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我国当代居住建筑设计理论很多来自西方,但居住建筑作为“产品”来说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许多国外的研究成果不一定适合国内。文中列举了部分欧洲近代有关居住建筑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了这些理论在国内的适用性。

第一篇: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

简析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的差异

摘要建筑是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体,建筑的形式反映且丰富着文化的内涵。中西方文化内涵的不同也必然导致中西方建筑风格的差异。本文在文化视角下,通过对中西建筑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出中西方建筑形式下富有差异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中西建筑 建筑文化 差异

中西建筑文化的本身具有民族性、丰富性、历史性,但是从宏观上来讲,整个西方建筑具有共通的特征和文化内涵,这与中国建筑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方建筑进行比较研究。

一 建筑材料的差异

中西方建筑对于材料的选择,除受其自然因素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受文化心态的影响。中国建筑自古以来以土木为主要建筑材料,而西方主要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

发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由于地理环境辽阔,而导致各个地域之间存在较大的自然差异,但是无论民居或者宫殿等建筑,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土木为建筑材料。中国以农业为主的原始经济,使得人们对土地和植物有着特殊的眷念,造就了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所在从上古时期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人们自然将十分常见的土木作为最为基本的建筑材料。而后衍生而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更是将人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可以说,讲求“天人之际,合二为一”的中国古人,将土木结构作为建筑的最基本的材料,从本质上说是重视生命亲和关系的体现。

据考证,我国古代的穴居、浅穴居、巢居等建筑,基本上都是黄土与树木建造而成的。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也在不断进步,然而以黄土树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传统,却依然被沿袭至明清,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特征。例如,在中国南方,由于气候湿润,植被茂盛,南方民居除了采用青瓦覆顶,以砖砌墙外,大量的建筑材料都是木材。以粉墙青瓦、砖木石雕、亭台楼榭、层楼叠院等为主要建筑基调的徽派,就是一个典型木质结构建筑形态。与此类似的还有我国云贵高原一带常见的木楼和竹楼。西南地区因为气候潮湿把民居抬离地面,便有了所谓的吊脚楼,这类民居所用的材料都是木材。而我国的北方民居却一般多用砖瓦黄土作为建筑材料,例如西北地区的窑洞,东北地区的土坯房,都继承了我国古代穴居的传统。

比较之下,位于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古罗马地势崎岖,河流短促,缺少平原,土质稀松而石材丰富,蕴藏有大量石灰岩和大理石等石材资源。这也成为古代西方人选择以石材作为建筑材料的自然环境基础。加之,西方以狩猎为主的原始经济,造就出西方人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心态,而后衍生成为“体分为二”的哲学传统,都影响着西方人的社会文化。西方人选择石材作为建筑材料,一方面体现其追求真理的理性精神,一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强调人的力量能够战胜一切。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宗教观念的影响,石材隐喻着宗教的神秘感与神圣美感。这种产生于原始文化中的“恋石情结”,使得石材建筑成为欧洲自古希腊到西方现代崛起的20世纪初期,整整2500多年建筑史中的主流建筑文化。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中世纪欧洲的教堂等等,都是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主义建筑以及宫殿等官方建筑,都已经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土木为建筑材料的中国建筑,在质感上偏于朴素、自然而优美和谐,更富有生命的情调和阴柔之美。而以石材为主要建筑材料的西方建筑质地坚硬、可塑性很小,给人以力量感、力度和刚度,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

二 建筑结构的差异

北宋精于修造木塔的喻皓在营舍之法的著作《木经》中说:“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这里的“梁以上”指屋顶,“地以下,梁以上”指屋身,屋身以下阶梯、台基便是屋基。喻皓的这种描述,明确指出了中国建筑结构的3个组成部分即:屋顶、屋身和屋基。无论是以木材构架的叠梁式和穿斗式,还是土木混合结构混合式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个体,都是由这3个部分构成。在空间造型中,中国建筑最显著的结构特征莫过于屋顶之美。传统的中国建筑多采用梁柱支撑屋顶,同时为了防止以土木为主要材料的构件损坏或腐烂,而采用了斗拱技术使得屋檐在斗拱的支撑下向外延长,以便阴雨天气将积水排出屋顶。

梁思成曾有过这样的阐释:“历来被视为极特异、极神秘的中国屋顶曲线,其实只是结构上直率自然的结果,并没有什么超出力学原则以外和矫揉造作之处,同时在实用及美观上皆异常的成功。这种屋顶全部的曲线及轮廓,上部巍然高耸,檐部如翼轻展,使本来极无趣、极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美丽的冠冕,是别系建筑所没有的特征。”正如梁思成所说,中国建筑的屋顶多种多样,并且成为中国建筑空间造型中最为精彩的一个部分。这种如翼轻展的具有坡度的屋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各具特征,例如在大唐时期,建筑的屋顶坡度平缓,屋檐出挑深远,在日照之下投下美丽的阴影,使人深感其自然生动之美。而清代的建筑屋顶坡度陡峭,让人深感其庄严肃穆。总体上,由于受儒家“中和”思想的影响,中国建筑多表现出和谐含蓄之美,重视建筑各个结构部分的协调共生,统一通顺。因此无论是损坏了建筑中的哪个部分,小到一木一墙,都会给人以残缺不全的感觉。

比较而言,西方建筑追求一种与自然对立的结构形式。夸张的尺度和精密的几何比例之下的西方建筑,体现了西方人改造自然的征服精神,这种“数的结构”建筑,处处强调的是人工伟力而非人与自然的和谐。例如古希腊帕提侬神庙的立面、平面和剖面,在内外部空间都有着相互适宜的几何比例,从而建造出一种“数的结构”美。

就如中国建筑的屋顶之于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性,西方的雕塑艺术之于西方建筑,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经过了巴洛克文化和洛可可文化以后,西方建筑开始营造一种雕塑美。其注重建筑立面的雕塑,而不是结构,这种雕塑与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结构的美是透过雕塑来创造的,结构是内在的,雕塑是外在的,因此从外表看,西方建筑雕塑感十分强烈。这种雕塑感是富有重量和力度的顽强的美感,伟大崇高而又震撼人心。例如柯布西埃充满激情的建筑作品“朗香教堂”,实际上是一座令人充满想象的雕塑品,这部经典创世之作不仅体现了西方建筑追求雕塑感的建筑文化理念,也在现代建筑文化中,体现了西方建筑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 建筑空间布局上的差异

中国社会自古以血亲关系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这种血亲家族关系对中国建筑的群体布局的影响深远。我们常见于中国建筑的群体空间布局,多是以“四合院”的形式出现,讲究以和为贵的中国,建筑上体现了一种家族式集体的美。王国维曾说:“我们家族之制古矣。一家之中,有父子,有兄弟,而父子兄弟各有匹偶焉。即就一男子而言,而其贵者有一妻焉,有若干妾焉。一家之人,断非一室所能容,而堂与房又非可居之地也……然欲诸室相接,非四阿之屋不可。四阿者,四栋也。为四栋之屋,使其堂各各东西南北,于外则四堂,后之四室,亦自向南北凑于中庭矣……”王国维的这段话,说明了中国古代家族制对中国建筑群体布局的影响,家族结构与建筑布局的相互照应,最常见的庭院是四合院、三合院、二合院。总的特点是由数座建筑个体与墙、廊等围合而成,一个院落接着一个院落,构成一个递进式的建筑群体。多个庭院被组织到一个群体布局之中,表现在出一种主从分明,轴线齐整。庭院建筑组接的过程中,体现了中国建筑布局的条理性,也体现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社会秩序和清醒世俗的理性精神。

与中国建筑不同的是,欧洲建筑不受血亲关系,家族观念的影响,不再追求中国式的封闭式的建筑文化形式。在西方,广场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与城市一起成长,成熟。它是城市政治、经济与文化交往的中心区域,在广场的四周往往建有政府大厦、教堂、剧场、商场、神庙等等。广场是一种富有民族个性的建筑文化,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一个中心广场,周围有市政府大厦、圣西密尼安教堂,总督府与圣马可图书馆等著名建筑。圣马可广场为市民们提供一个开放的娱乐休闲场所,是一个人们用于嬉戏玩耍的露天客厅。广场的开放性,是西方人活泼、好动的个性的体现。

另外,西方建筑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一种高空垂直、挺拔向上的形态。同时,重视主体意识,强调个体观念的社会文化心态,这决定着西方建筑重视个体特性的张扬特点,在空间布局上多努力突出其个性特征,尽可能建造得高大挺拔。例如法国莱茵河畔的斯特拉斯堡主教堂,高达142米;德国乌尔姆市教堂高达161米;古罗马的万神庙,其穹顶直径和顶端高度均达43.3米,混凝土建造的墙体厚度达6.2米,实为庞然大物。古罗马城的一个平面呈椭圆形的大角斗场,规模巨大。长188米,短轴156米,观众席立面48.5米,分为四层,可容纳8万观众。这些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建筑个体,在体积和高度上的庞大,突出了西方建筑的个性形象。这样的建筑空间布局,是西方世界开放民主的社会文化氛围的有利体现,反映了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利用技术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

四 精神层次的差异

布鲁诺·塞维在《建筑空间》论一书中,对欧洲建筑文化的人与神的冲突做了这样的阐释:“埃及=敬畏的时代,那时的人致力于保存尸体,不然就不能求得复活;希腊=优美的时代,象征热情激荡中的深思安息;罗马式=武力与豪华的时代;早起基督教式=虔诚和爱的时代;哥特式=渴慕的时代;文艺复兴式=雅致的时代;各种复兴式=回忆的时代。他指出在建筑史上这一主题是不断转换的,从精神层面上来讲,建筑和其他文化一样,也是以人与神的文化冲突调和作为文化主题的。

中国建筑文化中提及人与神的关系,当然要从最原始的天地宇宙观开始说起。上古时代的中国建筑实际上就是人们心中的宇宙,世人从天地宇宙中划出一个人为的时空领域,房屋建筑效法人们想象中的天地宇宙的外形。可以说在古代中国,人与建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宇宙的关系,中国天地宇宙起源于建筑文化的起源,原是合二为一的。“人类之初,仅能取天然之物自养而已。稍进,乃能从事于农牧。农牧之事,资生之物,咸出于地,而其丰歉,则悬系于田。故天文之智识,此时大形进步;而天象之崇拜,亦随之而盛焉”。早在殷商之际,地上的王权观念放映到“天”上,便形成了人们心中关于“天帝”的观念。而后,“天帝”,“天”,在殷末周初被奉为神灵,人们在行事之前,常常问卜于“天帝”。而古代的皇帝就是“天帝”的替代,帝号统摄天下,进而使得人们对天地宇宙的崇拜,演变成对建筑营造活动的崇拜。

相比较而言,在体现人与神的冲突调和关系时,西方建筑有着比中国建筑更为明显的特征。例如其宗教建筑,都在空间的建构中留下了“神”的痕迹。正如黑格尔所说:“自由地腾空直上,使得它的目的虽然存在等于消失掉,给人一种独立自足的印象”。“它具有而且显示出一种确定的目的,但是在它的雄伟与崇高的静穆之中,它把自己提高到超出单纯的目的而显示它本身的无限”。西方教堂人与神的冲突,基本上是以神的灵光压倒人性为特征,却不等于人性的彻底毁灭。在神面前,人一方面变得渺小,一方面又把自己的理想寄寓到神那里。而在中国,由于儒家传统文化的强大和顽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淡泊宗教的民族,使得中国宗教建筑,尽可能收敛神的灵光,舒展人的姿态。

参考文献:

[1] 陈志华:《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年版。

[2]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 王振复:《中国建筑艺术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 柏瑞克·纽金斯:《世界建筑艺术史》,安徽科技出版社,1990年版。

[5]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作者简介:

杨锋,男,1987—,浙江杭州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钟亮,男,1987—,浙江杭州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胡红鑫,男,1987—,浙江杭州人,浙江万里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

作者:杨 锋 钟 亮 胡红鑫

第二篇: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摘 要:本文从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出发,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明确中西建筑的基本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加强各种文化范畴之间的交流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西文化;建筑;中西方传统建筑;影响

建筑是人“衣食住行”的四大物质条件之一,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直接且密切的联系。建筑不能脱离它所在的环境,因此建筑最能直觉地反映民族特征,美国建筑教育家罗泊桑教授说:“凡是伟大的建筑,都不仅能在功能上作出回答,也是在对人类的心灵与精神上做出回答……。建筑的物质形式是社会的直观表达,是最能反映当代历史的,甚至在一片毁灭的废墟中,它也能象征一种文化传统和它的思想性。”我们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及其对建筑的影响,要从整体的文化脉络,从文化的形成以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最主要的本质出发。

一、建筑与文化的关系

歌德把建筑称作是“凝固的音乐”和“石头的史书”。几千年来,建筑的文化价值一再被哲人和诗人们所肯定,建筑是科学技术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纪念碑,是最重要的社会文化之一。建筑是人为的,有人才有文化,与其他人类物质产品相比,建筑与人有着更为密切与深刻的关系。它巨大的艺术容量和强烈的艺术表现能力、与人类心灵直接相通的抽象性所赋予的巨大涵括力,都使它具有不同寻常的文化意义。

从文化形成的过程来看,建筑是多种矛盾的综合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建筑是历代文化的积累和延续,它是一种凝固了的文化,是能够让当代的人亲眼看到,长期保存的一种文化状态;另一方面,建筑是一种超前的文化,它要求建筑师要有预见性,有超前的眼光,各种具体的规划设计都要留有余地,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如果缺乏远见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文化的广阔角度探索建筑,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范畴间的交流。

二、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

不论古今中外,人的基本的人性都是一样的。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贪生而惧死,都有所喜恶,都有爱憎之心,都有执着于现实和追求理想的本能,这就是人的共性和普遍性。但是,由于地域环境、生存方式、社会经济背景、发展的历史过程等各种因素的不同,使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而中西文化也各有特点。

中西文化是两种根本不同的文化模式,历史悠远,包罗万象,而文化更是变动的,中西文化的差异不会停留在某个阶段,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所以这种差异是相对的、大致的差异,笔者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关系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西方文化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思想模式。儒家、道家、墨家等把自然看作是大化流行的有机整体,认为天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条件,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自然宇宙及万物都是有情义的,它们有着至善至美的价值。人类对自然要寄予深切的关怀,不要试图去探究自然的本性、改造自然,所以人应该尊重自然,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要排除功利思想,通过道德修养去体会自然之美,自然之伟大与深邃。

与中国文化重视天人合一,主客体合一的立场截然相反,西方文化把自然作为人类认知的对象,把自然宇宙看作是与人类不可调和的对立物,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是和人根本不同的,它们无所谓善恶美丑,更不带有感情色彩。而《圣经》中关于上帝创世的故事中也包含了这样的思想:人站在自然界之上,统治自然界,要利用自然来满足人类自身需求。

(二)家庭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注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家族的地位和人际关系的协调。在中国的传统中,一切社会组织都是以家庭为中心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由家庭扩大、引申而成的。现在我们所说的裙带关系就是这种家庭本位文化的现代形式。家国同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国家和政治生活是家庭生活的扩大,家齐,国才能治,天下才能平。

西方文化十分强调个人的地位。它认为个人就是一个原子,他不靠任何别的人而存在。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权利、自由、独立性,这些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西方文化中的每个人首先是被作为个体来看待的,其次才被看作是一个家庭或者社会群体中的成员。

(三)协和万邦与征服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谐和万邦的大一统思想。《周易》中有一句著名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将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而导出的做人的基本准则和协和万邦、包容万物的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态度。西方在民族关系方面讲究竞争、斗争,主张向外扩张,征服别的民族甚至统治世界。

三、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一)对建筑材料的影响

从建筑材料上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以木材来做房屋的主要构架,属于木结构体系;而西方建筑中一般是以砖石为主要材料,如:金字塔、古罗马斗兽场、神庙等都是以石材筑成巨大的体积示人。

中西建筑材料的不同,除受自然因素和生存环境影响外,更重要是不同文化所带来的结果。首先,中国传统社会宣扬“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息息相通。正如《管子·水地》篇所言:“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土地为人们提供了生存的必需品,人们依赖大地生存,死后又回归土地,自然会对土地产生崇拜感。而木材取于自然,与泥土有生命之亲。而西方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界的超越感,往往利用石材的特性以巨大的体量和超然的尺寸来强调人是世界的主人。其次,受《易经》中反应大自然新旧更替,生生不息的思想影响,包括中国神话中所描述的神都是自然的神,他们有着自然界的普遍特点,会像自然事物一样衰老、死亡,只是神的精神和品德会在世间流传和继承。而木构建筑正与这种思想相符合,木构建筑会随着时间的变长,渐渐腐坏,最终毁灭消失,但是建筑的技术和形式会继续流传并被运用和发展。因为石质坚硬而不易腐蚀,正好象征了西方世界祖先精神永不泯灭,同时石材经常以人体雕塑的作品呈现,石材的硬朗和结实对西方人所追求身材的矫健和强壮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三,木材有自己的特性,朴实无华,易于雕刻和改造,形成通透的外形,与自然界相融合,符合中国人追求温情、和睦的心理。石材冰冷坚硬,符合西方人理性、客观与人际关系冷漠的心理。

(二)对建筑色彩的影响

从中西建筑的装饰色彩上来看,中国以一种色彩为主,其它几种颜色并用;西方则是极其丰富,不同时代以不同的色彩为装饰的主色调,但没有一个单一的色调贯穿始终,对比也不是非常强烈。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色彩的生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在五行学说的影响下,色彩成为天意的象征,人们用色彩表示对自然的尊重;另一方面,中国建筑的色彩被赋予了浓厚的伦理观念,以颜色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确定社会地位的手段,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建筑的色彩缺乏变化,虽然丰富,但是又显得单一,并形成了一定模式。

西方建筑的色彩,因为处于多元变化的社会文化中,所以变化多端,异彩纷呈,时而华丽浮艳,时而灿烂夺目,时而又光怪陆离。同时受西方“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色彩非常张扬、热烈、激情,甚至富于非理性的迷狂。

(三)对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将各种不同使用功能的单体建筑组成建筑群。它们一般不向高空发展,而是向四周做有序的铺排,几乎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都是一种类似于“院子”的格局。这种空间与平面布局的有序性,象征严肃而宁和的伦理秩序,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以及严格的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

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往往以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高空发展,采用“体量”不断向上叠加,以巨大且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峨壮观的整体,以宣扬神的崇高、表现对神的崇拜与爱戴为中心。体现了西方人对神灵狂热的崇拜。

(四)对建筑造型的影响

中国传统造型特别强调“线型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中国的梁、柱、屋檐等都能表现“线”的艺术感染力,如,在歇顶山的建筑中,屋檐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的形高,而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飞”的意境;而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追求意境和重伦理的思想在中国古建筑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在建筑造型时,往往把其社会内容和象征意义放在显要突出的位置,同时,还注重实用性,如荀子主张:“为之宫室台榭,使足以避燥湿、养德、别轻重而已,不求其外。”

西方传统造型强调“形式美”,发源于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认为“美在物体的形式”,我们从古希腊的建筑中感受到一种对形式美的强烈的追求。如,仿男体的多立克柱式强壮雄伟,仿女体的艾奥立柱式柔和端庄。

在21世纪全球化的环境中,通过比较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建筑造成的影响,即对中西文化的差异的脉络有了基本了解,也更加明确了中西建筑在各个方面的差别和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我们应继续加强各种文化范畴间的交流,各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要保护好自己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坚持优势互补的原则,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有效避免文化的趋同性,才能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乃济.吃喝玩乐:中西比较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张忠利,宗文举.中西文化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3]白晨曦.天人合一:从哲学到建筑[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4]高洪芹.浅析东西方建筑的差别[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2):144.

[5]王娟.神话与中西建筑文化差异[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作者:高 源

第三篇:浅析居住建筑设计的中西差异以及中国居住建筑的发展方向

【摘要】我国当代居住建筑设计理论很多来自西方,但居住建筑作为“产品”来说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许多国外的研究成果不一定适合国内。文中列举了部分欧洲近代有关居住建筑的理论研究成果,分析了这些理论在国内的适用性。文中指出了中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必将导致居住建筑的设计模式发生大的变革,高密度的居住建筑不再是研究的方向,多层的、有活力的复合型社区将成为未来居住建筑的主流。

【关键词】居住建筑 住宅 高密度

引言:

居住建筑作为民用建筑中的一类,它同时具有“作品”及“产品”两种属性。从“作品”的角度上讲,中西居住建筑设计理论是有共通性的。欧洲居住建筑设计理论起源于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比中国早了一个世纪。后来西方的建筑理论流入中国,对国内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居住建筑作为“作品”存在的同时它又是“产品”,作品好坏的评价标准并不是遵从于人的主观喜恶。它有着一系列严谨的学术评价标准,涵盖建筑的经济、实用、美观以及与周边环境的友好程度等等方面。这一套评价标准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发生改变。但其作为“产品”而言确是有着地域性和主观性的。我们必须迎合消费者的喜好和审美情趣,只有迎合了消费者的喜好才能确保我们的建筑作为“产品”被成功的交易。否则它就只能是一个物件,被摆在那里毫无使用价值。

而在很多情况下居住建筑的这两种属性是存在矛盾的,如何去理解这两种属性对居住建筑设计产生的影响,未来中国的居住建筑设计会怎样发展呢?文中将就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1、居住建筑的中西差异

在没有外因影响的情况下,一个地区的住宅需求量应该是稳定的。只有在社会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住宅的数量才会发生比较大的改变。而质变往往是由量变引发的。比如18世纪的欧洲,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英国和德国等国家的城市人口在三十年时间里增加了一倍。人们不得不建造大量的住宅来满足使用要求。急剧增长的住宅数量引发了质变,那个时候住宅变成了兵营一样的布局,采光和通风都很差。又如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量房屋被毁,欧洲急需建设大规模的居住建筑以解决人民的居住问题。大片的多层住宅和高层住宅被建造出来,政府的支持、较低的造价以及熟练的施工技术使这种建筑在欧洲迅速普及。

当住房紧缺问题得到解决以后,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居住环境。上世纪中叶,欧洲人开始认为高层建筑所形成的大尺度的匀质空间缺乏亲切感,学者们呼吁居住建筑应该考虑到人的活动,将建筑的尺度缩小,建造那些混合有各种功能的,形态各异的,有活力的社区。在后来的几十年时间里,欧洲的居住建筑高度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人住进了二至四层的建筑里,高层住宅变得不再受到欢迎。

中国目前的居住建筑与二战之后的欧洲有很多相似之处。忽视城市本身的机理,许多巨型的居住区以“新城”的姿态拔地而起。新的摩天大楼形成了许多巨大的,匀质的空间。随着居住建筑设计的模式化、套路化,各地的居住建筑大多雷同,形成了千城一面的格局。那么,我们是否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以低层的多样化的居住建筑取代那些高层住宅呢?答案是肯定的,但不能照搬西方的理论成果,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居住建筑。

2、低层建筑的技术可行性

降低建筑高度首先让人担忧的是密度问题。这里所指的密度并非单指“建筑密度”一项指标,还包括容积率。容积率是体现土地开发强度的指标,是建设者最关心的经济技术指标之一。西方研究理论认为多层建筑完全可以通过增加建筑密度实现与高层建筑一样的容积率,这种理论在中国是否可行呢?这里通过一组模型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2.1剑桥大学模型分析

60年代,进行了对于住宅形式和住宅密度的关系的研究。1972年剑桥大学建筑学院的L.马丁和L.马奇他们发表于《都市空间与建筑》杂志的文章中假定了院落式、行列式和塔式三种建筑在平面上的布局方式。并以此为基础,计算了不同建筑形式下容积率的关系。他们提出庭院式住宅的容积率可以达到塔式住宅的5倍,和行列式住宅的1.67倍。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这一模型假定了各种类型的住宅高度相等。忽略了日照和消防间距、通风等问题,是完全理想化的模型。

在这组模型中,庭院式布局建筑密度55%,而中国现行的居住建筑规划要点一般要求这一数值不得高于30%(各地区存在一定差异)。受到这一数据限制,庭院式住宅相对于行列式住宅在节约土地方面将不具有优越性。且模型中55%的空间受到自身遮挡,不满足日照要求,有些空间甚至形成了完全的黑空间。这也违反了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对于采光的要求。(阴影部分为不满足日照要求的部分)。受传统思想影响,中国人比较接受朝向正南方的房子,反对那些东西朝向的房子。中国人认为房子的朝向象征了身份的高低,只有朝向正南的房子才是尊贵身份的象征。受这些精神因素的影响,东西向的住宅在中国并不多见。在那些用地紧张的大城市虽然是存在东西向的住宅,但它们的售价一般也低于南向住宅。由以上几点原因可知,通过庭院式的布局方式来提高容积率在我国并不适用。

通过相关数据统计,行列式住宅的容积率可

2.2混合功能住区

MVRDV是位于荷兰的一家建筑事务所,他们在1997年提出了混合功能住区的概念,他们认为通过将停车、零售、办公和居住功能混合起来,营造一个复合功能的住区有助于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而且能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营造出富有活力的居住环境。停车可以布置在地下,地上一层为零售,上面是办公,最上层为住宅。零售不需要采光,而办公需要的采光较少,这种金字塔式的布局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地利用率。这种理论在国内相对适用。

以位于杭州万科良渚文化村的“春漫里”项目为例,项目定位为度假型小公寓,这种类型的居住建筑对日照要求不高,因而采用了前面所说的庭院式布局。建筑围合形成的庭院内部为绿化和活动场地,只供楼内的业主使用。外部为开敞的街区,首层全部为商铺。开发商鼓励业主自己经营这些商铺,各种商业增加了社区的活力,增加了就业机会。店主们每天的通勤距离不到一百米,非常方便。

3、降低建筑高度的必要性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至201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净增长10万,2010年至2020年每年增长17万。中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据调查,出于对电梯稳定性的担忧,老年人通常希望居住在六层以下的房子里。他们希望能很好的接触到室外环境,有宽敞的活动场地。希望周边配套设施齐全,尤其是商业和医疗。从这些角度上分析,混合型的多层社区能够很好的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虽然各种人流的混杂会给社区安全带来麻烦,但在设计中我们可以通過监控、门禁等现代化设施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1980年推行计划生育制度,平均生育年龄为25岁。到2025年第一批贯彻计划生育政策的夫妇将超过70岁。随着这一代人的相继离世,中国人口数量将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迅速下降。房子再也不是紧缺的商品,相反,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减少,大量房产将处于空置状态。

如前所述,环境的变化会促使居住建筑的形式发生变化。随着中国居住压力的缓解,老龄人口的增加,住宅也必将朝着低密度方向发展。如何去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如何去建造更高、更密集的房子已经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建筑设计必将回归到一个更加人性的角度上。

参考文献:

[1]秦洛峰,德国住宅及居住区发展的经验和特点研究[M],新建筑,2006.2,P41-44

[2]董春方,高密度建筑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5

[3]克里斯汀·史蒂西,高密度住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5

[4]黄郑民,欧洲当代城市住区形态与设计策略研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2014.6

作者:王铭铭

第四篇: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摘要】文化作为一个广泛的概念,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知识、信仰、艺术、习俗等等,以及人类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通过学习获得的实践能力和行为习惯。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文化中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当今世界正处于不断发展的态势,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中西方各个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往来也变得更加密切。由于各个国家受气候环境、政治制度、民族风俗、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使得中西方各个国家在饮食文化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本论文主要从饮食文化的概念、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及饮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等方面阐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异同。对中西方饮食文化间的差异更深一步的了解,有利于加强中西方各国人民的友好交流,减少因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产生的冲突。

【关键词】差异;饮食;文化

饮食,在远古时代以来就在人类的生活中占首要地位,是人们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饮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回首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结构,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风情形成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特点。西方的饮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点的饮食文化。本文试图探讨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更好地展现西方饮食文化特点,从而有效的增加跨文化交流的适应能力,推动我国饮食文化特点向全世界各国传播。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表现

1、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影响了人们在饮食文化方面对食物口感的重视程度,不仅如此,人们还注重食物的外观;西方人的饮食都是从营养学的角度出发,重视原料的新鲜程度,以及食物本身所具有的营养价值。所以西方人喜欢生吃蔬菜,例如:蔬菜沙拉或搭配汉堡、三明治等食用。因此,西方人强调饮食对人体的健康是在满足饥饿感的基础上能否给人体带来必须的营养成分。

2、饮食对象的差异

中国人自古以来以米饭或面食作为主食,人们的日常饮食主要以素食为主,蔬菜类菜品占主导地位,肉类和鱼类经常在节假日等聚会或筵席时使用。“据西方的植物学者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由此可见,在中国人的饮食对象中,像黄瓜、白菜、豆角等绿色蔬菜是首要的选择目标。在西方国家中,人们的主食以各种形式的面包为主,肉类食物相对而言占有及其西方人在饮食对象这方面与中国截然不同,西方人在这方面就很看重所吃的食物是否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由于肉类食物的营养含量最高,所以,西方人都特别喜欢吃肉食,例如:牛排、猪排、火鸡等肉类食物。

3、饮食方式的差异

在中国,中国人的用餐方式一直以来都只有一种形式,就是每个人都围着圆桌团团而坐,共同享用一桌美食。像这样的用餐方式通常被人们称为“合餐制”。合餐制的用餐方式能够带给人们一种亲切的感受,使人们在轻松的环境中享受美味的菜肴。相对中国而言,“西方流行自助餐,这样更有利于相互了解。”在西方国家中,无论是在家人之间举行的聚餐还是商务人士举行的晚宴等重要用餐仪式,西方人更喜欢用自助餐的形式来享用美味。人们在这种用餐方式下不但有利于自己可以随意吃到喜爱的食物,还可以让人们边用餐边和不同的人们进行交谈,同时也把西方人向往追求自由、强调自我尊重的原则发挥的恰到好处。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

1、饮食风俗的差异

饮食风俗的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例如:日常食俗、节日食俗等等。日常食俗通常就是我们说的每天的饮食内容。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人就以米和面作为日常生活的主食,菜类以蔬菜类为主要食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喝酒或喝茶。在节日食俗方面,我国劳动人民将每个节气都设成相应的节日。在节日这一天,人们会吃相应的食物来庆祝。例如: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主要是煮汤圆吃。

西方人的日常食俗主要是以三明治和汉堡为主,以牛肉、猪肉等为主要菜类,人们除了喝酒之外,咖啡是必不可少的。西方人的节日食俗相对中国的节日食俗而言,没有那么讲究,在大部分西方人的心中,圣诞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在人生礼俗方面,西方人的宗教意识比较高,人们会举行宗教仪式并且举行盛大的晚餐,例如:烤火鸡、烤乳猪等食物来表达对人们的美好祝福,寄托健康、快乐的心愿。

2、气候环境的差异

中国的地理位置比较突出,总体来说东、西两部分地区的反差很大。沙漠和草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而东南部主要是临近海洋。因此中国的气候环境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大差异,所以中国人利用这个特点在海边以鱼类、海鲜为主,山区以野果和山珍为主。我们以米、面为主食,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由此看来,中国人由于受气候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素食为主的饮食文化。由于西方国家的地理环境主要由陆地与海湾交错而成,因此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应该是海洋性经济与内陆经济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文化。由于受气候影响,西方国家十分适合发展畜牧业以及利用开发海洋资源,这也使得他们养成了肉类食物作为主食的饮食文化。

3、宗教信仰的差异

古代中国在最初的时期是没有本国宗教的,所以我们的宗教意识相对来说不是很强。后来我国开始有了宗教,即佛教和道教。在佛教刚刚被传入的时期,佛教的僧侣们的饮食和普通民众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后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慢慢发展,统治者开始限制僧侣们的饮食,禁止僧侣们吃肉类食物,提倡吃蔬菜类等食物。道教是中国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宗教,道教在饮食方面和佛教的规定一样,也禁止信奉者吃肉类食物,提倡吃蔬菜类等食物。

宗教对西方国家的影响特别深远,大部分西方人都普遍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的教规对人们的日常饮食也有明确的规定。通常古代的基督教徒们的日常饮食以素食为主,不吃肉类食物。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今的基督教徒们在饮食方面基本上没有禁止吃的食物了。但是血类的食物还是禁止食用的,肉类食物必须是已经被屠宰完成后才可以食用。

三、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中西方各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彼此间互相吸收。这不仅为我国的饮食文化增添了西式特色,也为西方的饮食文化增添了中国的民族特色。目前,在中国的餐饮市场上,西餐所占的比重正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尝试着接受这些西式食物。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断交融,不但带来了甜点、咖啡、沙拉等西式食品,也带来了许多先进的制作工艺和健康的饮食方法,这些都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增添了新鲜活力。由此看来,中西方各国的饮食文化在彼此的国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中西方各国人民对彼此国家的饮食也都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喜爱之情,在各自的日常生活中,也都离不开这些让人念念不忘的美味佳肴。

四、结论

综上所述,饮食文化在中西方各个国家间的往来交际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篇论文探讨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在不同方面产生的差异,并且对此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不但使人们在接触到类似问题时,明白了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还能让人们更好的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表现方式,而且能够增长中西方各国人们在饮食文化方面的知识,有利于中西方各国人民在交际时,避免由于饮食文化的不同造成不恰当的行为举止而产生的误解和尴尬场面。

【参考文献】

[1] 郑俐娟. 从跨文化角度探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 语文学刊, 2011(03).

[2] 徐先玲. 西方饮食文化[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5(8),2.

[3] Hawthorne, Nathaniel. The House Of Seven Gables [M]. New York: Bantam Books Inc, 1981.

作者:张宇纯

第五篇:浅析中西古代建筑空间的差异性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空间主要是在以庭院结构为主的横向空间上发展,而西方建筑主要是在以向上的高度空间上发展,对于这种中西古代建筑空间的差异,本文主要从当时的建筑材料、社会观念意识、宗教文化、光的利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这两种不同的建筑空间形态。

关键词:建筑空间 宗教 自然

自古以来,建筑就是人们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门实用的艺术典范,它的精华是实现了物质与精神、实用与审美、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在古代历史时期,由于中西方地域环境和人们观念意识以及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中西方建筑空间的差异性。

建筑虽然作为一门艺术,但明显不同于绘画,这归于它所实用的材料、结构和功能不同,同样我们必须置身于它的空间中才能够欣赏它,所以建筑的表现形式首先就是空间。中国和西方古代建筑空间的差异是比较大的,中国传统建筑高度重视群体组合,力求通过若干单体建筑物的联系组合,扩大建筑规模,丰富空间关系,强化审美效应。一般是以庭院结构为基础的建筑群,各个历史朝代基本一个模式没有大的变化,但西方建筑注重向上空间的发展,在高度上较中国有较大的差异,一般顶部较尖,而且不同时期经历了不同的风格,可以先后分为:希腊柱式、罗马拱顶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等。中西古代建筑空间的差异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建筑材料的不同引起建筑空间的差异

数千年来,中国建筑一直以木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并创造了与之相应的完善的建构技术。这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是一个孤例。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洲西方国家凡是取得过伟大成就的建筑体系,基本上都采用砖石结构。作为建筑材料,木材与石材各有短长,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

之所以中西建筑材料出现这种区别,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个文明区域中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与该区域地理自然条件所提供的材料资源有紧密的关联。中国古代文化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因为当时当地盛产木材,多森林;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与木材轻巧、简便、灵活、坚韧的特性存在天然的联系,所以木材就成为建造房屋的主要材料。于是,这种以木构架为承重骨架的建筑空间结构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而古代希腊和罗马都是地处地中海沿岸,石材丰富,所以建筑多为石材结构,虽然考古发现它最早也是起源于木质结构,但随着历史的发展,石材建筑形成了西方建筑的主流,相对于木制建筑,石材建筑不利于建造但有利于向高度上挺立,不利于采光而能营造神秘、幽暗的空间,不利于施工而利于包寻,这些特点刚好满足了西方宗教建筑在高度上的需要及永恒的坚固。

二、观念意识的不同引起建筑空间的差异

中国古代的建筑是多个房屋组合的建筑群,在空间上是横向发展,一般的平民住宅是四合院式的庭院结构,这种院落住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形式,其围绕家族血缘的人伦秩序而与自然和谐交流的结构形式,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主题。庭院或天井与阴雨风雪的直接呼应,使居住者身处家中也能感知节气的变化。庭院生活对空气、阳光、雨水的依赖和利用,使人的生命与自然紧密联系。

此外,院内空间具有隐蔽性,在这个单元的基础上继续放大发展就形成了辉煌的皇家建筑群,这种空间结构具有相当浓厚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因为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人们比较安于天命,在建筑结构上也无法得到创新,因此,长久已来便形成了这种建筑格局。

而在西方由于古希腊城邦经济和奴隶制民主政治,和军事战争,人们的观念意识具有开放性,加上希腊神话的浪漫特征,使得西方人的思维比较活跃,敢于创新,所以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西方的建筑在空间和造型上有了多种不同的变化。由此可以看出中国闭合式建筑属于封闭类型,虽与自然亲近却是封建保守观念的体现,而西方是展示类型的建筑,是强化自我的观念意识的体现。

三、宗教文化的不同引起建筑空间的差异

中国社会的世俗色彩比较浓厚,重风俗重秩序,受佛家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建筑在空间布局上讲究“天人合一”的思想,不把建筑的形式规范作为僵硬的教条,所以中国的佛教寺院一般都与山水相依,在平面布局上与自然相融合,力求天然,包括林木山石都尽量使用天然形成的,在景物的设计元素上也注重细节,使得整个寺院成为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和谐美景。而西方社会中的宗教气氛比较浓厚,往往经典的建筑不是凡人的住宅和宫殿,而是精美的教堂,如欧洲中世纪后半期的宗教建筑,是西方古代宗教建筑的典型式样,主要特点是教堂都有一个尖尖的顶盖伸向蓝天,体现了超越尘世的宗教精神,因为西方人不是为了给人类提供一个舒适的寓所,而是更注重给灵魂寻找一个栖息的圣地,所以这些教堂往往建在城镇中心,单体空间形式比较巨大,装饰色彩也比较精美,希望它能够永久的保存下去,因此这种神秘幽暗的空间结构显然与宗教建筑是一脉相承的。后来这种带尖的哥特式建筑也蔓延到公共居民用建筑。也就是说中国的建筑占居着地面,而西方建筑占居着空间。

四、对光的认识不同引起建筑空间的差异

光在人们是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使万物能够生长,包括人类,当然,没有光亮也就感觉不到任何色彩和一切物质,所以光的存在自然也对建筑的空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古代的建筑,无论从平民住宅还是宫殿在数千年间都比较忽视光在室内的利用,没有把光线很好的引入到更多的空间中。而在西方的建筑中,自两千年前的希腊罗马就用开窗方式把光线引入建筑室内大空间,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更是大窗户玻璃,更注重了光的利用,因此在各自的空间设计上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总之,中西方古代建筑空间的形成都与各自的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中国古典建筑空间始终遵循人文主义精神理念,讲究与自然和谐的因素,而西方建筑在空间上则多加入个人创造的成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需要不仅满足于使用功能,也更注重建筑的空间形态美,同时钢筋水泥加玻璃的高层现代主义建筑空间模式形成了世界各地建筑的主流,而中国建筑也逐渐融入西方的建筑设计理念,希望中国建筑在这种世界现代建筑的潮流下能够体现中国传统特色,能够设计出更多优秀的建筑作品。

参考文献:

[1]孔新苗.中西美术比较[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4

[2]范梦.艺术美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1

[3]田川流.艺术美学[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7

[4]彭吉象.中国艺术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作者:戴智敏

上一篇:中学评职称论文下一篇:中国古代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