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科技项目财务管理论文

2022-05-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农业科技高度重视,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越来越大,农业部科教司主导或参与管理的既有重大科研计划,又有基层民生项目,还有生态建设工程,年资金总量超百亿元。随着项目资金增多,廉政风险也在加大,在科技管理中严防行政腐败、科研腐败,一直是我们紧抓不放的工作重点。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基层农业科技项目财务管理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基层农业科技项目财务管理论文 篇1:

基层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探究

摘 要: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是推动新时期我国农业农村高效发展的重要助力,对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高效管理,优化项目实施各项管理措施,促进农业充分与各种新兴科技和设备相融合,可极大增强农业生产发展能力。本文以基层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基层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在实施中的常见问题,探讨精准、高效管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对策及措施。

关键词:基层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

引言:近年来,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关注程度逐渐上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资金和项目投入随之增大,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应用等设施条件获得很大改善,生产规模及能力得到迅速增长和提高。但基层在实施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时,项目各建设环节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和影响,造成财政资金管控以及项目实施面临风险。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在基层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制定采取应对策略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规范实施和高效运行。

1 基层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常见问题

1.1 项目可研和设计不精准

基层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进行项目设计时,调研深入程度不高,专业人员的评估、论证可能会出现“走过程”的情况,对于项目实际建设区域环境、条件综合考量不到位,易造成可研报告的可行性较低,设计方案与最终采取的方案不相合,导致在实施项目中出现变更情况。随着建设内容和任务量的变更,导致资金、工期等变化,造成资金结余与预期情况不一致[1] 。

1.2 基建项目中招标方式难以把握

一般情况下,项目工程应严格执行公开招投标管理办法,但如果把握不准采取何种招标方式,可能造成两种不良后果:一是把本应公开招标的工程和采购项目,变通成以竞争性谈判、邀请招标等方式进行招标,会扰乱公平交易的市场经济秩序,影响项目建设质量;二是不考虑实际情况简单机械的执行公开招标,招投标难度较大,易流标或招到无相关建设经验的施工单位,造成无法在预期时间内开工,影响项目后期的验收和竣工,或者建成的工程、采购的设备不符合实际需要,影响项目运行。

1.3 项目产权及管理职责不清晰

部分项目在落实建设任务之前产权及管理职责手续不清晰,有的实施单位存在从基本建设项目中获取资金的想法,有的实施单位项目建成后不能有效发挥项目作用甚至不管不问,项目效益远远低于预期。

1.4 配套资金落实不到位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实施周期长、涉及区域广、建设内容复杂,从现阶段项目计划、申报情况而言,基层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建设资金大部分都是采取“拼盘”的方式,由中央和省级财政部门投入的资金为主,县(区)域等须投入配套的辅助资金。在实际落实基本建设项目时,部分地方财政资金较为有限,配套资金不能到位,只能依靠中央和省财政资金,项目总体投入大打折扣,项目实施很难做到专款专用和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

2 基层农业基本建设项目高效管理策略

2.1 加强组织协调与人员培训,科学精准做好项目准备工作。

在申报、实施基层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时,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之间需要加大协调与互助力度,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整体环境。建设单位要依据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要求,针对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和探索,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来增强项目的可行性和建设方案的科学性、精准性等。主管部门要做好项目资金概算工作,对项目审批流程进行管理,规范审批立项等各项手续的办理。在项目资金筹措中,如地方财政确有困难,应尽量避免安排地方配套资金,确需安排的一定要提前落实好。

同时,还需要对项目财务人员开展专业培训,不断增强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人员资金管控水平和业务能力,积极组织财务人员对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和资金配置等展开调查和研究,培养德才兼备的项目管理人才队伍。

2.2 结合实际规范进行招投标,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主管部门要依据招投标管理办法等规定,组织做好招标前的准备工作,注意针对项目建设相关技术要求,在严格执行招投标管理规定的基础上,会同建设单位对招标文件、施工图纸与清单进行精准对照和审查,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招标方式,做到即符合项目建设技术要求和实际情况,又能规范履行招投标程序,针对公开招标进行准备和维护[2]。

2.3 完善优化财务管理制度,精准项目预算和决算。

优化项目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改善基层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控方式,保证项目有关财务资金监管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发挥财政资金监督应有的价值和职能作用,确保中央、省级和县(区)域资金能够使用到位。

一是在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中,要适当将编制计价清单的时间放宽,让编制人员可以获取充沛的时间对清单进行精准核对,有关造价需要寻找至少2个造价机构进行咨询,比较项目预算,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二是有关部门在项目资金拨付时,要根据合同条款、项目阶段展开结算,财务人员要结合基本建设项目不同实施环节和实施情况,分析配置资金的使用情况和落实程度,了解拨付资金使用的进度和情况,依据“先保障、后审批”“先审批、后支付”等项目建设原则,严格对资金使用进行管理[3]。

三是对工程价款结算手续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进行核对,调查项目结算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避免出现虚报“冒领”,“冒算高估”的情况。在项目质量验收合格且保证期结束后,按合同标准来支付尾款,以增强各项配套资金、自筹资金落实程度,让项目资金得到合理的配置。

2.4 认真履行项目合同和监督管控,实现项目标准化管理与运行。

项目建设与项目运行都应签订相关合同,项目合同文件要依据国家规定文本进行,各项条款要在合同当中明确表述,并审核合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保证条款细致、全面,要明確双方责任、权力和违约赔偿条款,根据施工合同、运行合同展开监督管理,避免因合同条款不清晰出现纠纷事件或影响项目建设与运行。

在施工中为确保项目质量,要根据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有关制度,对施工方按项目要求实行恰当的技术标准、质量管控、检验以及综合质量评定机制;要按制度明确监督方管控目标和内容,细化对各环节的监督,开展抽查检验、巡视,及时提出整改措施,保证质量监督可以真正落实[4],确保项目能够按质按量按期完成。

在项目运行中,主管部门与建设单位必须明确产权及运行管理职责,按项目运行合同进行监督管理,杜绝国有资产流失和项目作用缺失。

2.5 强化项目绩效考核,实现项目预期成效。

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结束并全面验收后,主管部门要强化对项目竣工后的检查工作,通过构建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将项目投资绩效当做核心目标,把强化管理、创新机制当做基本取向,以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判断为手段,落实“投资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资金管理原则,考核项目完成情况以及预期目标落实情况,整理项目档案资料,总结项目建设经验和教训,完善政府对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农业项目在带动农业受益、促进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3 小结

综上所述,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性质和目标相对较为特殊,在落实中难免会出现各种与项目投资效益和落实情况不利的问题,要针对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不同环节和重点内容进行管控,不断优化项目申报、资金管理、工程管理制度,完善项目绩效考核评估体系,保证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等方面管理在基层得到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王月梅.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20(33):39-40.

[2]叶雪萍,蒲树和,黄忠,曾鹏,余树华.加强农业建设项目监管的对策建议——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20(02):26-29.

[3]马江.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基本建设项目现状及对策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9,38(04):43-46.

[4]彭福生.农业现状及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运行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8(23):37-38.

作者:余洁芝

基层农业科技项目财务管理论文 篇2:

农业部科教司:围绕业务抓党风 创新机制促发展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农业科技高度重视,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越来越大,农业部科教司主导或参与管理的既有重大科研计划,又有基层民生项目,还有生态建设工程,年资金总量超百亿元。随着项目资金增多,廉政风险也在加大,在科技管理中严防行政腐败、科研腐败,一直是我们紧抓不放的工作重点。实践中,我们坚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手抓农业科技创新,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依靠教育实践活动中探索总结的“体系工作法”,激发调动全国农业科教环能系统“百万大军”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上下联动推进机关政风建设、科研学风建设和系统行风建设,努力解决“干部怎么管” “业务怎么抓”“队伍怎么带”三个问题,探索了一条富有农业科教特色的廉政工作之路。

落实党支部主体责任,严格纪律管干部

落实支部的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抓作风、练内功,在全行业、全系统发挥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

落实廉政责任。司领导班子对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负责,司长、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分工划分责任区域和责任范围,各处处长每年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党员干部全员参与,做到责任明确、守土有责。

筑牢思想防线。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多形式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廉政意识、底线意识。创立我部学习品牌—四季论坛,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基层科教工作者做专题报告,以他们创新求索、务实求真、痴情求是的科学精神,坚守农村、献身农业、服务农民的奉献精神,给大家开阔视野、净化思想、洗涤心灵。

构建防控体系。对政策落实、项目管理、行政审批等方面的廉政风险点进行系统梳理,建立覆盖每个项目、每个环节、每位干部的防控体系。实行项目指南制定、过程管理、结题验收不同环节分处室管理,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项目管理全程公开,确保可申诉、可查询、可追溯。

严格纪律约束。全面开展“廉政建设进课题下乡村”活动,制定《科技教育司廉政建设行为准则》,规范党员干部从政行为。在所有项目合同中作出廉政承诺,接受项目单位和科技人员监督。

提升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创新机制抓业务

在经费管理中不贪不占是廉洁,提高经费使用效率、避免浪费也是一种廉洁。抓科技管理,不能满足于不违规、不出事,还要想方设法让经费配置更加合理、使用更加安全、产出更加高效,把国家财力支出全部用在刀刃上,更快更好地产出创新成果。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使农业科研资金使用紧紧围绕国家需求、产业需求、农民需求。

完善顶层设计,坚持科研的产业导向。组织专家对未来一个时期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确保项目全部来自行业发展需求。根据不同项目特点,分别采取竞争择优、定向择优、直接委托等方式确定项目团队。根据农业科研区域性强、周期长的特点,对有条件的项目根据实际需求测算经费,把基本研发费固定下来,稳定渠道,足额支持,让科研人员安心工作、潜心研究。

突出统筹整合,避免资源配置重复浪费。以农产品为单元组建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打破部门、地区、单位和学科界限,搭建全国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的平台。组建30个“学科群”,推进实验室之间分工协作、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几个科技计划统一编制指南,打破各自为战、封闭运行的局面,“集中力量办大事”。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促进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合理分工。

强化财务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制定落实各专项财务管理制度,以制度堵漏洞、以制度促规范、以制度强管理。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科研和财务人员的资金管理意识和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科研经费专项检查行动,对“十二五”以来国家和地方农业科研经费管理情况进行全面彻底清查。探索建立科研信用记录制度,建立农业科研“黑名单”制度。

促进推广应用,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成立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促进种业成果规范有序、高效快捷交易。整合項目、基地和人才资源,建立100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推动科研、教育、推广协同发展,试验在基地内开展,成果在基地内展示,培训在基地内进行,避免资源分散、重复浪费。

推进全系统行风建设,营造氛围带队伍

管行业必须管行风,抓作风就是抓发展。我们针对农民培训工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农村沼气工程、农村清洁工程等民生项目,建立绩效考评和纪律保障机制,确保项目到基层不缩水、不走样,把中央的好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农民头上。

强化全程管理。每年投入资金10多亿元实施农民培育工程,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我们实行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签订任务合同,逐级落实责任。面向社会招标确定项目实施单位,建立培训台账制度,实行实名登记、全过程管理,确保培育质量和效果。

加强绩效考核。每年中央财政投入26亿元实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补助项目,为农村培育一大批科技示范户,遴选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指导,辐射带动全面提高。我们把这一项目纳入强农惠农政策延伸绩效管理,通过自评、抽查和专家综合评估,对各地区的组织管理、资金使用进行全方位评价,了解农技人员是否到户、技术指导是否到田、补贴发放是否到位。

注重文化培育。在系统内弘扬源自农业科研试验示范的“祁阳站精神”。在全国评选“五星一员”典型人物,即科技之星、沼气之星、环保之星、致富之星、文明之星和农民满意的农技员,推出10名“最美农技员”。

(作者为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党支部书记)

作者:唐珂

基层农业科技项目财务管理论文 篇3: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 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农业科研项目经费如何科学、规范地管理,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人的影响因素方面探讨了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不断重视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农业科研上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研项目经费占农业科研单位收入的比重也逐年提高,科研经费也从过去那种“没钱花”、“不够花”,变成现在的“没处花”、“花不完”。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规范、合理地管理科研项目经费,提高其使用效率和效果,已成为摆在单位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践同样证明,在客观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人”是影响科研经费使用好坏的核心因素。笔者试图从人的影响因素方面探讨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措施。

一、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相关人员在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科研人员存在“重立项,轻预算”的思想偏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预算执行的质量。科研人员片面地认为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完全是自己的事,喜欢“单兵作战”,极少会让财务人员参与进来。在他们看来,有关对财务部门签字盖章的要求,更多的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形式。他们更多关注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项目立项、获取尽可能多的经费支持。为了增加项目立项的竞争力,科研人员往往凭借自己的过往经验或者主观判断做预算,造成项目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差、透明度低、随意性强、可操作性差,只是将预算当成了“要钱预算”,给将来的项目执行埋下隐患。

(2)科研人员主观地认为科研项目经费是靠自己个人的能力争取来的,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自己的钱”。因此经费使用也是自己的事,我的项目我做主,其他人员无权过问。科研人员专注的是怎么出成果,如何争取到经费,在他们的理解中,预算是做给立项阶段评审看的,不是用来约束自己执行的。但事实上,因为科研人员是科研专家而非财务专家,他们往往缺乏经费管理的经验,容易造成经费使用中诸多违规现象。

(3)科研人员片面地认为科研项目审计验收是财务人员的事,在验收时自己只管发表的论文够数、能够培育出合乎要求的农作物新品种及新品种推广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规定要求即可。这种狭隘的思想观念使科研人员在平时使用经费时缺乏计划性,取得的票据缺乏规范性,经常出现已经接到上级通知要验收时,还有大量经费资金滞留在单位银行账户上没有使用,才想起来还有大量的票据没有取得,出现所谓的经费“花不完”;经费预算与实际需求差别较大,科研项目实际需要支出的在预算中没有批复,预算批复中的部分计划支出在实际工作中又不需要,造成所谓的经费“没处花”。

2.财务人员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人员认为科研项目争取到的经费只有科研人员才有使用权,因此其项目申报、预算编制也是科研人员自己的事。这种思想造成财务人员在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环节参与度不够,专业优势发挥不出来,加上缺乏对科研项目的认识和了解,无法对项目经费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做出正确判断,导致项目预算编制不规范,适用性、可预见性、准确性差。

(2)财务人员没有做好有关经费规范使用宣传工作,并且对科研项目经费也主要是事后管理,工作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当科研人员已将科研工作实施完毕、拿相关票据来报账时,对财务人员拒绝不合理、不正当的经费开支行为,科研人员就会认为是故意刁难、找碴,责怪财务人员没有事先提醒,引起对财务人员的不满甚至冲突,人为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同时,财务人员不熟悉科研过程,也很难通过核算管理对经费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形成有效地监督和约束,结果造成核算管理与经费预算脱节、经费使用与项目实施不同步,严重影响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3)财务人员应对科研项目审计验收的执业风险大。如同科研项目的申报需要编制预算一样,科研项目的审计验收需要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出具科研项目经费决算表,以反映科研项目经费的收支情况。但现实是,项目经费预算和执行的严重脱节使得科经费财务管理很难“直面”审计验收,财务人员的执业风险大。

(4)财务人员对项目预算执行结果的财务评价和利用缺失。认定科研项目实施成功与否,一方面要看农业科学研究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目的、是否取得了预期成效,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经费预算执行的财务评价和利用,它是整个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最直观也是最可靠的数字反映。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财务人员片面地认为项目审计验收完毕就算万事大吉,造成了很少进行项目财务评价。即使上级要求时进行绩效评价,往往也是草草填表,应付了事。

(5)财务人员任务艰巨,财务队伍力量薄弱,处于“庙小、力弱、点多、面广”的尴尬局面。一是科研项目多,单项金额少。以江苏省农区所为例,2009年平均新上科研项目72.4项,2010年平均新上科研项目79.5项,数量较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50万元以下的小项目,管理起来千头万绪。即使有少数国家级大型科研项目,但要求更加严格,财务管理的难度也更大。二是科研项目经费来源多元化,既有国家、省级、上级主管部门项目,也有地市级、基金会、社会其他组织甚至国外农业机构资助项目,由于纵横交错的各种科研经费使用要求不尽相同,造成了经费核算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三是每个农区所拥有下属科技型企业2-5个不等,也是由农区所财务人员兼管财务核算,工作量超大。四是财务人员要经常应付财政、工商、税务、社保、统计、中介等不同部门或机构的检查、审计、统计、验收,也占用了财务人员相当多的精力。而各个农区所一般只有5-6名财务人员,他们要统管所事业收支账、科研项目账及下属实体账,要有6-10个帐套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任务,让财务人员全程参与每个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编制可谓是天方夜谭。

(6)由于缺乏必要的奖励措施,财务人员主动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不高。我国基层农业科研院所也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财务人员作为单位的后勤服务人员,“干好干坏一个样,大家都拿平均奖”的薪酬制度无法调动他们参与科研项目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由于没有及时引进人才,而现有财务人员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也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高层次专业教育和后续培训,专业知识不能及时更新,造成知识老化,素质得不到得高。加上日常工作量巨大,也没有精力了解科研项目相关知识,不能适应新时期工作特别是不能适应重大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的需要。

3.科研管理人员忽视了财务人员与科研人员之间关系的协调工作。他们认为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和财务核算有明确分工,各自“扫好门前雪”就算工作尽职尽责,容易形成“好事抢着做,责任相互推”的现象。造成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三方各行其事,缺少沟通、交流与协作,容易产生矛盾和隔阂,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难以形成合力。

4.单位领导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单位领导认为自己日常报账审批的重点是农业事业经费,对科研项目经费而言,只提取少量管理费就算完事。为了鼓励科研人员争取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剩下的科研经费日常报账全部归科研人员支配,自己无须过多过问,只是履行一下手续而已。于是出现科研人员只管“要钱、花钱”,财务人员只管“收钱、付钱”,科研管理人员则不问钱的现象。致使科研经费使用缺乏计划、规范和必要的约束、监督,支出存在无序性和随意性,如白条抵用、超预算列支费用、票据内容与实际支出不符、虚开票据私设“小金库”、一票多用、大额现金支付工程款项或固定资产购置费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2)单位领导片面地强调科研经费的争取而没有重视财务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作用。单位领导将科研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本无可厚非,毕竟作为农业科研单位,出新品种、新成果才是主要任务。但是片面地强调科研项目承揽的数量和级别、科研经费的规模和额度,却忽视了财务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作用。为了单位利益和个人前途,在单位领导的协调下,违背职业道德、承担执行风险,多数情况下财务人员只能选择妥协,东拼西凑拿已报过账的票据抵用,甚至用虚假发票代替白条,尽量做出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的账来。验收时要看几年前的账,而拿出来的凭证账册却是笔墨如新,甚至连粘贴票据的胶水还未干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账是“赶制”出来,为科研项目通过财务审计验收埋下隐患。

二、规范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应对措施

1.单位领导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一支数量上有保证、质量上过得硬的财务队伍,是做好当前及未来科研项目经费财务核算的重要保证。单位领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高度重视财务队伍的建设。一是要有长期的财会人才引进计划,为财务队伍增加新鲜血液和活力。二是要加大对工作突出财务人员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提高他们参与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观能动性。三是要以强制培训和终身制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创造条件,在工作上提供便利、时间上提供保障,给财务人员提供充分地继续教育和后续培训的机会,从而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工作。

(2)单位领导要严把科研项目资金审批关。要建立和完善科研项目资金审批制度,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开支内容、审批权限等。按审批制度中的使用要求,以项目预算批复为基准,严格审批相关票据,严禁超预算开支和未经批准擅自改变经费用途。特别要尊重财务人员的意见,对财务人员认为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支出项目,坚决不予批准,为以后顺利通过项目验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3)单位领导要统筹兼顾,科学地协调科研人员、财务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创造一个良性循环与和谐的环境。单位领导要明确三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工作中的重复劳动和推诿现象。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科研项目碰头会,使他们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促进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验收、评价都能按相关制度规定落实、执行,保证农业科研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2.科研管理人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着眼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农业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设,强化经费管理。加强管理,制度先行。要根据政府部门对农业科研经费相关制度的管理要求,遵循灵活性和规范性的原则,在单位领导的指导下,结合本单位科研项目实际需要,主要从项目申报、立项管理、可行性评价、项目预算、资金管理、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审计验收、绩效评价等环节入手,和财务人员、科研人员一起,制订出一系列既不呆板僵化又不放任自流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标准、操作程序和纪律要求,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使相关人员共同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事前把关、事中审核、事后检查,从而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2)科研管理人员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工作的协调力度,做好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日常联系与沟通。科研管理人员可以说是联系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的纽带。通过工作协调,使科研人员在注重立项申报的同时关注经费使用,而财务部门在做好财务核算的同时加强科研全过程的介入,从而将经费使用和科研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在自己无法做好衔接工作、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时,要及时通知单位领导,由领导及时协调处理,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财务人员要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随着科研项目预算科目设置和内容的不断细化,预算编制的专业要求不断提高,而科研人员非财务出身,独立编制高质量的经费预算越来越困难,财务人员主动将对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延伸到项目申报环节、参与项目预算编制势在必行,这就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财务人员要转变观念,不但要提高财务专业水平,还应加强相关农业科研知识的学习,熟悉科研方面的基本常识,了解科研过程,把握科研规律,化被动为主动,通过严格的管理、科学的核算和优质的服务赢得科研人员信任、尊重与支持。促使科研人员合理地申报科研项目,科学地编制项目预算,谨慎地使用科研资金,增强资金的使用效果。同时,加强对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思考与研究,摸索一些较为通用的预算编制方法满足小型科研项目的申报需要。针对重大项目,则集中优势力量,全程参与项目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的前瞻性、准确性、真实性,增加申报成功率。

(2)要建立科研项目财务评价和利用体系。科研项目验收对科研来讲是一项科研活动的结束,但对财务来讲,更应将其看作是财务活动结果评价与利用的开始。财务人员要对在验收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分析总结,通过财务活动结果的独立、客观、公正地评价,分析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可行,预算执行是否规范合理,财务审计验收专家提出了哪些意见和建议,有哪些数据可以作为经验化的指标在今后的科研项目管理中能够利用。通过这样的长期总结、提升,才能不断丰富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降低财务执业风险。

(3)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要求的宣传。通过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考核、评价各阶段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来教育、感染科研人员,从而使科研人员充分重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有利于今后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创新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农业科研的快速发展对财务队伍的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记账、算账和报账,而要将视野扩展到科研项目管理活动的广阔领域。财务人员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将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创新科研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和模式。通过建立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即科研经费预算核算与控制平台、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与查询平台,在单位领导、科研人员、财务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对科研项目进行联动监督和跟踪管理,实现科研项目在相关人员之间数据共享、实时查询、动态管理和相互监督,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实现各项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衔接,促使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全面走向科学化、动态化、信息化、透明化和高效化。

(5)要加强对科研经费日常使用规范的财务管理,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专人负责,保障资金安全,规避财务风险。在科研项目报账时,要强化项目预算的约束力。抛弃只“核”不“审”的陈旧观念,严格按项目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开支内容和审批权限核销票据,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核算准确、监督有力。对不符合财务要求的票据和不在经费业务范围内的开支坚决不予报销,使支出规范、高效、节约,确保资金安全和合理地使用,防止截留、挪用、挤占科研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4.科研人员要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强化自己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规范意识。

科研人员要像认识科研活动一样来认识科研经费的管理,从项目申报时就提高对项目预算的认识,坚持实事求是、精打细算的原则,根据农业科研的实际需要,在与财务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合理、认真、细致地编制项目预算,剔除水分,减少随意性,确保预算的科学、明确、合理、规范。在项目实施中,要抛弃以往那种自己争取到的科研经费是“个人私房钱”的传统观念,严格按照预算批复的要求使用科研经费,不再寄希望于审计验收的走过场,以科研预算保质保量地完成和经费资金规范地使用坦然直面验收。

总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工作,单位领导坚持做科研经费管理的坚强后盾,科研管理人员加强农业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设并且扮演好协调人的角色,科研人员按既定的目标任务踏踏实实搞好项目实施和科学研究,财务人员根据项目预算和财经法规认认真真地抓好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最终形成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真实可靠的项目决算,才能真正达到发挥科研经费的作用和争取到更多的科研经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基层农业科研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科技兴所、科技兴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淑侠.浅谈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0,(3):46-48

[2]郭宏宇.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界,2010,(7):188-190

[3]张艳,崔贞云.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的守夜人作用[J].高等函授学报,2010,(4):67-69

[4]尹小娟.地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嘉应学院学报,2010,(6):80-83

作者:温法军

上一篇:民用天然气安检管理方案下一篇:园区消防安全治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