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课时教案

2022-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教案是教学设计的文字表达形式,直接体现着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教案是教师落实教育思想、实施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计划的总体方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体育课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体育课课时教案

体育课教案编写的繁与简

【摘 要】在中小学日常教学工作中,教案的编写是一项繁琐且重要的工作。教案的编写是为教学服务的,教案编写是否有助于教学,是否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在教案编写字数的多少和长短,而在于教案编写是否科学合理,即教案编写应繁简结合,既突出重点,又照顾全面。

【关键词】体育课;教案编写;繁与简

中小学体育课程正常课量设置一般为每周16至18节,部分学校体育课量设置每周超过20节甚至更多,平均每天三到四节课。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里,一份体育课标准教案的字数基本在1000字左右,再加上专设的表格、图示、图形,完成这样一份体育课教案至少需要一到两节课的时间,如果每节体育课都按照这样的样本教案去上课,教师的工作强度非常大,也无法长期坚持。因此,体育课教案的编写就需要改革,即繁简结合,这样既突出重点,又照顾全面,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发挥更好的效率。

一、体育课教案的繁写

所谓体育课教案繁写即体育课程标准教案,一般分为以下几方面:

1.开始部分

这里面包含课的目标,课堂常规,准备活动,教材选用等。

2.中心部分

主要包含课的顺序,时间分配,课的内容,重点难点,各项活动的运动负荷,活动注意事项,教师的指导与练习方法等。

3.结束部分

主要是放松活动,小结讲评本课;器材准备,全课密度,基本部分密度等。

以上三个部分里,教师在编写教案时,每一项都要写出详细内容,这里只举一个小例子:开始部分里有一项是准备活动,体现在教案中时,要求教师写出准备活动(如徒手操)有几节,每一节的名称及每一动作的名称,为何设计这几节以及每一节的负荷等;在负荷里又包含了次数和时间等。

在中心部分里,学生的练习队列,活动队形都要用图示表现在教案里;再细的话,所要学习运动项目的身体运动轨迹,也应用体育运动术语及图形线条显示在教案中。

理论上讲,体育教案按这样标准要求编写,教师严格按照教案去上课,确实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同时也能起到体育课标准示范作用,特别是对刚走上体育教师岗位又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来讲很有必要。但是,对于有了一定时期体育教学经历和经验的教师来说,每节体育课教案都要如此繁琐去编写的话,既不现实,也很难做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除了教案编写以外,还有许多其它的东西要写,比如教学进度、教学计划、听课记录、课后小结及各类总结等。更重要的是体育教师因职业特殊性,除文字教案备课外,各体育项目的身体运动训练不可或缺,这也是体育教师备课的另一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每天三四节的课量后再去编写以上如此繁琐的标准教案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有繁有简科学合理地编写体育教案势在必行。

二、体育课教案的简写

体育教师在具备一定的教学经历取得一定教学经验以后,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促进提高教学效率,教案除了部分按标准编写外,一部分应该从简编写。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科书里,教学内容大体分成了几类,第一类:身体形态,基本体操,走跑、跳跃、投掷类游戏;第二类:技巧与器械练习,球类游戏,角力游戏;第三类:韵律游戏,武术系列;第四类:体育基础常识。在这些项目中,我们很难说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这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适合本学校体育设施实际便于开展的体育项目,我们备课时可以从繁编写;而不太符合本学校现状但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体育项目,我们可以从简编写教案。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照顾到全面,避免了死搬教条,提高了课堂效率。如何简写体育教案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直入主题省去细节

在体育教案的开始部分里,只写出课的目标,准备活动名称即可;至于队列,师生互致问候,准备活动做什么,做多少节,做多长时间,每一节操的运动术语,体育教学常规里都有规定,除有特殊情况,基本变化不大,可以省去。

2.图示省略

在体育教案中心部分里,标准教案要求对学生队列,所做运动项目的身体活动轨迹都标出图示,这很费时费力,且在有些项目上作用不大,教案简编时可以省去这些图示。

3.中心部分的简化

体育教案编写的大部分内容在中心部分,特别是对所要学习的某项运动动作分层次分重点地作详细描述,在简编体育教案时,这些可以基本省去,只写出项目重点和难点,指导与练习所采用的方法即可。

4.结束部分

在结束部分里,主要是放松练习要做的运动项目,简编教案时只写运动名称,而不再对该运动项目作细致分析;至于本课内容小结,评比教学效果,课后小记等亦可省略。关于课后小记,不是每课必写,而应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后,或者某项运动的学习有新意有突破并认为有必要时才去写出心得体会即课后记。这样在教案结束部分编写时,只需几十字就行。

三、结束语:

当然,我们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案的编写还可以探索其他有效方式,教案繁简编写的比例搭配也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以及体育教师个人实际情况而定。总之,体育教案的编写是为教学服务的,无论教案的标准编写和简化编写,都是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而进行的探索和改革,只要这些探索和改革经过教学实践检验后证明是有效的,我们就应努力去尝试,去创新,这样才能使体育教案编写不流于形式,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实际,从而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效果。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市第二十一中学)

作者:赵永强

第2篇:新课程理念下对体育课教案设计的思考

在“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2000年中国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又先后推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小学和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此次课程改革,从指导思想和内容框架方面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体育课怎么上?体育课上什么?学生要学什么?学生怎样去学?新课程理念下体育课教案怎样设计?这些问题都是新形势下体育教师急需解决的,本人就新课程理念下对体育课教案设计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一、要给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

体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教案与实际上课过程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很多时候教师在教案设计中为学生设计了很多条条框框,但是在实践上课过程中,这些很难面面俱到,这就导致了课前设计得越多,课上学生自由空间就越小,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案的设计内容上不要过于详细,形式上不易繁琐,结构上不要过于封闭化和程式化,而是要体现出内容上的概要性、形式上的模糊性、结构上的不确定性,留有一定的空间,以适应新情境、容纳新内容、确立新策略,为教学中师生间的互相共振、互相新知、互相建情留有余地。这样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随课堂情景的不同随时改变原有的设计,适应新的情境,实现动态生成。

二、要有多项选择的设计

传统的教案设计是:教师设计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练习方法,在程序化的表格中书写教案,每个程序中的内容基本大同小异,没有体现教材的特点,导致了一学期的教案千篇一律。在课改以后就要求教师在写教案时,要努力跳出传统课堂的程序设定模式,充分估计学生在练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确定好重点、难点、拓展点,学生可能在什么地方出问题,怎么引导、采用什么方法能较准确获得反馈信息,通过观察表情、个别提问、现场演示、集体讨论等,设计出多角度、多层次的策略菜单,以便在课堂中能迅速调用。这样即使出现打乱教案的现象,也不会太紧张,可以因势利导,耐心细致地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三、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

设计教案时不能只有教师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过程,而是要考虑学生的学情和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的双向设计。师生互动、师生互补,更多的要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以促进“怎样有效地学习”为主,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在教案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互助学习”的“生本角色”。

四、要体现教师自己的个性

我从事多年体育教学工作,体育课教案也写了很多,教案的设计也借鉴了很多,改来改去,最终发现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好教案,教师在借鉴他人的教案设计时,要从自身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结构出发,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选择、开发、组合,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对学生了解的情况下设计具有个性特色的教案。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教案应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它不再是课前的一锤定音,而是一个在课前不断改进,课后日趋完善的动态生成过程,对于体育教师是一个真实的“设计—实践—反思—完善”的专业化成长的过程,知易难行,这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努力、探索和改进。

作者單位:甘肃金川集团公司第六中学

作者:刘 莉

第3篇:传统体育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的比较和分析

摘 要:通过对传统体育教案和现代教学设计的概念、设计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倡导教师引用现代教学设计,来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快速提高。

关键词:传统体育教案现代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理论引入国内已有20多年,教学设计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终于有了现在新型教学设计的推广和应用,但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依然严重束缚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使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应用的重点还停留在强调双基上,技术动作的重点难点的处理与教学方法的改进上,出现了“新瓶装旧酒”的尴尬局面。

笔者试通过对传统的“三段式”体育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的比较和分析,使教师在教学中能更好地掌握和使用现代教学设计技术,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形成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思想、新理念,构建现代教学观念,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服务。

一、传统体育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分析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案是实施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案,设计的依据是体育教学大纲,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突出“双基”的发展。其设计程序为:1.教材研讨,学生情况了解;2.确定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步骤;3.确定教学组织形式、队形和场地器材的安排;4.确定各部分时间安排、运动负荷、课的密度、心率曲线图的设计;5.教学反馈和教案的完善。其主要的设计形式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场地器材的安排,安全措施安排,知识点,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以及各部分时间、运动负荷的安排、运动负荷预计和课后小结。从准备到结束部分,涵盖练习的内容、队形的编排、组织的形式、练习的形式和步骤、讲解示范的方法和步骤、教材的重点难点、错误纠正的方法和步骤、辅导形式和方法、课的小结。一直以来体育教学都沿用着这种刻板的前苏联教学模式。

现代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育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的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修改方案的一个过程。当前比较权威的教学设计概念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该定义与张祖忻、史密斯、雷根、皮连生、何克抗等专家所提出教学设计概念的观点大体一致,即他们都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如何编写目标、如何进行任务分析、如何选择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如何编制标准参照测试等。教学设计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

一般来说,可以从学习理论的角度将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划分成三代: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第一代教学设计(简称ID1)、基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第二代教学设计(简称ID2)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第三代教学设计(简称ID3)。在具体的教学设计实践中,应当对各种理论和方法取长补短,还要考虑教学系统外部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教育理念的改变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当然不能什么都建构主义,过度地强调建构主义,忽视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同样会带来不少问题。现代教学技术就是这三代教育技术优化组合。

现代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是:1.前期分析,包括学习背景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和学习任务分析;2.制订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实施教学的依据,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3.制订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解决怎么样实施教学的整体方案,具体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学方法等内容;⒋教学媒体的选择、组织和设计;⒌制订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⒍试行教学设计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价,对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完善。

二、传统体育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的差异分析

1.教案设计与现代教学设计的理念不同。传统体育教学观念认为:体育知识技术是客观的,可以传递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体育知识技术的容器;教学是教师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技术的过程;注重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注重体育教学组织的规范。而现代教学观念认为:体育知识技术不是纯客观的,是学生与外在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明确学生是有生命意识、社会意识、有潜力和独立个性的人;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体现教与学之间的对话和交往,注重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注重教师的诱导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向学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教案与现代教学设计对教学目标要求不一样。传统体育教案的体育教学目标是由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大纲规定了教学任务的上限,教学中不能超纲偏纲,教师没有创造发挥的余地;教学目的的表述也较笼统,操作性不强,教师较难把握;教学目的以教师为教学主体,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即所谓“双基”。

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来表达目标,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标准设定教学任务的下限,教师具有较大的创造发挥余地;教学目标在表达上也更具体,可操作性强(例:“领会”目标层次可供选用的行为动词有分类、叙述、解释、鉴别、选择、转换、区别、估计、引申、归纳、理解、举例说明、猜测、摘要、改写等);教学目标以学生为阐述主体,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即三维目标)的统一。关注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无论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学效果的测验与评价,都考虑学生的心理需要,注重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力争使学生在愉快、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中掌握知识,培养和发展能力。

3.教学分析内容不同。体育传统教案中,分析的重点是教材、教法和教学重点难点。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观念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首先应关注的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订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对学习背景、学习需要、学习者、学习任务进行分析。

4.教案设计与教学设计运用教学策略的侧重点不同。传统教案中,侧重传授的策略和帮助学生掌握的策略,媒体选择以传统媒体为主,强调技能训练和知识的掌握。在现代教学设计中,侧重学法指导、情景创设、问题引导、媒体使用、反馈调控等策略,媒体更加丰富,除传统媒体外,还包括多媒体计算机、因特网等,强调知识、技能、方法、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统一。

5.教学效果评价不同。传统体育教学中,主要通过考试来测量学生掌握的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程度。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手段,侧重测量知识的掌握情况,强调知识体系的掌握,较难体现价值取向。在新课程中,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的目的是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态度、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强调元认知,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评价更体现了一种价值观。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现代教学设计比传统的体育教案设计更加完善、更加合理,在强调目标实现的同时兼顾教学过程,突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更符合时代的需求,因而提议教师在教学中学习运用、改进提高、熟练完善现代教学技术,摒弃原体育教案的不足之处,使现代教学技术理念走进体育课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姚庆阳

第4篇:一年级下册体育课教案第一课时

一年级下册体育课教案(1)

学习目标:了解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学习内容:体育常识、室内活动

第一部分 体育常识:课堂常规:

教学重点:理解课堂常规的意义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

组织教法: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挂图,启发学生思考“图上画了什么?”

2、学生互相讨论,议一议挂图内容。

3、出示课题:课堂常规

一、传授新知

1、教师讲解什么是课堂常规?他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课前常规、上课常规、下课常规)

2、教师讲解体育课堂常规的主要内容。

① 必须穿运动鞋上体育课。

② 在条件许可时,应穿运动衣裤上体育课。

③ 上课前应取下衣服上的纪念章、校徽,口袋中不能放小刀、铅笔、剪刀、钥匙等尖锐、坚硬的物品。

④ 在体育课前二三分钟到达规定的地点,准备上课。

⑤ 体育课中要主动配合教师,遵守课堂纪律,有秩序地做练习,不哄闹,不做有危险的动作。

⑥ 爱护体育器材,按教师的要求搬运和发放器材。下课时要清点器材,及时归还体育室,避免损坏或遗失。

⑦ 下课前要整队,认真听取教师或同学对课的小结。

3、分组讨论、交流各自遵守课堂常规的情况。

4、教师根据本课内容,出示几道是非题,指导学生分组讨论。

二、巩固新知

1、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小组讨论。

A 说一说,为什么要建立体育课课堂常规?

B 议一议,体育课课堂常规有哪些主要内容?

C 你在平时做到了哪些?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2、学生开展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第二部分 室内活动:分左右

教学重点:理清左右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分清哪边是左哪边是右

组织教学:

1、教师带领学生做辨别左右方向的游戏。

2、学生自我判断教师提出的方向,认清左右方向及身体的左右部位。

3、教师讲解、示范动作,引导学生观察。

4、学生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跟随教师模仿练习。

5、初步掌握动作后,打乱顺序,随意提问,提高学生的快速反映能力及快速辨别左右方位的能力。

6、集中思想,开动脑筋,快速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方位,并做出相应的完整动作。

第5篇:二年级体育教案-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 全国通用

体育与健康课时计划

年级

二年级

人数

40

日期

5.14

执教

班级

8

组班形式

自然班

周次

14

课次

41

内容主题

投掷:持轻物掷远

4-3

综合活动:移植小树苗

10-4

重点

快速挥臂

难点

出手方向

学习目标

1.

学会持轻物肩上挥臂投掷的方法,并能做到快速挥臂

2.

增强学生的上肢力量,协调性和灵敏性

3.

通过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相互协助的精神和集体意识

课序

时间

学习内容

运动负荷

教与学的活动

组织队形

次数

时间

强度

1’

4’

17’

课堂常规

热身活动:

1.

热身小游戏:

小鱼儿游啊游

投掷:持轻物掷远

4-2

1.

向下掷反弹球

比一比谁的声音响

2.掷海绵板

a.一板距离

b.两板距离

1

7~9次

10

~12次

5~6

2’30

1’

4’

2’

◎师生问好

◎宣布课的内容

◇积极投入,认真听讲

☆精神饱满,充满自信

◎教师语言指令

◇学生听教师提示练习

☆活动充分,快乐参与

教师示范讲解

◇学生小组练习

☆快速挥臂,掷板声音响

◎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两人一组练习

一人持板背对,一人投掷,3次轮换

◎师巡视指导

☆肩上屈肘,快速挥臂

◎师组织学生两排

散点

散点

一人一板

散点

两人一组:散点

两列横队

10

2’

1’

3.投过一定高度的横绳

4.快速投板

综合活动10-4:移植小树苗

1、

种小树苗

2、移植小树苗

3、收果实

放松

放松操:

《幸福你就拍拍手》

总结

下课

3~4

3

1’

5’

2’

◇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快速挥臂,反应迅速

组织学生面对面排成两排

师讲解比赛方法,要求肩上屈肘投出

师持板在两队伍中快速跑过

◇学生集体练习

☆快速挥臂,学会观察,懂得谦让,防止碰撞

◎师创设情境:我们一起来种树

◎讲解游戏方法

◇学生小组比赛

◎师评价,宣布获胜队伍

◎引导学生第2次及第3次练习:小树苗长大了,我们要把他移植一下

◇学生再次比赛

◎总结,宣布获胜队伍

☆积极参与,不抢跑,不越线

◎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练习

◇跟老师一起放松

◎总结本次课的情况

☆认真听讲,参与评价

面对面两列横队

散点

场地器材

海绵球

若干个

海绵板

41个

呼啦圈

8个

安全保障

1.

选用轻便安全的器材

2.

平整的场地

3.

充分的热身准备活动

4.

进行投掷安全和关心他人的教育

课后小结

本次课基本上达到了预期效果,练习次数,密度也基本符合课前预计。课堂氛围较好,但是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方便不够,以后教学中应多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预计

练习密度

强度

全课

内容主题

中等强度

50%

37%

小结

下课

放松:

幸福你就拍拍手

综合活动:

移植小树苗

快速投板

投过一定高度横绳

第6篇:01《体育概论》第01课时教案(引论)

第01课时(引论)

一、导入新课:(开学第一课,提出教学要求)。

1.体校中专生必须要有所了解的专业基础课;

2.“3+2”升学考试必考的科目(详细说明);

3.教学过程中要求做好课堂笔记(格式规范,时间、课次,与作业本一起交)。

4.平时成绩10%(出勤);课堂笔记15% (规范);作业15%(准时、质量);闭卷考试60%。任何一项成绩不及格,不计算总成绩。

二、传授新知:

1.研究对象:

从宏观上从宏观上、整体上来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2.学科性质:

体育概论是一门社会科学。按照研究对象可将科学分为3大类:

对象—自然—自然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

对象—社会—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

对象—思维—思维科学(数学、逻辑学、心理学等);

体育概论属于那一类?(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学科知识进行推演,而后由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行评价,提高学生演绎与归纳水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门课程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它处于较高层次,与《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和《群众体育学》之间的关系相当于总论和分论的关系。

3.学科基础:

哲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把握学科观照的视角)。

4.结构体系:

概述——论述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 学科基础。

历史——探讨体育现象的起源、概念和历史发展规律。

现实——研究体育的本质论、价值论、目的论、过程论、制度论。

未来——展望未来社会的体育发展趋势。

科学与研究——介绍体育科学形成、发展和趋势。

5.目的意义:

树立体育观念;指导体育实践。

三、课堂小结:

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点明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基础、结构体系和目的意义。

第7篇:课时教案

课题:角色绑定

周次:教学目标:

掌握角色的绑定技术,能够完成基础的角色绑定。 教学重点:

1.绑定中各种约束关系的运用

2.属性的创建和关联

教学难点:

课时数 脚的绑定和手的绑定

教学过程:

1.掌握骨骼的相关知识,学习人体骨骼的架设。

2.学习躯干骨骼的绑定技术。

3.学习四肢以及头部的绑定技术。

4.学习IK的运用。

5.学习脚部和手部的绑定方法。

6.学习控制器的关联和总控制器的制作。

7.学生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绑定。

8.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制作。

作业布置:给先前完成的模型绑定。

第8篇:课时教案

课题:Maya角色动画的学习

周次:教学目标:

学习并掌握角色基本运动的知识,熟练运用相关工具完成角色走、跑、走-跑-跳、砍树的动画制作。

教学重点:

1.角色的基本运动规律

2.角色的走、跑、跳的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对走、跑、跳的相关细节的掌握课时数

教学过程:

1.学习人走路、跑步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了解运动的姿势以及时间的把握。

2.使用maya调人的走路动画,着重掌握脚、重心等的运动规律。

3.使用maya调人的跑步动画,着重掌握脚、重心等的运动规律。

4.将前面所学知识串联,进行“由走转跑再转跳跃”的动画学习。

5.学习角色砍树的动画的学习,进一步掌握角色动画的相关知识。

6.个别指导过程

7.完成后提交作业

8.总结

作业布置:完成走路、跑步、跳跃的动画的练习

第9篇:四单元课时教案

四单元:认识图形

(一) 第1课时:认识物体

教学内容:教材第

34、35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八的第

1、2题。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表面的特征;再从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分类,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并能辨认、拼组。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都来自农村,所受学前教育较差,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还不够清楚明了,对它和立体图形的关系更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实际操作有着很高的积极性。所以我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动手去实际操作,这样能够带动学习气氛。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导语: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看有哪些礼物?向大家介绍一下。(引导学生说出物体的名字。)

2.提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物体。(板书课题:认识物体。)

二.新课

1.活动一:分一分。

(1)桌面上有许多这些物体,摸一摸它们,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跟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引导学生通过“看、摸、比”发现不同,并引导学生说发现。)

(2)刚才小朋友发现了很多不同的地方,那你们再想一想,能不能把他们分分类?(引导学生分类。)

(3)谁来说一说你们组分了几类?怎么分的?(引导学生说出几种不同的分类情况。)

(4)我们来听听这个小组是怎么分的?(找出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来分类的小组。)

(5)你们组分了几类?你们组把这一类(正方体)举给大家看看。这类有些什么?(指导小组成员示范、介绍。)

(6)他们把这些方方正正的物体归为一类,我们给这类物体起一个统一的名字吧!(引导学生认识正方体。)

(7)请你们举这一类(长方体)给大家看看。这类有些什么呀?我们也给它们起一个统一的名字吧!(引导学生认识长方体。)

(8)我们来看这一类。这类物体都是什么样的?像个圆柱子(学生语)。那我们就把它们叫做„„(引导学生认识圆柱。)

(9)最后一类有什么?哦!这一类都是圆圆滚滚的球。(引导学生认识球。)

2.活动二:认一认。

(1)现在请大家看大屏幕,电脑把这四类物体的形状画出来了,你们还能认出它们吗?我们一起来认一认。(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辨认物体模型。)

(2)小朋友学得很认真。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我们请四个小同学来扮演这四个伙伴。(找四名演员,其余学生在桌上找出各自的好朋友,并举起手来,以示响应。)

a.他演谁?(长方体)他的朋友在哪里? b.你演谁?自我介绍一下吧。(正方体) c.你演谁?(圆柱) d.下面该谁出场了?(球)

(3)小朋友,你们真能干,都找到了好朋友。那你看看我们周围,还有哪些东西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呢?你可以站起来看看,下位去找找,找到了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听。(学生下位寻找教室周围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3.活动三:记一记,想一想。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让学生闭上眼睛按教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教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

三.课堂作业 必做题:

1.做“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较稳固。

2.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袋子里的物体,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八的第6题,问:这些图形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在教材上完成。

选做题:回家了找一找你身边的这些物体,把他们的特点说给家人听。

四.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和谁成了好朋友?(引导学生小结)

小结: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好朋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朋友,大家去找找它们吧!

五.家庭作业:

1.练习八的第

1、

2、3题。 2.完成《优化设计》作业有关练习。 板书设计:第1课时 认识物体

第2课时 拼搭

教学内容:教材第

35、36页例

2、例3及“做一做”,练习八的第

4、

5、

7、8题。

教材分析:“有趣的拼搭”是一次综合与实践活动,教材一共安排了“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 数一数”五项活动,意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一方面加深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的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都来自农村,所受学前教育较差,对平面图形的认识还不够清楚明了,对它和立体图形的关系更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实际操作有着很高的积极性。所以我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动手去实际操作,这样能够带动学习气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拼搭等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判断能力及想像力。 3.使学生了解几何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态度,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点难点: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和曲面的区别。 教学准备:ppt课件、积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了认识物体,请大家回忆一下,学了哪些物体?(学生说,教师依次贴出四种立体图形。)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动手玩“有趣的拼搭”游戏。希望同学们在拼搭的活动中能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发现新知识,得到新体会,获得新乐趣。(板书课题:有趣的拼搭)

二.授新

1.开展“拼一拼”的活动

(1)师:取出你们的积木,小组合作,分别用几个相同的物体拼一拼,看能拼什么。小组完成后推荐一个展览作品,并说明用了怎样的积木拼的。

(2)小组开展“拼一拼”活动。 (3)交流、展示、学生评价。

(4)小结:大家非常聪明,用积木拼成了大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5)及时巩固:完成第35页“做一做”。 2.开展“搭一搭”的活动

(1)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对各种物体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请大家当“小小设计师”。每个组的同学先集体讨论,然后大家动手,用桌子上的材料搭成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作品,比如动物呀、交通工具呀、房子呀等等。比一比哪个组搭的东西既有趣又好看!比一比哪个组搭的东西最高。

(2)小组开展“搭一搭”活动,教师巡视。

(3)讨论、交流、展示:你搭的是什么?用的是什么物体搭的?为什么用这些积木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这些物体在生活中的应用。)(4)评选优秀设计师。

3.开展“数一数”的活动

(1)师:小朋友们拼搭的东西真有趣。现在老师请大家数一数,在你拼搭的作品中各种物体各用了多少个?

(2)小组开展“数一数”活动。

(3)出示教材上练习八的第5题中的图形,要求学生看图说说:搭出的图形像什么?是用哪些形状的物体搭成的?数一数,各种形状的物体各有多少个?

三.课堂作业

必做题:练习八的第

4、

5、

7、8题。

选做题:回家了自己搭拼一个有趣的拼组图形,看谁做得漂亮。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能拼搭出很多有趣的图形,希望大家课外再动脑、动手,多拼搭一些有趣的图形,锻炼我们的手和脑。

五.课后作业:完成《优化设计》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练习课

练习内容:优化设计里面的内容。

练习目标: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了解几何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区别。 教学准备:展台 教学过程:

指导学生完成《优化设计》27页----30页

必做题为:28页

1、

2、3,29页

1、

2、

3、

4、5题 选做题为:28页第四题,30页第6题。 板书设计:

作业:《优化设计》

上一篇:秋期德育工作计划下一篇:审计局2019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