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教师作文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爱学生教师作文(精选8篇)

关爱学生教师作文 篇1

作者:佚名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总会碰到这样的学生:倔强、不听话、不爱学习。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很脆弱的,特别许呀老师的热爱、关心、帮助和信任。许多事实表明,一个被教师所爱的学生,常常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心中的很多症结就会打开,会主动拆掉隔阂高墙,沟通情感,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由此,我以下几点思考。

一、学生对老师的不够尊重的态度有时并不是冲老师本人而来的,他可能正因情绪不佳着找着机会发泄自己的情感。如果老师不能冷静]理智地对待和处理,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老师需要用自己博大的胸怀、诚挚的爱心、高度的责任感,宽容学生一时的不当,并努力探究这种外在表现的深沉原因,运用自己掌握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适时地给予疏导和并通。

二、要细心的观察,善于发现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很多学生的心理、想法并不直接暴露出来,这就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善于捕捉、发现、了解,善于分析和探究学生的深层心理动机,找出问题症结,抓住教育引导学生的最佳契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学生所产生的一些困惑和心结,可能远远大于教师所了解的程度。学业上困顿时,生活上不如意时,交友不当时,与老师相处不融洽时,与父母关系不良时,面对竞争压力不善调节心情时,等等,都有可能产生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往往使学生感到难于启齿,故而在灵魂深处隐瞒下来,心理压力得不到及时缓解,就会积淀产生一些严重心理问题,但无论何种状况,学生总会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对自己的心理有所显露。这时,教师更应慎重处理,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关爱,耐心细致地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引导家长为学生的身心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生案例

研究意向:

关爱,需要个度。宠爱,也不能让他觉得是理所当然。呵护,虽需小心翼翼,却也不能失了原则。

研究过程:

一. 被同学撞了

由于是中间接手这个班级,开始时对班级不是很熟悉。在生活中缺乏经验,总是遇到各种考验。

在心里只知道对学生好。虽早知道她很喜欢到老师那打小报告,却没往心上去。

那天,她哭着到我办公室,说:“某某同学,故意来她那撞她。”她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很伤心,还捂着肚子。我就把撞她的那几个男同学训斥了一番。从此,她每星期来我这哭几次,不是说被同学骂了,就是被同学弄痛了。而我总是耐心的包容她。宠爱的失去了原则。她的小毛病也越来越多了,在教室里大声地骂同学,讲粗话,打男同学。我看她几眼,还会露出得意的笑。同学说她几句,她不屑一顾。后来还抄作业的胆子越来越大了。我总是给她不真实的或者说是夸大的鼓励,给她多一点的关心。

二. 我这样做了 这天,我走进教室,发现她仍然在大声地讲粗话,并且明目张胆地在抄作业,有点气恼火,于是……

我拿走了她的作业,并叫她出来,“你为什么抄作业?” 不说话。

“为什么不看着我?”

很不情愿的抬起头,很不情愿的看着我。“为什么这样做?”我加重了说话的语气。

“你为什么每次都收我的?”她却冒出这么一句话。“我真的把你宠坏了,宠的你——满足不了你的愿望。一对你说稍过分的话,你就哭,你就沉默表示自己的不满,你就觉得世界对你的不公平。”

长长一个下午的交流,我知道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呵护,虽需小心翼翼,却也不能失去了原则。

三. 她变了

这学期开始,她知道上课要认真听讲,不懂要主动去问老师,也懂得与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能够敞开心扉去接受同学,在周记上也常常会写道“我数学为什么会越来越差”再也不是世界对我真不公平。中午自修时会主动跟我讲“老师,能不能让数学老师多帮我。”我知道她在变了,她有朋友了,真正的朋友了。

感悟:

每一个老师,对自己的学生,都心存幻想。幻想着自己的某个学生能突然改变了,态度好了,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了。宠她,我一直都知道,并乐意着。她需要这样的宠爱,她需要这样的动力,而事实上我不完全是考虑到她的需要,不是的,很多时候,真的是出自真心的。可是我发现,我有点太宠她了。这样的宠爱后,犯了错误的批评,愿望的不能满足,都会深深的刺痛她,哭,不说话,倔强,耍性子,……这学期,我知道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呵护,虽需小心翼翼,却也不能失去了原则。

课堂教学中尊重关爱学生举例

有一次,上化学课,全班同学在做课内练习时,我观察到一名女学生的神态有点不对头,做作业象是偷偷摸摸的,我没做声,和往常一样慢慢地从另一小组那边很自然地转到该生旁边,才知她在做别的作业。这次我没被她发现。为了不伤她的自尊心,我并没戳穿她。我若无其事地走到讲台前,再仔细观察一下,那位学生还是在一股劲地做别作业,这一次我有意从正面袭击走到她面前,她唰地把那作业用化学练习本盖住。她的脸红了起来,并看我一眼,立即做起了化学练习。我还是没说一句话,走到另一组去了。这一情况只有她的同桌和我知道。课后,我找这位同学谈话,她知道错了,且感激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戳穿她和批评她,这样无声的教育真起到了很好效果。在以后课堂中,我已经看到了她在学习上劲头比以前足了,学习比以前自觉了。四十分钟的课堂学习,都能专心致志、踊跃发言,作业质量明显提高,并且能主动向好同学学习,有问题时常来问老师,所以学习成绩有了明提高,在上学期期末考中取得了好成绩。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老师要宽容,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犯了错误,不能大骂痛骂,不要在其他同学面前进行指责;批评要讲究方法,有时无声的批评要比有声的批评所起到的教育效果好得多,必要时要给学生

“台阶”下,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处罚更强烈。”

这件事让我清晰地认识到: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与逻辑而言,应该是不断地关心学生的生活、引导他们正确自主地学习。作为教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你面对的是一个个极其富有而又极其脆弱的心灵,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在他们心底留下深深的印象。教育与教学不应该意味着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到学生的头脑里,学生犯错绝不能过分指责,而因正确引导,在表扬中夹着批评,这样学生就愿意跟老师接近,听老师的话。教师需常常提醒自己:教师与学生之间首先是活生生的人与人的关系,要认真地处理好。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学生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只有我们全身心地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给予他们最平等而又博大无私的爱,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得到他们的信任和尊敬,才能赢得最强有力的教育力量。

作为教师,心中必须装着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每个学生都应该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关爱,让他们有充分显示自己的机会,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和老师交往,教师自己的言行、自己的评价,和对学生恰到好处的赞扬,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有益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爱的信息、赞赏的信息、期待的信息,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很关心他们、在乎他们的,这样一定能赢得学生的心,产生巨大的教育效果。

老师通过关心、爱护学生,从而赢得学生,使他们对老师所教的课产生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人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他就不会把学习看成沉重的负担,相反,她将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出现,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愉快的学习中去。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可以看成是人与人的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知识以及情感等的交往。在这一交往活动中,助人与合作是增进和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是表现个人精神和能力的途径。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创造一个互助与合作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活动感受到助人与被助的快乐。以上案例中,如果她的同桌能及时提醒她,可能她就不会做其它作业了,这不是做了件帮助同学的好事吗?同时通过自我剖析,了解自己有帮助他人的能力与意愿,从而培养和树立助人与合作的态度与精神。在我们生活中,助人也是一种与人合作的关系,因此,同学们应该互相关爱,友好交往。每个班级的同学都应积极向上,团结进取,营造一个和谐、友爱、奋发向上的班级环境。我们每个同学在这个集体中都会感到温暖、安全,为这个集体感到自豪、骄傲!在这个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到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努力培养他们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关爱学生教师作文 篇2

一、重视教学技法, 激励学生

走上工作岗位的前几年, 我总觉得课堂上不对劲儿, 气氛沉闷。我陷入了沉思, 找学生谈话后才知道:我过分强调“纪律”, 总是批评学生, 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反思教学失误后, 我不禁思索补救的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实践的任何尝试, 我们都采取鼓励的态度。同时告诉学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这没有值得害臊的地方。我也喜欢你们的错误。”从那以后, 我常常微笑着、耐心地听完学生的回答, 及时制止其他同学的嘲笑, 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回忆起一次关于简单机械教学的课堂情景, 我原以为孩子们对自行车的构造、设计原理及部件等一定很熟悉, 而情况恰恰相反。当我提出具体问题时, 学生们不能准确总结出自行车所应用的简单机械。我灵机一动, 在另外一个班级授课时索性将公路赛车搬进了课堂, 孩子们的眼睛瞪大了, 重难点也很快掌握了。在讲解“滑轮组”一课时, 为体验滑轮组的特点, 我找到两根磨光的拖布杆, 准备好一根长跳绳, 组合成了简单的“滑轮组”。每节课都有好几组同学进行体验活动, 加快了学生对滑轮组工作原理知识的掌握。在轮轴知识传授中, 我用螺丝刀演示了“小女生战胜大力士”的真实片段。这些来源于孩子们身边的生活故事,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和体验, 就会对教学起到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堂课我都会经历一些教育事件, 每个事件中所感悟到的都是最宝贵的财富。因此, 教师应多注意知识的延伸, 更好地开放课堂, 让学生自由些、宽松些, 让学生多动脑筋, 自主学习。

二、重视情感投入, 关爱教师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教师的管理, 而教师管理的关键是制定一套客观而科学的教师考评制度。教师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引导教师努力工作, 使教师走向自我完善, 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 在制定教师考评制度时要考虑人文关怀。这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 对人的尊严的肯定, 对人类明天的思考, 对人性的解放和对自由的追求。它关怀的是人类的和谐与发展, 体现了对所有人的怜悯和尊重。我始终认为老教师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尊敬他们就是尊敬未来的自己。看到老教师健康快乐, 是我的幸福, 尊敬、关心和爱护老教师是我的职责。我经常向大家讲述老教师在过去的岁月里爱岗敬业、开拓创新, 为学校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故事, 燃起大家对老教师的敬佩之情;学校每次活动聚餐, 我总是首先来到老教师这几桌, 感谢他们为学校做出的贡献。

通过几年的学校管理, 我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首先, 学校在制定教师考评制度时要遵循“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针, 发挥集体智慧, 吸纳广大教师的意见, 使教师对制度充分认同和接受。其次, 要特别重视制度刚性结果的补救措施。通过个别谈话, 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消除他们的心理症结, 注重对教师的多维评价。

教师如何关爱学生 篇3

一、爱是教育的心理基础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能教育好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体现了教育与理解,能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开启学生的心智,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和亲切感,是激发学生自尊、自强、奋发向上的金钥匙。如果教师对学生好,爱学生,那么教师的爱就会感动学生,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样的直觉:这个老师是个好老师,他是为我们着想的,老师很辛苦,我们也要听话,不能让老师难过。这样,学生对教师的教诲就会铭记于心,凡事都会照章行事,按要求做好。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爱心,总是粗暴地对待学生,就会使学生产生畏惧或抵触情绪,进而悲观消极自暴自弃。即使教师的话是正确的,学生也听不进去,有时甚至会遭到学生的顶撞或有意为难。所以,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交朋友,只有在心理上征服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爱要遍及全体学生

1.理智关爱,提升优生

一般来说,优生和教师的交流是很多的。平时教师总是会有意无意地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助手,相应地与教师的交往也多。所以,在很多时候,他们似乎和教师更亲近些,很容易让人觉得他们在班级中是特别受宠的,这种感觉会助长他们的气焰,甚至产生骄傲的情绪,认识不了自我。我们教师在办公室闲聊时常常引发这样的感慨:学生毕业了,在路上看见教师打招呼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平时经常教育、经常做思想工作的所谓的后进生。而那些所谓的优生,往往会视而不见,或者绕道而行。作为教师,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毕业后的这种态度,确实有些失落,这也是教育的一种失败。

爱是两面性的,我们不应该对优生有溺爱的行为,不能让他们在胜利面前产生自满的情绪,要依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更高的要求。这样他们才会清晰地认识自己,体验到超越自己的乐趣,感受到教师存在的价值,学会感恩,从而把教师在他们身上的这种爱反射回来,从而也会更好地回报社会。

2.普遍关爱,重视中等生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感觉到中等生是一个容易被遗忘的群体。常常有家长打电话过来问孩子的情况怎么样,不管是优生还是后进生,我都能详细地告诉他们的情况。然而,有的中等生家长打电话过来询问,我头脑中一片空白:“是呀,这个孩子最近怎么样的呢?”

中等生往往因为各方面都表现平平,教师对他们的关注就会少些。其实,这些中等生只是缺乏主见,缺乏学习、活动的热情,没有与人竞争的勇气和兴趣。如果我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促使他们向优生转化,可以形成更良好的班风,从而影响后进生向好的方向转化。否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那个中等生家长的电话唤醒了我,让我及时关注起中等生来。常常在中等生中找出一些表现好的进行表扬,激发了他们这个群体的积极性,让他们深切地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其中好几个中等生的成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班级的学习氛围也更强了,也更加好管理了。

3.真心关爱,扶持后进生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当前教育面临的难题,要使后进生转化成功,师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对学生一定要有爱心、耐心、信心,教师对学生只有多亲近、多同情、多爱护、多理解,彼此的情感才能交融,心灵才能相通,才能使后进生渐渐转化。如我班有一个学生,纪律松懈,学习懒散,还常与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找他谈话也总是不开口或逃避。后来,只要他逃课了,我便同家长一起四处寻找,多次冒着风雨把他找回学校。他终于明白了教师的良苦用心,后来再也没有无故旷课了,也慢慢遵守纪律了,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教师对于后进生的爱不是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关爱,而是教师自身情感的自然流露,应当是用心灵赢得心灵。当我们自然而然地关爱“问题学生”时,他们也会乐于向我们敞开心扉,我们的教育也就可能获得成功。

三、爱与严要辩证统一

师生和谐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正确处理好爱和严的辩证关系。爱不是放任,严不能成伤害。教师不能偏爱成绩好的学生或学生干部,更不能嫌弃学习成绩或品德不好的学生。对于学生,教师的严与爱都必须是公正公平的。处理好爱与严的辩证关系,师生关系会更加和谐,班风也会越来越好。

教师关爱学生典型材料 篇4

姚源友,1975年生,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潜心研究中学语文。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在教育学生方面,他一直认为对学生的热爱是顺利开展班级工作,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的重要前提。因此姚源友老师从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出发,从多方面,一如既往的用他自己对学生真挚的,博大的爱,去培养学生健康成长。他坚信:“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

一.以关爱之心对待学生。作为班主任,姚源友老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工作中注重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生活中给予他们细致的关怀。在她所教班级的学生中,有一个男同学是住校生,上课总是无精打采,课后也总是独自一人默默无语,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经过了解得知,原来该生母亲去世,心情悲痛,再加上姐妹众多,父亲又身有残疾,无力扶养。明白事情经过后姚老师马上组织全班同学为他捐款捐物,并叫同学们课后多和他交流,并把200元的资助住宿生救助款送给了他。当他拿着同学们带着爱心的捐款时,顿时泪如泉涌。此后,上课也积极多了。课后也能主动和同学们交流了,而且只要班级哪个同学需要帮助他总是第一个站出来。事后,他在日记中写道:这次的经历将教会我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永怀一颗感恩的心,关爱他人,报效社会。

二.关心学生成长,善于引导指南。该班有一个性格外向的男生,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很受老师喜欢,但是家庭背景却比较复杂。而且他非常厌学,学习成绩也一直不理想,每次考试总在班级倒数几名。一次他在日记里写道:“别人为了理想而努力学习,而我是为了爸爸妈妈被关在学校,对于我来说我的理想就是长大了去打工。”在大家看来,他是属于“无可救药”了,但是姚源友老师始终认为他的本质还是好的,趁着他年纪还小叫他改掉缺点,努力学习,对他以后一定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为此,姚老师多次和该生促膝谈心,以许多名人的成长经历帮他重新树立信心。同时又通过多次家访,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爱。工夫不负有心人,该男生终于慢慢改掉了自己的缺点,认真学习,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每每讲到这些事情,姚老师总会说:“我是他们的班主任,我要对我的每一个学生负责。”

三.关爱学生,更尊重学生。姚老师在教育学生时,把学生视为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尊重他们的权利、意愿和情感,热情为他们服务。该班有一个全校闻名的“多动症”---吴亮同学,上课坐不住,学习成绩差,课后总是把这个同学来一拳,那个同学踢一脚,而且刚开学就和老师顶撞,同学们不愿和他接触,老师们也都不喜欢他。经过多次教育还是秉性不改。可是经过仔细观察,姚老师发现他既勇敢又鲁莽,既爱劳动又不会劳动;既聪明灵活又粗心大意。于是姚老师针对他的特点就进行了一系列训练:有时叫他帮老师拿杯子倒荼,训练他的认真态度;有时让他整理作业,改错别字来培养他做事要细心的

习惯„„终于,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进步很快,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成了一个有礼貌,爱学习的好孩子。

师爱是教书育人的灵魂,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爱,便没有真的教育。然而,真爱学生并不是那么简单,需要教师用自己的人格,真才,真情,真心去引导去教育。一句话,两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简单,但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也许会影响学生一生,关键是我们要持关爱之心,去做有心人。若我们都能像姚源友老师一样用真爱去感动学生,相信师爱之花一定会在学生心中绽放

教书育人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陈自全同志典型事迹

自1999年8月任校长以来,爱校敬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多年来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在教育岗位辛勤耕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注重师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注重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在实践中努力落实。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处处以一名优秀教师、合格的共产党员标准来衡量、要求自己。

教育教学中,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体谅学生的疾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管理上始终受到学生和领导的好评。

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十分注重“表率”作用,言行规范得体,对待任何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待差生,更是关爱有加。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和蔼可亲,为人正直,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敬业,严厉而又不失同情心和爱心的老师。

无论开展什么工作,参加校组织的任何活动和会议,总是全身心投入,从不迟到、早退,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认真教学,潜心教研,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虽然教学任务重还兼管理工作,但他从未敢有丝毫的懈怠。不仅把课备透,还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一直良好。近几年,针对学生生源差、底子薄的现状,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开拓创新,探索新的、切合实际的、适合学生的方法教学。在课堂上我采用“互动法”教学。在课堂上,紧密联系教材,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利用图片、实物、录音等开展一系列形式的的活动,使学生人人参与,在活动中既学到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在教学上认真备课、上好课,认真钻研本专业知识,及时批改作业、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同学们都认为他是一位值得信赖的老师,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除了精心备好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外,还对成绩较差的同学经常进行有针对性的耐心辅导,循序渐进。另外,课余时间特别注重以教研提高自己的水平,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

三、教书育人,出色地完成各项管理工作

在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保持“严格、务实、积极、创新”的工作作风,注重积极创新思维和管理方法。在近年的学生工作管理中强化纪律考核,抓出勤率。为加强班级纪律、学风等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考核表以及相应奖惩办法。如《纪律考核标准》、《周纪律检查情况一览表》、《课堂考勤管理制度》等。增强了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保证了各项管理制度能落实到实处。对各班常规工作进

行量化,使各班级之间开展“比、学、赶、超”的竞赛,力争上游。通过一系列制度的执行,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管理工作有的放矢,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对学生的普遍约束力,使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工作以来,对工作总是满腔热情、一丝不苟。在工作中团结同志,认真落实学校和上级部署安排的各项工作。能够抓住工作重点,想一些点子和办法力争把工作做得更到位。认真抓好教职工思想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师生的头脑。抓好“党课培训班”和“ 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抓好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三爱”教育活动。对于所开展的党建活动等通过网络及时加以报道,提高学校的影响力,营造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风气。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能起模范作用,认真作好每次活动资料准备、活动期间情况的记录和活动后的资料收集工作,认真做好总结。认真参加学习,展开调研,撰写了二万多字读书笔记以及《营泉明德小学自我发展诊断》和《营泉明德小学发展规划》。

四、关心爱护学生,热心为学生服务

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他深切地感受到,教育是门艺术,是一门爱的艺术。在教育这片沃土上,他用真情和爱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用智慧和坦诚,去开启学生的心锁。在日常管理中,他总是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循循善诱,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发现问题都能及时提出批评指正,使学生们心服口服。学生中大部分来自农村,移民学生中贫困生较多,对于这些经济困难学生,他一

方面以“人穷志不穷”等哲理激励学生摆正心态,一方面将学生情况记录在案,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帮助学生办理贫困申请,争取减免部分费用,以完成学业。学生中有的重病住院的,他都经常代表分院亲自到医院看望学生,问寒问暖,给学生送去关心和爱护,使学生在温暖的关怀中得到及时治疗。而且还经常处理学生的一些突发事件,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些表现较差的学生,他经常与他们沟通和推心置腹地交谈,做思想工作,耐心说服教育。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除了与她们交流给予关心和安慰外,还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物质上的帮助,例如买一些学习用具和衣物带给她们。

关爱学生教师承诺书 篇5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我们将严格按照《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绝不做有违县教育局下发的有关文件规定,全面提升教师素养。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高尚的精神塑造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以父母般呵护和关心学生,以高雅的气质影响学生。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教书育人,在工作中践行对学生的“八条承诺”,为驼峰中学的教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在此,我承诺:

1.爱岗敬业,依法执教。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履行教师神圣责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崇尚科学追求真理,严谨治教精益求精,认真做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

2.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认真实践现代教育理念。

3.以人为本,关爱学生。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歧视、侮辱、排斥、挖苦学困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问题学生”的成长;主动向贫困家庭的学生伸出援助之手。

4.因材施教,传承文明。启智求真,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单纯以考试成绩为学生排队并实施不正当奖惩,努力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文明施教,廉洁从教。不以教谋私,不私自向学生推销任何商品,复习资料、教辅读物,报刊杂志,不违规搞有偿家教,不乱办或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不正当名目的补习班。

5.淡薄名利,洁身自爱。不做和教师身份不相符的任何活动,坚决杜绝自立名目乱收费、乱摊派。真诚友善,尊重家长。虚心听取学生家长意见,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密切保持家校联系,认真做好家访工作。

6.为人师表,言行文明。在教学工作中使用规范的职业用语,诚实、守信、公正、严格,处处为学生表率。

教师签字:

关爱学生教师作文 篇6

赵各庄镇赵各庄小学:刘春艳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遵守师德风范,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崇高师德风尚,以优良的师风带动教风,促进学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发展。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众多的职业选择中,我们最终选择了教师职业,这既是一种缘分,也是客观事实。所以,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牢记自己当初的职业选择,应该自觉自愿地从心理上、精神上,更要从行动上,接受并尊重这样的选择,不能站在这山,望着那山,或者若即若离,貌合神离。否则,我们就将始终处于一种被动而且十分痛苦的境地,于人于己都非常不利。

当前,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有悖师德的现象屡禁不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教师良好的整体形象。例如:教师急于求成,往往口不择言,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因做错题而罚抄卷子,迟到就罚大扫除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不公平地看待学生,把学生清晰地分为三六九等,做不到一视同仁?对优等生“笑脸相迎”,对后进生“横眉立目”,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伤害。总之,导致师德失范现象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师教育理念陈旧,其理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只注重学生的智育发展,忽视了学生人格培养,没有注意心灵的沟通。二是教师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而教育学生恰恰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的缺乏会造成轻者对学生恶语中伤,重者对学生体罚。三是在利益的驱使下急功近利,缺少爱心,不会关爱学生。四是教育评估机制目前仍以应试成绩为核心,教师面对各方面的压力,延缓了师德建设的进程。师德形成决非一种表面的具体行为。任何一种师德表现都能折射出深层的东西,它包含着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管理观、学习观、评价观等一系列相关理念在内的综合观念。一句话,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师德表现。

面对新的情况,在推进素质教育,倡导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时,怎样树立新时期的师德形象,已成为广大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我想讲以下三点:

一、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剥夺学生个性为代价换取教师的师道尊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我校有一位以教学成绩好而知名的教师,他有一套成功的应试办法,他所带的学生学业成绩很好,很多家长都想把把自己的子女安在他的班,也有一些学生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可是到了新的学校后,因为习惯了应试,面对中学较为开放的教学环境,不能适应,不仅成绩下降,还不同程度的患了心理障碍。这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关注点仅仅停留在了应试上,忽视了学生全面的发展,教育理念的落后导致教学盲点的产生。众所周知,爱迪生七岁上学,因成绩差退学;爱因斯坦两岁说话,上学智力迟钝;德国诗人海涅是尽人皆知的后进生;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现在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表明,学习成绩与创造力无明显的联系。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越是有个性的人,创造力越突出,个性是创造的前提,把个性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我们就不会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就会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唯有如此,我们教育工作者才能有效实施有差异的教育,最终实现有差异的发展。

二、以身示范教书,倾尽情感育人

搞教育不能搞跟风走,形式主义是一种不理智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因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而真正能够给学生以伟大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针对此,我们一是大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从思想上帮助教师彻底改变传统观念的局限性,站在新的高度、用新的视角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师对过去不以为然的事情,“以为然”,从而为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创造条件。二是建立师德建设激励机制,大力表彰师德模范教师,树立和弘扬师德正气,在学校倡导“才胜德是小人,德胜才是君子,德才兼备是圣人”的新理念下的人才观,通过师德管理,让每个教师在理念上和学校保持一致。三是超越教师职业的功利观念,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其“专业技术”要更多地体现在如何育人上,让每一位教师牢固树立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质量观。教师不能再扮演“知识化身”的角色,不能以学生的考分高低单纯来衡量学生的优劣和自己的劳动价值,要学会怎样做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强烈的创新精神,真正成为德才兼备的育人行家和高手。

三、着眼制度创新,增强教师自律

要保证学校师德建设深入持久开展下去,还要加强组织领导工作,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学校制定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建立和完善了职业道德考核、奖惩和定期表彰制度,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师德档案。在实行师德建设校长负责制、师德建设档案制、不良师德记录制、师德一票否决制四项制度的同时,把师德建设与教师继续教育结合起来,把师德建设与教师成长结合起来,使良好的师德师风在学校发扬光大,这样从管理上把师德建设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四、要充分尊重学生人格

新世纪的教师应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注意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关心与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应成为教师的责任。在教育中,教师应首先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尊意识。教师要通过语言、手势和微笑等方式肯定学生,融洽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情感、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学生,不能对学生抱有偏见,要信任每一个学生;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气度正确对待那些敢于质疑传统、挑战教师、个性鲜明的学生;要以博大的爱心和崇高的师德尊重、爱护、关心并引导那些行为特别、好标新立异的问题学生,让校园七彩斑斓、生动活泼;教师要以科学和民主的精神育人,摒弃封建的师道尊严,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独辟蹊径而不排斥他人,赞美智慧冲动而不盲目,弘扬主体意识,完善个体性格,建立健全崇高的人格精神与完美的性格特征。

近年来师德建设是学生成长所必须的一种环境,是学生的主体人格和创新精神生根、发芽、成长的土壤。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成为师德的核心,成为教育教学应该遵守的准则,这无疑对学生的成长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人文环境,所以我们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反对简单的、缺乏想象力的、生硬的、粗暴的教学行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去施行教育教学行为。“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在新的世纪里,作为教师,我们要保持年轻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教育事业新的辉煌。

作者简介:刘春艳 女 1976年10月 小学高级教师

1991年8月任教

现在赵各庄小学任教

教师对学生关爱的伦理思考 篇7

1.“关爱”的含义。

“关爱”学生是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关爱”就是关心、关怀、爱护。但不能把关爱当作是一种同情和怜悯, 关爱的本质就是用自己现有的能力去帮助他人快乐的成长。教师是否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 可以通过关爱体现出来。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教师想要学生接纳自己, 关爱就是前提条件。要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关爱就是手段。

2.“关爱”的伦理学依据。

1995年, 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在全国率先成立“宏志班”, 这个班集体的特点就是它的教育工作方式。班主任“宏志妈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格外注重对学生的“关爱”。它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伦理是一种人际交往中人们需要遵守的社会道德的规则。教师在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当中也应该遵守这一道德的规则。以内尔诺丁斯为代表的关怀伦理体现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主要围绕爱和关怀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关怀伦理包括情感交流、情理的交汇融合和形成的关系。情感交流就要求关怀者要有一颗博爱的心, 将感情投入到关怀的过程中。情理的交汇融合要求关怀者在投入自己感情的同时要有节制, 达到情理的完美融合。以关怀伦理为前提的教育模式强调了尊重学生的感受, 注重学生对老师关爱行为的反应, 打破了之前的只重视成绩和知识的教育模式, 使教育更加的人性化。诺丁斯的《幸福与教育》就指出关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幸福感, 是一种幸福论的体现。

二、教师对学生“关爱”的道德意义

1. 关爱学生是教师立身教育事业的基础。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 关爱是“先导”——关爱是教育的基础, 是教育的本质, 是良好师德的核心, 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准则, 也是教师立身教育事业的基础。爱是相互的, 老师爱学生, 学生就会反馈给老师相同的爱, 只有真正爱孩子的人, 才能把学生教育好。老师的爱有时比丰富的学识更重要。学生最平常的心理需求是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和关怀, 因此关爱是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和进步的推动器。教师的关爱和母爱一样都具有神奇的力量。但老师的爱是更加注重理性与感性的完美融合, 增加学生对老师的期望和信任, 与老师更加亲近, 这样才能敞开心扉和老师去交流倾诉, 学生才会主动向老师期望的方向前进, 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 关爱是根本, 老师们必须用实际行动和真诚的关爱去感动学生, 言传身教才能获得更好的教育目的和效果。

2.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

教师职业道德, 简称师德。师德是教师这个行业对从业者的行为标准和必要的道德要求。这是对教师们的一种有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教师与其他社会关系相处调整的行为准则, 涉及到老师与老师、与学生、与家长、与领导之间的相处。教师在心理上关爱学生, 一定程度上履行职业道德的要求, 关爱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种具体体现。教师要形成爱心, 需要从行动、体会、教学观和学校氛围几个方面的相互协调和构建。首先, 要把爱心和实际行动相互结合, 以实际行动表现自己的爱心和学生观。其次, 学校方面要创造良好的师生氛围, 老师关心学生, 学生尊重教师。互动性越强, 师生间的信任和感情就越容易建立起来。如果只是教师单方面地付出自己的爱心和关心, 而学生却不以为然, 就会打击教师付出爱心的积极性。所以学校就要为这一互动关心提供很好的客观条件。

3. 关爱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纽带。

教师大计, 师德为本。师德贯穿着教育的始终。而关爱则是教育的基础, 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纽带。爱学生的老师, 会从法律出发, 尽一切努力来教育学生;自愿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 廉洁从教。真正做到关心学生, 以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 就不能称其为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关爱学生, 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 老师跟学生沟通是通往学生心里的一座结实的桥梁。现代教育提倡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就是要求教师在工作中要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因此, “关爱”应成为我们教师工作的出发点, 它是师德建设的灵魂与核心。正如伯朗宁说:“拿走爱, 世界将变成一座坟墓。”

三、教师对学生缺乏关爱的表现和原因

1. 教师对学生缺乏关爱的表现。

(1) 精神上压迫学生。这种状态, 在各级各类教育中普遍存在。这不是教育, 这违背了教书育人的初衷。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区分学生的优劣, 不能以此为依据, 选择性地喜爱一批学生, 冷淡一批学生, 忽视一批学生。 (2) 身体上处罚学生。“教不严, 师之惰”, 这句话有史以来一直是教师的准则, 但是严厉的程度究竟该有多大, 老师的心中有没有一个标准?我国《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都明确指出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 心理上漠视学生。狄德罗在《拉摩的侄儿》一书中指出:爱孩子, 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不允许忽略学生的情感, 情感淡漠会使人平庸, 情感衰退使杰出的人才失色, 有意摧残情感是绝对的蠢事。我们当以此自勉———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学生。的确, 没有爱心的人是做不成优秀教师的。

2. 教师对学生缺乏关爱的原因。

(1) 社会发展影响。当今市场经济利益驱动的特点使得一部分教师为了追求个人利益, 在教学活动中过了对学生的关爱, 从而通过强制或其他短见的做法达到管理的目的。 (2) 家庭教育影响。现在新一代的年轻教师, 大多是独生子女, 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呵护和宠溺, 物质条件优越, 使他们内心深处很难认同教师奉献型的职业道德规范, 更没有完成教师职业道德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 (3) 自身素质影响。有些教师从事教师职业只是职业生涯的过渡或者不得已而为之。这种不恰当的职业规划, 受害者不仅是教师自身, 更是学生和教育工作。对工作敷衍, 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更是草草了事, 自然就会缺乏对学生的关爱。 (4) 学校管理影响。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 学校过分追求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及人格培养。对教师培训侧重于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轻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四、实现教师“关爱”学生的伦理策略

教师的爱是人类最深厚而又理性的爱。它集中反映一定的社会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既有感性体验, 又有理性思考。那么,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实施策略有:

1. 提高教师对学生关爱的道德认识。

首先, 尊重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对学生的绝对、完整的接纳, 这样才能有足够的耐心去帮助他们, 促进他们的成长。其次, 以真诚为基础的尊重, 并非无原则的迁就。这需要教师在尊重的基础上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上进心和责任心;最后, 保护学生的自尊和学生隐私。要求教师对待学生文明礼貌、热情。教师除了工作的必要性必须告之的人外, 不能顺便把学生的个人隐私到处张扬。

2. 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通过教学内容渗透、专题讲座、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丰富多彩的形式增强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 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安全,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教育学生远离不良嗜好, 提高学生关爱他人的能力。教育学生从小学习学会健康地成长。

3. 建立教师对学生关爱的激励机制。

关爱学生就需要为学生支付时间和精力, 付出并享受这种付出的过程。在学生遇到挫折和困难时, 花时间去陪伴他;在学生获得成功时, 给予赞美、鼓励并适当地进行奖励, 与学生一起分享你真实的生命而不止是肤浅的交流。教给学生合理的思考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自我价值感, 培养学生能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让教师的关爱一直贯穿、陪伴在他们生命的最宝贵的年少, 使学生因你的关爱而感到幸福。

摘要:教育部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要求“关爱学生”, 这是中小学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爱学生直接体现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国内关于关爱学生的文献、书籍、期刊有很多。有李春玲主编的《教师职业道德》一书, 有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一书,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院孙炳海发表的《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特殊性要求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关爱,伦理,道德

参考文献

[1]卢振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J].新课程学习 (上) , 2012, (05) .

[2]朱广兵.禁止在职教师有偿家教的争歧与反思[J].教育科学论坛, 2012, (10) .

[3]祝琳丽.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J].内江科技, 2009, (01) .

关爱学生教师作文 篇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告诉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急功近利,没有耐心是搞不好教育的。我们每位教师要想真正做到赏识自己的每一位学生,不把自己的位置摆端正,不把我们个人的力量汇聚到整个民族的教育事业中去,不减少功利性,是无法真正实践“关爱”的要义的。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又该注意什么呢?以下是笔者的一点浅见。

关爱学生只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常有这样的事例。当班级出现一些问题时,有的教师在讲台上拍桌子、大声训斥、停课请家长,这样的行为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也显得教师缺乏修养。教师总希望通过这种模式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实践证明这种手段是不可取的。教师的一片真情、一份真爱在这种形式下变成了学生心灵上难以抹去的阴影。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说:“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情的言语或鞭挞,他心理就充满了恐怖,恐怖立刻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理,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空隙了。”可见,关爱学生一定得讲究方式方法,让学生理解、信任教师,使他们从心灵深处慢慢地明白教师的真心帮助,才可滋养学生高尚与进取之心,才可以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获得教育的真正成功,这是长期教育教学实践所证明的真理。

关爱学生不是迁就学生。首先,班主任必须要有正确的育人观、正确的人才观,有过硬的教育教学本领才能使全班学生在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去奋力拼搏,最终实现教育目标,但这不等于对于学生的一些毛病迁就、容忍。例如,我的一位学生因为一些个人学习上的问题逃课了。在联系家长找到该位学生,对其进行耐心细致地开导教育,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我在班会上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不失其情,不越本分”。班主任必须做到明察秋毫,加强谈心活动,让教师真正的关爱照射到每一个角落,使每一个心灵都得到阳光雨露,促使他们茁壮成长。

关爱学生就是为其做出榜样。藤野先生那严谨的治学精神,公正无私的高尚师德深深地影响着鲁迅先生,时刻激励着他去英勇斗争。陶行知先生一生为师,注意表率,良好的师德风范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被人们誉为“万世师表”,成为世人学习的典范。我们不一定都能够做到这些,但我们可以从平凡中见伟大,在奉献中见真情,必须认识到自已所从事的是人类最崇高最伟大的事业,从而树立起“角色”理想,建立起以教为荣,以教为乐的专业思想情感。

关爱学生就是要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育中,教师往往总是把对学生真诚的爱用美好而礼貌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文明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古人说:“慧于心而秀于言。”教师语言美,则其心必然善良而正,必然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是其内在素质的反映和个人修养的标志,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所以教师应做到举止稳重端庄,着装整齐清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要有堪为师表的高尚品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总之,我们的“关爱”决不应只现于平时的生活细节,而应该从教育教学的本质上真正实践“爱”的哲学,使我们的教育更加理性、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真正合格的人才。

上一篇:三年级期末考试数学下一篇:广播频率申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