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范围(精选7篇)
一、基本数据
1、学校2011年7月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2012年6月正式成立。2、2013年7月,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3、2013年12月,学习入选山东省“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
4、学校现有4个校区,占地4818亩。
5、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2291人,本科生29395人,研究生1937人,留学生、专科生等959人。
6、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7、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8、学校有经、管、文、法、理、工、艺术、教育等8个学科门类。
9、学校设有24个学院,56个招生本科专业,其中经管类专业36个。
10、学校已建成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7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1、2013-2014学年,学校共开设本科课程2493门。
12、学校已建成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56门。
13、截至2014年底,学校师资情况:(1)在职教职工2498人;
(2)授课教师1914人。专任教师1416人,占教职工总数的57%;(3)其他师资498人,占教职工总数20%;
(4)授课教师生师比为17.9:1,专任教师生师比为23.9:1;(5)学校目前专任教师中高职比例为61%,博士比例为36%。
14、截至2014年底,学校人才队伍情况:(1)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2)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5人;(3)“泰山学者”特聘教授5人;
(4)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5)全国优秀教师9人;
(6)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7)山东省教学名师15人;(8)山东省教学团队11人;(9)博士生导师47人。
15、合校后学校共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4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8项。
16、学校教授、副教授每年为本科生上课率达到100%。
17、学生评教成绩90分以上的教师占98%。18、2014年,全校本专科生学费收入2.5亿元左右。19、2014年,中央和省级财政追加1.5亿元左右。20、2014年,学校本科教学日常经费支出7800万元左右。21、2014年,学校生均本科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308元。22、2014年,学校各类本科教学专项投入4200万元左右。
23、学校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20万平方米。
24、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31.5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9.1平方米。
25、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000元左右。
26、截至2014年底,学校图书馆情况:(1)藏书357万册;(2)生均图书103册;
(3)本科生均图书流通量4.5册;(4)纸质期刊3000余种;(5)电子图书280万余种;(6)电子期刊1.44万种。27、2012年,学校成立山东财经大学校友总会。28、2014年学校共接受社会捐赠226万余元。29、2014年,学校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获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0、学校目前已建成26个教学实验中心。
31、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
32、学校现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33、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培养人才机制。
34、学校与泰安、莱芜、省工商业联合会、中国银行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35、2014年,学校大学生创业园建立。36、2014年,俞正声主席视察我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培养工作。37、2014年,郭树清省长批示我校学生实践调研报告。38、2014年,学校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全国银奖2项,省级金奖5项。39、2014年,学校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荣获国家一等奖1项。40、2014年,学校56个本科专业在全国29个省共录取新生7556人。41、2014年,学校在山东省一批招生的普通本科专业38个,录取线超一批线30分左右。42、2014年,学校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85.44%。
二、目标定位
1、学校发展定位:到2020年,把我校建设成为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部分学科在国内有较高地位、少数学科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综合办学实力全国一流的财经特色名校。
2、学校层次类型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发展研究生教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和继续教学为辅助的财经类教学研究型大学。
3、学科发展定位:以经济学、管理学为核心,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把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学科,带动提高整体学科水平,形成经管学科为主题,各学科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
4、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5、学校专业培养目标:全部专业均以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为基础目标;依托重点学科、高水平创新平台和博士点等培养少量拔尖创新型人才;选择部分专业试点交叉培养复合型人才。
6、学校服务面向: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为区域和行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7、学校教学改革思路:分类培养;个性化培养;强化实践育人体系。
8、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类型:
(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主修+辅修”培养模式;(3)交叉专业培养模式;(4)中外合作培养模式;(5)校企合作培养模式;(6)校际合作办学模式。
双语教学是指在非英语专业的某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行为。继2004年上半年教育部高教司决定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高校双语教学后, 大部分高校都意识到实施双语教学是培养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科技且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外向型复合人才的重要途径, 纷纷加快了实施双语教学的步伐。在双语教学的实践中, 各高校都在不断地摸索和总结经验教训。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深刻感受到《信用证审核实务》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 《信用证审核实务》在国际贸易实际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 我国不仅外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缺乏, 而且在仅有的外贸人才中能够从事基础外贸实务的更是少之又少。随着经济的发展, 这种状况势必加剧, 既懂专业知识又了解外贸知识的实务型国际化人才相对于我国快速发展的国际贸易趋势来讲可以说是一个断层。长此以往, 势必阻碍我国国际贸易的顺利发展。这对于注重能力与素质培养、注重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教育, 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人才市场对于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技能型、实用型、国际化符合型人才的需求将是巨大的和长远的。
因而, 将《信用证审核实务》作为双语教学的试点型公选课推广到我院各专业学生中去, 配合实践教学的内容, 既符合我院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 又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二、《信用证审核实务》课程的模式选择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的能在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来说, 从培养人才的规格方面, 所培养人才应具有良好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学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我国对外贸易方针、政策、法规;掌握我国国情和对象国的社会及文化背景;掌握国际商务经营与管理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基本技能;英语达到六级水平, 具有熟练的听、说、写的能力, 能运用英语和有关专业知识技能从事国际商务谈判及经营管理工作;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具有较宽的理论基础, 具有独立的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和进出口商品知识, 并能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双语教学强调在非语言类的专业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 通过对非语言类专业学科知识的学习以达到学习专业知识和外语知识的双重目的。国外双语教学的模式基本上有沉浸式双语教学模式、学科式双语教学模式、结构式浸没双语教学模式和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等几种。为了提高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培养人才的质量, 各高校积极引入双语教学, 在选择双语教学模式的时候, 应该在分析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目标定位的基础上, 选择并确定以培养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结构浸没式双语教学模式”应该是目前我国高校组织实施双语教学的理性选择。
结构式浸没教学模式主要特征包括:提前讲解与学科内容有关的词汇;学科内容所涉及到的语法如果影响了学生对学科内容的理解, 要直接讲授语法;如果有必要, 可使用母语讲解学科内容, 但母语的使用程度应该控制在最低限度;教师可用母语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结构式浸没教学模式的特征, 笔者认为在运用双语讲授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时, 尤其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等课程时, 应该从词法和句法, 乃至语篇的角度去剖析英文的文体特征, 以提高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
《信用证审核实务》课程主要围绕信用证结算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单据展开。信用证业务所涉及到的主要单据包括:商业发票、装箱单、海运提单、原产地证和保险单等。就性质而言, 一般具有法定的效力, 交易各方均应严格按合同规定行事, 不得随意修改、变更合同文字或逃避合同所规定的责任或义务, 否则就会导致违约。鉴于合同条款在国际贸易实务相关课程中的核心作用, 建议教师从词法和句法, 乃至语篇的角度去揭示合同文本的文体特征, 以达到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目的。学生在大一、大二开设的英语课时已达到200多节, 10多个学分, 学生的平均英语水平较之以往已有很大提高, 这为开设双语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支持双语教学效果的措施
要想深入地通过结构浸没式双语教学模式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在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开展双语教学, 必须要建立一定的支持体系, 同时要配合采取一系列的支持措施:
1. 完善课程结构建设和教材的选择。
理清知识结构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突出实务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外, 为了提高学生外语水平, 可以增加一些能够提高外语基础和技能的课程。在教材和参考书的选择上, 一定要以英语为母语主编撰写的并且能够体现国际贸易前沿的最新教材为主, 配合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汉语专业教材作为参考书。
2. 加强双语的实验室建设和完善双语实习基地建设。
采用实验室的虚拟化、仿真化、模拟化教学, 建立可供学生实际业务操作的实习基地, 并制定较为完善的基地实习制度,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创新环境, 进一步完善实习基地制度。
3. 推进教学改革。
专业教师要大力加强包括教学理论、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理念与思想等方面在内的研究、交流与实践, 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效果。推行以互动式教学方法为特征的模拟仿真教学, 实行试题库制度。实行试题库制度可以更有效、更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而对学生质量做出评价;应逐步扩大其实行范围, 不要仅限于一门或几门课。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并争取开展开放办学的试点工作。
一方面, 逐步建设一支水平高、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 建立起一支有能力开展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既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 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实现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在年龄、职称和学历层次结构上形成一个有序的梯队, 鼓励教师开展双语教学工作, 将杰出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作为队伍建设的重点, 利用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选派教师出国进修学习,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 在短期学院自身教师队伍不足的情况下, 可以借鉴其他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功做法, 聘请在社会实践领域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实践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建立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
摘要:本文在介绍了《信用证审核实务》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 分析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的教学模式, 并提出了支持双语教学的措施建议。
本文从上海开放大学通过“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的质量评审工作的实践,尤其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试行)”的学习、理解、分析,探讨审核评估的一些特征,供教育教学评估工作者研究、参考。
1.重在审核,不是评价。审核评估,也可以称评审、审计评价,其性质是事实判断,而不是价值判断。重点审核学校办学“四个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对学校工作的做法持中立态度,淡化结论,体现了以学校为本的理念,这是评估理念和方式的重大突破。
2.重在审核范围,不设指定标准。审核评估方案取消了过去一直沿用的“指标体系”称谓,改为“审核评估范围”,意图是增加评估方案弹性和客观中立性,不设统一达到的指定标准。既反映了主管部门的质量化意识,更鼓励支持学校围绕评估范围实施自设的办学定位、师资和资源保障、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特色建设等办学过程。
3.重在引导,不设限定性要求。审核评估方案增设“评估引导性问题”,围绕学校“在做什么?在如何做?效果如何?问题如何?如何改进?”五个方面的问题展开。既包括近三年定性内容,也包括定量数据,引导性问题起示范作用,反映了主管部门关注的重点,不具有限定性,为学校自主发展、创新发展构建了广阔平台。
4.重学校主体,弱化主管部门的地位。审核评估的责任主体是学校,让学校评估从被动客体地位转变为主体,使主管部门失去评估主体地位。关注点是“我要评”,即学校主动提出申请,而不是主管部门计划安排,这是评估方式方法的重大改变。
5.重在学生发展,不是管好学生。在审核评估方案中,突出“学生发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了以“学”为中心,“学”指学生本人和学习情况。从往常方案中强调对学生管理转变为对学生指导与服务,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注重学生从入学、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直至就业对学校满意度的评价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6.重在服务,弱化行政管理。在审核评估方案中,没有设立“教育教学管理”的内容,而突出了对师资发展、学生发展的服务组织、服务措施、服务状况。体现了“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将管理的内涵融入服务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从而弱化了学校的行政管理职能,强化学术管理职能。
7.重质量保障,形成长效、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在审核评估方案中,强调对师资队伍、教学资源、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保障状况,学校采取的措施及效果。强调在这些方面规划、计划的落实,而不是规划、计划做得如何完美,特别强调建立适合学校校情的质量标准、组织、流程、机制,形成闭环的保障体系且运行有效。
8.重在效果,满意度高。方案强调“有效性”,突出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运行有效,效果鲜明,在校生满意度高,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9.重在完善,是发展性评价。审核评估工作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审核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学校评审后的反思、借鉴和提升。完善学校教学质量保障的运行机制,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质量,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贡献。
10.重在举证,防止空谈。审核评估重在实证性,学校应拿出工作实例、保障措施、实施情况,以举证说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状况。
总之,审核评估的特征不是达标,而是学校对质量保障程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它关注的重点是:学校主体、学生发展、质量保障,是一种全新的评估理念和实践。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教高﹝2013﹞10号)精神,我校预计于2016年11月6日-9日进行审核评估。为做好审核评估工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订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
一、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原则
审核评估的意义: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7年教育部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来,学校不断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切实改善教学条件,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教育部将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成绩的全面总结和展示,与北大正在开展的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理念具有高度一致性。我们必须结合学校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本科教学管理和质量建设,保障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顺利进行,推进学校建设世界最好的本科教育。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结合本科教育综合改革,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办学合理定位,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评估原则: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为依据,坚持主体性、目标性、多样性、发展性和实证性五项基本原则,实行目标导向,问题引导,事实判断的评估方法。主体性原则注重以学校自我评估、自我检验、自我改进为主,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目标性原则注重以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关注学校目标的确定与实现;多样性原则注重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和自身特色;发展性原则注重学校内部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及其长效机制的建立,关注内涵的提升和质量的持续提高;实证性原则注重依据事实作出审核判断,以数据为依据、以事实来证明。
二、评估目标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要求,通过评估和建设进一步巩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促进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实现世界最好的本科教育之一的愿景。
三、组织机构和主要职责
审核性评估是全校性系统性工程,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成立审核评估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院系工作组。
(一)审核评估领导小组
组长:朱善璐 林建华
成员:学校校级领导
主要职责:
领导全校评建工作,审定评建工作重要文件和主要材料;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指导、监督和检查评建工作的全过程,决策评建工作的重大事项;
落实评建工作的经费,为评建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条件。
(二)审核评估工作小组
组长:高松
成员:相关部门领导
主要职责:
负责本科教学水平审核评估工作的部署、检查与监督;
起草审核评估文件与方案,整理材料,组织撰写自评报告;
组织实施审核评估各阶段的工作任务,督促检查工作完成情况并提出整改和建设意见;
负责审核评估网站建设和审核评估简报编发工作;
负责校内外评估专家组的组织工作。
(三)院系工作组
在学校成立领导小组及相应工作小组的基础上,各院系成立审核评估工作组,院系工作组组长由各院系行政一把手担任,设专门联络员负责审核评估联络工作。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及全校动员阶段(2016年4月-2016年5月)。
调研及制订审核评估总体工作方案
组建审核评估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召开全校审核评估工作大会。建立审核评估专题网站。
组织相关部门撰写审核评估分报告,填报审核评估质量状态数据。
组织各院系根据审核评估要求,总结本科教学工作,整理档案资料。
第二阶段:学校自评(2016年6月)。
学校自评专家进行院系检查,重点检查院系本科教学工作、档案材料。
学校自评专家进行部门检查,重点检查审核评估分报告及数据材料。
组织部门和相关院系填写审核评估质量状态数据。
第三阶段:全面整改及学校自评报告完善(2016年7月~8月)。
院系和部门根据学校自评专家意见进行整改。
根据审核评估分报告内容,完成审核评估报告初稿。
完成审核评估质量状态数据的填报。
第四阶段:检查整改方案落实效果(2016年9月~10月)
学校自评专家组逐项检查整改方案落实情况;
审定学校自评报告,汇总和整理自评材料及其附件;
撰写学校汇报材料(包括多媒体演示);
学校评估领导小组全面检查评估工作完成情况;
第五阶段:迎接教育部评估中心专家组评估(2016年11月)
审定学校汇报材料;
确定迎接专家组实地考察方案和日程安排;
为有序推进学校审核评估工作,根据《大连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方案》要求,将2018年学校迎评促建工作主要从人员培训、自评报告撰写、支撑材料准备、自评自建、迎评建设、专家进校、总结整改等方面,按月份进行细化分解,具体安排如下: 一、三月(教学周次1~4周)1.参加教育部审核评估培训。(评建办)
2.收集、整理校领导、学院、校内评估专家的自评报告反馈意见;向撰写单位反馈意见,修改自评报告,形成第二稿。(评建办、各相关部门)。
3.建立健全本科教学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校院二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务处、各学院)
4.学校制定出台专业建设规划与调整、培养方案调整、课程建设标准指导意见。(教务处)
5.各学院结合转型发展、工程认证完成2018级培养方案调整。(各学院)
6.各学院根据学校专业建设方案出台各专业建设与调整方案。(各学院)
7.各学院完成本学院自评报告,评建办组织专家对报告和自评工作进行指导。(评建办、各学院)
8.各教学单位根据自查发现的问题,实验条件改造和建设,楼宇环境卫生工作等,制定详细方案和实施安排,8月底完成建设工作。(各学院)
9.各学院整理支撑材料及自评自查上传评估系统教学档案材料。(各学院)
10.各分项自评建设工作组制订本工作组专家进校前(10月份)细化工作方案,包括实验室改造、教室改造和修缮(翻转课堂教室建设、智慧录播教室、教室窗帘、多媒体设备更换、部分排椅教室桌椅更换)、综合楼电子屏更换、校园环境建设(绿化、路标、楼宇标识等)、校风、学风、教风凝练宣传等等,提交评建办。(各分项自评建设工作组)二、四月(教学周次5~8周)
1.参加省教育厅审核评估培训;组织校内专家开展审核评估培训。(评建办)
2.自评报告第二稿征求意见,修改自评报告,形成第三稿。(评建办、各相关部门)
3.依据学校出台课程建设标准,各教学单位进一步做好课程建设和考核改革(合理设置过程考核,严控过程考核成绩评定)。(各教学单位)
4.完成教学管理制度修订、汇编工作。(教务处、各教学单位)5.制定课程标准,鼓励积极引入优质网络资源,推进课程信息化。(教务处)
6.各学院和相关职能部门向审核评估领导小组报告各单位审核评估自评自建的工作情况;或各学院向评建办报告各学院审核评估自评自建工作情况。(评建办、各单位部门)三、五月(教学周次9~13周)
1.制定校内预评估工作方案,启动预评估工作。(评建办)2.到上半年参评学院学习调研,主要调研评估系统材料上传、迎评工作等。(评建办)
3.自评报告第三稿征求意见,修改自评报告,形成第四稿。形成支撑材料目录第二稿。(评建办、各相关部门)
4.开展校内预评估,采取分组方式(理工组、人文社科组、艺术组),聘请校内外专家,按审核评估全部内容开展预评估。(评建办、各学院)
5.确定各专业主干课程,甄选主干课程准备上传教学档案材料,评建办组织专家进行检查。(各学院)
6.做好18-19学年教学任务落实工作,尤其认真落实专家进校学校课程设置和授课教师安排。(教务处、各教学单位)四、六月(教学周次14~17周)
1.制定评估系统电子版文件扫描要求和标准,并对各单位负责人员进行培训。(评建办)
2.修订自评报告及支撑材料目录,自评报告及支撑材料目录定稿,整理支撑材料。(评建办、各相关部门)
3.起草专家进校校长工作报告、PPT。(评建办)4.制作学校宣传片。(宣传部)
5.各学院根据预评估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建设。(各学院)6.根据下发扫描电子版材料要求将确定的教学档案形成电子文件。(各学院)
7.进一步完善教务管理系统,适时推出教务系统APP。(教务处)五、七月(教学周次18~20周)1.审核评估支撑材料汇编成册。(评建办)2.整理支撑材料电子版,原始材料扫描。(评建办)3.组织人员检查、指导学院形成电子版材料。(评建办)4.开始上传教学档案材料(各学院)
5.拟定迎评工作方案,包括住宿安排、车辆、联络员选用、参观路线。(评建办)六、八月(暑假)
1.向省审核评估系统上传自评报告、支撑材料等电子版。(评建办)
2.组织专家核查各学院上传评估系统电子版材料。(评建办)3.根据学校定稿自评报告,向省厅申请调整往年国家数据平台有关数据。(评建办)
4.编制、印刷教师、学生“审核评估知识手册”。(评建办)七、九月(教学周次1~4周)
1.向省教育厅上报学校自评报告等公示材料(评建办)2.组织全校学习《自评报告》。(评建办、全校各单位、部门)3.专家进校材料定稿、印刷,包括校长报告、专家工作手册、专家案头材料(自评报告、职能部门、教学单位设置及负责人一览表、教师名册、学生名册课表、实验室一览表等)。(评建办、相关部门)
4.做好审核评估听课专家进校前的相关安排,接受审核评估听课专家进校听课。(教务处、各教学单位)
5.营造迎评氛围,组织师生学习审核评估知识,下发师生评估知识手册,引导学生文明行为(全校各单位、部门)
6.确定学校评估迎评工作方案,组织相关人员培训。(评建办)八、十月(教学周次5~9周)
1.按迎评工作方案,做好专家进校工作。(评建办、全校各单位、部门)
2.召开迎评动员会。(评建办)
3.做好宣传报告及影像资料收集;学校层面宣传由宣传部负责、专家到部门、单位走访由相应单位部门负责。(宣传部、各单位、部门)
九、整改阶段(十一月、十二月)
闽医大〔2015〕118号
各学院(部),机关各部门,各附属医院:
我校将于201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做好审核评估评建工作,现将《福建医科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福建医科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方案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我校办学历史上自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来又一件攸关学校发展的大事。它既是对我校近年来教学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检验,也是总结办学经验、查找存在问题的良好契机,更是凝心聚力、推动学校事业新一轮发展的强大引擎。为了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各项建设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特制定评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深入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以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保障能力为主要建设内容,以院系和职能部门为工作主体,以分级落实评建工作责任为组织形式,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目标
1.通过评建,全面加强我校本科教学建设、推进教学改革和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大力提高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对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培养质量的保障度、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培养质量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2.通过评建,查漏补缺,切实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3.通过评建,梳理出一套好做法、好经验,形成一批好成果,进一步总结凝练学校的办学特色,使学校的办学亮点进一步彰显,办学声誉进一步提高。
4.通过评建,推动学校医学教育专业认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优化等具体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5.通过评建,让广大学生享受到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加速推进我校本科教学工作达到国内同类院校前10%的进程。
二、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
(一)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建工作领导小组
为切实加强学校对审核评估工作的统一领导,扎实、优质、高效的完成好评建工作,学校成立评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郑祖宪 陈元仲
成员:朱世泽 肖铮林建华 吴小南 梁敬阳 黄爱民
评建工作领导小组是学校审核评估工作的决策和指挥机构。主要职责是:确定评建工作思路,制定评建工作方针、政策,部署、协调、指导全校评建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评建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决策评建工作重大事项。
(二)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机构评建办公室和督查工作组 1.评建办公室 主任:黄爱民
副主任:许能锋 黄身勇李凌锋
成员:周瑞祥 林旭刘国有 赵荣钦 卓朝春 许建华 林志华 叶榕 叶玲杨立奇 饶平生 黄建设 沈国星 池志伟 张文昌 杨立勇 郑鸣 黄赤兵 陈江 王卫平林德馨 冯欣 高松龄 姚华英 李治中 常志卫 任凤君 陈良万 张榕 曾奕明 翁国星 凌小明 吴彼得 潘群雄 王朝东 吴健 曾永毅 谢芳
徐尚华 郭石 曾国彬 焦维克 郭松斌 江瑞芳 甘容通黄朝新 陈燕萍 曾郁芳 薜来兴 卢双
评建办公室是学校评建工作的日常办事机构。主要职责是:向各学院(部)和职能部门传达学校评建工作的政策、要求;研究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内涵,分解、下达评估任务;撰写各类专项评估及学校预评估方案并安排实施;组织全校评建工作自查、自评,分析评估现状;协助各单位解决评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协调、处理评建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向学校评建工作领导小组汇报评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反馈意见。
评建办公室根据职责再分为4个工作组,即:教学建设组、材料工作组、学生工作组和宣传工作组。(1)教学建设组 组长:许能锋
成员:林志华 饶平生 沈国星 余 淼 郭松斌 陈燕萍 曾郁芳
主要职责是:根据评建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在组织院系开展自评的基础上,就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具体意见并加以整改。(2)材料工作组 组长:黄身勇
成员:李凌锋 杨立奇 黄清音 黄有钦 白玉山 甘容通 卢双
主要职责是:负责评建工作各类数据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细化各类数据指标,研制各类表格;指导各单位配套制度建设和支撑材料的收集,汇总分析有关数据,提出整改建议;组织填报、更新“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负责全校重要状态数据及支撑材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和归档工作;负责学校自评报告的起草。(3)学生工作组 组长:叶榕
成员:卓朝春 黄炳强 张敏坚 黄朝新 薜来兴
主要职责是:围绕评建工作任务,负责学生发展以及第二课堂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自评与整改工作;开展学风建设系列活动,营造校园良好学习氛围,开展学生社团建设与文化、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激励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学生就业与发展。(4)宣传工作组 组长:赵荣钦 成员:任凤君 江瑞芳
主要职责是:负责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浓厚学术氛围,优化育人环境;营造校园评建氛围,建设评建工作网站;编制各类迎评促建宣传材料和评建专题片;设计、制作反映我校教学建设改革和人才培养成果的展板;编印《评建简报》。2.督查工作组 组长:池志伟 成员:刘国有 陈琳
主要职责是:负责检查、督促全校各单位评建工作的进程和质量,及时通报评建任务的完成情况,确保评建工作按计划顺利实施。
(三)学院(部)评建工作组
各学院(部)应成立以院长(主任)、书记为组长,各学系负责人为成员的评建工作组,按照学校的评建工作方案和要求,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学院(部)评建工作组受学校评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和项目建设工作组的指导与监督。联系各学院(部)的校领导负责所联系学院评建工作的指导、督查工作。各学院(部)应根据所辖专业、课程和教学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分解细化评建任务,强化教学工作基本状态数据和相关支撑材料的收集、整理、落实与实施,落实学校评建工作具体任务,完成学院相应的评建工作。
三、工作进程和主要任务
为保证评建工作有计划、按步骤进行, 做到重点突出、任务明确、推进有序,高质量完成评建工作各项任务,将评建工作分为“动员和学习”、“自评和自建”、“预评和改进”、“正式评估”及“整改和提高”五个阶段,各阶段的时间安排和主要任务如下: 第一阶段:动员和学习阶段(2015年5月)
(一)工作目标
组织学习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和《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实施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明确审核评估工作的意义与重要性,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到教学和审核评估评建工作之中。
(二)基本任务
1.成立学校审核评估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机构,正式启动审核评估评建工作。2.召开学校评建工作会议,学习研究评估政策和审核要素的内涵,拟定审核评估评建工作方案,进行工作任务分解,编制审核评估学习材料。
3.召开学校评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学校审核评估工作方案。
4.召开审核评估评建工作动员大会,解读审核评估工作实施办法、审核项目和审核要素的内涵,印发学校审核评估工作方案、评估学习材料,并做工作部署。
5.各学院(部)成立相应的评建工作机构,组织开展对审核评估实施办法和审核要素内涵的学习、研究、解读。
6.在认真学习文件和审核评估实施办法、审核要素内涵的基础上,各学院(部)、相关部门及临床教学单位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细化工作目标任务,明确职责,落实到人。7.各学院(部)、相关部门及临床教学单位学习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填报指南,做好2014年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
8.以评建工作为中心内容,聘请专家进行解读与宣讲,召开学校教学管理干部及相关人员的学习研讨会,交流教学管理、改革与建设工作的经验和体会,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打好基础。第二阶段:自评和自建阶段(2015年6月至10月)
(一)工作目标
依据审核评估的审核项目、要素和要点全面检查本科教学工作状况,收集、整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资料,形成支撑材料;准确把握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整改和建设;初步形成自评材料,包括分项自评报告、自评依据、支撑材料等。
(二)基本任务
1.根据工作需要进一步充实各专项工作组,学校各相关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或抽调专职工作人员到专项工作组工作。
2.2015年6月开始,学校将结合专业评估工作开展第一次校内全面自评工作。各学院、相关部门与临床教学单位按照审核评估的审核范围与要求,扎实开展自查、自评和改进工作。(1)各学院(部)全面加强教学基本档案的建设与管理,要在2015年7月完成教学基本档案的整改工作。
(2)各学院(部)要在2015年7月31日前完成学院(部)级教学管理文件的修订与制订工作,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相关质量标准,完善学院(部)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各学院(部)、相关部门及临床教学单位收集、整理审核年限内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资料,形成评估支撑材料。
(4)各学院(部)、相关部门及临床教学单位对自查、自评中发现的问题、不足和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整改建设方案,及时报评建办公室备案,并进行整改建设。
3.2015年8月31日前,完成校级教学管理文件的修订与制订工作,建立健全各种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2015年8月31日前,完成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填报工作,形成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5.审核评估范围的6个专项和特色项目分别成立工作组,进一步分解任务,于2015年10月15日前,完成分项自评报告的撰写及支撑材料的梳理工作。
6.召开第二次学校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听取各评估专项工作小组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总结成绩和经验,明确差距和不足,提出整改建设思路。
7.学校召开评建工作会议,听取各学院(部)自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交流评估工作经验,安排布置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第三阶段:预评和改进阶段(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
(一)工作目标
根据自评的结果,加强存在问题的整改;邀请校内外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学校预评估,根据预评估结果进一步完善自评报告,充实各项材料,持续改进。
(二)基本任务 1.制定校内预评工作方案。
2.2015年11月15日前,完成学校自评报告(讨论稿),并完成相关支撑材料的准备工作。3.2015年11月下旬,聘请校内外专家组成预评估专家组,按照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工作程序,进行一次全面系统预评估。
4.根据预评估反馈意见,制定校、院(部)两级整改工作方案,全面进行整改,按时完成整改任务。
5.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修改、进一步完善《自评报告》及相关支撑材料。6.召开第三次学校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讨论确定学校自评报告,总结前期工作。7.编制最新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更新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8.制订正式评估专家组到校工作方案,并向教育厅汇报。9.全面完成迎评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四阶段:正式评估阶段(2016年2月—)
落实评估工作的各个环节,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接受专家组的评估,确保我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第五阶段:整改和提高阶段(2016年5月—)
根据审核评估专家组的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并向教育厅报送。召开评估工作总结大会,全面深入进行整改,制订整改期限并定期召开整改工作会议,适时调整,保证整改到位。
四、工作机制和工作要求
(一)工作机制
建立党政统一领导,校领导按指标体系分工负责和联系院系工作制度,学校评建办公室负责协调,项目组负责实施,学院、相关部门及教学单位各负其责,师生员工全员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
(二)工作要求
1.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是我校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员工必须要加强对评估政策、评估方法、评估原则等的学习与研究,充分认识评估工作的目的、作用和对学校未来发展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牢固树立学校是评估主体的意识,要将此次审核评估作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办学声誉的难得机遇,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充分受益的原则,以积极展示自我、而不是被动受评的心态投入到促建工作之中,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全面落实,营造良好的评估和教学工作氛围。2.统筹安排,团结协作,强化落实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全校各部门、各学院及临床教学单位。要高标准、严要求,要加强各部门、各学院与临床教学单位之间协作,树立全校一盘棋的思想,团结一致,互相支持,积极配合,携手共进。学校评建办公室要发挥协调作用,对涉及多部门、多领域的工作要全面统筹,科学部署,强化落实,建立各单位各部门每一阶段任务完成情况通报制度,保证各阶段工作目标任务按期完成。各学院、相关部门及临床教学单位以及广大教职员工,要保证在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服务上的精力投入,必须服从评估工作大局,服从学校的统一安排。对评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学校评建办公室反映,由学校评建办公室协调解决,确保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圆满成功。3.把握内涵,有序推进,注重实效
各学院、相关部门与临床教学单位要认真研究、深刻领会此次评估工作的精神主旨和要素内涵,准确把握每个审核要点,要按照学校评估工作方案和各学院、相关部门与临床教学单位的评估工作计划,推进评估工作,保证各项工作井然有序。要定期开展阶段性工作总结,查找不足,理清思路,持续改进,并注重总结经验与改进不足相结合,各项工作落实都要注重服务教学、保障教学的实效。
五、保障措施
学校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层层建立责任制,使每项任务具体到每个相关学院、部门和临床教学单位,每项工作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人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对本科教学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设立评建工作专项资金,保证评建工作人员及时到岗、评估临时用房、资料柜等办公器具及时到位,给予评建工作以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确保各项评建工作顺利进行。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是教育主管部门对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评估结果将会对我校未来的发展和社会声誉产生重大影响,全体师生员工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全面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各项工作,促进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根据教育部规定, 本轮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有7项一级指标、1项特色项目、19项二级指标和44个观测点。结合河南大学的评估过程, 评估专家组除实地考察、问卷调查、领导汇报和座谈等评估形式外, 大部分指标和观测点结果的认定, 主要通过系统查阅学校在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原始档案资料来搜集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信息, 了解各项工作的发展状况, 藉此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作出评价。如果没有系统全面的评估档案材料作为支撑和佐证, 要对一个学校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几乎是不可能的。就本科教学评估的结果来说, 档案既是基础也是依据, 档案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评估的结论。高等院校应该从教学评估中汲取经验, 查找不足, 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采取各种措施促进高校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高校档案是本科教学评估的基础、依据和凭证
高校档案是高等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及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见证, 是最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是高校的一笔宝贵财富;是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科研学术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因此, 高校档案是高校开展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基础、依据和凭证, 对受评高校也具有明显的宣传作用。
(一) 高校档案是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基础。
本科教学评估主要通过审阅材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或座谈等方式进行, 但无论评估工作程序、组织机构、指标体系如何确定, 评估专家组最终都将通过查阅大量的档案材料进行综合分析, 才能形成对一个学校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本轮评估的实践证明, 收集齐全完整、整理科学规范的评估档案材料是开展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基础。比如要评估学校的教学建设与改革方面, 评估专家就必须以高校专业设置、教学大纲、课程安排、教学改革、学生实习实训、毕业生就业情况等教学档案为基础, 通过查阅这些档案资料, 分析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 从而对教学质量作出评价。
(二) 高校档案是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凭证。
高校档案详细真实地记载了一所学校的历史面貌, 是学校教学管理、教学实践和教育研究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和反映, 它随着学校的建立而产生, 随着学校的发展而逐步地积累, 是重要的信息资源。由于评估专家考察评估时间十分有限, 档案材料就以其独有的原生性、真实性、系统性而成为评估专家了解学校各方面办学情况的重要媒介, 是全面展示学校工作成就与办学特色的信息窗口, 对于受评高校的工作陈述具有重要的支撑和验证功能。没有真实可靠的档案材料佐证, 再好的自评报告也会显得空洞乏力, 难以在评估专家面前准确地阐述历史事实、分析学校的过去和现状, 难以科学地总结历史发展规律, 评估工作就难以进行。
(三) 高校档案具有重要的宣传作用。
档案作为一种活生生的信息资源, 以其独有的真实性、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 成为宣传教育教学工作的生动素材。学校档案管理部门通过提供与评估工作相关的实物档案, 不仅能丰富本科教学成果展览的内容, 为教学评估工作添砖加瓦, 而且能对教职工特别是青年学生进行校情校史教育,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激发他们的积极进取精神。档案不仅把学校过去所做的各项工作系统而准确地再现在评估汇报材料中, 为评估赢得了时间, 有效地解决了实际问题, 而且把学校过去工作的一个个闪光点展现在评估专家组面前, 提高了受评高校的知名度、美誉度。
二、本科教学评估是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检验和促进
本科教学评估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标准, 通过系统地搜集学校教育的主要信息, 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并进行科学的分析, 对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教学评估是国家对高校实行监督和考核的主要形式, 评估的结果直接影响高校的声誉和地位, 是关系到学校前途命运的大事。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专业化的本科教学评估是对本科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次系统的、完整的梳理和全面检验, 同时评估也促进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一) 教学评估宣传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增强了全校教职工的档案意识。
鉴于教学评估对受评高校的重要性, 学校在迎接评估的准备过程中, 一般会把评估指标各项内容所需文件、档案材料细化, 并层层落实到各个院、系、处室, 学校教职工查阅、利用档案效率明显提高。档案为教学评估说话, 使更多的人认识了档案, 重视了档案, 使学校领导和广大教职工的档案意识不断增强, 这是档案从后台走向前台展示自己、宣传自己价值的最好舞台。档案人员通过教学评估, 也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更加自觉地努力工作, 提高政治觉悟、业务素质, 积极主动地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 充分发挥高校档案应有的作用。
(二) 教学评估丰富了高校档案管理的内容。
教学评估的指标体系涉及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 其主观目的是促进学校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 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在客观上, 这些指标体系也成为高校档案建设改革的风向标和指示器, 对高校档案管理内容产生了深远影响。各高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都纷纷依据这一指标体系对档案管理的内容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和充实, 教学评估在利用档案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档案, 丰富了高校档案管理的内容。
(三) 教学评估促进了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
教学评估加速了高校教学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逐渐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化、网络化管理系统, 如综合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网上选课系统、学生成绩的网上录入和查询系统、网上评教系统等。这些现代化管理手段的不断运用, 不仅提升了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也随之形成了大量的电子档案。而教学评估工作的实时性特点也要求参评高校提供大量的反映实时教学状态的信息, 这无疑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也必将促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进程, 给传统的档案文献服务带来生机和活力。
三、评估过程中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分析
档案管理对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受评高校对档案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视, 但从本轮教学评估的实践看, 很多高校的档案管理水平与评估工作的高标准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一些普遍性问题, 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改进。
(一) 档案意识淡薄, 档案从业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很多高校领导和教师档案意识淡薄, 平时只重视教学科研等工作, 认为档案工作无足轻重或只在评估时重视档案管理, 同时有些基层教学档案工作者也存在片面认识, 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态度消极。这些都导致了高校档案工作地位不高, 严重影响了高校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由此产生了很多问题。如有些高校平时对应归档文件材料在形成阶段的建设重视不够, 没有从源头抓起, 导致出现档案材料积压、收集不全等问题;一些高校在接到教育部的评估通知后, 才着手收集整理评估工作所需的各类文件材料, 发现许多工作虽然做了甚至做得很好, 但因为没有形成文字材料或没有注意收集归档, 导致最后无证可查。为通过评估, 很多高校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重新整理补充材料, 造成很被动的局面, 给工作带来很大不便甚至损失。
同时, 目前许多高校档案管理队伍建设结构不合理, 专业档案工作者比例太低, 现有的人员中, 有的是改行搞档案工作的, 有的是其他工作人员兼职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知识结构单一, 缺少既有档案专业知识, 又懂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不稳定, 人员变动频繁。由于大部分档案工作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加上档案部门档案业务知识培训不够, 指导不力, 致使高校档案工作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漏洞。如对高校档案分类不清楚、归档范围不明确, 导致各类档案收集不齐全;欠缺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 以致整理档案时文件的先后顺序颠倒, 案卷标题拟写不准确, 档案保管期限的划分宽严不一, 组卷水平普遍不高, 严重影响了高校档案的质量。
(二) 档案管理体制不完善、制度不健全, 规范性有待提高。
由于普通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 多数高校档案管理的机制尚不完善, 缺乏切实可行的制度, 材料的形成、归档没有严格规范的程序, 管理水平尚处于应付式的经验管理;缺乏系统完备的档案标准化体系, 部分内容还没有纳入档案规范化管理机制, 如档案部门教学档案收集范围十分狭窄, 与高等学校教学档案工作规范要求的收集范围相差甚远。一些高等院校虽然制定了一定的档案管理制度, 但在档案管理系统性、完整性和规范性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比如, 很多高校教学档案仍实行事后收集的方式, 没有实行“四同步” (即教学任务与提出教学文件材料归档的要求同步;检查教学工作与检查教学文件材料的形成同步;评审、鉴定教学质量、教材、毕业论文、优秀成果与审查、验收档案材料同步;毕业分配、上报评审材料、教师考核晋级与档案部门提出的归档证明同步) 。
(三) 档案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落后。
随着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提高与普遍运用, 高校档案不应停留于纸质 (手写) 文档的单一、传统的管理方式, 电子文档、磁碟、光盘等保存档案的载体形式应逐渐代替或与原始的纸质档案并存, 这要求档案管理的观念与方式都需要更新与创新。但目前多数高校对评估档案管理主要还是传统的手工管理的方式和内向管理、被动服务的模式,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相对滞后, 还没有建成校—馆—系 (院) 分层的档案收集、查询和管理的网络系统, 档案工作效率低, 无法满足学校各方面工作, 特别是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方便快捷地检索、调取并有效利用档案信息的要求。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给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带来一定影响, 使得评估准备材料难以真实、系统、全面和完整, 体现不出高校本科教育的办学特色, 也会给评估工作检查和验收形成障碍。
(四) 档案后续管理不到位。
评估档案材料在迎评过程中往往受到重视, 但在评估工作结束后大多数高校并未及时将评估材料向档案部门移交, 导致这部分档案材料的管理较为混乱。比如:有的材料是为迎评而从其他部门抽调过来的, 评估结束后材料即被撤走, 难以反映评估工作全过程;很多高校的评估办是临时机构, 撤掉后评估档案无专人管理, 材料丢失现象严重, 使档案的利用范围受到限制;很多参评的高校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整理材料, 由于没有规范地分类保管, 在其它评估工作中 (如精品课评估、学位点评估等) 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现象, 把有关材料从教学评估档案中抽出来放到其他评估档案里, 使教学评估档案无法完整、齐全地保存下来;有的学校只注意整理评估工作需要的材料, 而忽略了对评估工作整个过程材料的收集整理, 等等。上述评估档案后续管理无序的现象, 势必对高校今后的档案管理和评估工作产生不利影响。
四、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 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本科教学评估的宗旨是“以评促改, 以评促建, 以评促管, 评建结合, 重在建设”。评估对高校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同时也给高校档案管理带来了生机, 不但指明了档案建设的方向, 而且丰富了档案信息资源, 为档案工作走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提供了可能。因此, 高校应正视教学评估过程中档案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工作中的不足, 以评估为契机, 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一) 强化意识, 加强领导, 健全机构, 完善体制。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时间跨度大、涉及人员面广、综合性强的系统工作。档案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意识的强弱、领导的重视程度、管理体制和机构的健全程度及广大教职员工的参与程度的高低。首先应强化全员档案意识, 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形成保护档案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其次应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形成校级领导亲自抓, 各级院、系明确分管档案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并配备相应专 (兼) 职档案工作人员, 广大教职员工联动的统一领导、各方参与的三级互动管理体制, 并建立健全各级机构, 同时制定各处、系 (院) 室相应的归档范围, 明确教学人员和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岗位职责, 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 要求每个部门与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执行, 确保教学工作各环节的资料的完整。
(二) 加强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档案工作水平的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档案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所以高校应把建设一支忠于事业、业务精良、开拓进取、结构合理的档案管理队伍作为适应教学评估, 提升档案地位的突破口。高校应当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各级、各层次专兼职档案员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和指导, 促使他们系统学习和掌握档案业务的知识、规律和方法, 并实现工作理念、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的同步更新, 成为带动广大师生员工迎评促建的骨干。首先, 可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方式, 切实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如开展座谈交流会;请档案管理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专家开设讲座;学校档案工作部门对院系进行常规业务指导;档案管理人员走出校门, 参观兄弟院校档案管理情况, 吸收其他单位优秀的管理经验。其次, 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课题研究 (如教务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利用, 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务档案的功能, 确保电子文档的安全性、保密性和原始性研究等) , 切实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 积极探讨高校档案尤其是教务档案的管理模式, 积极改进管理方法, 不断探索管理的新方式, 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专业化。
(三) 建档立制, 加强管理, 使档案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档案管理作为一种动态的存在方式, 要结合高校教育实践的有关特性和思想理念, 制订、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使高校档案管理的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高校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高等学校教学档案工作规范》和《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法规,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指标的主要观测点的要求对教学评估档案资料进行分类归档, 对照评估指标体系, 重新设计、规范教学档案收集制度, 编制可操作的各类档案材料的归档制度。具体而言, 高校档案管理应达到“三纳入”、“四同步”的水平, 即把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规划, 列入领导议事日程;纳入教学、科研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把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纳入各项工作程序, 列入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范围;要求布置 (如教学任务) 、检查 (如教学工作) 、总结 (如教学质量、优秀教学成果、毕业论文) 、验收 (如科研成果、教材) 各项工作与布置、检查、总结、验收档案工作同步。同时对评估档案的后续管理也要作出明确规定。
(四) 加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获取、处理、传输、应用档案资源, 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与效益, 发掘、摘取档案资源, 向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档案信息, 实现资源共享。它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 以加强电子文件管理为重点, 以计算机网络建设为基础, 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 努力适应高校信息化建设和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 逐步实现高校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化, 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 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质、快捷的档案信息。
首先应加大投入, 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高校要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 按照建成文档一体化数据中心要求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 并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开发或购买档案管理系统专用软件。其次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解决当前存在的电子档案信息来源流失的突出问题。按照《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和《高等学校教学档案收集范围》的要求, 负责本教学部门归档的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统计、备份、数据库维护和咨询服务工作, 以及与各部门电子文件管理员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三是实现文档一体化, 将档案管理与文件处理两个过程结合起来, 纳入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之中, 走资源共享, 横向、纵向联合开发的路子。最后, 有针对性地编研开发学校教学档案的再生信息, 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共享信息库, 把档案信息化知识化, 提高档案利用价值, 实现高校教学档案由静态信息向动态信息的转变, 为学校的评估工作、各项工作和社会各界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信息。
摘要:从2003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 持续五年的教育部首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终于尘埃落定。从本轮评估实践看, 高校档案在教学评估中起着重要的基础、凭证和宣传作用, 高校档案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评估的结论, 而本科教学评估也是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次检验和促进。本文在阐述本科教学评估和高校档案管理互动关系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教学评估过程中高校档案管理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进而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本科教学评估,高校档案,普遍性问题,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淑梅.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档案的管理.档案学通讯, 2008, (2) .
[2]张予宏.以评估促发展提升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水平.兰台世界, 2007, (1) .
[3]甘璐, 叶庆华.以本科教学评估为契机全面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水平.四川档案, 2007, (4) .
[4]马玉杰.本科教学评估与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研究.档案学研究, 2006, (6) .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范围】推荐阅读:
皖西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宣传手册10-20
井冈山大学本科教学审核07-20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知识竞赛10-04
本科院校教学水平评估发言稿07-27
院系本科教学质量报告06-19
自考本科课程与教学论06-07
本科院校教学大纲12-01
本科教学工作会议讲话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