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和活语文教育论文

2022-04-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内容摘要:古典诗歌是语文教学天地的瑰宝,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大量教学实践,提出只有从“实”、“活”、“归”三个维度进行古典诗歌的教学,活泛学习必要的本体性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有度地进行情感指归的教学,才能真正把诗歌教学理念从读读背背中解脱出来,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实和活语文教育论文 (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实和活语文教育论文 篇1: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与活

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观察和部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反思,提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需要遵循的几个原则,指出“实”与“活”和谐一体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并说明实施“实”与“活”和谐一体的课堂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谐一体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纷至沓来。对于怎样一堂课算是好课的界定,不同时期的标准不尽相同。随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评价好课的标准也随之发生一些实质性的转变。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很多教育专家给出过标准。语文课程标准组组长巢宗祺提出好课必须具备四点:这节课本身有意义;这节课有效、真实;师生情绪饱满;师生才智得以充分展现。“实”与“活”和谐一体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强化学业基础,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实”就是要做到面对实际,目标实在,方法实用,狠抓落实,确有实效。“活”就是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课堂气氛、学生活动要“活”;“活”是形式、表象、手段,“实”是实质、本质。

一、“实”与“活”语文教学思想的提出

“实”与“活”的教学思想深深扎根于基础教育实践。所谓“实”,则体现了基础教育基础性的根本要求,语文教学的“实”是指教学体现务实的态度,扎实的教风,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学有所得,学有所长,从而使语文课程目标落到实处。所谓“活”,则体现基础教育发展性的时代趋势,语文教学的“活”是指教学要目中有“人”,教学理念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在不断地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实”与“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的统一,既不能孤立地追求“实”,也不能片面地追求“活”。

首先,“实”与“活”的教学思想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与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等理念,都要求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既要把语文的教学目标扎扎实实地落到学生身上去,又要实现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其次,“实”与“活”的语文教学追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比如,语文教学实践反映出一些教师搞枯燥的、题海战术式的语文训练,教学方式陈旧、僵化,教学上不敢求“活”,认为“活”会降低教学质量。这样的语文教学束缚了师生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努力通过追求“实”与“活”的语文教学,深化课改,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二、“实”与“活”语文教学的构建

1.研究四个“实”,实现学生实质性的发展

基础教育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的工程。我们必须潜心研究,怎样通过六年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实质性的提高?所谓实质性的提高,是指学生扎扎实实地实现所处学段的语文素养的发展,特别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语文兴趣、语文知识、语文习惯等的发展。

(1)实在夯实基础

夯实基础是中小学学科教学的直接价值体现。小学语文是语文教育的基础性阶段,它不但影响到一个人进入初中、高中后的语文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终身的语文学习。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小学语文的重要性,也必须准确把握小学语文的层位与程度,夯实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

(2)实在做实学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要求分为三个学段,这三个学段的标准表明了一名学生在相应学段的语文学习水平。学生的语文学习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要求,实际体现了对学生年龄特征的正确把握和对语文学习认知规律的科学认识。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着学科教学的“错位”和“越位”现象。特别是一些教师用最优秀学生的学习标准要求所有学生,追逐“超标”的教学使学段应有的任务难以落实。

2.讲求四个“活”,实现学生生动性的发展

搞好语文教学,我们必须认识到以下两点:一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观发生了变化。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是具体的儿童,而不是盛装知识的容器。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目中有“人”,生动活泼。二是语文学习的课程观发生了变化。课程不等同于教材,教材不等同于课本。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走出一本书”的时代,必须走出“封闭的课堂”。

(1)活在开发资源

传统的课程观造成教学资源的视野比较狭窄,学习空间比较封闭。而新的课程改革,为我们打开了广阔的资源视野,体现出学习的开放性。我们认识到,课本虽然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或核心)资源,但并不是唯一资源;教科书是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或基本)凭借,但并不是唯一凭借。学生语文发展的空间也并非几十平米的教室,教室以外有着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因此,我们提出要“走出一本书的时代”,在用好国家规定教材的同时,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资源视野。

(2)活在方式方法

教育的变革必然要求学习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发展。如果说开发资源体现了学习的开放性,那么,方式方法的变革则体现了学习的发展性。深入的实践研究证明,语文教学不应有僵化的程式,应讲求方式方法的灵活、创新。不同学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年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因此,教学方法应符合学生的特点与教材特色,利于激发情趣,利于实现教学目标。例如,读《红楼梦》参观大观园……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现实中的景致尽收眼底,有的同学在参观游览中,随口吟诵诗篇佳作;有的同学游览归来再细心读书,对其中的内容豁然开朗……学生们在这样的活动中学习语文,感到充实、快乐。

(3)活在过程生成

教育过程本身是动态的,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课堂教学的不确定性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的生成性。但能不能实现真正的生成?是不管学情,按原有教案推进教学,还是关注学情,灵活调整,使教学呈现新的有价值的生长点?是把语文课堂搞得压抑沉闷,还是使语文课堂呈现生机勃勃?这取决于教师切实转变课堂的“主导”方式与“组织”行为。

(4)活在学生评价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习的个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基础教育改革如何适应学习的个性化趋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众所周知,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学业的评价应该“盘”活,变以甄别式评价为主为发展性评价为主。在语文教学上,我积极探索、推行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多种评价方法,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关注学生个体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拥有自信、挖掘潜能,最大可能的促进学生发展。

三、结语

总之,“实”与“活”的教学追求促进和提升了学校语文学科的建设,五年多的研究,不但形成了一定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大面积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我们将不懈努力,不断深化实践,用全体教师共同的智慧谱写“实”与“活”语文教学的新乐章。

作者:王银香 董幼娥

实和活语文教育论文 篇2:

“实”“活”“归”:古典诗歌教学设计探析

内容摘要:古典诗歌是语文教学天地的瑰宝,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本文结合大量教学实践,提出只有从“实”、“活”、“归”三个维度进行古典诗歌的教学,活泛学习必要的本体性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有度地进行情感指归的教学,才能真正把诗歌教学理念从读读背背中解脱出来,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古典诗歌 教学设计 部编本 课堂教学

古典诗歌是语文教学天地的瑰宝,“不学诗,无以言”,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大多数教师应试化、功利化,以翻译、背诵、默写为主,忽视了对古典诗歌文化内蕴的审美教育,使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从而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相反,在一些公开课教学中,又一味追求方法的标新立异,只求趣味,课堂被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塞满,以单纯鉴赏诗歌情感为主,这仅停留在表面的“活”、空洞的“活”。

因此,本文从“实”“活”“归”三个角度出发,并借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体系,试图在含英咀华过程中,使古典诗歌教学变得有文化、有趣味、有生活。

一.“实”的教学,固本奠基

1.奠基之“实”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学段语文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强调了对本体知识的掌握,如: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解读重点词句,了解表达方式、文学样式、表达效果,以及作品作家知识,文化常识等等。对于语文本体性知识,吴忠豪先生总结为两大方面,“一是语文基础知识,包括拼音、汉字、常用词语、常用句子、标点符号、简单的修辞、常用的文体等;一是语文学习方法,包括理解词语句子、领会文章主要内容和文章中心、理清文章表达顺序、各种文体的阅读等方法;除了阅读方法,还应该包括写的方法和听、说的方法等”。据上所述,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我们可以将“实”的教学简单概括为,应该让学生学到他们能够学到也应该学到的不可回避的诗歌本体性知识。

只有在本体性知识逐渐积累的基础之上,随着学生身心发展不断成熟和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经过教师引导,教学环境的熏陶,学生才能获得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质变。由此可见,诗歌本体性知识的积累对于古典诗歌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起着固本奠基的作用。

2.需活之“实”

自从新课改开始,在很长一段时期里语文课程,尤其是语文公开课程为了着力摆脱应试教育,片面强调思想道德教育任务,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放到了极不恰当的位置。在课堂教学中,将大量时间放在诗歌文本内容的梳理与思想情感的感悟上,而将忽视了语文本体性知识的教学,尤其对于经典名篇的古典诗歌来说,是最不可取的。其原因在于没有意识到,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摆脱应试教育的根本,不是摆脱古诗词的本体性知识的教学,而是为了摆脱原来古诗词教学中以讲读课文为主的教学方式。古典诗歌距离我们年代久远,学生对其感到陌生,再加上机械的传授方式,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趣,久而久之,所谓应试教育的弊端便显露无疑。这就要求古典诗歌“实”的教学要“活”起来,下面以先《蒹葭》具体教学为例来简要说明何为需活之“实”。

《蒹葭》选自先秦古籍《诗经》,而《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学生需要对它有一定的了解,部编本教材中也在“补白”部分做了简介。在传统日常教学中,通常按照“朗读—摘画重要知识点—记忆”的步骤来处理;相反,在一些公开课上,为了避免上述的步驟带来枯燥的教学效果,往往只留下“朗读”的环节。笔者认为,像《诗经》经典文学作品常识的识记是有必要的,但直接单纯的讲读识记是低效的。对此,教学设计中,可以播放有关《诗经》简介的动画视频,以幽默通俗易懂的故事性话语讲述《诗经》,视频时长一般5分钟以内,也可以将此作为导入环节。这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加深印象与理解,再去看教材中的文字简介,会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至于对初中学生的必要古典诗歌知识的教学程度的把握,可以借鉴张志公先生所谈到的六字“精要”、“好懂”、“管用”。

二.“活”的教学,搭建桥梁

“活”的教学简述为:运用更加灵活的教学方法,建构更加有趣有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所学知识活泛、形象、生动,从而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当然,“活”的教学要有度,有些教学设计不但创设不了任何情境,也对学生的文本解读没有多大的帮助,不可为了“活”而“活”。

1.资源之“活”

课本是最主要的文本资源,史料,表格,图画本等教学辅助文本资源也要充分灵活地利用。《观沧海》这首诗歌没有比较难懂的字词,但仍然需要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其它工具书来理解本首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背景知识。在诗歌教学过程中,这是解读诗歌文本的第一步,文本文字是“死的”,教学要充分灵活地利用文本资源。在信息化时代,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古典诗歌教学,使古代文化产物与现代科技产物发生碰撞,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以图片、视频、音乐等的形式使教学内容充实丰满、形象生动,从而使教学方式多样化,使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增加学生对古典诗歌学习的兴趣,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观沧海》的教学中,首先,对于作者曹操,在教学实践中,对初一的学生提问“你了解曹操吗,你能说出一些关于曹操的事情吗?”发现大多数学生是不知如何回答的。教师可以通过口语讲述或视频播放曹操经典故事,如“煮酒论英雄”,来同化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同时引起学生对曹操以及曹操“观沧海”的兴趣。其次,对于朗读,文本解读前的朗读其主要强调的是读音,可以播放名家朗读《观沧海》的音频,既可以纠正读音,也可以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基调。最后,在《观沧海》的具体文本解读中,其碣石的注释为:“山名,在今河北昌黎西北。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学生因对此地并不熟悉,仅仅靠文字的阐述,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也不利于学生对碣石下沧海壮阔景象的想象与感知。老师可以借助地图,让学生更直观了解到碣石以及渤海的所在地。又因本诗大部分篇章为对渤海及周边景象的描绘,教师可以播放有关的景色图片,辅助学生进行理解与感知。

2.情境之“活”

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先生说:“情境教学促进儿童发展的第一条、也是首要一条要素: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借助教学资源、语言与问题引导、写作背景的了解、角色扮演活动、多种朗读活动等等一系列的教学方式,创设古典诗歌教学情境,良好的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文本,感知诗歌内部所真正表达的内容。下面以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为例。

(1)问题创造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的大多数时候,学生的思维是随着教师的问题走的,而什么样问题能更好的创造情境呢?首先要靠问题活化,那么问题设置要具体生动,连续自然。为此,笔者做出如下设计:

师:“相信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对不对?”

生:比喻!将布衾比喻成铁。

师:那铁是什么样的?

生:是棕色的,很硬,摸起来很冷很凉。

师:那作者为什么把布衾比喻成铁呢?我们的被子不是又暖又软吗?

生:因为作者在秋天晚上,“八月秋高风怒号”他住的又是茅屋。

(2)活动创造情境

角色扮演活动,即学生与作者角色互换,让学生处在作者的位置上来体验作者内心真实情感。教师可播放出了雷雨交加的声音,还原真实场景,让学生都闭上眼睛,将自己想象成杜甫。这样,再了解当时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学生能够设身处地想到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社会动荡黑暗,作者心中一片悲凉,就连自己的被子都感受不到一丝温暖,可见当时世界对于作者来说毫无温情可言。

三.“归”的教学,自然真切

1.人文之“归”、生活之“归”

归,为指归,“归”的教学对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与“实”的教学中本体性知识相对的非本体性知识,吴忠豪先生在《跳出讲读课文的思维定式》中说到:“所谓非本体教学内容,包括情感、态度、审美、价值观教育,多元文化的学习,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古典诗歌教学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不管是在文本解读前后的教学环节,还是诗歌本体性知识的学习,其教学的最终落脚点都是“情感”的指归。最重要的是生活之“归”,要将诗歌情感细化到生活中。《过零丁洋》情感核心二字为“爱国”,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如何爱国?”要让学生知道爱国原来就在我们日常生活细节中。这样的情感指归教学才是人文课程中最应该有的,也是最有用的教学。

2.实活相“归”,自然之“归”

对于诗歌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将诗歌教学环节分为“文本解读前”-“文本解读”-“情感的指归”。其三个环节的并不是绝对呈递进关系的,通过上文叙述中,可知“实的教学”与“活的”教学主要在前两个教学环节中,而“文本解读前”可以简答理解为文本解读的准备性教学。此外,最重要的是“情感的指归”教学环节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其贯穿整个“实”与“活”的教学,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教学中,在学习诗歌本体性知识的基础上,以及通过问题的创设,写作背景的了解,角色扮演活动以及多次朗读,当学生说出“杜甫处在那么困难的环境中,还想着老百姓如何有遮风避雨的‘廣厦’?杜甫真是有慈悲情怀,让我敬佩。”这样便在“实”与“活”中自然过渡到了情感的“指归”,教师在加以引导学生,比如要关爱身边的人等。

综上所述,在初中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以有效有用为基本标尺,活泛学习必要的本体性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有度地进行情感指归的教学,最终在“过实”与“过活”的两种课堂模式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是诗歌教学即有趣化又有效化。

参考文献

[1]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3]曹明海:《语文教育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4]成旭梅:古典诗歌教学空间摭谈[J].语文建设,2017年第25期.

[5]张丽:古典诗歌教学路径浅议[J].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第7期.

注:殷娜参与本文撰写!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作者:杨金芳 李建伟

实和活语文教育论文 篇3:

刘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与局限性

摘 要:刘国正是当代著名语文教材改革家和语文教育理论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在语文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刘国正“实”与“活”的思想对新课程改革具有启示意义,语文生活观能够帮助理解新课程的理念,语文教材观对教材编者也有一定的启示,他立足于中国实际的研究方法以及通俗易懂的表述也值得学习。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论文通俗易懂,但是理论深度似嫌不够;部分论文缺乏严谨的学理基础,逻辑论证不够严密。

关键词:刘国正 语文教育 现实意义

刘国正是当代著名语文教材改革家和语文教育理论家,在语文教育界有重要影响。他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和审查工作,对语文教材有精深的研究,对语文教育的其他方面也有深刻的见解。他继承传统,而又不拘泥于传统,能够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他重视宏观研究,而又不忽视微观研究,主张二者要并重。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比如他提出语文训练要实与活相结合,语文教学要与生活相联系等思想,在语文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国教材领域长期实行“一纲一本”,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作为主要教材,被全国的学校使用。刘国正作为人教社的编辑,他的思想不可避免要通过所编教材体现出来,这样便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我国的语文教育。而对这样有重要影响的语文教育家,语文教育界的研究是比较少的。理论界对“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和于漪、钱梦龙等特级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得比较多,而对作为教材编者的刘国正研究得比较少。如果说“三老”的语文教育思想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语文教育的状况,那么刘国正的语文教育思想则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语文教育的新发展。研究刘国正的语文教育思想,对于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刘国正的语文教育思想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的思想植根于我国语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沃土,根深而叶茂,对当前的课程改革和以后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一、刘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实”与“活”的思想对课程改革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语文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将会影响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在课堂教学中轻视语文训练,追求“活”而忽视了“实”。如果我们温习一下刘国正的论述,就会发现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

刘国正认为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和思想性,教学要实现工具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工具性意味着要重视语文实践,要多进行语文训练,而思想教育是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的,进行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训练进行空洞的思想教育。进行新课程改革以后,有些老师不敢谈训练,以为谈训练就是走老路,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语文教学离不开训练,就好比赛跑运动员离不了跑步训练一样。要正确理解“训练”的含义,它不仅包括做习题、试卷,而且包括一般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练习。

进行语文训练要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实和活的关系是辨证的,只有实没有活是不够的,只有活而没有实也是行不通的。有些教师一味追求活,课堂安排很多讨论、表演,却没有进行最基本的语文训练,这样的教学是没有根基的。教学必须在“实”的基础上求“活”。当然,有些老师对改革持观望态度,坚持传统的“五段式”教学方法,语言训练机械呆板,这也是不行的,必须使训练方法灵活起来。总之,要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

(二)语文生活观对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启示

刘国正倡导语文教育要与生活相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无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是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情感教育,都必须以“联系生活”为前提。新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上说:要“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这和刘国正的语文生活观的精神是相通的。

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地区的语文教学仍然局限于课堂、教材,没有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刘国正的语文生活观,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新课改精神,更好地展开教学。刘国正说:“联系生活指的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而不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种活动之中,课堂方寸之地联系着大千世界。”联系生活并不是要求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要与生活相联系,而是要求教师有这样的意识:语文课程教学与生活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在教学中要设法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联系生活的空间是广阔的,方式是多样的,特别是一些绝好的契机,是难以预计的,重要的是教师要处处留心。

语文新课程增加了一项新的学习内容——综合性学习,这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结合,既有课内的学习,又有课外的学习。刘国正的语文生活观对于理解和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启示意义。刘国正认为,学习语文的天地除了课堂,还有校园、家庭和社会,后三个场所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场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开展语文活动,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这些观点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精神是相通的。通过学习刘国正的语文生活观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能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综合性学习。

(三)语文教材观对教材编者的启示

刘国正长期从事语文教材的编撰,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了解他的语文教材思想,对于现在的语文教材编撰,有莫大的益处。

关于语文教材的编排,刘国正及其同事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们曾尝试分编型教材,将阅读、写作、语文知识编于一书而又互相独立,既便于建立一定的体系,又便于互相照应。1993年,他们又尝试以联系学生生活为原则,编写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以后一些教材也采用了这种编排方法。刘国正及其同事的实践,可为以后教材编排体系的设计提供经验。

关于范文的选取,刘国正的一些观点值得后来者吸取。他认为,教材选文文字上、教育上的要求要严格,即选文的语言水平要高,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育需要的适切性要高,而思想上、政治上的要求要恰如其分,“不要求课文的内容配合一时的政治任务,不要求所有的课文都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思想性;思想内容健康的、无害的甚至有小害的(教学分析时指明)文章也可以适当入选”。这一观点是很科学的,教材选文是学生学习的凭借,语言文字要过硬,而教材思想内容方面的要求则可以适当放宽。现在有些教科书,过于注重选文的思想内容,而忽视语言文字方面的要求,这是不可取的。

再如对于课文的更换,刘国正认为课文不宜更换太频繁,否则不利于教师熟悉教材、提高教学质量,他在关于教材修订的谈话中多次谈到,教材选文要保持适当的稳定,不能更换太多,对于一些适合教学的传统课文,应该保留下来。现在一些新教材,课文更换太频繁,好像不换新课文就不足以体现其“新”。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没学过的就是新的,并不因以前的教材选过就不愿意学。所以,在课文的选择上,不宜盲目求“新”。

(四)方法论意义:立足中国实际,凸显本土特色

刘国正重视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包括古代语文教育经验和近现代语文教育的经验。他认为这些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其进行批判继承,对于当代的语文课程与教学很有帮助。他国学素养非常深厚,对我国古代的文学与文化非常熟悉,这使得他能认识到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与不足,从而吸取经验,摒弃不足。例如对于“多读多写”“吟诵”等学习方法,他就非常重视,大力倡导。除了重视古代的经验,他还特别重视近现代的语文教育理论和经验,多次呼吁学习叶圣陶、朱自清、吕叔湘等人的著作。叶圣陶等人语文教育思想最富于中国特色,也最具时代性,没有深奥难解的炎炎大论,通俗易懂,易于实行,理应给予高度重视。

刘国正并不反对学习外国经验,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但是,他强调,进行汉语文教学和研究,首先要对本国的优秀教育理论和经验予以极大的重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中国人作为母语学习的语文教学,这种语文教学与其他国家其他语种的语文教学相比,有同一性,也有特殊性。就后者而言,一是汉语文与其他语文有很大差异,二是中国的语文教学传统以及文化背景与其他国家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改革的立足点应是自己的土壤,着重从自己的土壤里吸取营养。对于外来的东西,不是拒绝而是消化融合,使之成为自己的东西”。[1]这一点对于我们是很有启示的,我们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理论,但是不要忘了我们自己家里的东西。

刘国正语文教育论文的表述体现了本土特色,他的论文语言浅近,说理通俗,很容易为教师接受。他的语文教育论文,与叶圣陶、张志公诸公的论文有某些相似性,都没有高深的术语、晦涩的论述,而用通俗的话语、浅显的论证,娓娓道来,如话家常,不像当下某些论文让人感到面目可憎。例如在谈到作文的来源问题时,刘国正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炊,一要米(材料),二要巧(技术),有了这两样才能做出好吃的饭来。写文章也是这样。一要内容,二要有技巧,解决了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才能写出好文章来。”[2]用非常形象的语言,说明了写作的两个要素。在谈到语文教育研究不仅要学习外国经验,而且要注重吸取本国经验时说:“天边的鸿雁飞来,固然要欢迎;身边的吉祥鸟起飞,切不可忽视。”在谈到脱离生活学习语文的害处时,他说:“学生学习语文如在钢丝上行走,战战颤颤,艰难踱步,上下都空无一物。……会感到读则味同嚼蜡,写则文思枯竭,以致视学习语文为畏途,发生厌倦情绪。”通过形象的话,把脱离生活学习语文的弊端揭示了出来。除了通俗易懂,他的论文还有个特点,就是感染力强。他不仅是语文教育家,还是诗人和杂文家,他的论文常带有“诗人的热情、机敏和杂文家幽默、警辟”(顾振彪语),让人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还受到感染。

二、刘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刘国正的语文教育思想丰厚博大,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也有一些不足。笔者不揣冒昧,根据自己的理解,指出刘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的一些不足。

(一)部分论述的理论深度似嫌不够

刘国正的语文教育论文通俗易懂、如话家常,易于为一线老师接受,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理论深度似乎不够。他对一些问题的论述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上,没有往深处开掘。他对很多问题的论述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没有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依据经验有好处,也有弊端,好处是比较真实,弊端是视野相对狭窄,容易被自己的经验遮蔽。

例如对于“多读多写”的认识,刘国正根据古人的经验和自己的体会,提出在语文学习中要“多读多写”,读写训练必须保证一定的量,但对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是课内多还是课外多,没有作进一步的分析。语文教育专家顾黄初的辨析就更进一步了,他通过回顾历史,考察实践,指出:“多”不仅指篇数多,而且指遍数多,“对‘多读’二字恐怕应该这样来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材必须精选,对于这些精选出来的课文必须有指导地反复钻研,多读多思,务求领略其精妙,做到课堂基本解决问题。这样,在课外就可以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自由阅读”“对‘多写’二字似乎应该这样来理解:对于命题作文要尽量控制篇数,对于这有限的几次作文训练,则须严肃对待,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反复斟酌,多次修改,实现一题多作、一作多改的办法,务求一次作文确有一次作文的实际收获。与此同时,要指导学生在课外自由练笔,特别是要培养他们记日记、作笔记的习惯,以增加练笔的机会”。[3]显然,顾黄初的认识要更加深入一些,他结合教育史来分析,有了更宽广的视野,因此能够认识得更透彻些。

(二)一些论文缺乏严谨的学理基础,逻辑论证不够严密

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刘国正的一些论文缺乏严谨的学理基础,逻辑论证不够严密。我国语文教育研究一直缺乏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概念使用比较混乱,刘国正处于这种大环境下,不能不受其影响,他的一些论文使用的概念内涵不够清晰,逻辑论证也不够严密。他没有区分“语文”“语文教学”“语文教育”等概念,对“语文知识”“思想教育”等词的含义界定也不清楚。关于逻辑论证方面的不足,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他在对阅读能力的要素进行分析时,将阅读能力分为概知、理解、记忆、贮存、效率、运用六项能力,其实这六项能力不是按照同一标准划分的,概知、理解和运用是按照阅读的自然进程划分的,记忆、贮存贯穿于以上几个环节,效率则是对阅读的进一步要求。

刘国正语言文学方面的修养非常深厚,但是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方面修养有所欠缺,因此对一些问题难以从教育理论的高度作深入的分析。例如对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的分析,他只是提到要培养学生“关于阅读的兴趣、爱好和习惯,使他们感到读书是一生的需要和乐事”,[4]而没有对内在动力作具体的分析,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再如他对语文课程任务(目的)的论述,他只是根据传统对其加以论说,没有从学理上说明其原因,而我们如果看一下李海林的研究[5],就会感受到二者的不同。

进行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应重视学习和借鉴老一辈语文教育家的思想成果和实践经验,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刘国正的语文教育思想实而不华,切近实际,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应结合当前实际,有选择地学习继承。在学习时要加强教育科学修养和学术训练,运用科学理论认识语文教育中的问题。

注释:

[1]刘国正:《近在身边的大山》,《刘征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36页。

[2]刘国正:《“米”在哪里》,《刘征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3]顾黄初:《“多读多写”辨析》,顾黄初:《语文教育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58-159页。

[4]刘国正:《阅读教学管窥》,《刘征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81页。

[5]李海林:《言语教学论》第六章,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李军亮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710119)

作者:李军亮

上一篇:护士进修总结(精选2篇)下一篇:物业管理总结(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