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郊居民日常使用需求下的乡野绿道设计策略研究初探

2022-12-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改善, 新时期城郊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再局限于农业种植和其他的相关工作。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去, 由外城边缘走向城区内部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城市居民日常工作生活之余对亲近自然、回归乡野的需求亦愈发的浓烈。城郊型道路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枢纽, 然而, 当下多数道路通行压力不堪重负, 落后的交通功能已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城郊道路作为出入城市的必经之地, 是城市绿肺重要的分支, 乡野绿道是城市绿色道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连接城市居民和郊区居民的必要手段, 同时将为城郊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契机。

一、相关概念

城郊:城市边际线向外的部分区域, 是城市的一部分, 以农村聚居为主的居住地域;城郊位于城乡之间, 是城市向自然、乡村过渡的区域。城郊道路顾名思义, 就是指连接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道路。绿道:通常是指一种线性开放空间, 多绿化景观及休闲功能, 常被称为绿色道路。美国的Charles Little认为绿道是一条沿自然廊道 (河岸、溪谷或山脊线) 或者转变为游憩用途的铁路沿线、运河、风景道的其他类型的线性开放空间。广义上的“绿道”是指用来连接各种线性开敞空间的总称, 而乡野绿道则是连接城镇与乡村、乡村与乡村之间的绿色土地网络。目前, 人们对绿色道路的概念、建设方法和构成要素等诸多问题的认识相对模糊, 对其内涵缺乏准确、完整的理解。乡野绿道的设计内容与理念的研究积累也较为薄弱, 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绿道的相关研究梳理, 结合城郊居民的日常使用需求, 以期为乡野绿道的设计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 且为中国绿道网络系统的内容增添一笔多元的色彩。

二、绿道的起源与分类

茶马古道是中国早期的绿道雏形, 它连接着中国的西南部, 并带动了古代经济的发展。在中国, 绿道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周朝, 公元前1000年在中国古代, 主要从保护自然环境的目标出发, 如防风、固沙和防止水土流失, 它关注的是单一线性景观, 却很少涉及到现代意义上的绿色道路的系统网络功能。现代意义的绿道 (Greenway) 概念起源于美国, 有100多年的历史。国外绿道建设是以充分发挥绿道的连通、游憩功能, 带动城乡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为目的。由于景观生态学的重要性和协调人类与土地关系的能力, 起源于美国的绿道已成为国际学术圈的研究热点。

美国的绿道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连接开放空间的林荫道路、公园和河流走廊。第二阶段是把娱乐和休闲作为主要目的, 为人们提供河流、山脉和其他非机动车交通道路的自然通道。第三阶段是绿道, 包罗野生动物保护、防汛、水生态保护、教育、城市美化、休闲等其他功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绿色道路建设除了注重娱乐、生态系统保护之外, 也开始密切关注历史资源等, 其已发展成为一种灵活、多用途且互相融合的景观规划和资源保护的多功能模式。

中国的绿道规划起步较晚, 但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 发展趋势好、潜力空间大的特点。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引入了绿色道路的设计理念, 并且于2012年发布了《广东省绿色道路网建设总体规划 (2011—2015) 》, 标志着我国绿道实践的开始。至今为止, 其建设已初见成效, 并开始由局部区域绿道扩展到省域范畴的绿道建设。目前, 中国绿色道路的建设主要是城市绿地建设, 重点是滨水绿地、公园绿地、社区绿地和其他城市人口聚居的地方, 且分布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与城市接壤的城郊型道路乡野绿道的设计鲜少涉及。乡野绿道的设计研究基数小, 且国内较少有从居民日常生活使用需求的角度, 以周边居民为主体进行的乡野绿道设计研究。城市型绿道和乡野绿道都具有生态保护、休闲游憩、连通绿色空间的基本功能, 在规划区域、服务对象、规划方法及建成效益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中国的乡村数量众多, 与城市相接的道路设计并不完善, 且联系不紧密。不管是城区内部居民的走出来, 还是城区外部的居民走进去, 都存在一定的不便利因素, 因此乡野绿道系统的发展研究亟待解决。

三、乡野绿道的设计内容

1. 乡野绿道的功能

有学者认为乡野绿道是城市休闲空间, 郊区和农村地区的天然有机延伸, 且这是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案。乡野绿道作为城镇与乡村、村落与村落之间的绿色土地网络, 具有高联结性、功能复合、线性空间等主要特征, 因其空间区位的连接性、生态性、以及游憩功能, 是全域发展的重要连接线。以创建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复合型生态廊道为目标, 基于行为感知, 绿道设施布局应以当地周边居民为主体, 城镇居民为客体, 紧密联系生产生活需求。乡野绿道的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 顺应自然, 发掘乡土文化, 保护生态系统完整的设计理念。在空间上搭起城乡的空间联系, 改善乡村道路的交通环境, 另一方面整合乡村资源, 打造乡村产业, 有效利用田地景观, 形成新的日常休闲活力点, 促进产业发展, 促进地有所耕、人有处去的新常态。绿道设计中应综合利用城郊优质的自然生态、农业生产和乡村文化资源, 为乡村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便利, 为城镇居民提供日常短途休闲体验的开放性线性空间。

2. 乡野绿道的构成要素

乡野绿道建设要以周边农业生产生活文明为主要着眼点, 以创造互动交流、盘活农田为首要目标, 优质景观、适宜尺度和特色体验是乡野绿道建设的根本条件。在绿道的规划设计中,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使用需求、不同功能定位等特质, 构建有特色科学合理的道路连接网络系统, 通过叠加丰富多彩的设计要素, 来扩大吸引力及提高日常使用率。

乡野绿道不仅服务于乡村居民, 也服务于过往行人, 具有多重复合功能。乡野绿道的构成要素与各参与要素之间构成了共生互补的综合性效益, 具有系统整合性。乡野绿道除了满足交通的需求外, 还要根据周边使用者的具体行为内容在尺度及内容设施上给予完善;在当地人进行农业生产时, 可提供劳动置换、交流互动、教育引导等多元化的服务性功能, 促使城郊居民产生互动, 形成新的绿色道路系统下的人文景观。同时也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保持原有区域的安全格局, 延续当地历史文化的优良传统, 保护生物多样性。乡野绿道周边的农业种植、养殖园乡土气息浓郁, 参与体验性较强。规划设计中合理有效的利用能够促进农户的经济收入, 且为参与互动的城郊居民提供健康绿色农产品, 这类经验活动将集中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商品资源等进行有效开发和分配。

乡野绿道的道路景观可根据不同时节的农作物种植完成, 该类景观的可食性与较强的参与性使城镇居民不仅能够欣赏农业景观风光, 还可以激发城郊居民的路旁农田景观责任制, 同时, 还可以亲自参与种植、采摘、以及品尝农民的美食、农产品加工和农事等活动, 从中获得劳动的欢乐和收获的喜悦, 并且有效促进人们走出室内, 减少电子产品的消遣时光, 增加人际交往等。

绿道尺度的设计中, 根据当地居民日常的农业生产活动, 扩宽路面, 利于满足农忙时节的晾晒需求;农事活动在绿道上的具体呈现, 具备浓郁的人文情结, 是文化传统和民俗活动的具体表现, 能够吸引人们引起共鸣或了解的兴趣。

随着城郊居民对健康的重视逐渐上升, 因场地限制, 更多人选择茶余饭后的傍晚纷纷结伴, 沿线现有的城郊型次级道路上进行简单的散步、跑步等体育行为。乡野道路的设计中也可考虑融入慢性道系统, 解决城郊地区的户外锻炼场所匮乏的现状。根据城郊居民日常使用需求的绿道设计, 所到之处皆是接触大自然的机会, 并且可以体验到休闲放松的感觉。

四、小结

绿道作为一个连续的整体, 形成协调管理的联动机制, 不能将其割裂, 以保持其生态稳定和各种物质能量的有效流动。乡野绿道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也有利于乡村的产业激活。乡野绿道建设, 要改善基础设施, 提升经济效益, 促进经济增长,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塑造乡野绿道的人文特色, 促进我国绿道的建设和有效实施, 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绿道系统的建设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缩短城乡发展差距, 丰富城郊居民的日常生活。目前, 我国的绿道的建设尚处在初步探索阶段, 可以多方借鉴国际相关的先进绿色系统网络结构理念, 突破“绿色”和“道路”的简单组合结构, 结构采用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来看, 形成整体土地网络系统。乡野绿道的建设要立足我国国情, 以人为本, 以科学发展观贯彻其中, 寻求丰富多元的构建模式, 融入当地特色, 以期打造适宜于各个不同地理、历史区域的城郊型绿道。

摘要:乡野绿道作为连接城郊的重要交通枢纽, 新时期已赋予其新的意义, 不仅局限于满足周边居民日常的交通功能, 还集休闲娱乐、教育引导、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等多元化功能于一体。乡野绿道的建设, 要改善基础设施, 促进经济增长, 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激活城郊资源, 连接整体的绿色道路网络系统。

关键词:绿道,乡野绿道,城郊居民

参考文献

[1] 邓毛颖.统筹城乡推进全区域公园化战略:增城市绿道规划建设与效益分析[J].小城镇建设, 2010 (10) :20-25.

[2] 徐文辉.生态浙江省域绿道网规划实践[J].规划师, 2005, 21 (5) :69-72.

[3] 胡剑双, 戴菲.中国绿道研究进展[J].中国园林, 2010, 26 (12) :88-93.

[4] 秦小萍, 魏民.中国绿道与美国Greenway的比较研究[J].中国园林, 2013 (4) :119-124.

[5] 周年兴, 俞孔坚, 黄震方.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 2006, 26 (9) :3108-3116.

上一篇: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下一篇:音乐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