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精选8篇)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篇1

说明

本大纲是针对公安高等院校公安类各本科专业(非法学)的专业基础课而制定的,即适用于作为公安通修课的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大纲充分体现了“承上启下、培养观念,精讲多练、贴近实战”的本课程的课程指导思想,注重对课堂讲授、教材编写、教学实践、试题及答案的设计等环节的指导和协调,是本门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评价标准。

本大纲由刘万奇教授、樊学勇副教授设计、起草,刑事诉讼法学课程组全体教师研究制订,法律系主任刘万奇教授审定。

2006年1月18日

课程编号:011106

授课对象:公安类各专业(非法学)本科生

学时:48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诉讼、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点,明确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刑事诉讼法同刑法的关系、刑事诉讼法的宗旨、任务、作用和历史发展,了解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刑事诉讼法学的体系和内容。

第一节 诉讼

一、诉讼的概念

(一)“诉讼”的词语解释

(二)诉讼的定义:发生争议的双方当事人在国家专门机关的主持下依法解决其纠纷的活动。

二、诉讼的特征

性质的公力性、发生的被动性、形式的公开性、程序的法定性、认知的间接性、权属的独立性、效力的终极性。

第二节 刑事诉讼

一、刑事诉讼的概念

(一)“刑事”的词语解释

(二)刑事诉讼的定义

国家专门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和惩罚犯罪并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处罚的活动过程。

二、刑事诉讼的特点

三、刑事诉讼在整个社会关系调整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刑事诉讼法的定义:是规定办理刑事案件的原则、制度和诉讼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关于刑事诉讼法概念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刑事诉讼法与宪法、刑法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法的宗旨、任务和作用

三、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一)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简介

1、外国刑事诉讼法历史发展简介

2、刑事诉讼法的历史类型划分及各自特点

3、两大法系的诉讼模式及其发展趋势

(二)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简介

1、中国古代、近代刑事诉讼法历史发展简介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历史发展简介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学

一、刑事诉讼法学的概念、学科地位和研究对象

二、刑事诉讼法学的体系和内容 思考题:

1、什么是诉讼?诉讼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什么是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有哪些特点?

3、什么是刑事诉讼法?

4、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是什么?

5、刑事诉讼法有何作用?

6、刑事诉讼历史类型划分的标准及类型是什么?

7、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什么样的刑事诉讼结构类型?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8、当事人主义诉讼形式有什么特点?

9、职权主义诉讼形式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理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刑事诉讼各基本原理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理概述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理的概念

二、刑事诉讼基本原理的作用

三、刑事诉讼基本原理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刑事诉讼价值原理

一、刑事诉讼价值的含义

刑事诉讼价值是指人们评价和判断刑事诉讼程序是否正当、是否合理的伦理标准,也是刑事诉讼程序在其运作过程中所要实现的伦理目标。

二、刑事诉讼价值的内容

(一)外在价值——所谓“外在价值”,是指人们评价一项刑事诉讼程序在形成某一好的裁判结果方面是否有用和有效的价值标准。

(二)内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指人们评价一项刑事诉讼程序本身是否具有善良品质的道德标准。所谓“善”,是最普通的褒义形容词,意思是一种高尚的、至少是令人满意的品质。刑事诉讼程序无论能否产生好的裁判结果,只要它本身具有“善”的品质,人们就会认为它具有独立的内在价值。

(三)效益价值——所谓“效益价值”,是指人们对刑事诉讼程序的设计和它的实际运作,要考虑是否符合经济效益标准。

第三节 刑事诉讼目的原理

一、刑事诉讼目的的含义

刑事诉讼目的是指国家建立刑事诉讼制度,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要达到和预期的理想结果。刑事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价值的关系

二、刑事诉讼目的的内容

刑事诉讼的双重目的,一个是追究犯罪;另一个是确保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不受司法机关的非法侵犯。刑事诉讼的目的应当是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统一。

第四节 刑事诉讼结构原理

一、刑事诉讼结构的含义

刑事诉讼结构是指控诉、辩护和审判三种诉讼职能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二、刑事诉讼结构的内容

奴隶社会弹劾式诉讼结构。封建社会纠问式诉讼结构。资本主义社会两种典型的诉讼结构,即大陆法系职权主义的诉讼结构(模式)和英美法系当事人主义的诉讼结构(模式)。职权主义诉讼结构的特点。当事人主义诉讼结构的特点。这两种诉讼结构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刑事诉讼结构。思考题:

1、刑事诉讼的目的是什么?

2、什么是刑事诉讼结构?

3、如何理解刑事诉讼价值的外在价值?

4、如何理解刑事诉讼价值的内在价值?

5、如何理解刑事诉讼价值的效率价值?

6、刑事诉讼的双重目的如何平衡?

第三章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各项基本原则的基本含义和内容,领会各基本原则对刑事诉讼立法与司法实践的意义。

第一节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概述

一、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定义:由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和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二、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意义

(一)对立法的意义

(二)对司法实践的意义

三、国际通行的主要刑事诉讼原则

(一)国家追诉原则

(二)不告不理原则

(三)无罪推定原则

(四)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五)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四、我国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

(一)我国各类诉讼的共有原则

(二)我国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

第二节 我国各类诉讼的共有原则

一、司法独立原则

(一)司法独立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司法独立的基本含义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扰。

(三)司法独立的意义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一)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含义

三、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

(一)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含义

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是指对于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个人成分、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社会地位,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三)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内容

1、在诉讼中适用法律时,不允许给某些公民以任何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不允许对某些高层官员或高干子弟以任何优待;

2、不允许对任何人加以歧视,不得以当事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务高低、宗教信仰或民族、种族等等的差异而给予歧视性待遇。

(四)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的意义

四、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

(一)人民检察院依法对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的内容

(三)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原则的意义

五、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

(一)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的内容

1、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3、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书。

(三)贯彻使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的意义

六、司法主权原则

(一)司法主权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司法主权原则的内容

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三)实行司法主权原则的意义

第三节 我国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

一、国家专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

(一)国家专门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该原则的主要内容

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专属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除法律授权的机关以外);

2、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只能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分别行使;

3、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必须依法行使职权。

二、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原则

(一)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原则的内容

(三)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原则的意义

三、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

(一)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含义

四、保障辩护权原则

(一)保障辩护权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保障辩护权原则的内容

1、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有权获得辩护

2、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三)保障辩护权原则的意义

五、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一)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的含义

(三)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在诉讼中的体现

六、保障诉讼权利原则

(一)保障诉讼权利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保障诉讼权利原则的含义

1、法律赋予各类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2、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是公、检、法三机关的法定义务

3、诉讼参与人有权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的诉讼权利。对于侵犯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他们有权提出控告

(三)保障诉讼权利原则的意义

1、体现诉讼公正

2、保证公安司法机关客观地查明案件事实

七、依照法定情况不予追诉原则

(一)依照法定情况不予追诉原则的法律依据

(二)依照法定情况不予追诉原则的内容

1、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2、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具体处理方式

(三)实行依照法定情况不予追诉原则的意义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无罪推定原则?

2、司法独立原则的基本含义和意义是什么?

3、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4、依法行使职权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5、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6、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已经追究的应当如何处理?

第四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刑事诉讼专门机关的性质和职权,当事人的概念、范围,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范围。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国家专门机关

一、公安机关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和任务

(二)公安机关的刑事职权和地位

(三)公安机关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

二、国家安全机关

(一)国家安全机关的性质和任务

(二)国家安全机关的刑事职权和地位

(三)国家安全机关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

三、人民检察院

(一)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

(二)人民检察院的刑事职权和地位

(三)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

三、人民法院

(一)人民法院的性质和任务

(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地位

(三)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

四、其他侦查机关

(一)军队保卫部门

(二)监狱

(三)走私犯罪侦查机关

第二节 诉讼参与人

一、刑事诉讼参与人的范围

(一)当事人的范围

(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范围

二、当事人

(一)被害人

(二)自诉人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四)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

三、其他诉讼参与人

(一)法定代理人

(二)诉讼代理人

(三)辩护人

(四)证人

(五)鉴定人

(六)翻译人员 思考题:

1、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权是什么?

2、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职权是什么?

3、人民法院的性质和职权是什么?

4、诉讼参与人包括哪些人?

5、什么是当事人?当事人包括哪些人?

第五章管辖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管辖的概念,职能管辖的概念,公检法职能管辖的分工,审判管辖、级别管辖、地区管辖、指定管辖、专门管辖的概念及有关规定。

第一节 管辖的概念和意义

一、管辖的概念

刑事诉讼管辖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以及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二、管辖的意义

(一)有利于依法行使职权

(二)有利于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有利于人民群众协助和参加刑事诉讼活动

第二节 职能管辖

一、职能管辖的概念

职能管辖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在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又称立案管辖或部门管辖。

二、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

公安机关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况: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自诉案件;由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的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由军队保卫部门立案侦查;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由监狱立案侦查。

三、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刑事案件的范围

1、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2、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案件;

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案件;

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

5、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的其他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管辖交叉: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涉及人民检察院管辖的贪污贿赂案件时,应当将贪污贿赂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侦查贪污贿赂案件涉及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应当将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在上述情况中,如果涉嫌主罪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由公安机关为主侦查,人民检察院予以配合;如果涉嫌主罪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由人民检察院为主侦查,公安机关予以配合。

四、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范围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范围:

1、告诉才处理的四种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八类轻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4、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不服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案件。

第三节 审判管辖

一、审判管辖的概念

审判管辖的定义: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在审理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二、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的定义: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一)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除外。

(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1、危害国家安全案件

2、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

3、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三)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是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四)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是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五)关于级别管辖的变通规定

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下级人民法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审判。

三、地区管辖

(一)地区管辖的定义

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二)确定地区管辖的基本原则

1、以犯罪地法院管辖为主,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为辅;

2、以最初受理的法院审判为主,主要犯罪地法院审判为辅。

(三)关于地区管辖的特殊规定

四、指定管辖

(一)指定管辖的定义

在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的管辖权产生争议或者由于各种原因不宜行使管辖权的情况下,上级人民法院将案件交某一个法院审判的管辖。

(二)指定管辖的情形

管辖不明的刑事案件;原来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各种原因不宜行使管辖权的刑事案件。

五、专门管辖

(一)专门管辖的定义

对专门人民法院管辖权限的划分,以及各专门人民法院之间,各专门人民法院系统内部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上的权限分工。

(二)军事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

1、相当于地方人民法院管辖范围的军内刑事案件,此类刑事案件的犯罪主体必须是军职人员。

2、军职罪案件。

3、其他犯罪案件。如全案涉及国家军事秘密的军地互涉刑事案件中的非军职人员犯罪案件。

(三)铁路运输法院管辖的刑事案件

主要是铁路运输系统公安机关和铁路运输检察院负责侦查的刑事案件,如危害和破坏铁路运输和生产的案件,在火车上或在车站、路段内犯罪的案件以及与铁路运输有关的经济犯罪案件等。思考题:

1、什么是管辖?

2、什么是职能管辖?

3、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的范围是什么?

4、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范围是什么?

5、什么是审判管辖?

6、什么是级别管辖?

7、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有哪些?

8、什么是地区管辖?确定地区管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第六章 回避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回避的概念、意义、种类、理由、对象及程序。

第一节 回避的概念和意义

一、回避的概念

回避的定义:负责办理案件的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如果与案件或案件当事人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本案办理的一项诉讼制度。

二、回避的意义

回避的意义:有利于刑事案件得到公正的处理;有利于树立公检法机关的威信。

第二节 回避的种类、理由和对象

一、回避的种类

(一)自行回避的定义

法定人员在诉讼过程中发现自己有法定应当回避的情形,主动提出不参加该案办理的一种回避。

(二)申请回避的定义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认为法定人员具有应当回避的情形,向法定人员所在机关提出申请,要求其不得参加该案办理活动的一种回避。

(三)指令回避的定义

法定人员在诉讼过程中遇有法定应当回避的情形而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由其所在机关的有关组织或者负责人决定其不得参与该案办理活动的一种回避。

二、回避的理由

回避的理由: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

三、回避的对象

回避的对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

第三节 回避的程序

一、回避的提起

(一)回避提起的主体

自行回避的提起主体是法定应当回避人员的本人。申请回避的提起主体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指令回避的提起主体是法定应当回避人员所在机关的有关组织或者负责人。

(二)回避提起的期间

从立案到执行的刑事诉讼各个阶段。

(三)回避提起的方式

书面和口头的方式均可。

二、回避的决定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法院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

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根据其隶属和聘请关系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三、回避的效力

对侦查人员的回避作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查,其他回避对象在回避决定作出前,应当停止该案的办理活动。被决定回避的侦查人员在回避决定作出以前所进行的诉讼活动是否有效,由作出决定的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决定。

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申请复议一次。

四、违反回避规定的法律后果

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违反回避制度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思考题:

1、什么是回避?

2、回避的种类有哪些?

3、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4、回避的适用对象是什么?

5、回避的决定如何作出?

第七章 辩护与代理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辩护的概念,辩护的种类,辩护人的范围,辩护人的诉讼地位、权利和义务,刑事诉讼代理的种类。

第一节 辩护

一、辩护的概念和意义

(一)辩护的定义

针对控诉,提出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制度。

(二)辩护的意义

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实现;促进控辩双方诉讼地位的实质平等;加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诉讼主体地位;促进刑事诉讼目的的顺利实现。

二、辩护的种类

(一)自行辩护的定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针对指控,自己进行反驳、申辩和辩解的行为。

(二)委托辩护的定义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律师或者其他公民充当辩护人,协助其行使辩护权。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公诉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自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自侦查部门将案件移送审查起诉部门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的人数:一至二人。

(三)指定辩护的定义

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人民法院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被告人指定律师为其进行辩护。

指定辩护的种类。人民法院指定的辩护人应当是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

三、辩护人的范围

(一)可以担任辩护人的范围

律师;人民团体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

(二)不得担任辩护人的范围

1、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2、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

4、本院的人民陪审员。

5、与本案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

6、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如果3、4、5、6项人员本人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或者监护人的,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也可以担任其辩护人。

四、辩护人的责任和权利义务

(一)辩护人的责任

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二)辩护人的权利

(三)辩护人的义务

(四)辩护人的诉讼地位

辩护人是刑事诉讼中具有独立诉讼地位、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诉讼参与人。

1、辩护人独立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2、辩护人独立于控诉方。

3、辩护人独立于审判机关。

4、辩护人独立于其他机关、团体和个人。

五、关于律师在侦查阶段参与刑事诉讼

(一)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的意义

(二)犯罪嫌疑人在侦查阶段聘请律师的规定

1、律师介入侦查阶段的时间。

2、公安机关负有告知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义务。

3、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提出聘请律师要求转达。

4、涉及国家秘密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批准。

(三)律师在侦查阶段的工作性质

(四)律师在侦查阶段的权利

1、向公安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2、会见犯罪嫌疑人,向犯罪嫌疑人了解有关案件的情况。

3、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

4、为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五)关于侦查机关的规定

1、律师提出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批准。

2、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安排。

3、在律师会见时的派员在场。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代理

一、刑事诉讼代理的概念

刑事诉讼代理的定义: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允许特定的诉讼参与人依法委托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其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制度。

二、刑事诉讼代理与刑事辩护的区别

三、刑事自诉案件的代理

自诉案件的被害人、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以及被害人的近亲属有权随时委托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起3日内,应当告知他们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四、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代理

公诉案件中被害人从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五、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代理

自诉案件中的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起3日内,应当告知他们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公诉案件在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之日,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检察院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之日起3日内,应当告知他们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思考题:

1、什么是辩护?

2、辩护有哪些种类?

3、哪些人能做辩护人?哪些人不能做辩护人?

4、辩护人的责任是什么?

5、辩护人在刑事诉讼中处于什么样的诉讼地位?

6、辩护人有哪些诉讼权利?

7、律师在侦查阶段参与刑事诉讼有哪些权利?

8、什么是刑事诉讼代理制度?

9、哪些人有权委托刑事诉讼代理人?

第八章 强制措施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强制措施的概念,五种强制措施的概念、适用对象、条件、程序。

第一节 强制措施的概念和意义

一、强制措施的概念

强制措施的定义: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为保证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现行犯采取的限制或者剥夺人身自由的各种强制方法。

强制措施与刑罚、行政处罚的区别。

二、强制措施的意义

强制措施的意义:防止现实人身危险性;保全证据;防止脱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

第二节 拘 传

一、拘传的概念

拘传的定义: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没有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

二、传唤与拘传的区别

法律性质不同;适用的对象不同;强制性不同。

三、拘传的审批和执行程序

(一)拘传的审批

须报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的负责人批准。

(二)拘传的执行程序

(三)拘传的期限

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被拘传人。

第三节 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

一、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概念

(一)取保候审的定义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以保证其在取保候审期间不逃避侦查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二)监视居住的定义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随便离开其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加以监视和控制的一种强制方法。

二、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

(一)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适用对象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不致于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二)不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况

根据《关于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4条的规定,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三、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审批和执行

(一)取保候审的审批和执行

1、保证人的条件

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2、保证人的义务

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56条的规定;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3、保证金的确定和收取。

4、取保候审的执行

(二)监视居住的审批和执行

1、监视居住的审批

2、监视居住的执行

(三)被取保候审人、监视居住人应当遵守的规定

四、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期限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第四节 刑事拘留

一、刑事拘留的概念

刑事拘留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遇有法定的紧急情况时,依法采取的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二、刑事拘留的情形

三、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司法拘留的区别

四、刑事拘留的程序

第五节 逮捕

一、逮捕的概念

逮捕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防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避免发生社会危险性,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的强制措施。逮捕是强制措施中最严厉的一种。

二、逮捕的条件

(一)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2、有证据证明该犯罪行为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的。

3、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

三、逮捕的批准、决定和执行

四、逮捕与拘留的区别

第六节 扭送

一、扭送的概念

是指公民将当场抓获的现行犯罪分子强制送交公安、司法机关处理的行为。

二、扭送的对象 思考题:

1、什么是强制措施?

2、强制措施与刑罚的区别是什么?

3、什么是拘传?拘传与传唤的区别是什么?适用拘传的程序是什么?

4、什么是取保候审?适用取保候审的条件是什么?

5、保证人的条件和义务是什么?

6、什么是监视居住?监视居住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7、什么是刑事拘留?

8、刑事拘留的条件是什么?

9、适用刑事拘留的程序是什么?

10、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的区别是什么?

11、什么是逮捕?逮捕的条件是什么?

12、刑事诉讼法关于逮捕的批准、决定、执行权是如何规定的?其程序是什么?

13、逮捕与拘留的区别是什么?

14、公民扭送的对象是什么?

第九章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的范围,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制度概述

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遭受物质损失的一项诉讼制度。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意义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一、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范围: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害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人民检察院。

二、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范围:刑事被告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和共同犯罪案件在案件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其他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

一、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期间

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方式

思考题:

1、什么是附带民事诉讼?

2、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范围是什么?

3、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范围是什么?

第十章 期间、送达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期间的概念,期间的计算,送达的概念,送达的方式和程序。

第一节 期间制度

一、期间的概念和意义

(一)期间的定义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以及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各种诉讼活动所必须遵守的时间期限。

(二)期间的意义

二、期间的计算与恢复

(一)期间的计算

期间的计量单位:时、日、月。期间的起算不包括开始的时和日。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

上诉状或者其他诉讼文书,只要是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过期。邮寄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应以当地邮局盖印邮戳的时间为准。

以月、日为计算单位的,如果期间届满日是法定假日的,应当将期间届满之日顺延至法定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对于被告人或者罪犯的羁押期间,应当到期间届满之日为止,不得延长至节假日过后。

(二)期间的恢复

当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5日以内,可以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以前完成的诉讼活动。

第二节 送达制度

一、送达的概念和意义

(一)送达的定义

司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件送交收件人的诉讼活动。

(二)送达的特点

(三)送达的意义

二、送达的方式和程序 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 思考题:

1、什么是期间?

2、期间的计算单位是什么?期间是如何计算的?

3、什么是送达?送达有哪些方式?

第十一章 刑事证据制度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把握刑事证据分类的标准,明确各种法定证据的概念、特点、表现形式;了解证明对象的概念和范围、证明责任的概念及其分担原则、刑事证明标准的观念、不同阶段的证明要求。

第一节 刑事证据的概念和基本属性

一、刑事证据的概念

刑事证据的定义:法定机关的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收集或认定的通过法定形式表现的证明案件情况的一切事实。

二、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

刑事证据的基本属性: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关于刑事证据基本属性的三性说与两性说之争。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种类

一、物证、书证

(一)物证的定义

物证是以其自身属性、外部特征或存在状况证明案情的客观实在。

(二)物证的特点

客观性;特定性;间接性。

(三)书证的定义

书证是指以文字、图画、符号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证明案件情况的书面材料。

(四)书证的特点

证据内容的思想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证明效果的稳定性。

(五)书证与物证的区别

物证是以其外部特征、物质属性以及存在状况来证明案情的;而书证是以文字、符号、图画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情。如果某种文件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它的存在状况、外部特征都能证明案件事实,这种文件就具有物证和书证两种属性,它既是物证又是书证。

二、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

(一)证人证言的定义

是指当事人以外的第三者就自己直接或间接感受到的有关案件事实向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作出的陈述。

(二)证人证言的特点

(三)证人资格

(四)被害人陈述的定义

是指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就其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事实和有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情况所作的陈述。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定义

是指受刑事追诉的人就有关案件情况,向司法机关所作的供认、辩解,又称为“口供”。

(二)口供的内容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攀供。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特点

四、鉴定结论

(一)鉴定结论的定义

鉴定人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对刑事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分析和判断之后所出具的书面意见。

(二)鉴定结论的特点

五、勘验、检查笔录

(一)勘验、检查笔录的定义

侦查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尸体和人身进行勘验、检查所作的实况记录,包括文字记载、绘制图样、拍照,制作模型和录像等。

(二)勘验、检查笔录的特点

六、视听资料

(一)视听资料的定义

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以及其他科技设备所储存的信息资料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音像信息资料。

(二)视听资料的特点

第三节 刑事证据的分类

一、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一)划分标准

根据各种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明作用(是支持控诉还是支持辩护)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二)控诉证据的定义

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应当从重处罚的证据,就是控诉证据。

(三)辩护证据的定义

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减轻、免除刑事责任的证据,就是辩护证据。

二、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一)划分标准

按照刑事证据对案件事实是初始反映还是再反映,可以把刑事证据划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二)原始证据的定义

凡是对案件事实初始反映的证据就是原始证据。

原始证据的表现形式:亲眼目睹犯罪活动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物证的原物,书证的原件,勘验笔录等。

(三)传来证据的定义

凡是对案件事实再反映的证据就是传来证据。

传来证据的表现形式:物证的复制品,文件的副本、影印件、抄件,非亲自感受案件事实的证人所作的证言等。

三、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

(一)划分标准

根据证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把证据分为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二)言词证据的定义

凡不是以实物、形象、痕迹、符号等客观载体为其表现形式,而是以人的言词(包括证词的录音)为表现形式的证据,就是言词证据,又称“人证”。

言词证据包括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

(三)实物证据的定义

凡不是以人的言词、意见为表现形式,而是以各种实物、痕迹、图形、符号等载体和客观上存在的自然状况为表现形式的证据,都是实物证据。

实物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视听资料、勘验、检查笔录。

四、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一)划分标准

根据证据与案件的主要事实的关系,即能不能直接地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可以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二)直接证据的定义

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三)间接证据的定义

是指不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而只能证明案件中的某种局部情况和个别情节,必须与案内的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构成一个证据体系,才能共同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对案件的主要事实作出肯定或否定结论的证据。

(四)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

协调性;封闭性;排他性。

第四节 刑事证明的理论

一、刑事证明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证明的定义:国家公诉机关和诉讼当事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依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向审判机关提出并运用证据阐明系争事实,论证诉讼主张的活动。

二、刑事证明对象

刑事证明对象的定义: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

刑事证明对象的范围:实体法事实;程序法事实。

三、刑事证明责任

刑事证明责任的定义:是指证明主体为使自己的诉讼主张获得裁判确认而承担的提出并运用证据加以证明其主张以避免败诉风险的责任。

刑事证明责任的分担:自诉案件中的证明责任。公诉案件中的证明责任。

四、刑事证明标准

刑事证明标准的定义:用以衡量对刑事案件事实的证明是否达到法律所要求的程度的具体尺度。

我国刑事诉讼中不同诉讼阶段的证明要求。

思考题:

1、什么是刑事证据?

2、什么是刑事证据的关联性?

3、什么是刑事证据的合法性?

4、什么是物证?物证有哪些特征?

5、什么是书证?书证有哪些特征?

6、什么是证人证言?刑事诉讼法对证人资格是如何规定的?

7、什么是被害人陈述?

8、什么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被告人口供的特点是什么?

9、什么是鉴定结论?

10、什么是勘验、检查笔录?

11、什么是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有什么特点?

12、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3、控诉证据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14、辩护证据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15、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6、什么是原始证据?什么是传来证据?

17、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8、言词证据的概念、特点是什么?

19、实物证据的概念、特点是什么?

20、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1、什么是直接证据?什么是间接证据?

22、运用间接证据定案的规则是什么?

23、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是什么?

24、什么是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是如何分配的?

25、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什么?不同诉讼阶段的证明要求是什么?

第十二章 立案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立案的概念,立案的条件和程序,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

第一节 立案程序的概念、任务和意义

一、立案程序的概念

立案程序的定义: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行发现的案件线索,按照管辖范围进行审查,认定有无犯罪事实和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依法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交付侦查或者审判的诉讼程序。

二、立案程序的任务

接受并审查立案材料;决定是否立案;出具法律文书。

三、立案程序的意义

立案是刑事诉讼的起始程序;立案是使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法律保障;立案是进行侦查或审判活动的法律依据。

第二节 立案的材料来源和条件

一、立案的材料来源

立案的材料的来源:单位和个人的报案、举报;被害人的报案、控告;犯罪人的自首;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行发现的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

二、立案的条件

立案的条件: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节 立案的程序

一、立案材料的接受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先接受;对于确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立案材料,应当先接受下来,再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或移送主管部门处理;将移送情况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本部门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控制局面。

二、立案材料的处理

立案材料的处理:分别作出立案、不立案的决定。

第四节 立案监督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思考题:

1、什么是立案程序?

2、立案的条件是什么?

3、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材料接受的程序是如何规定的?

4、刑事诉讼法关于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是如何规定的?

第十三章 侦查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侦查的概念,各种侦查行为应遵循的法定程序和侦查终结的处理程序。

第一节 侦查程序概述

一、侦查的概念和意义

(一)侦查的概念

(二)侦查与侦察的区别

(三)侦查的意义

二、侦查的任务

(一)收集证据

(二)查明犯罪事实

(三)确定和查获犯罪嫌疑人

(四)预防和减少犯罪

三、侦查的要求

(一)应当迅速及时地进行侦查

(二)应当客观全面地进行侦查

(三)应当深入细致地进行侦查

(四)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侦查

(五)应当保守侦查秘密

第二节 侦查行为的程序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概念和意义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指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和其他有关情况,以言辞的方式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一种侦查行为。

(二)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的程序

二、询问证人和被害人

(一)询问证人、被害人的概念和意义

(二)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遵守的程序

三、勘验、检查

(一)勘验、检查的概念和意义

(二)勘验、检查的种类

(三)勘验、检查应当遵守的程序

四、搜查

(一)搜查的概念和意义

(二)搜查应当遵守的程序

五、扣押物证、书证

(一)扣押物证、书证的概念和意义

(二)扣押物证、书证应当遵守的程序

六、查询、冻结存款、汇款

(一)查询、冻结存款、汇款

(二)查询、冻结存款、汇款应当遵守的程序

七、鉴定

(一)鉴定的概念和意义

(二)鉴定应当遵守的程序

八、辨认

(一)辨认的概念和意义

(二)辨认应当遵守的程序

九、通缉

(一)通缉的概念

(二)通缉应当遵守的程序

第三节 侦查终结

一、侦查终结的概念和意义

(一)侦查终结的概念

(二)侦查终结的意义

二、侦查终结的要求

(一)案件事实已经查清

(二)证据确实、充分

三、侦查终结的程序

(一)制作结案报告

(二)报请审批

(三)侦查终结案件的处理

四、补充侦查

(一)补充侦查的概念和意义

(二)补充侦查的种类

五、对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案件的特殊规定

(一)侦查权限的特殊规定

(二)案件侦查终结后的处理

思考题:

1、什么是侦查?

2、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哪些程序?

3、询问证人应当遵守哪些程序?

4、刑事诉讼法对勘验、检查的程序有哪些规定?

5、搜查应当遵守哪些程序?

6、扣押物证、书证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7、什么是通缉?通缉应遵守哪些规定?

8、什么是侦查终结?侦查终结的要求是什么?

9、什么是补充侦查?

第十四章 提起公诉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提起公诉概念,提起公诉、不起诉应具备的条件及遵守的程序。

第一节 提起公诉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提起公诉程序的概念

提起公诉程序的定义: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以国家公诉机关身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人民法院对指控的犯罪进行审判,确定被告人刑事责任并予以刑事处罚的诉讼程序。

二、提取公诉的意义

提起公诉是公诉案件的必经程序;提起公诉是人民法院审判的前提和基础;提起公诉是准确、及时地惩罚犯罪和防止将无辜公民交付审判的保障。

第二节 提起公诉的程序

一、审查起诉的内容

(一)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认定犯罪性质和罪名的意见是否正确

(二)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

(三)是否属于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四)有无附带民事诉讼

(五)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二、审查起诉的法定方法

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被害人的意见,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委托的人的意见。

三、审查起诉的期限

四、审查后的处理

依法作出提起公诉或不起诉的决定。

五、提起公诉的条件

(一)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

(二)依法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

六、不起诉

(一)不起诉的定义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和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其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以及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从而作出不将犯罪嫌疑人交付人民法院审判的一种处理决定。

(二)不起诉的种类

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证据不足不起诉。

1、法定不起诉的条件

犯罪嫌疑人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

2酌定不起诉的条件

(1)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构成犯罪;

(2)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

3、证据不足不起诉的条件

(1)据以定罪的证据存在疑问,无法查证属实的;

(2)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缺乏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的;

(3)据以定罪的证据之间的矛盾不能合理排除的;

(4)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

(三)公安机关对不起诉决定的制约

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公安机关认为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进行复议。公安机关的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

(四)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救济

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向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人民检察院的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被害人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的被不起诉人的申诉:被不起诉人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提出申诉的。

思考题:

1、什么是提起公诉?

2、审查起诉的内容是什么?

3、提起公诉的条件是什么?

4、什么是不起诉?不起诉有哪些种类?

第十五章 审判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刑事审判的概念,刑事审判组织的组成,两审终审和公开审判制度。

第一节 审判的概念及审判组织

一、审判的概念

审判的定义: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的程序对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公诉案件和自诉人提起的自诉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二、合议庭的组成方式和工作原则

合议庭的组成。合议庭的工作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同等权利原则、审判委员会讨论原则、保守秘密的原则。

三、独任审判适用的范围

只限于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第一审刑事案件。

四、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程序

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审判委员会的决定,合议庭必须执行。

第二节 审判制度

一、两审终审制

(一)两审终审制的含义

两审终审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一种审级制度。

(二)审级制度的定义

依照法律规定,国家审判机关在组织上分为多少等级,案件需要经过几级法院审理后,其判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的制度。

(三)确立两审终审制的意义

二、公开审判制

(一)公开审判的含义

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时都公开进行,公民可以到法庭旁听,新闻记者也可以采访报道。

(二)公开审判的内容

向当事人公开;向社会公开,允许群众参加旁听,允许新闻记者进行采访和报道;审判结论公开,判决书公开。

(三)公开审判的例外情况

有关国家秘密的案件;有关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岁以上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四)确立公开审判的意义

可以把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有利于带动合议、陪审、辩护、回避等其他审判程序和制度的贯彻执行;有利于人民法院客观全面地查明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处理;是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智慧和力量,教育和改造犯罪分子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开展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一种良好形式。

三、人民陪审员制

(一)人民陪审员制的含义

人民法院审判刑事案件组成合议庭,除指派审判员参加外,还通过一定的民主方式从普通的公民中选出的人民陪审员参加并与审判员共同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的制度。

(二)确立人民陪审员制的意义

体现了公民参与法律执行的精神,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有利于把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直接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下,从而增强人民法院审判员的责任心;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素质。

思考题:

1、什么是刑事审判?

2、独任审判制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3、合议庭是如何组成的?

4、如何理解两审终审制?

5、如何理解审判公开制?

第十六章 第一审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对公诉案件的程序性审查,开庭审判前的准备,法庭审判等程序的设置,自诉案件审判程序的特点,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与特点,判决、裁定和决定的区别。

第一节 第一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第一审程序的概念

第一审程序的定义:人民法院对于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自诉人提起自诉的案件进行初次审判时所必须遵循的诉讼程序。

二、第一审程序的意义

第一审程序的意义:具有决定意义的中心环节和主要阶段;是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是人民法院正确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关键。

第二节 公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一、庭前审查的内容和方式

庭前审查的内容;庭前审查的方法:书面审查。

二、开庭前的准备工作

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将开庭的时间、地点通知人民检察院;将传票或者通知书送达有关诉讼参与人;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名单、开庭时间和地点。

三、法庭审理的五个阶段

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

四、延期审理、中止审理

(一)延期审理的含义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遇有影响法庭审理继续进行的情况,从而将案件延至另一日期审理,待影响审理进行的原因消失后,再进行审理的制度。

(二)延期审理的情形

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勘验的;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侦查,提出建议的;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

(三)中止审理的含义

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以及审判的过程中,因出现足以影响案件正常审理的情形时而作出的暂时停止正在进行的诉讼活动,待该障碍消除后再恢复诉讼的一种审判制度。

(四)中止审理的情形

自诉人或者被告人患精神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进行审理的;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后被告人脱逃,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

(五)延期审理与中止审理的区别

理由不同;时间期限不同。

五、对扰乱法庭秩序的处理

第三节 自诉案件的第一审程序

一、自诉案件审查后的处理

自诉案件审查后的处理: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如果自诉人提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二、自诉案件审理的特点

自诉案件审理的特点: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撤回自诉;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可提起反诉。

第四节 简易程序

一、简易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简易程序的概念

简易程序的特点:适用的法院和案件是基层法院审理的第一审刑事案件;适用的案件是犯罪事实较轻并且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第一审刑事案件;适用的审判组织形式一般是独任制;不受刑事诉讼法关于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出示证据、法庭辩论程序规定的限制,简化了审理程序。

二、简易程序适用的范围

对依法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人民法院决定适用的案件;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三、简易程序审理的期限

简易程序审理的期限:应当在受理后20日以内审结。

第五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一、刑事判决

刑事判决的定义: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实体问题所作的处理决定。

刑事判决适用的对象:只能解决实体问题。

二、刑事裁定

(一)刑事裁定的定义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或判决执行的过程中,对案件的实体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所作的决定。

(二)刑事裁定适用的对象

裁定主要是解决诉讼过程中的程序问题,有时也解决部分实体问题。

(三)刑事裁定与刑事判决的区别

适用的范围不同;表现的形式不同;使用的次数不同;法定的上诉期限不同。

三、刑事决定

(一)刑事决定的定义

公检法三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某些程序性问题进行处理的一种形式。

(二)刑事决定适用的对象

决定只解决某些程序性问题。

(三)刑事决定与刑事裁定的区别

适用决定解决的程序问题不能上诉,适用裁定解决的程序问题难免有上诉。

思考题:

1、什么是第一审程序?

2、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开庭前,人民法院对案件审查什么内容?

3、公诉案件第一审程序开庭前应当作好哪些工作?

4、法庭审理程序分为几个阶段?

5、对违反法庭秩序的行为如何处理?

6、什么是延期审理?延期审理的情形有哪些?

7、什么是中止审理?中止审理的情形有哪些?

8、中止审理与延期审理的区别是什么?

9、什么是自诉案件?自诉案件审理的特点是什么?

10、什么是简易程序?简易程序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11、简易程序的特点是什么?

12、什么是刑事判决?

13、什么是刑事裁定?

14、刑事裁定与刑事判决的区别是什么?

15、什么是刑事决定?刑事决定与刑事裁定的区别是什么?

第十七章 第二审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第二审程序、上诉和抗诉概念,有权提起上诉、抗诉的主体,第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和程序。

第一节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

第二审程序定义:上一级人民法院根据上诉权人的上诉或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对下一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依法予以重新审判的诉讼程序。

二、第二审程序的意义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审判原则

一、全面审理原则

全面审理原则的定义:只要对一审裁判提出了上诉或抗诉,第二审法院即应对第一审裁判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

全面审理原则的内容:二审法院既要对一审裁判认定的事实是否正确进行审查,又要对其适用法律是否正确予以审查;二审法院既要对上诉或抗诉部分进行审查,又要对未上诉或抗诉的部分进行审查;共同犯罪案件中,二审法院既要对已上诉或抗诉的被告人的部分进行审查,又要对未上诉或抗诉的被告人的部分进行审查;对于附带民事诉讼的上诉案件,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即不仅审查附带民事诉讼部分,还要审查刑事诉讼部分。

二、上诉不加刑原则

(一)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定义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的案件,不得以任何理由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二)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意义

有利于促使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从而有效地限制和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有利于保护被告人合法权益;有利于加强第一审人民法院办案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办案质量。

(三)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

适用上诉不加刑的前提条件是只有被告人一方提出上诉。如果检察机关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起上诉的,不论被告方是否上诉,都不受上诉不加刑的限制。

第三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与审理

一、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一)有权提起上诉的人员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被告人同意的辩护人、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二)有权独立提起上诉的人员

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以及他们的法定代理人。

(三)有权提起抗诉的主体

是与原审人民法院相对应的同级的地方人民检察院。

(四)上诉、抗诉的期限

(五)提起上诉、抗诉的方式和程序

(六)提起抗诉的方式和程序

二、第二审程序的审理

(一)开庭审理方式

(二)调查讯问的方式

合议庭成员都要认真阅卷,了解案情;讯问被告人,直接听取其供述与辩解,对没有上诉的被告人也应当讯问;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合议庭评议和宣判。

(三)第二审的处理结果

驳回上诉、抗诉,维持原判;撤销原判,直接改判;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四)第二审的审理期限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

思考题:

1、什么是第二审程序?刑事诉讼法关于上诉、抗诉的期限、方式是如何规定的?

2、有权提起二审程序的主体有哪些?

3、如何理解第二审程序中的全面审理原则?

4、如何理解上诉不加刑原则?

5、第二审的方式有哪些?

第十八章 死刑复核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死刑案件的核准权和复核程序。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拥有死刑复核权的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准的一种特殊审判程序。

二、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

死刑复核程序的意义:有利于保证死刑案件的审判质量;有利于贯彻“保留死刑又慎用死刑”的方针。

第二节 死刑复核的程序

一、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报请核准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报请复核: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二、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案件的报请核准

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案件的报请复核: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第一审案件的报请复核。

三、判处死刑案件复核的审理程序

应当由审判员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报请复核的要求;复核方式与内容;复核后的处理。

思考题:

1、什么是死刑复核程序?

2、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如何报请复核?

第十九章 审判监督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条件和对案件重新审判的程序。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一、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

审判监督程序的定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时,依法提出并由人民法院对其重新审判所应遵循的步骤和方式、方法。

二、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区别

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的区别:审理的对象不同;提起的主体不同;提起的理由不同;提起的期限不同;审理案件的法院不同;适用刑罚的原则不同;作出裁判的法律效力不同。

三、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

第二节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案件的审理程序

一、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材料来源: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出的申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的纠正错案的议案;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新闻媒体对生效判决、裁定提出的意见和反映;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自己发现的错案。

申诉的主体——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申诉与上诉的区别

二、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

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与二审程序抗诉的区别

抗诉的对象不同;抗诉所引起的审判机关不同;抗诉的期限不同。

三、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

原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上确有错误;原判决、裁定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影响对案件的正确裁判。

四、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案件的重新审判程序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案件的重新审判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人民法院决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除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外,应当制作再审决定书;重新审判案件的程序,应当根据原来的审级确定;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案件,应当依照第二审程序进行审判,所作的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判案件的方式主要应为开庭审判,对少数再审案件可采用书面审理或书面审理与调查讯问相结合的方式。

五、提起审判监督程序案件的审理期限

应当在作出提审、再审决定之日起3个月以内审结,需要延长期限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思考题:

1、什么是审判监督程序?

2、审判监督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区别是什么?

3、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有哪些?

4、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是什么?

第二十章 执行程序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执行的概念,执行的依据和执行机关,各种判决的交付执行程序,减刑、假释的程序,暂予监外执行的对象与条件。

第一节 执行的概念和意义

一、执行的概念

刑事诉讼中的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监狱等刑罚执行机关为实现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所确定的内容而依法进行的活动。

二、执行的主体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法律授权的其他机关。

三、执行的依据

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四、执行的意义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一、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

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执行死刑前的准备工作;执行死刑的具体程序;执行死刑的停止。

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的执行

(一)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的执行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和罪犯结案登记表送达看守所,由看守所及时将罪犯直接送到监狱等场所。

(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的变更

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三、各种徒刑判决的执行

各种徒刑判决的执行: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四、管制、拘役的执行

(一)管制的执行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拘役的执行

拘役是剥夺罪犯短期人身自由,就近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对于判处拘役的罪犯,应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执行通知书、判决书送达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在收到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送达的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后,应当立即交付执行。

五、剥夺政治权利、罚金、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和缓刑的执行

(一)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

对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罚金的执行

被判处罚金的罪犯,期满不缴纳的,人民法院应当强制缴纳;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裁定减少或者免除。

(三)没收财产的执行

没收财产的判决,无论附加适用或者独立适用,都由人民法院执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会同公安机关执行。

(四)驱逐出境的执行

凡独立适用驱逐出境的,在判决生效后执行;凡附加适用的,必须在主刑执行期满后执行或者被假释后执行。

(五)缓刑的执行

宣告缓刑的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人民法院应当将法律文书和罪犯交当地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将罪犯交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考察,并向其宣布在缓刑考验期内必须注意的事项。

六、无罪、免除刑罚的执行

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被告人无罪、免除刑事处罚的,如果被告人在押,在宣判后应当立即释放。

第三节 减刑、假释和监外执行

一、减刑、假释的程序

二、暂予监外执行

(一)暂予监外执行的定义

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应当在监狱或其他刑罚执行场所执行,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某种特殊情形,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刑罚执行场所执行刑罚时,暂时采取的一种变通执行的方法。

(二)暂予监外执行适用的对象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具有法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三)暂予监外执行适用的条件

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的。

思考题:

1、什么是执行?

2、执行的主体有哪些?

3、执行的依据是什么?

4、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执行应遵守哪些程序?

5、什么是暂予监外执行?暂予监外执行适用的对象和条件是什么?

考核办法:

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的方法是课堂提问或对布置作业检查的方法,分数占总成绩的20-30%;期末考核的方法是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分数占总成绩的80%—70%。

教材及参考书目:

(1)教材《刑事诉讼法学》,主编:崔敏、李佑标,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参考书目

《刑事诉讼法教程》,主编:崔敏,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2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主编:陈光中、徐静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修订二版。

《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程》,主编:程荣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篇2

一、刑事诉讼理念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1. 刑事诉讼理念教学具有全过程性

《刑事诉讼法学》一般在大学二年级开设, 这时学生正处于法学课程学习的基础阶段, 很多学生并没有深入的法学思想意识和自觉在法学知识学习中思考法学精神的能力, 因此, 在诉讼法的学习中, 学生无法主动运用诉讼理念来理解知识, 只能对诉讼知识进行机械记忆, 既不能理解知识的本质, 也容易遗忘, 久而久之, 诉讼程序就只能是片面的记忆, 甚至出现学习完起诉制度再学习审判制度时只记得“起诉”二字, 其中的知识要点特别是准确的时间概念已经完全忘记, 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很不理想也是必然的。

鉴于这种情况, 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全面讲授诉讼理念, 让学生通过理解制度价值和立法背景来深入地认识制度来源, 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相关制度的联想, 做到举一反三, 熟能生巧;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树立整体学习的观念, 进而对某一诉讼价值下的相关制度进行完整的理解。例如:学生在学习辩护人制度时就可以联想到这一制度在实现无罪推定原则中的意义, 以及刑事诉讼中其他能够保障无罪推定原则实现的具体制度及其制度改善, 这样, 学生就不仅能深刻理解无罪推定原则, 而且能深入掌握知识点。

2. 刑事诉讼价值理念学习是程序制度学习的推动力

刑事诉讼价值理念的学习不仅辅助了学生对程序制度的学习, 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各项制度, 而且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程序制度的促动力。诉讼法的一大特点就是程序点非常琐碎, 如第一审虽然是普通程序, 但知识点却非常多, 也非常重要, 是审判的核心程序, 仅开庭前的准备就要做很多项工作, 这些工作中有一项疏忽了就是程序遗漏, 就会对权利人的权利造成影响。但对于初学者来说, 这些程序却很难把握, 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不同的诉讼方法 (如安排模拟法庭审判) , 更为重要的是, 教师要告诉学生每一项工作的意义和蕴涵于其中的价值理念, 让学生把握相关理念和精髓, 理解各项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对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够认识到为什么需要这些难以记忆且从字面看来十分枯燥的程序, 为什么不能省却其中的任何一项, 从而使一种程序法定和人权保障的理念深入学生的内心;学生也才能够通过对诉讼理念的深入理解将自己学习的思维意识从一种“我需要记忆因此运用方法来避免枯燥”的被动学习状态, 转变为“我需要思考某种价值保障如何在这一诉讼阶段实现从而配置制度”的主动学习状态。

3. 刑事诉讼价值理念学习的终极目标是相关法治意识的建立和内化

《刑事诉讼法学》的实践性特别强, 在普通民众接触最多的由传播媒体报道的重大法制事件中, 绝大多数是刑事诉讼事件, 既然是耳闻目睹, 民众对于刑事诉讼价值理念的理解就相当重要, 民众的观念如何也就决定了社会的法治状态能否实现, 而正确的刑事诉讼理念的培养首先是从课堂开始的。另外, 刑事诉讼案件的重大性决定了其诉讼理念往往是关乎人权保障, 特别是生命权、自由权等, 而规制的对象又往往是占据强势地位的国家权力机关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实现, 刑事诉讼法又被称之为“小宪法”。因此, 教师在进行课堂刑事诉讼理念教学时既要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 又要注意对民主政治制度的谨慎性看法, 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正当的权力观念和权利意识理念。

二、刑事诉讼价值理念的教学方法分析及应用

1. 不能忽视传统程序案例教学中对于诉讼价值理念的分析和传授

之所以强调要在案例分析中注重诉讼价值理念的熏陶, 原因在于案例教学法是刑事诉讼教学中的主导方法, 这是由程序法学的实践性特点所决定的。程序制度的实质是一套规范的操作规程, 这些操作规程体现在诉讼实践中便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因此, 具体的案例特别是实践中所发生的真实案例, 往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避免纯粹程序推演学习所带来的枯燥, 由此可见案例教学对于诉讼程序学习的意义。同时, 案例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但这一过程虽然生动, 却要求学生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找出其中的程序错误并进行正确的理解, 确实是有相当难度的, 有很多学生不知如何展开思路。如果教师只注重对其所蕴涵的价值理念进行分析, 就会使问题较易解决。由于程序正当和人权保障是《刑事诉讼法学》的两大核心价值, 教师若从这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便有助于帮助学生根据所记忆的程序知识进行案例挖掘。因此, 价值理念的分析应当成为制度分析的先导,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现价值正当性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 传统的案例分析并不仅仅是程序规范的错误查找, 教师应当在这一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之所以发生程序违法的原因。同时, 案例的真实性和生动性也使学生能够深切地体会诉讼价值的把握对于正确判断案件是非的意义, 特别是对于本科学生而言, 其学习兴趣更多地集中于自己认为对日后工作更加有直接帮助的程序知识的学习上, 因此, 诉讼价值理念的细致把握和个体内化更需要在案例分析这种能够实质提高学生程序知识学习水平的教学模式中来进行,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注意二者的有机结合也避免了单纯理念说教所带来的学生抵触情绪。

2. 在讨论式教学中注重分析方法的引导

虽然我们强调在传统的案例分析中不应忽视对诉讼价值理念的把握, 但由于其侧重点在于具体程序问题的分析, 诉讼价值理念的探讨更强调其对于程序分析的辅助意义, 因此这种教学方法虽然有助于学生注重对诉讼价值理念的分析, 但内容却较为空洞, 探讨也不深入。

在实践中, 讨论式教学法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诉讼意识和思维, 是培养学生建立良好诉讼价值观念的好方法, 有利于学生在具体的细致分析中看到诉讼价值理念的生动细微之处。但这种方法占用的时间和消耗的精力较多, 讨论的深度和广度有可能超越大二学生的知识水平, 对于课时本来就紧张的教学来讲并不能够广泛运用, 因此每个教学周期一般组织不超过三次。由于机会难得, 就更需要教师精心组织和引导。当前, 对于讨论式教学, 学者的研究更为强调通过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 注重精心组织的必要性, 包括专题的精选、学生的分组、小组专题报告的提出等[2]。

笔者认为, 在讨论式教学中, 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固然重要, 但教师引导的作用更重要, 这种引导作用不仅仅是程序上的组织, 更是方法上的启迪, 否则, 学生的讨论就有可能陷入无休止的争论, 而这种争论却没有足够的方法论依据和逻辑脉络, 也不足以启迪学生的思想和智慧, 无法达到讨论的目的。讨论式教学的核心点在于学生对具体法律现象的认识, 注重诉讼法律价值和理念的思考, 如果对于价值分析、利益分析、经济分析等方法没有足够的认识, 或者不懂得辩证思想的运用, 分析就往往显得片面和极端。比如, 对于邱兴华案件的分析, 教师不仅要进行精心的资料查找、分组讨论, 更要引导学生对案件中的当事者包括法官、法学者、精神病鉴定专家、媒体记者、邱兴华本人及其亲属等相关主体利益进行细致考量和生活背景分析, 这样学生才能够较为客观地提出分析报告, 从而避免一味地对某一主体的口诛笔伐。在这种积极而合理的分析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对于诉讼价值理念的把握也更准确了。

3. 讲授法的运用及其逻辑性组织

对于传统讲授法, 学者多持批判性的观点, 认为其“内容固化, 抑制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3], “忽视研究法律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实际经验, 结果是理论与实际相脱节”[4], 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实践经验, 学习主动性差, 知识面窄, 综合素质低, 高分低能现象普遍”[5]。笔者认为, 传统讲授法是否适用于现代教学, 讲授法是否就是“满堂灌”, 还需要根据授课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对刑事诉讼价值理念的教学来讲, 根据教材的一般编写顺序和思维的逻辑, 学生在详细认知刑事诉讼具体制度之前, 需要对制度理念进行学习, 可以说, 在学期授课的前一个月, 主要是进行诉讼理念的讲授。因此, 讲授法的运用在诉讼理念教学中不可避免, 而且非常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看待讲授法的地位, 并在讲授的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法。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诉讼理念的讲授应当特别突出逻辑性特征, 切忌空洞和大而化之, 这一要求实际反映了教师对于诉讼理念本身的理解。教师应当积极挖掘其中的逻辑性特征, 注重从不同主体的利益角度进行分析。如对于程序价值, 一方面是对程序独立价值的分析;另一方面是其对于实体价值的意义, 这需要从不同当事者主体的角度来探讨程序的意义。这样, 学生的思维就会被充分打开, 而不至于感到理念问题空洞无物。

二是讲授法运用的时间问题。我们之所以要在案例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的论证后进行讲授法的分析, 原因就在于讲授法的教学并不一定要运用在课程开始时, 当进行一定量的案例分析或案例讨论后, 根据案例进行诉讼理念的讲授, 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能使讲授有理有据, 实践支撑效果非常明显, 也有利于学生在具体案例中树立正确的诉讼理念, 培养其实践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朝霞.法学谈论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刑事诉讼法》课程大学本科教学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9) .

[2]马特.讨论式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3) .

[3]任晓燕, 任晓鸿.诉讼法教学实践中的案例教学法[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7, (9) .

[4]训练四处课题组.刑事诉讼法案例教学探讨[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3) .

《刑事诉讼法学》教学大纲 篇3

关键词:体质改革 教学模式 公安刑法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6月,中央政法委等11部委联合下发了《2008年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同年8月,公安部政治部下发了《关于制定公安院校招录体制改革试点专业培养方案的意见》,确定了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推行了人民警察招录体制改革,就是从地方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和部队退伍军人中通过统一的公务员考试招收人民警察,并在公安院校经过两年的培训后再统一上岗(这种模式招收的学生统称为“体改生”)。这种全新的培养模式,完全不同于公安院校以往通过高考招收高中毕业生进行培养的模式。毕竟,无论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对象等方面与公安院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均有较大的差异。而这一点又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公安院校刑事法学课程的教学中。众所周知,公安民警作为执法者,必须要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而这其中又以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刑事法学课程为主。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让这些学生系统地掌握刑事法学课程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在毕业后顺利应用于公安实践,同时又能够比较牢固地树立忠于法律的思维模式,值得每一个从事公安法学教育的人进行认真的思考。

二、公安“体改生”教学模式的特点

湖南警察学院是全国第二批招收公安“体改生”的院校,从2009年招收第一批“体改生”至今,已经有两年了。在这两年中,围绕着如何搞好公安“体改生”刑事法学课程的教学与考试工作,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笔者认为要搞好公安“体改生”刑事法学课程的教学工作,首先是要搞清楚公安“体改生”在教学上与以往公安院校培养的学生所存在的与众不同的一些特点。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同

与公安院校以往人才培养的目标相比,公安“体改生”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培养从事基层公安工作的民警。因此,在培养目的和要求上,注重的是培养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即通过两年的培养后,他们应该熟悉基层办案所需要的必备的刑事法律知识和技能,并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教学上,更多的不是进行理论的讲授与分析,而是应当牢牢结合他们可能从事的具体工作,结合案例来讲授具体的应用与操作的方法。而这也意味着,理论的教学应该以适度、需要为原则,更多的是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对象差异明显

以往公安院校培养的对象都是通过高考统一招收的普通高中毕业生,他们不论在年龄上、心理上,还是知识结构上均与公安“体改生”有着较大差异。从年龄上看,招收的“体改生”中,最大的27岁,最小的只有21岁。从知识结构、文化程度上看,“体改生”中既有硕士研究生,也有中专、高中毕业生,有的过去学习过法律知识,有的从来没有接触过法律知识,知识结构差异非常大。从社会身份上看,不少“体改生”已经结婚甚至生育有小孩,有的还在社会上从事过其他工作或者职业。这种年龄上的差异、知识结构上的差别、社会生活经历的不同,事实上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专业区分的不同来开展教学工作,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必须根据教学对象在年龄、知识结构设置社会经历的不同来安排教学。

(三)教学课时不同

刑事法学课程作为公安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在以往的教学中一直开设有比较多的课时,比如刑事诉讼法学课程一般开设60课时。但是在公安“体改生”教学中,相关课程的教学课时不仅被大幅度压缩,而且公安部明确要求要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课时。而这也就意味着在教学内容相比以往会有较大的调整,同时在教学方法和考试、考核上也必须要以体现实践课程教学的要求。

三、公安“体改生”刑事法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内容

针对公安改制生与众不同的一些特点,湖南警察学院法律系诉讼法教研室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于2009年申报了省级教改项目《公安院校刑事法学课程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改革研究》,并结合刑事法学课程的实际教学展开了应用研究,现将相关改革的内容总结如下,供大家商榷。

(一)改革教学内容

针对教学目的、要求和课时的不同,我们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以刑事诉讼法学课程为例,我们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清理,重点选择了与公安业务密切相关的内容,对一些过于理论化同时在学术上存在争议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在教学重点上选择了基层民警办案所必须掌握的刑事立案程序、侦查程序,刑事强制措施的运用等,同时在教学中始终突出“依法办案、严格执法”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的守法意识,学会正确、准确运用法律知识办理案件。

(二)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了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

针对公安“体改生”在知识结构、年龄层次、社会经历的不同特点,我们强化了实践教学手段的运用。在教学中,我们一般要求学生事先对理论知识进行预习,然后在课堂讲授中选择以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开展分析讨论,并结合法律条文和理论由教师进行集中讲评,课后再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完成相关办案的法律文书。通过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又重点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

此外,我们还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至少开展一次集中的模拟演练,并通过模拟演练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在考试方法上,在强化平时训练检查的同时,期末采取了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改革方式

课程考试是检验学生平时所学的方式,为了全面检验学生所学的知识,从2009年开始,我们进行了考试改革的相关探索,将对学生的考核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平时成绩,重点考核学生在平常教学过程中是否配合教师进行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以及课堂表现和参与模拟演练的情况;第二部分为开卷考试成绩,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文书写作与改错,来重点考查学生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第三部分为闭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刑事法学基础理论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四、公安“体改生”刑事法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取得的成绩与思考

一项改革的成功与否必须取决于长时间的实践,我们探索“体改生”刑事法学课程教学模式和考试方式改革是否成功,其最终也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因此,现在短时间内要来衡量我们所从事的这种教学改革的成败事实上还为时尚早,因此,我们现在所总结的成绩,也仅仅是在现阶段所取得的一些成绩,可以在一定侧面反映出我们改革的一些效果: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高,学习效果明显

湖南警察学院2009年招收了“体改生”800余人,通过我们的追踪调查,其中具有法学学习背景的人数为四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来校学习前没有接触过相关法律知识。但是在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我们所采取的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程度比较高。尤其是我们对其中的200余名部隊退伍的士官生进行了单项调查,士官生们反映,刑事法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远比他们想象得要容易接受和掌握。

(二)从考试成绩来看,2009级“体改生”期末考试总评优秀率达到了80%以上

并且学生普遍认为,这种考试考核方式,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出一个人的成绩和能力,改变了过去文科类课程“一张试卷,全靠死背”的局面。

(三)从2009级“体改生”参与暑假、寒假见习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认为,所学知识基本都能针对公安实践,应用性强,极大地提高了他们对司法实践的适应能力

应该说上述一些评价,虽然不能说明我们所从事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一定就是成功的,但是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努力是有效果。当然,在取得上述一些阶段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要进一步加以改进的一些地方。

1.因为“体改生”尚属于新生事物,我们目前研究、调查的对象还仅仅是2009级“体改生”800余名学生的情况,很难说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尚需要通过后续几届学生的进一步追踪调查,以及用人单位的追踪调查了解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

2.一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其实远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一种责任,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效果。公安“体改生”由于个体差异比较大,对于我们从事教学研究的配合程度差异也比较大,这也导致我们在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的过程中难免对于一些特殊的对象与情况没有全面考虑到。

3.由于从事公安“体改生”刑事法学课程教学模式与考试改革研究的课题组成员自身能力及课题研究经费的限制,在一些问题上也难免存在疏漏。这都需要我们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总结,以期能够将这样一种改革进行下去,并将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有效地推广开来。

参考文献:

[1]乔顺利.公安院校“体改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0,(3).

[2]陈立川.公安院校“体改生”素质教育内容解析[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0,(4).

[3]凌晓靖,蔡炎斌.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背景下公安专科院校师资培养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1).

高校民事诉讼法学教学方法优化 篇4

根据教育部联合中央政法委下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重点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坚持厚基础、宽口径,提高学生运用法学知识方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

作为程序法的民事诉讼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民事实体法互为依存、密切联系,尤其是在分析和解决实际的法律问题时更是如此。

这就要求我们在民事诉讼法学课堂教学中绝不能只是单纯地讲授民事诉讼法学方面的知识,应当拓宽讲授范围,适时地增加其它法律部门中和民事诉讼法学有关联的知识,一方面拓展学生的思路,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拓展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思路

(1)教学内容上的拓展。

在教学内容上,要从程序法的讲授拓展到实体法的讲授,从理论讲授拓展到法律技能的培养,从诉讼法学专门知识的讲授拓展到法律职业伦理知识的讲授,从关注讲课质量拓展到关注学生未来就业,从诉讼法学知识的讲授拓展、渗透到社交礼仪等人文知识的讲授。

(2)课程体系设计上的拓展。

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从必修课程拓展到专题研究等选修课程,从理论课程拓展到案例分析研究课程,从教材知识的讲授拓展到司法考试专题知识的讲授。

(3)教学场地的拓展。

民事诉讼法学的教学场地不仅仅限于课堂上,应从课堂教学拓展到模拟法庭、法律援助中心、法律诊所、甚至校外实习基地等场地。

3.3 拓展式教学方法上的具体实施

3.3.1 民事诉讼法学必修课之拓展式教学方法

民事诉讼法学在高校都是作为必修课来开设的,且以课堂讲授为主,但作为程序法的民事诉讼法,知识点比较散,不易抓住要点,难以理出各个制度、规则之间的联系,教师的课堂讲授易使听者产生繁琐、厌倦的的感觉,在日本有学生将民诉称为“催眠之诉”。

为了克服民诉法课堂讲授带来的弊端,作为必修课的民事诉讼法应当采用拓展式教学方法。

第一,课堂教学方法的拓展。

首先,讲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法、提问法、小组讨论法、具体事例阐述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克服民事诉讼法学枯燥、空洞的特点。

其次,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法律思维养成的专业法学教学方法。

民事诉讼法中主要解决两大问题,即事实认定和法律的选择和适用,这就涉及到事实判断、价值判断、法律的解释和选择等问题。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在面对一个具体特定的案例时进行事实判断和法律的选择与适用的能力?必须采用专业的法学教学方法,比如可以采用“要件事实分析方法”“规范和事实之间的往返流转分析方法”、逻辑学中的三段论推理方法、经验判断方法、价值判断方法等。

第二,教学内容上的拓展。

首先,应将民事诉讼法学和相邻法律部门进行比较讲授。

不能只讲授民事诉讼法学的知识,还应当讲解民事诉讼法学和宪法及其它部门法之间的关系,比如和民法、经济法等实体法及和刑事诉讼法、仲裁法、公证法、人民调解法等其它程序法之间的关系。

因为民事诉讼法在实践中的运作不是孤立的,而是实体法和程序法双重视角下的协同运作,刑事、民事、行政案件的间或交叉混合存在,及公证、仲裁、诉讼程序的选择适用。

其次,在课堂讲授中灌输法律职业伦理知识、社交礼仪知识。

民事诉讼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仅讲授民事诉讼法学方面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践活动的需要,还有必要在课堂中适时讲授法律职业伦理知识、社交礼仪知识及其它人文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民诉法实践性特点的认识和了解。

3.3.2 民事诉讼法选修课之拓展式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选修课之教学方法。

在讲述关于民事诉讼法的案例分析选修课时,不能仅仅局限于民事诉讼法方面的案例,还应当从程序法方面的案例分析适当加以拓展,在案例中加入实体法方面的案情,让学生对既涉及实体又涉及程序的案例加以综合分析。

此外,还应当从某一制度、某一程序方面的案例分析拓展到综合性的案例分析;从一审程序的案例分析拓展到包括二审、再审程序的全程性的案例分析,从普通程序的案例分析拓展到特别程序的案例分析,从学理型的案例分析拓展到司法实务型的案例分析以及司法考试中的案例分析。

可以采用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设问法、辩论法、总结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具体到案例分析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也应当拓展视野和思路,将实体和程序中的分析方法融会贯通加以运用,比如在分析某个特定案例中的案件事实和所要适用的法律时,不仅要运用程序法中的“七何法”,还需要拓展运用民法中的法律关系分析方法和请求权基(下转第134页)(上接第109页)础分析方法;在分析案件中的证明对象时,不仅需要研读案情,并通过实体法找到应该适用的法律法规,还应当通过实体法中规定的要件事实,最终找到待证的要件事实。

(2)民事诉讼专题研究选修课之教学方法。

讲述作为选修课的民事诉讼专题研究,除了在内容上加以深度拓展,即将民诉法理论和原理上进行深度挖掘和知识的系统化外,在教学方法上也应当加以拓展,既可以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还可以采用提问法、启示法、小组讨论法、学生就某个专题、某个法条进行分析阐述等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是因为专题研究首先需要在理论上帮助学生理清民诉法中最主要的原理和较为重要的制度和程序,使这些重要的原理和制度变得系统化、清晰化。

采用提问法、启示法、小组讨论法,是为了克服专题研究理论化、抽象化和枯燥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民诉实践性选修课之教学方法。

民事诉讼实践选修课主要包括模拟法庭审判和诊所教育以及司法文书,这些实践性课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法律执业能力和诉讼技能,所以首选的方法应当是情景设定法、角色扮演法、辩论法、多媒体教学法、写作训练法等。

但也不能局限于这些,应将这些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拓展到教师设定专题法、设问法、教师指导法、教师原理点拨法以及总结归纳法等,以发挥教师在实践课中的导演角色,以免使学生失去了方向。

注释

刑事诉讼法学形成性考核 篇5

(1)本案中被害人杨凤对一审判决不服怎么办?

答: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

(2)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有哪些诉讼权利?

答:公诉案件中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主要有:请求立案;申请回避;委托诉讼代理人;要求赔偿损失;对不立案和不起诉的决定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或依法向法院提起自诉;出席法庭并陈述案情;发问被告人;参加证据调查与质证;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勘验,参加法庭辩论;对一审判决在法定期限内请求抗诉;对生效判决或裁定提出申诉要求重新审判。

2、问题:该市公安局负责人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合法。因为《刑事诉讼法》第30条:对侦查人员的回避做出决定前,侦查人员不能停止对案件的侦察。这主要是由于侦查工作的特殊性决定的,侦查工作必须及时、迅速地进行,任何犹豫、拖延都会给侦查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3、问题:本案应由哪个法院管辖为宜?为什么?

答:本案应由乙市法院管辖为宜。因为:根据法律规定,确定地区管辖的原则有两个:一是以犯罪地人民法院为主,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为辅的原则;二是以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为主,主要犯罪地人民法院为辅的原则。按理由两市法院都可受理此案。但此案的犯罪行为虽然始于甲市,终于乙市,犯罪结果发生在乙市,有乙市公安机关侦破,该案犯罪行为恶劣,犯罪事实清晰,乙市公安机关侦破后,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乙市法院受理更方便,有利于及时打击犯罪。

二、问答题:

1、在公诉案件中被告人和被害人在诉讼权利上有哪些异同?

答: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共同的诉讼权利有:(1)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2)申请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回避的权利及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申请复议的权利;(3)对于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侵犯其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4)有权参加法庭调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经审判长许可向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发问;对公诉人、辩护人向法庭出示的物证进行辨认;对当庭宣读的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发表意见;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5)有权参加法庭辩论,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与公诉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展开互相辩论;(6)有权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依法提出申诉,等等。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特有的诉讼权利主要有:(1)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2)对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立案的决定,有权获知原因;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3)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4)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5)对于人民检察院所作的不起诉的决定,有权获得不起诉决定书;如果不服,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对于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的,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6)对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7)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不服的,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2、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有哪些?

答: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70条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三类案件:

1.的案件。所谓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告诉才处理。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共有四种:

(1)侮辱、诽谤案(第246条第1款);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第257条第1款);

(3)虐待案(第260条第1款);

(4)侵占他人财物案(第270条)

这四种案件,犯罪情节轻微、案情都比较简单,不需要侦查即可查清案件事实,所以适宜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需特别说明的是依照刑事诉讼法第88条的规定,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如果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他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是指:(1)被害人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事实的存在,对于被害人无证据或者证据不充分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必须是社会危害性比较轻微的犯罪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这类案件是指下列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案件:

(1)案(轻伤);

(2)住宅案;

(3)侵犯通信自由案;

(4)案;

(5)遗弃案;

(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7)侵犯知识产权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8)属于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人可以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其他轻微刑事案件。

这类案件不仅案情比较轻微,而且事实明显,被告人明确,被害人有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不需要动用侦查机关的力量去侦查,只需采用一般的调查方法就可以查明案件事实,所以也适宜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入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这类案件从性质上说属于公诉案件范围,之所以成为自诉案件,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限于被告人侵犯被害人个人的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二是案件已经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处理,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应当追究而不追究的,包括应立案而不立案,不该撤案而撤案,应起诉而不起诉的;三是对提起自诉的案件,被害人应当承担举证责任,刑事诉讼法第171条第1项规定,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自诉案件,人民法院才能决定开庭审理。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公安、检察机关立案管辖工作的制约,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告状难”的问题。

刑事诉讼法作业2

一、案例分析题

1、问题:法院的审判中有无错误?理由是什么?

答:有错误。

法院没有为其指定辩护人。据《刑事诉讼法》34条“被告人可能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

2、问题:公安机关的上述作法中哪些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理由是什么?

答:本案中公安机关的做法就违反了下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1)监视居住超过6个月

(2)监视居住期间中断了对案件的侦查

(3)解除监视居住,没有及时通知被取保侯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3、问题:(1)本案已经收集到哪些法定证据?(分类列举)

答:本案收集到的法定证据有:

物证:李大龙在现场留下的鞋印,并在李大龙家中搜出的金链、10000余元现金以及三角刮刀等

被害人陈述:张小妹口述李大龙的砍人事实和抢去的金项链、现金14000余元。鉴定结论:鞋印、血型鉴定

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证人证言

(2)本案中已经搜集到那些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有:现场鞋印;被害人供词。

间接证据有:在李家搜出的物证

二、问答题:

1、完全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有罪案件主要事实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有哪些?

答:完全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有罪的情况下,必须遵守以下规则:(1)应审查间接证据的客观性、相关性和法律性,只有客观存在的、与案件事实存在客观联系且为法律容许的证据方可采用;(2)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体系,即有关犯罪时间、地点、过程、手段、工具、后果、目的、动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情况等,都有相应的证据证明;(3)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如有矛盾必须得到合理地排除;(4)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惟一的,确凿无疑的。

2、如何理解与监视居住的区别?

答: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不同:

1、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遵守的义务有:(1)未经执行机关批淮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但会见其聘请的律师不需要经过批准。而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规定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住处,而无上述两项规定。

2、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变更为监视居住,而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变更为取保候审。

3、两者的期限也不相同。《刑事诉讼法》58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嫌疑人、被告人取保侯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而监视居住无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的要求。

刑事诉讼法作业3

一、案例分析题:

1、问题:本案应由公、检、法哪一机关直接受理?理由是什么?

答:本案应由公安机关直接受理。因为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条第1款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公安机关是国家负责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公共安全,预防和制止犯罪活动的专门机关,战斗在同犯罪斗争的第一线,在刑事诉讼中专门负责刑事案件的侦查,在我国侦查体系中主要是侦查机关,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其它所有刑事案件,都有公安机关负责立案侦查。本案不属于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所以由公安机关直接受理。

2、问题:在本案的侦查中,侦查人员收集证据存在哪些问题?,答:公安人员在办案中应该按司法政策办事,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

公安机关在执行拘留时应持有县级以上的公安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拘留证》,应将《拘留证》向被拘留人出示,并向其宣布对其实行拘留。被拘留人应在《拘留证》上签名并按指印。拒绝签名和按指印的,执行拘留 的人员应予以注明。

在讯问犯罪嫌疑人过程中,侦查人员有刑讯逼供行为,属违法行为。在没有经过法院审判前,不能指控犯罪嫌疑人有罪,不能用威胁的方法让犯罪嫌疑人提供证据,也不能只凭口供去收集证据,公安机关无权对犯罪嫌疑人从重处罚。

3、问题:(1)检察机关在本案诉讼中有哪些违讼程序规定的情况,为什么?

答: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后到公安机关签发逮捕证,必须有公安机关执行并且两人以上去执行。

(2)法院在一审时有哪些做法不符合刑事诉讼有关法律的规定,为什么?

答:法院在一审时,合议庭决定中止审理是错的,应该是休庭,公诉人发现新的犯罪嫌疑不能当庭指控,应作出“补充侦查的决定”。不能因此而“延期审理”,应另案起诉,另案审理,对挪用公款罪证据不足,法院应作出“无罪”的判决。对贪污案法院可以决定“延期审理”。

(3)法院落在二审时有哪些作法不符合刑事诉讼有关法律的规定,为什么?

答:二审法院应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裁定书。二审在上诉期满后做出准予撤回上诉的决定书也是错误的。

刑事诉讼法作业4

一、案例分析题:

1、问题:二审法院的做法是否正确?理由是什么?

答:二审法院的做法正确。针对本案中的情况: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用判决改判,不得发回重审,改判时应遵守上诉不加刑的原则。

2、问:本案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是否合理?理由是什么?答:本案高级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展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是合法的。

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第一审案件被告人不上诉,人民有可无检察院不抗诉的,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高级人民法院同意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作出予以核准的裁定;认为原判较重,不同意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可以直接改判;如果认为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或者认为原判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应当发回中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3、试分析案例中公、检、法机关行为的不当之处,并说明理由。

答:公安机关对其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应在3日内报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在特殊情况下提请批准逮捕的时间依法可延长1-4日。本案中公安机关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民超过了这个期限。对于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已经接到通知,立即应对被拘留人予以释放,并有义务将执行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接受其法律监督。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措施的条件应依法改变强制措施。

本案的不当之一处有:(1)公安机关提请检察批准逮捕已超过期限(2)公安机关在未被批

《刑事诉讼法学》期末模拟试题 篇6

《刑事诉讼法学》期末模拟试卷

一、名词解释 人民检察院对该案审查起诉,并于1999年3月4日起诉到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本案中,张某有权委托辩护

人的时

A、改判B、撤消原判,发回重审C、提审D、维持原判

决应当如何做出?(CD)A.不得加重对方林的刑罚

7、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判决的上诉期限为B.不得加重对黄静的刑罚

1、回避: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等同案件有法定的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关系,不得参与办理该案件或者参与该案的其他诉讼活动的行为。

2、逮捕:是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中最为严厉的一种,是在一定时期内暂时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并予以羁押。

3、安机关对未被逮捕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缴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

4、件,在审判过程中遇有影响审判继续进行的情况,由合议庭决定延期审理日期,待影响审判的原因消除后,再开庭审理。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部门、单位中,不享有侦查权的是(C)

A.国家安全机关B.军队保卫部门 C.企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D.监狱2、1998年10月,张某因强奸罪被公安机关拘留,后被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经公安机关侦查终结,(C)

A.立案之日起B.侦查终结之日起 C.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D.提起公诉之日起

3、下列检察院中,对A地区所属甲县人民法院生效

判决确有错误,可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是(D)

A.甲县人民检察院

B.与甲县平级的乙县人民检察院 C.与A地区检察院相邻的B地区检察院 D.A地区检察院

4、下列案件中,人民检察院可以直接受理的是(D)

A.盗窃罪B.虐待罪 C.绑架罪D.贪污罪

5、下列内容中,属于审判监督程序不同于二审程序特点的是(A)

A.不受不得加重被告人刑罚的限制

B.保证法院裁判正确C.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D.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6、某市人民法院对一少年杀人案件进行了公开审理,判决后,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不服,提出上诉,二审

:(B)

(D)

A、5日B、7日C、10日D、15日

8、上城区法院在开庭审判徐某交通肇事案的过程中,徐某的辩护人请求通知新的证人到庭并请求重

新勘验。依照法律规定,法庭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C)

A、应当决定延期审理B、应当决定中止审理 C、可以决定延期审理 D、可以决定中止审理

9、下列事项中,应适用裁定的是什么?(D)

A、宣告被告人无罪B、对审判人员的回避申请C、对违反法院秩序人员实施罚款、拘留D、二审法院撤销一审法院做出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判决

10、对人民法院书记员的回避,有权做出决定的人员是(B)

A、审判长B、本法院院长 C、审判员D、本审判庭庭长

三、多项选择题

1、方林向法院起诉黄静有侮辱罪。法院受理后,黄静反诉方林有诽谤罪。经法院审查合并审理了

此案。法院判处黄有期徒刑1 年,方有期徒刑1年。两人均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的终审判

C.可以加重对方林的刑罚D.可以加重对黄静的刑罚

2、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

进行审查后,应当分别情况作如下决定(AB)A.批准逮捕B.不批准逮捕 C.批准拘留D.监视居住

3、盗窃犯王某住甲地,工作在乙地,盗窃在丙地,捕获在丁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可以是(AC)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4、应当依法予以核准的死刑判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ABD)

A、认定事实正确B、适用法律正确 C、量刑适当

D、没有违反诉讼程序的情形

5、回避适用的人员包括(ABC)A、承办该案的审判、检察、侦查人员 B、担任该案记录工作的书记员 C、该案鉴定人员D、辩护人

四、简答题

1、法庭调查的步骤和程序。答:(1)公诉人宣布起诉书。

(2)被告人、被害人陈述和讯问被告人。(3)出示、核实各种证据。2 答:逮捕的条件。

(1)由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由逮捕的必要的。

3、简述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

答:(1)是证据的客观性。它是指:首先,作为证据的事实本身应该是客观存在,而不是主观想象的。其次,作为证据事实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不可更改的。

(2)是证据的相关性。它是指作为证据的事实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存在某种客观的联系,因而使其对案件事实的证明或多或少成为可能。(3)是证据的可采性。它是指证据必须为法律所允许,方可用于证明诉讼中的待证事实。

五、案例题(共15分)

2003年6月7日,周某(15岁)在长江旅游船上盗窃旅客梁某手提包一个,内有现金3万元人民币。后周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在侦查过程中,周某提出要委托一名律师,并且要求在侦查期间与他的律师会见。侦查人员认为公诉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只有在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才能委托辩护人,侦查阶段不能委托律师。侦查终结后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后的第5天,告知周某有权委托辩护人。周某说,根据法律规定,末成年人应当由国家提供律师,因此他不想自己花钱请,要求人民检察院为他指定一名律师。人民检察院拒绝了他的这一要求。2003年9月,市人民检察院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公诉。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开庭前10日将起诉书副本送达了周某,发现他还没有委托辩护人,于是指定该市的一名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夏某为周某辩护。2003年9月23日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在审理过程中,周某提出夏某对案情根本不熟,完全是在应付,拒绝夏某继续为他辩护。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劝说无效,同意周某在没有律师辩护的情况下接受审判,并做出了一审判决。

问:

1、周某在侦查阶段是否有权委托律师并与律师会见?侦查人员的说法正确与否?

2、人民检察院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第5日告知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权利,是否违反法律的规定?

3、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是否有义务为周某指定辩护人?

4、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判阶段为周某指定律师作为其辩护人,是否正确,为什么?

5、周某拒绝人民法院指定的律师为其辩护,法院在周某没有律师的情况下进行审判是否合法? 答

1、周某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委托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侦查人员的说法是错误的。

2、人民检察院应该在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内告知犯罪嫌疑人委托辩护人的权利,而不是第5日。

3、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没有义务为周某指定辩护人。

4、正确,因为根据刑诉法第34条,被告人是未成年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为他指定辩护人。

5、不合法,因为在应当指定辩护的情形下,必须有人为被告人辩护是这一制度的基本原则。如果被告人拒绝法院所指定的辩护人,法院应当准许,但被告人必须另行委托一到两个辩护人,或法院为其另行指定辩护人。

二、问答题:

1、完全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有罪案件主要事实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有哪些?

答:第一、必须严格遵守运用证据的一般规则:即(1)一切证据材料所表明的事实都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否则不能作为定案的根

据;一切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主要事实存在客观联系;(3)间接证据的收集程序必须合法,方法必须科学。

第二、间接证据必须形成完整的证明体系。第三、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以及间接证据相互之间必须协调一致,没有矛盾。

第四、间接证据的证明体系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的结论必须是惟一的。

上述四项原则必须同时具备,才能作出有罪的认定。

2、谈谈取保候审与监视居住的区

答:(1)强制力度不同。监视居住的强制力度大与取保候审。

沈家本的刑事诉讼法学观探析 篇7

一、关于刑事诉讼法的作用及其与刑法的关系

在中国历史上, 沈家本第一个论述了刑事诉讼法的作用及其与刑法的关系。1911年1月24日, 他在《刑事诉讼律草案》完成的奏折中, 专门论证了刑事诉讼律的重要性, 即“查诸律中, 以刑事诉讼律尤为切要。西人有言曰:刑律不善, 不足以害良民;刑事诉讼律不备, 即良民亦罹其害。盖刑律为体, 而刑诉为用, 二者相为维系, 固不容偏废也。”该论述表明, 刑事诉讼法不仅仅有保障刑法实施的作用, 而且还具有保护公民权利的独特作用。这种认识, 产生在一百年之前, 尤其难能可贵。

关于刑事诉讼法与刑法的关系, 他在上奏给朝廷的一份奏折中作了深刻的论述, 即“法律一道因地制宜, 大致以刑法为体, 以刑事诉讼法为用;体不全无以标立法之宗旨, 用不备无以收刑法之实功, 二者相因, 不容偏废。”沈家本的这段论述, 大致说明了两层意思:一是刑事诉讼法是为了适用刑法服务的;二是刑事诉讼法和刑法应当并重。直到今天, 这种论述仍然影响着我国的一些刑事诉讼法学者。

二、关于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观点

(一) 关于司法独立原则的观点

沈家本根据中国特殊的国情, 认为确立司法独立原则应当分为两步走, 即增加中央司法机关的独立性, 将司法行政权与司法审判权分离, 然后在地方筹设独立的专门各级审判厅, 逐步将地方行政官员处理民刑案件的权力转移到地方各级审判厅, 实现地方行政与司法的分离。为此, 沈家本强调, “司法独立为及今刻不容缓之要图”。针对当时“有谓小民之程度未敷, 判官之资格未备”而不宜在中国实行司法独立之言论, 他认为, “此乃因循自误之谈”, 并以“百梯之山献, 积自培楼;九逵之衢, 肇于跬步”作为比喻, 极力主张尽快推行司法独立, 若“以待全局完备始图改辙, 是永无发轫之一日矣”。沈家本认为, 司法独立应当是司法裁判在实质上的独立, 而不仅仅是司法与行政在形式上的分离。他指出, 所谓的裁判独立, 是指无论任何人, 都不能干涉司法裁判之事, 不仅是一般的行政官员不能干涉司法, 即使是大理院官员也不能指挥审判官审理案件, 君主之命令和总统的权力最多也只能赦免而不能更改判决。为了保障合议庭评议案件时法官能够独立地陈述个人意见, 不受其他法官的影响, 沈家本在他主持拟订的《大清法院编制法》中规定, “评议判决时, 该庭员须各自陈述意见”, “陈述意见之次序以官资较浅者为始, 资同以年少者为始, 以审判长为终”。

(二) 关于发现真实的诉讼原则的观点

沈家本认为, 为了达到“摘发真实”之目的, 必须确立三项基本的诉讼原则:一是“自由心证”, 即证据之证明力不由法律所规定, 而“悉凭审判官自由取舍”, 以防“事实皆凭推测, 真实反为所蔽”;二是“直接审理”, 即“该案关系之人与物必行直接讯问调查, 不凭他人申报之言辞辩论及文书, 辄与断定”;三是“言词辩论”, 即“与原被两造之言词辩论而折中听断, 于被告之一造亦可察言观色, 以验其情之真伪”。

(三) 关于控辩平等、辩护与审判公开原则的观点

关于控辩平等, 沈家本认为, 是指原、被告双方地位平等, 互为攻击、防御, 而并非指双方地位相同。由于控方多为熟悉法律的国家检察官, 而辩方则是弱势的公民个人, 因此, 为了保障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平等, 沈家本主张, 被告人可以委托辩护人及辅佐人, 有权搜集证据, 并享有最后法庭辩论的权利。

关于辩护原则, 沈家本认为, 提起公诉后, 刑事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的帮助, 辩护人可以查验证据、抄阅诉讼文书, 与被告人通信会见, 代理被告人进行诉讼行为。为加强被告人的辩护能力, 他强烈主张引入西方的律师制度, 并进行了详细论证。他还十分重视律师的选拔, 认为律师必须要有“节操端严, 法学渊深”之人担任。“节操端严”是道德上的要求, “法学渊深”是学识上的要求。1906年, 沈家本主持拟订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 在我国历史上, 第一次以专节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律师制度。

关于审判公开原则, 沈家本认为, 审判公开是“宪政国家之第一要件”, “公开法庭, 许无关系之人傍听, 具瞻所在, 直道自彰, 并可杜吏员营私玩法诸弊”。沈家本在他主持拟订的《法院编制法》中规定, 审判以公开为原则, 不公开为例外。他认为, 审判公开之义有三:一是审判之过程公开;二是判断之宣告公开;三是不宜公开审判的案件, 不公开的决议、理由以及最后之判决宣告也应当公开。

三、关于刑事审判制度的观点

关于刑事审判制度, 沈家本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从现有史料来看, 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 关于审判机关之设置及其权限划分

关于审判机关之设置, 沈家本认为, 我国“各省幅员广袤, 什倍外国, 如事事责令来京上告, 川陆修阻, 交通不便, 适形拖累”。因此, 建议“凡距京较远等省, 即于高等审判厅内附设大理分院, 视事之繁简, 酌分庭数, 各庭推事强半之数, 由大理院遴派, 余由该厅推事兼充。一切审判制度, 俱准大理院办理”。这样, 就可以节省时日, 也免除了老百姓的路途之苦。此外, 他还建议, 在大理院内设立刑事法庭和民事法庭, 分别管辖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

在审判机关的权限划分上, 沈家本曾上一道专折陈述自己的主张, 并得到了清政府的认可。据此, 四级审判机关的权限如下:大理院的权限为: (1) 对“宗室、官犯及抗拒官府并特交案件”享有一审并终审管辖权; (2) 对不服高等审判厅的第二审判决或者决定、命令而上告或者抗告的案件享有终审权; (3) 对京外死刑案件享有复核权。高等审判厅的权限为: (1) 对不服地方审判厅第一审判决而上告的案件享有二审权; (2) 对不服地方审判厅第二审判决而上告的案件享有三审权; (3) 对不服地方审判厅的决定或者命令而上告的案件享有审查的权力。地方审判厅的权限为: (1) 对不属于大理院管辖的“自徒流以至死罪”案件享有一审的权力; (2) 对不服乡谳局判决或者决定而控诉或者抗告的案件享有二审的权力。乡谳局的权限为:对“笞杖罪名及无关人命之徒罪”案件享有初审的权力。

(二) 关于审级、审判形式与诉讼模式

关于审级制度, 沈家本主张借鉴国外的做法, 实行三审制, 在他主持拟订的《大清法院编制法》、《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中都规定了刑事案件实行三审终审。

关于审判形式, 沈家本主张初级审判厅采用独任制, 地方审判厅采用折衷制, 如果案件为一审, 仍然由推事一人负责审判, 如果经过预审或者再审的, 增加为三人, 高等审判厅以上皆采取合议制, 分别为三人和五人对案件进行审判。

关于诉讼模式, 沈家本主张采纠问式和告劾式两种诉讼模式。认为纠问式是指“以审判官为诉讼主体, 凡案件不必待人告诉, 即由审判官亲自诉追, 亲自审判, 所谓不告亦理也”。而告劾式则是指“以当事人为诉讼主体, 凡诉追由当事人行之, 所谓不告不理是也”。根据各国之通行做法, 刑事诉讼应当抛弃昔日采用的“纠问程式”, 而改采“告劾程式”, 因为后者可以保证“审判官超然屹立于原告、被告之外, 权衡两至, 以听其成, 最为得情法之平”。他还论述了建立公诉制度的必要性, 认为“犯罪行为与私法上不法行为有别;不法行为不过害及私人利益, 而犯罪无不害国家之公安”, 而“公诉即实行刑罚权以维持国家之公安者也, 非如私诉之仅为私人而设”, 因此, “提起公诉之权应专属于代表国家之检察官。”

(三) 关于陪审、巡回审判和律师制度

关于陪审制度, 沈家本认为, 中国秦汉以前就有类似制度。《周礼·秋官》记载:“司刺掌三刺之法, 三刺日讯万民, 万民必皆以为可杀, 然后施上服下之行。此法与孟子国人杀之之旨隐相吻合, 实陪审员之权舆。秦汉以来, 不闻斯制。今东西各国行之, 实与中国古法相近。”陪审制有两个重要作用:一是有助于查明案件真相, 即“诚以国家设立刑法, 原欲保良善而警凶顽, 然人情乖张为幻, 司法者一人, 知识有限, 未易周知, 宜赖众人为之听察, 斯真伪易明。”二是可以防止枉法裁判, 维护司法公正, 即“若不肖刑官, 或有贿纵曲庇, 任情判断及舞文诬陷等, 尤宜纠察其是非……庶裁判悉秉公理, 轻重胥协舆评, 自无枉纵深故之虞矣。”

关于巡回审判制度, 沈家本主张, 在“地方审判厅以上多设分厅, 以分其责, 必不得已, 或者于大理院临时酌量派遣, 但仍以特别事件且关系重要者为限, 高等审判厅以下得援用”。

关于律师制度, 沈家本认为, 西方、日本由律师替原告被告“代申权利”, “于公私之交实非浅鲜”。就现实而言, “中国近来各通商各埠, 已准外国律师辩案”, 甚至中国官员的公署也请他们作顾问。这样下去, 治外法权就会“更形滋蔓, 后患何堪设想”。因此, 律师制度在今日中国也是非行不可的。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 既然采用“告劾程式”, 那么, “原、被告待遇同等”就是必须采取的一项诉讼原则。沈家本认为, 这种待遇同等“非地位相同, 指诉讼中关于攻击防御俾以同等便利而言”。因为提起公诉的检察官一般精通法律, 而被告人利用辩护人和辅佐人为其收集有利证据, 予以“最终辩论之权”, 以更对两造的攻击防御能力予以平衡。

四、关于废除刑讯制度的观点

沈家本认为, 刑讯“动辄盈千累百, 血肉溅飞”、“伤各害理”。因此, 他建议“除罪犯应死, 证据已确而不肯供认者, 准其刑讯外, 凡初次讯供时及徒、流以下罪名, 概不准刑讯, 以免冤滥。”这表明, 他认识到了刑讯的极端残酷性和严重危害性。

在反对保留刑讯逼供时, 他说:“惟泰西各国各法是否具备, 无论刑事、民事各法, 大小各案, 均不用刑, 此次修订法律, 原为收回治外法权起见, 故齐一法制, 取彼之长, 补我之短, 实为开办第一要义。”这鲜明表达了他接受外国先进思想, 反对刑讯逼供的理论主张。在沈家本的努力下, 清政府也下决心废止刑讯, 治理超期羁押。如光绪三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上谕:“昨据伍廷芳、沈家本奏议复恤庶狱十条, 请饬禁止刑讯、拖累、变通笞杖办法, 并请查监狱羁押所等条, 业经降旨依议。惟立法期于尽善, 而徒法不能自行, 全在大小各官, 任事实心, 力除各弊, 庶几政平讼理, 积习可回。颇闻各府、州、县或严酷任性, 率用刑求, 或一案动辄株连, 传到不及审讯, 任听丁差蒙蔽, 象肥而噬, 拖累羁押, 凌虐百端, 种种情形, 实堪痛恨, 此次奏定章程, 俱行照准。”

应当说明的是, 沈家本的刑事诉讼法学思想, 主要代表了清政府中直接负责修订法律的一些人的观点, 其中包括伍廷芳的观点。由于沈家本、伍廷芳直接负责修订法律, 因此, 他们关于刑事诉讼法之有关思想, 对于清末刑事司法制度改革, 建立近代化的刑事诉讼制度产生了直接而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法律出版社, 1997:458-459.

[2]宣统北京政学社编.大清法规大全·法律部[M].卷十一.

[3]李贵连.沈家本传[M].法律出版社, 2000:243.

[4]陈瑞华.二十世纪的中国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95.

[5]大清法规大全·法律部[M].卷四, “司法权限”.政学社石印行本:8-9.

法学案例教学初探 篇8

【摘要】法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在法学教学方法改革中,案例教学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的核心内容是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案例教学法如何组织,有哪些成效,存在哪些不足便是。

【关键词】法学 案例教学 组织过程 特点 不足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12-0013-03

法学案例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式教学法,主要采用对话式、讨论式和启发式。1870年,朗德尔出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时,首次将案例引入法学教育、并大力推广。成了近代一百多年来,美国乃至整个英美法系国家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我国法学教育的薄弱环节。

1 我校法学案例教学的具体作法

这几年,我校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电大教学工作的新需要,不断创新机制,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行研究式教学,探索干部培训的新路子。如在县处长班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在科长班实行“依法行政案例教学”,反响良好,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我们法学案例教学的具体作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1.1 老师分工协作,精选典型案例

由我们教研室的法学教师集体备课,分工协作,根据教学计划和要求,上网搜寻资料,每人收集几个典型案例,并提出思考题,推荐相关参考文献;然后由我牵头初步把关,集中送教务处给分管的主任和副校长逐级审查确定;每期从中挑选八个有代表性的依法行政典型案例分发给学员,布置作业,内容涉及基层选举、计划生育、行政处罚、土地征用引发群体性上访、企业破产、行政诉讼、城市交通管制和限制摩托车挂牌等。这些案例既有本地特色又带有普遍现象,如限制外地货车进入市区和限制摩托车挂牌的《通告》,全国就有141个城市做出类似规定。为防止地方领导对号入座,案例改头换面,当事人均使用化名。选好案例材料后,由学校组教处统一打印,开学时分发给学员。

1.2 学员熟悉案情,拟写发言提纲

这是案例讨论的分析准备阶段,每个学员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课前预习,熟悉案例,解答思考题。有的学员非常认真,上网学习、搜集、打印了十多份相关资料;有的走访相关单位,请教专家学者,深入调查研究,作好案例讨论会的各项准备工作,拟写发言提纲或者演讲稿。

1.3 分组进行讨论,推荐小组代表

通过分组讨论,学员们分工协作,互相启发,相互补充,逐渐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把复杂案例简单化。这一阶段工作主要是由班两委布置、各小组长负责召集,学员自主完成的,一般在自习课或者课余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后,各组推选优秀学员作为本小组的代表,在综合各人的不同意见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完善讲话稿,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1.4 全班案例交流,各组代表发言

全班课堂案例讨论时,我们老师要到班级主持引导,让各小组代表逐个上台发言;台上有固定话筒,台下也配有移动话筒,有不同观点的可以及时提出异议。讨论激烈时,分红方与蓝方对阵,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的哥”载孕妇闯红灯的案例争议最大,交警究竟要严格“依法行政”,还是“以人为本”?大家争着发言,甚至吵得脸红耳赤。正因为学员大都是有备而来的,讨论才会那么激烈。我们老师只是加以引导,为大家创造一个自由讨论氛围,鼓励大家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找出充足的事实和法律依据,而一般不轻易参与争论,也不急于发表意见。如果课堂案例讨论课时不够用,我们就根据实际情况要求校方适当增加。

1.5 老师总结归纳、消化提升阶段

在全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使用课件进行案件的点评和系统的总结。老师的点评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要求老师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熟练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首先是对学员的讨论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既充分肯定其优点,也要指出不足之处,如发言的热烈程度,论题的集中程度,问题分析透彻程度等。这样有利于逐步提高案例讨论的质量。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要求学员写出案例分析书面报告,由老师逐份批阅、评定作业成绩。以此来锻炼和培养学员的综合能力、全局观念和书面表达能力。

2 我校法学案例教学的特点和初步成效

我在校内主体班和函授班上了不少法制课,还经常受聘到校外普法宣传。如果说我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成效的话,那就应该归功于案例教学。但以前的不是专门的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举例教学”,只是为了吸引学员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在讲课中尽量多穿插一些生动典型案例,做到以案析法,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近年的案例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是有组织有领导、精心设计研究的、认真编写和选择案例的专门教学方法,有如下几个特点。

2.1 适合电大成人教育

案例教学之所以被广泛使用并深受学员欢迎,是因为它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成人学员对学习内容的选择、接受,必定要受已有知识、经验和价值观念的制约,如果教师讲课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超出了学员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员就认为老师讲得对,讲得好;否则他就认为老师水平有限。网络时代,单凭教师一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尽管他上课前又作了认真准备工作),要让所有学员都很满意是不可能的。

2.2 师生地位平等

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但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就的评判者,而且其讲授内容具有“绝对权威”。不能对老师的观点进行挑战,把老师当场问得哑口无言是对老师的大不敬,难以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老师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案例讨论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只能以理服人,不能强迫学员接受自己的观点。

2.3 师生互动、双向交流

案例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员为主体。在案例讨论中,知识、思想、经验在师生之间双向流动,并在学员中间互相交流。案例教学突出强调对前人实践经验进行理性分析与总结,以便学员在今后的实践中予以警戒或借鉴,“踩着巨人的肩膀前进”。实践经验缺乏是年轻教师共同的弱点,在理论联系实际时往往底气不足、方法不多,既不能让学员满意,也容易使自己失去信心。而案例教学改变了教师用一个人的努力去满足所有学员的状况,而是教师指导学员调动已有知识,进行交流总结,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总结、点评,突出教学重点,回归教学目的。

2.4 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将教育的主要任务从知识的传授转向能力的培养,从单向的灌输变为双向的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师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静态、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了一场师生共同探讨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易懂易记、印象深刻。案例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将注重“教学”的环境转变为培养“学习”的环境,实现从“素质教育”向“素质和能力相结合”转变,有助于增强学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3 当前案例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案例教学方法虽然能够启发学员的思维,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但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教学方法,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

3.1 教师的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案例教学对于主持教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师生双方的对话中,教师的学识、水平及应变能力将暴露无遗。事先如果不做深入的探析,把握好案例的关键点,课堂上就无法做好案例的点评和总结。现在有些学员学历较高,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逐渐增多,有真才实学的领导干部也越来越多。如果老师的学识学历不相应提高,将难以应对挑战。

可见,案例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很高,正所谓“教育着必须先接受教育”,要当好教员首先要当一个好学员。我们当教师的必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变压力为动力,认真、虚心地学习有关案例教学的理论知识,积极探索其特点、内容和规律,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执教能力。

3.2 发言的学员毕竟是少数

采用对话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只适合于部分学员,不只适合于所有学员,常常是那些思维敏捷,口才较好的学员在辩论中出尽风头,而另外一些较内向、保守的学员则常常是一言不发。涉及地方领导决策失误的,大部分学员也是不敢啃声。此外,如果老师对案例运用不当,或者学员课前不预习,毫无准备就匆匆来参加小组或全班案例讨论,只听不说,有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感觉,也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可见,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现代案例教学虽然有其优势,但不利于学员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笔者认为,应当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以案例教学为辅助,中西结合,取长补短。当前提倡案例教学不能一哄而起,要从电大的实际出发,研究电大案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要充分考虑到开展案例教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案例的编写和选择,对教员调研以及课堂控制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挑战等,这些问题都要通过研究和实践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 刘炳香.《案例教学的适用范围》.中央电大网站.

2 刘炳香.《案例教学及其在中央电大的推展》.中央电大网站.

3 桑瑜.《中央电大举办了首期案例教学研讨班》.中央电大网站.

4 郭文才.《法学案例教学的研究与探析》.东部网.

5 谈建俊(江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论法学教育中的案例教学》.国际经济法网.

上一篇:六一儿童节节日主题班会的总结经典下一篇:开学升国旗演讲稿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