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的软件技术隐藏着科幻迷猜不透的秘密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智能汽车乃至自动驾驶汽车曾经只是科幻作家的脑中臆想,只在纸页上奔腾驰骋。那些被汲取墨水后的羽毛笔所书写下来的智能汽车,它们的智慧,究竟由谁来赋予、由谁来定义?

在万物互联的今天,智能汽车乃至自动驾驶汽车的存在已经不足为奇。然而,它们曾经只是科幻作家的脑中臆想,只在纸页上奔腾驰骋。

手握“科幻圣经”的文坛泰斗IsaacAsimov,曾经在他的早期著作中提及自动化的智慧汽车。1930年,MilesJ.breuer书写了关于自动驾驶汽车、卡车及轮船的小说,其中提及的一些智能互联功能也已为现代车辆所应用。那么,问题来了。那些被汲取墨水后的羽毛笔所书写下来的智能汽车,它们的智慧,究竟由谁来赋予、由谁来定义?这些年,汽车产业对于这样一个论点的探讨越来越频繁,那就是“软件定义汽车”。毋庸置疑,软件的地位早已不同以往,没有人会否认软件对于智能汽车的赋能。

IEEE数据库显示,高端车辆软件代码已经达到1亿行。罗兰贝格、德国工程师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德国车企在2017-2018年,汽车软件工程师规模增长56%,而机械工程师规模大幅下降21%。这些信息正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我们,汽车产业迎来了“软件为王”的时代。

此前,华西证券以特斯拉为“软件定义汽车”的典型代表,进行了一番深入调研。2021年1月1日,特斯拉中国官网宣布,特斯拉ModelY长续航版下调14.81万元,起售价为33.99万元,ModelYPerformance高性能版下调16.51万元,起售价为36.99万元。新款特斯拉再度降价,软件是以量换价的底气所在。

在华西证券看来,特斯拉在硬件方面毛利率不高,软件毛利率目前达70%以上,且软件升级渗透率也在加速放量。持续迭代的软件产品大大增加了特斯拉的客户黏性。

再来观察盈利结构对比,传统汽车制造商主要依靠车辆及零部件等硬件销售获得收益,特斯拉则由硬件销售+软件服务两部分构成,相对于传统硬件收入的一次性确认及低毛利率的特点,软件收入具有高持续性及高毛利率的“双高特征”。与此同时,OTA技术变革带来的软件更新属性,也可以显著改善驾驶体验,提高客户粘性。

将视线锁定“软件定义汽车”的,当然不止特斯拉。各大汽车品牌纷纷强化短板,巩固竞争优势,全面布局软件业务布。2019-2020年,上汽、广汽、长安、丰田、大众、宝马等海内外整车厂相继成立软件部门或软件公司,希望能进一步强化智能驾驶数字化业务。

可以看到,在汽车“新四化”的趋势下,软件、芯片和算法对汽车制造商而言,地位已不言而喻,“软件定义汽车”必将重塑人们的未来出行。

曾经让读者浮想联翩的智能汽车,它们在软件科技的驱动下驶向现实。而《霹雳游侠》里的KITT,聪明才智也将不再仅仅来自“奈特2000”微型中央处理器。智能汽车的谜底,或许就藏着那些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软件技术中。

上一篇:国家卫星导航产业政策现状及转型发展研究下一篇:基于数据分析职业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