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

2023-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体系中,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因此如何做好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工作,提高我国这一行业技术人才水平就成为了我们职业教育专项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对于职业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结合检测与维修技术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了针对性的技术研究,为我国此类技术职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1 技术人才培养中存在主要问题

在我国当前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者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了以下几点。(1)教育内容与岗位实践存在差异。在目前的技术教育过程中,由于教育内容中的理论教育内容过多,同时技术教育实践内容存在一定的在滞后性,因此经常造成学员上岗后发现学习的技术内容与实践岗位操作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性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如在当前的技术培训中,汽修技术理论性内容过多,同时教育工作者难以将理论内容有机的融入实操教学中,进而难以对学生汽修水平提高起到指导作用,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教学差异问题。(2)实践操作教育环境与实际环境差异问题。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中,对于实践操作教育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实操教育环境设置,是教育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部分教育院校实操教育环境与实际的检测、维修场所差异较大,影响了学生实操教育的正常开展。(3)教育投入不足。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需要大量的人才、资金与技术投入,才能保证教育工作质量与效率。但是在实际的职业教育过程中,部分院校在教育中的投入严重不足,如师资力量较弱,教育者技术水平较低;新型检测与维修技术没有列入课程教育范围等问题较为常见。

2 当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创新与改革的主要措施

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根据人才培养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开展了创新与改革措施研究。在实践中我们的主要工作措施如下。

2.1 以需求与技术为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在当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育中,其教育模式中传统的理论教育痕迹依然较为严重。但是这一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职业教育体系需求。因此在教育管理中我们需要建立新的教育模式。为此在创新改革中,我们以学生需求与技术发展为导向,开展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1.1 学生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培养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职业教育内容,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关注度,直接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我们需要以学生对职业技术学习的需求为核心开创新的教育方法。(1)课前调研工作。在教育工作开始前,我们需要对学生技术教育中关注的技术问题、学习中的技术难点与重点问题等内容,进行有效的课前调研。课前调研的开展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以下两方面作用:一方面教育者可以通过调研内容,获取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与重点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指导与教育,确实提高学生的检测与维修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课前调研可以为教学改革提供进一步的数据支持,提高改革的实效性。(2)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避免“一刀切”的教育方式,而是针对学生技术与理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如部分学生对于汽车电控系统维修操作存在较多问题,教育者就应针对这类问题进行重点教学,确实提高这类学生的技术水平。(3)发挥学生实操作业作用。学生实操作业是最能显示学生技术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因此教育者应在实操完成后,重视实操作业的检查与评价工作,寻找实操作业中显示的实际问题,并进行学生技术问题与需求分析,为下一阶段技术教育的开展提供支持。

2.1.2 技术发展的针对性

由于当前汽车产业技术发展较快,引才汽车技术教育的滞后问题,一直影响着我国这一专业教育的技术水平。为此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技术发展为导向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1)技术研究模式。在我国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培养中,较为重视实践操作教育忽视了技术发展研究。这是造成我国专业技术滞后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技术教育中,我们在教育中针对国际中先进的汽车相关技术进行理论化与试验研究,使学生对汽车技术发展产生一定认识,进而在实际中可以更好地适应先进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2)加大技术投入。在技术教育投入中,管理者应以新技术发展为目标,加大对新技术应用的投入力度,使学生可以在实操教育中接触到更多的新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如院校可以引进汽车智能化专业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虚拟化的技术教育模式,就是技术投入的重要方式。

2.2 整合内外部教学资源,搭建教学平台

在职业技术人才教育培养中,我们需要有效的整合院校内外部资源,搭建新型的教育平台。

2.2.1 内部资源整合。

在教育创新与改革过程中,我们应充分挖掘内部资源与力量,并进行有效的整合。其主要工作方法包括了以下几点。(1)挖掘内部技术资源,以院校内部技术资源为基础搭建技术平台。如结合当前已有的检测设备,院校可以进行信息化改造,进而在降低信息化改造成本的基础上,提高检测技术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以下三个工作。一是在挖掘内部技术资源过程中不能默守陈规,而是在传统技术的技术上勇于创新,确实提高教学与实操技术水平。二是技术创新不应是盲目性的,可以与专业的技术研究机构或企业进行合作,提高技术创新改造的针对性。三是合理规划技术整合成本,确实发挥出技术改造的教育辅助作用。(2)整合教育人才资源。在院校技术教育中,技术教育工作者的技术与理论专长各有不同。因此在技术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为每一名教育者设置合理的技术教育岗位,是其在技术教育中可以发挥出其技术优势,进而提高技术教育的专业针对性。如我们针对教师实操能力差的特点,可以从汽车维修企业聘请专业的检测与维修技工担任实操助教。教学中有教师负责讲解,助教进行实操演示,发挥出其各自的教学优势,就是很好的技术教学改革内容。(3)建设专业的实习教育基地。在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术教育中,有条件的院校可以在校外建设实习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模拟化实操场所。较之传统的实操课堂教育,实习教育基地更接近汽修企业操作场所,同时更适合各类新型汽修技术的应用。

2.2.2 外部资源整合。

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育中,院校可以整合外部资源,做好以下工作。(1)与汽车生产与维修技术研究单位进行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与汽车技术专业机构进行技术合作,一方面利用其专业的技术研究理论优势,提高技术教学中学生在作用,提高学生技术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在技术培养中可以很好的实现技术理论与实操的同步进步,提高技术培养实效性。(2)与汽车维修企业(如汽车专业修理厂、4s店等)进行合作,由其提供实习与实操场所,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这一模式的应用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以下的几方面作用。一是与企业进行合作培养,可以使学生在实习学习中参与到真正的汽车检测与维修过程中,进而可以将技术理论知识发挥到真正的实践操作中,实现理论与技术的有机集合。二是学生可以通过实习机会,对汽修工作岗位产生真正认识,进而使其在毕业参加工作后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三是同时院校可以为这些企业提供定向培养人才,实现技术人才培养的双赢局面。

2.3 建设高水平的教育工作队伍

在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创新与改革过程中,我们需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育工作队伍。在实际的工作中,这只队伍的组成应包括以下人员。具有一定汽修理论知识的专业教育工作者;具有多年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经验的技术工作者、技师;专业技术研究人员。为做好这只队伍的培养工作,我们需要在管理过程中做好以下工作。(1)注重技术人才的引进。在人才培养工作中我们需要与汽修企业、专业研究部门进行合作,引进专业的技术操作、研究等各类人才,为我所用,提高教育队伍的技术能力。(2)做好在职教育工作。在人才队伍培养中,我们应在院校内部积极培养内部教学与技术骨干,进行进一步的在职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其技术教学水平,提高院校内技术汽车维修技术教育力量。

摘要: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这一专业人才培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了教学培训创新改革研究,为其人才培养质量与效率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汽车检测与维护,技术人才培养,创新与改革

参考文献

[1] 王海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21).

[2] 隋礼辉.基于工学结合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4).

上一篇:论房屋渗水的原因分析及施工措施下一篇:关于企业财务内控管理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