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研究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网络文学作者群体的劳动与文化

摘要:从中文网络文学在中国大陆出现至今的二十余年时间里,网络文学的商业化、产业化历程使其成为一个庞大的电子阅读市场,同时也成为文化产业链条的上游结构,而这个图景背后是不断扩张的文化社群、劳动者群体以及互联网平台资本。这些经济与文化现象理应纳入学术研究的视野,或者说,处于当前文化产业核心位置的网络文学及其生产者群体显然值得当下的研究者以诸多视角进行观察与探索。本研究旨在讨论网络文学作者群体的劳动状态和文化生活,尝试描述这一群体在网络文学产业的生产关系亦即权力结构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他们如何在社群日常生活和劳动实践过程中实现个体或群体对产业既有权力结构的适应、反抗或合流。本研究以传播政治经济学的“数字劳工”议题、文化研究对于大众文化的讨论作为两条主要理论脉络,以虚拟民族志为主要研究方法,选取网络文学线上社群为研究的田野。研究者从“文化的生产”和“生产的文化”两个角度切入讨论,前者关乎生产结构中权力关系的设计和运作,后者则主要阐释作者群体应对这种权力关系时采取的主体策略以及策略应用过程中形成的观念认同。研究发现网络文学的生产具有三重组织架构——平台、工作室和作者社区。其中平台和工作室具备清晰的、有规律的组织化生产结构和生产实践,它们能够代表“文化的生产”;而作者社区的生产结构与结构之下的生产实践都是高度流动且模糊的,这使作者社区成为“生产的文化”的容器。组织是理性的工具,通过组织化生产的制度设计与制度实践,平台和工作室强化了对于作者群体的劳动控制,但这种控制强化的过程是动态而波折的。在作者社区与平台、工作室的互动关系中,作者的主体性策略得以彰显,但由于作者认同自身作为文化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这些策略难以和蕴藏于文化产业之中的宏观权力关系做有效斗争。对于这些现象的阐述并非展示来自某些遥远他者的奇观,而是试图传递一种对于文化产业劳动者群体的关切,它能够提醒浸淫大众文化景观之中的人们:那些有名的或无名的生产结构以及身处结构中的劳动者,都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基于这种关切,将已然背景化的“文化的生产”重新剥离出来时刻审视,将遮蔽“生产的文化”的幕布拉开,社会大众才能真正参与到自身文化的创造之中,为这些富有张力的劳动与斗争开辟出指向某种共同的良善生活的可能性。

关键词:网络文学作者;组织化生产;线上社群;数字劳工;文化研究;

学科专业:新闻传播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动机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理论视角

2.1.1 传播政治经济学:“数字劳工”议题

2.1.2 文化研究:对大众文化与日常生活方式的关注

2.2 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流变

第3章 概念与方法

3.1 引语:两对关键词

3.2 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学生产

3.2.1 网络文学本体概念的历程

3.2.2 网络文学生产:从广义到狭义

3.3 研究方法

3.3.1 研究的田野:网络文学社群

3.3.2 虚拟民族志:2016 年至2020年

第4章 组织化的文化生产

4.1 网站平台的组织化生产

4.1.1 虚拟商业街的建设与运作

4.1.2 大工厂的生产管理

4.2 工作室的组织化生产

4.2.1 枪手与工作室

4.2.2 工作室:平台的影子

4.3 小结:作为理性工具的生产组织

第5章 作者社区:生产的文化

5.1 作者社区与网络文学平台的互动

5.1.1 个体的主体性:“我”的写作

5.1.2 组织的主体性:“我们”的平台

5.2 作者社区与工作室:“手艺人”的愤怒

5.3 小结:基于身份认同的生产文化

第6章 结语

6.1 研究内容总结

6.2 对研究问题的回应

6.3 实践与理论的展望

6.4 研究的创新

参考文献

附录A 腾讯文化产业布局年表

附录B 田野资料主题分类条目

附录C 田野资料主题细分条目示例

附录D 作者深度访谈提纲

附录E 网络作家驻站意向合作协议

附录F 大型工作室招募信息实例

附录G 阅文集团发展现状

附录H 掌阅公司发展简史

附录I 晋江文学城业务现状介绍

附录J 申请学位创新成果列表

致谢

指导教师学术评语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上一篇:家庭农场融资小额信贷论文提纲下一篇:职业化高职英语教学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