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过渡党建

2023-0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机构改革过渡党建

地勘单位机构改革过渡期的档案管理工作分析

[摘 要] 地勘单位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产生了大量重要的档案资源,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做好机构改革过渡期的档案管理工作,推动档案管理安全有序开展,确保工作不断、不乱、不出问题,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文章以湖南省地勘单位改革过渡期的档案管理工作为例,对地勘单位改革过渡期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做好地勘单位改革过渡期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做好地勘单位改革过渡期档案管理工作的途径。

[关键词] 地勘单位 改革 过渡期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號:G271 文献标志码:A

我国的地勘单位大多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为国家的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充分发挥了地质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行性、保障性作用。地勘单位属地化至今将近20年,大多数省份的地勘单位在规模、构成、分布及管理体制上都没有大的改变,地矿、煤田、核工业等多支地勘队伍并存[1]。随着地勘经济持续下滑,地勘投入大幅下降,地勘队伍规模庞大,同质化竞争严重,核心竞争能力不足,尤其是事企混合运行的体制严重制约发展,改革是大势所趋。近年来,内蒙古、陕西、辽宁等省份陆续对地勘单位进行改革,但由于各省情况不一、错综复杂,改革的模式也不尽相同。

2019年7月3日,湖南4家地勘单位正式合并重组为湖南省地质院。新组建的省地质院管辖单位众多,档案工作面临点多线长面广、管理机制多样、档案储藏分散、安全系数不一等特点。当前地勘单位改革正在快速推进,必须充分认识到做好过渡期的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确保档案工作不停摆、不出事,从而更好地为改革发展服务。

一、做好机构改革过渡期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档案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工作,档案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做好机构改革过渡期间的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十分迫切,尤为重要。

一方面,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是《档案法》的明确要求。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底线,是档案事业的根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档案安全,始终强调要把维护档案安全作为档案工作不可动摇的一条原则。《档案法》明确规定要“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强调各级各类档案馆和档案机构要“配置必要的设施,确保档案的安全”[2]。机构改革过渡期,“三定”(定机构、定职能、定编制)方案尚未明确,各项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各种关系尚未理顺、矛盾重重。在这样一个“人员融合、业务整合”的特殊时期,在许多单位本就处于边缘和弱化状态的档案工作更容易受到忽视。如果此时不重视,很容易造成档案散失、遗失,对档案的完整和安全造成巨大的风险隐患。无论丢失损毁还是过失泄密,都可能会带来难以挽回的影响和损失。

另一方面,地勘单位档案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潜在价值。地勘单位在长达几十年的工作过程中形成了大量档案资料,不仅是记录地勘单位光辉历史、功勋业绩的重要载体,更是弘扬地勘传统、传承地勘文化、培育地勘新人的精神家园,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科研价值。特别矿产地质档案资料是地勘单位生产和科研活动成果的汇总,对地球科学研究、矿产勘察开发、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利用机构改革的契机,把原有各地勘单位档案有效整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档案信息数据化,开展对档案数据的资源共享和深层次挖掘,必定能发挥出矿产地质档案的巨大价值。

二、做好机构改革过渡期地勘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把握的几个原则

做好机构改革过渡期间的档案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一)站位要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经验得以总结,规律得以认识,历史得以延续,各项事业得以发展,都离不开档案。做好机构改革过渡期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站在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使命,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做好机构改革过渡期间的档案管理工作。

(二)行动要快

由于机构变动、人员调整及办公地点搬迁,机构改革过渡期的工作十分忙乱。加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地勘单位涉足的领域更加广泛,地域更加广阔,足迹遍布全国,甚至走出了国门,地勘单位点多、线长、面广、人员分散、流动性大等特点更加凸显[3]。这个特殊时期的档案工作要谋划得早,启动得快,做到档案资料管理和处置工作与机构改革工作同步推进,将档案资料管理和处理工作纳入机构改革组织实施的总体部署。要迅速启动调研摸清情况,制定好机构改革期间的档案工作方案。涉改单位和部门要迅速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清点、鉴定、分类、整理、编目,做到应收尽收,应归尽归,确保文件材料归档齐全、完整有序。

(三)纪律要严

严格的纪律是做好机构改革过渡期间档案工作的保证。在机构改革过渡期间,必须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强化档案意识和处置工作,严防因机构变动、人员调整,导致档案资料无人过问,造成档案丢失、损毁或泄密事件发生。档案工作人员要履行职责,认真组织清点、鉴定、核对各单位、各部门已整理好的档案资料,做到账物相符。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私自带走、留存、转移和销毁档案资料。对机构改革过程中发生档案丢失、损毁、泄密的,不按规定处置和移交档案资料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做好地勘单位机构改革过渡期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基础建设,实现档案的统一管理

实现档案的统一管理,是依法管理档案的要求。《机关档案管理规定》(国家档案局13号令)第五条规定:“机关的全部档案应当集中、统一管理”,第八条规定:“机关应当按规定设立档案工作机构”。

地勘单位由于行业自身特点,部分单位领导偏向抓经济指标,对档案工作不够重视,档案意识还比较淡薄,地勘基层单位的档案库房大都比较简陋,档案基本设施不齐全,不符合档案库房的要求。在机构改革过渡期,要实现档案的统一管理,一方面要迅速筹建新的档案馆(室),尽快完成设计、招投标、设备安装以及搬迁及整理上架等工作,建设符合档案规范化管理要求的全新档案馆(室);另一方面要明确过渡期档案工作的分管领导及临时档案工作机构,负责机构改革过渡期间档案工作的督导和管理。在部门“三定”方案中要明确档案管理机构和人员,依法对各类档案资料进行管理。

(二)建立健全档案安全管理等相应工作机制

地勘单位保存的许多地质勘查资料都具有保密性和较高的科研价值。针对在机构改革过渡期机构、人事变动大的实际,地勘单位应当尽快出台改革过程中的档案管理办法,防止档案丢失和过失泄密。在改革推进过程中,地勘单位应当迅速着手建立从档案资料整理、移交、归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避免出现“断档”。

(三)选足配强档案工作人员

地勘单位人员以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档案管理人员普遍缺乏,许多单位档案管理人员为兼职人员。在改革过渡期,许多人员面临岗位调整。地勘单位应当抓住这一契机,选配政治素质好、综合素质高、热爱档案工作的人员充实到档案工作队伍中来,并通过“老带新”以及专业培训等多种途径,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

(四)尽快开展破损档案的电子化修复工作

地质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蕴含着丰富的潜在价值。由于形成年代久远,以纸质为主要载体的地质档案遭受到外力的破坏和侵蚀,出现滞涨老化、字迹洇化,断裂破损、发霉发潮的现象,加上频繁调卷、借阅使用,这些档案不可避免遭受到磨损和人为破坏。必须尽快对破损档案进行电子化修复,达到维护档案实体安全、延长档案使用寿命的效果,为地质档案的后续利用提供保障。

(五)尽快对档案资源进行异质、异地备份

地勘单位档案尚未开展档案信息数据化工作,也并未对档案资源进行异质、异地备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为了充分保障馆藏档案尤其是地质档案资料信息数据的完整与安全,防范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对重要档案资料造成的危害,根据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必须尽快启动异质异地备份工作,确保档案信息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各省地勘单位如何在改革中找准自己的定位?[EB/OL].http://www.chinamining.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 how&catid=6&id=25346.

[2]在全國档案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saac.gov.cn/news/2017-06/26/content_192040.htm.

[3]周玲.新时期做好地勘单位工会工作的思考[J].《神州·上旬刊》,2013(04):19-21.

作者:肖静

第2篇:过渡性机构,还是中间性机构

摘要:针对我国档案学界关于文件中心是过渡性文件保管机构的认识,本文认为文件中心不具有过渡性,但具有中间性,具有过渡性的应该是文件中心保管的文件。我们往往将文件中心的中间性与文件中心文件的过渡性相混淆。实际上,文件中心的性质和文件中心保管对象的性质是有区别的。

关键词:文件中心;文件;过渡性;中间性

文件中心首先出现在“二战”期间的美国,战后,在欧美等国家流行起来。也正是有了文件中心的实践,国外档案学界受到启发,将文件划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地称为“现行文件”、“半现行文件”和“非现行文件”,并在这一基础上,进而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从而为文件中心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上世纪80年代,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传入中国。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甘肃永靖县率先建立了我国的第一个文件中心。但不能不指出的是,我国档案学界对如何认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以及我国是否应当建立文件中心是有着极大的争议的。2000年12月10日,全国档案工作会议通过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在谈到机关档案工作的任务时,有一项内容就是“研究建立基层文件中心的实施方案,在北京、青岛、深圳等地开展相应的试点工作”。2002年9月,深圳市正式成立了文件中心。2003年7月,珠海市也成立文件中心。

我国已经建立了以文件中心命名的机构。笔者在《文件机构,还是档案机构一一文件中心思考之一》一文中,对文件中心究竟是文件机构还是档案机构做了分析,本文拟对文件中心的具体性质进行探讨。

1 文件中心具体性质表述举要

根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我国档案学界对文件中心具体性质主要表述如下:

1979年,韩玉梅、黄坤坊在《外国的中间档案馆》一文中指出:“世界许多国家……先后建立了一些中间档案馆,或者说建立了一些过渡性的档案库。”“各个国家对中间档案馆的叫法各有不同,美国叫文件中心。”

1983年出版的由李凤楼、张恩庆、韩玉梅编著的《世界档案史简编》对联邦文件中心的解释是:

“是介于联邦政府机关和美国国家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档案机构。”

1984年,黄坤坊先生在《美国联邦政府的文件中心》一文中指出:“文件中心是介于政府机关和档案馆之间的一种中间性库房。”

1987年出版的由韩玉梅、张恩庆、黄坤坊编著的《外国档案管理概论》一书认为:“文件中心又名‘中间档案馆’,是介于政府机关和档案馆之间的一种中间性机构。”

1988年出版的由丁文进等编译的《档案术语词典》对文件中心的解释是:“通常是为半现行文件在最终处置之前进行廉价贮藏、维护和交流而专门设计建造的建筑物。也叫‘intermediate repository(中间档案库)’或‘limbo(过渡性库房)’。”

1988年出版的由吴宝康先生主编的《档案学概论》中认为:“从性质上说,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形成单位和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文件保管机构。”

1994年出版的《档案学词典》将文件中心释为:“一种过渡性的文件保管机构。”

1994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分册》将文件中心释为:“一种过渡性的文件保管机构。”

2001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将文件中心界定为:“介于文件形成机构和档案馆之间的中间性或过渡性文件管理机构。”

2001年出版的由冯惠玲、张辑哲主编的《档案学概论》认为:“文件中心是……介于文件形成单位和地方综合性档案馆之间的一种过渡性档案管理机构。”

可见,我国档案学界认为,文件中心是过渡性的档案库、过渡性库房、过渡性文件保管机构、过渡性档案(管理)机构、中间档案库、中间性库房、中间性文件管理机构。总的来看,普遍认为,文件中心具有过渡性、中间性。

笔者认为,文件中心不具有过渡性,但具有中间性。

2 关于文件中心的过渡性

我们先来看一下“过渡”一词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对过渡的解释是:“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文件中心保存的文件按照有关规定最终要进行销毁或移交到档案馆。文件中心的文件在完成移交后,文件中心这一机构依然存在着,并没有成为档案馆或别的什么机构,而且,文件中心与档案馆的这种文件交接关系是长期存在的,并不是一次性的。因此,得出文件中心为过渡性质的机构结论缺乏依据。如果简单地从文件中心的文件流向档案馆,档案馆是文件中心文件的归宿这一关系出发,从而得出文件中心是过渡性机构的认识是不符合实际的。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过渡是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说,文件中心具有过渡性质。因为文件中心保管的是文件,而档案馆保管的是档案,文件中心的文件从半现行阶段到档案馆档案的永久保存阶段,这不是过渡又是什么呢?

不可否认,文件中心的文件从半现行阶段到档案馆档案的永久保存阶段,的确可以用过渡性质来概括。尽管具有过渡性质的文件占的比例很低,以加拿大文件中心为例,只有3%~5%(另一种说法是5%~10%)的文件才需要进馆永久保存,而正是这些文件的移交才使得这些文件具有了过渡性质。但这只能说明文件中心的文件具有过渡性,而不是文件中心具有过渡性。文件中心是一种保管过渡性文件的机构,与文件中心是一种过渡性的文件保管机构,并不是一回事。

笔者推测,我们之所以认为文件中心是过渡性机构,可能与文件中心最初的形式是临时性库房有关,临时就是“暂时、过渡”的意思。问题是,现在的文件中心早就从临时性库房演变成正式的文件管理机构,我们还依然认为文件中心是过渡性机构,这显然是不恰当的。

3 关于文件中心的中间性

文件中心不具有过渡性,那么,我们为何会认为文件中心具有过渡性呢?原来,是我们将中间性与过渡性混为一谈了。

所谓“中间”,就是“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的位置”。文件中心处在形成单位和档案馆之间,接收形成单位的不经常使用的文件,又要将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移交到档案馆。“它处于文件形成单位和档案馆的中间位置。”“文件中心扮演的正是连接文件从最初形成到最终归宿的一扇门户。它能够有效地保证文件的‘善始善终’。据此,美国档案界将它定性为一种中间性的文件保管和处置机构。”正是由于文件中心具有“中转站”的特点,所以,我们才认为文件中心具有中间性。

其实,中间性与过渡性是有区别的。我们知道,具有过渡性的并不是文件中心这一机构,而是文件中心这一机构保管的文件。文件中心保管的文件是暂时的,并不是永久性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件按照规定最终要移交到档案馆。因此,认定文件中心具有过渡性,实际上是混淆了机构和机构保管对象的性质。

文件中心的文件处于文件形成单位和档案馆之间

的中间位置,能不能说文件中心的文件具有中间性呢?当然可以。我们认为,文件中心是文件的“中转站”,“中转站”中转的是其保管的对象。文件中心具有“中转站”的特点,与文件中心的文件具有过渡性、中间性是一致的。

当然,我国档案学界对文件中心的性质和文件中心保管对象的性质并没有严格加以区分,往往将过渡性与中间性等同起来。有人认为:“‘过渡’是一种处于中间的、暂时的、起中介作用的状态。那么,顾名思义,过渡性机构就是介于两种机构之间,起连接作用的一种暂时性、中间性机构。”档案学者何嘉荪和傅荣校认为:“建立文件中心,以对文件进行过渡性、中间性保管的做法,也被世界许多国家所仿效。如,英国1950年在海斯设立了一个文件中心——过渡性档案馆,以保存政府各部门的文件。”两位学者对文件中心的文件具有过渡性、中间性的认识是准确的,但还是认为文件中心具有过渡性质。

4 结语

文件中心具有中间性,不具有过渡性,文件中心的文件则具有过渡性、中间性。非终极性的保管机构,其保管对象都具有过渡性。就文件中心而言,其保管的文件具有过渡性,而形成单位的文件因要移交到文件中心,所以,过渡性只是文件中心文件的一般性质。文件中心的文件又具有中间性,这个中间性是文件中心的文件所特有的,因而,也就决定了文件中心这一机构具有中间性。因此,我们在界定文件中心这一概念时,既然概括为“介于文件形成单位和档案馆之间的文件保管机构”,就等于说文件中心具有中间性,再加上“中间性”似属多余。当然,更不应该简单地加上“过渡性”,因为具有过渡性的是文件中心的文件,并不是文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件中心的定义就值得称道:“文件中心是在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管理之下的,对各个不同行政机构的半现行文件进行经济的保管和提供利用,并在这些文件被销毁或移交到档案馆之前进行系统处置的保管机构。”该定义中,就没有使用“过渡性”或“中间性”的字眼。我国《深圳经济特区档案与文件收集利用条例》第八条规定:“市、区政府设立的文件中心,是集中保管与提供利用同级机关、事业单位处理完毕的文件的机构。”这一定义,也没有出现“过渡性”或“中间性”的字眼,但并不影响我们对文件中心的性质做出正确理解。

如果我们非要强调文件中心与过渡性、中间性之间关系的话,也不是绝对不可以,建议最好表述为:文件中心是保管过渡性文件的中间性机构。

参考文献:

[1]王茂跃.文件机构,还是档案机构——文件中心思考之一[J].档案管理,2010(2).

[2]韩玉梅,黄坤坊.外国的中间档案馆[J].档案学通讯,1979(5).

[3]李风楼,张恩庆,韩玉梅.世界档案史简编[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3:187.

[4]黄坤坊.美国联邦政府的文件中心[J].档案学通讯,1984(6).

[5]韩玉梅,张恩庆,黄坤坊编.外国档案管理概论[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7:39.

[6]丁文进,何家荪,方新德,许士平.档案术语词典[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84.

[7]吴宝康.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98.

[8]吴宝康,冯子直.档案学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28.

[9]中国大百科全书档案学分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327.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档案工作基本术语[J].中国档案,2001(2).

[11]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9.

[12][131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85,1628.

[14]韩玉梅.外国档案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53.

[15]黄霄羽.美国档案界对文件中心的全面认识[J].上海档案,2001(1).

[16]李珍.试论我国机关档案室的性质——我国机关档案室是否为过渡性机构[J].科技档案,2005(2).

[17]何嘉荪,傅荣校.文件运动规律研究——从新角度审视档案学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55.

[18]韩玉梅.外国档案管理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52-53

[19]深圳经济特区档案与文件收集利用条例[J].中国档案,2002(8).

作者:王茂跃

第3篇: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人员过渡政策问答

一、过渡人员范围是什么?

答:过渡范围为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机构、电化教育机构和其他校外教育机构(教研、电教和其他校外教育机构简称为教育机构,下同)中实行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且已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在职在岗教师。民办中小学学校教师和其他在岗中小学教师一并过渡。具体包括:

1.公办和民办学校、公办教育机构中已取得原中学、小学教师职称的在岗教师。

2.公办学校和教育机构中编制外聘用且已取得原中学、小学教师职称的在岗教师。

3.因工作需要现临时借调到机关或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且已取得原中学、小学教师职称在编教师。

4.在上述学校和教育机构中已取得原中学、小学教师职称但已改聘在非教师岗位的人员。例如:原物理教师,因学校工作需要,现已调整到如学校图书馆、校办等从事管理或保障工作,不再从事具体教学工作,其取得的原中学、小学教师职称也一并过渡。

二、学校和教育机构中哪些教师不需要过渡? 答:下列学校和教育机构中的教师不办理职称过渡:

1

1.学校和教育机构中新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但未取得原中学或小学教师职称的在岗教师。

2.虽然从事基础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且不是新参加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但未取得原中学或小学教师职称的在岗教师。

3.职业中学中取得原中学教师职称的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即不符合教育部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所规定的学科范围的教师。

例如:原取得中学会计一级教师职称,其职称不过渡,这类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下来应当申报评审中职教师职称系列,其原取得的中学教师职称可视同为同等级的中职教师职称,教学工作经历也一并认可。

4.现在教师岗位但已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不是原中学、小学教师职称的在岗教师。

例如:原中职学校的心理学讲师调入中学,即使继续从事心理学教学工作,但其中职心理学讲师职称不过渡。

5.已取得原中学、小学教师职称但未按规定取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的在岗教师,待其取得教师资格证符合岗位要求后再办理职称过渡。

6.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中小学教师。

三、已取得原中学、小学教师职称但已调离基础教育教学和教研岗位的人员过渡有哪些规定?

2

答:原为中小学教师且已取得原中学、小学教师职称但已调离基础教育教学和教研岗位的人员(不含学校内部岗位变动人员)按下列规定办理:

1.已转变为公务员身份的人员不办理职称过渡。 2.未转变为公务员身份的人员,可根据个人意愿申请办理过渡,办理过渡的程序和要求与学校在岗位教师相同。不办理过渡的,也可待其重新调回学校或教育机构并聘用在基础教育教学或教研工作岗位时再重新补办职称过渡手续。

例如:中学物理高级教师调到中职学校继续从事教学工作,或者调入其他企事业单位不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其个人意愿,既可申请办理过渡,也可以不过渡。

四、“任教学段和学科”、“职称(职务)过渡情况”、“岗位聘用情况”栏目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任教学段”和“任教学科”栏目、“职称(职务)过渡情况”栏目、“岗位聘用情况”栏目没有直接关联。“任教学段”和“任教学科”栏目按填写《过渡登记表》时实际从事教学工作的学段和学科填写;“职称(职务)过渡情况”栏目填写内容中的学段和学科内容按取得该职称时的学段和学科内容,以及新旧职称名称对应关系确定的学段和学科填写;“岗位聘用情况”栏目填写内容若涉及学段和学科内容,则按岗位聘用的实际学段和学科填写。

五、《过渡登记表》中“任教学段”、“任教学科”栏目

3

填写有何要求?

答:“任教学段”、“任教学科”栏目填写内容按现任教的学段和学科填写。其中,“任教学段”内容按照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教研室、电化教学、特殊教育等填写,对于无法区分学段的校外教育机构,也可填写机构名称,如生产实践基地教师;“任教学科”内容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所规定的学科名称范围内进行填写。

对于现任教学段和学科与已取得的职称证书所载学段和学科不同的,仍按现任教的学段和学科填写。

例如:现任教学科为语文,已取得职称的学科为数学,“任教学科”填写现任教学科语文。

关于符合过渡范围但已调离教师岗位并改聘其他岗位的人员,“任教学段”、“任教学科”按改聘前的教师岗位任教的学段和学科填写。

六、《过渡登记表》中“过渡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栏目填写有何要求?

答:“过渡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按照已取得的中学、小学职称证书所载内容据实填写。

例如:取得原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职称,“过渡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填写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取得原语文高级教师(副高级)职称,“过渡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填

4

写语文高级教师(副高级)。

七、《过渡登记表》中“过渡后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栏目填写有何要求?

答:“过渡后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一般情况下均按我省改革实施方案规定的对应关系填写。如,原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过渡后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应为小学语文一级教师;又如,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副高级),“过渡后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应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具体要求:

1.不能因为职称过渡改变已取得教师职称对应的学段和学科,即要与原职称证书所载明的学段和学科。 例一:原取得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小学数学,“过渡后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仍应为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例二:原取得小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初中语文,“过渡后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仍应为小学语文一级教师。

例三:原取得中学语文一级教师,现任教小学语文,“过渡后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应为高中或初中语文一级教师(参阅下一条说明)。

2.原取得中学教师职称的,“过渡后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中的学段,可根据其取得职称前的教学经历选择初中学段或高中学段填写。主要原因是原资格条件对中学教师未区分高中和初中两个学段。

例一:原取得中学物理一级教师职称,但该教师在取得

5

该职称前只有初中学段物理的教学经历,不论其取得该职称后的教学经历是否包括高、初中学段,“过渡后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均应填写为初中物理一级教师。

例二:原取得中学物理一级教师职称,但该教师在取得该职称前只有高中学段物理的教学经历,不论其取得该职称后的教学经历是否包括高中、初中学段,其“过渡后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均填写为高中物理一级教师。

例三:原取得中学物理一级教师职称,该教师在取得该职称前同时具有初中、高中学段物理的教学经历,则“过渡后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统一填写为高中物理一级教师。若教师个人选择“过渡后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填写为初中物理一级教师,符合政策规定。但考虑到不同学段对教师的要求有所区别,高学段教师到低学段任教符合政策导向。因此,一般情况下,在做好相关政策解释的基础上,可尊重教师个人的选择权利。

3.“过渡后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应按照《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名称规范》进行填写,不能简单地填写为改革后教师职称层级名称。

中小学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等属于职称(职务)层级名称,不是具体的专业职称(职务)名称,不能准确反映其从事的学段和专业(学科)。同时,改革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为了体现不同学段特点,按学段分类

6

制定具体评价标准条件。因此,填写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等,或者填写为“中小学高中语文高级教师”、“中小学高中语文高级教师”等,都不够科学、准确。

4.特殊教育学校(残障学生学校)教师,与“过渡前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所填内容相一致的基础,“过渡后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名称”可两种情况填写:可以区分学段和学科的,参照正常的“学段+学科+等级”填写;不能区分学段和学科的,填写字为“特殊教育+等级”。

八、《过渡登记表》中“岗位聘用情况”栏目填写有何要求?

答:“岗位聘用情况”栏目的填写,按填表时岗位聘用的实际如实填写,与“职称(职务)过渡情况”栏目没有直接对应关系。即职称过渡不能出现岗位聘用的变化。

1.“现聘用专业技术职务”按单位聘用的实际专业技术职务名称填写,如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小学数学高级(副高级)教师等。因学校岗位聘书(聘用合同)没有填写规范的名称,或因岗位聘用工作不规范没有填写名称的,“现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也可以简单填写为“专业技术高级岗位”、“专业技术中级岗位”、“专业技术初级岗位”,等等。

部分没有明确聘用为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现聘用专业技术职务”可按聘用的实际岗位名称填写。例如:现聘用为管理岗位的主任职务,“现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可以填写

7

为“主任(管理岗位)”。

2.“聘用时间”按现聘用专业技术职务的首次聘用时间填写。例如:某教师于2008年12月取得小学高级教师,并于2010年9月首次聘用为小学高级教师(中级岗位),2015年9月再续聘为小学高级教师(中级岗位),则其“聘用时间”应填写为2010年9月。现聘用在非教师岗位的,也按其现聘用职务(岗位)的首次聘用时间填写。

3.“现聘用专业技术岗位等级”按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规范等级名称填写,一般要与现享受的工资待遇相对应的岗位等级相一致。例如:某教师取得小学语文高级教师职称,但现聘用为小学语文一级教师(初级,属“高职低聘”人员),“现聘用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应为“十一级”或“十二级”,不要填写“小学一级教师岗位”或“小学二级教师岗位”。

4.关于民办学校教师,原则按照学校与教师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所载明的岗位名称填写。民办学校可能会自行制定一套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系列,也可能没有制定专业技术职务(岗位)。因此,“现聘用专业技术职务”、“现聘用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均可按学校与教师认可的职务(岗位)系列填写。

九、《过渡登记表》中“个人核对意见”栏目填写有何要求?

“个人核对意见”栏目统一规范填写要求为,除由教师

8

本人签名和填写签名的日期外,栏目内教师本人需要填写“上述内容已核对无误。”

十、《过渡登记表》中“学校(单位)意见”栏目填写有何要求?

除填写日期和加盖学校(机构)公章外,还需填写“同意过渡”,并由校长或分管人事工作副校长签名。

2016年5月31日

第4篇:过渡湾镇中心学校生本课堂改革汇报材料

过渡湾镇中心学校2016-2017学生本课堂改革

汇报材料

一年来,我校在教研室的正确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过渡湾镇中心学校的生本课堂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有关成果作如下汇报:

我校的生本课堂工作重点围绕生本课堂改革,转观念、抓研究、求实效,针对教师教学中的困惑进行“反思”和“行为跟进”,大力开展全员参与的“草根教研”活动,着力解决生本课堂改革中的瓶颈问题,确保生本课堂精彩落地,助力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内涵发展。

一、换思路,引草根教研“发芽”。

我校秉承“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绩即成果”的草根研究思路,从教师的实践入手,把教师的教学困惑和教学疑难问题提炼成教师共同关注和思考的研究问题。

主要做法是:学期初,由兰海军校长新自牵头挂帅,召开课改诊断会,将教师在实践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难问题进行梳理、归类,进而提炼出富有研究价值的“草根课题”。如,怎样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控,使合作交流不流于形式?怎样组织课堂,驾驭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活力和效率?怎样安排各环节的教学时间,不出现前紧后松,任务完不成的现象?怎样实现学生全员展示,防止课堂的精彩成为优生的一支独秀等。各学科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研究微课题进行教学和研讨,并力求通过课堂教学展示,推动课题研讨的研究进程并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在生本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不贪大求全,不搞形式,本着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出发,求真务实,一月解决一两个教学小问题,一年进步一点点的研究思路,致力在课堂教学中找突破口,在听课、评课活动中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及时反思、总结中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2016年秋兰海军校长亲自督导教研活动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重常规,促草根教研“生长”

我们坚持立足常规、注重过程、细化要求、狠抓落实,促使“三学小组”生本课堂常态化开展。

主要做法是:一是修改完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修改完善了《教学常规检査制度》、《集体备课制度》、《业务学习轮流主持制度》、《巡查视导制度》、《教学质量检测制度》等,用制度规范教师的课改行为。二是调整生本课堂研究成果在量化考评中的比重。学校对教师的备、教、批、辅、考等教学常规以及参与生本课堂研究的行动和效果等,实行周抽查,月普查,做到月月有重点,次次有记录,意见有反馈,整改有措施,结果纳入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用考评激励教师课改的主动性。三是落实导师推门听课制度。学校对新上岗教师采取一月入门,一年合格,三年优秀的“青蓝”培养计划。每周师傅至少推门听徒弟一节课,随听随评;每月学科教研组组织一次“晒课”活动,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每期中心教研组组织一次培训,导学新课标,培训三学小组课堂模式的运用。用目标促进新上岗教师的专业成长。

(2017年春新上岗年轻教师陈丽同志规范的常规资料)

(2017年春我校“三学”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开展的有声有色)

三、抓活动,催草根教研“开花”

我们认为生本课堂实践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通过开展“同课异构”、“骨干引领”、“个性展示”等活动,实现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愿景。

主要做法是:一是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让学生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眼睛”。每学期,各学科教研组组织开展一次同课异构活动。通过教学对比,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让教师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教学的得失成败,促进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更深刻地了解学生,切实改进课堂教学设计,促进课改接地气、切实际。二是开展骨干引课活动,让同伴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镜子”。我们充分利用交流教师中的骨干教师,名师这些优质教育资源,安排他们每学期讲一节示范课、一节研讨课,要求所有教师每周至少听他们一节课,听后主动上门请教,重点学习他们科学处理教材和灵活运用三学模式的能力,从而形成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作用。三是开展联谊草根研训活动,让校本研训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依托协作区的“三联活动”切实解决教学困惑和课改难点问题,用他山课改之石,补自己课改短板。

(2017年春第四协作区联校教研交流课改中的成果及问题)

四、勤指导,推草根教研“结果” 我们采用指导在前,督查随后的工作方法,促进了生本课堂常态化开展。

主要做法是:一是成立了常务副校长兰海军为组长,教导主任、学科教研组长、骨干名师为成员的课改问题研究小组,每月深入班级,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困惑和问题。二是落实领导挂点、包班,要求每月到挂点班级指导一次工作,召开一次班级科任教师联系会,帮助教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三是落实校级干部巡课制度,校级干部每天巡课一次,每周推门听课一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是落实校长亲力课改制度,校长每学期至少参加一至二次教研活动,做一次课改专题讲座。

(2017年春我校教师在师徒结帮扶活动中对中师父万妤正在指导徒弟王洁解决生本课堂教学中的相关困惑)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今年春季九年级中考成绩在

七、八年级的基础上有了显著提高,其中数学中考取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八年级期末综合成绩居全县第一名,全年级共有六名同学进入全县总分前100名;七年级综合成绩居全县第三名,共有三名同学进入全县总分前100名,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小乡镇学校来说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我校的教学质量正在稳步提高。同时,一年来,多名初中教师获教学成果,任顺丽,姜艾芝,余勇三名教师分别在全县英语、语文、生物优质课竞赛中获二等奖、三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庄广学教师被评为生本课堂“县级达标课教师”,新上岗教师陈丽在全县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比武中获三等奖。共有14人次在省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和发表,在“一师一优”晒课活动中,我镇选送的11节课均在县级获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改之路,山高水长,我们从未放慢追求的脚步。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在教研室的指导下,认真落实教研室工作精神,常态化地开展生本课堂实践研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学校内涵发展的步伐。

第5篇:

上一篇:停车场规章管理制度下一篇:农业园区发展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