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分析职业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物流领域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数据处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而统计学课程的重要性提升。然而由于统计学也是整个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实际教学中存在通识性强,专业针对性弱,理论性强,实践性弱,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不利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数据分析职业能力的培养。论文对物流管理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构建了“一个核心、两个支撑、三种途径”课程教学改革体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应用,考核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关键词:统计学;物流管理;数据分析

引言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出现了大量数据,大数据时代已然到来,物流领域也不例外。物流联系着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和终端客户,不仅拥有客户信息数据,而且在企业内部生产、交通运输、仓储中转等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如何高质量搜集、整理、分析这些数据,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为决策提供服务,显得极为重要,物流领域需要具备数据分析职业能力的人才。

统计学以社会经济现象为研究对象,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有广泛应用,对培养学生开展统计调查、进行数据整理、根据数据特点采用不同方法、不同分析工具展开统计分析的能力影响重大,有助于提升学生数据分析职业能力,为以后工作中涉及的数据分析内容打下坚实基础。

然而,当前统计学由于课程本身难度较大等特点,以及教学当中存在专业个性化弱等一些问题,使得统计学教学有待调整。当前对统计学教学研究比较多,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研究比较少,东方(2014)等人针对物流专业统计学教学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1],李冠军(2015),朱新球(2018)等人基于大数据视角对物流统计课程改革提出了相应看法[2,3],韩正涛(2016)就现代学徒培养模式角度的物流统计学教学提出改革设想[4];另外还有专门基于项目驱动的物流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5],以及叶明霞(2006),李刚(2008)等人对统计与物流成本之间关系进行的研究等[6,7],这些研究对物流管理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给出一些具体方案,但缺乏物流管理专业统计学教学与职场相联系的核心目标,没有明确统计学在物流领域数据处理中的定位价值,基于此,论文明确以实现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数据分析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进行系统性探析。

统计学课程特点

多学科融合支持

统计学融合性强,需要多学科知识支持。统计学问题的解决往往涉及到数学计算,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基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在文科高校大多是社会经济现象,需要融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思维方法。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在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分析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高,要求学生不仅能掌握统计分析的专门软件,甚至能根据统计问题的需要,自行编程解决,计算机科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必须具备相关学科综合素养,才能有效完成统计学的学习、有效解决社会统计问题。

内容涉及面广

统计学内容主要涉及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及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重点。统计学内容每一部分都有不同的方式、方法,例如,统计调查有问卷调查、观察法、分组法等;类型有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统计报表制度等;统计整理有条形、饼状图、雷达图等各种图表整理方法,统计分析中更是涵盖统计数据特征描述、抽样推断、统计指数、时间数列、相关及回归分析等内容,各部分适应不同的统计数据分析目标,涉及范围广泛。

课程难度较大

统计问题的处理往往需要计算,统计学包括大量计算公式,如何理解记忆公式,并加以灵活应用,具有一定难度,尤其是针对以文科招生进入大学的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其中一部分对数据处理本身的敏感性相对较弱,接受程度较低,甚至心理上会存在抵触情绪,加大了统计学教学难度。

物流管理专业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重理论轻实践

物流管理专业的统计学课程,一般是48-64个课时之间,有些院校全部设置成教师理论讲授,部分学校开始注意到统计学的实践应用价值,专门设置有上机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在8-16个课时之间,也即意味着统计学理论授课时间大约在40-48之间。在这个课时量下,对统计学教学来说,由于课程任务比较重,教师需要讲清基本概念、公式构建、原理思路,并附带一些计算练习,基本没有更多时间将物流职场领域中统计实践问题纳入其中,而单独开辟的上机实践,也只能是对EXCEL、SPSS等常用统计软件基础功能的把握,离真正的职场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重基础轻提升

由于课程本身难度较大,只有具有良好的课程基础,才能进一步加以应用,物流管理专业一般文理科学生都招,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接受程度,统计学基础自然就成了任课老师的教学重点,而且部分任课老师鉴于学校对不及格率的政策要求,会不断强化基础练习,进一步削弱了提升应用能力的教学安排。

重课内轻课外

统计学本身难度较大,部分学生学习跟进困难,但是老师线下课程上完即结束,学生不能根据需要重复听讲,弥补自己欠缺的部分,教学场地基本停留在课内,课外往往只是布置作业,形式单一。而大学生课外时间相对较多,线上线下教学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课外,利用闲暇时间进行碎片化学习。但是课内、课外进一步融通势必增加教师工作量,在没有外界介入和教师自身投入意愿的前提下,很难实现。

重普适性轻专业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统计学课程任课老师与所任教的专业并不一定相同,当来自其他专业的教师任教物流管理专业统计学时,由于缺乏物流背景,更多的是在经济管理大类的框架下考虑问题,鲜少有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难以见到使用物流实际案例数据的倡导,不能融入物流职业工作场景,对物流行业本身所需要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未必能把握准确,针对性弱,需要提高对培养物理管理专业学生的数据分析职业能力的关注。

重结果轻过程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统计学,很多学校期末考试在总评成绩中占比比较重,高的可以达到70%,甚至80%,而平时成绩仅占20-30%。平时成绩主要考查考勤,课堂听讲、参与程度和作业,但是由于占比较低,作业量也极为有限,作为一门偏难学科,练习上不去,考前冲刺难以实现学习目标,学生学习效果有待商榷。而且“一考定终生”式的考查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考核要求,学习是一个长期的阶段过程,要让学习回归学习过程的本质,提高过程学习在考评中的占比。

基于数据分析职业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措施

论文基于数据分析职业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展开研究,提出以物流管理专业数据分析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融合信息技术和多元过程评价为两个支撑,以建设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凸显物流管理专业特色;重构教学框架,线上线下融合;翻转课堂,服务物流应用实践为三种途径,构建“一个核心、两个支撑、三种途径”教学改革措施体系,如图1所示:

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数据分析职业能力为核心

在信息化、大数据背景下,紧紧围绕“物流管理专业数据分析职业能力”培养核心,分析从业人员物流数据处理分析能力需求,将物流实际数据案例与理论有效结合,切实让学生感受统计学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物流数据处理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以信息技术及多元过程评价为支撑

融合信息技术

随着智能物流的到来,物流数据处理更需信息技术的支持,对于统计学教学,应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掌握基本的数据收集爬虫软件,数据整理分析的Excel、SPSS等统计软件,为统计学的学习保驾护航;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展示统计方法思路,帮助学生接受吸收。为进一步利用课外时间,充分利用线上信息资源辅助教学,丰富教学资源。

多元过程评价

强化过程性评价,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多渠道、多维度评价学生,形成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考勤、课堂参与、课外学习、练习作业等部分,记录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热情和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精彩发言的数量和质量等;每章配套测试题,进行阶段测试评价;提高终结性考评中题目的灵活性,注重知识应用能力考查;加大平时成绩占比,客观、全面评价学生所学。

教学改革三种途径

建设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凸显物流管理专业特色

深入挖掘统计学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搜集物流数据资料,形成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注重物流领域时事变化,建立修订机制,淘汰旧内容,关注物流数据统计新动向,不断进行调整、更新,形成物流管理专业特色资源库。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物流特色教学资源,帮助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理解统计学在物流中的应用,提高学习兴趣,提升数据分析职业能力,增强职场竞争力,将统计学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个性化特点充分体现出来。

重构教学框架,线上、线下融合

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和拓展应用两个部分,对课程框架进行重构。充分发挥线上教学时空优势,延伸学生学习空间,线上、线下融合,形成无时空限制学习新局面。可以将概念含义,原理思想等基础内容录制成线上数字资源,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进行多次重复学习,通过线上实时讨论答疑展开师生互动,强化学习效果,促进优化线下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线下课堂对线上基础内容进行衔接性回顾复习,重点关注知识拓展应用,结合物流行业数据展开分析,做到举一反三,实现融会贯通,提升学生物流专业数据处理职业能力,提高统计学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服务物流应用实践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作用,借助信息技术支持,教师提前布置学习任务,提供数字资源由学生自主学习,课堂上着重解决学生问题。并在以项目形式,让学生自主查找、整理物流管理专业相关数据资料,对收集整理后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提出项目解决方案,课堂展示讲评,服务实践应用,提高学生参与度,让学生系统性感受统计学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增强学生对物流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对提高学生物流数据分析职业能力大有裨益。

结束语

当前物流领域已进入数据时代,手工计算难以应对,需要依托统计学掌握专门统计分析软件甚至个性化编程分析,同时统计学教学往往是在经济管理大类的框架下考虑问题,鲜有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专业针对性弱,也难以见到使用实际案例数据的倡导,没有融入职业工作场景,有必要根据物流行业需要开展物流管理专业数据分析职业能力培养研究。论文以培养物流管理专业数据分析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信息技术和过程化评价为支撑,探讨统计学教学内容物流专业化、教学形式线上、线下融合和教学方法翻转课堂等途径,构建物流管理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体系,强调采集实际物流数据,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统计学原理与方法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物流管理学生数据分析职业能力,提高学生职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东方,秦小辉,黄素心.素质教育下物流专业统计学课程改革路径[J].物流技术,2014(1):371-373.

李冠军,贺世红.对大数据时代物流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25-127.

朱新球.基于大数据视角下物流统计课程改革路径研究[J].物流技术,2018(8):146-148.

韩正涛,刘阳.基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下的物流管理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设想[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1):128-129.

张秀珍,谈红,李伟春.基于项目驱动的物流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8(2):62-64.

叶明霞.试论统计在企业物流成本控制中的应用[J].当代经理人,2006(6):61-62.

李刚.我国社会物流成本的统计学分析[J].中国市场,2008(6):80-81.

上一篇:智能汽车的软件技术隐藏着科幻迷猜不透的秘密下一篇:在PSSE和PSCADEM的基础上对交直流系统的混合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