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机构改革讲话

2024-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公司机构改革讲话(共6篇)

在公司机构改革讲话 篇1

1、部室机构改革是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前不久,公司举行了隆重揭牌,这标志着我们公司企业化运作的正式开始,公司的发展走上了新的台阶。这就要求我们公司的机构设置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进行优化和调整,建立适应供电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体系。全局干部职工要结合省电力公司机构设置总的方针和要求,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找准定位,积极报名应聘,展示才能,勇敢地接受改革的挑战。

2、部室机构改革是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目的就是要建立精干高效、结构合理、责任明确、行为规范的运行机制。我们要以改革为契机,确立新的思想路线,瞄准新的工作定位,本着“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理念,进一步深化文明行业的创建水平,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增强我们企业发展的活力。

3、部室机构改革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高素质职工队伍的客观需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关键是要进一步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职工队伍素质的稳定,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全面开展部室机构改革,能够进一步理顺职能关系,调整机构设置,优化人员结构,逐步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和严格的监督机制,对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密切党群、政群、干群关系,稳定职工队伍,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其次,要加强领导,严明纪律,保证队伍稳定,保证公司生产经营的稳定部室机构改革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敏感性,涉及到多方面工作格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要求高。我们要积极、稳妥地把机构改革作为公司当前的工作重点来抓,加强领导,周密安排,细致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机构改革任务。

1、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公司党委和行政对这次机构改革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部室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对这次改革工作进行统一领导。机构改革领导小组要集中力量,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注意掌握改革动态;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和配合机构改革小组的工作,共同把改革搞好。要把机构改革作为加强部门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切实负起责任。要认真组织,精心调研,深入发动,细致工作,确保改革顺利实施。要把机构改革同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扎实推进。

2、要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由于部室机构改革直接关系到每位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难免会引起一些思想波动。我们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统一大家的思想和行动。各级领导干部要尽心尽职,确保本部门安全生产局面稳定、生产秩序稳定和员工队伍稳定,特别是“安全第一”这根弦不能松,在调整没有实施到位前,各部门职责不变,管理方式不变,生产指挥系统不变,确保生产目标的顺利完成。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高度负起政治责任,确保职工队伍思想稳定,确保这次改革中生产不断,秩序不乱,人心不散。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团结一致向前看,齐心协力搞改革,凝心聚力求发展,聚精会神抓落实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各级领导班子要明确自己职责,以身作则,当好表率。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正确处理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公司机构改革讲话 篇2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 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波动程度明显加剧, 为财务金融理论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的学术成果也与日俱增。而机构投资者在证券投资和市场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发布的《2006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报告》指出, 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主体。机构投资者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发挥了何种作用, 其对市场反应产生了何种影响, 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命题。本文以2005年至2008年间股权分置改革的932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应用事件研究法, 考察了股改过程中相对于每个事件基准日的市场反应程度。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对超额收益率的影响,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持股机构数量、持股规模、持股规模变化以及持股比例的变化都对超额收益指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尤其是在对价实施以后, 股价出现下跌的情况下,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票的增持, 减轻了股价的过度波动。

二、文献综述

股票价格波动会直接导致股票收益的变化, 有许多文献发现机构投资者的持有量与期内收益之间存在很强的正向关系。持有量与期内收益之间关系的相关假说有两种, 一是流动性假说, 由于个人投资者和其他规模小的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市场流动性, 因此大的机构投资者应向其提供价格折扣;二是知情交易假说, 机构投资者交易过程向市场传达的信息会引起股票价格波动, 机构投资者交易具有规模效应, 且机构投资者比其他投资者掌握了更多的信息。Nofsinger和Sias (1999) 发现纽约证交所中, 机构投资者持有量年增长最多的一成股票的收益比机构投资者持有量年减少量最多的一成股票的收益高出28%。股权分置改革给股票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在具体实施时会对上市公司停牌, 而复牌前后该公司的股价一般会发生剧烈的波动, 因此, 研究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反应是必要的。已经有大量的实证研究围绕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反应展开 (晏艳阳和赵大玮, 2006;何诚颖和李翔, 2007;陈宋生和王立彦, 2008) 。在研究股改短期市场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面, 多数文献分析的是对价率与公司特征之间的关联关系 (胡松, 2006;许年行和吴世农, 2007) , 而对市场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较少。为数不多的研究中, 何诚颖和李翔 (2007) 检验了股改对价水平的高低、非流通股东的送出率和流通股东的获送率、以及对价预案的调整幅度对市场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这些因素并没有对超额收益率产生显著的影响。陈宋生和王立彦 (2008) 利用2005年和2006年的股改公司为样本, 研究了影响市场反应的因素, 结果表明, 对价支付水平以及现金对价支付水平与累计超额收益率负相关, 净资产收益率、流通股比例与累计超额收益率正相关, 并且出现了价格反转现象, 表明市场对股改存在过度反应, 非理性行为占据了主导, 而不是投资者对股改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正确预期。姚颐等 (2007) 指出, 机构投资者是在股权分置改革博弈中间的一支重要力量, 而鲜有文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对于股权分置改革市场反应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股票市场的整体反应状况出发, 研究机构投资者对市场整体走向的影响程度, 分析其在股改短期市场反应中的作用, 我们的研究为机构投资者作用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增量的经验证据。

三、研究设计

(一) 数据来源

本文以参与股改的全部1317家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 按照研究管理剔除掉ST和*ST和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 与此同时, 我们删除了股改没有完成以及对价方式包含资产重组等无法确切分辨对价方案以及相关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 最终我们得到的样本公司数为932。在这932个样本中, 股改开始和完成在同一年的公司有736家, 其中2005年200家, 2006年531家, 2007年5家, 不在同一年完成的有196家。本文的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和Wind数据库, 其中股权分置改革数据和机构投资者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 财务数据来源于CAMAR数据库, 所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AS9.1。

(二) 事件研究法的应用

本文利用事件法 (Event Study) 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司股价的影响。利用日超额收益率衡量股价对股改事件的反应, 在应用事件研究法计算股改期间上市公司个股的异常收益率指标时, 采用的调整方法为市场模型调整法 (以实际收益率与按照市场模型调整的正常收益率的差作为其估计) , 各个参数的估计期间为上市公司首次股权分置改革公告前的360天至首次公告前的60天, 即参数的估计期间为相对于股改首次公告日的 (-360, -60) 。

注:“***”、“**”、“*”分别表示0.01、0.05及0.1水平上显著 (双尾)

注:“***”、“**”、“*”分别表示0.01、0.05及0.1水平上显著 (双尾)

其中, 我们以T0为基准, 分析股改首次公告前的价格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以T1到T2期间为基准, 分析股改首次复牌至股权登记日之间的股价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以T3为基准, 分析股改完成实施对价的股价反应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考察机构投资者对股权分置改革市场反应的影响, 我们将市场反应 (累计超额收益率) 作为因变量, 将机构持股特征, 包括持股机构的数量、持股规模和持股的变化作为自变量, 研究机构持股对股改市场反应的影响。另外, 本文在模型中控制了公司的股权结构特征因素 (含大股东的股权集中程度、股权制衡程度、流通股东的股权集中程度以及流通股东的股权制衡程度) 和上市公司业绩指标对市场反应的可能影响。

四、实证研究结果分析

(一) 股权分置改革市场反应

从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个股具有比较显著的市场反应。在股改首次公告日前的60天里, 股改信息已经传递到市场中, 尤其在股改前一个月, 市场反应更为强烈, 其中前10天的累计超额收益达到最大值, 市场对股改的反应和预期基本是积极和正面的。股改首次复牌至股权登记日之前的市场反应都为正数, 并且在首次复牌日的超额收益率高达2.73%。在股改对价实施、股票复牌当天, 市场对股改的预期仍然是正向的, 并且在最大程度的吸收各项信息。但是在此之后的第二天, 由于股改扩容的价格压力, 股票市场价格开始下跌, 收益率变为负值, 这是股改开始之后, 在持续的正向市场反应后出现的首个拐点, 在后文中, 我们将以拐点日的市场超额收益率为解释变量, 以考察机构持股对负向市场反应的作用。

(二) 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

从 (表3) 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在股改首次公告日所在的季度内, 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持股, 无论在绝对数量上还是在持股比例上, 其变化量都为正值, 说明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是积极的, 并没有大规模的抛售股票。在公司首次复牌日所在的季度内,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持股数量和持股比例变化同样为正, 参与持股的机构数量和持股规模也成增加趋势, 但持股比例从之前的1.59%降低到1.01%, 说明机构投资者在逐步分散投资。在股改对价完成、股票复牌之后, 持股机构数量和持股规模的变化都显著增加, 但是持股比例的变化却为负值, 综合之前的持股趋势分析, 这一现象说明, 机构投资者对股改的基本态度是积极的, 但在真正的实施阶段, 机构投资者开始将投资进行分散, 所以出现了持股机构数量和持股规模都增加而持股比例却减少的现象, 支持了机构投资者谨慎的分散投资策略, 尽量规避市场扩容造成的价格下跌而使投资受损。

(三) 多元回归分析

由于股改过程中, 上市公司总体的市场反应在股改实施日后的第二天出现拐点, 超额收益率由上升转为下降, 所以本文根据股改进程中上述事件日的划分, 将股改首次公告前30天的超额收益、首次复牌日后一周内的超额收益和对价实施重新复牌当天的超额收益率即正向的市场反应作为解释变量, 研究机构持股与 (正向) 股改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 多元回归结果如 (表4) 所示。所有模型均至少在5%水平上显著, 模型有意义。结果表明, 股改首次公告日前30天的累计超额收益与事件日所在季度的持股机构数量、机构持股数量变化、前一季度的机构持股比例显著正相关, 支持了机构持股对于公司的超额收益具有积极作用, 从而说明了在股改这一特殊的经济和历史事件中, 机构投资者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的经济力量, 在股改的初始阶段, 对股改的预期是积极和正面的, 机构投资者的增持以及对其他流通股东的示范效应, 是股改顺利实施的一个推动力量。上市公司的持股机构数量可以作为一个信息集中度的指标加以解释, 由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竞争, 以及机构投资者之间的标杆效应, 机构对上市公司的选择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似性, 所以,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被多家机构投资者持有, 则说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具有一致性。持股机构数量越多, 信息便越快速的反应到上市公司的股价中。机构持股规模变化与市场反应正相关说明机构投资者的市场交易行为对股价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我国, 机构投资者确实已经成为一股重要的经济力量, 尤其是在大部分股权缺乏流动性的情况下, 机构投资者成为最重要的流通股股东, 其交易行为对股价是有重要影响的。另一方面这一结果与Sias, Starks和Titman (2001) 的研究结论一致, 肯定了机构投资者的期间交易推动股价波动的结论, 从而支持了机构持股与股价波动之间存在相关性。此外, 在控制变量中, 股权结构特征是影响市场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价实施日的超额收益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显著负相关, 与流通股股东的股权制衡程度指标正相关, 流通股股权的制衡程度与市场反应负相关, 可能的原因在于流通股股东之间的流通权竞争同样存在, 竞争加剧时, 会有流通股股东选择退出。

综上所述, 对价实施日之后的第二天, 超额收益变为负值,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市场对信息的吸收, 另一部分则是由于股改送股之后, 股票的供需状况被迅速改变, 供给增加, 造成了股价的下跌。为了检验机构投资者与 (负向) 超额收益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对价实施日后第二天的超额收益与非流通股股东的送股比例进行回归分析, 其回归系数为-0.1019, 并且在统计水平上显著, 从而支持了股改扩容对股价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分析机构持股特征对负向市场反应的影响, 我们单独抽取了对价实施日后第二天超额收益为负值的样本, 将负向超额收益 (Ar2) 作为因变量, 并且在解释变量中加入两个虚拟变量, 当机构持股规模变化 (对应Dummy1) 或机构持股比例变化 (对应Dummy2) 为正时, 虚拟变量为1, 否则为0。结果表明 (见表4) , 虚拟变量Dummy1与超额收益显著正相关, 机构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时, 超额收益较大, 由于因变量均为负值, 所以这一结果说明, 机构投资者增持的上市公司, 其股价下降的幅度小。这一结果说明了在对价支付后, 在市场扩容压力下, 股票价格迅速下降, 机构投资者仍然在增持上市公司的股票, 减轻了股价的波动, 从而支持了机构投资者在稳定负向风险 (downside risk) 中的积极作用, 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经济策略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以2005年至2008年间参与股权分置改革的93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 运用事件研究法, 考察了股改过程中相对于每个事件基准日的市场反应程度。结果显示, 股改前后的市场反应程度较为显著, 方向基本为正向, 表明了市场对股改的积极预期, 在对价实施之后, 由于股改扩容效应的影响, 股价出现了下跌。在此基础上, 将相对于股改事件日的超额收益率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 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对超额收益率的影响程度,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机构投资者在股改过程中, 持股机构数量、持股规模、持股规模变化以及持股比例的变化都对超额收益指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在对价实施以后, 股价出现下跌的情况下, 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股票的增持, 减轻了股价的过度波动, 显示了其应对负向风险的能力。本文的研究支持了机构投资者在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是股改推进的重要经济力量, 从而为发展机构投资者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

参考文献

[1]何诚颖、李翔:《股权分置改革、扩容预期及其市场反应》, 《金融研究》2007年第4期。

[2]晏艳阳、赵大玮:《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内幕交易的实证研究》, 《金融研究》2006年第4期。

[3]陈宋生、王立彦:《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反应与影响因素》, 《经济科学》2008年第1期。

[4]胡松:《股权分置改革的经济学分析》,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5]许年行、吴世农:《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的锚定效应研究》, 《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6]姚颐、刘志远、王健:《股权分置改革、机构投资者与投资者保护》, 《金融研究》2007年第11期。

[7]Lakonishok J., A.Shleifer, and R.W.Vishny.Th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Trading on Stock Pric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2.

[8]Nofsinger, John R., Richard W.Sias, Herding and Feedback Trading by Institutional and Individual Investors.Journal of Finance, 1999.

[9]Grinblatt, Mark, Sheridan Titman, Russ Wermers, Momentum Investment Strategies, Portfolio Performance, and Herding:A Study of Mutual Fund Behavior.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5.

[10]Sias, Richard W., Laura T.Starks, Sheridan Titman.The Price Impact of Institutional Trading (www.ssrn.com.)

在公司机构改革讲话 篇3

关键词

中介机构并购重组

上市公司是一种可利用证券市场进行筹资的组织形式。与一般公司相比,上司公司可以通过证券市场广泛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从而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组织形式。证券市场是一国经济的晴雨表,而上市公司的优劣也成为了决定一国经济晴雨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资源配置的形式,已成为现代企业获得最佳规模和增强实力的最有效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在近十年间得以迅速发展。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后全流通的证券市场新格局的逐步形成,股权流通性不断增强,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动也将更加活跃。但是,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过程中,也凸显了诸多亟需解决的法律问题。中介机构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影响和隐患便是其中一项。

一、中介机构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地位和影响

中介机构,是指依法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向委托人提供公证性、代理性、信息技术服务性等中介服务的机构。一般可分为如下几类:(1)公证性中介机构:具体指提供土地、房产、物品、无形资产等价格评估和企业资信评估服务,以及提供仲裁、检验、鉴定、认证、公证服务等机构;(2)代理性中介机构:具体指提供律师、会计、收养服务,以及提供专利、商标、企业注册、税务、报关、签证代理服务等机构;(3)信息技术服务性中介机构:具体指提供咨询、招标、拍卖、职业介绍、婚姻介绍、广告设计服务等机构。本文中的中介机构是指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提供服务的证券服务机构,包括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机构)、律师事务所。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在我国,一个完整的企业并购要经历如下程序:确定兼并主体、着手立项、资产评估、形成成交价和产权交接等。在这一系列复杂过程中,涉及到信息收集、资产评估、融资和法律确认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专业性极强,无论是并购重组的投资方或是二级证券市场上的中小股东,一般都难以同时具备上述各项能力。投资者通常是通过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了解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管理层的经营业绩,以此作出投资决策。而以管理层为主导编制的财务报告要取得公众的信任,就必须接受各类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以及投资银行等的审核,并出具鉴证意见。

在我国实践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运作涉及到了大量的证券立法问题,如《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但由于我国国情较为复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相关法律规章却并不够完善。因此,只有依靠相关的中介机构,并购才能顺利、成功完成,而一般的中小股东更是仅能依赖于相关的中介机构所出具的具有结论性的各类文书来作出投资判断。各类中介机构能否充分履

行诚信义务,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对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二、中介机构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和原因分析

据统计,沪深两市2009年度共有95家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提交股东大会审议,涉及注入资产的有87家,账面值合计1727.89亿元,经评估后的资产价值为2748.77亿元,评估增值率平均为59.08%,其中注入资产价值最大1家是长江电力,账面值835.63亿元,评估后资产价值1073.15亿元。若不计长江电力,其余86家的资产经评估后平均增值率为87.79%.其中最大增值率3446.03%,最小是-8.05%。在这1073.15亿元、平均59.08%的增值率背后,若是存在着中介机构的违规操作和舞弊行为,将给证券市场以及中小投资者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随着近年来证券市场一系列造假事件如红光案、琼民源案、银广夏案等内幕的陆续曝光,人们除了关注当事公司自身的责任之外,对中介机构为这些上市公司制作假报表、假材料、假证明等纷纷提出质疑。

(一)中介机构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

在实践中,中介机构的违规行为一般包括如下几类:

1、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行为

(1)违背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审计中未勤勉尽责,未发现、隐瞒或者不予揭示违规信息;(2)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未遵循独立审计准则,出现重大专业判断失误,未能揭示出上市公司的重大违规问题;(3)由于上市公司业务的复杂性和造假的隐蔽性,受人力物力限制及专业判断失误,未能揭示造假情况,导致审计失败。

2、律师事务所的违规行为

(1)故意对事实作虚假陈述,出具包含虚假陈述的法律意见书;(2)对客观事实作出令人误解的陈述,出具包含误导性陈述的法律意见书;(3)对法律规定应予披露的,具有重要性特征的事项不予披露,出具包含重大遗漏的法律意见书;(4)对所涉及事项不作或不能作出专业判断,法律意见书无确定的结论。

3、资产评估机构的违规行为

(1)未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主管部门的规定从事评估业务,存在不按评估资质承揽业务的情况;(2)评估程序不到位。未实施查帐核实、市场调查、现场勘查等评估程序并关注权属、抵押担保、已对外投资等问题,仅根据公司提供的资料出具评估报告,致使评估结果被公司根据其自身需要任意操纵;(3)评估报告中对评估报告使用人关注的事项未作说明,甚至故意出具虚假证明以误导使用者。

(二)中介机构违规的原因分析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始终是一种有利有弊的活动,并购重组从试探性接触、谈判、签署协议、实施完成期间的每一个步骤都极大影响着股价。如何在并购重组的惊涛骇浪中保护弱小股东,防止追逐高额利润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欺诈行为,始终是各国证券监管者不懈努力的目标。在整个并购重组中,上市公司是信息披露的主要义务人,而中介机构则应理解为是对上市公司进行的信息披露进行监督和把关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在并购重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中介机构却很难在操作上保持中立的立场。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中介机构受到利益的驱使。

在实践中,中介机构往往是由并购重组的相关利益方来聘用,聘用与否与报酬的给付完全取决于相关利益方,于是这便形成了由被监督人决定由谁来负责监督的怪现象。

中介机构作为一个盈利的第三方机构,自然是本着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原则提供服务。在与上市公司管理层合谋欺骗投资者、债权人和坚持中立、客观地出具专业意见这两者间进行成本与收益的衡量。一旦中介机构认为违规操作的成本小于违法所得收益,往往就会选择铤而走险。在我国,情况尤其如此,对中介机构聘用起决定作用的是控股股东及其控制下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这就意味着对中介机构而言,坚持中立、客观的成本太大。

2、中介机构执业环境恶劣。

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券商等中介机构一般属于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且竞争也十分激烈。为了抢夺客户,各家中介不仅竞相杀价,以低价吸引客户,而且不惜牺牲诚信原则和中介规则,按照客户的要求随意定做“中介”。

3、法律法规和中介机构执业规范存在缺陷,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中介机构的执业规范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以至于中介机构在执业过程中可以“自由裁量”,利用执业规范的滞后和空白粉饰数据。且所承担的法律风险极小,一般情况下最严重的也只是吊销执照,而极少受到民事赔偿和刑事犯罪的追究。例如做为审计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审计时,多采用的制度基础审计或者账项基础审计,这使得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等其他责任难以分清。

4、自身素质等因素影响中介机构的执业质量。

中介机构自身素质不高,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松懈,风险控制难度大,执业质量不稳定。同时,个别执业人员缺乏社会责任感,迁就客户,满足客户的不合理要求,忽视社会利益。

三、切实强化对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利益攸关的重要事项,且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尤其是,相对于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者控股股东而言,中小股东以及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处于信息部不对称、处于弱势地位,它们的利益容易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受损。因此,客观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过程中中介机构的诚信与否对证券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中介机构又容易因利益的诱使而必然偏向于雇佣方。因此规范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的行为,切实强化对证券市场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是规范和健康发展证券市场的重要方面。

1、加强以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券商等中介机构,本身就是提供社会公共信用的载体,自身的诚信度是社会诚信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和公正,更关系到各相关利益方的切身利益。中介机构只有建立、完善信用制度并加强监管,才能促进自身的健康、长期发展。

2、加强对中介机构的资质管理和信用评级。

根据中介机构的资产规模、技术力量、人员规模、从业时间等,确定中介机构的资质等级和执业资格,并实施动态管理。对存在严重问题的,应该降级直至取消中介资格。在此基础上,开展中介机构信用评级工作,建立中介机构信用档案,将失信情况记录在案向公众公开,提高中介机构“失信”的成本,从而对中介机构和人员的诚实守信起到监督和促进作用。

3、完善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完善在民法、刑法及相关经济法中对中介机构违法认定、民事赔偿和刑事制裁标准以及诉讼方式等规定。一旦发生中介机构违法事件,可迅速启动调查、评价、处罚程序。完善刑事执法与行政监管、纪检监察的衔接机制。要加强联系和沟通,健全线索移交制度,防止以行政处罚、纪律处分代替刑事处罚,也防止达不到犯罪程度的违法违纪行为两头滑脱。

参考文献

[1]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资产评估协会联合课题组. 上市公司2009年度并购重组资产评估专题分析报告.中国会计视野.2010-04-16.

[2]叶学芳.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及治理对策.财经论丛, 2001 (5) .

在政府机构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篇4

同志们:

今天的动员大会,规模之大、规格之高是近年来少有的;这次的全区党政机构改革,也是高明恢复建制以来历次机构改革所不能比拟的,将对高明今后的发展产生深刻和广泛的影响。区委、区政府对这次改革高度重视、充满信心、寄以厚望,希望通过这次改革,重树高明的形象,形成推动高明发展新的推动力。刚才,黄坚同志宣读了改革方案,唐棣邦同志就此次改革的有关问题作了很好的说明,并提出了相关要求,请大家认真领会、贯彻执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本次大部制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这次机构改革是在省、市统一部署下开展的,也是高明历次改革中部门变动最多、涉及面最广的一次全方位、深层次改革,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发展的高度,切实增强落实好各项改革任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本次大部制改革是推进高明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迫切需要。

经过恢复建制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高明经济社会已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转型期。从当前的发展形势看,去年国务院批准实施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上广佛同城不断深化发展,高明从原来的珠三角边缘地区变成了珠三角的中心区域。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种压力。如果我们不对旧有的体制、机制作改革,就无法适应这种新形势,所以必须改革。现在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改变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珠三角一体化和广佛同城化的新要求,如果我们还是保留旧有的体制、机制,就不可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有新的提高,所以必须改革。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看,我们发展到今天,如何把发展成果惠及老百姓,是摆在区委、区政府面前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运作模式和架构,就难以实现便民政府、高效政府,也难以做到把发展成果直接、快捷地惠及老百姓。要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加快构建和谐高明,必须改革。从区域合作发展的长远来看,这次大部制改革对高明的经济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当前区域竞争日益激烈、不进则退的情况下,要贯彻好区委、区政府提出来的“东靠西连”发展思路,向东加快融入广佛都市圈承接珠三角核心区辐射,向西积极构建西江西岸县域经济一体化合作发展格局拓展发展空间,也要求我们尽快对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变革。高明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些新目标、新任务,迫切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打破制约科学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

(二)本次大部制改革是进一步转变职能、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党政机关先后进行过多次改革,取得了不同的阶段性成果。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很不适应,与百姓的期望还有较大距离,有的已经成为制约我们更好更快发展的瓶颈。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服务缺位、错位、越位情况仍非常突出。最突出的表现是部门设置过多,部门之间的协调难以一致,部门的利益存在冲突,阻碍了办事效率的提高,也阻碍了为民办实事、为企业服务工作的开展。二是党政机构设置划分过细,权责不清,推诿扯皮现象时有发生。这个问题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近年来也有了提升和改变,但效果还是不明显。这不能说是因为我们工作不努力,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还是因为机制上存在问题。从推动高明今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次大部制改革是一个大进步。过往不少企业反映,一个项目从立项、报建到投产,往往要跑十几二十个部门,盖几十个公章,如果顺利的话也要三个月到半年时间才能办成;如果遇到障碍、程序不畅通,可能就要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办得下来,可以说是苦不堪言。所以,希望通过这次大部制改革,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三是行政运作机制不合理,决策执行环节众多,行政效率低下,执行力不强。发展具有阶段性,现在高明的经济社会发展跟先发地区相比存在差距,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在政府服务、办事效率等软环境建设方面,我们就不应该有差距。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大部制改革,在机构设置、服务流程上,跟上顺德、南海等先发地区,促进办事效率的大提升。

二、突出重点,准确把握这次大部制改革的深刻内涵和主要任务

本次改革是根据省委、省政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在年初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参照顺德区改革模式而进行的。改革的核心,是转变职能,提高效率;改革的重点,是以党政联动设立大部门;改革的目标,是全方位优化政府职能结构,构建党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更为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准确把握此次改革的内涵和任务:

(一)突出组织结构的优化。 这次改革的重点,是深入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将全区45 个党政机构,整合优化为16 个大部门。整合优化的重点,是统筹考虑党委、政府机构设置,打破原有的行业分割、系统分割,对职能相同、相近和相关的部门进行有机整合,相当于“同类项合并”,以此形成职能配置科学合理、机构设置综合精干、权责划分明确清晰的党政组织架构。

(二)突出权责关系的理顺。 这次改革不仅仅是机构的简单撤并,改革的着眼点,也不在于合并了多少个部门、精简了多少人员,更为重要的,是要体现党政组织的深刻变革和政府职能的重大转变。我们要把握全方位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这一核心,进一步明晰党政各部门的责、权、利关系,通过实行大部门制管理,减少过去一件事情多头管理、相关部门互踢皮球、推诿扯皮的现象。同时,要在改革中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强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型政府,使行政管理更加高效到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突出运行机制的完善。 这次改革的一个重点,是探索建立党政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分工清晰又统一协调的高效运行新机制。在执行层面上,实行区级领导、职责分明的大部门首长负责制。大部门首长由区委、副区长或副处级领导兼任。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压缩了管理层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直接由大部门执行,避免了过去决策落实经由区分管领导、协管副秘书长层层传递的中间环节,进一步减少了行政层次,缩短了决策和管理链条,使党政决策和管理扁平化,决策的执行力进一步强化。虽然这种模式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我相信,只要大胆推进、严格执行,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虽然我们的发展水平跟顺德等先发地区不一样,但他们在机构设置、服务程序上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也一样能做到。另一方面,区党政领导分工更加专业化,能够集中精力研究推进分管工作,避免了过去分工跨度太大、疲于应付而造成的效率不高、效果不佳等问题。过往我也当过分管领导,分管八、九个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既不相近又不相同,工作要研究细一点就必须花费很大的精力。现在通过“同类项合并”,把相近或相同的工作整合在一起,就有利于更深入的研究。另外,从监督层面上看,这样的机构设置也是非常科学的,通过实行纪检、监察、审计职能集中由纪委(区政务监察和审计局)行使,形成了“体外”监督这样的一个新机构,派驻纪检机构跟大部制改革同时推进,使监督更加到位、更加有效。

(四)突出综合改革的配套。 与此次机构改革相配套,区委区政府将推进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重点包括简政强镇事权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人员编制的动态调整机制等。关于这方面的工作,唐区长在刚才的讲话中已经作出了部署,请各相关部门抓紧推进。

三、加强领导,迅速推动大部制改革各项工作的落实

按照市委部署,本次机构改革必须在6 月底前完成。今天开完动员会之后,大部制改革各项工作就要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全体领导干部,必须统一认识、迅速行动、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一)服从大局,落实好改革方案。

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省、市关于此次机构改革的精神实质,从大局出发,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区的统一部署上来。

一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严格按照改革方案,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改革要求。 本次机构改革方案是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经区委、区政府审慎研究,并上报佛山市委、市政府批准执行的,经过了严格的程序,很多规定都是刚性的、不能变动的,务必严格执行。各级各部门要正确对待单位和机构的撤并,不折不扣地按照改革方案的有关要求组建新机构。这次大部制改革全市五区都是同一个模式,希望大家好好理解,在理解中执行、在执行中理解,把各项工作推进好。

二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坚持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服从全局利益。机构改革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再分配,在这次改革中,一些机构要进行撤销或合并,一些部门的职能要进行调整。特别是由于机构的撤并和职数的限制,一些本来是单位“一把手”的同志可能要成为副手,一些同志的岗位要进行调整,原来的局长成为副局长,原来的副局长成为局务委员,变化虽然比较大,但都是领导职务。从另一种角度看,这也是对部门的一种提升,因为大部门首长是由区领导兼任,下面的副局长都是按正局级配置,部门的整个级别比以前提高了。同时,这次大部制改革我们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干部的调整上,对现职干部职务原则上按不低于原职务级别重新安排工作岗位,并对中层领导干部作了高配,内设机构正职从原来的正股变成了副科,副职从原来的副股变了正股。希望同志们特别是领导同志要摆正心态,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讲党性、讲政治,自觉服从大局和需要,自觉服从组织决定和安排,以实际行动来支持改革。

同时,区的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使社会充分认识这次大部制改革对高明今后发展和提升的重大作用,形成全社会理解改革、支持改革、配合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狠抓落实,迅速推进各项改革工作的铺开。

今天的动员会后,16 个大部门的首长和相关负责人要马上开展新成立机构的组建工作,使新机构迅速投入运作。具体来讲,就是要在接下来的五个工作日内,确保做到五个迅速到位:

一是工作人员要迅速到位。 在新机构领导班子成员名单公布后,班子成员要按照组织安排迅速到新的部门、新的岗就位,配合大部门首长开展好各项工作。同时,要按照机构职能的调整,迅速组织落实中层干部和相关工作人员,确保新机构各方面的工作人员在5 个工作日内就位,在新机构统一领导下迅速开展工作,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正常运转。

二是办公场所要迅速到位。 本次机构改革涉及众多部门的撤并,在目前的办公条件下,新机构暂时难以全部实现集中办公。因此,新机构的办公场所尽量维持现状,对涉及拆分、归并的部门先实施搬迁,其余暂时都在原有场所照常办公。对于未能合并办公的机构,要按照“主局不动,分拆先迁,窗口调整,服务不断”的要求,形成“一局多点”的办公格局,力求达到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目的。尤其是要优先调整好原有部门的对外服务窗口以及在区行政服务中心服务窗口,确保对社会的各项行政审批服务正常运作。“一局多点”将是高明的一个特色,这样的办公格局可能更方便群众办事,关键是我们要加强在统筹管理上的融合。同时,“一局多点”也是实事求是的体现,从实际出发,减少投入,提高效率。区委区府办将就各机构办公场所的调整下发相关的通知,各机构要按照通知的有关要求,确保在5 个工作日内全面完成办公场所的搬迁。

三是工作制度要迅速到位。 动员会后,各新机构要围绕这次改革的核心任务,根据改革方案对部门职能进行调整,迅速制订好部门“三定”方案,尽快完成新机构的组建。“三定”方案原则上要在7 月15 日前完成报送和审批工作。同时,要迅速制定新机构的工作机制。对于机构调整变动较大的部门,原有的工作领域、决策程序、执行规范、监督制度等都会发生变化,新的部门也有新的要求,不能够简单将原有的制度一并了之。要根据新机构的职责定位、运作要求和工作特点,尽快研究制定出适应新机构、新体制要求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新机构的有机融合。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定要通过制定工作制度来形成新的运作机制,使新组成的大部门真正形成一个整体,坚决杜绝出现“局中局”现象。这个问题各位大部门首长要认真研究,原来的几个部门一下子合在一起,如果处理不好,传统的观念和习惯就容易延续下去,形成“局中局”。

四是职能调整要迅速到位。 新机构要按照改革方案的有关要求,迅速理顺和承接好各项工作职能,确保改革后新机构工作迅速开展、整体秩序不乱、业务正常运转,防止出现“空档”。尤其是各部门正股以上的中层干部,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在机构改革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确保各项业务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对涉及岗位调整的人员要尽快到达新岗位,找准新定位,熟悉新业务,迅速融入新单位。这项工作按区编委办的人员划转方案进行。相关的安排也可能还不完善,可以在运作过程中逐步理顺,但不能因此而影响整个改革工作的推进。

五是财物交接要迅速到位。 涉及撤并的部门要迅速做好相关档案、财产、办公物品等的清理、封存、登记工作,并随机构、职能的调整移交到新的机构。各部门首长要组织领导好本部门人员、资产、财务、档案材料等的调整划转和清理移交等工作,区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各部门财物交接的监督,严防国有资产和档案材料的流失。各项交接工作原则上都要在5 个工作日内基本完成。

(三)严守纪律,确保各项改革平稳有序推进。

这次机构改革事关重大,涉及部门众多,每位同志尤其是领导同志,在改革过程中都要严守各项纪律,把各项政策规定执行好、落实好。在此,我强调四方面纪律:

一是要严守政治纪律。 机构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能否严格执行纪律。区委、区政府已专门下发了相关文件,明确了机构改革的工作纪律,请各部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带头克服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和小团体主义等不良倾向,正确对待个人进退留转和单位机构撤并,严格服从组织安排。

二是要严守组织人事纪律。 各单位在此次大部制改革工作中有撤销、归并、新建和职能调整转移工作任务的,要严格遵循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对涉及人员分流、资产处置、人员调整等重大事项,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任何单位不得借改革之机,突击搞人员调整或突击评聘专业技术职称;不得违反干部管理、编制管理规定调动干部,增加机关工作人员;对组织作出的机构调整、职位变动和干部交流的决定要坚决执行。凡违反和破坏组织人事纪律的决定一律无效,并严肃追究有关领导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名单公布后,要听从组织安排,按照规定时间到岗到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不执行或延缓执行组织作出的调配决定。

三是要严守财经和党风廉政纪律。 在改革期间,各部门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公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严禁突击花钱,严禁用公款相互宴请、公款旅游、乱发补贴奖金等。各部门要按照规定加强对资产和账户的管理,机构调整变动的单位要及时做好资产清查、财务清算和审计工作,并按要求做好交接。所有交接工作都要在办公场所里进行,不要到酒店等其他地方去,以免造成不良影响,这一点希望大家自觉遵守,各位大部门首长要把好关。

四是要严守工作纪律。 全体工作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工作状态,坚守岗位,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防止工作断档和脱节,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尤其是有对外服务窗口的单位,不管多忙都不能中断对外窗口的服务工作和影响到对群众的服务,对此,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

以上四方面纪律,希望大家严格遵守,也请纪检监察机关和区问责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监督。

(四)坚持两手抓,确保改革与发展两不误、两促进。

机构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发展,各级各部门要把推进机构改革与做好当前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促进,确保区委区政府重大方针政策执行的连续性和今年各项工作的落实。前天,市委书记、市长陈云贤同志到高明调研时,对我区工作提出了五方面抓落实的具体要求,对我区下阶段工作开展,非常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一是要抢抓机遇抓落实,重点是要抢抓三旧改造的机遇,解决土地利用指标等问题,为今后发展创造更有利条件。二是加快推进抓落实,对绿道网等今年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任务,要抓紧推进,确保完成。三是拓宽思路抓落实,在招商引资上要真正做到大招商、招大商。四是统筹兼顾抓落实,在工作中要统筹兼顾好城乡发展,统筹兼顾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统筹兼顾改革与成效的关系。五是全面提升抓落实,重点就是要围绕“四化融合,智慧佛山”的目标,以“三着力一推进”为工作主线,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我们在推进机构改革的同时,要进一步理清思路,以时不我 待的紧迫感,认真 贯彻陈云贤书记的指示, 以此次机构改革为契机,创新工作方法,鼓足工作干劲,把抓落实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 脚点,全力以赴,确保完成年初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最后,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新建成的机构要把加强班子内部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改革后,新机构的班子成员来自不同部门,加强班子建设,迅速形成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是确保当前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大部门的首长,要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开展工作要做到“集体领导、民主决策、个别酝酿、会议决定”。我认为,这次改革之后,要进一步严格落实执行好民主集中制的有关规定,大部门的管理更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比如,我们有个部门多达800 多人、20 多个下属机构,如果不坚持集体领导就难以正常运作,不坚持民主决策就容易出问题。再复杂的事情,只要把它摆到台上,就会变得简单;再简单的事情,一旦把它放到台底,就会变得复杂。坚持民主集中制非常重要,凡是重大决策和重要事项,都要提交集体讨论决定。班子成员要自觉维护班子团结,坚持讨论问题时充分发表意见,集思广益作出决策;一旦形成决议,就要共同维护、坚决执行,确保班子内保持步调一致。

大部门领导班子的构成是全市统一的,大部门首长是由区领导兼任,副局长由原来的局长担任,局务委员由原来的副局长担任。对这个问题大家要有统一认识,不管是首长、副局长还是局务委员,都是领导班子、领导集体的成员。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这次改革之后如何转变角色的问题。首先,作为大部门的首长,原来是区分管领导,在宏观上进行协调、管理和领导,但现在是大部门的“一把手”,从原来的副职变成正职,从原来的宏观管理变成微观管理,从原来不直接负责的分管领导变成全面负责的法人代表,这个角色一定要认真转变好。其次,大部门的常务副局长,要协助首长管好全面工作。在管好各项业务工作以外,还要发挥好常务副局长的作用,协调好方方面面,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也是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原来是“一把手”,在单位你说了算,现在由正职变成副职,虽然是常务,也要在首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另外,有些原来的部下现在变成了同事,也需要加强领导艺术,协调好方方面面,调动好大家的积极性。第三,大部门的副局长,由原来正职变成副职,但这不是什么问题,大家都是为了发展大局而努力,关键是心态要调整好,尽量缩短心理适应过程。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现在的局务委员也是局的领导班子成员,是领导职务,不是非领导职务,大家一定要进入领导角色,把工作做好。

此外,在整个机构改革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这次改革中,我们同时进行派驻纪检机构工作,就是要向社会释放一个强烈信号,今后党风廉政建设跟发展同等重要,而且要以党风廉政建设来促进我们的发展。同时,我们还要向全社会表明,区委、区政府要以这次大部制改革为契机,通过配置新的机构和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加快建立起一个廉洁的政府、为民的政府和高效的政府。

同志们,这次大部制改革是一项事关高明发展全局、事关今后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对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将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在区委的统一领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谨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迅速行动,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本次机构改革的各项任务,为开创高明科学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

在公司机构改革讲话 篇5

全面推进我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

——在全市政府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长 XXX(2010年10 月13日)

同志们:

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按照中央、省的统一部署,去年底,在充分酝酿,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制定上报了我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经过精心组织筹划,目前市政府机构改革的前期工作任务已经完成。刚才,xx同志传达了省委、省政府批复和市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主要精神,xx同志宣布了市委干部任免决定,市政府还向新组建、调整的部门授了印。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xx市政府机构改革进入了全面组织实施阶段。下面,我就做好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政府机构改革的重大意义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是新形势下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迫切需要,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按照

―1― 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我市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政府管理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深入人心,政府的角色定位和职能逐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相适应;政府的组织结构得到了调整优化,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计划为龙头、综合部门管理专业部门、专业部门直接管理企业的机构框架被彻底改变,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宏观调控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为主的机构框架初步建立;各级政府和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逐步理顺,不同层级政府经济社会事务的管理责权逐步得到合理界定,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关系进一步清晰,一些重要领域的职责交叉事项逐步划清,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逐步建立,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我们继续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从总体上看,我市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与新形势、新任务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一是政府职能转变还没有完全到位,政府仍然管了一些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直接干预微观经济活动的现象、行政许可事项仍然较多,而有些该由政府管的事却没有管到位,特别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还比较薄弱。二是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匹配,政令不畅、落实不力,一些部门和少数领导干部中还存在推滑拖顶问题。三是有的部门行政

―2― 权力运行不规范,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督,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现象仍然存在。四是机构编制人员增长与财政供给、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财政供养负担过重。全市财政供养人员达到8.87万人(含离退休1.77万人),供养比例为23:1,远高于全国财政供养比例,财政供养支出39.34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61.9%,人员经费支出庞大,且面临着政府供养人员过多、工作效率不高的问题,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从严控制机构和人员编制过快增长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应对新时期新阶段面临的各种挑战。

(一)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xx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科学发展要靠高效管理,而高效管理必须依靠高效的政府管理机构。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实现xx科学发展,对加快推进以政府机构改革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次机构改革,不是简单的撤并几个单位,而是重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因此,我们的工作当中面临着一些涉及面宽、触及深层次利益、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还有一些多年来想改但因为时机不成熟未改或改了未改好、未改到位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着我市“生态立

―3― 市、烟草兴市、工业强市、农业稳市、文化和市”战略和“三优一特”经济发展思路的实施,制约着全市经济社会的科学、和谐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社会更加和谐安定,但与科学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为此,我们必须把机构改革和推动科学发展结合起来,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重点在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上下功夫,努力建立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政府管理机构,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使政府各部门全面正确的履行职能,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更好地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为我市更长时期、更高水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提升政府行政能力的迫切需要。我们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特别是通过应对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突发事件和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我们认识到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提高驾驭

―4― 经济和复杂局面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大胆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以全面推行法制政府八项制度、责任政府四项制度、阳光政府四项制度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为重点,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在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组织结构、完善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政府施政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由于受体制机制和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群众对政出多门、职责交叉、推诿扯皮和效率不高等问题反映仍然比较集中,这说明我们的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权力运行不够规范。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制约了政府行政能力的提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重点领域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实现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转变,全面提升政府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顺应科学发展要求的责任政府、法制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

(三)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政府作为经济活动管理者、国有资产所有者、公共权力行使者、改革创新组织者,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等方面具有广泛、―5― 深刻的影响和作用。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经验和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告诉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统筹兼顾市场和政府两个方面,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的调控作用,实现经济的协调持续快速发展。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的关键时期,通过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也是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生机活力的需要。

总之,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事关党和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上来,坚定改革信心,强化责任意识,加快工作节奏,确保政府机构改革稳妥有序地推进。

二、突出重点,认真抓好机构改革各项任务的落实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总的要求是: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理顺职责关系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明确和强化责任,完善体制机制,推行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各部门要准确把握中央和省的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方针,立足于解决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构建与xx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科学发展需要、具有xx特点的行政管理

―6― 体制,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组织保障。

(一)转变政府职能,突出服务重点。转变政府职能始终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要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全面梳理各级政府管理和介入的事务,坚决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项转移出去,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配臵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公民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政府在经济调节和宏观管理方面的职能,着力解决好涉及国计民生、阻碍经济发展和职责交叉、权责脱节等突出问题,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完善行政执法和监管体系,增强防范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根据中央和省的要求,去年,我市对49个市级部门的601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72项,调整下放行政审批项目68项,调整合并行政审批项目50项,进一步加快了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我们要以这次机构改革为契机,继续对各部门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清理,进一步下放管理权限,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强对行政审批权的监督和制约,做到公开透明,规范运作。

(二)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关键要明确职责重点,减少职责交叉,提升工作效能。要进一步理顺市县(区)两级政府的管理权限,清理下放属于县(区)政府的管理权限,重点强化红塔区在中

―7― 心城区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对市政府已明确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城建监察、园林绿化管理、房地产管理、聂耳文化广场管理等城建管理职能以及中心城区食品检测、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38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要确实做到下放到位,履职到位,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管理职责,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扩权强县、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为基础,进一步理顺市、县、乡政府的事权关系,明确各层级政府的职责重点和权限范围,形成上下衔接、分工合理的职责体系。建立健全市政府各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明确和强化责任,通过确定各部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在赋予部门职权的同时,按照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要求,进一步梳理部门职责交叉和关系不顺事项,整合归并相同相近职能,从源头上解决多头管理、推诿扯皮、效率不高等问题。在这次机构改革中,我们对多个部门的多项职能进行了调整理顺,如将乡镇企业行业管理、畜牧兽医、渔政管理职能分别由市经委、市畜牧兽医局、市水利局调整理顺后整合划入市农业局;将经济合作发展规划、煤炭发展行业规划职责分别由市商务局、市经委调整理顺后整合划入市发改委;将煤炭生产、技术改造、煤矿安全监管职责整合划入市工信委;将文化(文物)、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版权)等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划归市文化局;将电影发行管理职能由市文化划入市广电局,经过调整理顺,做到职能归位,职责明确,进一步促进了部门职能职责的发挥。同时,对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分清主办和协办关系,明

―8― 确牵头和配合部门,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管理职责分工,明确规定毕业生就业政策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拟订,毕业生离校前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由市教育局负责,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要通过明确各部门职责,提高协调配合的工作意识,形成部门之间的整体工作合力。

(三)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这次市政府机构改革既保持了政府机构框架的基本稳定,同时又调整、理顺、归并了部分机构的工作职能,整合了资源。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按照权责一致的大部门体制的要求,在大部门机构设臵上作了大胆尝试。立足于加强对工业的统筹协调,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整合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城乡建设统筹规划,加快建立住房保障体系;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相互衔接,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及整合外事侨务职能,分别组建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等部门综合机构,可以说在探索大部门体制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二是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立足部门职能的发挥,对部分机构进行了调整设臵。着眼于强化机构编制部门配臵执政资源的职能作用,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单独设臵,列入党委工作部门序列,进一步明确了机构编制部门在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促进党政机关高效运转中的职责和地位;着眼于强化

―9― 规划、粮食安全、广电、扶贫开发等部门职能,将市规划局、市粮食局、市广播电视局、市扶办调整为市政府工作部门,进一步明确了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促进了部门职能的发挥;着眼于明确食品药品监管权限,将省垂直管理的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调整为市卫生局管理的部门管理机构,进一步强化了市政府的食品药品监管职能;着眼于规范市政府机构设臵,将市人防办调整为市政府其他机构、市国资委调整为在市财政局加挂牌子,进一步促进了市政府机构设臵的科学规范。

改革后,市政府设臵工作部门32个,部门管理机构2个,派出机构1个,其他机构1个,保留机构10个。从机构设臵上看,符合中央和省有关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精神,体现了机构改革服从和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根本要求,体现了行政管理体制调整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必将有力地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四)全面清理议事协调机构。清理议事协调机构是这次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前,议事协调机构的设臵随意性大,缺乏规范管理,作用发挥也参差不齐。各种领导小组少则十几个成员单位,多则二三十个成员单位,有的甚至更多,既消耗了领导的大量精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一些职能部门作用的发挥,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要全面清理和规范市政府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不必保留的,坚决撤销;因开展专项工作需要的,要明确撤销的具体时间;确需继续保留的,要明确承担具体工作的职能部门。要从严从紧控制议事协调机

―10― 构的设臵,尽快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研究出台具体的措施办法,将议事协调机构纳入机构编制日常管理范畴。在这次机构改革中,我们将市金融办、市铁建办、市中低产田改造办、市政府应急办、市和谐社区办等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的职能职责交由相应职能部门承担,均未单独设臵机构,尽可能减少了政府机构的设臵,促进了效能政府建设。今后,凡工作可以交由现有机构承担的,不再另外设臵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涉及跨部门的事项,由主办部门牵头协调;确需设臵的,必须严格按规定程序审批,但一般不设臵实体性的办事机构。

(五)明晰责任,加强监督制约。这次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转变职能,明确和强化责任,着力解决有权无责、权责脱节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结合机构改革,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努力在明确和强化部门责任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要按照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的要求,结合部门“三定”工作,认真研究拟定本部门的权责规定,明确和细化部门的职责范围和责任边界,切实承担与职权相对应的责任,做到履行职能、行使权力和承担责任的统一。要积极探索决策、执行、监督相对分离、协调一致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按照决策、执行的不同特点,建立分类监督制约机制,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从体制机制上解决职能运行的越位、缺位、错位和不到位问题,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和评估机制,健全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明确问责

―11― 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要改进绩效评估方式,强化岗位责任意识,科学评估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奖优罚劣,奖勤罚懒。

(六)加强管理,严格控制编制。改进管理方式,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是政府机构改革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在这次机构改革中,市、县政府要切实按照“两个不突破”的要求,坚决做到机构设臵不突破规定的机构限额,人员编制不突破核定的行政编制总数。要进一步加大内设机构整合力度,坚持综合设臵,杜绝上下对应设臵内设机构。机构设臵坚持精干高效,人员编制不增不减,从严控制,合并的部门编制在原有基础上调整核定,新组建的部门按照职责任务和从紧的原则核定,涉及职责和机构划转的,坚持做到编随事转、人随事走。各级各部门要结合“三定”,大力清理整顿部门下属事业单位,对职能消失或弱化的空壳事业单位,坚决予以撤销;对职能相近的事业单位,大力进行整合,进一步统一和规范事业单位的设臵。

要严格贯彻执行中央、省有关机构编制管理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文件、会议精神,强化编制使用计划审批和编制经费双向控制管理措施,从源头上杜绝机构和人员编制的过快增长,把机构和人员编制增长控制在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要严把编制使用计划关,党政群机关和事业单位凡新进人员,都必须事先向机构编制管理机关申报编制使用计划,未取得编制使用计划,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进人。对各单位的在

―12― 编在职人员,机构编制管理机关要按照“一人一编一卡一册”的要求,做到机构编制实际情况与批准的机构编制相一致,实有人员数与核定的编制数相对应,严格实行实名制管理。要进一步加强事业编制总量控制管理,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空编,在事业单位推行零空编管理。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的配合制约机制,只有在机构编制部门审核同意设臵的机构和核批的编制范围内,组织人事部门才能配备人员和核定工资,财政部门才能列入政府预算范围并核拨经费。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工作纪律,建立完善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强化对机构编制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凡违反规定的,一经发现要坚决查处,限期纠正。

三、加强领导,圆满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的各项任务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时间紧、任务重,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比较多。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内在规律,强化大局意识,加强协调配合,确保机构改革顺利进行。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有的部门实行调整,有的部门进行撤并,有的部门不再保留。这些部门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都曾发挥重要作用,做出过很多贡献。这次调整变动,是为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希望各部门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正确对待,准确理解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要加强领导,统筹谋划,及时把政府机构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各部门

―13― 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带头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工作措施到位。市政府新组建部门的负责人要尽快履行职责,迅速着手机构组建、部门“三定”等工作,尽快开展有关业务,确保工作有效衔接。撤并部门的领导要认真负责地做好本部门人员、资产、财务、档案材料等调整划转和清理移交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职能调整变动的部门,要做好业务衔接,按照编随事转、人随事走的原则进行调整,抓紧搞好业务衔接,无缝对接,防止工作断档。机构调整变动较大的部门,原有的工作领域、决策程序、执行规范、监督制度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简单地一并了之,必然出现几套运行模式并存、各行其是甚至相互冲突的局面,难以形成工作合力。对此,各部门要勇于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根据机构职责定位和工作特点大胆创新,尽快形成适应新机构、新任务要求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机构改革与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各县区要根据市编办的要求,抓紧制定县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并于2010年10月25日前上报市委市政府审批。机构编制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研究,对政府机构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提出意见。10月底完成市政府机构改革,11月底前完成县区政府机构改革,年底还要启动乡镇机构改革,机构编制部门面临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要以这次机构调整设臵为契机,充实工作力量,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机构编制

―14― 干部队伍,全力担负起机构编制部门配臵执政资源的重任,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xx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二)严肃各项纪律,加强监督检查。机构改革是一项政治任务,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从大局出发,坚决服从、支持和配合,严格遵守各项纪律。一要严明政治纪律,切实加强对机构改革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发生,确保政令畅通。二要严肃工作纪律,涉及机构改革方案及机构设臵、人员编制等事项,坚持集体讨论,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报批。各部门不得在机构改革中要求提高机构规格、增设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确保机构改革中总编制数不增加,内设机构不增加。严禁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干预和变相干预下级机构设臵和人员编制配备。特别强调,市政府各部门主要领导不允许以任何方式干预县区政府的机构设臵。目前有一种现象十分突出,机构不单设、规格不高、编制和人员不到位,就不会办事,有的部门领导经常以增加一项新的工作为由,提出增加机构、提高规格、增加编制、增加经费等等要求。这次机构改革,不少部门都有职责的增加,在这里我要强调,各部门不得以此为理由提出增机构、提规格、增编制的要求。三要严肃组织人事纪律,严禁突击进人、突击提拔、突击提高干部职级待遇。四要严肃财经纪律,严防国有资产流失,严禁违反规定突击花钱。组织、编办、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要按照分工,密切配合,加强监督检查,对借改革之机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要从严查处。

―15―

(三)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平稳过渡。机构改革涉及利益调整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在机构调整和个人安排问题上,难免会有一些不同认识和想法,甚至存在一些思想上的顾虑和波动。各级各部门要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干部职工顾全大局,自觉服从组织决定,不能以任何借口影响和干扰改革。由于机构的撤并和职数的限制,一些同志的岗位要进行调整,这是事业发展的需要。希望这些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以党的事业为重,讲政治、讲党性、识大体、顾大局,正确理解和对待个人工作岗位的调整变动,遵守纪律,服从安排,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投身改革。要主动关心干部职工的实际困难,照顾他们的切身利益,在岗位设臵、人员安排上尽量考虑得周到一点,安排得合理一点,把个人意愿和工作需要更好地结合起来,争取每一位同志都能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合并、新组建的部门对来自不同单位的同志要一视同仁、同等对待,坚持任人唯贤,杜绝“门户之见”。要及时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完善规范组织工作程序,及时解决和化解敏感问题和突出矛盾,真心实意为干部群众排忧解难,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同志们,这次政府机构改革是对我们思想作风、纪律观念的一次全面考验,对提升我市各级政府的行政能力,更好地服务xx经济社会发展是一次机遇。我们要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工作作风,高标准、高质量、―16― 高效率地落实好这次机构改革的各项任务,为推进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公司机构改革讲话 篇6

县委书记 XXX(2011年5月4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乡镇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确保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工作顺利推进。今天的会议,不仅是一个动员部署的大会,更是一个推进落实的大会。从今天开始,乡镇机构改革将进入全面深化、全面推进的阶段。刚才,XX同志作了动员讲话,XX同志宣读了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意见,XX同志宣布了县委关于乡镇机构改革有关干部调整的决定,这也是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县委常委会慎重研究作出的决定,希望大家讲政治、顾大局,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乡镇在突破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乡镇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稳定的关键,不管在什么时候,乡镇政权、乡镇组织、乡镇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由乡镇政权在社会治理结构中的位臵所决定,也是由当前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所决定。

一是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突破发展,必须不断强化乡镇政权。乡镇党委和政府作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和推动者,推进突破发展的关键之年,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从农村工作看,新农村建设要加快推进,村“两委”换届要全面完成,农村社会要保持持续稳定,再加上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一些日常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乡镇干部在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说,能够把一个乡镇搞好的领导,他就能够承担更重要的工作。县委历来重视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始终把乡镇作为锻炼干部的熔炉、检验干部的赛场,注重从乡镇这个平台上培养干部、发现干部、使用干部。今后,还要有计划地安排没有乡镇工作经历的优秀年轻干部到复杂环境、基层一线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因此,大家一定要以乡镇工作为荣,以人民利益为重,时刻用党性原则来看待自己肩上的责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干好本职工作,为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突破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更加重视乡镇干部队伍建设

近年来,县委高度重视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选优配强乡镇班子、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总的来看,全县大多数乡镇班子都较好地发挥了领导作用。有的地方自然条件差、生活比较艰苦,很多干部长期扎根在那里,有的已在乡镇干了10多年甚至20多年,他们风里来雨里去,与广大群众同呼吸、共甘苦,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正是他们的艰苦努力和付出,让很多镇村面貌焕然一新,甚至

在这次乡镇机构改革中,如何维护好乡镇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县委、县政府重点考虑、反复研究、谨慎决策的一个问题。实事求是地讲,在乡镇撤并的问题上,我们也曾希望“能不撤就不撤,能少撤就少撤”,甚至在第一次上报市委、市政府的撤并方案中,我们就把撤并20%的乡镇作为第一方案报批。但按照省市要求和有利于打造区域中心镇,有利于人口集聚、产业集聚、要素集聚,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我们在充分考虑各乡镇的自然条件、农业基础、历史沿革、生产生活习俗等因素基础上,确定了撤并6个乡镇的改革方案并付诸了实施。在干部的安排使用上,我们在严格遵守有关政策的同时,结合乡镇班子年龄、知识、性别结构和长远发展需要,从有利于干部的锻炼成长出发,确定了这次干部调配方案。但毕竟这次乡镇机构改革关系到大多数乡镇干部的进退去留和利益调整,必然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一些干部群众的思想情绪也可能产生波动。在这里,我向大家提三点要求:

一要做好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及时掌握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认真做好思想疏导和说服解释工作。密切关注社情舆论,准确把握群众思想脉搏,及时、果断地解决好、处理好乡镇机构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性矛盾、突发性事件,确保改革平稳推进、稳定不出问题。近期要开好三个会:一是召开镇党委会议,安排好内部职责分工,明确财产、档案、印章移交和宣传、维稳等方面工作人员。二是召开机关干部大会,进一步宣传发动,明确责任分工,知识,缺的是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方法,你们有在乡镇直接面对群众工作的经历,一定要把如何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本领锻炼好,把做好群众工作的方法总结好,为将来应对各种大事、难事包括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做好准备。四要积累好实绩基础。在乡镇工作最主要的是看发展、看稳定,希望大家立足现实,认真研究好镇情、民情,找准镇域经济发展定位,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干部选拔任用改革力度,对那些长期在基层工作,埋头苦干、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大胆提拔重用,让安心基层、安心做事、不事张扬、勤政廉洁、不跑不要的干部有奔头、有前途。

三、始终把干事创业作为为官从政的最高境界 这次乡镇机构改革,正值冲刺“双过半”的关键时期,时间紧、任务重。县委总的要求是:快速交接,立即到位,尽快进入角色,确保全县大局稳定,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这既是对每个领导干部的考验,也是县委识别干部的重要途径。希望全县各级干部,特别是这次调整的干部始终把干事创业作为为官从政的最高境界,以自己优良的作风、扎实的工作给县委交一份优异的答卷。一要统一思想,摆正心态。随着机构的调整变化,部分同志的工作岗位也将发生一些变化,这是改革的必然,也是事业发展的需要。县委、县政府对这一部分同志的调整安排高度重视,按照善待干部、利于工作的原则,尽可能安臵好每一位干部。大家一定要把心态放稳,把位臵摆正,切实把思想、精力、行动统一到加快突破发展的大局

子成员之间,一定要经常谈心交心、沟通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形成各负其责抓落实、团结协作争一流的生动局面。

四要埋头苦干,狠抓落实。新的乡镇领导班子肩负着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历史重任,一定要切实加强自身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使班子真正成为一个团结和谐、勤奋务实、廉洁高效、纪律严明、执行力强、工作一流的领导集体。各包抓乡镇的县级领导要针对乡镇机构改革后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深入乡镇开展调查研究,帮助乡镇做好工作衔接和干部的思想稳定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过渡。县机改办和派驻乡镇的各工作组要做好各部门、各乡镇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注意掌握工作动态,及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各乡镇各部门要紧紧围绕今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干好每一件工作、抓好每一个项目,确保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

同志们,深化乡镇机构改革是对乡镇职能的进一步调整优化,更是对全县各级干部思想作风、政治素质、党性观念、组织纪律的一次全面考验。我们一定要坚定改革信心,强化责任意识,狠抓工作落实,确保这次乡镇机构改革改出成效、改出动力,为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突破发展、建设XX强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灰汤温泉六年级作文下一篇:浅谈幼儿常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