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控制

2022-11-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控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科30年发展历程回顾

摘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管理学科作为学校重点发展的主要学科之一,从萌芽、成长到壮大历经30载,一直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并作出了显著贡献。20世纪90年代,为响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学校拉开了管理学科发展的序幕。21世纪以来,管理学科不仅在经典研究领域积极探索,同时也面向国家气象事业和学校气象专业的发展需求,拓展了一系列新兴交叉学科,不断探索教学与科研新方向,成果斐然,逐步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气象事业发展、地方发展乃至国家发展作出了贡献。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立足当下,锐意改革,拼搏奋进,努力打造管理学科发展新高地,推动管理学科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关键词:管理学科;学科建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信大;管理工程学院

作者简介:巩在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教授;于小兵,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教授;程中华,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称南信大)原名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是应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需求而创建的全国第一所气象高等学府。建校60载,南信大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以大气科学为中心,环境、信息、管理等多学科协同发展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重点支持高校。管理学科作为学校重点发展的主要学科之一,从萌芽、成长到壮大历经30载,一直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并作出了显著贡献。

目前,南信大管理学科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共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和行政管理等9个本科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应急管理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会计、公共管理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数据与决策分析国际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19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位列第36位,体现出较强的学科发展水平,逐步迈向全国高校前列。

站在新的时代起点,有必要回顾历史,畅想未来,擘画蓝图,再创辉煌。本文梳理南信大管理学科30年来的发展历程,从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建设、发展成就五方面展示了南信大管理学科的发展脉络,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南信大管理学科30年发展历程

(一)发展脉络与理念演变

1.萌芽时期(1991—2000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大批企业管理人才。1991年,当时的南京气象学院首次申请便获批企业管理专科招生资格,为南信大管理学科的发展拉开了序幕。1993年,学校设立财务会计专科专业,1996年设立会计学本科专业,实现了管理学科从专科到本科的跨越。随着国家气象事业和学校气象类专业的快速发展,气象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等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响应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学校于2000年设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以气象信息处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为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经过10年孕育,随着两个本科专业的相继设立与初步建设,南信大管理学科于21世纪初期正式踏上成长之路。

2.形成时期(2001—2010年)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了迈向全球经济舞台中心的重要一步。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毕业生逐渐变得紧俏。为满足社会需求,学校于2003年开设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两个本科专业,于2004、2005年相继设立财务管理和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覆盖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一级学科的管理学科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为了积极响应《气象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年)》中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拓展新的交叉性学科,南信大于2008年自主设置气候变化与公共气象硕士、博士学位点,为后续申报管理学科博硕士点储备了必要的师资和课程资源。

3.高质量发展时期(2011年至今)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应用型高级人才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提高南信大管理类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在管理学科建设上投入大量资源,大力引进人才,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优化科研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2011年,获批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实现了管理学科研究生学位点零的突破,也为管理学科的创新教育向纵深发展增添了两翼。南信大管理学科始终坚持“开放发展、联合发展”理念,坚持“博士化、国际化、精英化”的发展模式,艰苦奋斗,一批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学生脱颖而出,高质量学术成果不断涌现。2018年,南信大获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实现了管理学科从硕士到博士的高层次跨越,这对于管理学科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2019年,获批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获批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博士点。2021年,开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本科专业,获批中外合作办学数据与决策分析硕士点。近10年时间,南信大管理学科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二)专业与学科设置

1.本科层次

南信大管理学科共设有9个本科专业,分属于3个学院(表1)。

2.研究生层次

2011年以来,南信大管理学科获批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学、数据与决策分析等硕士学位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点、博士后流动站以及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博士点(表2)。管理科学与工程开设了制造业管理工程、优化方法与应急决策、金融工程、气候与环境系统管理等研究方向,在新型制造业、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天气金融衍生品、气象灾害损失评估等领域开展的研究独具特色,在学科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高水准科学研究、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彰显优势。应急管理交叉学科博士点由管理科学与工程、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优秀师资联合申报,该点的建成有助于培养具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的高级别专业人才。数据与决策分析硕士点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南信大與英国雷丁大学联合开设的中外合作办学硕士点,旨在培养在大数据驱动下的决策分析领域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推动地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大数据战略。

二、教学成就

(一)专业建设发展迅猛

近年来,管理类本科专业综合实力发展迅猛。根据武书连“中国大学评价”学科门类排行榜,南信大管理类专业近5年排名稳定在A等级。先后获批省特色专业、省“十二五”重点专业、中国气象局特色品牌专业、江苏高校品牌专业一期项目(A类资助)(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行政管理、物流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学团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于2020年1月通过英国图书信息专业协会(CILIP)国际认证。英国图书信息专业协会(CILIP)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图书馆专业组织之一,也是與美国图书馆协会(ALA)齐名的世界两大图书馆协会之一。南信大是全国第三家通过该认证的高校。

(二)教学改革独具特色

1.工程引领,产教融合,优创“金课”

依托共建平台,形成了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获批在线开放课程立项5项(国家级1项、省级4项),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立项3项,省级重点教材立项6项。

2.多元培育,专创融合,获得“金奖”

搭建具有经管类专业特色的“四模块课程链”,通过双创嵌入课程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获得“互联网+”大赛国奖8项(其中金奖1项),其他国家级、省级竞赛获奖46项。

3.资源集成,虚实融合,强塑“金链”

建立“二维度资源链”教学资源平台体系,实现传统与虚拟教学融合,提升学生自主研学能力,荣获省级以上教改课题立项33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9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21项,立项建设省级以上精品课程40余门,发表教改论文200余篇。

(三)实验教学条件显著改善

2007年,会计专业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得到50万元国家财政经费支持,这是南信大管理学科获得的第一个国家级教学改革类项目,为学校管理学科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平台建设首开先河。

2009年,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过11年的建设和发展,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拥有ERP与企业模拟实验室、金融模拟实验室、物流模拟实验室等7个分实验室以及一个中心机房,实验用房面积达758平方米,实验中心软硬件设备总值约1245万元。拥有多台高性能服务器、工作站、光纤存储等实验仪器设备,配备专用光纤接入设备,设备完好率达到99%。实验教学软件齐全,包括Flexsim、Eviews、各类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等软件平台40余套。

(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多年来,管理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学校前列(表3)。其中,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4个本科专业在2017—2019年的平均就业率超过95%。

三、科学研究

(一)管理学科科研历史演变

南信大管理学科的科研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探索期、飞速发展期和高质量发展期三个时期。

1.探索期(2006年以前)

南京气象学院以气象学科立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相对缓慢,2001年之前的社会科学系以及2001至2005年间各相关学科共发表经管类论文28篇,获批各类科研项目8项,到账科研经费6.4万元。其中,孙杭生教授获批2004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课题名称为“发达国家食品安全制度及对我国、我省食品出口的影响”,资助金额1.2万元。2005年,李北群教授承担了南信大管理学科第一个企事业委托项目。总体来看,2006年以前,管理学科的科研活动处于探索期,科研实力薄弱,研究方向分散。

2.飞速发展期(2006—2017年)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学校于2006年召开发展战略研讨会,并将2006年定为“科研启动年”,提出了“四高一专”的科研目标,坚持狠抓“高额度科研经费、高等级科研项目、高水平学术论文和著作、高等次获奖”。在时任校长李廉水教授的带领下,管理学科的科研工作飞速前进。李廉水教授承担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重大科技政策招标项目“科技人员收入差距调查研究及政策建议”是学校管理学科第一个省部级课题。2006年管理学科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攀升至57项,到账科研经费71.6万元,科研项目数和到账科研经费均出现大幅增长。

科研管理制度是管理学科发展的基石。2007年,社会科学处结合学科特点及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确立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目标,制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奖励办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出版社分级标准》等。在科研管理制度的推动下,2007—2017年南信大管理学科教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公益性气象行业专项、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均出现大幅增长,在高水平论文发表、咨政建言方面取得大量成果。

3.高质量发展期(2018至今)

2017年年底,学校对院系进行重新整合,同时成立科技产业处,出台推进大院大所合作、绩效工资改革等重要举措。随着学校对高质量学术成果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日益重视,科研项目结构得到优化,横向项目比重逐渐增加,南信大管理学科在“三报一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A类期刊、ABS三星级以上期刊发表的论文量稳步增长,一批决策咨询成果被国家级和省部级主要领导批示或采纳。

(二)管理学科对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

南信大管理学科坚持“开放发展、联合发展”的理念,贯彻“三个主动”的指导思想,主动服务气象行业,主动服务高端决策咨询,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较好地实现了学科与行业以及地方经济的协同发展。

1.突出服务气象行业,具有鲜明的气象特色

早期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正是为了处理和管理气象信息,从气象类专业衍生而来并反哺气象类专业。南信大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和博士点的研究方向设置上,一贯注重推进学科交叉,开辟了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气候与环境系统管理、气象金融等新方向,在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及应对、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气象金融工程及保险等领域开展交叉研究,研究成果对于气象及相关领域的实际业务具有借鉴意义。

2.积极响应有关部门的需求,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智库等方面建言献策

管理学科相关研究团队曾分别受教育部和科技部委托,对“高等学校‘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十三五’科技创新重大战略问题研究”等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并且在气候与环境治理等领域有很深的积淀,为中国气象局、教育部、江苏省政府等部门提供了多项决策咨询报告,为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划的制定和文件出台提供了决策支持。

3.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30年来,南信大管理学科承担横向课题200余项,获得研发经费近亿元,申请各类专利30余项,本科毕业生近万名,为江苏、国家乃至世界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输出地方紧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南信大与中兴通讯合作开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嵌入式专业(金融大数据方向),有效打造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新模式。

四、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术交流与合作是科研的助推剂,南信大管理学科走出了一条“开放+协同+特色”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路径。

(一)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

在经贸系成立之前,南信大学管理学科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已先行启动。2002年以来,管理学科在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大致可以分为经贸系时期、经管学院与公管学院成立与建设时期、院系重新整合时期三个发展阶段。

1.经贸系时期(2002—2005年)

经贸系时期,南信大管理学科虽然与企业、科研或学术机构有一定交流,但总体来看,交流次数较少,局限于零星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来校做讲座、少数教师参加学术会议等。以2004年为例。当年3月10日四通集团副总裁丁传宽先生来校做了主题为“四通集团国际贸易实务”的讲座,4月21日南京校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成武先生做了主题为“南京高科技企业对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的讲座,10月20日台湾波特股份有限公司软件专家萧世贵先生做了关于公司模拟经营管理软件操作的讲座。同年,经贸系成功加入了江苏省会计学会、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江苏省外国经济研究会等知名学会,成为团体会员和理事单位。

2.经管学院与公管学院成立与建设时期(2006—2017年)

2006年学校成立了经济管理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这一时期国内学术交流合作的主要特点是:围绕专业、聚焦特色学科方向,积极加强校企合作,主动承接国内学术会议,建立科研合作平台。在校企合作方面,2012年,经管学院与江苏富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南信大在文科领域的第一个校企合作研究院。在主动承接国内学术会议方面,为了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和交流,在李廉水教授的大力倡导与推动下,相关学院相继承办了10余场学术会议(表4)。其中,2017年10月,由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第十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汇聚了全国400余所高校、60余家科研院所的近千名代表,参会人数创历届年会新高,年会以“绿色发展与管理科学”为主题,有效推进了管理学科的学术交流。

2009年10月,经济管理学院与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区域培训中心,在学校联合举办了主题为“Training Workshop on the Assessment of Socio-economic Benefits of Meteorological and Hydrological Services”的研讨班,Jeffrey教授、李廉水教授、吴先华教授和中国气象局孙健高工等为培训班学员授课并主持研讨,WMO出版了李廉水教授主编的著作Assessment of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Effectiveness,并向全球187个国家的气象组织介绍了该项研究成果,扩大了中国学者在气象服务效益及应急管理方面的国际影响。

3.院系重新整合时期(2018至今)

2017年,根据学校新的发展规划要求,经济管理学院划分为管理工程学院和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划分为法政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重新整合时期,南信大管理学科的国内学术交流聚焦学科特色、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名家论坛、暑期学术夏令营等形式新颖的学术交流方式在促进教师科研合作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通过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推动管理学科建设的发展新理念。举办了“新时代江苏生产力发展战略高层论坛”暨江苏省生产力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南信大校庆59周年系列学术活动之名家大讲堂、第二届“大数据决策与优化”暑期学校(2019)、“科技与人文對话”高端论坛(2019)等多场学术会议。

(二)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1.引培并举,推进师资国际化

借助实验区交流计划、国家留学基金、江苏省留学基金、科研合作、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境外研修计划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管理学科师资国际化。

通过“走出去”方式推进师资国际化的时间相对较早。2009年,经济管理学院有2位青年教师分别进入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分校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彭布洛克分校访学。同年,利用“1+2+1”师资培训项目,经济管理学院派遣2位青年教师赴美国进修。2011年以后,除了通过国家与省留学基金支持出国进修以外,多位教师通过南信大与雷丁大学合作的契机在校留学基金及其他专项基金的资助下出国进修,访学和进修的学校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康奈尔大学、多伦多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

师资国际化的“引进来”方式主要有引进非全时教授与全时教授两种形式。自2013年开始,依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校际合作交流等渠道,管理学科引进了多名非全时教授,主要来自美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家。同时,迎来了首位全时教授Ozturk。为促进校企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与摩根大通银行执行董事冯磊博士签约。2017年院系重新整合以后,管理学科更加重视全时教授引进工作。当前,管理学科师资国际化率已经超过50%,管理工程学院已经达到65%。

2.三元模式驱动国际学术交流

管理学科在灾害管理、气候变化管理等领域举办了多场国际学术交流,交流形式主要包括举办学术讲座、联合举办国际会议及参加国际会议。邀请的专家学者主要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等高校。管理学科的教师也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上做报告,2014年史军教授经美国环境非政府组织“宾夕法尼亚环境资源协会”提名,受《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邀请赴秘鲁首都利马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次缔约方大会(COP20)暨《京都议定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CMP10),并做了学术报告。2016年,受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和印度金达尔全球大学邀请,史军、董勤、蒋洁三位教师赴印度新德里参加主题为“从承诺到实施:后巴黎时代的碳减排诚意”国际学术会议。

联合举办国际会议是提高学科影响力的重要方式。2012年8月,经济管理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申办的国际专题会议“The First Workshop on Climate Change and Management Science (CCMS2012)”在甘肃敦煌举行。2018年,“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 (GDN)”在南京举行,管理工程学院作为组织成员之一参会。2019年管理工程学院在本校成功举办“不确定理论及其研究进展国际会议”,同年11月管理工程学院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彭布洛克分校成功举办了“灾害风险分析与大数据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彭布洛克分校、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北京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的几十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3.学科共建夯实国际合作办学

管理学科的国际合作办学始于2010年。国际合作办学以学科共建为基础,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通过“优本项目”或联合培养项目让学生“走出去”,二是招收国际留学生。表5列出了部分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目前,管理学科已招收在读国际留学生359人,主要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刚果(布)、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摩洛哥、古巴等国家。

4.多元渠道推动学生国际化

管理学科积极推动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出国深造,主要包括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中国人才奖学金项目、优秀本科生项目、校际暑期交流项目等,学生访问或入学的高校主要包括伦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参加学生超过357人次。当前,管理学科的学生出国率迅速提升,学生国际化率超过10%,在全校位居前列。

五、平台建设

南信大管理学科影响最大的学术研究平台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研究院创办于2006年5月,2009年11月被江苏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为首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挂靠管理工程学院运行,已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跨地区、跨国界的综合性实体研究机构和决策咨询高端智库。研究院聚焦新型制造业、智能制造等主题,围绕制造业新型化发展、转型升级、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制造、创新驱动等前沿领域持续开展制造业创新发展理论和政策研究,产生了一批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国内具有知名度、省内具有品牌特色的研究成果,连续出版《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15部,2009年和2016年分别出版了对应的英文版报告,2013年獲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立项资助。

在15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研究特色。第一,提出新型制造业理论,丰富了中国制造业的学术研究。长期坚持以经济创造、科技创新、环境保护引领中国制造业发展作为研究主线,强调制造业在这三个方面协调发展。依据新型制造业的理念和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制造业新型化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区域研究、产业研究、企业研究和国际研究。第二,聚焦智能化转型升级,倡导制造业智能化发展。聚焦智能制造,出版《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19:中国制造40年与智能制造》,研究了全球智能制造的发展进程、中国智能制造的发展主线,科学界定制造业智能化的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战略与路径。第三,紧跟学术研究前沿,专题研究制造业前沿热点问题。从2006年开始,每年跟踪述评国内外制造业研究动态,梳理和总结关于制造业的研究文献,推荐值得精读的高质量文献。2013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针对制造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进行了深入而有针对性的专题研究。第四,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开展高水平智库建设。李廉水教授于2014年受邀担任教育部“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顶层设计”主持人和文本起草负责人,2015年承担科技部“十三五”科技创新重大战略问题咨询研究,2018年承担科技部“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2006—2020编制过程与编制方法研究”,等等。同时,研究院还致力于高水平智库建设。2013年获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2015年获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承担的教育部、科技部课题的研究成果均被采纳。

近年来,管理学科还成立了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风险治理与应急决策研究院,二者分别于2018年、2020年获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前者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后者面向行业需求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这些研究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有利于管理学科全方位发挥自身优势,培育优秀师资团队,服务学科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

六、取得的成果

(一)教学改革屡获殊荣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管理学科本科专业建立起了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清晰的目标定位,教学改革措施荣获系列教学成果奖(表6),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南信大在2014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获奖人李廉水教授受邀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表彰大会,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接见。

(二)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显著

2011年以来,管理学科荣获省部级以上创新创业和创新实践大赛奖励1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三等奖以上竞赛奖励10余项(表7)。我校团队在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获奖团队受到国务院原副总理刘延东同志接见。

(三)科研成果突出

1.高级别项目立项率跃居国内“双一流”高校前列

2007—2019年学校管理学科共获批各级各类项目131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17项,省部级项目357项,横向课题约200项,总到账经费近亿元,有力地支撑了管理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表8列出了部分代表性高级别科研项目。

2.“三高期刊”论文质量跨越式增长

2007至今,管理学科师生共发表论文2900余篇,其中,CSSCI及以上中文论文866篇,占29.9%,SCI/SSCI收录论文254篇,占8.8%。近年来,发表文章的质量显著提升,一大批科研成果刊发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A类期刊、ABS三星级以上期刊(表9)。

3.省部级科研成果奖项数量稳中有升

2006年以来,管理学科师生共出版专著130余部,获得各级奖项90余项,稳中有进,成绩斐然(表10)。

4.智库的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

2016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中国气象局、江苏省气象局共同组建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2016年11月,南信大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首批来源智库名单,2017年12月成功进入高校智库综合评分TOP100智库,在参评的348家高校智库中名列第34位。2019年,袁广达教授的成果《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获李克强总理批示。智库建立以来,学校智库研究员在《光明日报》《中国气象报》《新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权威媒体发表理论创新文章24篇。针对重大舆情事件,南信大智库在省级以上新闻媒体发文、接受采访、有效利用主流新媒体发声130余次,为江苏省及国家重大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四)标志性研究成果

根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组织编写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的要求,在充分考虑学科发展方向、师资力量、社会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管理学科确立了以先进性、前沿性、特色性和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目标,在制造业管理工程、决策与预测、应急管理、气候与环境系统管理、信息管理与物流工程等方向上深入推进科学研究的工作指导思路,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研究成果。

1.扎根制造业管理工程,深化制造业创新发展理论与政策研究

该方向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围绕制造业“新型化”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创新绩效评价等制造业前沿问题,深入开展了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分析。表11列出了制造业管理工程方向部分代表性学术成果的摘要。

2.深入管理学科主流,拓展决策与预测方向

坚持在决策与预测方向有所作为,重点研究群体共识决策及多系统共识优化与决策理论、应急协同决策理论、气象灾害应急决策模型,发展了基于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建模工具。表12列出了决策与预测方向部分代表性学术成果的摘要。

3.立足气象特色,积极开展应急管理研究,服务气象行业发展

积极服务气象行业,重点在应急大数据、风险评估、应急决策与优化等应急管理子领域开展科学研究。通过系统工程、超网络等理论与方法建立应急优化模型,突出气象研究特色,促进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三者相互融合。表13列出了应急管理方向部分代表性学术成果的摘要。

4.聚焦气候与环境系统管理,开展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

该方向紧密结合南信大气象行业特色,聚焦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气候影响评估、资源产业管理等领域,开展管理科学、大气科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融合研究。表14列出了气候与环境系统管理方向部分代表性学术成果的摘要。

七、南信大管理学科发展趋势

未来,南信大管理学科将继续提升学科优势,强化学科特色,系统性地促进管理科学、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协同融合发展,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实现管理科学与工程进入B类,再经过10年左右的建设实现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进入B+类,力争进入A-类。

南信大管理学科将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地方发展与气象行业发展。一方面,继续围绕制造业管理工程、优化与决策、信息管理、物流管理、金融工程等传统优势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另一方面,紧密结合南信大大气科学学科优势,开展交叉研究和特色研究,继续为我国管理领域和气象行业输送大批高端复合型专业人才。

八、结 语

经过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南信大管理学科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在教学和科研两方面不断探索,优秀成果不断涌现,为我国气象事业、地方乃至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信大将始终坚持“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理念,锐意改革,拼搏进取,奋力打造国际上有影响力、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省内有鲜明品牌特色的高水平管理学科。

(感谢李廉水教授、吴先华教授、曹杰教授在稿件形成过程中付出的心血。同时,感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法政学院、原经济管理学院和原公共管理学院的相关领导、师生在管理学科建设上的无私奉献。论文的三位署名者仅作为管理学科建设的见证人出现在作者名单中。)

作者:巩在武 于小兵 程中华

第2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技史学科发展回顾与展望

摘要:20世纪50年代,一代宗师竺可桢先生开创了中国气象史研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以气象科技兴学立校,建校伊始就有学者开展了有计划的气象史研究。六十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学校的气象科技史研究成绩斐然,在此基础上成功建立了科学技术史硕士点和博士点。该学科以气象科技史研究为特色,支撑学校大气科学一流学科建设,服务气象行业发展,彰显校园文化,推进素质教育,涌现出一系列优秀科研成果。未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史学科将进一步突出气象史特色,拓展研究领域,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创新能力,为学校及行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气象科技史;学科建设历程;学科发展;科学技术史;气象史

作者简介:陈俊,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教授。

气象科技史主要研究气象科学和技术的起源、演变及发展规律,总结历史时期气象科技发展成就,探讨影响气象科学技术发展的各种历史因素,探索气象科学技术对人类文明进程所产生的影响。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文明辉煌夺目,其中气象科技及其思想发展源远流长,大量气象科技史遗珍散落在历史长河中,亟需当今气象科技工作者发掘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界对气象科技及其思想研究有了更多的新认识,开展气象科技史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近十年来,在继承气象科技史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依托大气科学国家“双一流”学科,不仅完善了气象科技史学科建设,还建立起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以此为基础打造具有特色的研究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基地。本文在广泛搜集相关史料和档案的基础上,回顾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技史的研究情况和学科建设历程,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加强气象科技史研究的若干设想,以期更好地促进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技史研究的历史传承

气象科技史是大气科学和科学技术史两个一级学科的交叉学科,在研究气象科技产生、发展历程及其规律的同时,也探讨气象科技发展与社会其他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与其他学科史不同,气象科技史的研究对象不仅包含一般的气候、气象知识和原理,还包括气象观测数据、气象气候物质遗存等能够直接反映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地球自然环境变化等非知识性的成分,因此气象科技史研究也涉及環境考古、历史气候变化研究的部分内容,显示出科学技术史与大气科学等地球科学交叉融合的特征。

中国气象科技史研究奠基于竺可桢先生。竺可桢在哈佛大学求学时,科学技术史是该校必修的通识课程,受此影响,他一生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史的教学和研究。回国后,他在开展地理学、气象学等学科的科学研究的同时,有意识地收集和整理了大量中国古代气象观测和气候、物候资料,完成了《论祈雨禁屠与旱灾》(《东方杂志》1926年第13期)、《中国过去在气象上的成就》(《科学通报》1951年第6期)、《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等重要论文。他还特别重视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总结和宣传,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早期研究的引领者之一。在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浙江大学聚集了钱宝琮(数学史)、王琎(冶金和化学史)等一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者。1957年,他倡议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现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这是中国第一个专门的综合性科技史研究机构,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发展和学科的建制化。此外,他还帮助李约瑟博士在中国搜集古籍文献,用于撰写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该书第三卷《数学、天学和地学》单独辟出一章《气象学》,系统介绍中国古代对气候、温度、降水、虹、幻日、幻象、风、大气、雷电、北极光、潮汐等天气现象和气候要素的认识。《中国科学技术史》对中国古代气象科技的发展给予高度评价,是国外系统介绍中国古代气象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自竺可桢、李约瑟开始,中国气象科技史研究在气象学界和科学技术史学界均颇受关注。在气象学界,先后有陶诗言、王鹏飞、陈学溶、吕东明、张德二、温克刚、陈文言、洪世年等学者出于自觉意识,开展中国气象科技史研究。特别是1983年,王鹏飞、谢义炳等倡议创建了中国气象学会气象史志专业委员会,标志着气象学界关于自身学科历史的研究从兴趣走向专门化,产生了一批关注近现代气象科技发展的历史著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逐渐成为行业内重要的气象科技史研究中心。

在科学技术史学界,气象科技史多依附于天文学史,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院所都有专人开展研究,并呈现出一定的学术传承性。除此之外,中国台湾学者刘昭民先生长期关注中国古代气象科技史,撰写了《中华气象学史》等一系列重要论著。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气象科技史专业委员会成立,标志着气象科技史研究开始走向建制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科技史研究及学科建设,正是在老一辈气象科技史专家前期耕耘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南京气象学院时期(1960—2004年)的气象科技史研究

1960年1月12日,教育部正式批准以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并明确将来独立建院。经过3年的艰苦奋斗,在专业与系科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基础设施等方面达到独立建校条件后,教育部、中央气象局正式批准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独立建院,并更名为南京气象学院,直属中央气象局。建校初期,中央气象局从直属单位调拨名家、名师汇集学校,朱和周、王鹏飞、冯秀藻等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中,王鹏飞先生是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科技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王鹏飞于1943年就读于中央大学,1944年中央大学气象系成立,他成为该系的第一届学生和毕业生,黄厦千、涂长望、陶诗言等均是其授业恩师,正是在这个时期,他接触到了竺可桢关于气象史和董作宾关于殷墟甲骨气象卜辞的文章,受到很大启发,埋下了从事气象科技史研究的种子。1978年,他在《南京气象学院学报》创刊号上发表了《中国古代气象上的主要成就》,这成为他从大气物理学研究拓展至气象科技史研究的标志,之后,他在中国古代气象科技文献和仪器考证、近现代气象事业发展史等方面著作颇丰。《王鹏飞气象史文选》《王鹏飞气象文选Ⅱ》收录了他主要的气象史作品,部分重要论文见表1。

在众多工作中,王鹏飞通过对《增补文献备考》《国朝宝鉴》《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等史料进行考证,指出朝鲜所发现之测雨器系1441年自行發明,并非由中国传入,解决了这一历史谜案。此外,他还考证出我国古代重要的农业气象著作《田家五行》应当是由娄元礼和陆泳共同完成的。这些研究成果获得了气象学界、科学技术史学界的广泛认同。王鹏飞先生不仅是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科技史研究的开拓者、践行者,也为气象科技史研究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在他的推动下,1983年气象史志专业委员会成立,挂靠于南京气象学院。他不仅担任数届气象史志研究会主任委员,晚年更是以极大的热忱与努力积极推动气象科技史的研究、传承和发展,贡献了毕生心血。

陈学溶先生是南京气象学院另一位重要的气象科技史研究践行者。陈学溶得罗漠院长赏识,于1972年调入南京气象学院。20世纪80年代,他从撰写竺可桢先生纪念稿开始着手气象科技史研究。他是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之一,与众多气象科技人物均有较深的渊源,所以他对气象科技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现代气象科技人物领域(表2)。他的研究涉及竺可桢、蒋丙然、黄厦千、石延汉等的活动与贡献,其中关于竺可桢的文章就超过十篇,内容主要集中于竺可桢与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学会、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发展的关系,在国内竺可桢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他负责单独撰写《竺可桢传》第三章《为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奠基》。此后,他还受邀校审了《竺可桢全集》,这项工作历时14年,近1600万字。《竺可桢全集》出版后,他又对竺可桢日记部分的400多万字进行了校对,为这部宏伟著作的诞生作出了突出贡献。此外,陈学溶关于气象科技人物的文章填补了诸多近现代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的空白,修正了一些错漏。他还与《中华气象学史》作者刘昭民先生坚持互通信件26年,共同推动了海峡两岸气象科技史研究的发展,至今仍传为佳话。

此外,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研究创始人冯秀藻先生曾撰写《竺可桢与农业气象学和物候学的研究》(《竺可桢逝世10周年纪念文集》,1984年)与《竺可桢与农业气象》(《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等文章,共同推动并掀起了20世纪80年代的气象科技人物研究热潮。同一时期,气候专家柳又春在研究历史气候变迁之余,对古人关于气候变迁的认识、气候变迁对人类历史的影响等进行了考察,撰写了《人类改造气候的伟大设想》(《大众气象》1981年)、《风能利用古今谈》(《大众气象》1982年)、《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设想》(《科学实验》1982年)、《简话古代气候变迁》(《气象纵横谈》1981年)等文章,是南京气象学院在气候学领域开展气象科技史研究的重要人物。

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气象科技史研究在王鹏飞、陈学溶、冯秀藻等老一辈学者的不断探索和大力推动下,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从分散到系统,无论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史实的考订与分析,还是研究内容的拓展与深化,皆取得了显著成果。尤其是1983年气象史志专业委员会成立并挂靠在南京气象学院,进一步奠定了我校气象科技史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与此同时,王鹏飞、陈学溶等学者关于气象科技史的研究受到了学院的高度重视,学院非常支持气象史志委员会的挂靠工作。《南京气象学院学报》(后改名为《大气科学学报》)成为当时刊发气象科技史论文的重要阵地(1996年起开设了《气象史》专栏,共发表23篇气象科技史论文)。王鹏飞、陈学溶、冯秀藻、柳又春等学者的不懈努力为南京气象学院打下了较好的气象科技史研究基石,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技史研究的兴盛、学科的发展壮大以及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时期(2004至今)的气象科技史研究与学科建设

2004年,南京气象学院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多方共建,在大气科学国家“双一流”学科的带动下,呈现出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海洋科学等多学科蓬勃发展的新局面,气象科技史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2011年,获准成立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为气象科技史研究提供了稳定的学科支撑,改变了以往仅由气象学家依据个人兴趣研究气象史的局面,专业性的气象科技史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来,研究领域极大拓展。2016年,我校组建科学技术史研究院;2018年,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点成功申报并获批,进一步推动了气象科技史研究的跨越式发展,师资队伍日益充实,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独树一帜。

(一)学校更名以来的学科建设

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南京气象学院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多学科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新专业陆续增设。在此背景下,气象科技史研究从以往的单兵作战逐步向学科团队建设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投入气象科技史研究中,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气象科技史被纳入新专业增设和学科建设的整体规划,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我校拥有悠久的气象科技史研究传统。20世纪60年代初,王鹏飞、陈学溶、冯秀藻等气象学家已经开启了气象史研究事业,1983年中国气象学会气象史志专业委员会成立并挂靠我校,该机构的设置奠定了我校在气象科技史领域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气象科技史研究契合了大气科学学科长远发展的需求。大气科学学科是我校立校之本,不仅要详细追溯其发展历程,而且要探索古今中外的气象历史与气象文化,增强学校的历史底蕴,夯实大气科学学科发展的根基,丰富大气科学研究的内涵,推动大气科学研究更稳更快地发展。此外,我校大气科学学科长期以来的良好发展为气象科技史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托。

自2004年学校更名至2011年获批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学校先后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气象科技史成果。王鹏飞、陈学溶等老一辈气象学家继续在气象史研究的道路上开拓前行。王鹏飞先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气象史研究,尤其着力于气象仪器、气象观测等相关史料的挖掘与分析。2005年,他在《自然科学史研究》发表了《张衡候风地动仪功能测试和感震原理的探讨》,对张衡地动仪的设计思路和感震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南朝观象台在今南京大行宫考》(《东南文化》2007年第5期)和《评唐代李淳风“占风情”方法》(《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年第4期)对中国古代气象观测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有益补充。此外,出版于2010年的《王鹏飞气象文选Ⅱ》对中国古代文献中记录的雷雨、霞光、云雾、蜃景等自然现象进行了科学分析。陈学溶先生则主要关注中国近现代气象史研究,在相关档案资料的基础上,从亲历者的视角对近代诸多气象人物和中国气象学会的筹建与发展历程进行记录、勘误与分析。作为竺可桢先生的学生,陈学溶不仅参与了《竺可桢全集》的审校工作,而且充分利用该资料,相继在《中国科技史杂志》和《大气科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系列成果。

在老一辈气象学家的引领下,原本从事文学研究的部分教师将研究旨趣转向气象史,萌生了以气象科技史作为特色方向,申报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的想法。他们将文学与气象相结合,充分挖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气象元素,以全新的视角探讨文学,研究气象科技史。2009年,我校文科学报《阅江学刊》开设《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相继发表了《气候灾异与吴嘉纪诗歌风格的形成》《夔州气象与杜甫诗歌创作》《重返自然——中国“气象文学”的“知识场”建构》《诗意地栖居——生态文明与全球气候变化》《海潮灾害与范公堤的修筑——兼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形成的自然环境基础》等多篇气象科技史论文。2011年,《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开设《气象与文学研究》专栏,刊发了我校教师撰写的《“气象文学”刍议》《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气象灾害书写》《“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论自然气象兴感与诗歌审美意境营造》等论文。这些论文将气象与文学有机结合,从气象的角度探讨文学,利用文学作品研究气象,为气象科技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方法和新视角。

随着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研究资料的不断发掘,历史气候变化、气象文化建设、气象服务等研究领域逐渐形成。韩颖、蒲希撰写《中国的气象服务及其效益评估》(《气象科学》2010年第3期),吴效刚发表《气象文化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变革》(《阅江学刊》2010年第6期),李忠明、张昳丽发表《论明清易代与气候变化之关系》(《学海》2011年第5期),这些论文从宏观角度进行了方向性的探讨,带动了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在科研项目方面,2009年我校承担了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中华大典·地学典·气象分典》的编纂工作,该项目有力推动了我校气象科技史学科的跨越式发展。一方面,为了编纂分典,我校教师全面搜集了中国古代文献中与气象相关的记录,不仅为气象科技史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史料基础,并且催生出气象社会史、气象台站史、气象仪器史等新的研究增长点。另一方面,该项目将一批文献学和语言学功底深厚而研究方向不明确的文学专业教师凝聚起来,为学校以气象科技史为核心支撑申报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打下良好基础。2011年,学校承担了中国科协发起的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中的“王鹏飞学术成长历程资料采集工程”。此外,还承担了17项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项目,如“先进气象文化建设”“中国气象人精神境界探析”“《气象文献学》编纂研究”“高校防灾减灾通识教育研究”“中国古代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国气象科技词典史研究”“气象文化普及与传播策略研究”等。

总体上看,2004—2011年,我校气象科技史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老一辈气象学家研究气象科技史的传统得以传承、发扬,不少青年教师以自身专业为基础,逐渐将研究旨趣转向气象科技史,从诗歌、小说、文集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挖掘气象信息,重探中国古代历史。同时,大量气象史料被收集、整编,历史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史、气象科普成为新的研究增长点。科研项目立项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在2009—2011年呈现大幅增长。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气象科技史研究开始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的成功申报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设立以来的发展

2011年3月,经教育部授权,我校增设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从此,我校气象科技史研究有了稳定的学科支撑和专门的师资队伍,迎来大跨步发展。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日益规范化,师资团队逐步专业化,研究领域日趋多元化,服务对象日渐社会化,研究特色在国内独树一帜。

2012年9月,科学技术史专业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共24名,其中10名同学选择气象科技史作为研究方向。为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学科点积极吸纳、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的经验,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方案,共开设气象科学概论、气象科技史、历史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史、气象文化概论5门课程供研究生选择修读;在研究生指导方面,采取以导师负责制为主,学科点共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重教学、科研、实践的融合,以讲授、讨论和高水平讲座为基础设计了开放的课程体系,以扩大研究生的视野,并依托校内外科研平台和实践基地,以项目为抓手,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和实践能力。2015年6月,首批招收的24名硕士研究生均顺利毕业,并且高质量就业。2013—2017年,在招收的科学技术史专业研究生中,近半数同学选择气象科技史作为研究方向,并逐步形成了气象台站、近代气象人物、气象典籍、历史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史等研究体系,发表相关学术论文52篇,承担省部级课题3项。

随着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的设立,气象科技史的人才队伍建设逐渐专业化。原本已将研究旨趣转向气象科技史的部分教师在该领域继续发力,不断探索,研究成果频出。同时,人才引进为该方向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2012—2017年,气象科技史方向先后引进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青年教师6人。师资力量不断壯大,科研团队建设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了气象科技起源、演变与发展规律,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气候与人类社会互动,气象科普体系建构四大研究领域,采用长时段、多维度的研究范式,围绕气候演变、生态治理等热点开展现实性、应用性和前瞻性研究,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在平台建设方面,2012—2017年,我校共建成历代典籍气象记录知识库、气象词汇数据库、气象科普资源数据库、中国气象台站史资料总库四大数据库,建立了中国气象典籍数字工程实验室和气象历史文献信息平台,并与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建立了科研合作关系。2013—2016年,科学技术史(气象科技史)学科先后获批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成为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中国科协人才培养基地。四大数据库、两大数字平台的建成,两个重点学科、两大科普基地的获批,不仅为气象科技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提供了基础性支撑,而且为学科点人才培养、师资团队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托。

在科研成果方面,自科学技术史硕士点设立以来,气象科技史领域的论文、著作呈现迅速增长态势。2012—2017年,我校在《自然科学史研究》《地理科学进展》和Journal of Climate、Regional Environmental Change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3篇,涉及历史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史、中国古代水环境治理、气象文化建设、气象科学传播等重要领域,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出版专著12部,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史军的《自然与道德:气候变化的伦理追问》(科学出版社,2014年),张静的《气象科技史》(科学出版社,2015年),王东的《气象科技与社会文化发展》(科学出版社,2015年),李平、何三宁的《历史与人物——中外气象科技与文化交流》(科学出版社,2015年),李忠明的《中国气象科普体系构建研究》(气象出版社,2016年),曾维和的《气象灾害群体脆弱性研究》(科学出版社,2016年),等等。

在科研项目方面,科学技术史研究团队在2012—2017年共获批省部级以上课题20项。其中包括国家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气象科普体系建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国明清时期气候灾害时空演变特征挖掘研究”“中小学校园气象灾害恢复力多维评估体系与综合减灾模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全新世中期以来长江下游平原地区泥炭形成时代和环境控制因素”“气候变化和放牧对中亚草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影响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气候变化的伦理与政治研究”“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价值立场与政策选择研究”,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陈学溶学术成长历程资料采集工程”,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项目“气象科技史视角下的我国气象文化内涵提升策略研究”“欧美汉学界对于中国古代气象的人文研究”“大数据驱动下气象灾害史料库构建与应用研究”,等等。获批横向课题8项,主要是中国气象局的委托项目,如“中国气象台站史研究”“中国气象教育史研究”“中国气象事业近现代化研究”等。

在教研评价方面,短短六年间,气象科技史学科无论在教学还是在科研领域,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国内同领域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李忠明教授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气象史话、气象与生活等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气候变化与人类社会的课程入选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在线课程,配套教材被评为重点规划教材。李廉水教授先后获第十三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史军教授获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曾维和教授获2015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奖。郭刚教授获2016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类)。

在社会服务方面,气象科技史学科成果显著。第一,积极参與政府智库建设。依托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气象科技史团队参与制定了全国“十三五”气象科普规划方案,出版了一批优秀智库成果。例如,施威教授和李忠明教授撰写的《推进我国气象科普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被中国气象局各办公室和宣传科普中心学习和采纳。第二,充分发挥气象科普基地和科普人才培训基地作用。2016年起,我校连续承担三次中国科协科普干部培训工作,对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层科协、科技场馆的600余名学员开展培训。第三,深入中小学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我校在南京市中华中学、南京市浦口小学等学校建立了气象科普站,丰富青少年的气象科学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加科学地了解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规律。同时,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理念引入气象科普,积极策划各类气象科普活动,借助新技术、新媒介和新平台,提升公众的气象科学素养,多途径服务气象科普事业。

总体而言,自2011年3月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以来,我校的气象科技史学科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在科学技术史硕士点的支撑下,逐步探索出“导师负责制为主,学科点共同培养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师资团队建设新老搭配,多学科融合,研究领域独具特色。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得到了江苏省、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协等多方支持。研究成果呈直线式增长,科研和教研齐头并进,科学研究步伐紧跟国际前沿,成果丰硕。教学研究立足本校,面向全国。社会服务以“助力国家气象事业发展,提升公众气象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建言献策,线下集中讲授,线上多元宣传。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气象科技史已成为我校的特色研究方向,在国内独树一帜,不仅是我校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点成功申报的强有力支撑,而且成为历史学、大气科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典范,契合了当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三)科学技术史博士点设立以来的发展

2018年1月,我校科学技术史学科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气象科技史研究平台再度提升,学科发展再上新台阶。人才培养模式渐趋成熟,师资团队不断整合优化,科学研究不仅注重量的发展,更加注重质的提高,咨政建言方面成绩凸显。同时,我校积极加强国内国际合作,努力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气象科技史研究迈向国际化和前沿化。

在人才培养方面,硕士生培养模式渐趋成熟,博士生培养逐步迈向正轨。经过六年多的不断探索,气象科技史学科确立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科研和应用复合型硕士研究生的目标,不仅强调严格规范的学术训练,而且尽可能为硕士生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和项目申报机会。目前,97%以上的学生发表了学术论文;90%以上的学生有过参加学术会议的经历,其中75%的学生在会议上提交了学术报告。2018—2020年,3位同学获得中国科协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整体来看,我校气象科技史方向的研究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升学和就业前景良好。博士生的培养目前正处于探索和优化阶段。2018年9月至今,共招收两届博士生,因学生人数不多,导师有条件采取一对一的教学和指导模式,更有利于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兴趣特点优化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科研能力。

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之后,随着我校院系布局的重新规划,气象科技史师资团队建设进一步整合优化。在原有师资力量的基础上,管理学和地理学的部分教师加入气象科技史学科的导师队伍,师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高级职称比例进一步提高,中青年骨干力量不断注入,博士化率达到100%,国际化率达60%以上,形成了文理交叉、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团队。在此基础上,研究方向进一步凝练,研究方法进一步革新,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气候文明史、气候治理、气象灾害数据重建等成为新的研究增长点。

在研究成果方面,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和著作出版数量不断增加,科研项目承担数量穩步提升。科学技术史博士点获批以来,短短两年,研究团队已在Climate Research、Holocene、《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等知名刊物发表气象科技史论文27篇,出版专著6部。其中,陈俊教授出版专著《正义的排放:全球气候治理的道德基础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李晓岑教授发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铜与氐羌民族》(《西北民族研究》2018年第2期)、《气候与“心脏地带”》(《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年第8期)、《从北极看世界:试论气候对人类精神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自然辩证法通讯》2019年第12期)、《气候与人类历史观》(《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年第12期)等关于气候与人类文明的系列论文,李忠明教授发表《气候变化视野下的〈山海经〉神话研究》(《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杨凯博士发表了《日本古代气象占记录研究——以云象为例》(《自然科学史研究》2019年第3期)、《日本古代气象祭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年第4期)、《科学争议之嬗变:中日“沙尘”历史纷争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年第7期)等关于中日气象科技史的系列论文,王挺博士发表《清钦天监气象工作的考察》(《中国科技史杂志》2018年第1期),这些著作和论文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其中,李晓岑教授的相关成果因提出新的气候与文明理论而被《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气象报》等重要媒体报道,毕硕本教授和毛龙江教授也有很多关于气象史和环境考古的重要成果。科学技术史研究团队承担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9项,横向课题5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清至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重大水灾的社会影响传递过程”“近60年来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长江入海水沙通量影响机制剖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明以降关中—天水地区的城市水环境与城市水利(1368—1968)”,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气候怀疑论的科学批判研究”,中国气象局气象软科学项目“新时代气象教育培训发展路径研究”“生态文明视域下气象文化内涵建设与科普传播”“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气象人才培养研究”,中国科协科普部委托项目“气象科普共建基地”,中国气象局委托项目“中国气象仪器史”“中国近代气象史”,等等。

在社会服务方面,我校在继续推进气象科普基地建设、科普人才培训、气象科普进校园等活动的同时,智库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两年间,共完成省新型智库理事会交办的年度课题3项,发表智库专报21篇。其中,王会军院士的《后AR5时代气候变化主要科学认知及若干建议》获国务院领导批示,李廉水教授的《基于大数据融合提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的政策建议》被教育部采用上报,董勤教授的《江苏海岸带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被《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调查研究报告》采用,李婷副教授的《强科技、重创新、亲民众——融媒体时代下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几点思考》被安徽省气象局采用。智库成果重点围绕气候变化、雾霾治理、气候政策和生态文明等方向展开决策咨询和调研评估,为气候与环境治理领域的政策实践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撑,为公共气象服务建言献策。

在科研合作领域,一方面,积极构建多机构、跨学科、多功能的科研合作机制。在进一步推动与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和德国

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科研合作的同时,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建立了新的科研合作关系,与南京博物院、苏州丝绸博物馆、南京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等文博单位合作,建立了稳定的研究生实习基地。另一方面,广泛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主办“大气环境治理助力江苏高质量发展”智库高端论坛,协办第四届全国气象科技史学术研讨会,主办第十三届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气象科技史方向的师生累计参加大型学术会议30余次,多次举办相关学术讲座。

整体而言,自2018年1月获批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博士点以来,短短两年多时间,气象科技史学科无论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方面,还是在科研成果、学术交流方面,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在人才培养方面,从单一的硕士生培养模式起步,构建完整的硕博培养链;在师资力量方面,从文学专业色彩浓重转向文理交叉优化整合;在科研成果方面,从最初以研究领域新颖而在国内独树一帜,到目前以前沿性的研究方法和较高的研究水平被学术界所关注;在社会服务方面,从以传播气象科学知识为主,到科普宣传和智库建设并举;在国内外合作方面,从最初以科研合作为主,到当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深度交流。继续保持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迅速跻身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科学技术史团队仍需砥砺奋进。

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技史学科发展展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技史学科始终秉承“立足学科交叉、追踪前沿研究”的理念,继承我校气象科技史研究传统,依托大气科学国家一流学科优势,整合科学技术史、科技考古、科学传播和教育、博物馆学等相关专业资源,并与大气科学、地理学、管理学、艺术学、哲学、文学等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具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特色的气象科技史研究体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初步形成中国气象科技史、西方气象科技史、极端气候与气象灾害史、历史气候变迁与人类社会、气象科技考古、气象科技与气候治理、气象科技教育史、气象博物馆学和气象科学传播等研究方向。

甲子峥嵘华彩慕,六秩风正扬帆时。新时期,学校聚焦“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坚持“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理念。在这样的整体规划下,气象科技史学科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未来,将立足并进一步发挥学科特色优势,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顺应国家战略需求,更好地服务国家气象事业发展。

(一)夯实学术研究基础,提升研究水平

目前,我校气象科技史研究在国内独树一帜,研究成果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作为中國唯一以气象科技史为主要研究特色的高校,在未来建设中,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在国内学术共同体中的引领地位,扩大在国际相关领域的影响力,把我校气象科技史学科建设为既独具研究特色,又代表国家水平的气象史协同研究平台。其一,深入挖掘气象史料,夯实研究基础。广泛收集整理气象文献与档案,加强气象文化典籍的整理和出版,推动气象典籍资源数字化,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网络共享。其二,不断丰富研究方法,提升研究水平。在利用传统史料学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引入环境记录、考古发现以及同位素资料,采用现代科学分析手段和地理学数据处理方法,研究古气候变化序列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注重与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管理学和哲学等学科的融合,以全新的视角阐释气象科技史的相关问题。其三,增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研究影响力。积极参与国际气象文化交流合作,组建气象科技史研究合作中心;继续推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等相关科研机构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进一步提升和扩大本学科的学术研究能力与国际影响力。

(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培养质量

学科的传承和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当前,我校气象科技史学科是设置于科学技术史一级学科之下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未来将以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完整的人才培养链条。一方面,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举,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科研应用复合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专业化、独创性”的学术型博士研究生为目标。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导师负责制为主,学科点共同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严把招生质量关,循序渐进扩大招生规模,积极推动硕博连读培养模式。同时,针对本科生开设气象科技史、气象文化史等通识课程,培养学生对气象历史的兴趣,提高气象文化素养,为构建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奠定基础。

(三)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增强学科实力

在气象科技史学科的持续发展中,师资力量建设发挥核心作用。近年来,本学科积极实施人才引进战略,但尚未形成完整的人才梯队,仍需加大学科融合和人才引进力度。其一,注重知识结构搭配,形成横向、纵向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进一步加强与大气科学、地理学、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合作,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师资团队。其二,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素质专业人才,尤其是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声望,科研能力卓越,具有较大研究牵引力的学术带头人。其三,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并推荐青年教师到国外访学或深造,使他们拥有更加宽阔的学术视野,与世界一流接轨的意识和能力。努力构建一支结构合理、潜力深厚的学术队伍,为学科未来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四)加强气象文化建设,服务社会需求

我校气象科技史学科自成立以来,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服务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为宗旨,积极开展政策咨询、科学普及等各项工作。在立足本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将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进一步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加大社会服务力度。其一,打造高端智库平台,为气象事业建言献策。围绕气候变化、灾害预警、雾霾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开展调研评估和咨政建言工作,积极参与国家气象文化规划方案制定,力争打造国家级气象文化类高端智库。其二,建立稳定的科普平台,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入基层等工作,举办前沿科普系列报告、气象科普实物展等各类活动,充分发挥气象科普基地和科普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不断改进基层科协、科技场馆人员的培训工作,多途径服务气象科普事业。其三,建立校内外联合基地,助力气象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联合博物馆、科技馆、考古所等校外力量,深入探讨气象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策和利用措施,积极参与台站遗址、馆藏气象科技文物的保护修复和展示,为气象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本文是集体创作的成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的李蓓蓓副教授、刘海峰副教授、涂丹博士对本文的写作付出极大的辛劳,法政学院的惠富平教授、大气科学学院的何金海教授、海洋科学学院的王坚红教授亦对本文提出诸多指导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陈俊

第3篇: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学科的改革四十年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学科在这四十年中风雨兼程,实现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学术队伍、科研能力与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与能力、试验研究条件以及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建设取得很大进展,制浆造纸工程学科已形成生物质化学与工程、制浆科学与工程、造纸化学与纸基功能材料、轻工装备与控制技术等4个具有优势与特色的主要研究方向。

1 制浆造纸工程学科砥砺前行创辉煌

制浆造纸工程学科源自于1963年底创立的林化制浆组,1981年开始招收林产化学加工工程专业制浆造纸工程方向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隶属于“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由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江苏省制浆造纸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2009年批准建立“轻工技术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1年获批“轻工技术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入选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014年制浆造纸工程学科获批国家林业局二级重点学科,隶属于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林业工程”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制浆造纸工程学科设木质纤维化学与工程、制浆化学与二次纤维利用、造纸化学与纸基功能材料、制浆造纸装备与控制、制浆造纸过程自动化等5个研究方向。现有教师及教辅人员38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24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2人,江苏省“333”二、三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4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4人。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攻关或科技支撑项目、国家“863”计划、“973”计划项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40余项,主持国家林业局“948”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5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100余项。先后主办制浆造纸与生物技术国际学术会议5届,主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学术专著8部授权、专利60余件,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与企业联合,建立博士后工作站6个、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5个、江苏省校企联盟1个。

2 学科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学科在禾草类制浆、速生树种“林浆纸一体化”、生物质化学与生物质能源、功能纸与功能化学品研制、纸浆纤维纳米化技术及利用、纸浆纤维表面改性、二次纤维利用、制浆造纸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等工艺技术和装备、现代造纸机械监诊技术等方面组建科研团队形成系列研究成果。率先在国内开展“阶梯扩散流浆箱”与“高速热风罩”的理论研究、设计与研制,并在多个造纸企业推广应用,取得成功;“草浆低温快速蒸煮工艺及脱木质素机理”研究,填补了国际禾草类制浆工艺空白,使南京林业大学禾草类制浆技术处在国内外的领先地位。“轻型装饰原纸研制”“水果套袋纸”“育苗纸”“废新闻纸脱墨再生”“工业木质素改性及利用”“PAE湿强剂的研制”“AKD中性施胶剂研制”等项目及技术进行了产业化,扩大了行业内的影响力,先后涌现一批科研成果。

“草类纤维原料与制浆”团队,提出了有别于木材制浆脱木质素的“大量脱木质素、补充脱木质素和残余脱木质素”草类原料碱法脱木质素机理和“低温快速蒸煮”的新工艺方法,并推广应用于生产实践,同时将H-因子首次引入蒸球蒸煮草类原料控制系统。团队还针对草类纤维原料纤维结构形态、局部化学、木质素化学和LCC等进行系统理论研究,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禾草类纤维制浆造纸》专著。针对草类制浆废液污染问题,研发出SFP法制浆技术、超声辅助制浆技术等,将草类制浆废液木质素进行改性,用于作为分散剂、缓释肥、土壤稳定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沙漠固沙剂等草浆造纸黑液综合治理关键技术——高附加值木质素产业化应用项目获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木质素固沙剂在宁夏沙坡头进行化学固沙与植物固沙相结合,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倡导“林纸一体化”,组建“林业造纸研究会”,联合国内专家在中国造纸学会和中国林学会联合召开的林纸联合研讨会的基础上,向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提出“林纸结合是发展我国林业和造纸工业的必由之路”建议书,获得高度重视,并获得中国科协“重大建议一等奖”。20世纪80年代首次在国内采用氧脱木质素和二氧化氯漂白技术针对牙克石地区的落叶松原料生产高白度漂白浆进行研究。发挥学校学科交叉优势,与林业育种专家合作开展育种与制浆造纸性能的分析研究,从南京林业大学培养的速生杨树品种开始、先后针对落叶松等9个树种进行全面系统分析与研究,提出来针叶材和阔叶材的原料特性与制浆造纸性能评价体系,建立了评价数学模型,该项成果获得了“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生物质研究团队针对木质生物质原料、农林废弃生物质开展系统全面研究,研究开发了木质纤维生物炼制中全组分有序溶出及利用的关键技术。利用甲酸、乙酸、水及其共沸体系特性,构建了将木质纤维生物质分级分离成纤维、木质素、半纤维素的绿色可循环复合有机酸体系,建立了绿色复合溶剂生物炼制体系及其应用技术;创立了以LiCl/DMSO生物质的全溶体系并应用于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溶出与再生规律的研究;建立了程序pH改良亚硫酸盐生物炼制预处理关键技术及其在生物燃油上的应用技术;首次开发了自带介质漆酶体系,提出了自带介质漆酶体系降解工业木质素的模型;开发了用纤维素纳米晶体的尺寸效应纤维素基功能材料、纤维素改性与制备等关键技术及其在介孔材料上的应用:针对造纸黑液或生物质预处理残渣中木质素,利用结构调控及功能化改性,建立了木质素及抽提物的逐级提取、分离、改性技术,以及木质素衍生化利用关键技术。“农林废弃生物质生物炼制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项目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木质纤维生物质生物炼制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成果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造纸清洁生产技术团队针对造纸过程水循环利用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项目针对造纸湿部系统沉积物、黏性聚集物危害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从源头上阻止Ca2+离子垃圾产生、在造纸生产过程中实现对阳离子垃圾及DCS的控制与清理、OCC废纸浆中溶解淀粉的资源化利用、助留助滤系统、清洁与净化阳离子垃圾组合应用等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与突破,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文化纸及工业包装纸生产实践之中,极大促进了造纸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及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成果“造纸节水与清洁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科技进步二等奖。

废纸再生利用技术研究团队创建于1993年,利用废旧报纸脱墨再生新闻纸,并在南京造纸厂得到生产应用,再生新闻纸首次在南京新华日报社印刷厂应用并得到认可。废纸制浆造纸清洁生产工艺技术,重点对废纸再利用生产过程中杂物与杂质分离技术、脱墨工艺技术、二次纤维回用过程中干扰物控制与转移技术、二次纤维回用特性、OCC废纸胶黏物治理、纤维性能改善、废水治理等研究工作系統开展。

生物技术研究团队针对生物技术在制浆造纸领域里的应用开展了系统工作,利用学科交叉,与微生物团队合作,有针对性地研究了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果胶酶、漆酶等及其复合酶体系在漂白、纸浆纤维改性、纸浆打浆、废纸再生等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利用产酶过程介质体系,实现漆酶为主的复合酶体系无昂贵介质的脱木质素利用途径。

特种功能材料研究团队针对高值化、功能化材料方面的需求,从纤维原料出发,开发纳米纤维、功能化纤维等,并采用制造过程功能化、涂布加工后处理等方式赋予其特殊功能化材料,如氧化石墨烯超强纤维、磁性开关与信息记录纸、超级电容隔膜纸、Pm2.5空气净化滤纸、酶固定化材料、荧光材料、抗茵材料、复合材料等方面得到应用。

制浆造纸装备团队就高速大型纸机的故障分析与诊断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了一套系统诊断与控制系统,实现了高速大型纸机故障提前预警;并编写《制浆造纸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教材,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利用流体计算软件系统,针对制浆造纸过程中的不同浓度条件下的装备进行模拟,优化设备运行效率和运行模式,改进装备结构,为造纸4.0提供支持,适应高速化、大型化对装备技术的更新换代要求,形成自己的特色。

制浆造纸环境保护团队针对造纸全过程碳足迹进行研究,探寻不同制浆造纸方式对碳足迹影响,并就造纸全过程各种污染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污染物治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研究,提出了造纸工业绿色发展的工程科技战略,包括引领性重大工程、示范带动项目和三类关键技术,以及相应的对策”为制浆造纸工业清洁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3 加强师资队伍 建设学科多措并举显成效

首先,教师的出国进修提升了学科学术活力。自从我国改革开放后,1979年学科创始人李忠正教授被选为教育部首批出国留学人员赴日本东京大学访问交流;自此“改革开放”促进了学科与国际的交流,开拓视野,拓展思路,提高学术水平,一批国外学者、国际知名木材化学和制浆造纸专家聘请为特聘和兼职教授,与日本、美国、韩国、芬兰、瑞典等国家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师资进修、科研合作的机制,有效地开拓了学术研究的思路,带进了新的研究领域,提高了学术研究的增长点。

其次,自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教师队伍的博士化率快速提高,使得学科内研究生的培养数量和质量、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与水平迅速提高,大大提高了学科的竞争实力。

与行业和地方造纸企业的合作,培养具有专业特色人才,利用驻厂锻炼、博士后工作站等形式,派出教师参与企业合作项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博士化、国际化和工程化”目标。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制浆造纸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在校本科学生600余人,研究生100余人。已为国家培养了2500余名本科生,600余名专科生,15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和15名外国留学生,100余名工程硕士等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由原来的林产化工专业制浆专门化方向,到制浆造纸工程专业大专和本科人才培养,再发展为制浆造纸工艺、制浆造纸设备和制浆造纸自动化3个专业方向。本学科专业是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专业,先后与芬兰、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相关院校进行互派留学生工作。按照美国模式联合优势企业建立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基金会和研究实践基地,形成了联合企业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新模式。

5 服务地方经济彰显责任担当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科充分发挥自己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优势,根据江苏周边地方造纸工业以草类为原料造纸的特点,及时为地方造纸工业培训人才,组织联合“草类制浆”攻关,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使学科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大为提升。

学科先后为金光集团所属企业、山东亚太浆纸有限公司、浙江民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永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理文造纸有限公司、玖龙纸业(太仓)有限公司、芬欧汇川(常熟)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进行系统制浆造纸工程理论知识培训工作,培训企业员工超千人次,企业员工接受了系统的理论培训和知识更新,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为企业提供咨询科技咨询和技术服务,服务于实体经济,先后承担企业委托研发、技术合作等项目100余项协助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6 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术水平成效显著

学科一直重视多种形式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取得明显成效。1980年前后起,学科有计划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到南京林业大学访问与讲学、联合培养研究生、选送教师出国开展进修学习与合作科研。

自2006年起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本科生到芬兰Templa大学交流学习,也适当接受国外大学生来南京林业大学进行短期学习交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近年来,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省教育厅及省优势学科建设项目经费支持下,学科选派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到国外知名大学开展为期1~2年的合作科研与联合培养。为进一步提升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学科每4年举办1次“制浆造纸及生物技术国际会议”国际学术会议,到目前已成功举办5次。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工程学科风雨兼程,从小到大,得到各级政府、造纸行业企业和合作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与兄弟院校制浆造纸工程学科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为中国造纸工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在未来仍将为实现我国造纸工业的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由造纸工业由大国走向造纸工业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童国林 张辉

第4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一、时 间:2018年6月20日

9:00

二、地 点:东苑体育馆

三、主持人:王尧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四、议 程:

播放VCR、大学生艺术团合唱《一生有你》,四块大屏同步直播;

1.主持人介绍主席台就坐领导和各方面代表,介绍参加毕业典礼的各学院毕业生、家长区嘉宾;

2.主持人宣布2018年毕业典礼开始,起立、奏唱国歌; 3.李北群校长致辞;

4.管兆勇书记为优秀毕业生代表颁奖; 5.教师代表为毕业生赠言;

6.校友代表寄语; 7.毕业生代表和在校生代表抒怀《南信时光》; 8.毕业生家长代表发言;

9.难忘师恩:毕业生代表向教师代表献花;

10.校工作人员宣读学位授予决议;校学位委员会主任李北群校长颁发博士学位证书(一楼证书颁发区);(播放校歌MV,大艺团同步演唱校歌)

11.校领导、各学院及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硕士研究生、留学生、本科生颁发学位证书;毕业生按学院依次到证书颁发区领取学位证书;

12.主持人宣布2018年毕业典礼结束。

第5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科技创新大会文件

提升创新能力 实现跨越发展

牛生杰

2006年12月16日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报告的题目是《提升创新能力 实现跨越发展》

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部署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动员全党、全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4月和7月,分别召开了江苏省科技创新大会和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大会。会议要求把我省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产业优势和综合实力,为建设创新型省份、实现“两个率先”做出积极贡献。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校成功实现了规模发展,由学院升格为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成绩,成功完成院系建设,建立了多科性大学的办学框架。为了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我校“十一五”期间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目标,学校决定召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创新大会。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学习、贯彻国家、中国气象局、江苏省和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总结“十五”期间学校科技工作,颁发校科技进步奖和人文社会科学奖,表彰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江苏省高校“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学校“十一五”规划,研讨、修订我校科技工作发展的目标、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投身科技创新的热情,在“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方针指导下,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学校“十一五”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第一部分:“十五”期间科技工作的主要成绩

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十五”期间我校科技工作取得了一批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具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创新成果,实现了“十五”科技工作目标。

“十五”期间,我校争取到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4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3项,省部级项目68项,项目经费达到2400万元;共获得各级科技奖励27项,其中省部级奖励5项,国际奖励2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20多人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800多篇,出版专著78部;被SCI、EI、ISTP三大国际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数有了较大增长,论文被引次数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南京气象学院学报》质量明显提升,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江苏省双十佳期刊”等荣誉称号。

“十五”期间,我校科技工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 进一步凝炼了学科方向

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校大气科学学科聚集了一批优秀人才,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已成为国内外大气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大气环流与短期气候预测、季风与海气相互作用、中尺度动力学、台风动力学、云物理及人工影响天气、大气化学、应用气象、大气遥感探测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光电子探测技术、3S技术应用、应用数学与统计数学、环境科学、过程控制、应用化学、图像识别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特色。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已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高校体育教学拓展等研究方向。

2、 有力支撑了学科建设

在优势、特色科研项目的带动下,一批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新兴学科和人文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学科的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受到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的一致肯定。

“十五”期间,我校共增加硕士点11个,博士点3个。“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大气科学专业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应用气象学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为江苏省特色专业,环境科学专业是江苏省特色建设专业。2005年成功申报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硕士学位点,实现了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硕士点零的突破。

3、 有力支撑了人才培养

“十五”期间,我校获得全省高校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资助4项,《气象学》、《大气环流》等课程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培养博士研究生109人、硕士研究生499人,研究生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获得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10篇、优秀博士论文4篇。

4、 进一步改善了师资队伍结构

“十五”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有力地促进了师资队伍的成长和职称结构的优化,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优秀人才的培养。五年中,共有36人晋升为教授,67人晋升为副教授;有9人成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人选,14人成为省“333工程”培养人选,30人入选省“青蓝工程”培养人选(其中学术带头人培养人员8名),4人获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人获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资助。

“十五”期间,我校93%以上的科研经费都是由高学历、高职称人员作为主持人争取到的;90%以上的科技论文由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撰写,100%的获奖科技成果都集中于这批优秀人才身上。可以说,“两高”人员为我校“十五”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科学研究中合理配置资源、充分发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从事科技工作的积极性,是快速提升我校科技竞争力和科研水平的关键。

5、 进一步加强了科研条件建设

“十五”期间,学校多渠道筹集资金构建科研平台,共投入8000余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购置,显著改善了科研条件。

2004年,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被批准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

南京中美合作遥感实验室、气象台、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实验室、气象卫星与雷达遥感探测实验室、农业气象试验站、江苏省信息安全工程中心的建设,以及SGI 128个CPU的大型计算机、EOS/MODIS接收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为广大教师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构建了优质科研平台。

6、 进一步规范了科研管理

“十五”期间,学校在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时,制定和修订科技管理办法9种,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研管理办法,对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推动学校科技工作的发展起到了显著作用。

2006年学校加大了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组织力度,申报课题的数量大幅度增长,课题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宽,申报项目的资助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006年全校共申报各类科研项目260多项,获校外资助科研经费达600多万元。其中有10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这是我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最多的一年,并且资助领域从以往的地球科学学部向工程与材料学部和信息科学学部拓展。

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承担科研项目方面取得了突破,获得了中国科协重大科技政策招标项目和江苏省高校人文社科重大、重点项目的资助,无论项目级别、数量和经费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并首次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第二部分:“十五”期间科技工作的主要问题

1、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我校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220多人,其中教授67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1%,教师所从事的专业和学科门类较齐全,有利于组建创新团队和开展交叉学科研究。但目前我校实际承担的科研项目以传统优势学科居多,新学科、交叉学科承担的项目偏少;部分学科缺少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领军人才,团队相对松散,整体攻关能力和重大项目的承揽能力还不够强,还不能满足学校科技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如何不暇接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和学术团队,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 科研规模亟待扩大

“十五”期间,我校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中,经费超过50万元的课题只有6项,只占总课题数的2%。横向和应用型科研项目和经费的比例偏低。从承担课题的级别和经费来看,与我校的发展要求和在宁知名高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2001-2005年,在宁省属高校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9项,我校仅有19项,居第10位。全校承担的科研项目数、科研经费均亟待增加。

3、 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亟待充分发挥

教学和科研是学校的两项中心工作,二者应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关系。由于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比例还不够高,研究经费相对偏少,本科生毕业论文中

属于研究型的论文比例较低,科研反哺教学的作用还不够显著。

4、 科研管理服务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随着学校科技活动的增加、科研规模的扩大以及发展目标的提升,急需建立校院(部)两级结构优化、服务高效的科研管理队伍;积极参与制订各类科研项目指南,提前筹划重大科研项目,完善科研管理服务系统,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

5、 对教师的科研要求相对宽松

“十五”期间,学校实现了规模发展,教学任务较重,对教师的科研要求相对宽松;科研政策主要以激励为主,还没有建立和实施科研业绩的量化考核办法,教师的科研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

第三部分:“十一五”期间科技工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十一五”期间,我们要坚定地实施“人才强校、科技兴校”战略,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推动学校实现新跨越的动力。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注重基础研究,加速技术开发及成果转化,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提升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力争使我校成为全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一)工作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校科技工作的目标是:“上规模、上水平、上层次”,形成“人人想科研,人人争项目,人人谋创新”的校园科技氛围。

1、科技工作“上规模”

“十一五”期间,我校具有博士学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均要承担至少一次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全校每年争取国家级科研项目15-20项、省部级项目20-30项、横向课题20-30项,横向项目经费数占总项目经费的比例逐步提高到40%-50%。每年获得的各类科研经费增长幅度在30%左右。SCI刊物论文数和发明专利数比“十五”期间翻两番。

2、科技工作“上水平“

力争建设1-2个全国优秀科技创新团队,3-4个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10个左右校级优秀创新团队;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10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奖2-3项。

3、科技工作“上层次”

力争牵头承担1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973”或“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将江苏省气象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新建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中心,同时建设一批校级研究型实验室;将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省级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建成国家重点学科。创建省级大学科技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具体措施

1、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增强联合攻关能力。

以引进6个学院院长为契机,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评选校级优秀创新团队和优秀学科带头人,在项目申报、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不断加大校科研基金规模,重点支持创新团队建设和青年教师科研预研,为申报省级、国家级项目奠定基础。

2、加强科技平台建设,提高科技竞争能力。

根据学科发展的国际前沿,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建设研究型实验室并向全校开放。

3、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校内大型科研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考核,择优支持。

4、加强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

积极举办水平高、影响大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举办暑期研讨班;继续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建立学术报告制度。具有博士学位、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学期至少做一场学术报告;每个学院每年至少聘请20-30位著名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

5、完善、优化科研管理办法,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制订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办法,鼓励多出精品著作,促进学术繁荣。制订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促进科研经费总量的快速提高。

6、建立健全科研业绩量化考核办法,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

7、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

建设我校省级大学科技园,使其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组建创新能力强、运行机制好、管理水平高、发展模式新的研发机构,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8、实行科技项目申报前的预评审办法,努力提高项目申报质量。

提前筹划重大科研项目。国家级科研项目在申报前,应邀请校内外同行专家对项目申请书进行预评审,提高项目的竞争力。

9、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提高项目完成质量。

规范课题研究过程,重点做好省部级以上课题的总结、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工作;同时加强项目经费使用的指导、监督和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进一步做好科研成果评审、鉴定、登记、评奖和专利申请等工作。

10、建设科研管理自动化服务系统,加速科研管理信息化进程,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

11、建立校内外高层次专家信息库,加强联络、协调、咨询和服务工作,进一步优化我校科技工作的外部环境,积极参与制订各类科研项目指南。

12、进一步提高期刊质量,打造学术品牌。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完善编辑部管理制度,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加强与专家学者的联系,提升稿源质量,改善办刊条件,提升《南京气象学院学报》办刊水平,积极申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大气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和哲学社会科学版),打造学术品牌。

老师们、同学们: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五年;是江苏省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关键五年;也是我校升格后重新定位、建设多科性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关键五年。实施“人才强校、科技兴校”战略,是我校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让我们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扎实工作,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为实现我校“十一五”科技工作的跨越式发展而努力!

谢谢大家!

第6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团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团体、学术交流与暑期培训活动管理办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二条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术团体、学术交流和暑期培训活动,活跃组织或参与学术团体、开展学术交流和举办暑期培训班我校学术氛围,提高科研及学术水平,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Summer School)的目的是建立和促进我校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学术组织之间的学术关系,加强我校教师、学生与国内外学者之间的交流,提高我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培养能够掌握国际前沿动态的一流人才。各单位及其教师、科技人员、学生应积极参加国内外和校内外的学术团体、学术交流和暑期培训等各种活动。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学校科技处/社科处为我校自行组织或参加各类学术团体的凡我校自行组织或参加各类学术团体,以及在这些组织中担学术团体与学术交流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学校科技处/社管理部门。现有的科学技术协会挂靠科技处,由科技处负责日常管理和运行。 任负责人(常务理事以上)职务的人员,均应在科技处/社科处登记备案。 科处为非涉外方面学术交流的校级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全校非涉外方面学术交流活动的计划安排和组织管理、学校用于资助学术交流专项经费的管理等事项。涉外方面学术交流的校级职能部门是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学校科技处/社科处对学术交流进行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根据有关规定,确认我校参加的国内外学术团体的性质和等级;

2、 审批国家二级以上、省级学术团体挂靠我校的申请,或我校以团体成员形式加入上述学术团体的具体事宜;

3、 推荐我校教师在国家二级以上、省级学术团体担任学术职务;

4、 协助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以及校内单位发起、主办或承办的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的组织工作;

5、 对申请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教师和个人材料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

6、 登记并统计各单位邀请的国内外知名专家的学术报告;

7、 其他重要校内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各学院负责本单位学术交流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

1、 每年三月份向学校科技处/社科处报送本单位学术交流计划;

2、 每年十二月份向学校科技处/社科处报送本单位学术交流统计资料和总结报告、挂靠本单位的学术团体学术活动统计资料;

3、 负责本单位教师的学术讲座、本单位的科技沙龙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4、 负责对本单位教师申请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会议活动的预审;

5、 配合学校科技处/社科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做好其他各类学术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工作;

6、 负责暑期培训班的组织和开展。

第六条 参加国内外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应严格遵守国家及学校有关保密规定。对违反保密规定使学校和国家知识产权受到损失者,视情节轻重追究相应的责任。

第二章 学术团体及活动

第七条 学校鼓励国家二级以上和省一级学术团体挂靠我校。以上学术团体挂靠我校需由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校科技处/社科处认定并报学校批准。其他学会挂靠我校可由相关单位自行决定,并报学校科技处/社科处备案。挂靠我校的学术团体,每年均应向学校科技处/社科处报送学术交流活动总结报告。

第八条

第九条 我校教师在国家二级以上、省一级学术团体担任学术职务,获学校资助出席学术团队会议的人员,应深入了解本学科领由所在单位或所在学术团体提出人选报学校科技处/社科处审批。 域的最新动态,向国内外同行宣传学校科研工作。在回校后一月内应在本学科及相关学科领域范围内做一次学术报告,通报会议情况和学术会议所展示的学科发展动态,并向学校科技处/社科处提供总结材料,校内报告及总结材料需经科技处/社科处交流科确认方可报销。从会议获得的公开资料应在本单位资料室存档。

第十条 经学校科技处/社科处预先核准,我校教师代表学校出席国家及国家有关部委召开的重要技术论证会、研讨会所发生的费用,由学校科技处/社科处予以资助。

第十一条 各学院和学术团体应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

1、 学术会议:包括经有关部门批准或学术团体组织召开的国际性、全国性和地方性学术会议;

2、 学术访问、科学考察;

3、 科技沙龙、专题讲座或学术报告;

4、 学术团体的学术性活动。

第三章 学术交流活动

第十二条 为推动学校教师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学校设立专项经费资助我校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具体管理办法参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人员参加重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资助办法》。

第十三条 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教师,均应在回国或回校后一个月内在本单位或本学科做一次学术报告,通报会议情况及会议所展示的重要科学研究进展及动态,并向学校科技处/社科处提供总结材料,校内报告及总结材料需经科技处/社科处交流科确认方可报销。从会议获得的公开资料应在本单位资料室存档。

第十四条 各学院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应积极发起、主办或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其中每年主办国际会议不少于1次。由我校各单位主办或承办的国际会议和国内会议,学校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资助额原则上国际位为3-5万元、国内2-3万元(根据会议规模、层次及预算,主要用于会议期间的伙食、住宿和场地费用),不足部分由学院管理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运行费或其他渠道支出,学校鼓励向国家或省部等部门申请会议资助费。

第十五条 经国家有关部门及学校批准出国留学一年以上的教师,应在回国或回校后一个月内在本单位或本学科做一次学术报告,通报在国外科学研究情况及所掌握的重要科学研究进展及动态。

第十六条 为加强重大项目的组织,学校对以重大项目为基础开展的专题性科技沙龙活动予以一定资助,原则上不超过0.5万元/次。预先申请并获得资助的专题性的科技沙龙应保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活动,并向学校科技处/社科处提供总结材料及相关证明材料。

第十七条 为推动校内学术交流,各单位应积极组织校内外、跨学院的学术交流活动,包括科技沙龙、学术讲座等。

1、 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每年应主讲一次以上的学术讲座或学术报告会。学校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向本单位或学校科技处/社科处申请主讲学术讲座或做学术报告。

2、 各单位应每年对本单位教师承担的国家级在研项目(军工等保密项目除外)进行一次集中式的学术交流,通报各项目进展情况;对当年结题的国家级项目应在结题前进行一次集中式的学术交流,通报项目完成情况及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学校鼓励各单位对其他项目组织类似的学术交流活动。

3、 学校鼓励各单位根据学科发展前沿和科研管理工作需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学术报告,一般每年应不少于20次,对邀请院士及以上专家的,将由学校高层次专家联络办公室给予一定的讲课费支持。

第十八条 学校设立学术交流先进集体奖,对每年组织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给予奖励。

第十九条 学术交流先进集体奖由学校科技处/社科处负责组织评审工作。具体评审条件及奖励办法由学校科技处/社科处另行制定。

第四章 暑期培训班

第二十条 学校鼓励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组织各类暑期培训班。

第二十一条 各学院每年最多组织1-2次,每次10-15天,于每年的3月15日前向科技处/社科处提交意向性申请,申请需包括培训班的主题、基本内容、期限、邀请的国内外专家的人数和大体预算等。

第二十二条 每次暑期培训班需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授课,但人数控制在3-5人,其中国外专家不得多于2人,每位专家授课总学时不得少于12小时。

第二十三条 学校根据培训班规模和专家层次每次给予3-5万的经费支持,该经费仅用于专家本人的交通、住宿和课时酬金,超出部分由各主办单位自行解决。

第二十四条 凡申请学校资助的,采取预先申请批准后进行的方式。向科技处申请时需提供详细的办班目的,预计参加人员情况,邀请专家名单(需明确国别),具体的课程表和教学内容目录,举办时间和期限及各项开支预算等,经科技处审核后报主管领导批准。

第二十五条 培训班结束后,各主办单位需及时对办班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报告报科技处备案。

第二十六条 各学院应积极探索,有效组织,不断总结,提高办班层次,取得办班效果。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有办法与此相冲突的同时废止。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学校科技发/社科处负责解释。

第7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学督导工作条例

一 总则

第1条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稳定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为强化教学监督与指导,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制订本条例。

第2条 教学督导工作是指面向学校各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而开展的教学咨询、监督和指导工作,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3条 教学督导工作贯彻“客观、公平、宽容、平等”的基本原则,督为基础,导为方向,督导结合,做领导的参谋和教师的帮手。

二 组织与成员

第4条 教学督导组在校教学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教务处为其日常管理机构。

第5条 教学督导员主要由离退休教授、副教授担任,应具有丰富的教学或管理经验,治学严谨,工作认真,为人正直,能积极诚恳地发表意见,在全校教职员工中享有较高威信,身体健康,能正常履行工作职责并参加有关活动。

第6条 教学督导员由教务处和各学院(部)征求各方面意见,经本人同意后推荐,教务处汇总后报请校教学委员会批准,统一聘任。

第7条 教学督导员的聘任工作一般在学年末进行,聘期为二年,期满后可以续聘;教学督导员因病或其他原因中途提出辞职的,须报请教学委员会同意,并增补新的成员。教学督导员不能正常履行工作职责的,教学委员会核实后予以辞退。

第8条 教学督导组设组长一名,负责协调组内分工,统筹校级督导活动。 第9条 教学督导员酬金按照学校规定发放。

三 工作职责

第10条 执行日常听课制度,检查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课堂状况。听课后要及时向教师反馈信息,填写听课记录表上交教务处,同时可以直接向有关领导或部门通报情况。

第11条 协助学校了解教学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向教务处反馈。 第12条 加强实践教学的督导,每学期至少确定一个实践教学的专项督导活动,深入调研,总结成功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供各级管理部门决策参考。

第13条 执行月会制度,及时交流、分析教学情况,由组长负责向教务处提交月会报告。 第14条 督导员每周工作的平均时间为6个学时。 第15条 完成校教学委员会委托的其他工作。

四 附则

第16条 全体教师应积极接受教学督导组的检查、监督和指导,各院(部)要积极支持和配合教学督导组工作。

第17条 本条例由校教学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18条 本条例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原督导工作条例(教发[2004]37号)同时废止。

第8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2014年排名

大气物理学院

2014年招收博士研究生复试细则

根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为保证我院博士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招生工作质量和新生入学素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经我院博士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特制订本细则。

一、 复试程序

1、学院成立博士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复试工作。

2、分专业成立复试专家小组,负责命题及对考生的面试成绩进行评定,每个专家组人数不少于7人,由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组成。

3、面试抽签:请全体考生携带身份证和准考证在3月19日(具体时间见复试通知书)到气象楼1114进行面试抽签。

4、复试结束向研究生院报送复试成绩。

二、复试内容、方式及计分方法

复试包括综合面试、招生导师意见、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等内容。复试成绩为200分。

1、综合面试满分200分,主要考察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学术水平、英语应用能力等。测试方式为面试小组成员现场提问,其中英语应用能力考核包括英语口语测试,以现场提问的方式考查。面试成绩的计算方法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值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三位,确保复试的公平、公正和有效性。综合面试成绩不满120分者为复试不合格。

2、招生导师及复试小组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进行考 1

核,主要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态度、道德品质、守法表现等方面,根据考生政审表(加盖人事档案所在单位的人事或政工部门公章)、人事档案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审查其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成绩不记入复试综合成绩,但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招生导师意见为不合格者为复试不合格,一律不予录取。

三、其它

参加面试的领导小组成员、专家组成员、工作组人员考前不得向任何人泄露面试试题及与命题工作有关的内容,如专家组成员的组成等。如有直系亲属参加本次面试必须向学院主动提出,不得参加面试工作。

四、本细则由大气物理学院负责解释。

大气物理学院

2014年3月10日

第9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章程

一、 总则

第一章 宗旨

激励自我

完善自我 服务他人 奉献社会 第二章 职能

为广大同学服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同学们心理健康水平,繁荣校园文化,增添生活色彩,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活动,宣传精神文明,净化学校环境。 第三章 组织机构 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会长

副会长 秘书长

秘书处

组织部 宣传部 外联部 编辑部 网络部 文艺部

第四章 管理机构

本协会设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下辖秘书处、组织部 、宣传部、 外联部、 编辑部、 网络部 、文艺部,各部设部长。本协会最高权利机构是主席团,由会长、副会长及各部部长组成,商讨协会重大事宜。

一 、 实行总负责人负责制及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制

二、总负责人负责

根据协会发展要求及学校有关规定,确定协会发展目标,制定活动计划,确定各部门职能,协调各部门工作。

三、各部门职能

1、秘书处

处理协会日常事务,负责协会财务管理,管理协会各年资料,负责每学期的活动以及各次活动的记录与总结,协调协会内部关系,增强协会的凝聚力。

2、 组织部

组织协会各项活动,并策划安排活动进程,以丰富心协内容,增强心协在全校及校外的影响力。

3、 宣传部

负责协会的活动对校内校外宣传,创作公益海报及心理漫画,塑造协会整体形象。

4、 编辑部

收集整理协会文稿,负责协会的活动报道,编辑协会报纸,期刊《倾心阁》及各种心理调查问卷。

5、 网络部

管理协会的网站,负责网站的更新,组织会员定期观看心理影片,负责活动拍照留念及照片的整理、

6、 外联部

发展和保持协会与校内校外其他协会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协会形象,创造协会经费来源。

7、 文艺部

编排相关心理剧,为心协活动增添内容,活跃气氛,并代表协会参加校内校外其他组织演出、比赛等。

四、 竞选制度

总负责人及各部门负责人经推荐或自荐后选举产生:

1、 每学期召开全体会议进行选举。

2、 竞选时由上一届总负责人成立竞选委员会,制定有关细则。

二 、会员

一、入会

每学期初老会员进行注册,新会员报名,经考核方可成为正式会员进行注册。

二、 会员的权利

1、 会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 会员有建议活动内容,安排活动的权利,有向各部门负责人反馈活动意见的权利。

3、 会员有优先查阅协会书记,参加协会活动的权利。

4、 会员有退会的权利。

三、 会员的义务

1、 会员有遵守国家、学校、协会各项规章制度义务。

2、 会员有参加公益活动的义务。

3、 会员有参加协会思想交流,积极汇报思想心得的义务。

4、 会员参加活动时有携带会员证的义务。

四、奖惩制度

1、为协会做出突出共享的会员或工作人员,在学期末开会员大会及工作人员大会时评定出并给予一定奖励。

2、工作人员须按时参加协会活动,因故不能参加活动者须向本部门负责人事先请假,无故缺席达三次及三次以上者,自动降为会员。

3、对不遵守国家、学校、协会等的规章制度的会员或工作人员,协会要给予警告,记过处分,情节严重者将给予退会处分。

三、经费

一、经费来源

1、组织会员及在学校参加公益活动,接受有关部门的赞助。

2、通过为外界企业等组织做宣传,接受企业等组织的赞助。

二、经费管理

由秘书处派专人负责协会经费的收入与支出。协会的经费的支出必须经过总负责人的同意,秘书处对负责人负责。

三、经费使用

各部门应本着节约的原则使用经费,报销时须经总负责人批准。

四、附则

本章程的解释权归总负责人及秘书处。

上一篇:九年级上英语教学总结下一篇:业务部门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