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生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教师学生论文(精选5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引导学生品鉴教材,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1.引导学生学会品词析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高度关联,因此通过实施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来提高高中生的写作水平是切实可行的。

第一篇:教师学生论文

教师如何应对学生提问?

关键词:教学相长,学生提问,教师发展,案例研究

一、研究问题

“教学相长”是我国由来已久的教育原则,也是教师最为耳熟能详的教育常识。它源自于《学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①人们对该词耳熟能详,却缺乏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与案例验证。为此,本文以教师应对学生提问为研究视角,以4位具有15年以上教龄的成熟历史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质性研究,探究学生提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表现,探寻引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和发生机制,为“教学相长”的落地提供借鉴。

本研究选择的这4位研究对象是:

赵利剑,1991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北京四中历史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

魏鑫,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先在一所普通初中任教,后调到北京四中担任历史教师。

袁岂凡,2003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先在一所普通学校从事高中教学,之后调到北京第十五中学担任历史教师,西城区历史骨干教师。

陈亚东,1998年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先在一所普通职高任教,后调入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海淀区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兼职教研员。

深入探究具有不断上升态势的成熟教师,不仅可以从长期的、历史的角度追寻教师专业成长的演变之路,也可以帮助新任教师以成熟型教师的成长为参照,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

二、研究发现

(一)四位教师应对学生提问的成长历程

本研究表明,4位教师应对学生提问的具体发展处境虽然有所不同,但都走过了一段由被动到主动的渐进发展过程。由最初的“尴尬”“紧张”“害怕”“反感”“无措”到最后的“应付裕如”。

案例1:“学生提问”引发的“教师博学”

当谈到“学生提问”在自身专业成长中扮演的角色时,赵利剑老师这样说道:

学生提问对我的专业成长就像牛虻,它在不断地刺激你。实际上,来到四中后,促使我提高自己业务的最重要的动力,从外部来说就是学生。学生不断地对我有一种鞭策,有一种推动。面对这样高素质的学生,我需要不断地去提升自己。而不断刺激我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他们的问题。

1.最初阶段:“挂”“怕”“讲”“压”

初到北京四中,赵利剑老师对自己的功底很是自信,曾对同窗吹嘘:“以本人三寸不烂之舌,一定能骗过四中学生。”然而,他在进入四中的第一堂课就遭遇了“下马威”:

在第一个班上课时,我就领教了北京市顶尖高中生的厉害——一位对历史颇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在上课时一边读着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一边对我的提问对答如流。

面对学生在自己的课堂上看课外书的行为,赵老师“没有勇气制止”。因为他没有看过那本書,而且也从心底意识到,“也许我课上提出的问题和讲述的内容对他来说过于肤浅”。

谈到自己工作初期对学生提问的印象,赵老师说道:

最开始经常被学生“挂”在讲台上——就是他提这个问题,你不知道;他提那个问题,你也不知道。

这种“一问三不知”的状态导致赵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怕学生提问,怕学生举手”,甚至为避免学生突然提问导致自己一时语塞、课堂戛然而止的尴尬场面,他会“有意无意地多讲,尽量用自己的东西把学生提问的可能给压制住”。“挂”“怕”“讲”“压”四个字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当年新入职的赵老师在课堂上遭遇学生提问时的状态、心理和应对方式。

2.做出改变:“必须使自己成为博学的人”

多次遭遇学生提问的尴尬之后,赵利剑老师的思想和行为悄然变化。学生提问给赵老师带来危机感的同时,也让他开始思考:“在四中学生的心目中,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在不断的追问中,赵老师意识到,“一位教师,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无论是严厉还是慈祥,无论是班主任还是科任老师,如果没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他至少不能算个好老师”。面对学生提问,教师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反应能力、应答技巧等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内在力量——他的专业素质。

对“好教师”的深入思考,让赵老师树立起——“必须使自己成为博学的人”的教育信念和追求,“让读书成为生活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20多年来,为了读书,赵老师放弃了大学时代的一些爱好(围棋、桥牌等),生活内容变得相对单一。即便是现在,赵老师的教学任务越来越重,但是“读书时间已经成为常数”。他将自己的读书划分为三种类型:临时抱佛脚型、系统计划阅读型、休闲阅读型。这种日积月累的读书方式,让赵利剑老师迅速走上自我专业发展的道路。

3.当前状态:“应对自如”

现在,赵老师“被学生问倒的少了”。而且“对于各种即时性课堂状况也可应付裕如”,心态由“紧张”变成了“无所谓”。这种“无所谓”表现在:“第一,对学生提的这些问题,自己的把握性比较强,就是你问吧,你问了我也能回答。第二,教的时间长了,学生提问自己也基本上能够把握了。在哪个部分,在哪个问题上学生爱问、容易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自己大概会有一个判断,所以事先有一个准备。第三,就算一时回答不出来,我也有办法或者说不管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查阅资料,师生共同来学习。”这种“无所谓”的状态源于长年累月、系统规划的读书,阅读使得赵老师的历史学科素养大大得以提升。

案例2:“学生提问”带来的“自我蜕变”

在提到学生提问时,魏鑫老师谈论最多的是他对提问者态度的改变——从“简单粗暴”到“接受、包容和欣赏”。态度转变的背后是魏老师的自我蜕变。

1.最初阶段:“保护我自己”

回顾最初工作时对学生的态度,魏老师十分坦诚:“我刚工作的时候粗暴过。”这里的粗暴直接是一种拒绝,或者是“我让你说你就说,让你闭嘴就闭嘴”。

受学生时代所受“粗暴”影响,当面临受教育者的挑战时,魏老师也本能地产生了“不能让学生欺负我,我要立起一个很威严的地位”的想法。于是他采取断然拒绝、直接否定的方式来“捍卫自己和教师的威严”。实际上,这种特别强势的心态和行为背后,恰恰反映的是一种怕得不到学生尊重的畏惧心理,也是在“掩盖知识、技巧上的不足”很不自信的状态。

2.自我蜕变:“往做一个更健全的人去努力”

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让学生对魏老师的感觉“不是尊重,而是怕,甚至是反感”。

因为情感是相互的,“当教师以冷面去面对学生的时候,学生回报给教师的也不会是温暖”。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魏老师“很反感自己,甚至对职业本身有质疑了”。工作也受到这种负面心理体验的影响,“很有挫败感”。

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魏鑫老师逐渐开始反思这种“简单粗暴”所付出的代价:“学生很宝贵的求知欲、作为人的对尊重的渴望被我压制了。”

在痛苦的反思下,魏老师努力做出改变,“敞开心扉”,“让自己更加善良”,开始意识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以接受为前提的:

繁体字的“愛”里边有个心,心里能接受彼此的時候,这就有爱。老师对学生的那种爱,一定不是装出来的,它一定是内心深处的一种认同和接受。

所以,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魏老师也在“努力做到包容、欣赏”。现在,当魏老师在课堂上碰到学生的意外提问时,仍然会“觉得脸上挂不住,或者内心有冲击感”,但能从心眼里觉得“这是好事儿”,所以“很鼓励这种行为”,甚至当个别学生指出自己的一个漏洞后,第一反应会是“我很感谢那个学生”。

同时,为了让学生真正尊重自己,魏老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做了以下工作:每一次备课时“对于敏感的禁区或者知识盲点,自己都有完善的可能,都努力在这一次尽可能做到全面”。除了备教材,还在备学生,“要有心理或者知识上的储备去应对学生的生成性问题”。碰到课堂上无法在第一时间答复的问题时,魏老师“随时去查、随时沟通”,“随时去面对,随时去补充”。

3.当前状态:“接受现在的自己”

对于现在的自己,魏鑫老师是这样评价的:“不能说完全满意,但起码自己还是能接受现在的自己。”这说明魏老师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可以“抛开职业身份,与学生共同体会历史上人或事给我们今天的一种借鉴,去体验生命,寻找生活的目标”;而且确信“一个人的内心修养,心中的信念,做人做事的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起学科专业的知识更重要”。

案例3:“学生提问”带来的“成熟自如”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学生提的问题有时候就像水一样,老师就是在这个水上行走的舟,把这个问题处理的得很好就可以安稳的渡过,否则船就要倾覆了。

袁岂凡老师用以上的话来形容学生提问对教师的意义。为了不被像潮水一样的学生提问倾覆,袁老师多年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学生提问。

1.调入新学校:问题很有“杀伤力”

调入新学校,在遇到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时,袁老师用了“杀伤力”一词。在他看来,所谓“杀伤力”是指学生“问到了老师在历史知识和历史认识上的盲区”。毕业后在普通中学工作时,袁老师没有感觉到这种让自己为之一振的“杀伤力”。调到好一点的学校后,“我会紧张,这是一种谨慎的紧张”,“因为我希望能够回答学生的所有问题,但是我又不能保证一定能回答得了,所以会出现一种紧张”。

正是这种来自学生提问的“杀伤力”和面对问题的“紧张”心态,让袁老师在其后的教学生涯中始终坚持“严肃、认真地对待学生提问”。

2.积极应对:“防患于未然”

教学是讲科学的,是有教学目标的,它跟两人在茶馆里天马行空地聊天不一样,上课一定要为学生搭建起他自己的知识结构、逻辑关系。

如果教师能从学生提问的角度去审视教材,把课本中呈现出来的所有信息“掰开了、揉碎了、弄明白了”,那么,无论学生是针对历史细节还是历史逻辑,是基于显性材料还是隐性知识向教师“发难”时,教师都能够从容应对。

由此,袁老师努力“钻研教材”——“把教材上提到的几乎每一个细节都研究一遍”,而且也逐渐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去“拷问自己、拷问教材”。

在实践中袁老师发现,中学生比较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身边的历史”,他们的问题往往是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储备提出的。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应“尽可能地把学生可能了解到的和可能涉猎的东西都关注一下。这样不论他们提出什么问题,你都可以跟他去交流”。

3.当前状态:“应对自如”

现在,面对学生的“意外问题”,袁老师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应对程序和原则:首先,迅速做出判断,然后,因地制宜、采取措施。通过分析初中生在历史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内容和频次,袁老师总结出以下规律:

初一的孩子跟小学比较接近,没有集中的方向,什么东西都能问。初二的孩子想让自己有点大人的样子,一些很幼稚的问题就减少了。整个初中阶段的孩子提出的问题的相同点就是感性化,情绪性的问题比较多一些。

通过分析男女生所提问题内容的差异,袁老师认识到男女生历史关注点也不同。但所有的学生,不分年级和性别,都关注的是“生活中的历史”和“身边的历史”。

案例4:“学生提问”生成的“共进集”

“学生提问就好像论文的标题,回答学生提问就好像在做论文。”陈亚东老师如是说。他认为,学生提出问题不应只是要让老师解答,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相长”。

1.进入成熟期:有些“犯虚”,渴望“洗礼”

在陈老师看来,“没有学生提问的课堂就像一潭死水”,“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太多反应,课下也不提问了”,这种状况让陈老师感到“心里没底,真是没底”。“当老师,当到一定的份儿上,这份教案,今年是这样,后年还是这样,后头越讲越犯虚”。

所以,陈老师希望学生提问能给自己带来“洗礼”。在他看来,“学生的一两个问题,就能把这节课给打通”,因此,特别鼓励学生提问题,而且认为教师应该“好好保护”学生提问。

2.在“共进集”中认识学生,提升自己

为了能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又不中断课堂,陈老师采取了“共进集”①的方式,即让学生尝试下课之后在梳理完本课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来探究问题的答案。在陈老师看来:“学生在整理知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通常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水平层次也就比较高。”更重要的是,在“共进集”的过程中,他对学生的了解更加深入,自己也得以提升。

总结多年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陈老师认为,“实际上所有问题的指向还是教师的学科专业,历史教师这个专业无非就是史识、史实掌握多少”。很多时候,学生提出的问题“一问一个准儿,问的全是老师的盲点”。除此之外,“学生的一些问题会促使自己去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内容,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反思自己对知识的把握,反思对学生学情的判断”。

“共进集”的过程是一个师生围绕着问题展开对话和交流的过程,更是一个师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

3.当前状态:“掌握不少东西”

当真正静下心来研究学生所提出问题的时候,陈老师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通过这些问题,我自己就掌握了不少东西,因为他们的每一个小问题就像一个小论文一样,你要啃这些小论文,一个学期啃上20来篇,对自己、对教科书、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都很不一样。”

(二)学生提问促进教师成长的共性表现

在本研究中,“教师应对学生提问的变化历程”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正确而有效应对学生提问对于“教学相长”的意义。

1.促进了教师对自我的认知和完善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②分析4位教师的成长历程,“自我”自始至终都存在于教师角色之中。面对学生提问,通过分析自己的情绪态度、心理反应和应对途径,4位教师都重新发现了“自我”,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如表1所示。

2.促进了对学生的认知与师生关系改善

本研究显示,通过应对学生提问,教师可以更直接有效地了解學生的认知基础、能力水平、思维特点等,从而加深对学生的进一步了解,进而引发师生关系的改进。在此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心目中不再是“敌人”,而是变成了“平等的人”;教师眼中的学生不再是“寻衅挑事者”,而是变成了“求知者”;学生的闪光点、兴趣点逐渐得到关注。师生关系也告别了“我与他”的控制和被控制、支配和被支配状态,而是走向了“我与你”平等对话,民主、和谐的状态。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正确应对学生提问,有效促进了教育机制产生作用。

3.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与融通

学科专业知识是历史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繁重的教学任务使教师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学习。当学生发出提问,向教师“教育者”的权威发出挑战时,教师的“学习者”角色开始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我导向的学习发生了。教师不仅增长了学科专业知识,还促进了实践性知识的积累。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与积累是教师发展的重要表现,它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和提炼后形成的,并通过自己的行动形成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围绕学生提问,4位教师积累了如何应对学生提问的大量实践性知识,如应对学生提问的程序与原则、类型与特点等。这些知识帮助教师准确判断了学情,有效引导了学习,处理了复杂教学情境,进而提升了课堂效能。

(三)学生提问引发教师成长的因素与机制

学生提问为什么会引发教师的专业发展呢?通过分析案例,本研究发现,学生提问引发教师专业成长是在内外力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1.学生较高的提问水平是引发教师成长的直接诱因

本研究表明,学生较高的提问水平是引发教师专业成长的直接诱因。当学生提问水平较低时,教师不重视这些问题,学生提问就不会成为教师成长的契机。如袁岂凡老师的案例,只有学生提问让教师难以驾驭时,才有可能对教师产生触动:为什么没有及时为学生做出一个满意的解释?如何才能避免自己总是被学生难住?……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就意味着教师专业成长的时机出现了。学生提出的高质量问题,往往是提到了“点”上:对问题的提出者——学生而言,它是学习过程的“疑点”,急需克服的“难点”;对问题的应对者——教师来说,它可能是知识上的“盲点”,认识上的“重点”。由此,学生提问成为引发老师专业成长的“燃点”。

2.维护教师权威是引发教师成长的直接动力

对于学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杀伤力”“挂”“怕”“讲”“压”等词形象地展现了教师初在课堂上遭遇学生提问时的状态、心理和应对方式。利用教师的权威对学生进行有意压制背后则是教师的担忧,学生提问带来的是教师安全感和权威感的缺失。

“传道、授业、解惑”是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待与定位。因而也形成了教师对自我角色与地位的认同与期待——要有“师道尊严”。

其实,教师权威是引发教育发生的重要机制。教师权威是“教师凭借国家、社会赋予的教育权力和个人因素而产生的能够被学生自觉接受的,因而能影响和改变学生心理、行为的一种支配力量”。美国学者R. 克利弗顿和L. 罗伯特将教师权威分为制度性权威和个人权威,其中个人权威主要由教师个人的学识、专长(知识权威)和人格魅力(感召权威)所决定,是内在于教师个体的,由教师个体素质的高低所决定的。①当教师拥有内在权威时,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心悦诚服,心甘情愿地自觉接受教师的影响。

不可否认,学生提问对教师权威构成了威胁。这种威胁引发了两种自我保护行为:一种是以教师权威压制学生,其表现为以讲压制,不给学生留提问的机会,这种行为更多的是出现在新手教师和被动应对的教学情境中;一种则是主动学习充电的做法,有效应对学生提问。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的理论,假定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安全需要是人最基本的本能需要。维护教师权威,维护自身心理安全的本能是引动教师发展的直接动因。

3.反思的归因方式决定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向

应对挑战,教师如何才能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跨越?在此,教师的自我反思发挥了重要促进性机制作用。因为通过反思,教师可以把经验与他们的知识和感觉相连,愿意并且能够把与社会性相关的东西综合到他们作为教师的自我形象当中去。

在本研究中可以看到,学生提问实际为教师提供一个问题情境,作为问题面对者的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经验去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行动过程中,教师的“经验库”得到丰富,“行动中反思”让教师逐渐形成一定的“行动机制”,并持续影响之后的行动。

然而,反思也未必形成正确的行动方向。心理学归因理论认为,归因于外,是归因于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习惯,往往不会产生积极的自我行动;而归因于内,则是归因于可控因素的归因习惯,会产生积极的改进行动。

本研究表明,4位教师在面临学生提问应对困境时,都进行了指向自我的归因取向,由此带给了他们切实的努力方向与发展动力(见表2)。

4.教育信念与追求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最关键因素

本研究也显示,即使学生提问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契机,如果教师没有采取应对学生提问的正确态度,学生提问也终不能成为引发其自身成长的“燃点”。真正促进教师成长的还是教育信念与追求等内动力因素。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自己确认并信奉的有关人、自然、社会和教育科学等方面的思想、观点和假设,是教师内在的精神状态、深刻的内在维度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内心导向”。②教育信念具有凝聚、驱动和超越功能,是教师自主持续发展的重要内部动因,能唤起教师自我成长的力量,为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提供支持。

在本案例中,虽然这4位教师的教学风格、成长经历不同,但学生提问都触发了他们成为学生心中“有尊严的教师”的自我追求和教育信念,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践行自己的信念与追求,并在此过程中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与成长。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综上,面对学生提问,教师呈现出被动和主动两种不同的应对形态。教师在从被动走向主动的过程中,学生提问水平、教师维护尊严的本能、教师自我反思的归因方式、自我发展的追求与信念等因素对教师成长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中学生提问是引发教师认识自我的一个起点,也是教师提升自我的一个有效支点。

可以说,积极而有效地应对学生提问是教师走向自我发展的有效路径。与其他的教师发展路径相比,这一路径更具有自发性、日常性、综合性和驱动性,是教师发展的内生机制。它为教师“乐学”和“善教”找到了契合点,架起了教学共同体中“彼”和“此”的关联,教师得以更直接地了解自己和学生。在围绕提问展开的师生互动中,师生关系得以改进,教与学的效能得以提升。同时,教师在遭遇学生提问后的“自强”,为更好应对学生提问而进行的“自省”,则为实现从教返学,从学到教的过程提供了保证,由此师生获得了共同成长。

(二)研究启示

本研究认为,4位教师的案例对教师实现自身成长具有诸多启示意义。

1.重视学生提问价值,快速度过“适应期”

教师发展是有规律、有阶段的,其中入职适应期是教师发展的关键期。本研究表明,在教师发展的关键期,新手教师如能以学生提问为入手点,夯实基础,不断积累,就能将自己纳入快速成长的轨道。为此,新手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广泛涉猎,不仅会读,还要“坚持读”,让日积月累地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其次要注重在分析问题中获得有关学生的知识,如知识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以及一些认识规律等,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再次,要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注意积累教育情境知识和有效应对学生提问的策略,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

2.积极利用学生提问,有效突破“高原区”

许多教师进入成熟阶段后,就会出现“高原状态”。“高原状态”直接导致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认同危机,并逐渐弥漫于教师的心理和行为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一种职业性伤害。因此,如何走出高原状态,是成熟教师发展必须面临的课题。

本研究表明,在教师成长的高原期,如能很好抓住学生提问的契机,以学生提问为资源开展教学研究,化被动为主动,则可以促进成熟教师进行自我突破,走出“高原状态”。为此,作为成熟教师要善于捕捉成长的“关键事件”。

关键事件是教师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是教师认为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触动较大的事件,对教师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虽然学生在课堂上的疑问、追问和质疑因频率低、次数少而成为偶然事件,但也因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成为教师认识自我的关键事件。因此,教师应养成捕捉由学生提问所引发关键事件的敏感性,并以此关键事件为参照反观自己,從而激发起对学生、对自我、对教学、对教育的重新认识与理解,使自己迈上新的发展阶段。

3.建立平等师生观,让教学相长成为可能

师生是一对不可分割的关系体。作为教师,如建立起平等的师生观,拥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谦虚态度,就能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自我发展中,获得持续不断的源头活水,为自身的成长提供持续的动力。因此,教师要“抛开职业身份,与学生共同体会人或事给我们今天的启示,去体验生命,寻找生活的目标”。这样才能让“教学相长”成为可能。

4.追求主动发展,获得自我更新持续动力

从4个案例当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主动发展是教师发展的关键,教育信念与追求是教师成长的持久精神力量与支撑。因此,教师应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追求,并努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加以践行,这样才能让自己保持持久的发展动力。正如魏鑫老师给出的比喻:“如果老师是一棵小草的话,学生提问就是其中的沃土之一,养分之一,也是雨露之一,阳光之一。它不是唯一,但它很重要,离不开。”

【作者简介】杨朝晖,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王芳,首都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雅贞】

作者:杨朝晖 王芳

第二篇:善待学生——教师对待难教育学生的态度

所谓“难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一些学生的主观感受。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印象、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种感受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因为这位老师感到很难教育的学生,其他教师可能感觉到并不是难教育的。一般来说,老师在看到自己的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时,收到良好的预期效果时,就会有教育成功的主观体验,产生教师职业的欣慰感。大多数的学生能够使教师体验到这种职业的欣慰感。但总有个别的学生给老师的主观体验是完全相反的,“难教育”学生指的就是这类学生。那么如何对待“难教育”学生,以下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引导其自学

怎样才能激发这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教学的艺术,让每个同学对你的学科充满渴望,就必须精心设疑、提问,引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充分开启学生的心智,让学生的思维处在活跃的状态,在课堂上敢于提问,积极参与,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发挥和展示的舞台。教师把自尊、自爱、自我调整的权利留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著名特级教师曹少华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校里同样也不应该有一模一样的课堂。”每一天的课堂都应该是全新的,不应该是重复的,老师也应该克服工作上的机械性,让课堂上每天都有新东西,老师要用自己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来自学习的兴趣,“难教育”学生的问题也便了却一半!

二、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

赏识性教育可以带给学生们自信。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赏识你的孩子》的作者周弘,曾是老三届,一名普通工人,他利用传统教育中的赏识教育的巨大能量,把自己的女儿周婷婷由一个自卑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了我国第一位聋哑大学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的老师总是以非常高的标准要求孩子们,总把“差”学生的不足与“好”学生的长处对比,导致有部分孩子总是生活在所谓的失败的阴影之中,并时时处处感受到失败带来的痛苦,并从中生出逆反心理,这些做法都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所以在我们的教育中,要抓好机会对“难教育”学生进行赞扬,让他们在互动中充分感到自信。

三、学会用爱心呵护学生,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教师的关爱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是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奥秘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抚必须是真心实意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所有的学生,无论他的智商是高是低,他的家庭条件是好是坏,他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老师真诚的爱抚就像是春天的暖流一样,会使孩子们内心的冰块逐渐消融,化解很多解决不了的矛盾,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教育力量。爱心,可以使犯了错误的孩子重新振作起来;爱心,可以是同学们健康成长的催化剂,是教育好他们的一味良药。

四、学会信任自己的学生

教师的信任对学生来说就是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因为只有信任才能够唤起同学们做人的责任感和自尊心,克服深藏在内心的自卑感。循序渐进地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些接连不断的要求就是摆在同学们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路标,相信会引领他们走向人生的正确方向,大胆交给他们很重要的任务,给予相应的信任后,他们做的一定比你想象中的好,并且从中得到成就感。

五、学会对自己的学生循循善诱

从教师的心理上来说,循循善诱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教育的过程总会有反复,这就需要有耐心;二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的前提是要有信心,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看到这些学生难教育的一面,而且也要看到他们将来可能会变好的一面。苏霍姆林斯基的跟踪研究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他教育的学生中,以后成为优秀团员的,成为祖国的英勇保卫者的公民中,没有一个不曾犯过错误的。一生中不犯错误的人很难找到,在成长过程中,童年时代犯这样或者那样错误的可能性会更大,所以,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引导。

难教育的学生并不是不能进行教育和不该教育的学生。只要教师能够克服消极心理,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认真进行教育工作,持之以恒,学生自然就会接纳老师。只要把握住了学生的内心思想,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必然就会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所谓“难教育”的学生,一旦教育成功,大多成绩突飞猛进,而且多成大器。因此我们教师一定不要放弃他们,反而要十分重视他们。

作者:高东梅

第三篇:高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写作

一、引导学生品鉴教材,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

1.引导学生学会品词析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高度关联,因此通过实施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来提高高中生的写作水平是切实可行的。语言是文本的载体,是文本各种美的要素的呈现方式,想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重视语言这种承载美的媒介,通过品味词句让学生感受文本的魅力,带给学生情感的震撼和心灵的冲击。

顾名思义,品味词句就是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文本某个字词、语句甚至是标点符号的用法。最具代表性的字词赏析莫过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这个字呈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春风的活力,让整个场景变得动态活泼,春意盎然,这就是关键词的作用。学生通过这样的鉴赏方式,就会体会到语言的无穷魅力。同一个字的位置不同、顺序不同,其产生的效果就有天壤之别。

在具体的品味词句过程中,老师应将常用的赏析方法教给学生,引导学生对关键字词进行删减、替换、调序,然后对比前后的效果,从而让学生更细致全面地领悟作者遣词造句、写情绘态的艺术匠心,领悟语言之美,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写作思路和语言表述方式。

2.引导学生比较鉴赏文本,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学会比较鉴赏文本。有对比才能突出优劣和高低,才能让学生明确写作的主次,掌握写作的要点,深化写作的立意,形成独特的文风。在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掌握求同比较法跟求异比较法,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开拓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印象。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用求同比较法比较贾谊的《过秦论》和杜牧的《阿房宫赋》,前者是政论文,后者是文赋,但两者的共同之处都是在论述秦朝毁灭的原因,都具有借古讽今的意味。这样细致的对比能够让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让他们有更深层次的感悟。

二、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身边的事物

写作是一门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这表明生活和写作息息相关。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句话也告诉我们,想要写出好的文章,就必须注重生活体验,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所以,老师要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让学生能从平常的生活事例中找到不平常的点,生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感悟,从平凡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提炼出不一样的观点。

要让高中生具备这种能力,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做生活的思考者。为了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乐于观察的良好习惯,老师可以通过游戏、提问、自主探究、写日记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思考方式进行观察。

在观察同一事物时,老师要注意将观察事物的方式教给学生。例如在观看圆锥时,从侧面看、从上面看、从下面看,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会有不同的收获。再如,在观察雪花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落在水面的雪花与落在树枝上的雪花有何不同,雪花和梅花、鹅毛等有何不同,用多少雪花才能捏成一颗雪球等。这样就可以知道雪花纯白、轻盈、易消逝的特点,这样的观察方式既能增加观察的趣味性,又能通过对比、实践和游戏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事物的印象。学生的感触多了,自然知道要写什么,该写什么,从哪入手。

三、引导学生多叙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高中生写作有时抓不住中心,一写就跑偏。這是因为部分学生的语文知识构架还不够系统,其表达能力较差,逻辑思维还不够缜密。对此,老师要引导学生说真话、多感悟、多经历,多表达。很多教育专家说过,写作的重点其实并不在写,而在于说。

说是写的“基础”和“前提”,而教学更要讲究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如果学生经过训练能够将生活中一些开心的、有趣的、难过的、深刻的经历说得条理清晰,说得层次分明,写作便成功了一半。因为“写”是“说”的升华,当“说”有了内容和素材,“写”只需要从中挑选甄别就行了。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诉说,即便是一些比较无聊乏味、逻辑混乱的表述,老师也要肯定学生敢于表达的勇气,鼓励学生再接再厉,然后指出学生表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要训斥学生,嘲讽学生,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打击学生的自信。

综上所述,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培养高中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掌握了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了解了文章的结构特色、主旨立意且能够发现事物的不同点后,就能够写出具有思想深度、结构层次分明的文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要我作文”转变成“我要作文”,进而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作者:陈进华

第四篇:教师如何赏识学生浅议

摘 要:赏识教育是根据少年儿童的社会性需要,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为每一位孩子提供一个展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大舞台,尊重是赏识教育的基础,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是赏识教育的要旨,谈心是赏识教育的重要手段,过犹不及是赏识教育应把握的标准。

关键词:赏识 教育

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曾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妙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日本教育家铃木认为世界上最难学的是语言,而每个智力健全的孩子都会说一口地道的方言,是由于孩子牙牙学语时父母宽容和赞赏的态度不经意地激发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每一个老师对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也都抱以宽容和赞赏的态度,那么就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1 尊重是赏识教育的基础

赏识学生就是尊重所有的学生,只有懂得尊重所有的学生,才能合格地参与文明薪传的教育教学活动。那么老师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去赏识每一个学生呢?

(1)赏识在于心态的调整。赏识生长在自由和谐的空气里,生长在亲切平视的目光中。弃绝“祖师爷”与“裁判官”的心理羁绊,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宽厚接纳的态度,去聆昕灵魂深处质朴纯澈的心语,去捕捉稍纵即逝的创造灵光。

(2)赏识在于视角的转换。万事万物,各有其长,远近高低,各呈其姿。于人于物,其正面或许并非那样规丽可人,其侧面则可能是一幅优美的剪影;亦或其外表包裹着的是稚嫩、丑陋、拙笨、顽劣的壳,其内部蕴含的则是成熟、美丽、新异、灵动的核。我们何妨拐个弯子想一想,何妨换个角度看一看?

(3)赏识在于标准的择取。美丑、好坏、优劣、成败、是非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追求崇高和完美本无可非议,要求崇高和完美则大可怀疑。用神的标准测量凡人,用成人的测标去审度学生,赏识便会失去家园。只要我们择取一个合适的参照物乃至稍降一格去观照学生,值得赏识的东西会扑面而来:闪光的道德、妙异的智慧、淳美的人情。

赏识不是单向的施舍,是智慧对于智慧作出的主动碰撞;赏识不是别有用心的廉价恭维,是对一种相对价值的公正认可;赏识不是诀词满口的鄙俗奉承,是对事物固有魅力的真诚接纳。

赏识学生,必须重视学生的每一步发展,时刻关注学生、走进学生心灵。只有走进学生心灵,教师的行动、语言对学生才有震撼力。所以老师应从心理因素的研究入手,力图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开启学生的心理围城。换个心态,去赏识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学生,你会发现这些学生同样可爱;赏识学生,就要将学生看成一个有着自己思想的和自己平等的人。如果老师以平等的态度去理解学生,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看到学生的言行,立即下结论,难免会有误解的地方,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将学生的意图弄清初之后,再决定自己该怎样做。

2 突出学生个性发展是赏识教育的要旨

赏识教育要求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的短处。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个性千差万别,不能一概而论,绝不能因学生成绩差而称之为“差生”,更不能总是绷着脸、目光严厉、振振有词地逐一指出其身上存在的种种缺点,然后一一要求其改正,并威胁若不改正,将报告家长、送校长教育等。有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是夹杂着“白痴”、“笨蛋”等有伤学生自尊的话语。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成绩差或某些方面表现不尽如人意,并不意味着这个学生就一无是处,有的学生可能在书法上有造诣、有的在体育上有专长、有的对音乐有灵性、有的在班上劳动时表现突出,所有这些方面都体现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对于学习、行为或性格有缺陷的学生,缺少尊重、爱护和赏识,就不会有启发和诱导;而没有启发和诱导,就无法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老师一句短短的表扬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淡淡的安慰、一个浅浅的微笑,都会让学生获取莫大的力量,恢复自信,以极大的勇气去面对遇到的困难,积极健康地发展。这也正如冰心所说:“有了爱,有了赏识教育,便有了一切。”

3 谈心是赏识教育的重要手段

人都好面子,学生也如此,犯了错误绝对不愿老师当众批评,老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的“隐私”,哪怕他所犯的错误已是众所周知,也当做“隐私”来对待。有的问题确属学生“隐私”,老师更不能“公之于众”了。这时,谈心就成了最好的教育方法。采用赏识教育与学生谈心,可以从其闪光点入手,以此作为谈话激励的中心,引导其重拾自尊、自信,从而端正其纪律、学习态度。

新接手的班级里,有一位令老师头疼的学生—— 小郭。一天,走在去教学楼的路上,小郭和另外两名学生从身后走了上来。他们向我问好后,我对郭涛说:“小郭,我看你在上课的时候回答问题很积极的,怎么会成绩上不去呢?”小郭的回答令我非常吃惊,他说:“老师你别表扬我,你表扬了我,我会翘尾巴的。”我问:“是谁这样说你的?”“从小爸爸就这样说我的,所以我一表扬就骄傲。”我又向他质疑:“我记得你经常光临我们的办公室,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也没见你有什么好转,不就是今天挨了批评,明天又重犯了吗?”小郭就没有话了。旁边的两位学生说:“老师,小郭真的很聪明的,课堂上,他没有好好听讲,题目照样解得出。”后来,他们走向教室去了,我也进了办公室。

这就是小郭,短短15天的时间被老师“请进”办公室不下5次。一次我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他竟然问我:“老师,你为我们上课为什么总是笑眯眯的?”我说:“你喜欢一个样子很凶的老师呢,还是一个和蔼的老师?”他不说话了。新学期开学后,小郭也经常光顾政教处,班主任老师也在我面前说他经常违反纪律。我说:“你去找一找他有没有好的地方,表扬他一下行不行?”有一天我到班级听语文课,回答问题最积极的就算小郭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这位自认表扬不起的学生,从小听到的都是批评的声音,听到表扬反倒不习惯了。由于从小爸爸认为孩子只有批评而经不起表扬,就连孩子自己也认为是不能表扬的。真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想,如果小郭的爸爸从小就用赏识的眼光去看自己的孩子,小郭就不会对自己是那样没有自信和勇气。我们不仅要学会自己去赏识自己的孩子,还要让孩子学会自己赏识自己,这样,孩子就有了自尊、自强、奋发向上的勇气。

4 过犹不及是赏识教育应把握的标准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赏识教育在课堂内屡屡出现,但也有一些“奖过其实”,赞美泛滥的现象,这样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我们知道,赏识教育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激励性评价,但并不是无原则地赞美,赞美要讲原则,要有方法。事实上,惩罚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特别是处在成长阶段的学生难免会犯错,一味地赏识而不敢批评、不敢惩罚,只会扭曲学生的认识,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不过,批评和惩罚应该是明确针对学生的过失。每个学生都有值得赏识的地方,同时也有需要批评之处。正确的赏识,可以给学生极大的鼓舞;恰当的批评,也会促使学生进步。

5 结语

总之,赏识教育是根据少年儿童的社会性需要,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促使孩子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为每一位孩子提供一个展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大舞台我们只要辨证地看待赏识教育,科学地运用赏识教育,用自己的爱心和信心去浇灌灿烂的希望之花,那么,每一个学生都会走向成功!

作者:郑伟

第五篇:教师与学生的谈话艺术

[摘要]教师与学生谈话,要学会赞美、尊重、宽容,更要选择好时间和环境,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摘要]教师 学生 谈话艺术

马雅可夫斯基说:“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谈话是以语言点燃他人心灵火花的高超艺术。作为一名教师,既是一个教育教学的执行者,又应是一个语言艺术家,若想取得良好的效果,要讲究点谈话的艺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探索教师谈话的艺术,可以说是教师的一门必修课。

一、教师应学会赞美,赞美是谈话成功的关键

学会赞美他人是人际交往艺术之一。西方国家是一个非常注重口头赞美他人的国家,而中国由于传统思想比较保守,很多话是不轻易地说出口,中国人在人际交往过程普遍存在不会当面赞美他人的习惯,即使有好的话也是不好意思开口。其实经常开口赞美他人可以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注入这一人际交往艺术,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新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想法和一些新奇的东西加以肯定和赞美,这样可以更加刺激学生的创造地思考,赏识学生,鼓励成功是最重要的教育思想。每一个赏识的目光,每一个鼓励的言语,都是师生情感勾通的催化剂,将激起学生的学习的驱动力。

与学生谈话应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作为教师,往往对学生寄予厚望,希望愈深,对学生的短处就“恨”之愈切。这样难免就会高谈阔论,用大话说教,处处加以批评指责。可是,学生并没有听进去,反而带着很大的抵触情绪,或者当作耳边风,更严重的还可能产生报复情绪。其实,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做教师的要善于发现并及时鼓励,学生做错了事,不是抓住错误不放,而是抱着“治病救人”的心态去和学生谈话,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长(处)计议,往往能产生好的效果;学生表现得好,更要懂得表扬,不要吝啬赞美之辞,与学生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切实地体会到巨大的成就感,进而产生更加积极的动力。

然而,批评和表扬若用得不恰当,还会影响学生的发展,唐代大诗人杜甫吟诵春雨的动人诗句说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良好的教育,也应是“知时节、润无声”的,要根據各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采取恰如其分的和风细雨般的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达到“教在不教中”的最高境界。

二、教师要学会尊重,尊重是谈话成功的前提

美国哲学家、诗人埃墨森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为此,必须明确学生不仅是我们的教育对象,而且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教育教学过程,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与学生谈话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教育的核心,就本质来说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大凡人都有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他尊的两个方面,前者指个人对自己的尊重,如自信、自强、求成、独立、支配等。后者是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如承认、接纳、注意、赞誉、欣赏等。当尊重的需要被满足时,即当自己达到自尊,特别是个人的品质、能力和成就被他人承认时,才会体验到生活的价值,觉得自己和别人一样重要,甚至觉得自己比别人更重要。因此尊重学生也是师生交往成功的重要法则。

三、教师还应学会宽容,宽容是谈话顺畅的基础

教师几乎每天都与学生接触,与学生交谈,如果没有诚恳的态度,谈话就成为训话。要使谈话富有成效,就不能只是教师说,学生听,我训你服,而应是教师以宽容的心态,和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以达到教师和学生的人格相容,心心相容,这样既不失教师的威信,也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爱心,从而达到良好的谈话效果。

美国作家库辛在《你不必完美》一文中这样写到:“我们应当应该努力做到最好,但人是无法要求完美的。我们面对的情况如此复杂,一直无人始终都不出错。也许正是失去,才使我们完整。”它告诉我们人出错总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而作为逐渐成熟的中学生更是如此。这说明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有多一点的宽容之心。俗话说得好“有容乃大,无欲则刚。”当教师发现学生犯错时,应主动回想一下自己学生时代的生活:“我有没有这样做过?”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教师和学生有了一定的代沟,但是试着去接近学生,教师就能理解学生的一些做法。基于这种理解,对学生的批评就会有分寸,而不会一棍子打死。教育的语言要有“弹性”,既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缺点,又不会激起学生的对抗情绪,这样才容易与学生形成平等与友好、理解与尊重、信任与接纳、关心与帮助的师生关系,让教师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发展他们的才能和智慧,让学生在主动自由的状态下发展其天性和聪慧,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四、教师更应选择好谈话的时间和环境

把握住说话时机。孔子在《论语·季氏篇》里说:“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不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在孔子看来,不该说话的时候却说了,叫做急躁,应该说话了却不说,叫做隐瞒,不看对方脸色变化便贸然开口,叫闭着眼睛瞎说。这三种毛病都是没有把握住说话时机。

表扬型谈话,时间确定的原则是要及时。批评型谈话,时间的确定,就要讲究艺术性了。大致有以下几种安排: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的谈话,时间要及时,目的是为了制止事态进一步发展。但有的时候当事人激动,不冷静时,可先进行冷处理,待当事人冷静一点后,再选择时间谈话。批评型谈话,若是不指名的批评,只批评某种现象时,可选择在教室,指名性批评,最好选择在办公室,一对一,给他一点面子,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表扬型谈话,可以选择在班级,全班性表扬;也可以选择在家访时,当家长面表扬;对于表扬时会产生负面影响的,一般也以在办公室里谈话为好,以免表扬一个影响一批,产生部分学生不服的负面效应。

还有很多人际交往的艺术都可以迁移到教师行为中去,一名教师要当好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不如从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的艺术修养开始,注意将人际交往艺术注入到教育教学行为中去,这是教育发展的必须,也是教学的需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要求教师:“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

(作者单位:辽宁辽阳市第一职业中专)

作者:李永香

上一篇:建筑技术论文下一篇:教师就业规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