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导管引流胸水医学护理论文

2022-05-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作者单位:650041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通讯作者:寸新华【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中心静脉导管在外科引流技术中的应用尝试,探讨其临床前景。方法回顾分析279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外引流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静脉导管引流胸水医学护理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静脉导管引流胸水医学护理论文 篇1:

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加胸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水的疗效及护理

[摘要]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加胸腔注药化疗与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注药化疗的疗效、副作用和护理措施。方法:48例恶性胸水患者分为两组:①治疗组:25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加胸腔内注入IL-2+顺铂;②对照组:23例,采用胸腔穿刺抽液并注入同上药物。观察两组的疗效、副作用和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4%;对照组有效率为43.48%。两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少数患者出现发热、胸痛、恶心和呕吐等副反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与胸腔穿刺抽液相比,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加胸腔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副作用少,护理工作简便。

关键词:恶性胸水 中心静脉导管 引流 化疗 护理

恶性胸水是晚期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尤以肺癌,食道癌多见。癌性胸腔积液以生成量多、顽固、不易抽尽为特征[1]。反复胸腔穿刺及腔内注射药物,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彻底排净癌性胸水是治疗癌性胸水的关键之一[2]。在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期间,我科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加胸腔注药化疗治疗25例患者,采用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注药化疗治疗23例患者,现对这两组患者在疗效、副作用和护理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研究病例共48例,均符合以下条件①经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胸腔积液,②为初治者,4周内未行任何抗癌治疗,③无肝肾功能损害,④Karnofsky评分均在60分以上。其中治疗组(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组)25例,对照组(常规胸腔穿刺抽液组)23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病理分型和胸腔积液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导管长45cm,根据B超和胸片定位选腋后线7~9肋间作进针点,常规术野皮肤消毒铺巾,局麻后在进针点用导管针穿刺进入胸膜腔,见胸水流出后引入导丝,退出导管针,用扩张器扩张胸壁入口,退出扩张器,将导管导入胸膜腔10~15cm,拔出导丝,导管用胶布固定于胸壁外侧,连接引流袋,避免睡眠时压迫导管。用输液器调节引流速度为400~500ml/h。引流至24h胸水少于100ml或胸部X线检查见胸水接近完全消失后向胸腔内注入抗肿瘤药物,嘱患者每15分钟更换体位1次,平卧位和左右侧卧位相互交替,共6~8次,使药物均匀分布到整个胸腔,与胸膜广泛接触。生理盐水封管,24小时后开放引流。

对照组用胸腔穿刺针在腋中线6-7肋间作进针点,沿下位肋骨上缘慢慢刺入胸壁直达胸膜进入胸腔,将50ml注射器接穿刺针的胶管抽取胸水。常规胸穿抽液后,胸腔内注药。嘱病人转动体位。

注射药物二组均为白细胞介素-2(IL-2) 100~200万u、顺铂6O~80mg,用生理盐水100ml稀释后经导管注入胸腔内,一周后复查胸片或B超,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1.3 疗效判定标准[3]

1.3.1完全有效(CR):胸水消失并持续4周以上;

1.3.2部分有效(PR):胸水显著减少50%以上并持续4周以上;

1.3.3无效(NR):胸水残留超过原胸水50%以上。

1.3.4以CR+PR为有效。

1.4 统计处理

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组25例患者共置管25例次,经导管注药38次,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时间7-30天,平均17.2天。完全有效7例,占28%,部分有效14例,占56%,无效4例,占16%,总有效率为84%(21/25);对照组23例患者共穿刺34例次,注药34次,完全有效3例,占13.04%,部分有效7例,占30.43%,无效13例,占56.52%,总有效率为43.48%(10/23)。两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2。

注:两组比较χ2=8.63,P<0.05。

2.2 副作用

治疗组25例患者中8例在注药后24小时内出现发热,2例出现胸痛,5例出现恶心、呕吐,8例出现导管阻塞(均为血性胸水病例)。对照组23例患者中6例在注药后24小时内出现发热,1例出现胸痛,6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胸穿后出现液气胸。两组在发热、胸痛、恶心和呕吐等副作用方面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见表3。

注:两组比较χ2=0.57,P>0.05。

3 讨论

3.1 疗效与副作用

正常人每天约有5000~10000ml液体在胸腔内形成并被吸收。癌性条件下,胸水产生和吸收遭到破坏[4],渗出增多形成大量胸腔积液。彻底排净癌性胸水是治疗癌性胸水的关键[2]。而胸腔置管引流和胸腔穿刺抽液化疗是治疗恶性胸水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研究中治疗组25例患者,完全有效7例,占28%,部分有效14例,占56%,总有效率为84%(21/25),对照组23例患者,完全有效3例,占13.04%,部分有效7例,占30.43%,总有效率为43.48%(10/2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可见与胸腔穿刺抽液化疗相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内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具有良好的疗效。在副作用方面,二组均出现了发热和胸痛、恶心呕吐,经过相应的物理降温、止吐、止痛等对症处理和护理,症状均得到缓解,二组在发热、胸痛、恶心和呕吐等副作用方面比较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此外,治疗组还出现导管阻塞的现象,对照组则有2例发生了液气胸。

3.2 优点

与传统的胸腔穿刺和胸导管闭式引流比较,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性小、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少、护理工作简便和胸腔感染风险小的特点。

3.2.1 创伤性小,安全性高

传统的胸腔穿刺抽液针尖易损伤肺组织而导致液气胸。而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导管管径小,插人体内部分硅胶质地柔软,不易损伤肺组织。本研究中治疗组25例患者无一例因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而发生液气胸,但在对照组中有2例患者在穿刺后第二天复查胸片时发现液气胸,占8.70%(2/23),考虑可能为穿刺针刺伤肺组织所致。这说明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安全性优于传统胸腔穿刺引流,对于患者创伤小、风险低、痛苦少。

3.2.2 操作简单,给药方便

传统的胸腔穿刺抽液不易一次彻底抽尽积液,常常需多次穿刺抽液,才能达到抽尽积液和多次给药的目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可以留置导管较长时间,持续缓慢的引流胸水,并可根据需要多次给药,避免了多次胸腔穿刺所致的气胸和感染等并发症。本研究中治疗组25例患者共置管25次,无一例患者置管2次;而对照组23例患者共穿刺34次,平均每例患者穿刺1.48次,增加了发生气胸和胸腔感染的风险。

3.2.3 导管留置方便,日常活动受限少

留置胸引管时,患者日常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如行夹管,患者行动时如果动作幅度较大,易导致夹管血管钳松脱或导管滑脱,这都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强度和难度。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可行封管,病人活动就可不受到限制,大大方便了护理工作。

3.2.4 局部伤口小,封闭性好

胸引管胸腔闭式引流由于局部伤口较大,如固定线固定不紧,外界空气易通过插管窦道进入胸膜腔引起液气胸和感染,在日常护理中需经常观察和注意引流管的固定和局部伤口的情况,增加了护理工作强度;而中心静脉导管管径小,穿刺伤口小,局部封闭性好,不易通过穿刺口渗漏进气体,大大降低了发生液气胸和胸腔感染的可能性,从而也减轻了护理的工作强度。由于中心静脉导管和胸壁穿刺窦道均较细,胸腔积液不易经穿刺窦道渗出,皮肤穿刺点容易保持干洁,从而减轻了伤口的护理工作,减少了伤口换药的次数。

3.3 护理措施

3.3.1 穿刺前的宣教和护理

胸腔穿刺前,向病人说明穿刺的目的和术中的注意事项,嘱病人在穿刺时尽量不要咳嗽或深吸气,术中不要移动体位,以免损伤胸膜,发生液气胸。

3.3.2 穿刺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恶性胸水的患者大多存在胸闷、气急、体质弱等情况,严重者呼吸困难(因胸水压迫肺、心脏所致)。在穿刺过程中,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穿刺,缺氧者给予吸氧,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及呼吸变化。如出现连续性咳嗽、咳泡沫痰或咯血,提示胸穿伤及肺组织,应立即停止操作。

3.3.3 控制引流和抽液速度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引流速度,一般为第一小时400ml,如无不适,第二小时引流500ml,首次引流总量不超过1000ml,间歇24小时后再次引流至无引流液。治疗组有2例患者在引流中出现面色苍白,恶心不适的现象,通知医生后,给予暂停引流,经平卧休息片刻后症状缓解,再行引流。胸穿抽液每次抽液量不能大于800ml,且抽液速度不能过快,防止抽液过多过快使胸腔内压骤然下降,发生肺水肿或循环障碍、纵隔移位等意外。对照组有1例患者在穿刺抽液至450ml时突感头晕、心悸、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血压90/60mmHg。通知医生后立即给予平卧,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予半小时后症状缓解, 血压恢复为120/70mmHg。由于我们注意控制引流或抽液速度,两组均未见患者因排液过快而引起纵隔摆动及肺复张后肺水肿等严重副反应的发生。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或胸穿抽液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引流液的色、质、量。两组均无一例患者发生短时间内引流出大量的持续性的鲜红色血性胸水的现象。

3.3.4 堵管及处理措施

与胸腔穿刺和胸引管相比,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容易发生引流不畅和阻塞的现象[5],应针对导管引流不畅、阻塞等原因予以相应处理。淡黄色胸水一般引流通畅,不易堵管;血性胸水中含有较多的脱落细胞及絮状物,易引起堵管,对此类患者应加强巡视,及时处理堵管现象。治疗组有15例病人引流出淡黄色胸水,无一例发生堵管现象;10例引流出血性胸水,其中有8例发生堵管现象。针对堵管应采用以下处理方法:①仔细检查引流管在胸腔外部分排除导管被压迫、扭曲情况;②调整导管位置:1例患者经调整导管位置,适当将导管退出少许后引流恢复通畅。考虑可能由于胸水减少、膈肌上升后堵塞引流管,或胸腔内导管过长、弯曲所致;③生理盐水冲洗:4例患者经20ml生理盐水加压推注冲洗导管后恢复引流通畅;④ 尿激酶推注冲洗:3例患者生理盐水加压推注冲洗无效,考虑可能由于血凝块、纤维素膜在引流管内阻塞,尿激酶10万U加生理盐水2ml注入导管[6],30min后将导管内容物溶解后抽出,引流恢复通畅。经上述措施处理后,中心静脉导管的堵管情况基本都能获得解决。

3.3.5 穿刺后一般情况的观察

穿刺后嘱病人平卧或半卧位休息,观察呼吸、脉搏和血压等情况。观察有无出现呼吸困难、发热、胸痛、咳嗽、咳痰等不适主诉。对照组有2例患者在第二天出现了气急、咳嗽、胸痛等不适。复查胸片提示肺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压缩,出现液气胸。一例患者肺压缩30%,经卧床休息和吸氧后,胸腔积气自行吸收。一例患者肺压缩70%,在局麻下行胸引管胸腔闭式引流,排除积液积气后,症状好转,液气胸情况消失。治疗组无患者发生液气胸。

3.3.6 防止导管滑脱

中心静脉导管由于管径小,质地柔软,容易发生导管滑出脱落的情况,所以置管后导管留置期间的护理措施和宣教非常重要。置管后应嘱患者勿剧烈活动,下床时用别针将引流袋固定于衣服上,以防无意中牵扯引起导管滑脱。经过相应的护理,无一例病人发生导管滑脱而影响治疗。

3.3.7 局部穿刺伤口的护理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过程中需注意保持穿刺点敷料干燥,每周更换二次透明敷贴;穿刺点如有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贴;每天更换引流袋均在无菌操作条件下,防止逆行感染。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在引流期间由于胸腔积液量大、胸腔内压较高,皮肤穿刺点处出现渗液较多,需经常更换敷贴,保持穿刺点干洁,以防止局部感染。如穿刺点渗出液很多,必要时可改行胸引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穿刺拔出穿刺针后,局部穿刺口需用大块胶布密闭封贴,防止外界气体经穿刺窦道进入胸腔,导致液气胸和胸腔感染。穿刺术后应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渗液和皮下气肿等情况。由于在临床治疗护理中我们注意保持局部穿刺点干洁,所以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胸腔和局部伤口感染。

3.3.8 心理护理

由于此类患者是肿瘤患者,心理负担较重,术前应对患者及家属介绍穿刺和置管的过程和优缺点,耐心解答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消除恐惧心理,以让患者保持平静、放松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操作。在引流过程中,主动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解决。对于应用化疗药引起的副作用,给予解释,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也有利于病情的稳定和症状的缓解。

4 小结

总之,与传统胸腔穿刺相比,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加胸腔内注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好,副作用少,护理工作的技术要求便于掌握及操作。在治疗中护理支持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只有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与医疗措施相配合,才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本研究所收集的病例样本量仍显不足,故应在今后的临床研究工作中进一步积累病例样本数量,对所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更仔细、详尽的统计分析,力求得到更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的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 Clementsen P,Evald T,Grode G,et a1. Treatment of m 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pleurodesisusing a small percutaneous catheter[J].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tudy. Respir Med,1998,Mar,92 (3):593.

[2] 徐永前,艾麦.恶性积液诊断与治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杜,2000:64~81.

[3] 林大任,李明毅.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J].实用医学杂志,2000,16(8):667~668.

[4] 方圻主编. 现代内科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军医出版杜,1996:1602~1603.

[5] Pollack JS, Passik CS. Intrapleural urokinase in the treatment of loculatecl pleural effusions[J].Chest, 199,105:868~870.

[6] 蔡怡,郝英霞,杨桂云,等.中心静脉导管在胸腔积液引流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5,20(13):26~27.

作者:王 怡 张佩雯

静脉导管引流胸水医学护理论文 篇2:

中心静脉导管在外科引流技术中扩展应用的初步尝试

作者单位:650041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寸新华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中心静脉导管在外科引流技术中的应用尝试,探讨其临床前景。方法 回顾分析279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外引流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9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无一例出现继发性脏器损伤、出血、气胸、导管源性感染等并发症,28例发生导管堵塞。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在外科引流治疗领域前景广阔,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外科引流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是一种插入中心静脉腔和右心房的装置,医务人员采用严格无菌技术,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将导管插入,奥伯尼尔克于1952年首次报道了中心静脉导管的应用[1]。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1月~2010年7月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为279例患者行经皮外引流治疗(其中恶性肿瘤晚期胸腹腔积液49例,闭合性气胸54例,结核性胸腹水67例,门脉高压难治性腹水32例,肝囊肿2例,高位胆管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1例,急性尿潴留膀胱造瘘置管48例,创伤性血胸26例),其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创伤小,引流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79例,男183例,女96例,年龄22~83岁,平均43.54岁。置管时间2~190 d(其中1例患者因高位胆管癌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成功,带管190 d),平均置管时间21.39 d。

1.2 材料 选用佛山特种医用导管有限责任公司一次性16 Ga单腔中心静脉导管无菌套盒,产品号:Q/19FSDG03-2002,其中含16Ga×20 cm导管、81 cm×60 cm导丝、扩张管、CF-ABC平针、Y针、导丝注射器各1根。

1.3 方法 患者常规取卧位,胸腔积液及积气的患者取坐位或半坐卧位,经影像学仪器定位后在拟置管部位消毒皮肤,局麻后用CVC盒中的套管针行迷路穿刺进针,当穿刺针进入积气或积液腔隙管道内,可见引流液或气体抽出,按置管步骤逐一置入导丝、扩张管、CVC。CVC置入约7~15 cm,缝针将导管固定于皮肤,接肝素帽或接引流装置。

2 结果

本组279例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无一例出现继发性脏器损伤、出血、气胸、导管源性感染等并发症,28例发生导管堵塞。54例气胸患者中52例经留置引流3~8 d气胸吸收拔除,2例导管堵塞改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治疗。49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置管引流3~40 d,患者胸闷腹胀明显缓解,8例堵管。67例结核性胸腹腔积液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并用抗结核药(异烟肼0.1 g/d,链霉素0.25 g/d,对氨基水杨酸4 g/d)导管注入治疗2~47 d,胸水完全吸收24例,部分吸收16例,18例堵管,9例失访。1例患者因高位胆管癌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成功,带管190 d后导管自行滑脱。门脉高压难治性腹水患者32例,带管时间3~39 d,给予放腹水加输蛋白利尿治疗,腹水得到部分控制。巨大肝囊肿2例,年龄分别为79、83岁,因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给予B超定位下穿刺置管引流。带管1~2 d后行无水酒精囊腔内注入治疗,3个月后随访,1例治愈,1例明显缩小。48例患者因急性尿潴留行常规留置导尿失败改用中心静脉导管经耻骨上穿刺造瘘置管引流2~18 d,无一例堵管。26例创伤性血胸患者置管引流3~7 d,无一例堵管。

3 讨论

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应用了30余年,给临床工作带来许多便利,其常规用途为中心静脉压监测、输血、补液、各种治疗用药以及胃肠外营养的通道[2]。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危重症医学领域、血液净化、自体干细胞移植及营养支持治疗[3]。随着微创理论在外科医学界的提出,怎样在有效治疗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打击,逐渐成为外科医生所关注的问题。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经皮外引流技术治疗浆膜腔及体腔内管道积液、积气,效果满意。亦有部分报道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包积液 、肝脓肿[4~6]。笔者认为,中心静脉导管在外科引流技术中的应用有以下优点:(1)安全性能高、组织相容性好、创伤小、操作可一人完成,患者易于接受;(2)一次置管后可反复多次引流,可多次留取标本,提高检查阳性率;(3)易于调节引流速度[7];(4)携带方便,固定性好,不易滑脱,不影响患者活动,提高其生活质量;(5)创伤小,可重复操作;(6)组织相容性好,排异反应小,可长期带管;(7)拔管后创口愈合迅速,瘢痕小;(8)导管外接口与多种给药装置匹配,易于局部药物给入。缺点:因该管内径为1.7 mm,故引流液黏稠时引流效果差,不宜采用此法。置管前需与患者及家属深入沟通,存在导管堵塞有再次置管可能。可行导管内肝素化,可防止含大量纤维蛋白的渗出液黏附及高凝血、脱落细胞等物质堵管[8]。亦有部分作者认为可用加热后圆孔针头在中心静脉导管前端各相距1 cm左右不同侧面造孔来预防导管堵塞[9]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在外科引流治疗领域前景广阔,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丁玲,张晶,王宜民.关于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须知.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9):434-436.

[2] Parulekar W, Di Primio G, Matzinger F, et al. Use of small-bore vs large-bore chest tubes for treatment of m 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s. Respiration,2001,120(1):19-25.

[3] 孙少川,王晓.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防治.山东医药, 1998,38(10):23.

[4] 廖清高,陈纪平,隋敏生,等.中心静脉导管在急危重患者抢救中的新用途.医师进修杂志,2002,25(11):41-42.

[5] 栾念旭,何大馨,纪霞.中心静脉导管在心包积液中的应用.河北医药,2007,29﹙2﹚:145.

[6] 张莉,燕红香.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引流肝脓肿效果观察.齐鲁医学杂志,2002,17(4):335.

[7] 陈群.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腔积液的护理.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8(1):81.

[8] 张毅宏.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积液引流的临床观察.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5,105(1):20.

[9] 张旭, 张朝满.气胸引流部位的改进.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8,18(4):7.

(收稿日期:2011-03-31)

(本文编辑:陈丹云)

作者:寸新华 郑刚 成永达 包静宇 饶涛 杨锐

静脉导管引流胸水医学护理论文 篇3:

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摘 要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2006年1月~2007年7月对135例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并做好置管操作及其护理。结果:135例患者中穿刺成功134例,失败1例。中心静脉留置管留置时间平均25.45天,因导管堵塞被迫拔管1例,无术口感染和导管滑脱。结论: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中心静脉置管 应用 护理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6年1月~2007年7月对135例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其中男95例,女40例,年龄13~76岁,平均34.7岁,其中大手术后病人40例,危重症病人95例。

材料:采用美国Arrow Ineternational公司产品,单腔16G.1.7mm×20mm双腔18G.2.mm×20mm。

方法:临床上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多首选右侧锁骨下静脉。本组中行颈外静脉穿刺者5例,锁骨下静脉穿刺者130例,其中锁骨上入路115例,锁骨下入路15例。

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取仰卧位,肩下垫小枕,头转向对侧,使颈伸展,在锁骨上胸锁乳突肌后缘压迫颈外静脉使之充盈,并观察颈外静脉的走向,选取充盈较好的部位作为进针点,局部麻醉后,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见到暗红色的静脉血,将引导钢丝进入后置入留置管,置入导管长度15~18cm。

锁骨下静脉上路径穿刺置管术:采用穿刺点为胸锁乳突肌外缘,与锁骨相交之顶角平分线距顶点0.5cm处,穿刺针与皮肤呈30~40°角向胸锁关节方向进针,见到暗红色的静脉血,将导引钢丝进入留置管,置入导管长度左而12~16cm,右侧12~14cm[1]。

锁骨下静脉下路径穿刺置管术:采用穿刺点为锁骨中点垂红与锁骨的胸骨端游离突的水平线的交叉点,穿刺针与皮肤呈15~25°角进针,见到暗红色的静脉血,将导引钢丝进入后置入留置管,置入导管长度同上路径。

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说明穿刺留置导管的意义及必要性,让其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天用75%的酒精消毒各接头及三通管,连续24小时输液者需要更换输液器。

保护置管局部的皮肤及导管:密切观察置管部位有无红、肿、脓点感染迹象,穿刺点每日消毒并更换无菌敷贴1次,当敷贴潮湿、松动、变污时及时更换。

导管妥善固定防止滑脱或移位:保持接头处于封闭状态,每天定时检查各接,防止松动,避免发生空气栓塞,液体渗漏、血气胸等半发症。

保持中心静脉导管的通畅,延长使用时间。①对连接CVP测压管的患者,每次测压后要关闭三通管,如导管内有倒流的血液,应立即用少量生理盐水冲洗干净,以免堵塞管道。②在输注酸碱药物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先输入乳剂,后输入非乳剂,输注刺激性药物及粘附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从导管抽取血标本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管。③每次输液完毕,采用正压封管,即一般注入肝素盐水3~5ml,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封管液余0.5~1.0ml时,边退针边推注药液(肝素盐水配制,一般用生理盐水250ml加入肝素納1支即15 200U即可)。

结 果

135例患者中穿刺成功134例,失败1例。中心静脉留置管留置时间1周以内者5例,2周以内者15例,3周以内者25例,4周以内者45例,5周以内者20例,6周以内者10例,7周以内者10例,8周以内者5例,平均25.45天,因导管堵塞被迫拔管1例,无术口感染和导管滑脱。

讨 论

中心静脉置管使用人体大静脉,如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能直接快速输注大量液体进入循环,是危重患者抢救及大手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治疗手段,同时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进行监测,是一般静脉穿刺或血压监测所不可替代的。

长期静脉输液而外周静脉条件差和全胃肠外营养患者,采用中心静脉置管,不但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而且避免了外周静脉穿刺引起的静脉炎和外渗性损伤,避免了刺激性高浓度药物对血管的损害,消除了静脉输液过程中的疼痛感,保证液体按时输入,提高了治疗效果。

中心静脉压监测:中心静脉是指接近右心房及胸腔内的大静脉,中心静脉压是衡量左右心房排出回心血量和判断有效循环血量的指标。因此,中心静脉置管输液的同时可以监测中心静脉压,借以观察血容量的动态变化,帮助我们分析控制输液量,调节输液速度。

引流心包及胸腔积液:由于导管组织相容性好,引流速度易控制,留置时间长等优点,王氏等将同样的技术用于心包积极液及胸腔积液的引流[2,3],进一步扩大了置管术的应用。

留取静脉血标本:江氏等对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在导管处取血进行生化检查,同时采集周围静脉血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统计学处理差别无显著性。说明采用中心静脉导管处采血,不仅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保护了血管,同时又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

中心静脉置管为患者建立了一条输入刺激性药物和急救药物的通路,并可用来测定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置管的一般禁忌证包括穿刺静脉局部感染或血栓形成。相对禁忌证与特殊部位穿刺禁忌证为凝血功能障碍,但并非绝对禁忌证,此类患者以及其他可能因穿刺导致致命性并发症的患者必须严密监护。

参考文献

1 舒建昌,杨绮红,黎铋思,等.锁骨上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286例次分析.实用医学杂志,1999,25(9):21.

2 王彩娣,邹瑞芳.深静脉插管留置针作心包引流.护理学杂志,1997,12(6):385.

3 张晓荣.深静脉置管术在肝性胸水引流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1997,12(4):41.

作者:李国洪

上一篇:小企业环境保护整治方案下一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诚信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