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山西三农现状及发展思路

2023-01-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跨入新世纪以来, 山西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制定的各项农业政策, 进一步完善并健全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1], 落实了各项关键措施, 确保了农民增收, 保持了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态势[2]。

1 山西三农现状

1.1 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农民增收的两大传统动力是务农和务工[3], 随着中央和山西省委省政府各项惠农政策有效地实施和落实, 山西省农民工务工形势总体发展良好, 农产品价格稳定, 农民收入水平保持增长趋势, 农民生活水准得到明显改善[4]。首先, 农民收入不断增长。2015年农民家庭人均收入为1 1402.6元, 2005年该收入为3 628.29元, 2015年的该收入是2005年的3.14倍。其次, 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来源结构分析, 2013年以前, 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最多的份额, 但是从2014年开始, 后者的工资性收入超过家庭经营收入, 成为农民收入中最重要的部分。再次, 农民消费水平明显提升。2014年, 农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了6 991.69元, 明显高于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

1.2 农村面貌大改善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 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经过多年的新农村建设, 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些典型村庄基本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但是, 一部分农村还处于落后的状态, 基础设施和自我发展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难以摆脱贫困的境况[5,6,7,8]。

1.3 农业发展现状总体良好

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 山西省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9]。首先, 山西省粮食总产量逐年攀升。201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 330.78万t, 与2010年的1 085.1万t相比, 增加了22.64%。其次, 畜牧养殖水平明显提升, 畜产品量稳定增长。山西省的畜牧业产值2015年达到359.04亿元, 比2010的250.84亿元, 增加了43.14%。再次, 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猛。2010年, 山西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为510亿元, 2014年达到1 252亿元, 比2010年增长1.45倍, 五年的平均增速达到29%以上。

2 三农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问题

2.1.1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

当下, 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 文化知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科技素质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接受和应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能力欠缺。而且, 一部分农民接受新技术的主动性不强, 科技文化素质呈现出多方面不平衡性:一是地区之间不平衡, 经济发达地区比欠发达地区农民素质高;二是产业之间不平衡, 从事非农产业的比务农的农民素质高;三是年龄之间不平衡, 年轻的比年纪大的农民素质高;四是男女之间不平衡, 男性比女性的农民素质高。接受教育方面, 国家虽然在农村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但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综合质量与城市孩子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10,11,12,13,14]。

2.1.2 农民收入问题

21世纪以来,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增长态势, 但与城镇居民相比, 差距明显。2005年与2015年人均收入相比,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5 910.27元拉大到16 840.22元。

2.2 农村问题

长期以来, 农村发展相对于城市, 速度较缓。农民就业机会少,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公共服务设施缺失, 大量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 对农村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随之产生的农村空心化、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有的乡村凋敝问题令人堪忧。

2.2.1 农村贫困问题

目前, 农村贫困问题的新特点是:绝对贫困减少, 相对贫困突出。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没有改变, 农村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供给短缺、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 造成农民普遍相对贫困。目前, 山西省119个县 (市、区) 中有58个贫困县, 占到全省48.7%, 其中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6个, 占全省30.2%。这些贫困县的大部分乡村自然条件差、劳动力少、地处偏远, 没有可利用资源。

2.2.2 农村老龄化问题

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人口寿命的延长, 人口老龄化现象显现, 山西省人口老龄化主要表现在:农村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由2000年的7.03%上升到2010年的8.61%, 农村老少比由2000年的26.06%上升到2010年的50.43%, 农村老年人口负担系数由2000年的10.78%上升到2010年的11.79%, 农村老年人口密度由2000年的9.4人/km2上升到2010年的10.369 4人/km2, 这些数据表明, 山西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增加。

2.3 农业问题

2.3.1 土地资源先天发育不足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 地形复杂, 既有山地、高原, 又有丘陵、盆地。全省现有耕地中, 旱地面积占80%, 坡地占43.66%, 立地条件差, 整体水平较低, 干旱少雨, 沟壑纵横制约着山西农业的发展。

2.3.2 耕地质量日趋下降

目前, 化肥、农药和地膜的不合理使用加重了农业环境污染, 使耕地土壤板结, 肥力下降, 同时, 造成地下水富营养化;大量焚烧农作物秸秆造成土壤养分损失;大型畜牧场的粪便不经无害化处理就排入江河, 造成水体污染。

3 发展思路

3.1 提升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3.1.1 提升文化素养

针对农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呈现多方面不平衡的状况,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坚持教育引导, 在农村开展“读书明礼”活动, 有利于农民增长知识, 提高文化素养, 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3.1.2 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全面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力促农村孩子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更多接受高等教育。向乡村倾斜师资力量配置。

3.1.3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

加快健全农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对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促进农民工多渠道转移就业, 提高就业质量。选派高校及科研院所优秀人才对农民开展扶持引导服务, 帮助农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 振兴传统工艺。

3.2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3.2.1 构建扶贫新机制精准帮扶

对村多、村小、村散、村穷的深度贫困地区, 在解决好“人钱地房树”等问题的前提下, 实行整村搬迁;扶贫先扶智, 对贫困户家中的青壮年进行技能培训, 并安排其就业, 实现通过自身努力脱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通过政策倾斜, 帮扶其发展特色产业, 实现稳定脱贫。

3.2.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农民后顾之忧

在农村建立养老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 把农村的鳏寡孤独老人及贫困户、“五保户”纳入中心, 并提供就业岗位, 安排一部分人口就业;继续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力争农村人口全部享受养老保险, 实现老有所养。

3.3 发挥独特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3.3.1 变劣势为优势打造功能农业

山西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有利于山西农业做“特”, 即做特色农业, 发展功能农业。山高沟深, 形成了山西生产绿色、生态、健康食品的天然屏障;藏深山, 坡地施肥难, 铺地膜难, 可以走有机旱作、绿色高端的路子;丘陵地带, 可以发展山西的小杂粮优势, 真正成为“杂粮王国”。

3.3.2 换思路补短板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用有机肥替代化肥, 病虫害绿色防控, 用降解地膜或回收废弃地膜, 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综合利用, 处理畜禽粪污, 使耕地质量逐渐回升, 生态环境逐步绿色, 农业发展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挺进。

4 结束语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三农”问题的现状实际上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 探讨其解决之道, 以期促进相关工作的有力开展, 为全省农业、农村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摘要:农民、农村、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对新时代山西省“三农”现状进行了描述分析, 指出当前“三农”存在的问题;结合山西省实际, 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山西省“三农”发展思路。

关键词:新时代,山西,“三农”,现状,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 郭卫东.新常态下山西“三农”问题及对策分析[J].济师, 2015 (5) :65-67.

[2] 特约评论员.加快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J].江苏农村经济, 2010 (2) :7.

[3] 经济日报.农民增收势头如何继续保持[EB/OL].http://news.cctv.com/2017/01/05/ARTIWUMSTWy Wf Ssq Fn Xp Ep Ix170105.shtml

[4] 张山.关于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调节的财政政策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 2017.

[5] 陶怀颖.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点思考[J].吉林农业, 2018 (3) :11-12.

[6] 朱余斌.建国以来乡村治理体制的演变与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

[7] 孙瑶, 马航.我国城市边缘村落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 2017, 41 (1) :95-103.

[8] 李庆英, 周经纬.2017年理论视野中的10大热点[J].前进, 2018 (1) :31-35.

[9] 彭向升.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6.

[10] 黄如.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转型发展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17.

[11] 钟秋波.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13.

[12] 樊英.职业农民培训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 2014.

[13] 郑瑞强, 翁贞林, 黄季焜.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融合、要素配置与制度安排——“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峰论坛综述[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8 (1) :1-6.

[14] 任玉霜.基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6.

上一篇:高职院校基层单位党建工作研究下一篇:试论水运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工作难点及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