的促进和带动作用。
目前,我国化纤产量已占全球的60%以上,常规聚酯、涤纶等产品的技术装备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总体看,化纤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同质化竞争现象较为严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解决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是化纤工业“十二五”发展面临的迫切任务。为更好地指导化纤工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由化纤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组织编制了《规划》。
“十一五”期间,化纤工业成就显著。全面完成了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有力地推动和支撑了我国纺织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并为全球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主要体现在:行业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化纤产量3090万吨,占全球的比重超过60%,年均增长13.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化纤原料自给率有所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2010年化纤出口193万吨,年均增长22.1%,而进口量年均下降9.9%,化纤整体差别化率已超过46%。高性能纤维产业化取得一定突破,实现了初具规模、初上水平,并可部分替代进口,初步满足航空、航天等领域急需。行业技术进步成效显著,以大型精对苯二甲酸、聚酯涤纶、粘胶短纤、锦纶聚合等为代表的自主化技术及成套装备已居国际先进水平。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淘汰落后产能300多万吨,吨纤维综合能耗下降30.4%,取水量下降25.7%,排放量下降25%,超额完成国家“十一五”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的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市场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化纤在保持原有市场的同时,差别化、功能化纤维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拓宽应用领域,带来新的市场需求。新科技革命加快行业技术进步,为改造传统工艺、装备和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等提供了技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为高性能纤维发展带来机遇。世界化纤工业格局继续调整,美日欧等转向发展高端产品,亚洲成为世界化纤生产中心,印度、巴西、土耳其等后发优势明显,我国化纤出口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将愈加严峻。资源和环境约束带来更大挑战,化纤原料进口依存度长期居高不下,同时未来环境的制约作用将会更加明显,但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低碳技术的快速提升为化纤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行业内部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产品、规模、应用领域等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营销与品牌建设滞后。
2、编制化纤工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考虑是怎样的?
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快速发展,我国化纤工业已经形成了较大的总量规模,已经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配套基础,聚酯、涤纶、粘胶等行业的技术装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全球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十二五”时期,纺织品服装市场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而其增长所需原料将主要依靠化纤的增长来满足,而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进既为化纤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也提供了市场空间。同时,世界化纤产业继续向以我国为中心的亚洲地区转移的趋势更加明显,我国具有的产业链优势将进一步得到体现,因此从总量上看,化纤工业还将继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但随着纺织工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以及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发展,对化纤工业发展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化纤工业自身发展也进入转型升级的关
键时期,发展重点也必须转移到结构优化和提高质量效益上来,实现发展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
《规划》提出,到2015年化纤产量4100万吨,年均增长5.8%,化纤加工量3900万吨,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76%。总量目标的提出主要是考虑了与《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纤维加工量达到5150万吨,年均增长4.5%的目标相协调,以保证纺织工业增长对化纤的需求;同时考虑到淘汰化纤落后产能150万吨以及引导行业更加注重质的提升等因素,我们认为“十二五”期间化纤工业实际新增产能约1300万吨,其中再利用纤维约200万吨。随着化纤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进程加快,部分落后产能也将退出,“十二五”期间纺织工业发展的大趋势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以及化纤产品应用领域的拓展,在棉花、毛、丝、麻等天然纤维供应难有较大增长的情况下,化纤作为纺织工业最主要的原料,仍将主要承担满足纺织工业需求增长的任务,总量仍会保持一定的增长,特别是在高仿真纤维的发展方面仍有较大空间。但我国化纤产量占全球的比重已经超过60%,考虑化纤工业发展要与纺织工业发展、市场需求、资源保障和环境容量等相协调,“十二五”期间化纤产量、加工量的增长速度将明显低于“十一五”时期。《规划》编制过程中,始终将资源、环境作为主要考虑因素,将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的重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规划》明确提出了化纤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要求,并结合化纤工业实际情况制定的。“十一五”期间,化纤吨纤维综合能耗下降30.4%,取水量下降25.7%,超额完成国家和行业“十一五”规划的节能减排任务,目前化纤工业大部分品种的能耗、水耗及污染物排放水平已达国际先进水平;考虑到“十二五”期间化纤工业实际可能的技术和工程进步情况,《规划》中节能减排目标值略低于国家总体要求。最为重要的是,《规划》首次明确提出了化纤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2015年循环利用规模达到700万吨,其中废旧聚酯产品利用600万吨、化纤面料服装等回收利用100万吨。这是在化纤行业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发展方
式,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规划》的专家论证会也专门针对环保、资源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专家组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规划》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合理,循环经济发展目标明确,具有前瞻性;《规划》实施不仅有利于促进化纤工业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3、《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任务是什么?
《规划》提出的指导思想是: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攻方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化纤产业,大力推进高性能纤维、生物质纤维及生化原料的研发和产业化,积极促进废旧纤维制品回收利用,推动行业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强产业链协调发展与国际化合作,全面提高化纤工业的综合竞争力。
《规划》提出了四个具体发展目标:
一是行业增长目标。规模以上化纤企业产量达到4100万吨,年均增长5.8%;化纤加工量达到3900万吨,年均增长5.5%;化纤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比例累计提高6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达到7500亿元,年均增长8.7%。
二是结构优化目标。化纤原料自给率达到70%,累计提高11个百分点;化纤差别化率达到60%,累计提高14个百分点;高档面料及制品原料自给率达到85%,累计提高15个百分点;高性能纤维总产能达到16万吨,年均增长23.8%。
三是技术进步目标。企业研发投入比例由1%提高到1.5%;规模以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新产品产值比重达到20%。
四是可持续发展目标。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5%;万元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下降10%。《规划》还首次提出了化纤产品循环利用的目标,2015年废旧聚酯产品、化纤面料服装等回收利用规模达到700万吨。
《规划》紧紧围绕“加快转变化纤工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提出了七项主要任务:一是大力促进常规产品优质化,提升产品附加值。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化纤工艺、装备及生产自动化控制水平,加快发展高仿真、功能性、多功能复合等差别化纤维。
二是努力提升高性能纤维产业化水平。建设产学研用创新平台,组织实施专项工程,加速实现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产业化。
三是有力推进生物质纤维及其原料的开发。充分利用农作物废弃物和竹、麻、速生林及海洋生物资源等,开发新型生物质纤维材料,实现产业化生产。
四是积极推动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强行业“低碳经济”的技术经济研究,加快节能减排新技术、新装备的产业化研发和推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积极推动行业资源循环利用。
五是加快提高重点技术与装备自主化和工程化水平。加强集成创新,提高公司研发能力和工程化建设能力,着重加快差别化纤维、高新技术纤维等的核心技术、配套装备和关键部件的产业化攻关开发。
六是转变行业发展方式,创新企业发展模式。推动重组整合,促进集约化经营,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优势企业向上下游整合;强化企业基础管理,着力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
七是继续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东部地区着重加强研发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结合当地资源,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和发展化纤特色产业集群。
同时,《规划》以专栏形式进一步强调了加快发展差别化纤维、促进高性能纤维产业化、推进生物质纤维及其原料产业化、推动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以及加快化纤重
大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和应用等重点发展领域。
4、为完成落实各项目标任务,《规划》提出哪些政策保障措施?
发改委近日公布《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根据《意见》介绍, 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路线图分两大步, 2013年底前为现网商用试点阶段, 开展IPv6小规模商用试点, 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2014-2015为全面商用部署阶段, 开展大规模IPv6部署和商用, 逐步停止向新用户和应用分配IPv4地址, 组织新型网络体系架构及技术的规模试验, 为“十三五”产业创新做准备。“十三五”期间, 基本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网络基础设施, 完成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平滑演进过渡, 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普及率, 大幅缩小数字鸿沟, 基本掌握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发改委解读西部十二五规划】推荐阅读: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12-10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09-09
西部计划简介07-17
西部计划工作总结05-24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旅游规划解读06-26
西部计划志愿者年终06-06
今年的西部开发报告06-11
欧洲西部 第一课时 教案06-23
西部志愿者调查问卷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