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探究论文

2022-04-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中阶段学业压力繁重,学生更加需要“劳逸结合”,从繁重的题海中挣脱,动手开展多样的化学实验,推动他们化学能力的提升以及科学思维的成长,最终实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新性。双减下,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从灵活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的角度去设置实验,利用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探索未知的奥秘,增进综合能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实验教学探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实验教学探究论文 篇1:

高中化学新课标下探究实验教学的探究

摘 要: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改革不同于实验改进,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变革,更是针对教育理念的改革,是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结论的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过程转变的改革。新课程的实施效果和高中课堂实践都说明了探究性实验教学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虽然实施过程中有很多障碍,但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加大,所有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实验;教育功能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在化学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实验不仅是一种为学生提供感性知识的直观手段,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和兴趣,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我国课程改革认真分析了化学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重新审定化学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堂内容及教学评价等方面。侧重于新课程理念、探究教学模式和探究教学策略的研究居多,关于探究性实验教学设计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高中化学新课标下探究实验教学的探究”为课题,具有多重意义:①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②充分发挥化学教育功能。③有助于课堂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④充分体现创新教育。⑤有助于一线教师理解新课程理念,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

1 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中学化学教学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作为化学教学系统子系统之一的实验教学应不断丰富其功能,以实验教学为载体从多方面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质。

1.1化学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它是促进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性的一种重要内在动力,具有较强的动机功能。学生通过感知教师演示实验的现象和观察各种实验仪器、装置而产生直觉兴趣。但不能仅仅满足于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应要求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引起某种化学变化的原因。鼓励学生独立选题,开展探究性、研究性实践活动等。

1.2化学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取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

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多种能力是同活动密切相关的,离开了实践活动,无论是技能,还是能力都无从谈起,也无法得以表现。化学教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特殊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在这种学习实践活动中,教师讲解并进行示范,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练习,并逐渐达到动作要求,最后形成熟练的实验技巧。这种学习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重要作用。

1.3化学实验教学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教与学的主体。教师作为主体的意识、能力、人格充分地渗透到教的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以教师主体性的弘扬为条件,是对教师主体性的肯定。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在探究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探究的程度等方面,都要受到自身的知识基础、能力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1.4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

针对目前的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要求实现从“读化学”、“听化学”,向“做化学”、“探究化学”的转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科学探究体验,可以使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2 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2.1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载体。以实验为载体学习化学是有效的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以通过实验研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愿望,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动手操作,体验科学家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可以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验证假设或猜想的主要方法,而且为他们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

2.2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使化学课堂教学“活起来”。

化学实验本身就具有引发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的先天优势,但只有当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了解探究问题的真正价值时,所形成的兴趣才能保持稳定性和持久性。实践证明,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模式既可促使学生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同时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创新欲,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探究、创新的过程中,学生的一个个闪光点,在给学生带来成功喜悦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有启发性的惊喜,这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更成为师生进一步探索、交流和学习的动力。

2.3化学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化学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活动,可以把观察、实验控制、收集事实、分析和统计结果等科学方法融于一体。通过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这些是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在未来社会全面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

3 开放性实验探究案例:金属钠与稀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物探究

3.1引入问题

通过《碱金属元素》的学习以及教师课堂演示实验,学生掌握了钠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了解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及反应产物。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活泼性质非常强的钠与硫酸铜溶液作用时,会得到什么产物?部分同学根据钠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知识,毫不犹豫地认为钠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也有部分同学会产生疑问:钠是先给水反应,还是先把铜置换出来呢?这时,通过教师引导,就形成了很好的探究“焦点”。

3.2猜想与假设

教师可组织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全班同学的猜想和假设主要为两大类。一是钠先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生成产物为单质铜的红色沉淀和硫酸钠溶液;二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在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3.3提出实验方案

因为探究课题的开放性强,各个学生小组提出的实验方案五花八门。总结起来,主要部分基本相同:取绿豆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洗干煤油后,加入一大试管中,用分液漏斗向大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其中有的实验小组,为了验证实验中有氢气产生,还添加了其他实验装备。有代表性的两类为:一是用导管将气体导入灼热的氧化铜试管中。二是在分液漏斗的顶端套一气球。

3.4实验探究,实验现象

通过分组实验,同学们主要得到了如下几种实现象。

3.5解释交流

当学生完成了实验探究之后,互相协作交流,最后得出结论。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首先是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氢气;然后氢氧化钠在和硫酸铜反应,生成兰色的氢氧化铜沉淀。部分实验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中有黑色的固体物质为氧化铜。学生交流讨论后,认为,金属与水反应是剧烈的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使部分氢氧化铜分解产生黑色的氧化固体。那么为什么钠会先和水反应呢?对于这个问题,有2个学生在实验报告提出由于硫酸铜溶液中水分子的密度比铜离子大,此时相当于生成了水合硫酸铜,铜离子被水分子包围,因此钠先与水接触反应。

3.6教师评价

通过探究性实验,绝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实验的方法,能够合理分析实验现象,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能提出合理的结论。通过批阅学生实验报告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知识基础较好,但普遍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及实验方法评价较教低。同组成员彼此间评价较高,跟自我评价部分相矛盾。因此,学生对相互评价还没有建立正确的态度,评价失真。

4 结语

探究性实验教学所经历的历史嬗变和蓬勃发展,使教师能更清醒地认识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当前化学教育教学改革中所承载的重要意义。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将逐渐“精细化”,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将越来越丰富,它将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将成为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一块沃土。随着经济的发展,化学实验仪器、设备和条件日趋完善,相信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前景将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 黄东芳等.北京市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J].化学教学,2000,(10).

[2] 郑长龙.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96,(3).

[3] 马志成.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2,(7-8).

[4] Shiland,T.W.Construetivism:TheImplicationforLaborato work.Joumal

ofChemicalEdueation[J],1999,76(l):107

[5] 唐崇高.研究性学习与中学化学教学[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

[6] 杨马林,论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素质教育中的作【J/OL】,2004.http://www.sqdaily.com/20040906/ca61650.htm.

作者:吴玲珑

化学实验教学探究论文 篇2:

双减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摘要:高中阶段学业压力繁重,学生更加需要“劳逸结合”,从繁重的题海中挣脱,动手开展多样的化学实验,推动他们化学能力的提升以及科学思维的成长,最终实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创新性。双减下,作为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从灵活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的角度去设置实验,利用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探索未知的奥秘,增进综合能力。

关键词:双减;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化学实验是提升高中阶段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活动,而在当前化学教学中,受多方因素影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实验的重视度不足。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对于化学实验都不够重视,教师往往直接用讲解的方法结束一个实验过程,而学生也只是更加注重课本上的理论,更多的时间都是安排在题海之中,忽视了实验操作经验带来的效用。

第二,学生的实验兴趣低迷。实验是需要动手操作的环节,而这个环节只有保持一定的自主性,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然而现时的化学实验教学以固化或者单一的模式展示,很少给予学生自主设计和探索的机会,这也就使得学生渐渐丧失了实验的兴趣,不想或者不愿开展实验课程。

第三,实验的丰富程度不够。实验是探索多样事物特性的途径,而事物本质多样,需要经过不同的方式去探索才能够激活学生的科学思维,但当前化学实验模式固化,甚至对于某个知识只采取固化的实验,丰富程度不足,这让学生无法真正利用实验实现创新目标,从而降低了实验教学效果。

二、双减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1、深度挖掘内容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可用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素质。首先,教师可从实验纪律、环境卫生、节约药品以及科学处理实验废弃物等细节开始,看学生能否做好这些工作。如果将废纸、废弃药品随意丢进水槽中,不仅会使下水道堵塞,还有可能产生有毒气体,进而威胁到师生身体健康。

以“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这章知识为例,在学习完后,许多学生都能意识到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如果过度吸入很有可能引起中毒反应。因此,教师可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在化学实验中,可采取什么措施以减少对周围环境及人身体健康的破坏。其次,教师还可向学生介绍我国近年来一些新技术成果,不动声色地向其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再次,教师可让学生自主探索学校周边环境情况,在学生大概了解后,可让其自主制定治理计划,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化学物质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同时认识到人类也在积极解决污染问题。这样的教学既可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积极性,也能够充分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与科学素养。

2、创设实验情境

在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能够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实验情境,帮助每位学生可以以一种更加直观、立体的方式,投入化学实验的学习情境当中。通过情境的创设,营造实验气氛,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注意力,帮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此情境下,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熟悉化学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同时,要能够引导学生大胆创新,以此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化学实验学习。

例如,教师在进行“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一课题实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这一教学辅助手段,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如果教师在讲台上进行演示,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和教室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无法及时观察到该实验的细节变化,因此,教师可以寻找一些视频为学生进行播放。通过视频,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氧化铝、氢氧化铝、可溶性铝盐的重要化学性质,并且能够清楚地观察到铝燃烧实验的现象,了解“铝表面氧化膜”的保护作用。通过视频和音频刺激学生的学习感官,让学生能够对化学实验产生兴趣。同时,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化学实验情境,让学生能够以一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化学实验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增强学生的化学意识。

3、设置问题引导

通过问题引导,能够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促使学生更为顺利地进行学习,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进行自主学习,并积极探索问题,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法。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学习目标,促使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并朝着目标努力学习,实现自身全面进步。合理设疑,是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步骤。作为教师,需要重点关注提问环节,并针对提问方式进行有效创新和优化,促使其呈现出灵活多样的特征。教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通过导入设疑,引出相关话题,引导学生的目光集中在课堂之中,并能够更好地走进实验活动,对相关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和积极讨论。而为了能够实现实验活动的顺利开展,可以通过巧设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促使其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主动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在讲授“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时,教师可以展示啤酒、红酒及白酒等实物,由此通过酒精引出乙醇。同时顺势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见过喝酒后容易脸红的人吗?”“你知道为什么会脸红吗?”然后,教师可以展示酒精灯,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相互交流,得出乙醇的一些物理性质。接着,可以开展实验探究,准备一支试管,其中放入少量无水的乙醇,并向其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在放进试管之前,需要使用滤纸,将新切的一小块金属钠表面的煤油擦干。放进试管以后,需要第一时间使用单孔塞塞进试管口,单孔塞上配有医用注射针头,拿出另一支小试管,倒扣在针头上,收集并验纯气体。之后将其点燃,同时准备一个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烧杯壁,出现液滴后,及时将烧杯倒转,并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相应结论。这样的实验过程说明了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学生能够更为自然地进行自主学习,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实现自身化学思维的有效提升。

三、结语

双减下,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应注意循序渐进培养學生具备良好科学素养,让学生在了解一些实验方法基础上,促使其形成正确实验操作习惯。并且随着学生化学知识不断累积,教师应在后续实验教学中,强化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与科学素养,这对于提高其实验能力有着极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周俊.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研究[J]. 文渊(高中版),2020(6):452-453.

[2] 余洁. 浅析高中化学实验高效教学的方法[J]. 南北桥,2020(18):181.

作者:王健

化学实验教学探究论文 篇3: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摘要: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指南针”的出现,国家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中,教育工作者对此也争先恐后,使得化学实验教学策略的探究热点始终犹如“灼热的炼钢炉”。本文就以初中化学为例,简要阐述核心素养视域下实验教学,以期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实验是验证化学里一个兴趣问题的典型代表,而化学实验则是落实科学素养和提出化学教学认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提升学生深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的诸多中学校区,因受教学理念与模式滞后等因素,制约着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为响应国家号召,追赶新课改的脚步,化学教师应加大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借助实验作为辅助促进学生理解,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化学实验教学是学生保持乐于参与教学活动的原因之一,更是学生的课堂调节剂。而教师要做好化学的启蒙教育,想要长期持续地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就需要将初中生的实际心理状态和认知结构水平作为切入点,以先行组织者策略和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为辅,充分利用他们好奇心强的心理,巧设化学实验情景,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一系列化学科学实验活动。以“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教学为例,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NH4+、Cl-、 SO42-分别开展实验并观察现象。各小组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NH4+加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了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Cl-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教师要极力满足学生“想做”到“会做”的需求,鼓励和支持他们大胆开放脑力,促进学生对知识与实践技能产生更有效的意义建构,使得学生的知识系统得以强化,最终在化学领域上建立起化学基本观念,提升对化学实验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二、借助媒体技术,加速实验革新

“科学教法,贵在涌立潮头,开拓创新,人本为先。”“信息技术教育”是创设学习情境的一种重要方式。演示实验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之下将化学知识由“繁”向“简”过渡,促进化学实验教学多样化的发展。如在SO42-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后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后,宏观上学生通过观察能看到白色沉淀物;但是在微观上他们无法理解白色沉淀的具体形成过程,对实验结论百思不得其解,阻碍学生知识内化进度。所以教师可以抓住先进的信息技术优势,利用flash制作实验动画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再次重现实验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动态效果,进一步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事物依托,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通过使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切不可轻重不分本末倒置,本模块教学教师必须保证正确科学性。

三、开展课外实验,开阔知识视野

实施化学实验,就是“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教室延伸到社会”的一个循序渐进过程。突破“一刀切”创新课外实验活动,可以让学生升级自己的思维层次、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为力避化学教学与生活脱节现象的发生,还可以将化学实验定义为综合利用身边的资源尤其是生活中易的材料、器具等进行改进或开发进行的一类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富有创造性的实验教学活动。例如,实验室中以过氧化氢为原料、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实验,我们可以用矿泉水瓶代替试管(锥形瓶)、输液管代替长颈漏斗、盆代替水槽等,实现化学实验生活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学生学习理论走进误区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事物依托,让学生通过课外小实验来验证,将得出的结果进行再加思考讨论,便解决学生误区,也可以使学生对这些理论进一步加深。教师应把握时机,抓住课堂良好生成性资源,開展有针对性的课外活动,充分挖掘其隐含的教育教学价值。凸显化学的实用性,有的放矢渗透科学态度与责任意识,收获常规教学无法收到的效果。

四、布置家庭实验,拓宽思维宽度

家庭小实验是化学知识的延伸与升华,是课堂教学的扩展和深化。现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切入口,就是要从实验入手,平时鼓励学生多做自主实验,培植学生自主探知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迫切传递知识与经验,为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对化学实验课程进行一定的压缩,造成学生“纸上实验”,学会实验而不会实验。为解决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相互交流的机会与平台,可合理设计实验主题生活化,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家庭小实验,弥补过多错过的知识技能。一般而言,家庭小实验的内容与实际的关联性较强,趣味性浓厚,且实验用品比较常见。学生积极开展家庭小实验,能够在探索中寻求真理。从生活出发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软、硬水检验”家庭小实验,让学生身临其境,真真切切感受化学就在生活当中。家庭小实验迫使学生主动的动手实验,认真观察现象并独立思考问题,通过对实验的反复思考,学生可以捋顺自己的思维过程,让理论知识再进化,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不仅如此,家庭小实验还可以用生活物品替代化学实验中某些相似的仪器,演变化学实验具体生活化,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学生的学情替换生活物品,只有以掌握化学专业仪器为前提,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替换的意义通过家庭小实验不仅扶植学生学习实验,会做实验,还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在改革路上方兴未艾,教学事业的发展也在蒸蒸日上,化学实验的教学越来越被教育者们重视。拥有了筷子并不意味着就能生存,拥有并且会使用才是生存的本质,化学实验教学亦是如此。运用现代化优质教育思想不断开辟科学、有效的新教法,不仅能提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还能提升科学素养,未学生今后步入实验化学界提供充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田列.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2(02):117-118.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2.058.

[2]郑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学化学,2021(12):1-3.

作者:胡正喜

上一篇:股权收购合同下一篇:投资入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