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的德育教育

2024-09-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中的德育教育(共10篇)

语文中的德育教育 篇1

妈妈说:“诚信是做人的准则” 老师说:“诚信是成长的基准” 朋友说:“诚信是交友的基础”

我说:“诚信是我心中苦苦追求的生命之树开出的金花”

三人合:诚信是一首歌:“以诚相见,永远是朋友”我愿唱着这首歌前进。

诚信是一首诗,一首无韵的诗。用心去感受,真诚付出,你才会品出诗中永 远的甜蜜。

主持人(乙):话说诚信,我有千言万语,但此时,我什么也不想说,我只用心承诺:“永远的诚信永远是我心的归宿。”

主持人(甲):下面请班主任老师为我们本次班会做总结发言。

(七)班会总结:

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标准;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相信今天的诚信教育仅仅是我们迈向成功人生的第一步。相信诚信的力量,它可以点石成金,立人为诚。我们崇尚诚信。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着,带上诚信上路。

(八)全提宣誓结束:

语文中的德育教育 篇2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也是向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下面结合我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会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要有明确目标

我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 面对的是刚刚脱离童年期的初中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 对人、对事、对社会开始形成自己的看法, 而这段时期他们的思想正是需要被人正确指导的阶段。而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 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 融文、史、哲、自然科学等诸多学科内容为一体。我们在教学必须中要明确每一篇课文的思想教育目标, 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就必须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社会实质;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就要启发学生领会作者对亲人对大陆不尽的思念, 使学生产生企盼台湾回归、维护祖国统一的强烈心愿。不同的课文, 应有不同的德育目标。还有唐诗、宋词、元曲, 更是民族文化的极至, 蕴涵丰富的德育因素, 读之诵之, 学生在吟诵中感悟、积淀、升华, 情操得以陶冶, 心灵得以净化, 心胸得以开阔。他们会为祖国山河的壮美而击节, 为志士仁人的忧思而扼腕, 叹时光之长流不回, 惜岁月更替之难改。这些文章在使学生学到基本的语文知识的同时收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还能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熏陶和感染。

二.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所精选的篇目, 不少都蕴含着浓郁的爱国情感。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一德育资源, 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让学生懂得将自己的未来和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 让学生了解到主人公小弗郎士面对国家的沦陷, 把自己的满腔爱国热情表现在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上。针对学生普遍重外文轻国文的现象讨论, 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 又该如何对待自己祖国的语言文字呢?给学生以启示, 教育学生爱国并非空洞遥远, 而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在我们的身边, 这就是爱国的行动。

三.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教师面对的学生不是一张可以任意涂抹的白纸而是活生生的人, 有灵魂有思维的他们时刻在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和思考生活。因此, 在课堂上抓住有利时机, 因势利导, 润物无声地进行德育非常重要。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 当讲到鲁提辖三拳打死郑屠时, 可启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如果现在某人做了坏事, 有个人见义勇为, 拔刀相助, 将那人也暴打致死行不行?”通过讨论,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现代的法制社会不同于封建时代的人制社会, 我们应该运用法律的武器, 通过合法的途径来维护正当的权益。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刘禹锡的《陋室铭》, 表现了作者不慕虚荣, 洁身自好、不与世同流合污的高尚道德情操。这样的文章淡泊明志, 格调清新, 不事喧嚣, 体现出了我国文化中的天然和谐的美感和道德修养。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调正自己的心态, 感受那种不受金钱名利的诱惑而要保持做人的尊严。这正是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值得我们大力宣扬。

四.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初中语文课本中描写亲情的文章也不在少数, 教师可借此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比如朱自清的《背影》, 这篇文章里面记叙了他与父亲之间的真挚感情。在教学中, 可让学生默默地去理解和感受作者对父亲的那份深深的爱。继而, 让学生感受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爱, 学生的思想情感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 对父母产生感恩之情。

五.进行科学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知识

科学思想教育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科学思想, 让学生信仰并追求科学真理, 认识社会, 了解社会, 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3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成人;成才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044-01

教育,教育学生使之成人而后成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于社会,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一个人首先有为社会服务的志愿,然后才能谈他是否能为社会服务。一个人的能力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具备优秀的品质,一个有优秀品质的人才能以天下为己任,才能真正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否则一切都是徒劳的。美德是教育的最高证明,所以我们应该将德育教育贯穿教育的始末。

学校教育包括智慧教育和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每位教师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所以我们应本着全面负责的态度,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帮助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关系每个家庭,也关系国家命运,只看重孩子一时的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心灵成长,终将害了孩子,也害了我们的国家。当今社会需要有才能的人,但更需要德才兼备的人。司马迁在《资治通鉴》中说“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一个有才无德的人对社会的危害是无穷的。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文道合一,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统一,教书育人统一。单纯的知识传授,不可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健全的国民。当前学生课业负担很重,特别是毕业班学生升学考试压力很大。语文课实施思想教育不能以教案上写了多少,课堂上说了多少为标准。语文课有效地进行思想教育,在于实事求是,不搞形式。在语文教学中应自然、巧妙、有效地实施思想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语文教学中,这样自然巧妙渗透思想教育的例子俯拾即是。

一、阅读中的德育教育

和学生一起做《让情感的森林永远青葱》的现代文阅读时,文章中有这样的一个句子“在欣赏自己的情感风格时,你无妨容纳甚至欣赏他人那与己不同的情感风格”,我对学生们说:“中国有句古话‘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意思是说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容易相聚成群,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和自己相似的人接近,而对于那些和我们性格品性相差较远的人难以亲近。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也同样,我们应该学会接受欣赏别人,只有这样我们的情感才能像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样摇曳多姿。这篇文章中作者还提出人应该具有伟大的情感,即具有对祖国对同胞对世界对人类等大爱,在这个前提下人还应使自己的情感丰富细腻,由此我联想到曾在课本中学习的两首诗歌:郭沫若的《炉中煤》,和舒婷的《致橡树》,这两首诗一首表述的是作者对祖国的热爱,爱国主义是人类一种最古老的感情,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人们对祖国一种最深厚的情感,是对祖国在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的正确理解,也是力图使祖国更富强、更强大,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的一种坚定的志向。一首表述的是作者对爱情的独特观点,高中学生具备正确的爱情观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作文中的德育教育

作文教学,在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优势。因为一篇作文练习的全过程包括立意构思、写作和修改,都有一个立场、观点和方法问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其实也是依次德育教育的过程。因此,作文教学从立意命题、指导,到批改的全过程,都应该贯穿思想品德教育。例如一次作文训练以“关心别人与珍爱自己”为话题,有这样一则材料:在美国波士顿犹太大屠杀纪念碑上,一个叫马丁的德国新教神父留下了沉痛的忏悔之语:“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会员,我不是工会会员,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是天主教徒,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这段材料给学生很大的触动,使学生更贴切的体会到了关心别人与珍爱自己的情感。平时为了积累作文素材,经常让学生阅读一些蕴涵哲理的文章,或者积累一些名人名言。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如在积累有关责任的材料时,学生们积累了顾炎武“下兴亡,匹夫有责”范仲淹的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在构思中品悟,在写作中深刻,在生活中切身体悟,作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息息相关。

当然,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是多样的,这就需要教师自觉把教书和育人当做自己的高尚职责,把握时代跳动的脉博,深钻教材,找准德育渗透的突破口,恰到好处地进行渗透。让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点滴小事中影响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使学生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不仅提高能力,思想上也能得到长进,品德受到良好的熏陶。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4

摘要:语文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正如教书育人一样,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语文课程在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是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材中每篇精选的课文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语文学科的德育并不是教师空洞的口头说教,而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溶化在学生的血液里。

关键词:语文 教学 思想 德育 点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语文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育的和谐发展。

一、正确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还要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与地位决定的,是社会、国家赋与的我们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花时不宜过多,要点到为止,不能影响语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出除了要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还要认真研究教材,处理好德育与语文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臵。语文教学毕竟语文素养的提高才是主旋律、主产品。德育仅仅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也绝不能少的衍生品。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不至于喧宾夺主、流于形式。也就是说,教师在具体操作中,不能把德育看作归纳文章的主题的程式,轻描淡写地带过,也不能像分析文章一样,深入细致。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关键,引导学生分析文章最能感动自己、震撼自己的语言文字,从中加深体会,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通过突出文章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发现其光辉,且深切地感悟到其道理的正确或精神的可贵,让他们把这些精神的种子撒播到自己的心田。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教师除了要教学作者是如何选择材料来体现、突出中朝两国人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共产国际主义情谊的,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知识的同时受到这方面的教育。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如:我在教《群鸟学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儿童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学艺的群鸟,创造性地加上了学艺的小燕子给没学到艺的那几只鸟说几句安慰的话的这样一个表演内容,教育开导这些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外,就一定能学到真本领。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才会成功的道理。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会使他们加自尊自荣。为此,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批语,在班里表扬。然而对于犯有一点错误的学生,一般他们也总不想失面子,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处理这类问题十分慎重。一次考试后,我让同学们把语文卷子重新做一遍,结果一位同学让其他同学给自己复写了一遍。当时,我看了卷子真生气,真想在班里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我想到了他的心理特点,就保留了他的面子,过后和他交谈,晓之以理,使他流出了悔改的眼泪。我在同学面前,不但不批评他,还表扬了他,后来进步了。这样,更坚定了他克服困难决心和信心,后来,他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还主动担任全校的厕所卫生员,被评为文明学生。

三、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同样是教育的主体,在思想品德教育上,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自我教育、自我养成。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就是要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就小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也有阶段性。它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教育工作的整体阶段,即根据学生中带普遍的、倾向性的问题,有侧重点地突出一个重点,解决某一个问题;另一层是教育内容的分段进行,即:低、中、高年级的教育内容就不一样,所以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突出德育教育的各段重点,在教低年级爱莫能助教育时,我十分注意从懂得入手,让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等,懂得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学习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在教高年级语文时,我十分注重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性质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必须使每个学生明白,而学生守则的落实必须靠广大学生自己,这样就是说要教育学生自我管理,在这方面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语文教材《邱少云》、《张海迪》等教材的教学,我都让学生写心得、写体会、联系实际对自己拟定奋斗目标和要求,学习要求,纪律要求、卫生要求、艰苦朴素要求等。结合单元教材写作文重点。记人就记本班学生、写事就写本班事情。这样班级里模范同学生先进事迹就得到了彰扬,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班级的样样工作都走在了前面。学生个人的集体荣誉感、自尊、自强感也增强了。个别学生的讲吃、讲穿、随便花零钱,逃学、进游戏厅等不良行为得到了彻底改变。

四、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要找准机会,适时点拨。

语文中的德育教育 篇5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肩负提高学生德育、美育等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本文结合语文教材谈谈中学语文中的德育教育。

鹿泉市选用的河大版初中语文教材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选文不仅体现语文工具性,更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勤劳朴实、诚实可信等传统美德,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教师要善于因文释道,使学生能从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修养。

一、情感教育

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诸如《沁园春〃雪》、《岳阳楼记》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祖国壮丽的山河,欣欣向荣的面貌,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拿第三单元来说,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亲情,尤其是父母之爱。在教学中,我针对现在的孩子们物质丰富,但不知满足,不懂回报的特点,在教学之中。注重对他们亲情的教育。努力让孩子们懂得父母的辛苦,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热爱他们。比如学《父亲的谜语》一课时,我告诉他们“有人说,母爱象涓涓的溪流,温柔和缓,让我们在她的温柔呵护中尽享爱的阳光;父爱象稳健的大山,沉着厚重,让我们在威严中感受如火的热烈。但这一切需要我们尽心去体会,需要我们悉心去感知。也许你会觉得自己的父亲不像文中的父亲一样幽默,没有文中父亲的温和。但是你得到的爱同样是百分之百,如果你能看到你的父亲的辛劳。”同样,在讲授《我的母亲》一文时,我对课文的情节讲授比较粗略,却对母子亲情做了大量的歌颂,同时在授课中放起音乐,我播放的是阎维文歌颂母亲的那首歌,当舒缓的音乐响起,当“你入学的花书包有人给你拿”的句子传入心灵,有许多孩子默默低下头。也有一些女孩子悄悄落泪。我想:在孩子们一味的比吃比穿比零花钱的时候,让他们感受一次心灵爱的教育,是多么的及时,多么的必要啊。总之,我认为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学生既要学习一技之长,更该深造道德,让中华民族的精神源远流长!

二、美德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灵美实质上就是道德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更要发扬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前辈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传统和崇高品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就是很好的文本。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又如《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具有高尚的情操,舍己为人的无私品质。教学时紧扣作品中的文字,剖析他们的崇高思想和英雄业绩,就能使学生的心中树立爱的丰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人生观教育

德育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经常错综交织,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这就要求,中学语文德育中必须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接触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多,使学生容易形成孤僻、个性、自私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德育教育的篇章。《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合欢树》是作家史铁生坐在轮椅上与生命顽强拼搏的写照。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积极应对生活中的磨难。教材中还有不少体现积极的人生观的内容。《十三岁的际遇》讲述了中学生田晓菲十三岁靠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北大,启发学生早立大志,为理想而奋斗。《贝多芬传》通过贝多芬在逆境中仍然执着的讴歌欢乐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坚定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

总之,教材中到处渗透着优秀品德的光芒,只要利用好,学生自然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人生修养。德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德育在教材中的体现也很多,只要恰当利用和引导,会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也有更高的道德修养。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其特点是能够使学生在接受思想品德时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所以我们教师在准备教学时,都应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教学,把德育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可以说,德育的渗透,是老师和学生自我的一个良机。重视德育在教学中的渗透,也就是重视了他们自身在思想品德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样,使学生自觉地思考,增强自我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教师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我们的教学才算成功。

让德育的光芒照亮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鹿泉市铜冶镇一中 王彦静

让德育的光芒照亮语文课堂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 篇6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 是美感产生的基础, 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 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

1. 要重视朗读。

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朗读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 启发培养学生美读, 品味其情调, 或情绪激昂, 或豪放悲壮, 或凄切哀婉, 或伤感低沉, 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 培养美感。优美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有较强的冲击力, 朗朗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美学蕴味往往能充分而酣畅地体现。美读还能创设情感氛围, 领读或教读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

2. 在作文教学中, 可通过种种活动, 让

学生走进电视、走进生活、走进自然, 体验生活, 感知自然之美、人情之美, 从而提高其审美感知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 展示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爱憎态度。读者阅读作品产生共鸣, 就受到了美感的熏陶。中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 感人至深的形象, 通过鉴赏, 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理趣之美、人格之美。因此,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首先, 在传授知识中培养鉴赏力。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 诸知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意象、意境, 诸如作者的风格流派甚至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思路都会有所不同。写景类文章表现的是自然美, 蕴含的是意境美。

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仅仅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才是审美教育的关键。首先, 发挥想象, 创造美。在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弦外之音与言外之意的过程, 即为创造美。我们必须引导学生, 发挥想象把思维过程中的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成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文字来创造形象的, 教学中必须将语言形象转换、补充、再创造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画面, 把作者没有直接说的意思补充完整。这样方能创造性地提示其弦外之音, 言外之意。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依赖于过去的感知、记忆的表象、抽象思维的参与。其次在构思过程中发现美, 在写作过程中创造美。在作文教学中, 积极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

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篇7

一、以相关的重要汉字作为切入点

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尽管经历了一个十分艰难曲折的历程,但确为我们造出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方块汉字。若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其意义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定能唤醒其良知,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汉字中的“旦”、“明”、“孝”、“仁”、“义”、“信””等,从其结构和意义来分析的话,就引人入胜。

“旦”的上部“日”表示升起的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其本义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我们由此生发开去,顺势引导学生要拥有一个“好的起点”和“好的习惯”。因为拥有它,对我们事业的成功大有裨益。

“明”是由“日”和“月”所组成的一个会意字,在古人看来,昼夜分别有日和月,人间才未被黑暗所困扰,故将“日”和“月”所生成的字表示“光亮”。利用“明”字的这一意义加以分析延伸,我们就自然引导学生:做事要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等等。

“孝”是一个老人的“老”和一个儿子的“子”所组成的上下结构的字。若从其蕴含的意义来看的话,极具颇强的哲理味和人文气息。“子”背负着“老”,意味着人一旦老了就应由子女去赡养。若将此字形字义拓展开来,及时对学生进行“孝”的教育,其尽能引发学生人文教育中从“孝”的感情共鸣,达到教化学生的最终目的。

再如汉字中的“仁”、“义”、“信”、“好”、“美”、“烦”、“中”、“正”等字的意义均含有做人的道德规范,其内涵着实富有情趣,催人深思。执教者在语文教学中如遇此类字,就应由此生发开去,为学生及时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此,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中得到良好的情感陶冶。

二、以文学作品中的一些经典名句作为切入点

在“自信”教育方面,我们可用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在“品德”教育方面,我们可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在“爱国”教育方面,我们可用当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在“自强”教育方面,我们可用唐诗人李颀的“男儿立身需自强”;在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方面,我们可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宽容”教育方面,我们可用孔子《论语》中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通过诸如此类的名句,可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对学生灌输较为理想的德育教育。

三、以相关作品作者的介绍和评价作为切入点

在中学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的作者,在其成功的背后,定有耐人寻味的故事。

笔者在教《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社戏》《海燕》等作品时,积极引导学生了解范仲淹、高尔基等作家的成长历程,并以此为切入点,适时为学生进行“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与民同乐”、“热爱劳动人民”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四、以相关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作为切入

如在教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鲁迅的《藤野先生》、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诗文时,可从其所体现的爱国、毫无民族偏见、建功立业等优秀思想的科学分析评价中,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感恩、建功等方面的品德教育。在引导学生学习宋濂的《送东阳先生序》、吴刚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等佳作时,教师在对其思想内容归纳总结的前提下,应抓住时机,为学生渗透诸如勤奋好学、助人为乐、尊重人格、无私奉献、注重环保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五、以相关的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作为切入点

我们在语文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时,可多方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相关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形象性格特征。从其正面形象性格中汲取宝贵的精神食粮,从其反面形象中吸取失败的经验教训。

如笔者在教曹雪芹的《香菱学诗》、王愿坚的《七根火柴》、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等作品时,通过对香菱、无名战士、杜小康、莎莉文等形象性格特征的分析,适时对学生进行诸如良好的品格和坚韧的意志等方面的教育;在教鲁迅的《孔乙己》、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契诃夫的《变色龙》、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等作品时,通过对孔乙己、范进、奥楚蔑洛夫、菲利普夫妇等反面形象性格的细致分析,适时引导学生认清人世间的“假、恶、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如此操作,学生的德育水平定会随着语文认知能力的增强而大幅度地提高。

谈语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篇8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理想、能共处、会思考的学生,教师只有深入而广泛地接触学生,关爱学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学生倾注真情,才能使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教育产生应有的效果。我在做教师工作中最深的体会是:运用情感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用心上好第一节课,创造良好的开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坚信这一点。作为教师,特别是毕业班的教师,新学年伊始,在上第一节课时,我坚定、自信且面带微笑地步入教室,以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学生,师生之间的距离就在这一刻拉近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油然而生。这时我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尽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友爱的情感氛围。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初调动起来了,迎来的将是对学习的主动、积极、全身心和更大热情的投入,这将是无穷无尽的活力和创造性能力的释放,以至最后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情感教育能提高教师的威信。

教师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威信是搞好班级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就是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重视自己的角色,严于律己。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高尚的文明素养。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比如,要求学生穿戴要整齐,说话要文明,说到必须做到。教师只有首先做到了,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才能淡化教育的形象,代之以慈母、伯乐两种角色。随时不忘“人师”的导向。明确传道的职责才是学生的益友。慈母角色主要是有利于培养、激发教师的爱心,促进教师更加热爱、关爱学生。

三、情感教育能增强教育的可信度。

由于学生的认识过程总是伴着情感过程的增强而加深,作为学生都多么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与关心,保护与鼓励,这种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会调动他们的情感。我是这样做的:学生的笔掉到地上,我主动跟他捡起来;下雨天,学生到校衣服湿了我急忙找来干衣服为他换上;学生生病了,我及时地护送到医院医治,为学生倒开水吃药,垫付医药费等。用自己的爱心去感染学生,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使教育具有人情味,创造出亲切和谐的教育氛围,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班主人产生依赖感、信任感。

四、情感教育能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

情感是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凝合剂。要想有一更积极向,团结进取的班集体,只有知道学生所想,学生之思,耐心细致地了解学生,让学生感到教师与自己谈话时对自己的信任,和尊重,以换取学生对集体的热爱,形成一种凝聚力。那么,教师不仅在理智上,而且在情感上体验到别人的存在与集体中的每一个同学心心相映、息息相关是每一个同学的痛苦和欢乐变为整个集体的痛苦和快乐,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体现公正。达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效果。就形成了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9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而进行德育教育,空洞乏味的宣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个学科的渗透教育。事实上,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只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德育的渗透,使许多宝贵的德育资源白白浪费了。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如果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一种积极上进的思想道德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就不失为一块培育品学兼优人才的沃土。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知识与道德孰轻孰重?这个问题的提出并非是多余的。相信大家不会忘记,大学生马加爵丧心病狂地向朝夕共处的同窗举起利刃,清华学子刘海洋残酷地把硫酸倒向无辜的黑熊。这一切,犹如一把利刃,深深地刺痛了我们这些教育者的心。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曾告诫我们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三字经》里也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些妙语哲思,让我们明白:孩子的品行完全是从后天获得的。可以说,教育环境决定了孩子的一生。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对才能与道德的关系已作出了精辟的论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好比果树,道德是树之根,才华是树的花朵与果实,如果没有根的滋润,它是不可能开出鲜艳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的。如果没有道德之根的滋润,任何人的才华都不可能得到发挥和施展。人才的核心是人而不是才,一个人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完整的人格,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反之,一个没有德行的人拥有的知识越多,那么他为人类所做下的缺德事也会越多。“只教给孩子知识,而不培养其心灵,只能给社会培养一堆麻烦。”(美·罗斯福)人才的含金量最主要在于他的德性而不是他的才能。我们让学生学会做人,然后再去做事,只有德才兼备,才是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作为一名教育者,他的崇高使命就在于培养一个完整无缺的人;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具备德育观念,时刻准备把德育教育渗透进语文教学中。

二、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德育教育可谓重中之重,因为“最终代表人类进步和文明高度发达的绝不是原子弹和经济指数,而是道德指数。”(《中国教育调查》)人们常说:智育抓不好要出次品,体育抓不好要出废品,美育抓不好要出低档品,德育抓不好要出危险品。人就像一只木桶,道德就是其中的一块木片,只要缺损了这一块木片,桶里的水将会全部流失。所以,如果我们只注重知识而轻视德育,那无疑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我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则明确规定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是: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治教育;把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中华民族曾经以优秀的道德文化而著称于世,然而随着时光的流转,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道德文化却黯然失色、光华不再了。语文作为一门传统学科,应当主动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力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几千年的灿烂文化重新焕发出它的生机。也许基于这一原因,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深化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因为,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本所选文章都是极具典范性的,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它融汇了古今中外最优秀的语言文化和经验,涵盖了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精神的,还是文化的。我们不仅要学习它的文化内涵,还要学习创造这些文明的大师们洞察事物、思考问题、探求真理、憧憬未来的美好人生经验。

三、德育教育应采用正确有效的方式方法

语文教学虽说是把德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但语文毕竟不是政治,不适合直接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而应以教材为依托,全方位,多角度地立体推进,使其有血有肉,学生方可容易接受,乐意接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中国有一句古诗也能生动地揭示它的内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以,教师应该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能力培养之时,抓住契机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进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也就是说,应当注意运用科学有效的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以下几点意见仅供参考。

1、突出文中关键词句,让学生感受美,乃至热爱美追求美。

语文教学中,只有扎扎实实地抓住课文中的字、词、句,才能透彻地阐述课文内在的思想内容,才能使学生学到知识,提高技能,受到深刻、生动的思想教育。在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我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作者从几个方面描写长沙的秋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关键词句,如:染、透、争等,当学生对长沙秋景有了具体的认识后,再引导学生推敲文中的重点字词,以深化对长沙秋景的热爱。这样,一幅美丽的长沙秋景图不但带给他们感观上的慰藉,而且让他们在心灵中激发起热爱自然的炽热之情,再由此转化为对祖国美丽河山的热爱。

2、巧妙利用教学语言,激发兴趣,陶治情感。

法国作家巴比塞·昂利说过:“宣传最崇高的理想,如若得不到通往这个理想的正确道路,也是无济于事的。”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的德育功能,教师要巧妙利用好各种教学语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陶治情感的目的。这些教学语言包括导语、过渡语、点拔语、结束语、教师范读等。现以导语和教师范读为例,说说它们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中,一个好的导语,特别是生动、形象、富有诱惑力的导语,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热情。在教沈括的《活板》一文时,我首先问学生的课本等书籍是怎么印刷的,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我以此为契机让他们阅读课文,并要求他们思考:我国古人是怎样印刷书籍的?这样就自然地过渡到活版印刷术的介绍,从而教育学生以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骄傲,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另外,教师还可利用朗读达到教育的目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读得好,可以深切地传达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在授课之初,教师的范读是调动学生情感的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如朱自清的《春》一文,比较适合于朗读,富有感情的朗读能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乃至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分析好人物形象,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中学语文课内介绍了许多高深品德和人格魅力的人物,为使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在学生面前能栩栩如生地站起来,并使他们的光辉形象铭刻在学生的心灵中,我利用课堂上对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不仅教会学生学会描写人物形象,更让学生在一些人物崇高理想和优秀品质的感染、熏陶下,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在学习《纪念白求恩》一课时,我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言行来分析,通过分析白求恩的形象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国际主义精神,什么是共产主义精神。在学习臧克家的《有的人》时,让学生懂得有的人的死轻如鸿毛,有的人的死重如泰山,人应该怎样活才有意义。这样,学生受到的感染和教育不再是肤浅的、空洞的,而是具体的、深刻的。又如教授《论语八则》一文时,我让学生分析子路等人的言行,让他们在比较中明白言行要谦恭礼让的道理。再如教授《岳阳楼记》一文,重点让学生了解作者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形象,向我们袒露了深沉的爱国的赤诚之心。

4、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创新人格。

一个人的素质像座冰山,露出水面容易被人看到的只是一个小面积,而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创造性成就的则是那水下不容易看到的一个大面积——进取性、独立性、坚韧性、责任心等创新人格。培养学生的这些创新人格是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格意识,实质上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使他们具有勇于开拓、敢于吃苦、乐于思考、一丝不苟、团结协作、胸怀广阔、坚忍不拔以及自尊自信的品格。中学语文课本中能培养学生上述品格的篇目很多,可作德育教育的诱机。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等,对这些教材,或深追细究,以“渐入佳境”,或质疑讨论,以明辨主旨。初中教材《荔枝蜜》是一篇对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高尚精神的讴歌之作。教学时,可把注意力放到对劳动的认识上,让学生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劳动是平凡的,但精神是可贵的。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爱国情感;环保意识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其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对此,我在自身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研究。

一、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促使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情感

小学语文学科中的爱国主义情感因素丰富、生动而形象,有利于学生积极树立起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感。鉴于此,我在教學实践中有意识地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与语文教育有机地结合到一起。

例如,在学习《王二小》这一课时,通过对文章有感情的分析与研读,学生大多被王二小那智勇双全、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打动;在此基础上,我趁势向他们提出了以下问题:王二小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甘愿为祖国、为人民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那么,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还需不需要像王二小一样具备这种高尚的品格与情操呢?我们怎么做才是真正的爱祖国、爱人民呢?请结合自身的社会生活实践谈谈你对此的认识与看法。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就不仅仅局限在字、词、句的学习中,而是很好地转移到了充分挖掘课文内涵与情感本质的活动上来,不仅使他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应该热爱、珍惜,更有力地激发了他们内心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真正收到了一举两得的良好教育效果。

二、渗透环保意识教育,促使小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保护观念

在小学阶段有意识地渗透环保意识教育,使学生从小就树立起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与观念,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有着积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为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有责任也有义务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及情感渗透。以我自身为例,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时,通过认真分析课文,学生都明白了课文中所提到的小村庄之所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最后被暴雨所卷走都是因为村民对树木的过度砍伐。在引导学生了解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消失原因的基础之上,我趁机引导他们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踊跃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果你是这个小村庄的村民,你会对砍伐的人们说些什么?现实生活中,你的周围存在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恶劣现象?作为小学生,我们应当如何做才能避免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

这些问题给了学生想象、反思与思考的机会,一方面有利于他们以这些问题为契机,深入挖掘该文章的思想主旨: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只有自觉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更是让学生形成了科学的环境保护观念:只有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才能真正达到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目的,真正实现了环保意识教育的良好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素材,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有意识、有目的地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上一篇:美术手工课下一篇:浅析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