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探讨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繁发生,提升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保障的难点,并从高校的政策、经费、物资、人员等保障能力方面,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机制进行了研究探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探讨论文 (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探讨论文 篇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探讨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卫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从目前公共卫生的发展来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与应剥已成为各国政府极其关注的问题之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好坏,有著极其重要的影响与作用。笔者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层面出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现报道如下。

作者:易绍海 罗良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探讨论文 篇2: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机制探讨

【摘要】随着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繁发生,提升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保障的难点,并从高校的政策、经费、物资、人员等保障能力方面,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机制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高校管理

2020年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目前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我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反应迅速、处置果断,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目前我国的防疫形势趋于稳定,已经转为常态化防控。

在这种形势下,为防止疫情在校园扩散和蔓延,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建立健全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般是指发生在校园内部,影响广大学生、教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于高校人员来自五湖四海,人群生活聚集,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存在着不同于其他事件的特殊性。

(一)突发性、易感性增强

由于高校的生源分布全国,学生在校期间生活密切集中,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性、易感性特征明显增强。高校中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

(二)社会关注度更高

由于当前社交媒体的发达,高校中只要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无论性质和规模如何,都容易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舆论热点。目前媒体监督力度越来越大,倘若学校处置不当,就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旦产生负面影响,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不仅会干扰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甚至会影响学校的安全稳定及社会声誉。

(三)紧迫性增大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规模的暴发,具有一定破坏力。如若应急处置不得当,会波及到同区域内其他高校,甚至波及全城。这就对高校应急处置的紧迫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控制事态变化。

(四)事件更加多元化

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益增多,成因不断发展变化,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因素亦逐渐增多。校园内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除了突发传染病、食物中毒,还包括环境卫生、意外事故、心理卫生等多方面事件,随着高校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事件的危险因素不断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综上可知,如何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机制,已经成为当今高校普遍面临的紧要问题。

二、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难点

(一)保障制度不健全,组织架构不完善

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未设置专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部门。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许多高校都是疫情暴发以后才临时制定相关政策,出台有关方案,成立临时疫情防控指挥部。由于高校各个部门主管校领导不同,在处置突发疫情时,很难第一时间全面协调教学、保卫、后勤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合管理。而且这种临时性的组织机构综合协调能力和处理事件经验有限,不利于高校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统一指挥。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不完备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一案三制”中“一案”就是指应急预案。当前高校突发共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很多高校缺乏对应急预案的正确认知,对应急预案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应急预案可有可无;其次,很多高校没有建立完整的应急预案,没有根据各类事件不同的特点来制定不同种类的应急预案;最后,预案要具备科学性、专业性、实操性,但目前许多高校制定的应急预案只停留在文件上,以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可操作性较低。

(三)缺乏专业卫生应急人员

高校普遍缺乏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卫生应急人员。多数高校的卫生机构仅仅是校医院或者校医务室,卫生人员的配备一般仅限于普通的全科医生,并且数量非常有限。卫生应急是一门专门的学科,不仅包括临床医学知识,还包括公共管理、预防医学、灾难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很多高校的专业卫生应急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并且由于平时缺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培训与演练,导致他们的应急处置能力有限。

(四)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不足

由于公共卫生存在着非盈利性的特征,高校普遍对于公共卫生的投入未给予足够重视,对此项工作无年度固定投入。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来说,物资储备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情况来看,高校的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数量不足、种类单一,设备相对落后,其他应急所需物资储备、运转和供应能力有限。

三、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机制探讨

(一)政策保障

政策保障是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的根本。一是建立完备的应急组织体系。高校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结合本校实际,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处置与学校的日常管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及水平,维护学校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妥善处置学校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造成的影响,保障廣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学校的安全和稳定。二是制定科学、完备的应急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教育系统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及高校所在地制定的各项法规、预案,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各类事件的专项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科学、完整、严谨,要综合考虑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并聘请专业人士对应急预案体系进行指导。定期举行卫生应急演练,通过实战演练发现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订更新预案。

(二)经费保障

经费保障是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的前提。经过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各高校应充分意识到公共卫生经费问题的重要性,要彻底转变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高校要加大对公共卫生经费的投入,设立公共卫生专项经费,将其纳入到学校年度财政预算中。同时,高校还应该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用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要制定严格的经费使用制度,明确各部门责任,确保资金安全用于应急保障处置、应急物资采购和日常宣传、培训、演练等工作的需要。

(三)物资保障

物资保障是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的关键。高校应结合原有物资管理和储备制度,建立快速响应、有效落实、常态管理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如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保障主要包括个人防护类(如口罩、隔离服、护目镜)、紧急医疗类(如紧急医疗箱)、消杀类(如酒精、84消毒液)、后勤保障类(如帐篷、发电机)等。学校应对卫生应急物资实行专人专管、定期清查,并通过学校的资产管理系统对卫生应急物资的储备、出入库和使用调拨实行动态管理。

(四)人才保障

人才保障是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的基础。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强卫生应急的人才队伍建设。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为例,高校应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组织架构下,根据应急预案,将应急保障职责落实到岗、落实到人。根据教工、后勤、安全保卫等不同工作需要,培养应急人才。定期组织卫生应急人员学习卫生应急知识,根据预案进行卫生应急培训与演练,提高其疫情防控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琼秋,郑天翔.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4):277-278.

[2]耿文倩,万文,江一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实践经验探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8,25(5):4-6.

[3]王宗强,尹洁.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应对[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3):7-11.

[4]馬妮娜,李艳.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3,10(1):69-71.

[5]张秀青.浅析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缺陷及完善对策[J].价值工程,2012,9:209.

[6]朱旻华.高校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探索——以新冠肺炎疫情处置为例[J].福建茶叶,2020(05):203-204.

[7]周会慧.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探析[J].管理观察,2014,8(27):133-136.

[8]蔡琦.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52-54.

(作者单位: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郝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探讨论文 篇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接威胁公众健康,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科学的应急管理,能够有效地对公众进行积极的引导,促进公众主动配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较好地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难度。该文首先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應急管理的特点,并对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特点及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效果和效率。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 风险沟通 探索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SHAO Che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330098 China)

当前,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因此,有必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特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以进一步提升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水平。

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特点

1.1复杂性

在一般情况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容易扩散、难以在短期内进行有效管控、对公众产生较大影响等特点,这就造成在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时复杂较强。在一般情况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主要包括业务环节和管理环节。其中,业务环节主要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范、监测预警、溯源确认、控制扑灭等工作。应急环节主要包括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组织指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动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调研评估等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管理环节和业务环节的各项工作之间往往是彼此贯穿、环环相扣,使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非常复杂[1-4]。

1.2主动防范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会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的生活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因此,科学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不应当是事件发生后再进行管理,应当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动防范。应当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爆发之前,进行科学的预警预判,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尽早发现公共卫生事件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化解各类隐患。

1.3协作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涉及国家、地方、行业等多方的利益,需要建立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使国家、地方、行业等多方在科学分工的基础上,各司其职。同时,国家、地方、行业等多方还要进行充分的协作,共同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2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应急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在我国国内,尽管已经先后设置了县、市、省等各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部门,但是所成立的应急管理部门只是一个临时性的、非常设的机构,难以发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部门应有的作用。实际上,要有效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必须设立专门的、常设的应急管理机构。同时,由于应急管理部门成员往往来自不同的部门,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进行良好的协调与配合,甚至会错过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最佳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5-6]。

其次,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还存在着分段管理、属地管理的现象,最终造成应急管理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涉及卫生部门、医疗部门、社区、公众等多个部门和主体。目前,在国家层面上,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对这些部门和主体进行组织和协调,使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同时,属地管理现象也比较突出,各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构往往只负责本行政辖区内的应急管理工作,没有同其他行政辖区进行必要的沟通和协调。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管控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指挥协调不灵的状况,使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在整体性和协调性方面较差,影响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

2.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首先,尽管我国已颁布、实施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应急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规范,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现有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目前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应急管理的主要依据之一,但是在该法中只规定了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对具体的应急手段、应急措施没有进行明确的界定。

其次,目前我国已颁布、实施的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之间,也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影响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效率。一方面,是各个不同类别的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应急措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使得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参与应急管理的主体责任、分工不够明确,应急措施没有有效协调甚至出现冲突。另一方面,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規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往往会依照两部及两部以上的法律法规进行应急管理,很容易产生互相推诿、多头执法的现象,直接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有效实施。

2.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运行机制不顺畅

首先,对公共卫生进行及时、科学的监测,可以尽早了解、把握公共卫生状态,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检测首先要及时展开公共卫生事件调查,以获得相关信息和数据。在此基础上,对分析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最终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近年来,我国公共卫生测报体系不断完善,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对公共卫生信息收集渠道不广,收集到的信息在数量质量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信息监测主要采用被动监测模式。受被动监测模式自身缺陷的影响,使得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较低。还有一些公共卫生重要群体、公共卫生重要地区尚未被纳入有效的监测范围,存在一些监测的空白点和盲区。

其次,公共卫生信息传递过程中也缺乏有效的横向沟通,例如:各个省市之间、部门之间对公共卫生信息的相互共享、相互沟通的水平较低,造成突发公共卫生的预测预警不全面、不及时,严重影响了突发公共卫生的预测预警的准确性。

2.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风险沟通水平有待提高

科学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应当在管理的过程中,关注应急管理决策者及公众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认知水平。较高的风险认知水平,有助于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效率。同时,还要重点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信息的传达,以恰当的时间、恰到的方式将风险信息传达给公众,使公众能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风险沟通工作的有效性。

目前,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过程中,对风险沟通工作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不专业,回应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见、建议、质疑不够充分、合理;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发布时间、发布方式、发布内容、发布范围缺乏科学的规范。最终导致目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沟通无法较好满足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要求。

3优化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一个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重大考验。对于我国来说,应当从国家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科学化、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高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制进行完善。一方面,要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综合保障工作。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信息传播工作的研究,改进传播方式、方法,不断提升信息传播水平。另外,还要统筹考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的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制进行持续改进。

其次,要坚持从长远的角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制进行优化。要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进一步改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功能、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工作内容。最终建立起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制。

3.2积极推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建设

首先,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和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加强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相关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颁布与实施工作。尤其是要加快颁布实施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相关的单项法律法规。同时,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要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应急措施进行明确的说明和规范。以弥补现有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与《突发事件应对法》只规定了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的不足。

其次,要统筹调整不同的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应急措施,使不同的法律法规中所规定的应急措施具有一致性。重点要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实施主体、参与部门及公众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还要进一步对应急管理措施进行规范和统一,形成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协作机制,有效解决参与应急管理的实施主体、参与部门责任及分工不够明确的问题。

3.3进一步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运行机制

首先,要积极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测报网络,对现有的监测报告网络进行改进,使监测报告网络能够更好地满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需要。同时,还要加快建设建立全国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平台,利用平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效发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平台的预警、分析及决策的功能。

其次,要进一步优化信息收集和报告体系,健全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收集报告体系,利用该体系,及时准确地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逐级上报,以迅速做出响应,积极采取应急管理措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8]。

3.4不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风险沟通水平

首先,应当进一步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传播工作。优化信息公开机制和公共舆情引导机制。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及时发布正确信息,增强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识和判断。

其次,要及时颁布实施风险控制措施和相关法律法规,使公众形成准确的风险认知,促进公众的理性决策,进而引导公众积极主动配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保持或尽快恢复公众信心,最终有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红伟.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21,38(9):41-44.

[2] 姚建红,范玉改,刘智勇,等.健全国家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对策和建议[J].中国护理管理,2021,21(4):637-640.

[3] 魏际刚,崔立新.从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看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J].科技中国,2020(3):25-27.

[4] 胡孝权.新冠肺炎疫情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理性反思[J].中国医药导刊,2020,22(7):477-481.

[5] 马金华,张继云.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下我国口罩资源应急配置问题研究——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20,32(3):67-80.

[6] 伏钰珩,郑玲,吴其,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省级立法现状研究[J].卫生软科学,2021,35(9):74-78.

[7] 张菁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行政应急机制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1.

[8] 苏惠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媒体风险沟通策略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21.

作者:邵成

上一篇:食堂承包考核方案下一篇:浅谈企业国际贸易摩擦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