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论文指导记录

2024-10-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科论文指导记录(共6篇)

本科论文指导记录 篇1

近些年本科毕业设计出现了很多问题,论文抄袭现象时有发生,很多课题内容没有理论意义或工程研究价值,工作量连一些基本的实验都不如,毕业设计甚至成了走过程,甚至很多专家都提出要取消本科毕业设计。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作者依然认为本科毕业设计还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不要取消,还应该加强。下面作者就结合多年的工作经历简要谈一下作为指导教师应如何有效指导学生提高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主要措施

毕业设计是一个系统工作,涉及确定导师、选题、开题、日常指导、论文写作以及最终的答辩报告等环节,在每个环节都应该建立起一些规范,从而全面提高毕业设计的整体水平。

(一)确定指导教师

最关键的是实现指导教师和指导学生之间的双向、透明选择。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计划的课题来提出要求,而学生则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来选择喜欢的指导教师及其对应的题目,将这些信息进行公开,让双方彼此清楚对方的需求,通过协商确定指导关系。这样就避免了“拉郎配”,学生在选题方面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学生自然就可以高兴地开展课题研究了。

(二)选题

导师希望学生做的课题的具体内容未必就是学生真正希望做的,所以指导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对题目进行一些调整,甚至重新确定题目的研究内容。而且,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不同的题目类型,如理论研究型、工程设计型、实验验证型以及软件开发型等,投其所好,自然事半功倍。我们鼓励指导学生跟企业相联合,开设一些有很好的工程应用背景的题目,将理论知识和工程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学以致用,解决一些具体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毕业设计成果将非常有意义。

(三)开题

开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在开题之前学生需要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对文献资料的查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毕业设计的水平。只有进行了充分的文献资料阅读才能明确研究内容的含义,提出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确定研究思路。所以教师要充分重视开题这个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支持,进行具体详细的讨论交流,使他们在开始阶段就非常准确地理解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为接下来的具体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

(四)日常指导

毕业设计的质量主要还是体现在日常指导上,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保持相对密切的联系,要经常性地讨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日常指导也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指导,电子邮件、微信、QQ等方式都可以让交流变得非常的灵活自如,随时随地进行交流,所以关键在于教师的责任心,是否愿意花足够的时间耐心地指导学生。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指导中让学生对所研究的问题逐渐更明确的认识,最终达到好的效果。

(五)论文写作

可能对于很多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设计的论文可能是他们在本科阶段唯一写的一份学位论文,意义是非常大的。实际上,很多现在本科毕业的学生的写作能力都比较差,特别是专业性的文本写作,缺乏规范性和严谨性,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论文写作规范指南,制订论文写作大纲,组织写作内容,细化细节,最终完成一本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坚决杜绝抄袭的发生,教育学生如何进行合理的引用,避免抄袭,这是非常重要的。

(六)答辩报告

进行学位论文答辩是一个很好的总结工作机会,一方面自己对所做的事情进行总结归纳,分析收获和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机会和其他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认识存在的问题,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这些对于将来的工作也会产生很大的帮助。同时,学习如何进行答辩报告,组织内容,也是本科学生应该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

总之,在本科毕业设计处于风口浪尖的时刻,我们依然认为本科毕业设计还是本科专业培养的重要环节,不应该取消,但应该进行一些改革调整。教师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要有更多的责任心,细化每个过程,真正从学生的需求考虑,帮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解决问题、提高能力,使他们在这样综合性的专业训练环节中受益终身。

摘要:毕业设计是应该保留还是取消已经成为目前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结合工作经历,介绍了如何有效地指导本科毕业设计,包括在本科毕业设计培养过程中如何细化培养过程,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能力。

关键词:本科教学,毕业设计,过程化管理

参考文献

[1]毛力,袁励红.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8).

本科论文指导记录 篇2

一、对不同年龄幼儿确定不同的记录内容

小班幼儿在观察事物时,仅能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中班幼儿则能逐渐认识和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而大班幼儿已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发现事物变化的较本质的原因。基于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科学内容和表达科学经验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幼儿的年龄差异。

例如同样是“自然角中的种植”,教师要求小班幼儿记录的内容是“种子生长过程中主要的生长变化”及“植物在每个生长阶段典型的外形特征”,这些内容要求明确,易于小班幼儿操作。幼儿发现“今天,黄豆的种子发芽了,它的芽是绿颜色的”“黄豆长出叶子来了,叶子像桃心”等。到了中班,我们根据“在对比观察中感受植物各部分的不同,初步了解植物生长中的多样性”的目标,指导幼儿对不同植物的叶子、茎、花、果实等进行对比记录。为了引导中班幼儿发现植物生长中的不同状况,我们选取差异明显的植物来种植,并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如玉米和草莓,孩子们通过对比观察,找到了十几点差异。光叶子的不同就有不少:玉米葉子浅绿,草莓叶子深绿;玉米叶子是长形的,草莓叶子是桃心形的;玉米叶子边缘是光滑的,草莓叶子边缘是齿轮状的;玉米叶子摸起来光滑,草莓叶子粗糙。孩子们对这些特征一一加以记录,从中不仅发现了玉米和草莓叶子在颜色、形状、光滑度等方面的不同,也感受了植物的多样性。大班幼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所增强,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简单的逻辑关系,因此,大班“自然角中的种植”活动的目标是“能关注到植物生长的外部条件,如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土壤、温度、阳光等”,记录也相应地侧重于这方面内容,如“种在土里和泡在水里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种在室内和室外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等等。为了让幼儿了解冬天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教师指导孩子们进行了“种在户外和放在暖气片上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的观察记录,幼儿发现室外的温度在零下,植物根本不发芽,而室内的温度在15℃左右,植物就能发芽、长叶、开花。通过对比观察和记录,幼儿获得了“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科学经验。

又如在“小蝌蚪变青蛙”的活动中,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的思维水平与表现能力,教师指导小班幼儿记录的主要内容是“小蝌蚪长腿了”“尾巴没有了”“变成青蛙”。而中班幼儿记录的主要内容是蝌蚪变成青蛙的正确顺序和阶段,即“先长后腿,再长前腿,尾巴消失,变成青蛙”。大班幼儿主要记录“蝌蚪到青蛙的细微变化以及各变化阶段需要的天数”。

实践证明,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能力的记录内容,不仅能巩固幼儿的科学经验,还能发展幼儿的科学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促进幼儿的自我学习。

二、为不同年龄幼儿提供不同的记录工具、材料与方法

幼儿思维的发展具有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的特点,这决定了教师要为不同年龄班幼儿提供不同特点与结构的实验工具、材料及方法,以支持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与探究。

如在“植物长多高了”的活动中,教师为小班幼儿制作了形象直观的长颈鹿直尺,刻度用具体形象的水果图案表示。在制作直尺时,教师和孩子们讨论“什么水果放在长颈鹿直尺的下面,什么水果放在长颈鹿直尺的上面”。孩子们说“长在地上的水果如西瓜放在最下面”“长在藤上的水果如西红柿、黄瓜放在中间”“长在树上的水果如苹果放在最上面”。结果,孩子们在表达“植物长高了”时出现了这样的记录,“黄豆苗从西瓜长到西红柿又长到苹果了”,非常直观形象。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则提供了卡通直尺,每隔10厘米一个卡通图案,每个图案之间被分为10等份。中班幼儿在记录中说“植物的高度超过三个小动物,30多厘米了”,他们对植物生长情况的表达既直观形象又逐渐趋于准确。大班幼儿具有简单的计数和计算能力,于是教师提供了数字直尺。“黄豆苗长到25厘米了”“黄豆苗长到32厘米了”,他们准确地用数字记录和表达植物的生长情况。同时,我们还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的思维及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差异,指导他们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记录。小班幼儿思维直观形象,记录能力较弱,我们指导他们更多地采用实物黏贴、照片图片黏贴以及简单的绘画等记录方法,这些方法直观形象,简便易行,适合小班幼儿操作。而中班幼儿的思维虽然仍以具体形象为主,但已能理解一些简单的符号,所以我们指导幼儿除了运用小班幼儿常用的记录方法外,还加入了√、×、 、 等一些幼儿易于理解的符号,来记录具体的实验过程。大班幼儿的思维表现出了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因此我们指导他们更加客观、准确地记录,表现出抽象、概括的特点。常用的有数字统计、表格等方法。另外,教师还经常指导大班幼儿运用图表与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法,使他们的记录趋于准确。

如在“种子发芽了”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我们选择了一些发芽期较短的植物。种子种下以后,孩子们都盼望种子快快发芽。于是我们让幼儿观察记录,“不同的种子发芽各需要多少天”,将数学知识的学习渗透其中。针对不同年龄班的特点,我们让幼儿采用不同的记录方法。小班幼儿用每天贴一粒种子图片的记录方法表示种子还没有发芽,而到发芽的那天就贴一个直观形象的芽,最后统计种子的粒数来得出种子发芽需要的天数。中班幼儿则每天贴一个小红心,小红心的个数就是种子发芽需要的天数。而大班幼儿则每天在日历上作一个记号,最后统计天数,记录种子发芽期的长短。

在以上实例中,我们指导小班幼儿用实物图片、中班幼儿用符号、大班幼儿用数字统计的方法记录种子发芽的天数,正是考虑到了幼儿的思维从具体形象逐渐到抽象概括的发展特点。

三、对不同年龄幼儿,教师介入的程度和组织形式不同

不同年龄班幼儿有关观察记录的经验与能力不同,决定了教师指导的程度要有差异。

小班幼儿细致和持续观察事物的能力不足,自主性不够,他们离开教师的直接引导,就难以进行长久的观察和自觉的记录。所以,对小班幼儿的科学观察和记录,教师要采用系统的、直接参与式的引导方式,带动、启发、鼓励幼儿参与观察并记录科学发现。中班幼儿有了一些记录的经验和技能,自主性也有一定的发展,有独立探索、自我学习的需求与愿望,教师可适当放手,根据幼儿探究和记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鼓励幼儿独立探究和记录。教师还可以组织和引导幼儿就记录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如在观察蝌蚪时,教师提出“猜猜看小蝌蚪喜欢吃什么,并把它记录下来”,这一要求大大激发了幼儿主动观察、记录的兴趣。大班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在记录方法上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应给予充分的信任与表现的机会,让幼儿按小组或独立完成实验观察和记录,教师可阶段性参与幼儿的经验分享活动,帮助幼儿整理、提升经验,以引领幼儿进一步观察与记录。如大班“装米豆”活动,在“你想用什么方法将三种不同的米豆装进一个瓶子里”的问题探究中,有12名幼儿就“要摇晃瓶子才能装得更多”这一具体的做法创造了五种不同的、个性化的记录方法。教师就这一现象组织幼儿进行交流、讨论,幼儿十分自信地介绍自己的方法,并对同伴的记录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一过程较好地促进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独创性、个性化的科学记录能力。

不同年龄班幼儿学习自主性程度的差异也直接影响科学记录的组织形式。比如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小班幼儿没有自觉记录的意识和管理记录工具、材料的能力,他们不但不会自觉记录,还会将个人记录本画得乱七八糟。教师不仅要时时叮嘱幼儿记录,还要手把手地教他们记录,更要防止幼儿将记录本弄丢、弄坏。而集体记录是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观察和记录一个具体的事物,因而更适合小班。在组织小班幼儿记录小蝌蚪变青蛙的记录过程中,我们采用个人、集体呈现的形式,即在墙面的低矮处设置一面大的展示墙,教师指导每个幼儿及时将自己的发现加以记录,并张贴在展示墙上。这样既反映了小蝌蚪变化的情况,又减轻了幼儿的记录负担。又如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学习自主性,但缺乏自觉性和持久性,需要有人提醒和带领,因此我们较多地采用小组记录方式,同时结合集体记录。如在记录小蝌蚪变青蛙时,我们将幼儿分成红、黄、蓝、绿队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小组长负责记录本的管理、记录及经验汇报。这种方式不仅能及时有效地记录信息,还能分享记录的信息和记录经验,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大班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较强,能持续地关注事物的发展变化并自觉记录,而个人记录是幼儿自主自觉的记录形式,因此我们在组织大班幼儿记录时,以个人记录为主,结合集体记录。如在记录种子生长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给每个幼儿一本记录本,让他们阶段性地观察和记录种子的生长变化。在后期的经验测查活动中,当教师询问幼儿“小种子要多少天才会发芽”时,大班幼儿会马上从自然角里拿出自己的观察记录本,并根据记录内容详细地讲述种子的生长变化过程。孩子们不仅获得了较客观、准确的科学经验,也锻炼了自主观察记录的能力。

农业指导员稻麦指导记录 篇3

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

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

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

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记录 篇4

学生实习目标:了解韶关始兴县香港标准马达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学生工厂规章制度(标准厂内部资料禁拷贝,只允许阅读学习)和宿舍管理条例,熟悉工作岗位,并达到普通马达厂员工工作量的40%定额。

任务分配情况:

新到06级电气工程系学生除一名学生分配到人事部门实习,一名学生因病未上班外,其余均分配至微型马达生产流水线上实习。(这里一条马达生产流水线称为一条拉,由拉长负责,二至三条流水线组成一个组,由组长负责。)

06级电机电器班实习生主要分配到A3课少数在C3,06级电子信息班实习生主要分配到B2课。

学生实习情况:学生都能按厂里的要求学习和操作,个别学生因岗位不适应出现眼睛充血、腰部背部疼痛等初上岗现象,基本属于正常。个别确有特殊原因如身高过高、岗位用睛过度不能适应现象,已与拉长反映情况,拉长答应会在适当的时候给与调换工作岗位;对于初上岗现象或由于坐姿不正确引起不适现象,已与学生勾通,希望学生自己克服。

少数同学对待工作的态度有问题,认为干多了没有奖励,就不愿多干,针对这一问题找到学生会和团支部干部个别谈心,统一思想认识,针对此类情况干部同学要做一些思想工作,并起好带头作用。

学生总的情况比较安定,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文体活动,使大家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

学院05级上夜班实习生情况令人堪忧,他们本月刚改为夜班,夜班同学没有统一思想,睡眠有安排在上午,也有安排在下午的,互相影响导致都没有能休息好。个别夜班同学白天长时间泡网吧,对此种现象进行了严肃批评。

异常(突发)事件处理:

电子信息062班学生谢东书来实习前,胸侧部打篮球受伤第一周未能上岗,现身体已基本康复,下周与厂里协商上岗。

5月2日人事处转来公司保安组对学生未遵守好按公司要求的几点意见,晚上两位带队老师提出整改措施,并着手《湖铁职院赴韶关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办法》制定(下周完成,并争取实施)。晚上逐寝室与学生交谈,征询学生接受的态度。

5月3日下午有一名同学违反生产纪律将废品丢到垃圾桶内被警告。

老师自我小结:本周主要做了六件事:

1、由于本人刚来电气工程系,对学生还不熟悉。为了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管理,我和龙银老师首先对学生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建立了学生信息库(主要有电话号码、宿舍号、床位及学生中干部党员等信息),以方便对学生开展管理;并熟悉顶岗实习学生组织机构,以便使学生的顶岗实习达到有较好的组织性的目的。

2、和龙银老师一起,到标准厂人资处查阅了厂生产区管理制度(不允许拷贝电子稿)和宿舍区管理制度,通过仔细研究决定针对实习生实际情况制定更易理解和操作的《„学生管理制度》。

3、多次到生产区工作现场看望实习生,并与生产区主管和班组长勾通了解实习生工作情况。

4、主动接管院05级实习生,深入了解他们的实习情况,发现问题很多,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上夜班实习生生活规律不统一,造成白天休息不好,晚上工作不好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我和龙银老师将连续五天坚持每天分时段五次检查夜班学生休息情况。

5、五四青年节团总支组织实习生与标准厂篮球队进行了一场篮球友谊赛,本人在本次活动中积极支持团总支活动,并担任了拍照和摄像工作。实习生队以58比48取得了胜利,实习生们良好的精神风貌给标准厂运动员和关心体育运动的领导留下了良好印象,并约定下一次再进行一场比赛。

6、根据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普遍爱好和标准厂的实际情况,与团总支勾通商量,决定由团总支牵头举行湖铁职院赴顶岗实习学生乒乓球团体赛。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中乒乓球运动学生水平情况,选出其中的佼佼者组成裁判员队伍,由团总支书记左敏同学担任裁判长,与团总支和龙银老师一起积极策划发布了《关于举行韶关顶岗实习学生乒乓球团体比赛的通知》、《湖铁职院赴韶关顶岗实习学生乒乓球团体赛赛程安排》及《裁判员名单》、《比分表》、《出场名单》等相关文档等,使学生的乒乓球活动得到顺利展开。

第一周是十分辛苦,感触多,也有一些收获,同时也曝露出,本人在学生管理方面能力不强,经验不足,正虚心的向龙银老师请教。乒乓球活动的成功开展增添了电气工程系赴韶关实习生团总支能搞好实习生文体活动的信心。希望以后的工作中,能发挥本人的专长,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文体活动和专业学习等。

第二周(2008年5月4日----2008年5月10日)

学生实习目标:

进一步了解标准马达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学习学院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的《湖铁职院赴韶关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制度》,进一步熟悉工作岗位,提高操作技术,并达到普通马达厂员工工作量的50%定额。

任务分配情况:

新到06级电气工程系学生除一名学生分配到人事部门实习,一名学生因病未上班外,其余均分配至微型马达生产流水线上实习。(这里一条马达生产流水线称为一条拉,由拉长负责,二至三条流水线组成一个组,由组长负责。)

06级电机电器班实习生主要分配到A3课少数在C3,06级电子信息班实习生主要分配到B2课。学生分配的工作,主要是微型马达的绕线、焊接和组装等具体的,看似简单的劳动,但实际上有着提高操作速度的技术和技巧。

学生实习情况:

本周学生出现很多问题,首先针对学院05级上夜班实习生,生活没有规律进行整顿,和龙银老师一起每天白天分五个时间段对上夜班学生的休息情况进行检查,通过一周的督促现已养成了早上8:00至17:00睡觉休息的习惯。

在B2课上由06级电信班同学组成的两条拉(流水线),学生思想不稳定,态度不端正,造成生产产量无法达到预定要求的情况。我和龙银老师通过分析原因找问题,觉得主要是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展开,学生会、团支部和学生党员在顶岗实习中还没有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的结果,针对情况我和龙银老师组织团支部开会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在会上作了《统一思想-对团支部干部的发言》的宣传,得到了团支部干部同学的积极支持,并对突发事件果断的做出了处理。本周学生的以班级为单位的乒乓球团体赛已全面展开,各班同学积极参与,文体活动使大家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息,参与和观看的同学很多。虽然一周来学生中问题很多,但成绩也不小,有关学生表扬和批评情况在5月11日召开的全体实习生同学大会上进行的总结(《统一思想、端正态度,体验、接受企业文化,尽快适应企业_对全体同学的发言稿》)。

异常(突发)事件处理:05级城轨051班实习生李XX工作不努力,上夜班白天不注意休息身体状况不太好,造成肠胃炎,白天还长时间上网,有酗酒恶习,造成多次请假,累积三天旷工被厂方辞退。我们考虑到06级同学刚到,有学生受辞退将对06级学生稳定产生不良影响,并且不会对06级同学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我和龙银老师主动找到厂方,希望厂方配合我们把学生工作做好,得到了厂方的同意,暂时保留该同学的工作以观后效,目前该同学工作稳定。

电子信息062班学生谢东书星期三已上岗,现身体完全康复。

电信XXX班XX同学由于思想不端正,带领另外三名同学不服从班组长管理,受到了严肃批评,并责成其向班组长道歉认错,教育了犯错误同学也教育了其他同学。

老师自我小结:

本周主要做了六件事:

1、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和龙银老师一起,建立了适合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湖铁职院赴韶关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制度》。

2、领会学院和电气工程系领导有关顶岗实习精神,制定《湖铁职院电气工程系赴韶关顶岗实习思想工作岗要》,与部分团总支、学生会干部及学生党员进行思想交流,征求意见;并于5月9日召开了第一次团总支会议,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为完成好项岗实习任务做准备。

3、本周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召开了全体实习生同学大会,拟定了发言稿,本人代表学院和电气工程系进行了发言。及时对两周来的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了问题,表扬了先进。

4、我和龙银老师通过近5天每天5次的定期检查,学院05级上夜班实习生能够有规律的休息好了。

5、我和龙银老师请标准厂人事部张志平主管对同学们进行了一场关于《实习与就业》的讲座,同学们收益很大。

6、本周乒乓球团体赛已全面展开,乒乓球和篮球活动已成为顶岗实习学生们业余生活的特别喜欢的重要内容,对安定学生的心理,勾通学生感情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乒乓球团体比赛历时四周,赛程长学生参与度高,共有院05级联合队、电机061、062、电信061、062、063、064等7支参赛队,每一参赛者队有7名队员上场比赛,包括替补队员2至3名,直接参赛实习生达到了学生总数的30%,学生总人数为227人。

本周学生从刚走上实习岗位的低工作效率到逐步接近老员工的产量,这一周是艰难的一周,经过艰苦的努力,大家统一了思想,团总支和学生会干部与老师和同学们的思想观念基本达成一致。欣喜的看到了同学们工作的愉快表情,此时,我内心的疲劳也渐渐的得到了缓解。虽然辛苦,但顶岗实习总算有了一个好的开端,通过努力看到情况向好的方向发展,使我对顶岗实习任务的完成充满了信心,相信经过我和龙银老师的不断努力,积极配合,会交出一份令学院和系领导满意的顶岗实习答卷。

第三周(2008年5月11日----2008年5月17日)

学生实习目标:进一步了解标准马达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工作中达到熟练掌握马达生产岗位技术的目的,每名实习生必须达到完成普通马达厂员工70%的产量定额要求。

任务分配情况:学生任务转载自百分网http://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实习带队教师工作记录 学生实习目标:

学生思想上融入到标准马达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中。工作基本达到马达厂生产岗位技术要求,每名实习生必须达到完成普通马达厂员工80%的产量定额要求。总结顶岗实习收获。

任务分配情况:

学生任务分配情况基本不变,少数实习生的工作岗位进行了微调。

学生实习情况: 本周院领导、系领导的到来,看望实习生大受鼓舞,热情高涨,表示一定出色的完成学院交给的顶岗实习任务。

生产产量稳步提高,达到了工厂的要求,厂方对生产产量增长曲线感到满意。

进一步深化学生会的管理,学生会管理工作有条步稳、有声有色。

学生会、团支部和学生党员在顶岗实习中模范带头作用持续保持。

异常(突发)事件处理:

6月1日电子信息063班实习生宋波要求辞工,家住内蒙古,原因母亲生病(糖尿并高血压等),该实习生对顶岗实习认识较好,对老师的工作表示理解,很想完成顶岗实习,通过对宋波同学耐心的交谈,分析他回去的得失,使该同学打消了回去的念头,与家人联系表示要完成顶岗实习再回家。

本科论文指导记录 篇5

1 转化医学的概念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又被称为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是指“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和“从病床到实验室(bedside to bench)”的双向转化研究,简称为B2B[1]。其主要任务是将基础研究转化为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方法,另一方面从临床应用中提出新的问题为实验室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为临床服务,最终使病人受益[2]。例如,人类基因组全序列图谱的绘制完成使人们首次有可能从基因水平洞悉癌细胞、癌基因与正常细胞、正常基因的不同,进一步了解了癌细胞转移机理,这些认识为针对性的疗法提供了可能,有助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并帮助确定不同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案。转化医学的核心就是在从事基础科学发现的研究者和了解病人需求的医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3]。

转化医学强调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紧密结合,实际上重申了“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古老的科学原则[4]。其实质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础与临床的整合,是多学科、多层次、微观与宏观、静态与动态、结构与功能、生理与病理、预防与治疗、人文与科学的交叉融合。

转化医学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才10多年,但其迅速发展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在目前癌症研究遇到困境的情况下,转化医学给基础和临床研究带来了新的曙光。目前,转化医学在国内才刚刚起步,转化医学模式下的医学人才培养将会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

2 本科生阶段开展转化医学的意义

我国的临床工作者长年致力于临床一线,缺乏同基础医学研究人员沟通、交流甚至合作,基础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得不到大的提高。虽然在接触患者过程中很容易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受自身科研能力所限,往往会显得束手无策。结果,临床工作失去了基础研究这个灵魂,难以实现进一步的突破。这就要求临床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另一方面,基础研究人员不重视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行性,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际应用脱钩的情况并不少见。如何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紧密结合,培养既能上实验室,又能上病房的双优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医学界及教育界关注焦点。在这种背景下,致力于弥补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之间鸿沟的转化医学应运而生。

在目前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基础研究和临床易于被隔离开来,这种基础理论脱离临床实际的医学教育,既不能适应医学改革的需要,更不能适应未来医学的发展。我国现有的医学本科生教育期限为五年,本硕连读为“5+2”或“5+3”模式,这样的课程设置前松后紧,培养模式单一,在临床实践和科研实验等专项能力的培养时间不足。培养时间安排的不合理和培养目标的模糊化既不利于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也不利于科学研究技能的训练[5]。因此,通过改革我国医学本科生基础-临床-科研的单一培养模式,针对有兴趣致力于科研工作的本科生,在基础科阶段采取尽早接触临床与科研的渗透式培养、导师制等方式,早期形成转化医学理念,着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才能为转化医学的发展带来根本性改变。

3 转化医学为指导的教学体系改革

3.1 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医学本科生的基础课阶段相对枯燥,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习主动性不高。以转化医学为理念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运用理论知识指导临床实践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从实验台到病床和从病床到实验台的潜移默化过程。在教学中我们注意提出与临床和科研有关的问题,并注意相关文献检索、研究进展和实验方法的介绍,并组织学生查阅资料,进行课堂交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针对不同的专业及培养目标选择临床案例,以问题为中心进行讨论,或邀请临床专家讲座等形式,既增加学生对转化医学的认识,又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在教学形式上,除了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课堂讲授中增加转化医学中的内容,还加入了专题介绍的形式,在课堂上提出临床亟须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开展早期临床实践,做导医帮助来院病人正确就医,进入手术室见习手术过程等。在本科生教育阶段,这样的模式可以培养医学生形成转化医学理念及行为模式,为日后将转化医学理念带入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奠定了基础。

3.2 整合课程体系

本科生基础课阶段更多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要求不高;灌输多于启发,学科之间连贯性不足,课程之间缺乏协调,致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差,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缺陷。这就要求在医学教学中淡化传统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有机融合,以疾病为单元讲授相关知识。从“以学科为中心”转换到“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围绕临床问题的各个层面(从病因、病理到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后以及预防等)展开讨论式教学。例如在一章专门讲心脏病,学生不仅要掌握心脏病发作的临床症状、诊断及鉴别,了解心脏的解剖、组织结构、生理及遗传学等,更需要了解治疗原则、相关药物的选择及费用、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等[6]。这种以器官为中心的综合性系统医学教育,更能增进医学生对学科交叉和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衔接融合的理解,从而在理论层面上真正掌握转化医学。

3.3 本科生导师制

对以转化医学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临床、科研并重型学生,在接触临床的前提下,早期就进行临床和科研的复合渗透式培养与训练。即选择一位临床医学导师,跟随导师进行科研以及临床技能方面的训练。导师、学生实行双选制: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能力及兴趣,选择个性化发展方向;导师则根据学生的能力、特长结合自身研究方向进行选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科研实验,了解实验操作的基本过程,学习基本实验技术,了解科研的各个环节等,在本科阶段即进行早期的科研训练;还可早期参加大学生科研项目的申报与实施,培养科研的综合素质。本科生导师制一方面开发了教师的潜能,利于提高教师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学生参与科研实验的全过程,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开阔了视野,医学前沿技术得到及时补充,利于综合实验技能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双向转化奠定了基础。

3.4 构建转化医学师资队伍

师资培养理念的转化是培养转化医学模式下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重要前提。转化医学呼唤复合型的医学教师,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引进高素质医学人才,鼓励海外专家从事本科教学,使他们及时把国内外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到教师培

上接第122页上接第127页

参考文献

[1]《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编辑部.转化医学:现代医学健康领域新模式[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10(2):70~73

[2]LEHMANN CU,ALTUWAIJRI MM,LI YC,et al.Translational research in medical informatics or from theory to practice[J].Methods Inf Med.2008;47(1):1~3

[3]桂永浩.转化医学:用多学科交叉策略推动医学发展[J].复旦教育论坛,2007;5(6):86~87

[4]SZALMA S,KOKA V,KHASANOVA T,et al.Effective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translational medicine[J].J Transl Med.2010;8:68

[5]季晓辉,王锦帆,马艳.关于我国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医学教育,2004;(6):7~9

辩证角度指导本科导师制实施 篇6

关键词:本科导师 人性观 人本主义 辩证 指导

【分类号】G637

视人性为何物,即视教育对象为何物。人本主义 “人性观”,将大众视野引向“主动、创造”的无限憧憬。各高校着力于提升教学质量,如火如荼的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然,在实践过程中,却因“理想主义的桎梏”突显“水土不服”。

一、人性观 “理想化”认识桎梏

1.1人性观的理想化误读

人是一种创造性的存在,个体的发展受到各种价值的驱动。在不能确保“唯一价值”指导下,这种主动化的要求本就是“理想化”。康德认为人有两个我,一个是“实我”,一个是“真我”。“真我”是理性主导的我 “实我”是情感主导的我,“真我”因为善性的约束而高于恶性欲望的“实我”[1]。“我”既有动物性、社会性,也具有人的独特性。只看到其独特性,寄过多希望于个体主动性的发现,寄希望于个体能实现自己的潜能,而非思考实践诸多方法、探索不同路径、曲折中挖掘其独特性,这种思维显然就过于理想化。导师制实施下的学生画面似乎闪现着璀璨的光芒。自我实现的人,在实践运用中容易歪曲成这样的假设:每一位学生均对专业抱有强烈热忱,对任何一门功课都有极大的兴趣,都能因此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因而都能极力主动解决问题。学生全体主动性、努力性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学生的个体化、价值化被掩盖。“导师”制的美好期翼是每位教师都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均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教师“蜡烛成灰泪始干”亦成为了理想化模式下的唯一价值观。

1.2唯一价值观指导下的本科导师制实施困境

在国外,主讲教师多是优秀学者, 同时有博士研究生协助,采用小班教学。且,导师人均指导的学生一般为5~10人,与学生探讨学术问题、修改学生论文的时间较多,师生之间相对容易建立紧密联系[2]。研究者对某校3870名学生调研,收回有效问卷3727份;对32名学生、22名教师进行访谈显示:83%的学生希望导师能给予学业、生活、心理等的多重指导,教师能言传身教。导师与学生会面的次数平均为2.5次,92.5%为团体晤面。访谈学生表示:导师制实施能一定程度上促进自身的学习、生活适应,更希望导师能采取多种形式的晤面形式,包括一对一指导。导师调研显示:导师与学生会面次数平均为3.5次,对于对学生进行学业、生活、心理的指导压力很大,不知如何进行全面指导,也不认为自身有能力、精力等进行全面指导。研究者亦发现,觉得的主动性是本科导师制实施有效的有力保障。问题是:个体与个体之间差异巨大:学生主动学习,似乎并不能成为普遍规律,整体的主动之“势”并未形成。素质教育的实现尚有距离,本科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并没有被培养出来 。

二、人性观辩证角度下导师指导施启示

个体既具有动物性、人性,也兼俱社会性;个体既是自在的个体,亦是“系统“中的个体;个体既是当前存在的个体,亦是发展中的个体。个体的发展受到各种价值的驱动,不单单是创造性的能量,同时还受到性需要、成就动机等各种心理的影响。

2.1指导的前提:关系的存在

人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既是关系的产物,又是关系的建构者。人是不断发展着的,关系也是不断建构着的。人性是“关系的存在”、“过程性存在"。采用小班实验:每位学生的评语采用“巴纳姆效应”评定方式。要求每组学生均给予最喜欢的老师、导师评定分数,并评估老师对自己的评价与自身的相符度。结果显示:导师对学生的反馈、关注影响着学生对导师的喜爱程度。喜欢老师的理由集中在:品德高尚;对待学生一致同仁;对自己帮助大;要求严格;课堂风趣;学广识渊等。值得引人注意的是:教师的评定与自己相符度与对教师的评价成呈正相关。研究亦证实:与导师见面次数达到5次以上的学生能够明显感受到导师给予的学业指导与情感支持,尤其是有个人的单独指导。实践者们亦应引起注意的是:在国内教育背景下,从高中时的紧密接触“手把手指导”到大学阶段的“完全的自我管理”,其本身亦存在问题。没有过渡阶段,没有章法,没有引导,主动、自为显然难以实施。正如7岁前,你觉得孩子还小不需要自己洗衣服,到12岁时突然要其洗衣服,恐怕也是难以实现的。师生关系是建构性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展现自身的独特魅力,如何不断的让学生成长,如何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关注,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2.2指导的深入:人格的魅力的显现

到底学生对老师的期待如何?调查与访谈均显示:学生希望自己的导师给予自己学业、发展、生活上的多重指导。“自己崇拜或喜欢的老师,能充分了解自己,观察到自己的问题,点精式的指点生活、发展,这样的指导大有裨益。即获得专业发展,亦解答个人问题 ,品德与学问俱进。”可见偏重于学业而并非完全只有学业。只有学业而不注重情感沟通、生活交流,显然是远离而不生动的。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的模式是学生均需要的范畴。在访谈中,所有受访者均提到导师的责任意识是影响导师指导效果的重要因素,导师的人格特点、自身修养不知不觉影响着学生。导师或许更应思考在育人的同时如何从不同的方面提升自我。

2.3指导的持续:共同体实施

有观点强调:导师与辅导员的职业责任是有相对严格的区分的,导师应更注重学生科研能力水平的提高,辅导员在某种意义上更倾向于思想政治辅导工作。其本身的表述“严格区分”容易形成误解:导师只负责科研能力,辅导员只关注思想政治辅导。刘男(2012)在《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教育》一文中指出, 牛津大学导师制实践中本科生导师制的职责是塑造一个"人",这个"人"要俱备道德素养、科学精神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代专业的精细化分类,导师科研、教学双重压力,辅导员工作繁杂,如何真正实现塑造“人”,还需要将人还原为社会系统中的人。 辅导员、导师、学长、朋辈辅导团体、企业与其他专家,优势加以整合,并建立成长档案,使学生的成长能得到系统、持续的指导。成员分享各自的见解与信息,相互协作、承担责任等多方面的合作性活动,建立一个合作与信息化系统[4]。

2.4指导的持续:发展性反馈与评价

人才的评价体现在人才的变异性,个性、能力、绩效等存在巨大差异;个体在智力、职业生涯、知识、素质等诸多方面都有差异。“挑战杯”等项目激发了部分学生、老师的动力,显然还不够全面调动更多老师、学生和积极性。结果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并未并重。关注评价对象发展的全面性;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关注个体差异;注重评价对象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更多使用质性评价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情境测验法、行为描述法、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等[5]。对学生的评价、反馈亦是学生自身成长的动力,尤其是发展性的评价。在高中阶段学生接受的频繁的学业评价,升入大学后发展性评价的角度和频度都缺失。如何有效的利用发展性反馈与评价是一个系统的工作。

人,是实践性的个体,也是价值论下的个体;是社会中的个体,也具有生物属性;是自由的个体,也是受限定的个体;是独立的个体,也是处于系统中的个体;导师和学生皆为具有人性的人,其指导亦应基于辩证的人性观。

参考文献:

[1]肖前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合订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刘济良,王洪席.本科生导师制:症结与超越[J].教育研究,2013,11:53-56

[3]韩安莊,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中的不足及对策 [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4] 李更生,刘力.走进教育现场:基于研修共同体的教师培训新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12,8:76-80。

上一篇:最难就是写作文下一篇:深圳市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