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生活用能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温州为例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本文的生活用能主要指居民家庭在吃、住和行等方面消耗的与生产无直接关系的电力、燃油、燃气和煤炭等商品能源资源, 不包括柴草、秸秆等非商品能源。据相关资料估算, 2010年, 温州市居民生活用能约为312万吨标准煤 (等价值) , 占全社会能耗的20%, 而同期浙江省生活用能占比在10%左右;能源消费结构中电力占61%, 其他主要是私家车用油。

一、居民生活用能主要特点

(一) 从能源用途看, 电力、汽油消费需求旺盛, 液化石油气消费趋于稳定

1. 居住方面:

生活用电迅速增长。电力是居民生活消耗的主要品种, 多用于居民的居住生活。据温州市电业局数据显示, 2010年, 全市居民生活用电59.25亿度, 同比增长13.0%。

2. 出行方面:

私家车消费热催生汽油高需求。2002年-2010年, 温州市民用私人汽车拥有量从8.73万辆增加到67.48万辆。据此估算, 2010年全市居民家用汽车消耗汽油76万吨左右, 占全市汽油消耗量的65%以上。

3.“吃”方面:

液化石油气消费趋于稳定。液化石油气是温州市居民家庭主要的炊事燃料, 2001年-2010年的十年间温州城市居民年人均购买液化石油气量变动不大, 波动幅度在5.5千克之间。

(二) 从能源使用情况看, 居民生活中能源浪费的现象较为明显

1. 生活消费品能耗偏大。

温州居民在选购汽车时钟情于高档豪华车型, 豪华车拥有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名列前茅;其次居民在选购家用电器时多重视价格及大功率而忽视节能功能, 使得节能型冰箱、空调、电热水器等产品在居民家庭中普及程度较低。

2. 生活习惯偏浪费。

据《温州都市报》早期的一份调查显示, 温州15%家庭的饮水机和36%家庭的电热水器全天开启, 造成电力浪费。

3.

人均生活用电偏高, 按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计算, 2010年温州市居民年人均生活用电649.5度, 比全省水平高64度/人。

二、居民生活用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人口众多和城市化率提高, 是能源需求旺盛的基础因素

人是生活能源消费最终主体,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能源。温州是浙江省人口最多的地级城市。人口数量多, 对生活能源的消费需求自然就大, 若都按全省2009年人均生活能耗水平测算, 因人口因素, 温州市居民生活用能每年就要比杭州市和宁波市分别多消耗12和44万吨标煤 (等价值) 。

其次,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是必然趋势。这意味着每年将新增20万-30万城市人口。由于城乡能源消费结构和生活方式、水平相差较大, 城市居民的平均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要远大于农村, 使得城市居民的人均生活用能要高很多, 从全国平均看, 有资料显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用能是乡村居民的三倍多。

(二) 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推动能源消费持续增长的动力因素

经过十年来经济社会的平稳快速发展, 温州市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2001年增长1.36倍和1.44倍。收入水平提高带来家庭消费性支出的大幅增加, 2010年城市和农村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分别比2001年增长1.56倍和1.45倍, 增加的支出中很大部分是用于购买新兴家用电器、汽车和通信电子产品等耗能用品。随着耗能用品的快速增加, 相关能源消费量也迅速增长, 2010年与2001年相比, 温州市居民生活用电增长了1.73倍, 年均增长11.8%, 人均生活用电增长了1.22倍。

(三) 私家汽车的大量消费是决定生活用能量大的主导因素

温州市整体生活水平在全省各地市中处于前列, 温州人的消费方式和观念偏奢侈, 最有代表性的表现是对私家车的消费。2010年温州城市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33.3辆, 比浙江省平均多6.9辆, 居浙江省首位。而且豪华车拥有量在全省、全国都名列前茅。家用汽车的高消费带来生活燃油的旺盛需求, 据估算, 2010年仅私家车这项生活用品就消耗了35%以上的生活能源。

(四) 节能产品性价比不高造成普及率偏低是技术性因素

随着全社会节能意识的提高和国家政策导向作用的显现, 市场上的节能产品越来越多, 如各种节能灯、节能空调、热水器等, 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多数节能产品的技术水平还不高, 许多节能产品的重要部件都依赖进口, 如我国空调企业所使用的一级能效 (1) 的压缩机几乎都来源于美国或日本厂商, 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偏高, 节能产品价格居高不下, 极大地削弱了产品的性价比。像空调这类产品, 随着能效等级降低, 空调价格将逐年高涨, 如海尔空调, 2级能效的2008年奥运风大1P挂机, 当年市场价格约为4500元, 而另一款同样功率的5级能效聪明风大1P挂机只要2600元左右;而同样功率的空调工作相同的时间, 二级比五级可节电不到30%, 按此粗算, 正常家庭要使用10年左右才能用省下来的电费补上空调本身的价差。所以目前的节能产品难以受到消费者青睐, 单靠市场的力量普及难度较大。

三、缓解居民生活用能过快增长的对策建议

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控制生活用能过快增长, 我们在努力宣传营造节能氛围的同时, 必须采取其他可行措施办法。本文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参考建议。

(一) 适度控制和调节人口的增长, 减轻能源消费压力

地区人口的增长主要来自新生人口和外来人口两个方面。从长远看, 合理控制和调节人口增长, 是控制生活能耗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建议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采取措施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效力, 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二是合理控制外来人口数量, 如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 从而减少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

(二) 合理抑制私家汽车发展, 降低新增燃油需求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再加上无相应的限制措施, 过去10年来温州市私家车保持了年均25%以上的高增长, 每年带来大量的新增燃油需求, 给节能造成极大的压力。通过政策手段适时适度抑制私家汽车的发展, 控制汽车保有数量, 特别是限制高档次、大排量、高耗能汽车的消费和使用, 将是控制生活油耗过快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

(三) 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的策略, 优化居民出行方式

加快发展公共交通, 促使小汽车出行方式向公共交通出行方式转移, 从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降低车辆油耗, 这是条被许多国内外先进城市验证过的有效办法。为了吸引更多人改乘公共交通出行, 我们要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的策略, 努力提高公共交通的方便性、舒适度和效率。杭州在这方面的经验很值得借鉴。一是要加大公共汽车投放量, 同时更新改造原有公交车辆, 淘汰老旧车型, 引入和推广混合动力车;二是合理规划公交站线, 提高网路覆盖率, 完善和建立现代化、多功能的公交站;三是开辟公共汽车专用道, 提升公共交通速度;四是要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质量, 让居民感受到乘坐公交出行的愉悦。

(四) 采取行政手段, 促使消费者、企业和地方政府三者在节能产品普及上的利益目标达成一致

节能产品使用涉及消费者、企业和地方政府三个利益主体,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存在“市场失灵”, 三者行动目标难以达成一致。只有通过行政手段, 才能提高居民购买和消费节能产品主动性, 增加企业生产和销售的积极性。如:一方面利用价格杠杆, 对消费者购买低能效等级的节能产品给予适当的价格补贴, 调动其购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利用各种优惠政策, 对生产和销售节能产品的企业给予适当的鼓励, 提高企业销售节能产品的积极性。

摘要:当前, 能源在居民家庭生活中的消耗日益增长, 已经成为制约节能降耗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掌握居民生活用能现状及影响因素, 更好地促进节能降耗, 本文通过对温州市2001-2010年生活用能有关指标进行整理研究, 从4个方面定性分析了影响居民生活用能的因素, 并提出生活领域节能降耗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生活用能,节能降耗,市场失灵

参考文献

[1] 温州市统计局.温州市统计年鉴 (2002~2011)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2011

[2] 杨力俊, 乞建勋.北京地区居民生活用电需求现状及前景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4 (3)

上一篇:“互联网+”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下一篇:歌唱中的“声情并茂”与“字正腔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