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学员问卷调查

2022-1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电子商务学员问卷调查

对坚定军校学员“三个自信”的调查与思考

摘 要:坚定军校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实现强军目标,筑牢军魂的内在要求,也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命题。作者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三年的跟踪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学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方面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和倾向性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学员主观因素,也有外部环境使然。解决这些问题,应注重多策并举。

关键词:三个自信;军校学员;问卷调查

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下简称“三个自信”)的政治命题。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进程中,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将成为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和信仰基础。军校学员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坚强柱石和中坚力量。他们是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有正确的认知和坚定的信念至关重要,也是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我们先后通过问卷调查、小型访谈等方式对各层次的军校学员进行了相关调查研究,并发现了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也试图对坚定学员“三个自信”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3年以来我们依托课题,在硕士生和本科生中展开了为期三年的问卷调查,本轮调查共发放问卷2 456份,收回有效问卷2 403份,其中本科生1 801份,硕士生和博士生602份。调查涵盖我校所有本科专业的初级指挥学员与直通车学员。从调查结果来看,呈现以下几个总体特点。

一是广大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高度自信。广大官兵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就特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上,特就特在其实现途径、行动指南、根本保障的内在联系上,特就特在这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特就特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上。座谈时有的官兵谈道,习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向全世界坚定地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我们倍受鼓舞激励。一些官兵还联系近年来“天神”对接、航母列编起航、“天河”神机妙算、“嫦娥探月”成功以及身边一系列新变化谈道,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

二是广大学员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信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官兵普遍认为,党中央、习主席提出的大政方针立足国情、与时俱进,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坚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谋划的国家未来发展蓝图一定能够实现。

三是广大学员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根本立场坚定不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围绕强军兴军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决策部署,深刻阐述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带根本性、方向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为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南。调查显示广大官兵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自觉性、坚定性不断增强。官兵普遍认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我军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基。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调查问卷中,当问到“你对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持什么态度”时,100%的官兵表示完全赞同、坚决拥护,显示出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立场。

二、调查反映出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在肯定主流的同时,我们也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具有一定倾向性,下面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三个维度来探讨。

(一)关于理论自信

调查显示,广大学员思想主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度较高、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度增强,爱国强军热情高涨。同时,调研也表明,就理论自信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和实践问题。

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在被问到“有一种观点认为,主义和体系都不重要,只要能够改善民生、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举什么旗帜都行。您如何看待该观点”时,14%的人选择正确,69%的人选择错误,还有15%选择了说不清楚,反映了对旗帜问题重要性认识不清;在被问到“您认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的旗帜的实质是什么”时,仍有6.5%的学员选择“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权宜之计”;在另一道题目“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对实践起到的作用是什么”中,约12%的硕士生和3%的本科生选择了“凝聚力不够,导致党心和民心涣散”。在被问到“您认为身边的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态度是什么”时,28%的硕士生选择“口头上坚持,但行动上背离”,而本科生选择这一项的则达到了36%,反映出青年学生看待问题还存在较为偏激的倾向。

二是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出现一定程度分化。在被问到“你是否相信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时,选择“是,我坚信不疑”的硕士生占57%,选择“有可能吧,我希望能实现”的占28%。而本科生的比例分别为40%和47%。在被问到“您认为,党员干部信仰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状况是什么”时,57%选择“多数人在信仰和坚持”,28%选择“少数人在信仰和坚持”。

三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深刻。在被问到“您如何看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时,51%选择了“我们党、军队和国家的缔造者和伟大领袖,应坚决维护”,29%选择了“伟人,但犯了很多错误甚至罪过”,还有12%的人选择了“说不清楚,让后人去说吧”。在被问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时,学员们大多数认为两者是继承发展的关系,仍有约10%的学员认为两者是对立关系,或者认为后者是对前者的背离。

四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存在熟知但不真知的现象。调查中,大部分学员赞同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仍有11%的学员选择了“说不清楚”。在另一道题目“有人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没有什么科学体系,只是一种实用主义。您对该说法的看法是什么”中,有12%的学员表示同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背景上,有18%的学员认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已经不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所以才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五是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仅停留在口头表态上,动力不足。在学习研读马列原著问题上,绝大部分学员都认可其重要意义,认为这是为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然而具体落实情况堪忧:在被问到“您曾读过马克思主义原著(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以及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同志的著作)的情况”时,47%的硕士生和54%的本科生选择读过1-10篇。而读过30篇以上的硕士生比例为23%,本科生仅为7%;在被问到“您身边的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原著的情况”时,39%选择了“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34%选择了“偶尔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

(二)关于道路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党员和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知的信息获得途径十分宽泛:理论宣讲、主渠道灌输、报刊新闻等主流媒体传播以及自身体验感受等。总体来看,军校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实践成就、继续发展的空间有较高的认同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奋斗目标和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有一定了解,对党和政府的执政合法性和权威有较高认同度。但是,也必须看到学员在道路自信上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仍存在模糊认识。经过系统学习,学员们大多能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也能正确认识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关系问题。然而对于这条道路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还存在模糊认识。在回答“有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传统中国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完全否定,您认为该说法”时,11%的学员选择了“苏联模式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未必全是社会主义”;在回答“有人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向着瑞典等民主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的,您如何看待该观点”时,26%的学员选择了“说不清楚”;在回答“有人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道路”,您如何看待该观点”时,10%的学员选择了“赞成”。

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地位意义仍缺乏深刻认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部分学员对此认识仍不够充分。在回答“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您对这一论断含义的理解是什么”时,13%的学员选择了“在今天的中国讲社会主义,只要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行了”,15%的学员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涵盖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全部内容,这样提不完全”;在回答“有人认为中国应遵从‘普世价值观’和走“普世道路’,您的看法是什么”时,14%的学员选择了“‘普世价值观’和‘普世道路’是存在的,我国应遵循其要求”,另有28%的学员选择了“说不清楚”。在回答“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和意义是什么”时,17%的学员选择了“没有什么世界意义,只不过是中国自己的事情”。

(三)关于制度自信

相比于道路和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与党员和人民群众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制度是保障,也是道路和理论的体现,党员和人民群众正是从对制度的感受、体验、了解才渐渐知晓实体化的道路和抽象的理论。所以,制度自信是基础也是保障。相关调研表明,学员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制度改革的必要性都给子高度的认同,对其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事实和作用给予高度认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具有较强的信心,但是在一些具体制度上仍有模糊认识。

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存有疑惑。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做出了明确部署。部分学员对此领会显然还不到位。在回答“您认为当前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时,34%的学员选择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21%的学员选择了“非公有经济发展受到政府权力的限制和侵害”,16%的学员选择了“政府对资源的垄断资本”;在回答“您认为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当务之急在于什么”时,39%选择了“坚持公有制经济在数量和质量上占优势,发挥主体作用”,22%选择了“继续推动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和从竞争领域的退出”,说明相当一部分学员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清楚不正确。

二是对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等具体制度层面高度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在这些制度框架下的各种具体制度、机制、体制。这些具体制度和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直接关乎人民的切身利益,也直接影响人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生成和坚定。相关调研结果显示,由于具体制度层面还存在着一些制度设计缺陷,制度执行漏洞,制度创新乏力等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对学员的制度自信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以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为例,在复杂的社会中,财富的分配显然是利益冲突的最重要根源,人们期待公平的收入分配方式,学员对此问题高度关注,多数学员都能指出造成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国民收入再分配调节不到位以及行业垄断、腐败及市场化改革不到位。同时对于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措施也比较清楚。

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国际比较优势认识不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国际比较优势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在同资本主义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的比较、竞争中所发挥的独特优势。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国际比较优势即优越性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和不足。在回答“您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否优于资本主义国家”时,选择“优于”的占40%,选择“不优于”的占24%,选择“说不清楚”的占34%。这反映出部分学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比较优势的认识仅仅是停留在表浅地认为我们现在发展的成绩和速度就体现了我们制度的优越性,而缺少对表象问题背后制度内在本质性优势的深刻认识。如他们没有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蕴比资本主义有更高的生产力、发展潜力,看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代表多数人的利益,实现共同富裕为内核,比资本主义有更高的平等追求、更高的文明以及更高的整合力和凝聚力。

造成上述模糊认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当前,在我国比较盛行的反非主流意识形态主要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一些人传播这些社会思潮的政治目的都是为了影响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看法。由于广大青年学员社会实践少、社会经验缺乏,主要靠理论灌输形成的政治信仰,导致他们的观念和政治认知容易受到这些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进而冲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是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问题凸显。随着我国进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各种发展中的矛盾问题、社会热点和各种思潮交织在一起,诸如集体上访、非法集会、警民冲突等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还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些敏感又现实的问题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官兵的价值判断,侵蚀着青年官兵“三个自信”的思想根基。

三是官兵成分和结构发生新变化。目前,学员干部已成为基层干部队伍主体,学员士兵也逐年增多。他们虽然受过良好的教育,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对党史国史知之不深,对中国人民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缺乏深刻认识;青年官兵接触到的是更加多元的思想,多样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特别是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的青年官兵对党的事业发展曲折历程缺乏直观感受,对党的创新理论艰辛探索缺乏情感认同,与“听党话”“跟党走”的要求之间产生了较大差距。

四是互联网重要舆论场作用日渐显现。近年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对官兵坚定“三个自信”带来不少冲击和腐蚀,特别是多元价值观念网上交融冲击官兵政治信仰。敌对势力凭借技术优势在网上强势推销西方价值观念,同时披上网上研讨等合法外衣推进“松土运动”“掘根运动”,其隐蔽性更强,柔性杀伤的破坏面更大,负面影响更长远。

三、对策建议

引导学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就是要针对当前学生在认知认同“三个自信”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符合青年学员思想实际和接受特点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

第一,拓展教育内容,揭示“三个自信”的理论逻辑和历史依据。要坚定学员的“三个自信”,就必须让学员真正理解“三个自信”。“三个自信”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三个自信”的依据在哪里?坚定“三个自信”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树立“三个自信”?对每一位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这些都是必须认真阐释和回答的问题。系统地认识并全面理解“三个自信”是坚定学员“三个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把握了“三个自信”的科学内涵,认清了“三个自信”的基本问题,才能使学员的认识上升到理论和自觉的高度,才能把“三个自信”内化为自己的信念,才能增强学员对各种错误思想的自觉抵制。

自信源于对自身优势的确认,而任何优势又必然处于比较之中。当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前景走势迷茫难辨。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是在比较之后进行的选择。高校教师要培养学员的历史观,要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发展进程,形成清晰的历史脉络,并深刻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为树立“三个自信”奠定坚实的科学依据。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学员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在反复比较、试验后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辩证理解社会主义改造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关系,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和实践优势,从而促使学员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学员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深刻内涵,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与中国实践的密切关系,自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从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学员深刻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基础,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具体体现,在历史与现实、本国与世界的广泛比较中清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从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第二,引导社会风尚,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受此影响,学员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活动方式、交往方式也日益多元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消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对学员的思想观念造成巨大冲击。各种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各种价值观念的彼此冲突,都容易使学员产生思想认识上的诸多困惑。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全社会范围内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一是进一步宣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要引导学员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基层、深如群众,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在推动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感受它给人们带来的实际利益,认识到它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紧密联系。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成为人们共同的奋斗目标,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三是通过各种宣传舆论途径让学员看到错误思潮的不良影响,在比较鉴别中正确认识和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

第三,加强实践锻炼,促使学员在实践中加深对“三个自信”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是我国各族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并且通过实践检验和整合而上升为我们国家的主导意识形态,反映着国家的性质、社会的本质以及全体人民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学员对“三个自信”的认识最初往往是肤浅的,必须通过践行,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感知、领悟,才能真正理解其真谛,把握其精髓。因此,要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员认识“三个自信”的实践品格,切实感受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其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进而将其转化为影响自身的精神力量,在实践的体验中实现对“三个自信”的认识飞跃。

参考文献:

[1]张海东.论新形势下提升大学生三个自信[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5).

[2]李彦军等.高校“三个自信”教育现状和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

[3]张秋辉.“三个自信”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4]叶昊.基于“三个自信”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

[5]荣开明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制度的区分和统一[J].观察与思考,2014(5).

[6]王晓芸.旗帜、道路、理论、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重维度及其内在关联[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3).

作者:张震 张薇

第2篇:转型期军校学员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摘 要:转型期军校学员人文素质状况堪忧,问题主要集中在忽视人格培养、漠视人文教育、轻视人文学科的基础性作用;原因是体制机制的缺失、重视程度的偏向和部队现实问题的困扰等;由此,该文提出了树立新型军事人才观、加大人文知识教育力度,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加强教员和管理队伍建设、形成教育合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等四点建议。

关键词:转型期 人文素质 问题 原因 建议

作者简介:李国新(1968—),湖北孝感人,政治学硕士,空军预警学院人文社科部副主任、副教授,空军高层次科技人才,全军院校教书育人银奖获得者。研究方向: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理论。

李嵩斌(1980—),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工学硕士,空军预警学院训练部参谋。研究方向:军事教育训练管理。

李荫华(1954—),湖北孝昌人,空军预警学院人文社科部副教授,全军院校教书育人银奖获得者。研究方向:军人思想道德修养理论。

以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的隆重召开为契机,军事教育将迎来一个跨越式发展时期。在这个转型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改革的重难点更为突出,努力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任务显得尤其繁重。近期,我们通过无记名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座谈会、理论测试等方式,对125名本科学员、50名研究生学员和25名中级指挥班学员的人文素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结果如下:

从调查的数据分析来看,大部分军校学员具备了基本人文素养,但在发展型人文素养上,最高的中级班学员仅占20%,最低的本科学员仅占8%;在高境界型人文素养上,最高的研究生学员仅占6%,最低的本科学员仅占4%。这表明,在军校教育转型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的人文素养特别是高境界型人文素养培养十分重要,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加以解决。

一、军校学员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尽管许多军队院校开始重视学员的人文素养教育,也出台了一些规定和办法,但真正用得上、操作性强的制度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教育理念还比较陈旧,学员人文素质依旧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

(一)忽视人格培养

把学习军事高科技、掌握现代化武器装备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认为打仗最终靠的还是军事素质。只要懂得了高新技术和手段,在指挥室里按按电钮、敲敲键盘、点点鼠标就能决胜千里之外,人文这些东西是虚的、空的、游离的,有没有都不太重要。从调查情况看,71.4%的学员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掌握军事技能就能胜任部队工作;19%的学员认为只需要多读点课外书就行了,能侃、会聊、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就能在部队里如鱼得水;54.5%的学员认为,懂得指挥管理,会驾驭先进的武器装备比人文素质更为重要。

(二)漠视人文教育

按照总部规定,政治理论与政治工作课程一般在院校教学时数中占到15%—20%,这是保证学员政治素质的根本需要。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军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用政治工作课替代人文课、用技能教育替代修养教育、用课堂教育替代第二课堂、用纯理论教育替代社会实践活动的现象,而且还比较普遍。有时候,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居然被设置成政治理论课程。从调查情况看,76%的学员认为,政治理论课是必须要学的,人文课有没有关系不大;64.7%的学员认为,学员系队检查教育情况主要看是否搞了政治教育,人文教育并无硬性规定,没有约束力;有43.5%的学员对政治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十分模糊,一切都看学员系队领导的安排。

(三)轻视人文学科的基础性作用

军队院校主要是以指挥、技术为主体的理工科专业作支撑的。从调查情况看,78.7%的学员认为,掌握专业技能,熟悉专业知识是最重要的;81%的学员认为,今后到部队任职主要是看有无专业技能本领,即便人文素质再强也难以体现出来。所以,在涉及学员非智力因素的问卷调查中,63%的学员对情感、态度、意志、兴趣、审美情趣等内容似懂非懂;71%的学员对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等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似是而非;65.9%的学员缺乏美学修养;15.3%的学员感情脆弱,适应环境的能力差。

二、当前军校学员人文素质薄弱的原因分析

(一)体制机制的缺失

这是造成军校学员人文素质薄弱的最根本原因。我们看到,尽管不少院校党委对人文素质教育很重视,经常讲,反复提,还有一些措施,文件上也写了,甚至考核方式也有,但总体上还处在粗放阶段,很难操作与落实到位。由于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种“隐形的教育”,需要相当多的投入。我们的院(校)长都有一个不太长的任期,追求科研项目的利润和看得见的军事训练成果是最为重要的。在这样的利害关系面前,先前的“重视”只能变成“忽视”,“文字”就变成了“游戏”和“文牍”,“硬指标”就变“软”了。

(二)重视程度的偏向

在院校教育中,一些同志特别是管理干部认为,练技术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而人文素质太虚,出成绩也慢。有的单位对硬件投入很重视,有规划,有具体安排,而对人文素质教育认为就是听几场报告、搞几场课外活动、唱几首歌而已。有的干部在军事训练中如何培养学员的本领谈得头头是道,而对学员的情绪、情感、修养、人际关系等却若明若暗、说不清道不明。

(三)部队现实问题的困扰

近几年,部队的武器装备大有改善,工资待遇大有提高,住房保障有了较大进展,但随着CPI(物价指数)的不断上扬、军人承担的压力越来越大、晋职晋衔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部队“演习如演戏”的漂浮工作作风、挥霍浪费以及腐败等现象,都对学员人文素质教育产生了消极负面影响。有的学员认为,即使人文素养再高,也高不过“钱”的魅力;即使再有“教养”和所谓的“情商”,也比不赢“权力”的博弈;即使言行再得体,做事再认真,也比不过“关系户”的重要;即使思维敏捷、悟性高,也没有那种天然浑成的“血缘关系”扎实。不少学员觉得,与其花时间提高人文素养还不如多找“关系”,与其提高“情商”还不如多跟领导套近乎。理想和现实、认知和行为、内在和外在的诸多矛盾,现代与传统、民族与外来、理性与非理性、军队内与军队外的诸多价值判断标准并存,这些现象使学员难以获得准确的精神皈依,难以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出现“随波逐流”“跟着感觉走、紧拉着梦的手”的现象,于是就出现了把人文素质培养作为一种负担的现象。

三、对转型期军校学员人文素质培养的若干建议

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上指出:“军队院校是培养军事人才的主渠道,在军队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军校肩负着培养优秀军事人才的重要使命,既要锻造学员过硬的军事素质,确保军事过硬,又要使学员政治合格,德才兼备;既要搞好学员的文化科技专业知识学习,又要提高其人文素质与能力;既要重视学员的做事、做好事、做成事,又要学员能做人、做有良知的人、做有修养的人。因此,必须要重视军校学员人文素质教育。

(一)树立新型军事人才观,加大人文知识教育力度

一般认为,在战争年代,优秀军事人才就是能征善战、决胜千里之外;在非战争时期,优秀军事人才就是能谋善断、运筹帷幄、掌控全局。这些观点主要还是在军事上或与之有关的方面,但实际上对于军校学员来说,这是一个远大的目标,而且一般是在有很强的素质能力基础之上的一种高境界,需要很长的时间努力才能实现。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说:“智慧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而道德则常常可以弥补智慧的缺陷”。军校学员的人文素质提高,既靠自身的“修炼”,还在于军校教育所给予的重视。实践证明,依托已经开设的人文学科课程,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语文、军队基层文化工作、军旅文学作品赏析等,进一步进行拓展,增大课程知识含量,鼓励学员大量阅读相关书籍。结合党史、军史、战史和古今中外优秀军事人才的成长轨迹,向学员传授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员的人文素养。

(二)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结合

根据军事高等教育的特点,学员在校学习期间的后半段,与专业课教员打交道比较多,课程所占用的时间也比较多,所以也要求在各学科课程讲授中渗透人文素质部分,进而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员不仅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相应的人文知识素养。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强调既要学好《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计算机绘图》等文化课,又要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军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政治理论课程,注重打基础,学会做人处事,学会辩证思维,端正人生价值追求;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强调既要学习好各类训练指导、原理、概论等课程,又要学习好《军人心理学》《军队基层政治工作》《军队基层文化工作》等政治工作课程,尤其是学好《大学语文》和《部队公文写作》等课程,立志成才,努力掌握任职本领,特别是通过了解专业发展历程,懂得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进一步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三)加强教员和管理队伍建设,形成教育合力

针对转型期学员思想发展的脉络和特点,在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上一般安排副高以上职称或者是有较长教学经验的教员授课;在学员队干部的选配上,选调具有一定部队带兵经验的优秀干部任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开办“政治教导员(政委)大讲堂”,为学员讲解艺术、审美、历史、文学知识;建立起“政治导师制”,聘请政治教员和领导干部定期为学员进行面对面辅导,开展互动教育,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校园文化是直接影响学员成长成才的地方,也是军队院校办学层次的集中体现。文化设施、文化组织、文化管理制度等是军校全体官兵所具有的共同文化心态和文化生活方式,也是军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外在体现。为此,通过开办系列人文讲座,为学员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通过开展健康向上、军味浓厚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节、演讲、论辩、科技节、摄影展、文艺演出,在积极参与中提升能力素质,陶冶生活情趣,塑造崭新自我;通过加强校园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设,突出院校精神理念,使学员在校学习期间能留下深刻印象,也能使院校始终成为莘莘学子向往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项久雨.整体构建大学德育途径的新体系[J].江汉论坛,2000,(2).

[2]杨叔子.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新华文摘,1996,(6).

[3]任艳玲.高校人文氛围的营造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7).

[4]赵四亮,李毅.浅谈高校人文素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4,(2).

[5]蔡耘.军事人文概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6]刘顺利.军事人文教育导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编辑:成向阳)

作者:李国新 李嵩斌 李荫华

第3篇:上海市社区医生及基地学员三阶梯镇痛认知现况调查

摘 要 目的:调查全科基地学员及社区医生对疼痛知识的认知现状,为促进社区医师疼痛知识再教育提供参考。方法:2013年2月对全体抽样法抽取的中山医院基地学员49名及附属4家教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床医师130名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有无麻醉处方权、1年内是否接受过疼痛知识教育等情况及疼痛问卷量表。分析被调查者对疼痛知识的认知现状和存在问题,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被调查者对镇痛知识的认知度均较低。学历、职称及1年内参与讲座等因素对于总体得分率并无影响。结论:社区医生及全科基地学员对于疼痛认知知识明显较为匮乏,尤其是在疼痛的评估及干预方面欠缺明显。疼痛知识的再教育必不可少,在进行培训时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

关键词 三阶梯镇痛 认知 教育 社区医生 基地学员

Survey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cognition of three ladder analgesia in the community doctors and in the base students in Shanghai

TAN Chengwei

(Gaoj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043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gnition of the pain knowledge in the GP base students and in the community doctor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urther education of analgesia for the community doctors. Methods: This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the 49 students in the Zhongsan Hospital base and 130 clinical doctors from 4 teachi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in Feb. 2013 and its content included the gender, ag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itle, with or without the right of analgesic prescription, whether having the analgesic education within one year and the pain questionnaire scale. The cognition of the pain knowledg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respondents and the related influential factors were analyzed and studied. Results: The cognition of the pain knowledge of all respondents was low. The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itle and participation of lectures in a year and other factors did not affect the overall scoring rate. Conclusion: The cognition of the pain knowledge in the community doctors and in the GP base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scarce, especially in the evaluation and intervention. The re-education of the pain knowledge was essential. During the training, it needs to reinforce the targeted content.

KEY WORDS three ladder analgesia; cognition; education; community doctor; student in the base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主观感觉,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对它的定义是: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1]。疼痛被WHO列为继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2]。疼痛是体内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理反应,是许多老年人、癌症及术后患者的必经历程。它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日常活动生活功能受损,生活质量降低,抑郁甚至自杀风险的增高等等[3-4]。

根据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及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3年公布的老年人及肿瘤患者数据显示,作为社区守门人的全科医生需要面对近300万高危人群的长期社区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可谓任重道远。

材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采用全体抽样法于2013年2月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0-2012年基地学员及附属4家教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

排除标准: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1年内仅从事中医科的临床医师;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1年内未从事临床医疗的临床医师;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经验不足5年的临床医师[5]。

调查工具

对受访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以下两个部分:①一般情况调查: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有无麻醉处方权及1年内是否接受过疼痛知识教育。②译成中文的疼痛问卷量表:取自国外已应用并发表的疼痛知识问卷(Wisconsin Pain Knowledge Scale,威斯康辛疼痛知识量表),总计31题是非题,每题1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越高。问卷由笔者及中山医院不同科室多名主治医师共同翻译并校对形成终稿。

调查方法

基地学员问卷由研究者亲自发放,并在30 min内回收问卷。

质量监控

问卷由笔者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教研处处长负责进行一级质控。由中山医院全科谢譞明医师对问卷数据录入并进行抽样复查。问卷第二部分答题结果完全雷同者视为无效问卷。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本调查总计发放问卷194份,回收问卷194份,无效问卷共计15份,有效问卷179份,问卷有效率为92.3%。

有效问卷中,全科基地学员49名(27.4%),均为住院医师,平均年龄25.84±1.25岁;社区医生130名(72.6%),平均年龄40.88±9.96岁;全部受访者中大专、本科、硕士比例为26:144:9(3:16:1),其中硕士学历者仅为9人,故在本研究统计中将其合并入本科组,重新分组为大专及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两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主任医师比率为1.4:4.7:1。11名基地学员及125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持有《麻醉药品临床使用与规范化管理培训》合格证书。

总体得分率

受访学员的问卷平均得分为14.90±3.36,受访社区医师的问卷平均得分为15.55±2.75,折算为百分制分别为48分及50分。社区医生得分略高,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2)。

各类知识掌握情况

问卷中疼痛评估知识及疼痛干预知识的得分率明显偏低(表1)。基地学员在药物药理方面知识掌握程度要优于社区医生,而社区医生在三阶梯镇痛原则、镇痛药物的临床应用以及疼痛评估方面优于基地学员(P<0.01)。

影响疼痛知识掌握的相关因素

年龄

年龄与得分呈极微弱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010(P<0.05)。

学历

大专及以下组总计26人,平均得分为16.04±3.00,本科及以上组总计153人,平均得分为15.25±2.9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6)。

职称

规范化培训学员因年资原因均为住院医师,故此部分仅采用社区医师答题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住院医师组总计27人,平均得分16.07±2.83;主治医师组85人,平均得分15.34±2.84;副主任医师组18人,平均得分15.72±2.22,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讲座参与情况

近1年内参加讲座者88人,平均得分15.41±3.08;未参加者为91人,平均得分为15.33±2.8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7)。

以上信息显示,学历、职称及1年内参与讲座情况等因素对于总体得分率并无明显影响,仅年龄与知识掌握情况有微弱相关性。

讨论

社区医生及基地学员的镇痛相关知识总体掌握情况

本研究结论与国内关于医生镇痛知识掌握度的文献调查结果基本相同[6-8]:医生对于疼痛管理的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大部分题目回答正确率在50.0%以下;对于较深入的、具体的和操作性较强的题目,正确率甚至低于30.0%。这说明我市社区医生及基地学员对于镇痛知识掌握不足,需要进一步进行宣教、培训。

社区医生及基地学员不同类型疼痛管理知识掌握情况

疼痛评估知识

美国著名疼痛专家Ferrell曾说过:我们如果不会评估疼痛,那就不可能去治疗疼痛。疼痛评估是整个规范化镇痛治疗过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9]。而在疼痛评估这项上,医生的得分率反而是最低的。原因可能为对于镇痛的评估相对不太重视。有调查发现,在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疼痛的评估没有成为社区诊疗的工作常规,仅在患者提出疼痛或要求进行镇痛处理时,医生才被动地予以处理[10]。部分医生仅凭患者的基础疾病以及口述疼痛症状就开具处方,有时甚至并未评估疼痛程度。在这方面,我们需要通过改变临床医生对疼痛评估的态度来提升评估准确性。

疼痛干预知识

超过半数医生认为仅凭非药物干预措施就能缓解疼痛。究其原因可能是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忍”的影响。这种观念需要纠正,因为这会使疼痛的评估产生偏差。而如“对于已有过吗啡成瘾的患者不该应用自主控制镇痛(PCA)”的错误观点则体现了大部分医生对于吗啡用药成瘾性的担忧。但根据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在按时给药、根据吗啡剂量滴定法调整给药剂量的情况下,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不足1%[11]。所以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实际上只需完全按照三阶梯镇痛的标准进行用药即可。

疼痛一般知识

虽然有近九成医生正确认识到了应联合应用药物进行镇痛,但却有一半的医生(学员和社区医生在此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辅助镇痛药物不应与阿片类或NSAIDS药物联合应用。这说明医生对于联合用药的具体方案并不清楚,甚至可能没有应用辅助镇痛药物的经验,这体现了医生在镇痛知识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方面做的不够好。

疼痛药物知识

调查医师对此掌握情况较好,但在辅助镇痛药物及常用药物的特殊性方面大部分医生仍有所欠缺,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是需要进一步加强的。

社区医生及基地学员知识掌握差异

基地学员在药物药理方面知识掌握情况优于社区医生,推测由于基地学员毕业不久,因此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记忆及掌握情况较好。而社区医生在三阶梯镇痛原则、镇痛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疼痛评估方面掌握情况较好,可能与他们在社区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用药经验有关。基地学员大多仅凭上级医师指导进行镇痛用药,故在这方面有较大不足。

镇痛知识掌握情况影响因素

年龄

总体得分率与年龄成微弱负相关性。可能由于部分年龄较长的社区医生欠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原本掌握的基础知识逐渐淡忘,从而导致该现象的出现。

学历

硕士学历者总计仅9人,故与本科组合并为本科及以上组。结果提示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反映了本科医学教育在疼痛相关知识教学上存在着较大的不足,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教育。

职称

不同职称组间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推测可能原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仍有部分高龄住院医师,他们由于各种原因未被聘为主治医师,但其临床经验较为丰富,故相关知识的掌握与中、高级职称医师没有明显差异。

讲座

1年内是否接受过镇痛相关知识讲座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7),这与目前现有的调查结果有所出入[12-14]。大部分的调查认为,接受疼痛教育项目对于提高医护人员的知识、改善临床镇痛管理是有效的;对基层医院的临床医生及护士进行疼痛知识培训非常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个人认为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可能为:①对象人群:疼痛知识调查对象大多为护士,国内虽有涉及临床医生的问卷,但调查对象多为二、三级医院医生,相对来说不具有完全可参考性。②讲座质量:讲座可能受到时间、讲者、侧重内容等方面的不同使其在质量上有一定差异,而且同一讲座对于不同医生提升程度也有所不同。③学习能力:年龄较长的医生相对可能较难接受新知识,且对已掌握知识的遗忘情况也较年轻的医生明显,故讲座对于他们的提升效果不明显。

建议措施

根据本问卷调查结果,无论是社区医生还是全科基地学员对于疼痛的认知均有明显欠缺;尤其是在疼痛评估、干预措施方面的知识掌握更是极度匮乏。针对目前的严峻现状,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加强疼痛知识的院校和继续教育

改进医生们对于获取疼痛知识的态度,使疼痛知识教育成为标准化学习模式并不断更新内容。通过多形式、多途径的方法来传授疼痛相关知识,将大型讲座、小型讨论和病例分析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医生给予不同侧重点的讲解,从而掌握疼痛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建立疼痛管理标准化流程

严格要求医生在临床上执行标准化的疼痛评估并予以镇痛治疗。通过卫生行政部门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制定统一的疼痛管理流程,建立规范的疼痛管理标准,对疼痛患者进行评估、记录、处理、教育。

加强疼痛管理知识的普及宣教

疼痛知识的宣教并不仅局限于提高患者和家属的相关知识水平,同时也能消除部分医生对疼痛药物应用的误区,帮助及时破除错误用药概念,形成更准确的疼痛治疗思维。

参考文献

赵继军. 疼痛护理学[M]. 2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 1-3.

Yuen TS, Irwin MG. The‘fifth vital sign’[J]. Hong Kong Med J, 2005, 11(3): 145-146.

樊碧发. 疼痛医学原理与实践[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杜, 2009: 47.

曾晖. 老年癌症病人疼痛的评估与护理[J]. 全科护理, 2009, 7(12): 1118-1121.

张渊, 杨华, 王天浩, 等. 上海市社区全科师资基本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1, 10(4): 232-236.

李卉, 赵闽, 许丽, 等. 三级甲等医院肾脏科医护人员疼痛认知的调查[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8): 894-897.

彭鹏, 王杰军, 黄哲宙, 等. 上海市医师对癌症疼痛的认识及治疗状况-2007年调查结果[J]. 肿瘤, 2009, 29(12): 1158-1162.

陈静, 马蓉. 医护人员疼痛知识的调查研究及改进[J]. 华西医学, 2008, 23(4): 773-774.

Ferrell BR, Grant M, Ritchey KJ, et al. The pain resource nurse training program: A unique approach to pain management[J]. J Pain Symptom Manage, 1993, 8(8): 549-556.

李玉莲, 李莉. 社区护士疼痛干预培训必要性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5): 39-40.

Volkow ND, McLellan TA. Mclellan. Curtailing diversion and abuse of opioid analgesics without jeopardizing pain treatment[J]. JAMA, 2011, 305(13): 1346-1347.

易智慧. 疼痛知识培训对改善外科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的效果[J]. 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36): 254-255.

桑翠, 柏艳. 护士疼痛知识学习效果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 2007, 7(1): 3l-32.

Ger LP, Chang CY, Ho ST,et al. Effects of a continuing education program on nurse’ practices of cancer pain assessment and their acceptance of patients’ pain reports[J]. J Pain Symptom Manage, 2004, 27(1): 6l-71.

(收稿日期:2014-12-09)

作者:谭诚炜

第4篇:电子商务学员问卷调查

电子商务培训调查问卷

填写人姓名:联系电话:联系QQ:大家好!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次电子商务培训的效果,改进培训工作,在这里耽误大家几分钟的时间,麻烦大家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在合适的选项框“□”前打“√”,谢谢!

1、请问您的性别是:

□A.男□B. 女

2、您网购过吗?

□A、一次也没有□B、十次以下□C、十次以上

3、您认为网购的优势有哪些?(可以多选)

□A、方便□B、便宜□C、商品种类多□D、快捷

4、您周围朋友有没有开网店的?

□A、有□B、没有□C、不清楚

5、您开过网店吗?

□A、开过□B、没有

6、若开过网店,是开的什么网店?开店多久了?

□A、淘宝____________□B、天猫____________

若没开过但有一个机会,您会选择网上开店吗?

□A、会□B、不会

7、如果要开网店,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可以多选)

□A、不会上网□B、缺少资金□C、没有经验□D、不懂专业知识,不会经营□E、其他

8、您对本次培训满意吗?

□A、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

9、针对本期培训,您认为我们的培训工作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您有哪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篇:夜大学员学习效果调查问卷

尊敬的学员:

您好!

这是一份探讨夜大学员学习的问卷,希望了解您夜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其目的是为改进教学提供建议,希望您能予以支持。本调査纯属学术研究,所发问卷不要求写上姓名,只用于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请您放心如实地回答。希望您的配合。谢谢!

一.基本信息

1.性别: ①男②女

2.婚姻状况:

①己婚 ②未婚 ③离异

3.原学历:

①高中 ②大专 ③中专 ④本科

4.您的年龄:

① 18—25 ②26—30 ③31 — 35 ④ 36―-40 ? 40 岁以上

5.您的工作类型:

①企业普通职工 ②公务员 ③教师 ④军人 ⑤农民 ⑥商贸、服务业人员 ⑦私营、个体

经营者 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 ⑨其它

6.您参加工作时间:

①两年以下②两年到五年③五年到十年④十年以上

7.您在攻读的学历层次是

①高中起点专科 ②高中起点本科 ③专科起点本科 ④第二学历

8.您平均每月的薪水是

① 1000 以下② 1000---1500 ③ 1500—2000 ④2000 元以上

二、问卷内容

1、老师布置的作业您能完成吗?

①能②一般能完成③有时会完成④从没完成过

2、面授课前您预习教材吗?

①总是预习②经常预习③偶尔预习④从不预习

3、您一般什么时候自学?

①考前自学②有空闲时间就自学 ③偶尔自学④从不自学

4、您平均每天的自学时间?

①半小时以下②半小时到一小时③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 ④一个半小时以上

5、您认为自学是?

①函授中最重要最基础的环节②和面授同样重要,两者不可或缺 ③可有可无的环节④完全没必要的环节

6、自学时您会制定学习计划吗?

①会 ②一般会 ③偶尔会 ④从没制定过

7、如果您制定了学习计划,能坚持实施吗?

①能 ②一般能 ③偶尔能 ④不能

8、对于函授教育的面授加自学的形式您认为:

①很好 ②一般 ③不好 ④很不好

9、对于自学您的看法?

①自学时我自己掌握学习进度,效果不错②自学时我控能力不好,不能坚持学习③我自学能力差学到的知识不多④我不喜欢自学,喜欢老师的指导⑤其他

10、在自学中遇到困难问题时您怎么处理?

① 自己寻找答案②等面授时请教老师③和同学交流④放弃

11、影响您自学的主要障碍?

①工作、家庭和学习的矛盾②学习的注意力、记忆力等下降

③不想学习④认为学习没用

12、授课时老师教授的内容侧重于

①课本知识 ②学习方法 ③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④自学指导

13、授课时您更喜欢老师讲授哪些内容?

①辅导自学难题 ②讲解新知识 ③传授学习方法 ④对教材进行系统讲解

14、对面授您会感到厌倦吗?

① 不会②偶尔会③经常会④一直都厌倦

15、您汄为那种教学形式对您学习帮助最大?

①面授②自学③辅导答疑④作业

16、如果您有缺课情况,那原因是

①工作忙,没有时间来上课②对老师的讲课不感兴趣③不喜欢面授的学习方式

④面授中学不到什么⑤路程远,交通不便

17、您来上课的频率是

①每次都参加 ②基本都参加③经常不来④有时间就来⑤从没参加过

18、您认为缺课对您的学习影响程度大吗?

①非常大 ②一般 ③不大 ④没有影响

19、您到课的情况下会认真听讲吗?

①总会 ②一般都会 ③偶尔听讲 ④不会

20、除了课本,学校还提供哪些学习资料?

①光盘 ②电子资料 ③辅导资料 ④没有

21、网上辅导答疑系统能否解决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①都能 ②一般都能 ③解决小部分 ④不能

22、教师是否用多媒体教学?

①每次上课都用 ②经常用 ③偶尔用 ④从不用

23、如果老师上课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您会更乐意学习吗?

①会 ②一般会 ③无所谓 ④不会

24、您认为在学习中产生学习差异的原因:

①学习者的能力 ②学习者的主观意愿 ③学习资源条件的好坏④教师的指导

25、影响您进行网上辅导答疑的主要障碍有

①老师经常不在线 ②自己没时间上网 ③没有电脑 ④网上辅导效果不好 ⑤无

26、您到夜大学习的最主要原因?

①获得学历 ②增进知识 ③扩大人际交往范围 ④转换工作需要

27、对您来说,学习是件?

①高兴的事 ②必要完成的任务 ③没必要的事 ④痛苦的事

.28、您认为通过函授学习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吗?

①帮助很大 ②有一些帮助 ③几乎没有帮助 ④完全没帮助

29、影响您自学的主要障碍?

①工作、家庭和学习的矛盾②学习的注意力、记忆力等下降③不想学习 ④认为学习没用

30、除了学习课本,以下哪种学习方式对您的帮助比较大?

①网上学习 ②和老师交流学习 ③辅导资料 ④和同学交流学习 ⑤影音资料的辅助

第6篇:军校本科学员学习动力调查研究

【摘要】本文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需求满足度、学习成绩、激励制度和学习动力水平等方面,对我校本科学员学习动力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我校本科学员学习动力的现状、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激发学员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对策机制,为提高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持。

【关键词】学习动力

期望理论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50-03

军校学员是我军生长干部的最主要来源,是中国未来军事力量的主力军,肩负着强军兴国的重任。培养高质量的军校学员,对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和履行新时期历史使命具有重要意义。军校学员具有“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作为“军人”,军校严格、统

一、高度制度化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员的自由发展,但军校人才培养的职业指向性明确,又极大地减轻了军校学员毕业后的就业压力。职业指向明确,一方面有利于学员明确学习目的,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学员产生松懈、倦怠心理,其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学习动力不足。作为“大学生”,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其中学习动力是主要的支配因素之一。学习动力能激发学习积极性,挖掘学习潜能,调节学习活动进行,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效果。因此,学员学习动力问题在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容轻视。

一、问题提出

学习是教员“教”与学员“学”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员“教”是产生学习效果的外因。面向新形势下国防现代化建设与军队深化改革对人才培养提出的需求与挑战,我校下大力气在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式、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广泛的实践,其成效正逐渐显现。一批综合素质优良、发展全面、专长突出的学员正在脱颖而出。另一方面,学员“学”是形成学习效果的内因,而学习动力是影响学员学习能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学习动力是学习主体在对学习行为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心理驱动总和。[1] 但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很多教员、学员管理干部和教学管理干部都感觉到学员的学习动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一部分学员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气氛不浓、厌学、被动学习等现象屡屡出现。究其原因,固然有部分学员不善于学习、基础较差和学校教学条件限制等客观原因,更主要的是因为学员没有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的紧迫感、责任感和愉悦感,学习动力显现不足。因此,如何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挖掘学员的学习潜能,是当前本科学员培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需求满足度、学习成绩、激励制度和学习动力水平等方面,对我校本科学员学习动力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我校本科学员学习动力的现状、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激发学员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对策机制,为提高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持。

二、本科学员学习动力现状调查研究

为了掌握当前我校本科学员学习动力的基本状况,从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需求满足度、学习成绩、激励制度和学习动力水平等方面考虑,设计了“本科学员学习动力”调查问卷。在全校范围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500份,累计回收有效问卷482份,回收率96%。其中技术类学员占被调查人员的53.26%,指挥类学员占46.74%。对调查所得数据,应用SPSS系统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学习目的

本次研究主要从环境影响与内在驱动力两方面考察学习动机与目的。

在“环境影响方面”,81.6%的学员认为“父母期望”是影响自己学习动机和目的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除此之外,成绩排名、领导和同学的评价和毕业压力也是影响学习动机和目的主要因素,但其重要性依次递减。

在“内在驱动力”方面,从在校期间的阶段性目标和满足未来发展需要两方面进行考察。就“在大学本科阶段最期望实现的学习目标”而言,排在前两位的依次是学有所专长和有丰富的知识,排在第三位的学习目标因培养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56.8%的技术类学员希望能够考取研究生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而90%以上的合训类学员更期待顺利毕业。这种差异与不同培养类型学员的培养制度有关。根据相关制度规定,合训类学员本科毕业后必须任职而不能直接攻读研究生学位。在“满足未来发展需要”方面,技术类学员与合训类学员表现出显著差异。技术类学员期望能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在专业领域有比较的基础,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或未来的技术岗位工作奠定基础。而合训类学员更期待在军事素质和管理能力方面有所斩获,为第一任职做好准备。上述差异说明我校的本科学员对自己的培养定位理解比较准确,同时也比较期待通过在校学习提高未来任职能力。

2.学习兴趣与满足度

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按专业区分培养专门人才。但是,本次调查显示,我校本科学员对所属专业的认知普遍比较模糊,67.3%的学员表示不知道所属学科专业内涵,也不了解专业应用领域。这就形成了学员“知道想干什么,不知道能干什么”的矛盾,其直接影响就是学员专业学习目的性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学习兴趣。

就学校已有的专业领域而言,技术类学员与合训类学员的主要兴趣点呈现出显著差异。技术类学员最感兴趣的专业依次为计算机技术、航天宇航和机械领域,合训类学员的兴趣点依次为管理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和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必不可少的知识技能已经得到了各类学员的认可和重视。航空宇航和机械领域得到技术类学员的关注,一方面得益于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卫星导航定位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近年来我校在学员中广泛开展的机器人大赛、虚拟仪器大赛等课外科技活动。这说明,帮助学员了解学科前沿发展,了解专业领域应用,帮助其回答“能干什么”的问题,对提高学员学习兴趣能起到积极作用。对合训类学员而言,成为优秀的基层指挥官,是其对未来任职发展定位,因此人文素养和组织管理就成为他们在校学习期间的兴趣焦点所在。但是就现行的课程体系而言,调查中53.8%的合训类学员和44.9%的技术类学员表示,“学了很多知识但不知道如何应用”、“不知道学完之后能用于解决什么问题”仍然是困扰学员的两大问题。

第7篇:Caltech--CMU电子工程PhD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Caltech, CMU电子工程PhD申请总结

申请项目:EE PHD 个人背景:

本科(电子工程)GPA:88.4 研究生(信息与通信工程)GPA:87.7 GRE: 149+170+3.5 TOEFL: 99: 27(R)+25(L)+20(S)+27(W)

论文:发表三篇会议(两篇申请方向顶会,对申请有一定帮助,还有一篇申请方向的相关方向的顶会);在投两篇期刊(一篇申请方向顶刊,一篇申请方向的相关方向顶刊)

推荐信:硕士导师一封,申请方向课程任课老师一封,港中文交流时导师一封(该老师为领域中大牛,名声好,影响大,对申请起到较大作用)

研究经历:四段,第一段为本科在计算机系所做,第二三段为研究生阶段所做,均完成论文,第四段在港中文做,尚未形成论文。

申请结果:Caltech (offer), CMU (offer), UCSD (Admission), Cornell (Interview Invitation),

我听说的录取流程有两种,一是committee推荐,可能就是把流程走一遍吧,按推荐程度排名,从前往后录;还有就是该校某教授极力推荐,或者直接要人(听说Caltech和UIUC似乎没老师要就没戏了,只是听说),这个应该就可以直接录了吧。

总的来说,个人感觉本科GPA非常重要(Princeton很看重,研究生申请也不例外),这可能和方向相关,感觉偏理论的对数理基础要求较高的方向可能会要求多一些,数理课程好成绩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自己做好该方向科研的能力。

科研牛的话或多或少能对GPA有弥补,所做的工作或者publication如果能展现出自己的数理基础或者创新能力自然是最直接地增加自己的竞争力的,导师应该是希望招到能在他的组下做好研究的学生的。这也意味着方向Match也是可以为自己加分的。当然如果展现出很强的学习或研究能力,或许能减少Match的影响。总之,感觉申请材料的目的就是说服对方老师自己能在他的组内做出令他满意的工作。

GGU语录:申请如歌,旋律由你把握,你永远是主唱,但少不了整个乐队的支撑。

关于推荐信的作用,听说不少学校看申请材料先看推荐信。非领域内牛人的推荐信作用我不太清楚,如果是领域内牛人推荐的话是比较管用的,感觉主要作用是可以让一些教授从海量的申请材料朱注意到你的材料,并审核,而不至于无人问津,或者因为某种数据未达标被草草淘汰。这对与申请者来说已经非常有幸了,毕竟老师时间有限,他们想花尽量少的时间找到合适的人。这种情况下,每个老师能注意到的材料数量是有限的(陶瓷让他眼前一亮的,或者推荐信让他眼前一亮的),能被招生老师注意到,接下来就看实力了。可能有很多申请者有录取的实力,但要引起招生老师的注意到,并打动他,才能最终录取。

陶瓷从一定程度上能增加自己材料被注意的几率(如前所说)。我没啥经验,总共套了五封,回了一封。因为准备比较仓促,没有经过海套环节,虽然有一封是以海套的方式套的,对方没回。但感觉海套会给有意义答复的一般是自己的CV强到给对方老师深刻印象。一般情况下,还要细套,了解对方老师研究方向和内容,自己背景与他如何match等等。

CV,PS:CV是极其重要的,感觉看材料基本看CV,推荐信,导师单独招人估计主要看推荐信和CV的。PS能写好就写好吧,前提是CV和推荐信比较理想了。

说说申请各学校的个人情况吧。

我基本上把有申请方向的学校都申了个遍,对自己定位差不多是UIUC,CMU,Cornell,UCSD,其他学校Princeton, Stanford, MIT, Berkeley, Caltech是以抽奖的心态申的,本来为了增加录取机会,想申USC和UCLA,Maryland和TAMU。但因为时间问题,没来得及申USC和UCLA(12月1号,比较早)。Maryland和TAMU因为截止时间是三月份,当时偷了点懒没申。

Princeton, Stanford, MIT, Berkeley, UIUC:填完网申后全部石沉大海,没啥可说的,只能说竞争太激烈,自己不够强。除了看到Princeton的PHD program对课程的要求,再加上一些道听途说,感觉Princeton应该是非常看重本科GPA及学校的。陶瓷时给伯克利一个年轻AP套了一封,比较像海套的,对他工作没有深入了解,方向也不太match,再加上个人实力不够强大,没回。包括UIUC,最初比较想去(和定位差不多,学校也挺强),但是申的三位老师有一位因为年迈据说不招生。另外两位方向有些不match,虽然我都大概看了他们主页,也都套了辞(有一位非常想去的年轻AP方向有GGU语录:申请如歌,旋律由你把握,你永远是主唱,但少不了整个乐队的支撑。

些差别,是以海套的方式套的,有点后悔,还有一位比较牛,但方向差挺多),最后都没回。

CMU:ECE的offer,当时陶瓷套了个年轻AP,也是唯一回陶瓷信(回信也说有skype chat)的老师,方向和interest很match,对方老师刚好要招生。据说陶瓷回信后,香港的老师又给他发了封邮件。面试时给了篇他的paper让提想法,也让我选一篇自己的paper讲。

Caltech:offer给的有点出乎意料,申了三个老师,有两个不是很match,当时给那个相对match的老师发了邮件,也没回,几乎不报希望。结果二月底一个我没有注明申请的老师联系了我并给面试,挺意外的。不过这位老师方向和我还算接近。当时有篇文章还引了他的(他学生写的,他尾作)。从面试过程看,他提到了我在香港交流的经历(我猜推荐信起到了作用),我的学科竞赛经历(参加过数学竞赛,成绩还凑合,算是个加分项)以及我本科在计算机系做过的科研经历(这位老师似乎偏数学和计算机一些,所以主要问这些),面试时问了我当时申请结果以及选择,之后两天给offer。

Cornell和UCSD:网申后没管,没陶瓷,Cornell一位老师(方向差挺远的,也没注明申请这位老师)联系过我给面试,但因为已经确定去Caltech,把面试回了。UCSD直接给了admission,中间没联系过老师,最后也回了。

最后要感谢韩老师和Mentor,在我从对申请一无所知到最后能拿到录取的过程中给与我的帮助。当初是听身边同学介绍后参加的世毕盟。主要考虑一是因为自己时间比较紧迫,怕耽误了进度。二是参加留学咨询能让自己掌握的信息更加全面,更省心。事实也证明世毕盟给了我一些对我来说必不可少的建议和帮助。比如在申请进度(选校,材料准备)上的安排与督促;选校和申请材料准备的策略;参与外校科研、参加学术会议,或者陶瓷,面试上的一些注意和准备等等。也感谢Yuhao师兄告诉我CV(非常重要的材料),PS的侧重点,以及帮我修改CV,PS,当然,还有牛到不行的Native老师的润色,非常感谢老师的付出。

GGU语录:申请如歌,旋律由你把握,你永远是主唱,但少不了整个乐队的支撑。

第8篇:常德市干部教育培训学员需求调研问卷调查表

注:请您在相对应的栏目方框内打√,可以多选:

1、您的年龄为:

①35岁以下□②36-40岁□③41-50岁□④51岁以上□

2、您的文化程度为:

①大专□②本科□③研究生□④博士□

3、您的职级是:

①正处□②副处□③正科□④副科及以下□

4、您现在的工作岗位是:

①党群部门□②经济部门□③政法部门□④其他□

5、您参加党校培训的经费开支渠道为:

①市财政开支□②区县(市)财政开支□

③单位开支□④个人开支□

6、您近五年来参加过党校培训学习的主体班为:

①科干班□②青干班□③处干班□

④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班□⑤专题班□

7、您对党校教学及管理的评价为

①好□②较好□③一般□④较差□

8、您认为干部调训应采取的方式为:

①上级组织点名调训□②单位为主申报□

③个人申请□④临时指派□

9、您认为党校主体班学制设置为:

①一个月□②两个月□③两个半月□④四个月□

10、您认为学员在党校培训学习形式为:

①脱产□②半脱产□③不脱产□④□

11、您认为学员在党校培训期间管理为:

①所有学员餐宿一律在校□②市直单位学员可以不住校□ ③只考勤听课率,不需考勤餐宿率□④餐宿自愿□

12、您认为学习期间对学员考核最主要的内容是:

①结业考试成绩□②调研论文完成情况□

③听课率、就餐率、住宿率□④参加活动的出勤率□

13、您认为党校培训授课师资为:

①坚持党校专职教师授课为主体□②适当加大市县领导干部授课力度□ ③定期聘请大专院校名师授课□④增加本地专业技术人才授课的比例□

14、您认为党校培训课程开设比重为:

①党性教育、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各占1/3□

②党性教育为主、理论教育和知识教育为辅□

③理论教育为主、党性教育和知识教育为辅□

④知识教育为主、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为辅□

15、您认为党校培训主要学习方式为:

①灌输式□②案例式□③研讨式□④体验式□⑤模拟式□

16、您认为参加党校培训的情况应与下列挂钩的是:

①干部职务提拔□②年度考核□③评优评先□④民主评议□

17、您认为党校自主选学培训班的时间:

①5天□②一周□③10天□④半个月□

18、您认为党校自主选学班次人员组成:

①按级别设班□②按职责分工设班□

③按市直或区县(市)设班□④按学习研究兴趣设班□

19、您希望党校自主选学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是:

①政治理论类□②经济管理类□③公共管理类□

④领导科学类□⑤基本技能类□

20、您希望党校自主选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①理论的困惑□②工作实际难题破解方法□

③了解现代信息知识□④战略思维培训与启迪□

21、您希望党校自主选学开设的教学专题或课程开设方向:

⑴⑵⑶⑷⑸

22、您对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哪些具体建议?

第9篇:电子商务培训问卷调查

电子商务培训调查问卷

填写人姓名:联系电话:联系QQ: 大家好!为了更好的了解本次电子商务培训的效果,改进培训工作,在这里耽误大家几分钟的时间,麻烦大家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在合适的选项框“□”前打“√”,谢谢!

1、请问您的性别是:

□A.男□B. 女

2、您网购过吗?

□A、一次也没有□B、十次以下□C、十次以上

3、您认为网购的优势有哪些?(可以多选)

□A、方便□B、便宜□C、商品种类多□D、快捷

4、您周围朋友有没有开网店的?

□A、有□B、没有□C、不清楚

5、如果有机会,您会选择网上开店吗?

□A、会□B、不会

6、如果要开网店,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可以多选)

□A、不会上网□B、缺少资金□C、没有经验□D、不懂专业知识,不会经营□E、其他

7、您对本次培训满意吗?

□A、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

8、您觉得本次培训对您有帮助吗?

□A、有帮助□B、没帮助□C、不清楚

9、如果以后有机会参加培训,您希望获得哪种形式的培训?(可以多选)

□A、案例讲解□B、座谈会、研讨会□C、和行业专家进行交流□D、其他

10、针对本期培训,您认为我们的培训工作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您有哪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监察审计部述职报告下一篇:初中升高中物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