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示范专业建设问题探讨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2018年11月,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示范专业通过复核并开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我校紧紧围绕“服务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工作任务,坚持以品牌打造为切入点,促进我校汽修专业群及其他专业共同发展,积极示范引领区域内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宜宾“8+2”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蓄水池。本文围绕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示范专业建设所提炼出的成果进行描述,以期待给读者带来专业建设的灵感与思路。

1创建“校企共建专业、校企共育人才”机制

学校积极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改革传统的学徒培养方式,主动服务成渝经济圈汽车产业发展,牵手宜宾市相关企业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引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入校办厂,试点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校再创建2000m2的场地引企入校,建设汽车售后全产业链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前店后校”的办学模式,建立起“学校+企业”共同育人的平台,形成“教师+师傅”共同参与教学的方式,创新并实施“校企共建专业、校企共育人才机制”。

2创建“能力本位、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模式,构建“三全”育人体系

(1)找到“X”证书技能点进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内容的路径。探索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X证书,对接1+X证书职业技能考核标准,制定“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制度体系架构,以“X”证书考核内容为基础,以“X”证书考点为依据,开发教学任务与载体。将“X”证书培训过程与学历教育专业教学过程统筹组织、同步实施。使X证书培训内容与学历教育的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实现无缝对接。

(2)创建以“职业行动能力”为主线,“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发课程的模式。通过市场调研,形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和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工作分析表,并根据数据,同时结合国家职业技能考核题库确定了68个典型工作案例,其中中级工层次36个,高级工层次20个,技师层次12个。将中级工层次36个典型工作任务和1+X证书中的考核点进行融合和分类,将其融入到课程中再进行课程开发。

(3)新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五育并举”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以“五育并举”为抓手,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工程,开设专项课程,将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培养和思政教育融进课堂。

(4)对标生产岗位实践需求,开发工学结合课程,编制课程标准。对标生产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和内容,以“能力本位,工学结合”为基础,在企业、行业技术能手和课程开发专家的帮助下制定了课程开发流程,按照课程开发流程对5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开发。

(5)开发活页式工作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技术。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汽车新技术,使学生学习内容和企业实际生产实现无缝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编写了5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活页式工作页。

(6)开发教学资源,完善课程资源库。推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学校以示范专业建设为契机,校园信息化建设全覆盖,所有教室均安装好班班通信息化教学一体机,建成信息指挥中心,构建智慧化校园。同时以“需求为导向、标准为引领、技术为驱动”进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资源库建设,目前已完成5门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工作。

3创新师资培养模式,推进“四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在师资培养方面创新采用了“内培和外培”培养模式,借助学校成立的市级“汽车技术研究创新工作室”和“汽车维修技能大师工作室”对教师进行长期、有计划地培训。同时采用教师互培计划,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每位教师确定一个内容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带着教学任务和工作任务学习,在学中做、做中学、做中研,教学能力显著提升。

4创建“产、学、研、培”一体化汽车维修实训基地

(1)新建“产、学、研、培”一体化车维修实训基地。学校新建6000m2的“产、学、研、培”一体化汽车维修实践基地。在硬件投入和企业合作方面进行“共建、共享、共管”。产——引企入校,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生产;学——学生学习,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研——利用“汽车技术研究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双平台开展技术创新;培——开展社会培训工作,完成对外培训任务,实施技术扶贫策略。

(2)创新院校合作,资源共享,硬件投入错位发展策略。为使资源配置最优化,设备利用最大化,硬件投入有效化,在硬件建设中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与区域内的某职业技术学院在硬件投入和建设方面进行院校合作,资源共享,设备共用,采取硬件投入错位发展策略。

5推进国际化合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1)加强国际交流,坚持双向互动。我校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和合作协议,对接宜宾三江国家级开发区战略发展目标和成渝经济圈的建设,实践“引进来,走出去”国际交流新格局,聘请德国汽修专家到校培训师生,送骨干教师赴德国学习,引进德国IHK汽车机电维修技师培训标准和课程。

(2)拓展国际视野,开设汽车维修国际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知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积极组织师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了解国际前沿技术。与德国手工业行业协会开展国际合作,开设德国IHK汽车维修机电师高级技工班,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知晓国际标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6规范教学管理文件,完善标准体系

(1)校企合作,制定专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制定是课程顺利实施的依据,课程标准是明确课程目标、内容、制定实施方案、规范教学过程、指导任课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等的总要纲领。在示范专业的建设中,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标准开发流程。

(2)工学结合,修订专业核心课程与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授课计划与教案。工学结合修订并完善了专业课课程结构、授课计划和教案模板,规范了格式,统一了要求。

(3)行业规范引领,制定汽车维修操作规范。对标行业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汽车维修操作规范。

基于职业院校的发展,专业建设永远在路上,因为只有师强专业才能强;专业发展,学校才能得到发展,通过对我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示范专业建设部分成果的展示,希望能够对各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上有一定的帮助。

上一篇: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问题及对策下一篇:基于大数据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质押融资有效违约的信用激励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