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个性化大学英语论文

2022-04-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产物,就业工作是其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标志。校友的特殊性对推动独立学院就业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加强校友工作是促进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有力抓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独立学院个性化大学英语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独立学院个性化大学英语论文 篇1:

论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对策

摘要: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提升需要通过定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及注重实践环节等方式来进一步强化专业建设,并需要组建学科团队以提高教学能力、强化学术研究以提高科研能力、构建评价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种方式优化师资结构。此外,还需要规范教学管理,建立标准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灵活机动的学生学习机制来保障教学相长,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专业建设 师资结构 教学管理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独立学院,是由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社会组织或个人进行合作,按照新机制和新模式举办的、属于民办性质并享有独立法人财产权的高等学校,是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它既不同于公办高校,又不完全等同于母体学校,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表现。

经过几年的发展,独立学院在社会中的影响已非常明显,是社会中重要的教育资源。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独立学院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问题是直接影响独立学院发展的关键问题。独立学院若想健康发展,必然要加大力度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我国现阶段独立学院存在的一些问题,独立学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健康长远发展的目标。

一、强化 专业建设

独立学院的发展依托于专业设置。独立学院专业的设置需要根据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并根据独立学院的特色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学。

1、定位培养目标。有些独立学院将母体高校发展稳定的成熟专业和特色专业作为本学院专业设置的基础,这本应成为独立学院的特色,但是这种行为同时也会导致不顾自身生源特点、不顾市场需求的现象出现,导致培养目标不明确。当独立学院不能够重视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人本理念和创新理念,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够,就不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独立学院的发展也将会受到掣肘。

母体高校一般都是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主要培养研究型和设计型的科研人才,而独立学院需要注重培养工程、技术型的实践型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则需要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在高素质、应用型、个性化培养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根据就业市场的行情变化不断调整专业及课程内容,使人才培养目标能够紧随社会变化,用良好的就业保证独立学院的长远发展。也就是说,独立学院需要以市场为立足点,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和岗位工作能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2、优化课程体系。大多数独立学院的教学计划,忽视了独立学院的学生与母体高校学生之间的差异,不能够适应独立学院的发展,这就导致课程体系上设置的不够合理。课程结构上往往专业课的比例较大,对于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上课时间多、自学时间少等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往往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才能。诸多课程体系设置上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在独立学院的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可以提倡以专业知识学习为重点的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适当减少基础理论课的时间,并加大实践课所占的比例。基础理论不要太深太广,可以适当加大专业技能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课程体系设置上,既应该考虑到母体学校的专业所能够提供的后援力量,也需要考虑地方经济和区域社会的发展,以便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3、注重实践环节。现在许多独立学院模仿了母体学校的培养目标,执行的是母体学校的培养计划,对教学实践环节重视不够,没有充分挖掘社会上的各类教育资源,使得实践教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能达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与其他高等学校相比,独立院校应该更加重视实践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增加实验教学,保留少量经典性、验证性的实验,增开综合性和应用型的实验,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掌握科学的科研和实验方法。在实训教学中,根据一线工作需要适时调整实践环节,通过基本技能培训、专业技术实践、综合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开发等,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并加强职业规范化训练,培养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等,直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的人才。此外,还需要注重高新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接触或掌握高新技术或设备,在科研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将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体系,整合改造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融合实现对人才的打造。”[1]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优化师资结构

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不高,很大程度上与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不足有关。现阶段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确实存在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只有将师资结构进行合理优化,才能够更好的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

1、组建学科团队,提高教学能力。

独立学院的母校教师和外聘教师较多,专职教师队伍相对薄弱,直接影响了独立学院的学科团队建设。“在教师资源相对短缺的情况下,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先天的不足。”[2]母校教师有自己单独的教学任务,部分从母校退休的教师存在年龄、身体各方面的问题,年轻教师又存在着教学经验不足的现状,外聘教师也给教学管理方面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可以说,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独立学院的健康长远发展需要一支数量充足、事业心强、业务素质优良的专业教师团队。可以积极引进人才,充实师资力量,培养独立学院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双师型教师、青年教师培养,充分利用老教师的丰富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梯队;通过学科團队共同进步,不断改进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利用集体备课等方式,互相学习和交流教学经验,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和教学水平。

2、强化学术研究,提高科研能力。

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理论与技能相结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创业,营造以专业基础为平台、以实践能力为发展的良性氛围,这些都需要独立学院教师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并具备较强的应用开发研究能力。但是现阶段独立学院教师的实践技能不熟练,缺乏科研兴院的动力,在科研能力方面的表现不容乐观。

造成独立学院科研能力弱的原因有很多,如部分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一旦遇到效益更好的单位就会选择跳槽;或者独立学院单纯的克隆母体学校,没有能够培养出重视科研与实践的氛围;再加上独立学院中存在从母体学校退休的专家和青年教师,由于身体原因或者经验缺乏难以进行较为深入的科研工作,导致独立学院整体科研水平质量不高。

为了提高独立学院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必须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必须在全院范围内增强科研意识,健全科研机构,适当与当地政府或企业合作,参与相关的技术难题攻关;要加大科研投入,提供创新平台,“独立学院要针对年轻教师多、职称低、资历短、申报课题难,但工作热情高、后劲发展潜力大、敢于创新的特点,有意识鼓励与引导年轻教师参与科研活动。”[3]因此,就需要学院层面提供相关资金支持和实验条件支持,并引入奖励和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此外,还需要鼓励团队合作、优势互补,将老教师的经验和年轻教师的精力结合起来,依靠群体的共同努力实现科研的持续发展。

3、构建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独立学院作为以新机制和新模式建立的高等教育机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学院生命力。构建公平公正的教师评价体系,是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积极进取的教师队伍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构建一个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既可以改进独立学院教师队伍中存在的教学问题,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也能够激励教师发挥潜能,尽可能多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为教师营造公平、有序的良性竞争环境,实现教师与独立学院的共同发展。

在构建评价体系的时候,各种评价标准和方法必须让所有参与者了解并能够参与进来,结果必须及时公开,评价标准和各评价机构之间的权重应该根据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分配。评价标准应该包括品德、知识、能力、业绩等方面。如教师的素质标准中应该涵盖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研究素质和专业知识素质等,教师的能力标准方面应该涵盖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评估能力等方面。同时,评价标准中也应该明确进行评价的相关部门,如必须包括学生、系部评价组、学院教务评价组和学校专家评价组等,从而尽可能全面和公平的对教师进行评价,达到预定的评价目标。当然,评价体系的建立并不仅仅是指建立评价指标和进行实际评价,还需要包括对评价信息的整理及反馈,及时进行相关工作的总结。

三、规范教学管理

规范独立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为了实现其教学的基本职能,需要平衡和协调独立学院教学运行的各类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可以从教学管理制度和学生学习机制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1、建立标准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提升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必须重视教学管理工作。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管理中,独立学院大多数做的并不尽如人意。有很多学院的教师,无论是来自母体学校还是外聘教师,没有注意到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如基础稍差、自律性差、兴趣广泛、发散思维强,授课时采用几乎与母体学校相同的教材,教学方法也一样。学生对于课程不感兴趣,或者听不懂,导致上课的积极性骤减,直接降低了学习效率。同时,由于独立学院缺少一支专业的、固定的教师队伍,因此教学与考试的随意性较强,学生很难找到外聘教师进行答疑,学生的课堂效果与教师的工作绩效难以量化与持续性考核,这样就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

为了改善现有的状况,必须要建立一个合理有效、标准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可以根据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重点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本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有侧重的进行教学计划的改进;可以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在降低理论研究难度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实践性学习,并形成基本性的文件,保证教学管理的一贯性和统一性;可以强化对于教师的监督考核制度,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教师的工作状况,并及时予以反馈和改进,适当的激励与惩罚制度都必不可少。独立学院必须建立标准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让全院上下能够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当然,这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2、建立灵活机动的学生学习机制。

独立学院在创建初期往往为了争取生源而开设了一些热门专业,基本上都是照搬母体学校的模式。开办以后,大多数的专业设置并没有根据市场进行适时调整,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所学专业兴趣不高,出现了喜欢专业以外的选修课的现象。同时,与母体学校相比,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自主性稍差,不愿意接受单一枯燥的课堂教育模式,大班授课的模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之,以往较为僵硬的教学和学习机制不能够适应独立学院的发展。

独立学院应该充分发挥民办学校机制的灵活机动性,允许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学习渠道和学习自主选择性。独立学院可以建立和完善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可以增加选修课的比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现实需要增開某些课程;可以建立学院和企业的共同培养机制,将以往简单的课堂学习变为与企业共同培养,让学生在企业单位进行相关的学习。当然,灵活机动的学习机制并不是放羊式的松散管理,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针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积极引导,让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是独立学院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只有正视独立学院现阶段教学管理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应对之道,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用制度规范教学行为,用制度严密教学环节,用制度保证教学质量。”[4]只有在教学管理中形成完备的制度保障,才能够使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逐步提升,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柏娜.独立学院教学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视角,2011,(3)

[2]尹大家.谈独立学院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3,(1)

[3]赵光年.培养独立学院教师队伍科研创新能力的探析[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5,(3)

[4]袁岳虎,苏强.独立学院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1,1,(2)

作者:魏贤威

独立学院个性化大学英语论文 篇2:

做好校友工作,推进独立学院就业工作

摘要 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产物,就业工作是其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标志。校友的特殊性对推动独立学院就业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加强校友工作是促进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有力抓手。

关键词 独立学院 校友 就业

独立学院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标志,于1999年登上历史舞台,九年来从无到有,招生规模从从小到大,社会声誉逐步建立,已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六届毕业生。而就业工作作为检验独立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普遍现象,据相关统计,200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559万人,加上2007年尚有70万-80万大学生未能就业。因此,2008年,实际需要就业的大学生超过600万人。由于独立学院依靠母体资源办学,成为高校“扩招”的主要力量,同时因办学历史短,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培养质量的社会认可有待建立。部分舆论将“扩招”视为大学生就业难的“罪魁祸首”,这为独立学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独立院校多属三本招生,从统计资料看,各独立学院就业情况不一。一定程度上说,独立学院对就业工作的关注甚至高于普通公立大学,因为招生、就业密不可分,就业工作对独立学院招生工作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为做好就业工作,独立学院在就业工作方面的投入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就业经费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导入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但就业工作的特性决定这是一项长期工程,作为衡量就业工作的重要指标——就业率,短期内说明不了太多问题。就业率的背后应该是处理好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关系,而且这个就业率还应体现校友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质量。

浙江大学前校长潘云鹤教授曾说“校友是大学最重要的成果与财富”,这佐证了校友资源潜能巨大,可以推动母校的稳定发展。相比与历史悠久的公立大学,独立学院发展历史短,校友数量少,且正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从反哺母校的角度说,可能还为时尚早。但也正因为这批校友刚刚起步,作为在校生未来发展的样本,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本文将从独立学院校友的特征,校友工作对就业工作的价值和如何加强校友工作推动就业工作进行阐述。

一、独立学院校友的特征

1.从规模和就業质量看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过渡的产物,也是高校利用优质资源办学的产物,因发展历史短,校友数量相对较少。独立学院专业设置较符合社会需求,强调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观,校友毕业后多在中心城市就业。同时,独立学院学生家境相对较好,家庭社会关系为其毕业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例,2003~2007年,共有毕业生9200余名,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地选择杭州、宁波、温州等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的达到70%以上。

从学生就业流向看,广泛分布在部队、高校、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三资企业、金融单位、医疗卫生单位等不同类型的单位。就业质量相对过硬。

麦可思公司(MYCHESS)公布的2008年中国大学“就业与工作能力指标”排行榜(“CHESS大学排行榜”),在其中的中国其他本科院校(211院校除外)“就业能力前50排行榜”中,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10所高校并列第22位。

该排行榜分“就业能力指数(%)”、“毕业半年后平均就业率(%)”、“毕业半年后薪资中位值(元/月)”、“毕业时掌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能力满意度(%)”五项指标。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除一项外,其它四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值。其中“工作能力满意度(%)”指标达92,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四所大学并列榜首。

2.从校友发展现状看

独立学院校友基本上毕业1-5年左右。从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角度看。他们都处在“确立阶段”,即选择、安置阶段。

从独立学院校友的发展实际看,可将校友分为两类:一是处在事业适应期(1-3年),二是事业发展期(3-5年)。前一个阶段的校友,刚刚进入职场,利用三年时间完成角色转变和毕业后的再学习,以跟上职业发展的步伐,这期间工作的变动相对频繁;后一个阶段的校友,其职业生涯进入一个相对平稳发展的阶段,即随着对第一阶段的适应,对个人和工作世界有了进一步了解。明确了发展方向,从频繁的变动走向相对的稳定,该阶段的校友在职位升迁和创业方面会有较为明显的进步和发展。

二、独立学院校友工作对就业工作的价值

校友工作对就业工作的推动既是直接的,也是隐性的。所谓直接,就是校友可以为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就业信息,或者直接提供就业岗位。所谓隐性,校友工作有助于通过跟踪调查校友发展情况,反馈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情况,有利于独立学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改革课程设置,调整培养方式。而这个周期相对较长,对未来的就业工作的促进相对隐形。

从独立学院的校友特征看,加强校友工作有助于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就业工作。

1.校友工作可以为独立学院提供实习岗位和就业岗位信息

按照上文校友发展阶段观看,校友的作用发挥也可分为两个层次。处在事业适应期的校友可以为母校提供实习和就业信息,而处在事业发展期的校友,因积累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其信息源相对发达,可以提供除本单位以外的其他社会机构的岗位需求。

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而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高达51.29%。此外,据重庆市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表明:44.82%的被调查者认为最有效的就业方式是通过家庭、个人社会关系和找熟人;其次,才是通过人才机构举办的招聘会、个人自荐、学校组织的就业推荐活动,分别占17.11%、15.18%、14.97%。

从最有效的求职方式调查看,中国“熟人社会”的特征在就业工作中表现的非常明显,而且我们也发现,在就业质量较高的毕业生群体中,经正常程序,但以非公开形式招聘录用的占据了一定比例,即优质就业岗位未对社会公开即内部消化,尽管这里涉及社会公平的问题,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发展,优质岗位公开招聘的数量会有上升的趋势,但从就业渠道看,优质就业的校友可以为独立学院毕业生提供这些就业资源的信息。

由于独立学院办学的特点,以及校友自身条件,校友创业的欲望和冲动相对较强,一批优秀校友的企业可为母校带来客观的就业岗位。这一趋势已为不少真实的案例所证实。

2.校友工作可以为独立学院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帮助

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相对更切合市场需求,在应用型培养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大,同时由于教育成本的问题,学生毕业后进入就业市场的比例也

相对更高。

独立学院校友的成长史也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见证史。不可否认,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不合理的限制,如某些单位在招聘过程,明确提出不招独立学院毕业生等。因此,独立学院校友还承担着被社会认可,承担着证明独立学院办学质量的重任。

进入社会1~5年的校友因正处于事业的起步阶段。其就业、择业、创业的经历说服力较强,与在校生更容易形成共鸣。

当前,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推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理论高度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生涯理论源于西方,课程引进后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有待检验。不少高校的生涯规划课程一定程度上还只是就业指导的延伸,课上激动,课后淡然的现象还比较明显。

将校友工作纳入到独立学院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有助于理论结合实际,同时优秀校友的示范性将大大增强在校生的自信心,增强在校生的生涯规划意识。

而且独立学院可以通过请进来的形式,为校友和在校大学生搭建一个平台,为在校生找到合适的“校友导师”,为今后更好地走出去打下一定基础。

3.校友工作可以为独立学院校友发展提供机遇

就业工作是全局性的工作,也是长线工作。就业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在校生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要为毕业的校友提供发展平台。

独立学院的校友工作更要着眼未来,着眼于长期的“给予”而不是简单“索取”。如果说历史相对悠久的公立大学可以从校友身上获得很多发展的机会和资源的话,那么独立学院的校友工作,应该给予这些年轻的校友以更多的培育机会,为校友今后的反哺打下基础。

毕业不代表独立学院对学生培养的结束,而是进入了一个相对漫长的“售后服务期”。在这个售后服务期,独立学院可以提供很多方式帮助校友在职业生涯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比如免费的或者低廉的培训课程。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等,以及在大有前途的产学研合作中,为校友提供参与机会等。

三、独立学院做好校友工作。推动就业工作的途径和措施

1.加强在校生和校友的荣校意识教育

独立学院因其历史短,人文积淀相对薄弱,通过校友工作推动就业工作。就必须加强荣校教育。

首先,每位在校生都是未来的校友,情感是维系校友的唯一纽带,因此高校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人本思想,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有所成、学有所得方能在未来就业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为母校争光添彩,为就业工作打开市场。

其次。切实提高独立学院办学水平,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学院与校友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让校友了解学校的发展,增强校友自豪感。才能让校友自觉地、长期地支持学校的就业工作,为在校生提供就业与发展机会。

2.做好校友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从目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看,除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进入银行等相对稳定的“金饭碗”行业外,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的校友工作流动性非常大,据不完全统计,大学毕业生在1—3年间跳槽率达到70%。以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校友为例,在调查的已毕业的名校友中%换过工作。

独立学院前几届校友都是“黄埔一期”,对独立学院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由于校友发展的不确定性,校友信息的更新存在一定困难,但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加强校友数据库的建设非常必要,也非常紧迫,必须在独立学院校友人数总量还偏少的情况下,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做好该项工作。

校友数据库的建设必须保持及时更新,借助各级校友组织的力量充实数据库。独立学院可参考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如建立专门的校友网站,给每位校友分配独立的账号和电子邮箱等,方便校友登陆查询,了解本班、本专业同学和母校的情况。

通过数据库建设,有利于学校相关部门从宏观上分析校友的专业和职业选择的关系,了解校友的就业质量,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从而为学校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的参考。提高就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3.建立校友跟踪与回访制度。

在校友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建立校友跟踪与回访制度,对了解校友,尤其是优秀校友的职业发展现状。凝聚校友母校情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优秀校友事迹的介绍和宣传,提高独立学院美誉度,为就业工作打开良好局面。

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壮大,校友跟踪与回访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将更多地依靠二级分院、系来开展。

从时间上看,可按照不同周期,如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等进行回访,根据职业生涯发展周期,了解不同校友和同一批校友不同阶段的发展现状,为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照,优化出口质量。

从形式上看,可采用学院校友领导小组探访、分院校友领导小组探访、分院校友(学生)组织的采访、重点学生的系列跟踪等。多层次多角度了解校友情况,有助于突出校友个体的发展特性,为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提供案例。

4.建立校友精英俱樂部

一所独立学院的社会评价基本上可由主观评价(以学校、校友、在校生为主体)和客观评价(以用人单位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构成。一定程度上。精英校友群体直接影响独立学院的社会评价。

独立学院的历史较短,但不乏优秀学生,其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但这批学生目前刚处于事业的发展期,本身的社会资源较少,学校为此搭建一个平台,有利于校友之间信息共享,也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就业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独立学院精英校友,本文这样定义:在校学习期间,具有一定影响力,如为学生领袖(任院系学生干部、社团干部等)、非正式学生领袖(如在学术科研、对外交流等)等,这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因广泛参与学院的各项建设,自身也有较大提升,同时该类学生具备较高的情商,在人际沟通、自身发展规划方面具备加强的意识,具备一定的威信,也容易在毕业后聚集一批校友,这为学院“由点到面”“点面结合”地开展校友工作打下基础。

精英俱乐部建设的局面一旦打开,能形成很好的示范作用,通过严格的准入制度,良好的运作机制,精英校友形成网络后,有助于培养母校情结,为母校的就业工作打开一扇门——提供就业信息、提供生涯规划的真实范本、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

校友精英俱乐部的组织可采取座谈、素质拓展、校友与在校生的各类论坛、校友与社会精英人士的合作、社会技能的培训等,通过为精英校友提供更为宽广的平台,提高职业发展空间,进而提高独立学院整体的就业质量,并为今后的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5.建立校友工作队伍

校友工作的推进必须依靠稳定的工作团队,以“长期”带“长效”,夯实基础,进而推动就业工作。因此,独立学院校友工作队伍中必须包含从事就业工作的专家,在综合性的校友工作中,突出校友工作对就业的带动价值,通过有效的组织形式,将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都纳入到校友工作和就业工作的体系中,通过他们的教育和影响,形成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合力。

总之,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兴力量,其就业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认真做好校友工作,以校友工作推进独立学院就业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具有前瞻性的工作。

作者:潘恩安

独立学院个性化大学英语论文 篇3: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毕业生就业状况备受社会关注。本文以南华大学船山学院为例,对近几年该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解决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的初步思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就业;对策

独立学院是普通本科高校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探索和创新,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2011年为止,国内独立学院已达到320所,在校生超过200万人。然而,由于高校扩招所带来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和全球金融危机所导致就业岗位急剧减少的矛盾难以调和,加之当前社会(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三本身份”的歧视与偏见和独立学院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等原因,近年来我国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难以到达人们的预期,就业问题显得特别突出。而如何进一步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能力,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促进其早日走向工作岗位已成为摆在独立学院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所有独立学院都开设了英语专业,该专业已成为全国独立学院开设最多的专业。但从查找到的文献看来,当前针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就业所进行的研究主要表现在英语专业教学改革[1]、特色建设[2]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培养途径[3]三个方面,数量太少,而且质量也不高。为了真实了解和掌握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就业指导和用人单位选聘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也为社会、学校、家庭帮助他们就业提供建议,笔者选择了此问题进行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某独立学院2008-2011届所有的262名英语专业毕业生为被试,其中2008届毕业生31人,2009届毕业生84人,2010届毕业生86人,2011届毕业生81人。在所有被试中,男生28人,女生234人。

(二)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电话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该独立学院2008-2011届所有的262名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二、结果与分析

(一)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分析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见下图1,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在所有262名被试中,245名被试已经找到工作,占总人数的94%,就业前景良好;只有17名被试尚处于待就业状态,仅占总人数的6%。

(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情况分析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情况详见下图2。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在所有262名被试中,有212名毕业生毕业去向为回原籍,占总毕业生人数的80.92%;有25名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为派遣,占总毕业生人数的9.54%;有23名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为升学,占总毕业生人数的8.78%;有2个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为出国,占总毕业生人数的0.76%。总的说来,独立学院毕业生毕业去向呈现出回原籍过多,考研尚可,派遣偏低,出国偏低等特点。

(三)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单位性质情况分析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就业单位性质情况详见图3。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在所有262名被试中,有169名被试在其他企业中就业,占被试总数的64.50%;有26名被试在其他教学单位就业,占被试总数的9.92%;有23名被试考上了研究生,占被试总数的8.78%;有10名被试在国家/地方基层项目中就业,占被试总数的3.82%;有8名被试在事业单位就业,占被试总数的3.05%;有4名被试在国有企业中工作,占被试总数的1.52%;有2名被试出国,占被试总数的0.76%;有2名被试在国家机关就业,占被试总数的0.76%;有1名被试在部队就业,占被试总数的0.38%。总的说来,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所在单位性质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大多数在私企、三资、外资等其他企业灵活就业,能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就业的很少,很少有同学到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部队中就业。

(四)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趋势分析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趋势见下图4。由图中数据不难看出,该学院2008届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0.32%,2009届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6.42%,2010届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8.84%,2011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0.61%,就业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值得指出的是该独立学院2011届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出现了下滑的态势,表明今后几年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可能并不明朗,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可能已经难以成为曾经的热门专业。

三、对策与措施

从上述调查结果看来,要解决今后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适度控制招生规模

自1999以来,我国高校一直处于盲目扩招的状态,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长,我国高等教育已经从之前的精英教育完全向大众化教育转化。在短短的十几个年头里,大学生数量已经由2000年的107万直线增长到2011年的730万,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这种盲目扩张带来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转化,即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直接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4]当前所有独立学院均开设了英语专业,招生规模也处于较高水平,为此,独立学院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来理性编制科学的英语专业招生计划,适度控制招生规模,减轻其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

(二)要不断提高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大学生培养质量是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决定性因素。归纳起来,当前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培养质量不高的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1)培养目标出现偏差。一般说来,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初步划分为两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是指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系统的研究方法、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社会各个领域从事研究工作和创新工作的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能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文化各个方面的人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最为缺乏的不是学术型英语专业人才,而是应用型英语专业人才。虽然很多独立学院已经喊出了要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口号,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至今没有走出“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怪圈,仍然将人才培养目标思维定势在学术型人才上面,应用型人才质量得不到切实提高。(2)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当前我国有些独立学院只重视眼前利益,不看长远,在师资队伍建设、管理队伍建设、教学质量监控、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舍不得投入,软件、硬件设施均不过硬,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培养质量难以得到切实提高。[5](3)人才培养模式陈旧。虽然当前独立学院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英语新教学实践的时间较短,多数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仍然套用国内普通院校的教学模式,各方面的经验仍然不足,实际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所以,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仍然存在着对教学改革重视不够,教学设备不够完善,教师教学能力有所欠缺,对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对学生个体关注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到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此,作为独立学院的管理层,要从制定培养目标,强化改革意识,更新教学观念;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现有英语教师的教学素质,强化对学生个体的关注等方面入手,不断健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创新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三)要进一步加强就业指导和教育

近几年来,尽管我国各独立学院比较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独立学院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开展的时间还不长,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还比较欠缺,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现实需求还不相适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就业指导与服务队伍专职人员人数不够,专业能力不强;就业指导与服务缺乏全程性;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匮乏且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形式单一等亟需解决的问题。[6]这样以来,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成才观、就业观、就业心理、就业技巧等方面难以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导致多数独立学院大学生面对就业茫然不知所措,盲目被动地参加一次次校内外招聘会,并选择很有局限的工作单位,一次次错过和失去中就业机会之后成为待业大军中的一员。为此,独立学院应该抓住2012年全国高校就业工作落实年的这个良机,明确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全程化、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市场化、全员化目标,拓展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职业生涯规划、认识与塑造自我、创业教育、创业素质与训练、就业信息获取、求职材料制作、择业心理调适、劳动者权益保护、就业帮扶等内容,积极采取独立学院学院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心理疏导、职业测评、生涯规划、素质课程、专题讲座、现场咨询、重点培训、专场招聘、优先推荐等方面的主要对策与措施,不断拓展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途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的“一个设置、两个投入、三支队伍、四个平台”的质量保障体系,建构和完善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新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大学生毕业前景更宽广,促进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宏川.试论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特色建设的必要性[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11):107-109.

[2]肖燕.论严峻就业形势下的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11(02):13-14.

[3]钱科娜,郑毅.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途径探析[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48-50.

[4][6]彭仲生,黄建美,李庆.从高校的视角看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J].出国与就业,2011(21):14-15.

[5]李庆,罗筑华.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么难[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08):39-41.

项目基金: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11]365号文件,序号511和湘教通[2010]243号文件,序号49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艳萍(1975—),女,南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罗筑华(1975—),男,南华大学船山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王艳萍 罗筑华

上一篇:镇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下一篇:纪检委员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