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关爱学生成功案例

2024-07-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关爱学生成功案例(精选11篇)

教师关爱学生成功案例 篇1

在班级管理中,王老师始终坚持全员参加的原则,不管是什么活动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为他们创造各种机会。班队课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组织、自己主持、老师只是幕后导演。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班级的墙报布置工作也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如这学期的安全板报,从设计造型开始,到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内容,学生们的兴致极高,每个同学纷纷为本组出谋献策。而且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画,有的剪,有的写,有的贴。每个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成了真正的小主人。她们班还开展了小组板报评比活动。每一期由一个小组独立完成。完成后由老师给该组同学与板报合影,期末评选最佳小组板报。这样既可以减轻宣传委员的工作,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的学生说自己还从没出过板报,这次可算如愿了。作为老师一定要为他们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成长,在“思索”中创新。

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崇高师德的重要内涵,更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xx老师从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来,她始终把学生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份内事,每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她都会伸出热情之手帮助他们。2008年9月,她接任一年级的班主任。不久后,她发现一名叫xx的小男孩早自习经常迟到,上课爱睡觉,而且穿着破烂,总是脏兮兮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调查,她才知道这是一个可怜的孩子。母亲在他很小时就去世了,爸爸一个人带他,但经常不在家,他和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年老体弱,已经快不能自理了,xx每天早上都要空着肚子来上学……了解到这些,王老师的眼睛湿润了,他还是个孩子啊!她下决心用一切力量帮助这个学生。

一天,xx老师把xx叫到办公室,给他买了一些文具和吃的,他眼泪一个劲儿地往下掉,老师也落泪了,这泪水中,包含着王老师对xx的爱,也承载着一个教师的责任。随后的一年里,她尽可能的多关注xx,学习用具没有了,王老师买来送给他,儿童节又为他买礼物……虽然,在整个过程中王老师没有得到绚丽的鲜花,没有得到热烈的掌声。但她却格外高兴,因为她我得到的是最珍贵的体验——xx的快乐成长和不断的进步。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的一言一行无疑不在为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只有看到优秀的品行在自己的老师身上体现出来,他们才会信服,才会效仿,才会激发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记得有一次,算分的学生错把五(1)班的额外加分算在了王老师的班中,结果,她们班得到了流动红旗。知道这个情况后,王老师郑重的把红旗交还给五(1)班,在同学们遗憾的目光中她说:“做人要诚实,我相信这面红旗下周一定会光明正大的‘流’进我们班。”果然,在下周的评比中,她们班夺得了流动红旗。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王老师都和学生坦诚相见,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正是这种潜移默化,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这不得不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关爱学生成功案例 篇2

一、 关爱学生是教书育人的基础

1.爱离不开严,严要寓于爱之中。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是对学生诚挚关心的表现, 是对其全面发展的要求。“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教要变坏。”教师严格要求学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尊重和信任。但是,如果教师对学生仅有严格的要求,缺乏爱的滋养,会使学生在思想上、感情上产生负担,从而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对学生要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序,严而有慎,将严厉贯穿于爱的始终。

2.要有循循善诱,孜孜不倦的精神。《论语》里记载孔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教我以礼,欲罢不能。”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循循善诱、孜孜不倦,不能歧视、讽刺和辱骂学生, 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 关闭接受教育的心灵之门。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教师要耐心开导,热情关心,诲人不倦。

二、关爱学生是实现德育的有效手段

1.转化学生的思想应从转化其感情入手。学生只有在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 他才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增加“尊其师,信其道,效其行”的意识。教师只有动之以情,才能更好地对学生晓之以理,学生才会在心理上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从而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以柔化的方式达到强化的效果,不仅是德育工作的辩证法,而且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完美艺术性的体现。

2.德育工作不能只靠外在的强制力。只有疏通师生的心渠, 用灵魂去雕塑灵魂, 用师德去感染学生,才能更好地落实德育。如果教师把自己当作真理的化身,以天然正确的传道者自居,居高临下地对学生单纯说教,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就会引起学生心理上的抵触、抗拒,从而与德育的目的背道而驰。

三、关爱学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根本途径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动人心者, 莫先乎情”。人的感情是以认识为基础的,又渗透到认识的各个方面。因此,教育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都应该渗透着对人的尊重、理解和爱护。学生是教师特定的劳动对象,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作为客体而存在,而且作为主体而存在。智育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讲授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理解、掌握和学会运用知识, 学生学习的效果又是判断教学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能以高度的责任心从事教学工作,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揭示教学规律,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只有关爱学生,才会与学生的心灵发生共振,才能使学生以健康而愉快的情绪获得知识,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为积极的知识探索者。

四、关爱学生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奥秘不在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渴望被尊重、被肯定和被欣赏是人类特有的心理需要,人在被尊重、被肯定、被欣赏的情况下,情绪往往最愉快,思维活动最活跃,最容易产生灵感,最能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教师关爱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满足学生被尊重和被欣赏的自豪感,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使学生享受到创造性劳动的喜悦。当然,教师在关爱学生的同时,应避免情感教育庸俗化的倾向,不能用感情代替原则,要给学生指明奋斗的目标,与学生既是尊师爱生的关系,又是亲密朋友的关系。教师要力求培养具备现代化觉悟的“四有”新人,尽量成为全体学生的良师益友,用“爱心、诚心、细心、耐心、信心”去温暖和感化每一个学生, 让学生在教师春风化雨般的关怀下得到进步。

教师要关爱学生 篇3

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如此。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爱学生呢?

一、爱学生就要亲近学生,缩小与学生的差距

2012年,学校安排我接任二(6)班的班主任,当时我就懵了,因为全校都知道这个班的学生不仅成绩差,学习习惯差,自主能力差,而且绝大多数学生不服从管理。基于这种情况,我放下老师的架子试着走近学生。在饭空、课间和其他休息时间,我和学生聚在一起聊天,询问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平时喜欢做什么,不喜欢做什么,或喜欢哪些学科,不喜欢哪些学科,原来的哪科老师受欢迎,希望老师在哪些方面做一些改进等等,走进学生食堂,体验孩子们的生活,不断去寝室里了解学生放学后做什么,告诉孩子们需要注意的是什么,经常提醒学生要注意室内卫生,多通风,勤洗勤换,讲究个人卫生等。在与学生耐心的交流中,在师生间无拘无束的气氛中,逐渐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生活、爱好、个性,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把老师当成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你在给孩子讲道理,去和孩子们沟通就很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理解、宽容学生

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是人的一种普遍需求。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他们有他们的人格,有他们的思想,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一名教师只有先尊重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任,人格尊严人人平等。作为班主任,我争取做到能像对待朋友一样对待学生,学会认真听取孩子们的意见,宽容他们的错误,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被尊重是学生内心最需要的,是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教育专家常说,“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我发现:当一个孩子在被你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记得我班有一名学生特爱打架,这次又和初一的一名学生发生口角,动手打了人家,这时初一的班主任找到我,让我狠狠地处理这名学生,我把学生叫到办公室,问清了情况。开始这名学生不但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还态度很是强硬,我就给他讲打架会给他人和自己带来的伤害,再者学校也不是拳头较量的地方,是文化知识和个人修养的较量,你很有气魄,咱把这种精神用到学习上,一定是学校的佼佼者,是孩子都容易犯错,但知错就改还是老师的好学生,老师希望你当面给初一的孩子道个歉,以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等等。我通过讲道理很快说服了这名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不但改掉了爱打架的坏习惯,成绩也进步不少。我们不做权威的老师,爱孩子就要尊重他们,理解宽容他们。

三、爱学生,就要爱每一位学生

作家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要有一颗诚心关爱的心,不管学生是优等生还是后进生,都要一视同仁,因为每个学生踏进校门时都是满怀信心,带着希望而来的,所以我们教师要把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合格的人才为己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关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说实在的,爱每一个学生说起来容易,但操作起来困难,因为本身优等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都好于后进生,所以教师自然不自然地就爱上了优等生,而忽视了对后进生的关爱,其实后进生也有他们的亮点,他们学习成绩不好但有的人体育好,有的人音乐好,有的人美术好,有的人助人为乐,有的人热爱劳动等等。教师不要以偏概全,一个学习不好就全面否定了这名学生,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只要注意观察和发现,发现优点,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励他们扬长补短,帮他们找回自信,相信在教师无私的关爱中,每名学生都会找到自我,每名学生都会快乐地成长。

教师的事业就是爱的事业,只要你有一颗博爱的心,就不存在教育不好的学生,尤其是班主任教师,更要毫不吝啬地对学生付出全部的爱,去唤起每个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健康地成长。

作者简介:李玉峰(1976-),女,山东莘县人,山东省莘县莘城中学教师,中学二级;

教师关爱学生成功案例 篇4

中敖小学 刘晓瑜

十一年来,很多次我抱怨自己当了班主任。每天有许多做不完的事。班上的大事、小事什么事都要过问。有时要做警察,核对学生的户口;有时要做会计,收费用,有时班上发生打架等事件,又要去判案、断案。有时又要做他们的父母,关心爱护他们的冷暖。但更多的时候,我又庆幸自己当了班主任。因为只有当了班主任,才能真正走进学生,才能体会到与学生共处的乐趣和幸福。

开学初始,学校又安排我当班主任。班上有个学生叫刘才湖,长得又矮又瘦,能说会道,是个挺可爱的男孩。可是在学习方面他给人的感觉就没那么好了,上课时思想老是不能集中,做作业时动作很慢,老是磨蹭磨蹭,而且不肯动脑筋,回家作业经常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小组长每天都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好孩子。他口头上答应得好好的了。可他就是“勇于认错,坚决不改”,他依然我行我素,毫无长进,每次我都要被他气晕了,我的心都快冷了,多少次想想还是算了吧,或许他是根“朽木”。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我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我要尽最大的力量去转化他!我把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他无进步,或许是他没有明确学习目的,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思想。

为了转化刘才湖同学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我先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好孩子的思想。于是我再找他谈话,谈话中:“你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后来,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

再次我了解了他家里情况。我首先问他父亲在哪工作,问到母亲时,他眼睛里流露出了一种莫名的伤痛。当我另转话题时,他开口了。他说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就未见过他的妈妈,从小就缺少一种母爱,他和他的爸爸生活在一起。可能就是由于家庭不完整引起的自卑心理,导致了他心灵世界的荒漠,十几年了,同龄的孩子都在母爱中快乐地成长着,而他从小就失去了母爱。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悲痛欲绝的呢?了解以上这些情况后,我感觉到他需要我给他一份特殊的关爱,对于他做的那件事情,让我再也气不起来了!在以后的相处中,我就特别留心这个从小失去母爱的孩子。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生活上关心他。我还特意安排他和一个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学习委员舒媛坐,目的是发挥同伴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舒媛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督促他使其进步。舒媛满口答应,并积极主动地帮助他。有时,舒媛也会显得不耐烦,说刘才湖不太听话,不太乐学„„此时,我就跟舒媛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刘才湖同学取得进步时,除了表扬他,我还鼓励他们说,这也离不开同学们的帮助。有了同学们的帮助,他在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我想,“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没错,我们的孩子就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

从这个教育故事我深刻的认识到,爱的力量,离开了爱,一切教育将无从谈起。

一、首先,爱学生就要了解和尊重学生。

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对于刘才湖这样的孩子,要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平时,我经常留心他。利用空闲时间找他谈心。告诉他,母亲的走不是你的错,现在你应该好好学习,不让父亲操心。用自己的实力,以后让父亲享福。平时作业上有什么不明白的或是做错的,我都会帮他讲解,直到他懂为止。利用自己的真情,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爱;让他感受到,世上还有比他母亲更爱他的人;让他感受到世界充满爱。用情感关怀的态度,亲切温和的语气,用尊重的眼神,使他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都是自己的知心朋友,是最可信赖的人,这样我们的感情才能得到交流,他也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引。

二、爱学生,就要信任学生。

唯有信任才能和孩子交心,才能发现孩子的优点,捕捉他们的亮点,以便制造机会,让他们展示自我。在信任中汲取力量,在鼓励中茁壮成长!同学的帮助对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让他感受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这样在转化后学困生工作中就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最后,爱学生,还要宽容学生。试想,一个同学看不起,老师看不上的学生,将会怎样呢?答案只有一个,肯定会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如果你认定一个人是璞玉浑金,缺的只是琢磨而已,那么,尽管他身上有一些小缺点,你的宽容也会使他慢慢成为一块璞玉。

刚开始时,刘才湖一犯错,我就会批评他。但我发现,我越批评他,他越逆反。有时甚至上课不听。后来我还是改变了策略,还是悉心教导他,不停地发现他的闪光点,我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主动给他在全班发言的机会。实践证明,老师的宽容宽容是一种信任和激励,更是一种仁慈和关爱。教育后进生不能再集体中过多地批评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否则只会造成一个恶性的循环,越受到批评越自卑。

总之,每个孩子都是一座未开发的宝藏。只要我们用一份尊重的情意、一个信任的眼神,一颗宽容的心去真诚对待他们。那么,他们弱小的心灵定当被感化。我坚信,只要我们用心,只要我们用爱,就可以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

现在我庆幸,幸亏当时没有放弃他,在这学期里,这个孩子树立了较强的自信心,也受到了其他同学的尊敬,变得有自信了,在学习和纪律方面做得比其他同学更好了,我给他播种着真挚的、无私的爱,他也使我收获着他那独有的、天真的、纯洁的爱。是啊,孩子的执着,孩子的火热,孩子的爱,让我深深的感动了„„这就是当班主任的乐趣。

教师关爱学生心得 篇5

只有成为一个好教师,才能培养出好人才!那末,作为教师,怎样才能成为好教师呢?一个名师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师德。爱,则是师德修养的灵魂。今天我就围绕关爱学生这方面谈谈作为教师如何加强师德修养。主要讲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爱是学天生长的气力之源。

关爱学生,它是师德修养的理想境地,是教书育人的条件和出发点,师德规范中第三条,关爱学生中要请教师关心爱惜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同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讥讽、轻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并非来源于血缘关系,也并非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入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熟悉、满腔热情和无穷希望。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天生长的气力之源,是激起学生向上的动力。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乃至几近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酷爱儿童。一位教师曾说过:假如没有爱,教育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结束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酷爱学生是教师所独占的一种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弄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质。生活上关爱学生。教师应以一颗体贴入微的母亲般的爱心,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保持敏感性。当学生处于窘境时,教师应及时予以伸出支援之手,一句热情中肯的评语、一次诚心的交谈、一个会心的微笑经常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上关爱学生。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都是善于引导学生学习的“人师”,而不是偏重于传授知识的“经师”。“亲其师,信其道”。教学进程不单单是传授知识的进程,还是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爱好、爱好等心理活动双向交换的进程,优秀的教师应当作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导师和楷模,并善于用自己的言行,点燃学生聪明的火花,

心理上关爱学生。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现代的学生精神上面对着很多***,心理上也处于一种动荡不定、伸缩性较大的过渡时期。这期间教师的积极影响和正确引导尤其重要。每个学生都有得到教师的爱的心理渴望,在遭到教师的关怀时,就会感到情绪上的满足,这是学生生活与成长中非常重要的精神气力。这类教师对学生心理上的关爱是最高境地的爱,是至爱。同时,勇于严格要求学生,善于耐心引导学生,也是对学生一种关爱的体现。

教师无小节,处处皆育人。关爱学生,给学生以博大的人文关怀,不偏激、不轻视、不情绪化,教师才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情真意切,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以对学生未来负责的高度,指导好学生的现在,设计好学生的未来。

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做到酷爱学生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好教师意味着甚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酷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教师关心爱惜学生,要做到:

第一,了解和信任学生。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从表面上看,学生之间仿佛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一面。假如教师不了解和信任学生,就不可能有对学生真实的爱,也谈不上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为了教书育人,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在,又要了解学天生长的家庭生活环境和经常接触的各种人和事;既要了解学生表现在外的优缺点和特长,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苦恼和忧愁。只有全面了解和信任学生,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育,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第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经常会把自己的苦恼、心事和秘密隐藏起来,不愿意对家长或老师说,只是碰到自己没法解释和解决不了的题目时才找人诉说、请教和指导。因此,一位好的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做知心朋友,聆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题目,包括内心世界的苦恼与忧愁。这样,教师才会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学生。

教师关爱学生的论文 篇6

以人为本成为我国的时代精神,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本文分析了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平等地尊重学生的个性,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关爱学生 教师职业道德

在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是人类从野蛮到文明的重要标志。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人本主义思潮则弘扬历代人本主义“尊重人性”的精神,倡导对人的尊严与价值的研究。如今,以人为本成为我国的时代精神,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对知识本位课程观的反思与批判,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树立以人为本的师德观是提高当代教师师德修养,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培养学生是学校的责任和使命,学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对象,没有学生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学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以学生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关键体现在关爱学生上,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其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更强调: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学生才会向你倾吐心里话,教育才会成功。教师关爱学生是一门学问,只有真诚相待,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以“真我”的状态与学生建立关系,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从教学实践看,至少有三方面是教师需要身体力行的。

1.细心了解生活。师爱兼具有父亲式的严格、母亲式温柔、朋友式的平等,应该是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自然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关心和期望。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最直接体现在对其生活细节的了解,这是初步的爱,但却是首要和必要的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真教育是用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应以一颗体贴入微的爱心,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保持敏感性。

2.有效指导学习。师生的交往主要还是在日常教学中进行的,教师从学习上有效指导学生,帮助其学会学习以便求得真知和技能,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爱,是纯真的爱。“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育只有充满爱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告诉我们,那些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都是善于引导学生学习的“人师”,而不是只偏重于传授知识的“经师”。

3.积极引导心理。文化知识的学习应该是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关注的重点,但绝不是终点,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快乐与痛苦、希望与失望、成功与失败等。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就是要用爱心来培养学生,用心灵来呼唤心灵。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成长中的学生的心理正处于一种伸缩性较大的时期,这是一个心理的过渡期,往往也是一个危险期。这期间教师的正确影响和积极引导非常重要,这种心灵上的关爱是师生交往中最高境界的爱。

二、平等地尊重学生的个性

“以人为本”的师德其基本理念是:教师的所有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学生是有主观意识和人格尊严的学习主体,受关爱是处于发展中的学生成长的需要,没有对学生的尊重就没有教育的文明,没有爱教育就没有实效性。尊重学生,意味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创造宽松而民主的环境,以使他们学得轻松、愉快;尊重学生,就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品质,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美德,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

1.营造民主氛围。提供促进学习的良好环境的人本主义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民主课堂”,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哪怕其思考有一点点闪光的地方,也要给予充分肯定;即使提出的问题没有多少价值,也应及时肯定其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参与教学,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培养自主品质。教育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实现”的过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使学生成为主体角色,产生明晰的“自我”概念和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教师的职责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有情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者与探索者。教师应尽可能发挥学生参与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性,体现民主性,尊重差异性,增强激励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品质,使其成为知识的积极追求者,让他们学会对自己负责。

3.形成交互作用。新课程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统一,这使师生关系发生巨大的变化。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实质是师生的交往,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的场所,师生关系是对话交往的关系。课堂教学应是师生两个主体“交互作用”形成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以平等的身份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相互结成团结协作的关系,让课堂成为充满智慧的地方,成为大家探索、发现和分享真理的地方。

三、科学地评价学生的成长

传统的师德观把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因而学生们是被动成长的,对他们的评价也往往是终结性的。“以人为本”的师德观把学生看成是有着“完善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的人”。教师把学生从根本上看作一个不断完善、良性发展的生命个体,他们是积极向上的,天性好学的。学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主体,他们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本来就需要教师的热心培养和科学引导。正如人的生活是一个过程一样,学生的成长也是一个过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把学生放进成长的过程中去进行科学的评价。

1.赏识激发潜能。传统教育一向注重学生的认知活动,而忽视学生情感生活。而现代教育理论非常强调教师要赞赏学习者,包括他们的情感、意见和人格。教育心理研究表明:自信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精神支柱。只有赏识学生,他们才会有更大的自信,从而获得更健康的成长。大量事实表明:当学生被鼓舞和被信任做重要的事情时,他们学得最好;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许时,他们学得最好。赏识就是希望或力量,它会激发人的潜能,激起人的行动,使人产生希望,达到预期的结果,教师要科学应用“皮革马利翁效应”。

2.自省促进发展。教师的评价要应人而异,只要将方式手段和不同的学生个体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产生理想的效应。对学生充满期待是爱的表现,适当的时候进行必要的惩戒也是一种爱的表现方式,评价一定要讲究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好的教育是让学生进行自我的教育,我们的评价应该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需要、使命和发展方向是什么。这样才会造就一个精神上完整的个体,一个具有个性的公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3.爱心转化“后进”。传统的教育评价往往只重视学业评价,而忽视个性评价。主要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评价,而较少涉及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以多元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就没有单一标准下的“差生”。而对在某些方面“后进”的学生,越是需要教师以爱心去呵护。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教师的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唤起一份前进的情。我们应格外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用热心去鼓励,用诚心去感化,用耐心去帮助他们。当学生体验到教师的一番苦心和热切爱心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信其道”。爱的方式可以不同,但爱的份量没有轻重。

教书育人,师德为魂;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关爱学生就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个性,通过科学评价引领学生的成长。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说:“一个受孩子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人。”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唤醒和赏识学生;教师的价值不仅要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更要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引导者,成为师德内涵的践行者,成为理想教育的探索者。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3]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桂林:漓江出版社,.

[4]刘美华,王东爱.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践行师德规范[J].教书育人,,(6).

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 篇7

一、学生需要教师的关爱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环节, 由于许多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经商, 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管的孩子占很多。由于上一代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并且年老多病, 隔代抚养, 老人力不从心。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无人可问。学校不能与家长沟通, 甚至学生的作业都没有家长签字, 不了解学生动态, 缺乏互动, 不利于共同教育培养下一代。缺乏家长教育的学生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 也很少主动回答老师提问, 他们性格内向, 社交意识和能力较弱, 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 不愿意与监护人或老师交流、沟通。由于缺少家庭的约束, 很多孩子学习成绩不好, 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由于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社会诱惑等因素, 导致学生厌学、逃学、退学等现象的发生。对自己的未来也相当迷茫, 不想继续读书。

二、爱在心里

班主任的爱要从“心间”播发。我们不仅在生活上、学习上要以极大的热情关心他们,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他们排忧解难, 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理解和关心他们的成长和进步。要有一颗敬业心, 要有一份爱生情。口头上的说教不解决问题, 学生最需要的是理解、关心和信赖, 作为班主任, 只有用真诚的爱才能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要用内心的这份博爱为他们导航, 让他们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 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

三、爱在脸上

真心地喜爱学生, 尊重学生, 把学生当做知心朋友, 老师就应该把爱写在“脸”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在世界上, 除了阳光、空气、水和微笑, 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教育最需要微笑, 学生也需要微笑的老师。因为教师的情绪, 教师的脸色, 最能直接地在学生身上起到影响作用。教师同学生交谈中亲切的微笑会给学生无限的理解和信任, 让学生感到巨大的热情和愉悦;上课时, 教师走进课堂时甘甜的微笑, 将给这节课增添浪漫的感情色彩;教师给学生解惑时春风润雨的微笑, 将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在化解学生矛盾时和蔼友善的微笑, 将为学生们架起沟通的桥梁。多一点点微笑就多一份理解与关怀。笑是内心情感的流露, 只有心中有爱, 才能以灿烂的微笑面对学生。

四、教师诚心关爱学生

列宁说过:“人的思想只有被浓厚的情感渗透时, 才能得到力量, 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而师爱也是老师对学生有效教育的前提条件, 对搞好班级管理, 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而且对学生良好的性格、情操的培养, 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是需要细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认可他的努力。鲁迅先生有句话:“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尊重和爱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 教师有了爱, 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由衷地欣赏、赞美学生, 需要教师学会从多个角度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用发自内心的喜悦感染、打动学生, 使其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当学生取得成功时, 他期待的是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赞许。当学生受到挫折时, 他细小稚嫩的心灵需要教师的理解和抚爱, 这时, 教师如果给予热情的关怀和帮助, 会为学生指出成功的方向, 从而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二是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象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那些学习热忱较低, 学习成绩差的就成为了后进生。他们的成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基础较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等。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 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老师应放下架子亲近他, 敞开心扉, 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 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 用情去感化他, 用理去说服他, 从而促使他主动地认识并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有的学生, 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有的学生可能生活在单亲之家中, 这就需要教师充当起母亲的身份, 给孩子以支持, 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三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学校里, 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他们的考试成绩。在今天以考分为重的各种压力之下, 教师也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成绩的高低来区分学生之间的差异, 这无形中就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心理上的阴影, 对于学生自身个性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作为教师, 应该明白“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的道理, 每个学生发展的契机和条件都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注意从细节上做起。从语言、眼神、手势等诸多细节上对学生一视同仁, 不要让学生感到受排挤, 受冷落, 从而形成自卑或自暴自弃的心理。

爱就是教育, 教育就是爱, 爱是一种艺术。的确, 师爱像滴滴甘露, 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 师爱像融融春风, 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摘要:班主任只有全身心地爱学生, 时时刻刻地眷恋着学生, 学生才会有你这个老师。爱得深、切、诚, 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 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 才能洗涤他们心底的沉淀与污秽。做一个有爱心的老师。做一个懂得爱学生, 真心爱学生的老师。

教师关爱学生成功案例 篇8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必须要有爱心和耐心。有了爱心,就有了耐心。尽管工作繁忙,累得无暇休息,无暇娱乐,甚至逛街购物都挤不出时间;尽管教育孩子十分操心,而且操碎了心,有时让你哭笑不得,有时让你气得发疯,但你必须忍耐、忍耐,再忍耐。静下心来想一想,他们是不懂事的孩子,就不必大动肝火,一切风平浪静,一切都会水到渠成。曾经,我接了一个差班,出奇的差。刚接手,就有人向我透露,这个班有十几个学生不同凡响,全年级的后进生集中在一个班,家长经常打电话告状课堂纪律乱糟糟的,课无法听下去,强烈要求换老师。这个班绝非等闲之辈所能控制,成绩差,纪律差,品德差。着急吗?怎能不急!生气吗?焉能不气!凭什么要我接这个烂摊子?谁受得了?有些事,不是你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就不做;喜欢做就做,不喜欢做就不做。我无法选择学生,我只好选择接受,选择改变目前状况的方法。当我静下心来,走进后进生,靠近后进生的时候,爱心竟悄悄地生长,像甘露一般滋润着他们的心灵,同时也浸湿了我的心田。班上有一个小顽童名叫赵宏军,长得很胖,平时不爱运动,连体育课都东躲西藏,就是不肯上。男生不爱体育课,真是少见。一日,又到体育课,他又开始磨磨蹭蹭,迟迟不肯下楼。我催他快点,他竟指着桌上的数学作业毫不客气地说:“我要做作业,你烦死了!”这个学生平时说话一贯冲头冲脑,火药味特浓,不论是谁,一视同仁,好像全世界都欠他什么。那一次,我真的被他惹火了,那个火气“噌”的一下子蹿了上来,无法控制。一番好意得到如此下场,心有不甘。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抓住他的衣角,不知哪来的力气,一下子将其拉出座位。让他重新说话,让他向我赔礼道歉,并责令他立刻下楼上体育课,好好锻炼身体。他见我如此顶真,只好乖乖地去上体育课。对此事,我认为教育孩子要明白大是大非,改顶真就得顶真。

教育要给所谓的“失败者”以尊严,这是对他们的宽容和鼓励;给成功者以尊重,这是对他们的敬佩和赞许。有人曾说过:“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我无可奈何,整天不是看着他,就是叫他跟着我;不是和他讲道理,就是辅导他学习。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吊儿郎当的习气收敛了不少,反而对我多了一些尊敬和感激。后来,我在他的作文中看到:“陈老师严厉时像一头母狮,让人吃肖不得;温柔起来像妈妈,又叫人感动不已;说起话来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训起学生一套又一套;对待后进生,慈眉善目,让你不得不佩服。”得到他如此评价,所吃的苦,所受的气就像一缕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在所谓的“后进生”的心灵深处,你给他一粒温暖而充满信任的种子,他就能荘壮地成长。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

教师关爱学生演讲稿 篇9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在同龄人中,我没有靓丽的外表和时尚的服饰,但我是学生眼里最美最美的老师;我不想苍白空洞的说我为教育事业做了些什么,但我敢说我来是一步一个脚印,以我的满腔热情无微不至地关爱我的学生。正是这份真诚的真挚的无私的深沉的爱,我教的孩子能快乐成长,我的教师生涯也充满阳光和快乐。再多的辛苦劳累在孩子们纯真的笑容之下烟消云散,无影无踪!我喜欢这样一首小诗:“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隽永/那就是师魂/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拥有同一颗火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博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撒播着希望……”当初,我把它工工整整地抄在我日记本扉页上的时候,“用爱撒播希望,用真诚对待学生”便成了我无言的承诺。

一句很简单的话语,真的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它包含着浓浓的师爱。马尔克姆·戴尔凯夫是一位职业作家。小时候是个很胆小害羞的孩子,没有信心,没有朋友。但是,老师布劳斯太太的一句评语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在一次作文中,老师给他的评语他永远都忘不了——“写得很好!”这句话极大地鼓舞了他的自信,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从此,他开始了自己成功而又充实的一生,并且也热情的鼓舞自己身边的同事、朋友。“在我读到这四个字之前,我一直不知道我自己是谁,也不知道将来我能做什么,”戴尔凯夫说,“直到读了布劳斯太太的评语,我才找到了信心。那天回到家后,我又写了一则小故事,这是我一直梦想着去做却不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之后,在读书的业余时间,他又写了许多小故事,每一次他都把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交给布劳斯太太。而布劳斯老师对这些稚嫩的作品则给予了鼓舞人心的、严肃而又真诚的评价。“她所做的一切恰恰是当时的我所需要的。”戴尔凯夫说。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虽然没有人能左右我们的命运,但是老师、朋友的一句重要的话语有时就如同人生的一颗启明星,温暖我们心灵的港湾,照亮我们前行的路程。优秀的教师就是一团火,一座丰碑。能给人以示范,给人以热情,给人以动力!。

我自己也遇到过很多鼓励我的老师和朋友。小时候,我转学到一个陌生的学校,特别自卑,但是班主任刘老师给了我热情的帮助和真诚的关心,经常鼓励我,说我是个听话的好学生,是个很用功的学生,是个很有潜力的学生。就是在我中考之前没有信心的时候也鼓励我:“哀兵必胜!你会成功的!”结果我不负众望,考了全校第一的优异成绩!还有很多家长朋友,都给我很多的鼓励和很高的评价!“你是个优秀的老师!”“你有一颗真诚的爱心!”“我的孩子放在你的班里很放心!”我听了真的非常欣慰和自豪!记得有人曾说过:“我曾想做一个伟人,但没有成功;后来我又想做伟人的妻子,业已失败;现在我想通了,我要做伟人的老师。”看着孩子们一拨一拨在涓涓细流的浇灌下健康成长,我由衷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幸福,感受到真诚无价的甜蜜。

所以我在和孩子们相处中,更多的是他们以热情的鼓励和殷切地期望!表扬他们的优点,赞美他们的.闪光之处,用美好的语言激励他们,用真善美的故事启发他们,快乐洋溢在孩子们的脸上,幸福荡漾在他们的心头!

晚会致辞 领导讲话 慰问贺电 年度工作计划 个人工作计划 工作汇报 思想汇报 汇报材料 心得体会 调研报告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政府报告 考察报告 述廉报告 竞聘演讲 就职演讲 爱国演讲 比赛演讲 个人事迹 事迹材料 申报材料 活动策划 工作方案 法律法规 和谐社会 思想宣传 反腐倡廉 xx大 申请书 党会发言

我曾经讲过xx的故事,xx是个一生下来就裂唇的可怜的孩子!她肯定:除了家里人,没有人会爱她。二年级时,xx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老师长得很美,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她、尊敬她。但xx觉得没有一个人比她更爱伦纳德夫人。因为这里有个不一般的缘故——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一次耳语测试: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耳,然后老师在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复述一遍。可xx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她不愿把这事说出来,以免被人嘲笑。早在幼儿园时,xx就发现没人注意你是否真正捂住耳朵,而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测验时,xx都假装用手捂住了耳朵。这次同往常一样,xx又是最后一个。她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一般会说“天是蓝色的”或者“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

终于轮到xx了。她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然后,悄悄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她静静地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她的心田,抚慰了她那颗受伤的心,这句话改变了她对人生的看法。这位美丽而亲切的老师轻轻地说:“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这短短的一句话,给了一个常受嘲弄的残疾儿童以震撼内心的巨大的欢乐和生活的勇气,xx从此不再孤独,不再自卑;因为她知道自己最爱的老师也爱自己!乌申斯基说:“教师是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对每一个孩子我们都应该耐心、细心。对于每一个孩子我们都应对他们充满希望,真诚地爱着他们,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的女儿或者儿子,把浓浓的师爱化作每一个孩子心中最美的云彩,一定会有更多的奇迹和惊喜。人生因为事业才显示生命价值。我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我将继续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分分秒秒地珍惜宝贵的时间,真真切切地爱着所有的学生,踏踏实实地做着该做的工作,这,就是我的平凡人生平凡路。套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句名言作为我的结束语——一个好老师的生命是应当这样渡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也不因误人子弟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骄傲地说:我把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孩子。

中学教师关爱学生思想总结个人 篇10

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我们的工作承载着社会和家庭太多的期望。我理解的责任就是把自己该干的干好。含义很简单,但做起来却一点儿也不轻松。

首先,我教给孩子的是团队精神。我们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会合作。班级是每一个孩子理解集体的开始,集体可以让他们明白协作的重要。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我都动员孩子们积极参加,为班级争光。在一次次拼搏中,孩子们理解了团队的含义,理解了团结协作是团队精神的核心。

其次,我教给孩子竞争的理念。现代社会,需要协作但也离不开竞争。我班里的单亲孩子很多,家长的补偿性的溺爱造成了他们办事疲沓,缺乏热情的性格。我结合学校的三大习惯养成教育,针对性地在班里组织各种小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我们新学习一篇课文时,我会建议男女生比一比,看谁读得好。如果学习古诗,我会提出看哪个小组先背过。获胜的更有信心完成后面的任务,失败的憋着一股劲在下面的环节等着对方。就这样,你追我赶,形成一股积极向上的风气。

第三,训练优秀能干的班干部、小助手。想到他们已经进入四年级,有能力自治了,我就在班里选拔了一批既有能力又认真负责的小干部。选出来以后,我根据他们的专长和兴趣给他们分配任务。比如,我安排画画好写字好的梁惠琼同学,负责班里的黑板报;分配认真仔细的王舒羽担任数学课代表,负责收发作业。然后分别指导他们寻找工作重点难点,指点他们解决的办法。然后,就放心大胆地让他们各负其责。当然也不能少了教师的监控。有一次,某个班干部处理问题态度蛮横,其他同学不愿听她的。我找到她耐心的开导她,使她明白了不光要有为班级同学服务的决心,还要用同学们愿意接受的方法和态度。

第四,教育学生感恩。通过“保护生鸡蛋”、“回顾成长故事”、“为父母做一件事”等活动,让学生体会父母恩情,从而教育学生感恩父母的养育。我还利用班会课,利用每月的月评价班会,学生谈谈自己最近有哪些方面的进步,养成什么好习惯,并让他们思考是谁帮助自己进步。学生们谈得很多,从父母家人到同学老师,再由身边的人发散到各行各业。让学生们明白,时时都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

教师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篇11

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

教师与学生在道德人格和法律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处在教育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应该有主动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教师为了未来而教,学生为了未来而学,师生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必须互相尊重。尊重人格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独立人格。作为教师,应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尊重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尊重了学生,反过来也会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才能建立、才能牢固。尊重学生也是种恩泽,学生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尊重父母、兄弟姐妹及周围人,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和谐。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教育的起点与前提。每个人带着不同的基因来到这个世界上,在不同的环境、经历中拥有不同的性格能力,即所谓的个性。每个人的语言、逻辑数学、空间、音乐、美术、身体运动、人际交往及自我认识方面的能力各不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点,这就是差异。只要使学生特长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只要使学生能视老师为父母,视学校为自己的家,他们就能心情愉悦地去做好每件事,就能在做好事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教师要辩证地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仔细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发展水平,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等有偏差的学生,要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晓之以理,给予改正过错的机会,要有耐心地积极教育和等待。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以鼓励,激发其积极向上的愿望,这不仅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给了学生反思自己行为的时间和悔改的余地,而且能表现出教师宽大的胸怀和巨大的智慧,也必然会赢得学生的拥戴。

三、尊重学生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及班级事务的决策上,应师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即使学生的见解有偏颇,也应耐心地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尊重学生,师生成为知心之友、忘年之交,可以使学生在信任中奋起,在温暖中敞开心扉。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人,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也要尊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谆谆告诫青年教师:“在我们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学习——这并不是把知识从教师的头脑里移到学生的头脑里,而首先是教师跟儿童之间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影响学生内心世界的时候,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是相辅相成的。以尊重学生为名对学生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是教师失职的表现。严格并不是单纯的严厉,更不是惩罚。严厉要与善良相结合,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批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对他还有充满人情味的关切。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只要我们提高了认识,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够做好。

四、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意愿

每个人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都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积极的兴趣是学生学习和探索新鲜事物最重要、最持久的动力,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先决条件。优质的教育应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并保持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为一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教师尊重学生的意愿,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以教育为职业的教师,必须掌握教育规律,不断创新,不管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做到尊重学生。学生最喜“异想天开”,有的会做出一些超自己能力的事情,有的遇事好发议论、好表现,有的还会“别出心裁”,提出许许多多“越理犯规”的建议。这时,老师应因势利导,而不能批评甚至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一些正当合理的良好愿望,哪怕这些愿望有时显得有些“不合时宜”,高明的教育者也不应漠视,更不能贬损,而应该予以充分重视与关注,并适时鼓励,以保护学生的积极进取之心,进而激发其潜能,为教育的成功提供保障。尊重学生本身包含着对学生的浓浓的爱,成功的教师就是以一种爱心去尊重学生、感化学生,给学生添加滋养心灵的营养。只有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才能在教育中变无法为有法,才能产生千变万化的教育机智,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上一篇:最美是感恩作文800字下一篇:五数教研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