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问题式教学手段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发问来促进教学互动和实现教学目的一种启发性教学方式。其中,教学问题由教师提问和学生发问构成。教师提问应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疑点。问题式教学手段应服务于教学内容、要求和主体。其模式包括教师提问模式和学生发问模式两种。教师提问和解答应讲求一定的策略,引导学生发问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法学本科教学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反思与深化路径
摘 要:传统的法学本科教学模式在教学目录中列有实践教学课程,但是,来自于司法实务界和社会实践的反馈表明,法学本科重理论说教、轻实践操作运用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法学本科生大多都难以适应国家法治建设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面对新世纪国家法治建设和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本文认为,高等学校法学院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机制,以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关 键 词: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目标定位
收稿日期:2014-02-07
作者简介:王建国(1968—),男,河南商水人,郑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法学理论、司法制度和列宁法学理论。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郑州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深化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自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经历了精英化教育、职业化教育和大众化教育等不同发展阶段。目前,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经过了30余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与此相伴,对于法学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由精英型培养模式到定位于适应国家法治建设和经济建设不同行业需求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问题,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基本达成了共识。然而,由于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扩招,导致了高校对于法学本科的实践教育仅仅停留在教学大纲和教学口号中,由此造成了高校法学本科人才的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国家法治建设和社会经济急遽发展的需求。由于传统的以教为本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其与实践脱节的缺陷愈益明显,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关口。[1]而且,高等院校法学本科专业扩招以及实践教学的弱化,也导致了高等学校培养的法学本科人才不能适应当下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的密切关注并展开了广泛的研讨。因此,如何深化和推进法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乃是化解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家法治建设、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
一、法学本科教育的缘起及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
清末以降,有志之士为挽回清朝颓势,力主变法修律,译介西学和移植西方法律制度;与此相伴,西方的法学教育制度随之传入华夏文明古国。肇始于1904年直隶法政学堂设立,开启了以西学为蓝本作以参照的近代中国法学教育制度。经民国数十载六法全书的法学教育,西方法学教育模式得以在中华立足并成熟发展,如吴经熊、杨兆龙、王宠惠等诸多全球公认的20世纪中国法学名家之思想和著作今天又重新走入了法界视野,便可佐证当时对于西学法学教育模式的推崇程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废弃了国民党的旧法统,包括法学教育制度亦随之终结,转向全面引进苏联法学教育制度和教育模式。到1957年“反右”运动和十年“文革”爆发,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此段历史时期,宪法的权威遭到亵渎,法律的价值受到怀疑,法律院校几乎覆灭,[2](p259)法学本科教育的停滞导致了法律人才培养难以为继,此种局面直至“文革”结束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即恢复高考制度,选拔国家建设人才,法学本科教育随之恢复重建。就此时而言,国家经过拨乱反正,法学教育顺应时代需求,采取了以本科为精英教育与专门的法政学校专科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初始几届法学本科学生大都成为当代法学教育领域的精英抑或司法界的领军人物。
至20世纪80年代之后,法学研究生教育虽逐步开展,但当时能够承担研究生层次教育的法学人才可谓凤毛麟角,整个80年代的法学教育仍以法学本科教育为精英教育的主体。由于法学本科难以承担起培养法律职业人才供给的任务,大量的法律实践人才的培训和培养任务由专科学校、夜大和函授学校承担。此时的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一般是在本科四年教育的最后一学期开展,实习的模式大都是由学校直接派遣到司法实务部门。由于当时政法机关法律专门人才匮乏的形势所需,大部分法学本科学生一进入到实务部门实习就直接跟随指导教师参与具体案件的办理。同时,由于当时实行计划分配,没有今天法学本科学生的司考、考研和求职压力,学生都能专注于实习课程,实习结束大都能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毕业分配至工作单位,大多数毕业生都能够成为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结合应用的人才和单位的业务骨干。延至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法律规制成为市场经济建设背景下的迫切需求。伴生而起的是国家法治建设,于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法学界倡导下先后进入执政党的纲领性文件和宪法当中,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当代的治国方略,有力地促进了中国法学教育的繁荣。与此同时,法学本科教育步入了“大跃进”时代。与建国初期法学教育制度不同的是,改革开放之后恢复的法学教育制度逐渐反思苏联法学教育理论和制度模式,虽然苏联法学也深受大陆法系的影响,但这一时期我国的法学本科教育制度已经有了“去苏化”倾向,开始转向以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模式为蓝本加以建构,将法学本科学生定位于通识教育。这一时期,不论是财经院校、师范院校、农林院校、理工院校都相继成立法学院系,设置法学本科专业,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法学本科教育的“泡沫化”现象。法学本科教学模式主要集中于法学理论学习和理论素养的培养,虽有实习课程但由于扩招导致法学本科人数不断增加,司法实务部门难以大量接受法学本科学生进入实习,即使进入司法部门实习的法学本科生也只是做一点辅助工作,根本不能达到法学本科实习课程所要求的提高司法实践能力的目标。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实施,法学本科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日益凸显。司法考试制度设计固然有助于司法职业化的人才选拔和法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但也有其负面效应。由于法学本科毕业要从事法律职业就必须通过司法资格考试,即使是本科毕业后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生要想获得司法资格考试证书也只能作为面试加分的依据,由此造成了司法考试决定法学教育的倾向,形成了以司法考试通过率作为检测法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指标导向。这样,司法考试制度就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出现应试教育的苗头。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不少法学院自发地将如何提高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作为本科法学教育的发展方向,从而影响了法学本科教育的质量。[3](p126)法学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法学理论素养,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理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司法考试作为一种应试考试,其题型设计和知识涵盖难以显现司法实践能力的真实面貌,而且往往注重应试技巧的设计,而这些应试技巧又非大学法学院理论培养所能获取。诚如苏力教授所言:“中国法学院所提供的知识多非法官所需要的,而法官所需要的又非法学院所能提供”。[4]此外,法学本科盲目扩招,司法机关人员更新缓慢,加上法学硕士、博士生源充足,法学本科生就业几率曾经弱化到了千人一位的竞争局面,这就使得法学本科就业率下降到各类院校的末尾。此种局面使得法学教育者不得不深思的一个问题就是,法学本科教育如何培养适应国家社会经济急速发展的人才需求类型。为了解决司法考试与大学法学院实践教学不足的矛盾,一些法学院在法学本科教育上更加开放地面向全世界吸收、引入不同法系的教育模式并展开法学实践教学的实验和推广。比如:美国的法律诊所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双学位法学教育模式都被部分法学院校引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法学本科教学与实践脱节问题,但就目前而言,尚未形成一个体系化和科学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模式。
二、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目标定位
法学本科实践教学如何设计和定位,有赖于法学本科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因此,唯有确定法学本科教育在当下中国法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开展和实施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经过30余年的发展,至2008年底,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630余所,在校法学本科生超过30万人。有法学硕士授予权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达333所,有法学博士授予权的学校和机构29个,另有13个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基本形成了以法学学士、硕士、博士教育为主体、法律硕士教育为补充的高等法学教育体系,法学教育的中国模式与法学教育的美国模式、欧洲模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5]
考察各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历史传统与现实不难发现,法学教育的目标有三种可能性,即培养法律学者、培养法律工作者、培养有修养的人。[6](p3)也有学者将当代中国急需的专业法律人才概括为:一是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立法者,二是解决和平息法律纠纷的司法者,三是为正常的交易秩序乃至社会秩序提供法律方面专业管理、协调机制的服务者。[7]在实践中,法律学者和立法者的素养要求都需要本科后的教育才能胜任。显然,在当下我国的高等法学教育体系中,法学本科教育并不能完全承担起培养上述三种人才的目标任务。经过法学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不仅有规模庞大的本科法学教育,而且研究生层次的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教育规模也庞大得惊人。在通常情况下,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抑或是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学教育均是将法律学者培养任务设置于博士研究生阶段。比如美国的一年制法律硕士(LLM)课程通常只是法学入门课程,即使是大陆法系国家两年制的研究硕士(Master Recherche)和美国的LLM法律硕士课程也具有相似的法学入门功能。尽管有一些著名大学的本科教育模式培养出的法学本科生基于自身先天条件和客观环境更容易从事学术研究,但也只有继续经过十年磨一剑的深造完成研究生硕士、博士教育甚或是博士后阶段的培养才能成为法律学者。所以,法学学士毕业后就走向法学本科专业教学研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今天再将培养法律学者和立法者的任务赋予法学本科教育是不现实的,也不能成为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法学本科教育应当真正承担的任务是培养法律工作者和有修养的社会工作者。法律工作这一目的的设定就需要法学本科教育与司法职业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密切联系起来。培养有修养的人这一目标是大学的社会使命之一,但并非说一般意义上的修养含义。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的有素质的人是能够适应国家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具有法律素养、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高素质的社会成员和社会工作者。无论是法律职业的培养还是有修养的社会工作者的培养,都要求法学本科教育不能仅仅关注法学理论和人文知识的灌输,还需要适应社会需求的法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法学本科教育而言,国家和社会在法治建设和市场经济大潮下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法学本科教育不仅要培养国家需要的通过本科后教育的职业训练进入司法机关的专门法律职业者,还可以凭借法律知识在国家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非法律职业部门一展身手,这就是广义的法律工作者。因此,我国法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复合型人才,这种类型的人才以其所具有的专门法律知识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
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社会学科门类,作为主要以培养和造就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法学本科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该是法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内容。那么,如何通过实践教学实现法学本科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任务和目标呢?近些年来,各高校也与时俱进地进行了探索,比如案列教学法的尝试、研讨会教学模式的探讨、诊所法律教育的引进等。有的学校不仅将这些新颖的西式实践教学模式大胆尝试并形成一种固化的教学方式,而且还把这些教学方式具体应用到部门法学的教学实践中,架起了法学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之间沟通的桥梁。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研讨会教学、法律诊所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在重要的法律问题上联系其所学法学专业理论知识,还有利于学生身临模拟真实案件的场景下判断事实、识别法律适用以及具体解决事实和法律连接的问题。这种分析问题和适用法律解决问题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实现法学本科学生成为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然而,由于现实中存在各种主客观的因素,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研讨会教学法和诊所式教学法经过理论译介和个案试验后,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推广和应用。而如何深化并完善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机制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则是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而且对于法学本科实践教学这一课题的研究和深化,对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制度模式的改革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三、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深化路径
通过对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和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的合理定位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当下法学本科教育在我国法学教育体系中有其特殊的时代使命。法学本科教育在新世纪的历史使命乃是定位于培养具有法律素养的应用型人才,为完成这一使命和目标,必须认清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祛除实践教学口号化的现象,深化并完善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机制路径。
(一) 完善法学本科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环节在不同的高校其课程模式设置不一、形式多样。而且,法学本科实践教学并没有像法学理论教学那样已经具备一套成熟的课程体系。一直以来,国内法学院对于实践教学实施情况处于自我研究、自我实施、各自为政的初级阶段,缺乏成熟的、可以在全国推广的经验。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设计和具体实施环节一般都由教师自由支配,没有将实践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结合起来,缺乏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学本科实践教学大纲和教材。由于对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科学的论证和深入的研究,导致实践教学对于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只具有象征性意义而缺乏实际有效的促进作用。为此,有必要对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制定出统一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的指导和要求下,科学而系统地进行实践教学。同时,又要在教学大纲的规范下,编写出进行实践教学的教材。[8]
(二)合理划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关系
法学本科生实践教学的目标是为了提高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法学教育具有二重性,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都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法学教育中具有不同的价值和功能。从实践性教学的本质看,法学本科实践性教学是教学方法的范畴。尽管我们强调深化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但并非是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际上,传统的教师讲授教学法目前仍然居于高校法学教学的主要地位。对于实践性教学和理论教学我们应该吸收二者各自的优点,取长补短,合理界定二者在法学教学中的份额和比例。在教学方法的结合上,应该以法学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在实践教学实施的先后顺序上,应使法学理论教学在先,部门法学实践教学在后。因为一个没有学习基本法学理论的学生急于进入实践课堂就会变得无所适从,难以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三)着力培养法学本科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就目前而言,各大学的教师绝大部分来源于高等院校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即使是现职教师,也大多深居高校,没有在司法实务部门工作的经历,欠缺对司法实务的了解和把握,虽从事理论教学和科学研究具有较强实力,但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却显示出不足。[9](p51)而实践教学的主体首先是教师,没有司法实践经验的教师很难胜任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任务。因此,高校教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要了解、熟悉司法运行的实际状况,提高自身实践教学的能力。在教师选任时,注重引进一定数量既具有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又具有司法实践经验和经历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学历司法实务人员,同时,对于现任教师由法学院组织联系高校所在行政区域内司法机关建立“高校法学院教师实践挂职锻炼基地”,有计划地将教师输送到实践基地进行锻炼。从制度上确立高校法学院教师参与司法实践、提高司法实践能力的机制,以利于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四)构建提高法学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机制
高校法学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是深化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手段,实践教学的核心和终极目的在于提高法学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措施包括:一是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经过低年级一定时间的法学基础理论学习后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向实践教学转变。学生进入高年级后改变单纯的课程理论灌输式教学,老师讲重点,学生自己预习和研读基础知识,课堂讲授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展开,着力提高学生借助于理论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借助于多媒体播放案例和影像资料实施案例教学法;有计划地开展模拟法庭审判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案件模拟审判活动;借鉴和推广西方法律诊所教学模式,在任课教师引导和带领下办理案件;开展研讨会形式教学,吸引并督促学生对于讨论内容进行有效参与。二是开展法庭进学校等实践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大批学生都集中到法院或者检察院以及律师事务所是不现实的。对此,可以由法学院组织联系实践基地的有关法院将真实案件的审理设置于法学院的模拟审判大厅,变模拟审判为真实审判,通过身临其境的观摩,学习法官如何组织庭审,检察官如何出庭支持公诉,律师如何进行辩护。还可以邀请法官、检察官以及公安、司法行政和仲裁部门人员定期到学校为法学本科学生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司法实践经验、司法运行的规程和司法最新动态,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于司法实践状况的了解和认识。三是开展法学院教学实践培训基地建设,联系司法实务部门设立“本科教学实践基地”,改变统一在本科四年级毕业前实习的陈规。法学院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利用学年暑期到实践基地进行锻炼,在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学年暑期实习,并严格要求学生对于每一学年暑期实习写出身临其境的实习报告,避免实习流于形式。
(五)建立科学的法学本科实践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问题同样存在于实践教学领域,但是,由于目前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实践教学评估体系机制尚未健全,缺少制度化的评价指标和具体参数,因此,我国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评价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制度化的评估评价机制,会导致教师不积极实施教学实践,学生找一实习单位盖章应付了事,这样,实践教学就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建立完善的法学本科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是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有效保障。首先,实践教学评价的对象不仅应当包括参加实践教学的法科学生,还应当包括担任实践教学指导任务的教师;其次,实践教学评价的内容应当包含实践教学的组织步骤、组织过程、实施内容以及实践效果等;第三,实践教学的评价方式既应当包括对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的评价,也应当包括对实践教学基地的评价;既包括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同学之间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等等。[10](p131)但是,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最重要的内容是对于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进行实践成效的评价,这与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目标是相一致的。
【参考文献】
[1]张河顺.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本土化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2]尹超.法律文化视域中的法学教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3]朱立恒.法治进程中的高等法学教育改革[M].法律出版社,2009.
[4]苏力.法官素质与法学院教育[J].法商研究,2004,(03).
[5]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统计数据,http://www.bj.xinhuanet.com/bjfs/2009-05/30/content_16660577.htm,2014-02-04.
[6]刘仁山.法学教育反思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7]孙彩虹.高校实务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8]张汉昌.关于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南都学坛,2009,(02).
[9]宋强.法科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A].王崇敏.法律实践性教学与应用性法律人才培养[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10]熊勇先.法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保障条件[A].王崇敏.法律实践性教学与应用性法律人才培养[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高 静)
Key words:undergraduate course of law;practice teaching;target localization
作者:王建国
浅论法学本科教学中问题式教学课堂手段之运用
摘 要:问题式教学手段是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发问来促进教学互动和实现教学目的一种启发性教学方式。其中,教学问题由教师提问和学生发问构成。教师提问应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和学生疑点。问题式教学手段应服务于教学内容、要求和主体。其模式包括教师提问模式和学生发问模式两种。教师提问和解答应讲求一定的策略,引导学生发问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教学手段 教学问题 教学互动 提问 发问
问题式教学手段对于实现教学互动、激发学生课堂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笔者结合自己在法学教学中的体会,就问题式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略谈几点心得。
一、问题式教学手段的概念和特征
“教学无定法”是教学中最基本的法则。任何教学手段的运用都要适应和服务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与要求、不同的教学对象和主体。问题式教学手段,是指在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发问来促进教学互动、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一种启发性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手段具有以下特征:
(一)教学问题是问题式教学活动的动因和载体
问题式教学活动的过程由三个相对独立的阶段组成:(1)提出问题。这是问题式教学活动的前提,包括教师提问和学生发问两种基本类型;(2)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是问题式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问题式教学活动能否收到预期效果的关键;(3)总结问题,这是问题式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在这一阶段,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但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
(二)问题式教学活动凸现教与学的互动
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意识、促进教学互动是现代教学模式的核心目标。问题式教学手段尤为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强调教学双方的互动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学生发问是启动问题式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2)思考和解决教学问题由师生双方共同完成;(3)教学互动使教学双方得到同步提高。问题式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且有助于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实现教学双方共同发展。
(三)问题式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问题式教学活动以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为载体,通过提出题、解决问题构成了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但这并不是问题式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实现课堂教学实际效果的进一步提升,才是问题式教学活动的总体目标。这一总体目标体系由三个具体目标构成:(1)使学生领会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2)使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特点、需求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使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和完整性;(3)发现新的教学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具价值、更为重要。因为,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教学互动的动力,是教学成效的体现,并能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活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四)问题式教学手段是传统教学模式的一项辅助手段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讲授型教学方式,其优点在于授课内容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问题式教学手段的运用并不是对传统型教学方式的排斥或取代。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都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科学的教学模式应当是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由于问题式教学活动需要占用一定的课堂时间,因此,这种教学手段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加以运用。
二、教学问题的概念、分类和提出
(一)教学问题的概念和分类
教学问题由教师提问和学生发问两方面组成。教师提问主要是指教师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而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发问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惑时向教师提出并希望得到答疑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角度可以将教学问题作不同的划分。
1.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将教学问题分为重点知识问题与难点知识问题。前者是指针对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而引发的问题;后者主要是指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在理解、掌握或者运用时产生的疑问。重点知识问题主要是由教师提出的,难点知识问题主要来自于学生。当然,教师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和教学实践也能发现难点问题。
2.根据问题的内容,可将教学问题分为学理性问题和实务性问题。学理性问题主要是指针对概念、原理而产生的教学问题;实务性问题是指学生在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时而遇到的问题。教师提出学理性问题,意在使学生能够对学科中的基本概念或原理予以掌握,而实务性问题的提出,旨在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当然,对于应用法学课程而言,学理性问题与实务性问题的区分并不是那么严格,譬如法学学科中的实体法与程序法。
3.根据问题的属性,可将教学问题分为抽象知识问题与具体知识问题。抽象知识问题主要是指涉及的概念或者原理较为抽象,因而往往成为教学中的难点问题。具体知识问题主要是指对于学科中的具体知识点或者实务中的具体适用而产生的问题。相比之下,具体知识问题要比抽象知识问题庞杂,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和积累那些常见的具体知识问题,以丰富教学内容。
4.根据问题产生的时间,可将教学问题分为预定问题和随机问题。预定问题是指在教师的课堂教学计划中预先设定的教学问题,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的适合于开展问题式教学活动的基本问题。随机问题,是指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临时发现的或者由学生当课堂提出的问题。随机问题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随机问题需要教师进行梳理,使问题具有明确性和针对性。第二,随机问题不一定都适合问题式教学活动,教师应当归纳整理,从中挑选出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充实到教学活动中。
5.根据问题涉及的范围,可将教学问题分为关联性知识问题和独立性知识问题。关联性问题是指在内容上涉及多个知识点之间联系的问题,关联性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独立性问题是指只涉及某一具体知识点的问题,独立性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深入而具体地掌握教学内容。
(二)教学问题的提出
1.教师的提问。教师向学生提问是启动问题式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提问应当坚持“三个针对”:(1)针对重点知识,可以引起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关注,避免学习的盲目性。这要求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同时,这类问题一般无须学生当堂作答,提问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对某一重点知识的注意,解答主要由教师通过讲解来完成。(2)针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实际或者可能会产生困惑的教学内容。以问题带动难点知识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对难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透彻领会。(3)针对学生的疑点。真正的教学难点应当是学生实际面临的反馈给教师的教学困惑,教师应当敏锐地捕捉学生的难点和疑问。
2.学生的发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解或疑惑时向教师提出疑问,是启动问题式教学活动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发问,不一定触及教学重点,也不一定具有普遍性,有时还会显得浅显或幼稚,但是,对于学生的发问,教师应当始终予以重视。学生能够发现并提出问题,本身就是教学成效的具体体现;同时,学生的发问也不乏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创见性的思考,对教师教学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三、问题式教学的模式和策略
根据提出问题的主体的不同,可将问题式教学的模式可以分为教师提问模式和学生发问模式两大类。
(一)教师提问模式
教师提问模式,是指由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启动问题式教学活动的模式。根据问题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问题式教学模式。
1.“提问—思考—解答”模式,即:(1)由教师提出问题;(2)让学生进行一定的思考,但无须学生作答;(3)由教师进行自答。这可谓自问自答模式。此模式主要适用于对重点知识、背景知识、抽象知识的讲授,提出这类问题的用意,通常不是希望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思考后予以正确回答,而为了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在观念上的互动,提起学生对问题所涉内容的重视和了解,从而进入教师授课的思路。
2.“提问—思考—回答—点评”模式,即:(1)教师提出问题;(2)给与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3)指定一个或者几个学生分别予以作答;(4)由教师对学生的作答进行综合点评,并给出正确的解答。这类问题一般是指针对教学重点或者难点而提出的。这一模式的核心环节在于教师的点评,因为教师的点评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问—讨论—回答—点评”,即:(1)教师提出问题;(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3)由学生代表作答;(4)教师进行点评。这类问题主要涉及教学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并且以结合案例分析为主。这一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的讨论过程,因为这种模式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而占用的课堂时间较长,教师应当在教学计划中专门安排讨论课。
(二)学生发问模式
学生发问模式,是指由学生向教师提出疑问从而启动问题式教学活动的模式。对于学生的发问,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开展问题式教学活动。
1.“发问—答疑”模式。这种模式由学生发问和教师答疑两个环节构成,所占用课堂时间不长,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临时遇到并提出的疑问。
2.“发问—思考—作答—点评”模式,即:(1)学生提出疑问;(2)教师在明确学生发问后不予直接回应,而是指定所有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思考;(3)请一个或者几个学生进行作答;(4)由教师对学生的作答点评。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意识,主要适用于较具普遍性的学生问题,其意义不仅在于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问—讨论—回答—点评”模式,即:(1)学生提出疑问或者质疑;(2)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3)由学生代表进行作答;(4)由教师对学生的作答进行点评和答疑。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学生参与的广泛性,核心环节在于学生讨论,主要针对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团队意识。
(三)教师提问和答疑的策略和方式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问题,是提高问题式教学活动实际效果的关键。
1.理论问题的感性化和实践问题的理性化。理论性较强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但由于这类问题相对抽象,不易激起学生听讲和自学的兴趣,为此,采取提问和讨论式教学手段不失为有效之举。但教师在提出理论性问题时,要避免问题本身的枯燥和过于书面化,尽量使问题更贴近实际。实务性较强的问题有助于学生了解司法实务,融会贯通法学原理,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对于实务性较强的问题,教师应注意将问题不断引深,使学生领悟其中的原理,避免浅尝辄止。
2.简单提问和循环提问相结合。简单提问,通常是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就一些概念、原理不作引申、扩展式的提问。一般情况下,简单提问不是为了让学生立即做出的回答,而是希望学生能够对问题中的教学内容给予重视。循环提问,或曰追问,是指对于某一问题,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就此问题进一步深入或扩展提问。某些问题如果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或深邃,教师便可以采取循环提问的方式。循环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思维,促进问题讨论的深化和扩展,并有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但这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占用学时较多,不宜经常使用。
3.同一性提问和关联性提问。同一性提问,是指仅就某一特定的论题向学生提问,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该论题的讨论和掌握更加深入、透彻;关联性提问主要是针对一些概念、制度或者界限问题而向学生提问,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法学知识进行横向联系和比较,使知识获得整体性和系统性地掌握,并求得融会贯通。
(四)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发问有助于弥补教师授课内容的疏漏和不足,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激发、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经常训练。
作者:李 兰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成因与教育教学对策
摘要:法学本科毕业生在现阶段已陷入结构性就业困难,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现象,这实际上是主管部门宏观调控缺位、法学院系教育教学改革滞后和毕业生择业预期不切实际等多种因素所致,突破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关键在于加强法学本科教育的宏观调控和动态监测,其次还需要法学院系和毕业生对就业市场新趋势予以主动回应。
关键词:法学本科专业;毕业生;结构性就业困难;成因;对策
近年来,法学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难以找到合适的、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是有目共睹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显示,11个专业大类中,2008届法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79%,排名倒数第二,远低于当年本科毕业生的平均就业率(88%)。而2006届和2007届的法学类毕业生就业率也分别排名倒数第三和倒数第一。法学本科教育已陷入就业困境之中,让我们不得不理性分析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困境的成因,并寻找相应对策。
一、法学本科专业就业困境的成因
(一)法学本科专业办学规模盲目扩张、宏观调控缺位
我国有500多个本科专业,但大比例的失业人数集中在法学等少数专业,表明这些专业至少在现阶段存在严重过剩。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法学院系设置标准,导致法学本科专业成了很多高校拓展新专业的首选对象。《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7(2009)》披露:截至2008年11月,全国共设立法学院系634所,30年来增长了105.67倍;法学本科在校生30万人左右,法律专科在校生达22万多人,30年增长了200多倍,法学教育的规模增长可谓突飞猛进,但是师资力量和教育教学质量却令人担忧。法学本科专业定位不清楚、开办条件把关不严,导致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现象,急需教育主管部门予以科学地宏观调控,并对法学本科教育进行合理布局。
(二)法学院系的专业课程设置不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我国在实现法治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更多的律师参与各种诉讼和非诉讼活动中,以提高律师资源的利用。由于国家司法机关编制的限制和对高学历的普遍要求,当前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较难进入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司法部门,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企业就业。市场经济条件下,几乎每个企业都离不开管理公司运营、签署合同等常规管理工作,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具备相关的法律知识背景的人才。从这个角度看,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本应具有很好的就业前景,然而,现实情况是就业市场对于法学专业毕业生质量不满意、需求冷淡。高校如何优化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就业市场上对于法学本科毕业生的现实需求?这是当前高校应当深刻思考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三)毕业生择业预期过高、择业面过窄、自身素质有待加强
选择法学专业的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动因往往是向往检察官、法官、公务员的社会地位,或者律师的高收入,总期望一毕业就能够在大城市里找到专业对口、待遇优厚的工作,这本无可厚非。虽然从就业市场提供的岗位来看,总体上是能够满足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的。但是,国家每年招考的检察官、法官的指标都很有限,而社会又需要应用型、复合型或者高学历的法律服务人才,所以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就难在找到一份他们心目中理想的工作。于是就出现了一边是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真正需要法律人才的地方却招不到符合要求的毕业生的结构性就业困难现象。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说明法学本科学生需要在擇业观、择业心态方面及时进行调整,在知识结构、自身素质锤炼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解决法学本科专业就业困境的教育教学对策
(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法学本科教育的宏观调控和动态监测
法律人才说到底就是社会管理人才和国家管理人才,法学教育主要目的在于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输送又红又专的法律人才,唯有如此,才能建设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法学本科专业应当坚持定位于精英教育和职业教育上。为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法学本科教育的宏观调控和动态监测。
第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站在建设法治国家的长远战略立场上,从政策和财政上扶持法学这种特殊的本科教育,防止法学院系依靠扩大法学本科招生规模维持生计的现象。
第二,大幅度缩小法学专业的招生规模。这样既可以维持现有法学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又能够达到精英教育所必要的生师比,让法学教育工作者有充足的精力对每一个本科生进行精雕细琢地培养。
第三,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全国法学本科教育进行动态监测。为确保法学本科教育的质量,应当将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作为法学本科专业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应当将法学本科教育的学制由普通本科的四年制更改为五年制,或者更改为弹性学制,这样一方面可以让法学本科生满足国家司法考试的报考条件,另一方面可以为法学教育本科教育进行政治素养培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实务技能训练提供充足的时间保证。同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全国法学本科教育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对不合要求的法学院系给予预警和惩戒。
(二)法学院系积极推进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社会对法学本科生培养质量的不满意,说到底也是对法学本科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的不满意。法学专业本科生的司法考试通过率在很多地方还赶不上非法学专业,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法学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僵化,教学方式老化,跟不上司法考试的要求和时代发展的步伐。法学本科生的理论素养不高,实践能力也不强,既不能“仰望星空”,又不能“脚踏实地”。教育教学改革滞后于社会需求,造成法学本科教育教学的“高不成低不就”,也就必然导致毕业生的“高不成低不就”。为此,法学院系应将就业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第一,应当以国家司法考试大纲的要求设置法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应当具有针对性。应当要求法学专业教师以司法考试为指针将法学基本理论和应用法学的基础知识讲透,能够让学生对司法考试大纲的全部知识点融会贯通。在此过程之中,甚至可以引入司法考试专业培训学校的网络课程予以强化和引导。
第二,根据学生特长和社会需求进行分类培养,积极拓展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拓展法学本科生的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注重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条件,让他们切身感受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成就与困惑,增强法学本科生的政治素质、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要求法学本科生必须辅修“第二学位”,并注重在跨专业领域进行法学研究和法律服务的技能训练。
第三,法学教育主动对接法律实务,通过与实务部门的良性互动,提升学生的法律实务技能。法学乃实用之学,旨在运用法学知识和法律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故还应着重培养学生应用法律知识处理现实问题、解决现实纠纷的能力,而单凭法学院系的力量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法学院系应积极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两大战略,扩大学生专业实习的领域,除在公、检、法、司、安等部门建立更多的教学实践基地之外,还应在企业、社区以及政府其他部门建立更广泛的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至少在两个不同行业领域的基地参加实习实训。既要保证充足的实习实训时间,还应通过专业教师与实务专家的合作指导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实习实训的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法律实务技能。
(三)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法学本科生适度调整择业预期、积极适应社会需求
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步到位,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仍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处于改革的“阵痛期”。因此,法学本科院系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求现存体制内的解决方案就显得尤为紧迫。其中最为切实可行的措施之一莫过于构建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对法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人生规划指导、就业和职业指导,以便有效帮助法学本科生尤其是现阶段的法学本科毕业生积极调整择业心态、主动适应社会新需求。
第一,顺应国家录用公务员和选拔社会管理人才的新趋势,树立“先就业以增长才干,后择业以成就事业”的观念。2010年10月10日,国家公务员局负责人透露,2011年度的国家公务员考录工作将推出三项改革创新举措,包括录用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人员的比例将从2010年度的70%提高到85%以上等。其中透露出的信息就是,今后国家录用公务员和选拔社会管理人才都会主要面向基层。这就要求以培养法律职业人才和社会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法学院系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必须引导毕业生重心下移、先到基层单位锤炼本领,为今后的事业发展积累经验、探索新路。
第二,改变不切实际的就业观念,倡导多元化的就业格局。面对法院、检察院每年招录指标极其有限等等新情况,法学本科毕业生只能主动适应就业市场的新趋势,改变非法院、检察院不进等不切实际的观念,改变学法律非要从事法律职业的传统就业观念。其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知识作为从事国家管理、社会服务等各种行业都应具备的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凸显。从这一角度看,法学本科毕业生实际上具备多领域就业以及自主创业的优势。破解结构性就业困难,当务之急还在于运用职业指导技能引导法学本科毕业生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增强就业创业能力以主动适应多元化的就业新格局。
参考文献:
[1]任丹红.论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与实践教育的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4).
[2]隋晶秋.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5).
[3]何勤华.结构性就业难困扰法科学生[N].法制日报,2009-05-06(3).
[4]赵鹏.2011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85%录用基层人员[N].京华时报,2010-10-11(2).
作者:张光君
推荐阅读:
电大法学本科论文06-05
法学专业本科(专科)毕业论文格式10-07
法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个人自我鉴定09-12
法学诊所教学07-12
法学专题小论文07-26
法学论文写作概述07-02
案例刑法学论文09-08
法学专业论文参考选题06-12
法学毕业论文写作提纲11-03
燕山大学法学毕业论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