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

2024-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精选8篇)

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 篇1

1、《春夏秋冬》

教材分析

本课为看图识字。课文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插图以扇形图画呈现,文字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整个识字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一组与四季相关的词语以及由这些词扩展的短语组成,表现了四季最有代表性的季节特点。第二部分借鉴了传统文学的一些表达方式,呈现的是两行意义相关联的词和短语,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多姿多彩的美好画面。这些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图文对照,便于诵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词义,识记字形,感受汉语言文化之美.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有效的引导极为重要。教学目标

1、认识:霜 吹 落 降 飘 游 池 入8个生字。认识新偏旁雨字头和耳刀旁。

2、初读课文,感受四季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一年四季中大自然及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从心底里去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生字,背诵课文。

难点:读中感悟四季的美好,和四季的特点。

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策略

教学本课应该围绕识字这个重点,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八、板书设计

识字

1、春夏秋冬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 篇2

综观这次优质课比赛,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中年教师的教学风貌和精神风貌。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了很大的转变, 教学方式的转变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 紧紧围绕着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这一主要环节, 课堂教学生动而活泼, 教与学互为映忖, 相得益彰。笔者就本次赛课过程中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谈几点看法。

1、自实施课程改革以来, 教师的课堂角色开始发生变化。教师从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 转为开始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十直镇开峰完小的雷仕珍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一课, 教学观念新,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重点句子, 阐发感慨, 认识生命的珍贵, 水到渠成, 形式多样, 课堂气氛活跃。树人镇谭静老师执教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以读促悟, 以读激情, 全体学生都投入到了老师的情景的感悟中去了, 感悟到雷利的悲痛心情的制止战争的决心!本次优质课比赛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一些教师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 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 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十直镇开峰完小的雷仕珍老师执教的《生命

生命》一课在教学中, 放手大胆让学生自主交流合作学习文中的三个事例:你最喜欢哪件事?为什么喜欢?请你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最精彩的句子或词语, 谈一谈你有什么体会?从而反复指导学生读, 读出感情, 同时教师的语感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开课中的课题引读, 课尾板书的三次“生命”的朗读引导可以说达到了这节课教学的高潮点。虎威镇红岩完小的冉再淑老师执教的《荷叶圆圆》, 面对全体学生的意识较强, 重点指导学生反复品读, 对学生的引导、点拨、启发很适合学生的实际。

2、教师能够充分运用新课标中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钻研文本。镇江中心校的赵亚非老师执教的《可贵的沉默》, 图文结合, 入情入境。在教学中, 赵老师利用课文中的两幅插图,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后, 用一些词语概括插图的场景, 比如:“热闹”、“高兴”、“神气十足”、“左顾右盼”“沉默”、“无精打采”等, 再在文中找出两幅图的相关段落进行学习。这样抓住最关键的知识点进行重点学习, 通过分析词句、反复朗读, 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去体验, 感受当时人物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让孩子的情感体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业的布置“在生活中, 我们该怎样向父母表达我们有爱呢?”让学生议一议, 说一说, 最后写一写, 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这一环节的教学则涌动着真情, 既是课堂的延伸, 又是知与行的统一, 将人文影响落到了实处。

3、本次优质课比赛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在两个字上:“实”、“活”。“实”, 表现在课堂上的花架子少了, 语文教学的目标渐渐明确了, 训练的意识加强了, 更加求真务实了。另一个特点就是“活”, 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 努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人中心校的谭静老师执教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老师投入较深, 教材所挖掘的内容观念新, 课内外的联系非常紧密, 活而不乱!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 走出文本, 用收集资料, 利用图片的直观教学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受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特色。教师通过投影图片及生动的解说, 把学生带进战争的境界, 让学生自我感悟体会到战争的罪恶, 保卫和平是每个人神圣的职责。教师明白了仅仅让学生读好教科书是不够的。因此, 教师的阅读教学不能停止在会文得意上, 应该创设情景, 让学生通过情感的体验加深理解。教师用投影图片及生动的解说营造了有利于阅读主题情绪化的情境, 这样学生就沉浸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斗中, 耳边仿佛听到那孩子的呐喊声, 从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娇嫩”、“和平之花”等词的意思, 突破字词难点关, 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想想在这样的氛围中, 学生能不感慨万千吗?学生情不自禁地有一吐为快的表达欲, 从学生的畅所欲言中, 从学生愤然的眼神中体验到他们对战争的厌恶, 对和平的向往。一个孩子的呼声是代表着世界热爱和平的所有人的呼声。教师看到学生的内在感受, 体验到这些感受来源于文本, 又超越于文本, 感受是多元的, 是鲜明的。交流反馈实现了文本、教师、学生的互动,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现代教育技术辅助语文教学,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将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恰当地运用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不但创设了情境, 也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思维的扩展,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本次参赛的大部分老师都应用了多媒体课件, 而且能用在适当处、重点关键处。冉再淑老师执教的《荷叶圆圆》则用动画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激活表象, 引领学生深入角色, 使教学童情荡漾;教《丰碑》的黄万清和李胜鑫老师适时地用电视连续剧的录相片断再现红军爬雪山那段历史, 给了学生深深的触动……应该说, 本次参赛课在这方面展示了一定的风景。

通过这次优质课比赛, 我们也发现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在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上, 有的老师还需要加强。教学论认为,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我们的语文教学, 教师要把握年段特点,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在重视小组合作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的同时, 也要注重接收性学习。即重视探究性学习的同时, 也要打好语文基础。接收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都是有益的学习方式, 二者应该彼此取长补短, 互相促进, 不可偏废!有的老师以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就得多设计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要从学的需要出发, 从实效出发, 要学有目的、学有质量, 学有效果。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要有提高, 有发展, 使学生有启发, 有收获, 不能图表面的热热闹闹, 不要搞花架子!有的教师, 设计了让学生讨论的时间, 但时间不够, 学生讨论仿佛昙花一现,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虽然有的学生有的问题会答, 但是还需要去思考、讨论, 那样的价值意义也就高了许多!在课堂上, 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合作性的学习, 就让学生讨论一些问题, 而其实这些问题或许根本就没有讨论的价值!

小学语文优质课的可行性教学策略 篇3

实现小学语文优质课,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反思并改进个体的施教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本文就如何评价和实现优质的课堂教学给出一些建议,希望能给老师们的教学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评价优质课堂教学的基本点

近年来,同行们都在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这里的“教学”指的是“教与学”,“实效性”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是否扎实有效”。具体地说,一节语文课后,怎样看待学生的学习是否扎实有效呢?

(一)评价“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

把《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细化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就要制定准确、全面、操作性强的具体教学目标,并且在课堂中有效落实。制定教学目标应避免以下两种现象。

1.照搬教参、忽略学情。“教师教学参考”,既然是参考,就不能盲目照搬。有些目标不适合任教学生的实际需要,其积累、理解、感悟、生发情感的增长点在每个班级是不尽相同的。教学目标必须与任教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此,依据学情制定目标,是实现优质课的基本要求之一。

2.空洞无序、不易操作。每一节课所达成的目标应该具体、明确。目标清晰,才能引导教师在课前预设、课上生发以学定教的操作方法与手段,空洞的目标是根本实现不了的。教学目标既包括学生课堂学习中,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所积累、获取、提升的内容,还应涵盖掌握这些内容的方法与策略。

例如:执教《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感。(2)在研读文本与感受人与动物真挚情感的同时,学习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表达出来的。

目标1,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准确地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层面进行了定位,即“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感。”目标2,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融入了《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即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两条目标中,不仅将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同时又涵盖了达成目标的方法与策略。

评价一节语文课,首先应评价“教学目标”的制定,其次要依据整个教学过程,反思目标的达成效果。从研究的角度说,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也能检验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得当。

(二)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行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行为,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根本,也是评价语文优质课的主要内容。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行为”应关注以下要素:(1)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程度;明确、具体、恰当,体现可操作程度。(2)学习条件: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资源的处理。(3)学习活动的指导与调控: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处理教学预设与学生生成的效果)。(4)学生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广度、深度。(5)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的宽松程度、融洽程度。(6)教学效果:目标达成度;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教师与学生的精神状态。(7)教学特色:教学设计的创新点。

二、实现优质课堂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一)关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在课堂学习中,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学习的潜能。其可行性策略有:

1.培植自信心。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2.感受成功的乐趣。通过动口、动脑、动笔、动手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感受成功的乐趣。

3.发挥评价的功效。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有相当多的激励性评价,更重要的是恰如其分地引导性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参与的广度、参与的深度和学习的效果。

(二)关注“双基”教学的落实

语文学习中的“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是语文课程学习的主旋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其可行性策略如下:

1.加大指导与训练的力度。注重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指导学生主动地积累词语,准确地运用词语;注重在生活中识字,扩大识字量;努力减少错别字。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年段特点,进行必要的、到位的基本技能训练。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与默读的指导与训练,特别是指导与训练学生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边读边质疑、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边读边生情、边读边积累、边读边感悟、边读边评价、边读边发现、边读边揣摩。

2.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恰当的读书方法自主地阅读,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品语言、悟情感、赏语言、学表达。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注重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加强读写结合,培养自学能力。

3.教学设计应考虑学生的起点与终点。在40分钟的课堂学习里,学生在怎样的起点上学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学生提高的过程有哪些显性的特征……这些因素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增长点,也是教学评价的重点。比如,有的课上过多地、一味地在理解文章内容上下功夫(有些又不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就会淡化对表达方法的领悟;有的课上,学生批画得好、质疑得好、表达得好、交流得好、朗读得好……可是体现不出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体现不出学生情感由浅入深的过程,完全是一种展示。这些都说明执教者在教学设计时,忽略了学习者的起点与终点。

(三)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可行性策略如下:

1.培养“提笔就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应加强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和正确规范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生应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课堂上应加强握笔、写字姿势的指导,培养按笔顺规则书写的习惯。

2.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这一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有的放矢地慢慢教、慢慢练,逐渐使学生在读书时,自觉性地、习惯性地拿起笔,把自己边读边思考的结果,在字里行间圈圈点点、勾勾划划,同时写些简单的批注。既有随读随写的内容,又有读后积累与感悟的内容。这样的读书,有成效、有收获。

3.培养主动积累、恰当运用的良好习惯。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和运用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累语文知识、积累读书方法、积累言语表达形式和语言规律、积累情感体验等。应努力寻求积累与运用的结合点,一方面为学生创造多样的运用环境,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运用中有目的的积累。

(四)关注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语文教师要建立大语文学习观,要时刻认识“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教师重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学生就能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学会在生活实践中巩固书本知识。其可行性策略如下:

1.要根据教材要求,指导学生开展丰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2.要开发校本教材,设计并实施有特点的,适合学生兴趣点的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应设计一系列小规模的、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把听说读写训练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同时,加大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整合力度。在综合性学习中,提倡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五)关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重点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敢想、敢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利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应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指导策略;注意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 篇4

授课老师:李贺云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冰、冷、江、坏、极、常、冬”7个生字和1个新偏旁。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4.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教学准备:课件、词语卡片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出认读字.2.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3.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

4.激发学生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能流利地,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试背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化成各种不同形态。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有趣的图片,大家想不想去看看呢?(播放课件1)

二、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先自由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识字。

2.把词语从课文中抽出来,让学生认读。3、开火车读,检查学生自学情况。4、齐读没有拼音的词语,巩固识字。

三、自主合作,读懂课文。

1.和小组的伙伴相互帮助把课文进一步读通顺,读流利,并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身边

是啊,要是能想出办法管住他们,让他们多做好事,不做坏事该多好啊,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略

你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能知道这么多管理水的好办法。老师希望同学们走出课堂以后,能收集更多的资料,多观察生活中水的变化,想出更多的办法让人们保护水,节约用水。

六,小结全文。

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标准 篇5

一、教学目标

符合课标要求,选文特点及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关注三维,明确具体。

二、教学内容

正确深入地解读文本,开发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积极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恰当地安排教学内容。

三、教学策略

1、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积极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

2、遵循母语教育规律,文意兼得。

3、利用师生多元智能学习语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4、教学过程简洁流畅,教学方法扎实有效。

四、教学效果

教学氛围宽松、和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发展变化明显,教学目标达成度高,生本高效。

五、教师素质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质课教案 篇6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一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文中针对当前略读课文教学的三大误区:难以割舍,精雕细琢;置之度外,过度放手;教法单调,缺乏个性。反思略读课文的两大功能:巩固迁移功能和拓展延伸功能,笔者提出了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留够时间,课堂自读求足;立足提示,课堂结构求简;找准重点,课堂引导求精;沟通内外,课堂延伸求宽。基于以上参考,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课讲完了,现在该是好好反思的时候了,静下心来,回顾自己上的这节课,有成功也有不足。

依据本册教参中略读课文教学的步骤设计教学过程。先让学生读一读阅读提示,让学生找出阅读提示中的三个问题,围绕“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松鼠的”这一问题让学生默读课文、独立思考、然后交流汇报,初步掌握主要内容。然后抓住“从哪里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和“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这两个重点问题,再一次让学生默读课文和自由读课文,组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教学思路体现了略读课文教学的思路。这样,学生会慢慢掌握学习略读课文的过程,为学生预习略读课文做一个很好的铺垫。使学生有“法”可依。少走弯路。

观浙江省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有感 篇7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

湖北省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提出了“主问题”阅读教学手段。“主问题”的教学手段, 要求教师在阅读课堂上, 减少过去课堂上“连问”、“追问”和“碎问”过多的现象, 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 引导学生围绕着问题, 在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活动中, 充分而主动地与文本、同学和老师进行对话, 形成互动、合作、探究的课堂氛围, 使之对课文内容进行更集中深入有效的思考和探究。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 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内容清晰了、学习环节也简单了。

(一) 找到牵动全身的“发”。

主问题的设计要深, 要能迅速提挈全篇的学习, 要能奋力搅动学生的思维。那么如何进行阅读教学的主问题设计, 找到牵动全身的“发”呢?

1.从课文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丽水钟老师和衢州的郑老师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抓住了“壮”。问学生从题目中你有什么发现?关键词是哪个词?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雄壮”?真的只在表现辛弃疾的“雄壮”吗?

2.从关键词或关键句入手设计主问题。金华张老师执教《杨修之死》, 问学生预习后你对杨修怎么评价?文中曹操手下的大将夏侯惇是怎样评价杨修的?学生找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杨修“真知”曹操文中表现在哪里?杨修“真知”曹操吗?真知……思索杨修之死的真正原因。通过“真知”这一突破口展开了对文本的阅读, 对人物命运的思索。

3.要为突破教学难点设计主问题。杭外黄老师的《孤独之旅》抓住“诗意”探索文本。她先把文中的一段文字改写成诗的形式, 让学生朗读。当学生读得全情投入时, 黄老师说:“其实这不是一首诗, 而是文中的一段话。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段落, 你把觉得最有诗意的语段找出来, 读一读。”从品读诗意的语言到用诗意的语言写作。抓住曹文轩的小说的语言特色入手, 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4.从作者的作品风格入手设计主问题。这种设计适合那些主题深刻, 理解较难的文章。可以借助作者本身要在文本中表达的思想或他人对他作品的评价为突破口设计主问题。如当初我在执教《孔乙己》时, 抓住了“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展开对文本的理解。明白可怜之人孔乙己既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也是一位不懂思变、不求上进的人, 是社会的腐朽物。不能一味地同情, 立体式地看待人物, 加深对文本地理解。

总的来说,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少、实、活的问题激活课堂, 有效地简化教学头绪, 使教学内容于单纯之中表现出丰富, 于明析之中透露出细腻, 这种高屋建瓴的设计风格直指教学目标, 有利于达到高效目的。

(二) 牵“发”动“全身”。

我们找到了牵动全身的“发”, 那又如何动“全身”呢?

省级优质课就做了很好的解答:有整体感又要有节奏感。整体感:课堂是一个整体, 不能让它支离破碎, 缺乏联系。要任务集中, 脉络清晰。有了主问题的设计, 教师的课就有了主题, 线索, 教师往往可以把握住课的整体感。所以我想多说一下节奏感。

节奏本是音乐上的用语。歌曲演绎要有轻重缓急, 高亢低沉。引之用于课堂教学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不能做平面滑行, 而要由浅入深式地探究。并要形成跌宕起伏, 错落有致, 韵味无穷的效果。“文似看山不喜平”语文课教学就应如一篇美文:享受中又能引起思索。

杭州李老师在节奏感的把握我认为是非常到位的。《香菱学诗》中通过文本看到人物的内心是教学的难点。上课伊始, 李老师以原著题目《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与文章的题目对比。领悟原著题目表明了香菱学诗的态度“苦”, 文中哪里道出了苦?香菱自己觉得苦吗?透过香菱的笑, 觉得她以苦为乐, 学诗到了痴迷的程度。“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可改为“慕雅女雅集痴吟诗”。如此痴迷人人欣赏吗?引入对香菱的身世、死因的了解。再读“笑”, 慕雅女雅集吟苦诗啊。苦吟诗———痴吟诗———吟苦诗, 学生、课堂都在随之笑、悲。学生起初读描写香菱笑的语句, 笑逐颜开;再读香菱的笑, 感同身受, 脸色凝重, 声音低沉。

课堂有起有伏, 教师很好的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掌控全局, 把握节奏。在教学设计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抽象的原则设计。对知识点的安排承上启下, 循序渐进, 对教材内容的解析披文入情, 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体悟情感。此外, 教材的处理也立足于教材, 却又高于教材, 把教材当作一个例子。以一篇课文走进香菱的内心, 以《香菱学诗》开启了阅读《红楼梦》的一扇窗。

二、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西方教育理论上, 有一种木桶理论, 就是说人的成长发展像木桶盛水, 往往受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限制。一个人的知识必须尽可能的全面。

没有教师的成长, 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这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道理很简单, 教师本身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 而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读书不仅可以丰厚文化底蕴, 使自己更具文化眼光, 读书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使教师的内心变得开放, 鲜活, 细腻和温柔, 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分享的内在需要, 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 是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每个学生对文本都有自己的见解, 有些还颇有思想性。可总归有些零碎, 缺少体系。理解上也往往会存在局限性, 就事论事, 只绕着文本, 缺少思考问题的深度。所以教师对文本必须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才能做好引导的作用。

曾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苏霍姆林斯基听了一位乡村教师的课, 非常赞叹。问这位教师:“你备课用了多少时间?”老师说:“我用一辈子时间备课, 如果说是这节课的直接备课时间是15分钟。”这个故事很好的体现了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 让年龄与学识成正比。不要在吃老本, 不要让年复一年的教学生涯掏空自己。

听课后常有老师说:“不一样就是不一样。”究竟何处不同呢?就是教师们在教学中体现出的深厚的文化底蕴。课堂营造出了浓浓的文化氛围, 形成了一个气场。教师不再是“授业、解惑”, 还在馨香中“传道”。

三、春风化雨点“心灯”。

(一) 春风化雨。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润心灵, 却要做到无声无息, 适时而来。教师有自己的水平见解, 又怎么让学生也深有同感引起共鸣呢?

学生理解有迹可循。教师们很好地立足文本, 激发思维。老师的思路源自文本, 学生的理解也出自文本。不会对教师的理解感到高深莫测, 而把自己拒之门外。文本是形成师生“对话的”依据, 也是平台。每堂课都能听到老师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文中有证据吗?”“把这个词圈起来。”“如果我把这句话改成这样可以吗?”把学生的眼光拉回到文本。品味语言, 概括内容, 体会情感。使学生站在与作者同一纬度上, 把情融入在文本中。琅琅书声萦绕课堂, 老师范读, 学生自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导朗读。读全文, 读段落, 读句子, 读字词。读中悟情, 以情促读。不再是以繁华掩盖空虚, 以形式替代内容。

适时补充加助理解。对文本的解读不能浮光掠影, 浅尝辄止, 要掘地三尺深挖、深探。但也不能止步于文本, 缺少教学的延伸拓展。就需要根据课文的重点, 教学的难点, 适时适度地引入课外材料。有时把它放在作者的著作中整体理解, 有时把它放在作者的创作过程中加助理解。学生临场的各种反应, 都成了教师素质的展示平台。杭州的李老师提到香菱的死, 学生中有人说是扶正后难产而死;有人说是被薛蟠的正室夏金桂害死的……李老师没有以权威的姿态介入而是引入了曹雪芹的判词:

“根并莲花一茎香, 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 致使香魂返故乡。”

学生通过对第三句拆字诗的理解, 明白是被夏金桂害死的。对学生没有以简单的对错去定论, 在课外资料中自己领悟。

衢州的郑老师在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 在体会题目的“壮”时讲了辛弃疾弱冠之年率50骑直闯5万之众的敌营, 将叛贼张安国当众处置。然后鼓动万余名士兵反正, 长驱渡淮, 奔向南方。往事中理解辛弃疾当年金戈铁马, 驰骋沙场的“壮”又以《鹧鸪天》和临死前大喊:“杀贼!”“杀贼!”理解辛弃疾空有壮志却华发早生的“难酬”。课外材料的引入自然营造了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无需多讲, 早已不是教师能力的体现。教师的满腹诗书此时化作春雨, 在无声无息中学生在受到了熏陶, 得到了提升, 激发了思维。

四、点燃心灯。

用言语感染学生。语文课堂不应是平淡冷漠的, 而应该是充满喜怒哀乐等情绪的。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内容所决定的, 教师的教学语言如同讲演一般, 想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 而要让自己情感为之所动, 惟一的办法就是投入, 投入地去讲, 因课文内容而喜而悲, 因文章情感而情绪化, 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 外化为语言、表情、眼神, 以及肢体的动作, 置身其中, 融入课堂, 全身心去演绎教学的内容, 倘能如此, 学生怎么会不受感染呢?衢州郑老师在教授《破阵子》时, 辛弃疾的壮志难酬透过她或低沉, 或高亢的语言;或振奋, 或忧郁的表情;丰富的肢体语言最形象地表现出来。使我们如临其中见证他的人生历程, 触摸他的情感世界。让学生、听课老师都被感染了。

印象最深的是教师在课堂中的朗读式结尾。打破了以往一贯的课堂总结模式, 教无定法, 适合就是好方法。优质课评比中的结尾, 就有推波助澜, 意味深远的作用。师生的情感再次碰击, 思维在延伸, 火花在闪烁。

利用多媒体营造氛围。应用多媒体, 这当然不是稀奇事。以往课件就像教案本, 教师就在读教案。教师被课件牵制着, 思维也凝滞了。早就设计好的答案也套住了学生的思维。可这次多媒体成了一个助手, 教师没有依赖于多媒体。课件设计以文本为基础, 色调、字体、版式都用心良苦。杭州李老师大篇的采用魏碑体, 来加重香菱不幸的身世。丽水钟老师的课件从头到尾六张片子, 黑底白字, 凸显词的悲壮。杭外黄老师用黑白底色承载了杜小康的成长之旅。课件中适时响起的合适音乐, 使课堂中洋溢着和作品相吻的气氛。学生在配乐中, 很快地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提高了朗读水平, 加深了情感理解。

从优质课评选看语文课堂教学 篇8

古人云:“文似看山喜不平。”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作为授课教师,参加优质课评选,无疑是给自己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也给其他教师提供了研讨和交流的空间,一节优质课能够反映出很多方面的问题。从教师个人看,课堂教学可以反映出上课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综合素质,如理解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指导学生、临场应变的能力,板书、语言表达、普通话等方面的基本功情况等;从学生角度看,一节课可以反映出教学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理解能力及原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等;从学科角度看,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也能折射出了所在教研组的组风、组内人际关系、教研整体水平等。从课型本身讲,优质课的课堂应该是真实的课堂,但不排斥认真的积累和精心的设计;它是常态课,但毕竟要让人听、评、研究,所以必须经过精心的准备,因而从某种意义讲,优质课带有一定的示范性、引领性,对语文课的一些学科特点有一定的集中反映。笔者曾经作为评委,多次参加市级优质课的评选,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为了矫枉而过正,因而,通过对部分优质课的剖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看出当前语文教学的某些偏颇之处。

一、过多的戏剧化表演

常有人说,课堂像舞台,教师要学演员。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一个好演员要认真地阅读、体会剧本,充分理解剧本内容,把握人物性格,并在舞台上把自己的理解很好地传达给台下的每一个观众,表演时要顾及所有观众的感受,这样才能收到好的艺术效果。同样,教师也要能够像演员一样,通过教学让学生如同观众接受自己,理解教学的意图。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不能等同于演员,讲堂也不能完全与舞台划等号。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将自己所理解的、体会的知识公之于学生,让学生接受,也要像演员表演一样,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则要以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像演员一样关注全体学生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吸引和感染学生,要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所有活动,但教师要把课堂变得更为自然,更为生活化,只有如此,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但在如今的优质课评选中,我们却看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情形。

许多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能够顺利完成,课前给授课班级的学生布置大量的问题,并且向学生讲解课堂中可能涉及到的有关问题,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如此一来,课堂如行云流水般貌似非常成功,其实是学生在按照标准答案背书,教学的流畅不过是充分准备的结果,教师和学生都只是在照本宣科地背台词、走过场。我们可以理解教师的用心与苦心在于,揣摩评委喜欢什么样的课,要让评委能够感到自己对教材的熟悉度和整个课堂的流畅度,但他们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即教师是给学生上课,而不是给听课、评课者上课。其实,这也是日常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流于浮夸的最为集中的表现,教师的教学是为了表现所谓“新”而设计,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这是一种功利的课堂,缺失的是学生,真正是教师目中有评委,心中无学生,这只能算是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教学。因此这就需要听课人特别是当评委的人应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在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时首先考虑到学生究竟学到什么、学会什么,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否符合认知规律,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过多的多媒体使用

目前,语文教学正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的引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调节听、说、读、写、视的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在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内发挥,让学生针对自身不同的情况来确定学习目标,确定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教师通过反馈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多媒体的使用也为协作学习提供了一个可控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信息传递反馈环境,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在目前的优质课评选中,教师为了渲染课堂气氛,突出课堂的热闹,过多地使用多媒体,从而冲淡了语文本身的许多东西,如用动画取代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用过多的配乐朗诵取代教师的范读;用电影片断取代对词句、意境的品味;用设计好的分析取代教师板书;用程式化的归纳取代多样化的表达;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既定的思路进行思考,答案要与课件的标准答案吻合,造成学生思维的唯一性,而限制了多元思维,使整个课堂有了一个固定的程序,导致“请君入瓮”的结果。这种情况在日常教学中也时常可以看到,许多教师将互联网现成的课件下载后略做修改,即机械地使用在自己的课堂中,亦不论是否与自己的教学相符。

笔者认为多媒体应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替代教师的教学设计,也不是仅仅为渲染课堂气氛,而是恰到好处地为教学服务,要体现一定的方式、次序,真正做到有效地辅助教学,使教学有的放矢。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使多媒体的使用既有套路,又注意教学的灵活性;既有事前的设计,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思考留白;既考虑增加课堂的容量,又用得适时适量。

三、过多的形式化过程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堂好的语文课,要能够让学生始终沉浸于一种特有的情感氛围之中,但我们都能看到形式化的教学过程目前充斥了语文优质课乃至日常的教学中。

nlc202309011129

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合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或以问代讲,一问到底。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用思维含量太低的问题来发问不止,“是吗”不停,“对不对”不止,用学生毫无意义的回答来代替思考,代替讲解,表面上师生互动频繁,知识点也都涉及,但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升。这样的课堂教学,除了热闹之外能给学生多少启发呢?也有的教师变换方式,创设所谓的“气氛”,开展所谓的互动活动。于是,我们看到,在语文课上,无论是否需要,无论课前有无准备,不论课文是小说、诗歌,还是议论文、说明文,教师都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搞“合作学习”,或搞朗读比赛,而最重要的语言学习却没有丝毫的涉及,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全员参与,实际上体现出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教学的整体性,造成学生疲于应付,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很难把握;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因而,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就应该以学生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坚持科学适度原则,既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科学性、教育性的教学材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对疑难问题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基础上,引导、点评和科学地讲授,又要不扼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采用最能使学生把握教学内容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教学方式。千万不能舍本逐末,单纯为了活动而活动,这样就是违背新课程改革的本意了。

四、过多的主旨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本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而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多层次的、模糊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个哈姆雷特”。鲁迅先生也曾指出:同是一部《红楼梦》,不同的眼光会有种种不同的情况,“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就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之

但当前的语文优质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过分强调思想内容分析、将人文性与思想混为一谈的现象,把语文课似乎成了思想品德的教育课,使得语文课的语文味荡然无存。一位教师教授《我的五样》时,花了一半的时间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写作而生的问题,借以理解文章的主题;教读《大地重现》,则由原文写景阅读入手,引导学生体会经典的作用,教学设计本无可厚非,但教师在处理教学时,却撇开文章的语言,架空分析经典的作用,直至让学生从目前流行的“八荣八耻”中得到“道德教育”、从“流行歌曲”中得到“坚强”的结论。使得文章被割裂,将一堂本应很生动的语文课上成了空洞的思想教育课。这种教学现象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很常见的。其共同问题就在于抛开语言谈思想,使语文课堂变成了“四不像”。

“语文”,应该首先姓语,虽然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形成和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是第一位的,至于思想教育、人文精神,只能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体会的,因此,无论怎样分析内涵,都应该从品味作品的语言入手。这一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应该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从整体出发,根据不同的学生年龄、不同的经历,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挖掘内涵,如品析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不是仅仅为也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而要从“除夕真热闹”中“真”的内涵去体会作者的真情。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而不要急于把教参的观点、自己的理解强塞给学生,更不能撇开教材自立门户。那些对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的程式化的分析,随意地无序拓展,只会把学生对文学的感觉完全破坏。

五、过多的随意性溢美之词

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来传授知识和技能,传递感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长教学,提高能力的,教师的所有语言要经过锤炼,让学生能够从中领会语言的魅力。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需要提出许多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回答提问,而教师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要予以评价。但目前教学中有一种倾向,为了遵循所谓“赏识”“激励”的原则,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作是非判断,全盘肯定,在课堂中要要求学生动辄就鼓掌喝彩,在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总是口不离“好、非常好、不错、非常精彩”等语,即使学生回答了极简单的问题,也会用“你们的知识真的很广博”“你太伟大了”这种不恰当的语言夸赞学生,并认为是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溢美之词充溢整个课堂,可实际上这种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扬,学生都听腻了,也表现了教师的虚伪,根本就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

评价语的作用在于激励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对话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向着正确方向发展,让学生豁然开朗,这就要求评点、赞扬要有画龙点睛,一语中的的作用。同时语文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欣赏和运用语言,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语言意识和敏感度,即能够敏锐的发现学生语言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而不能“听而不见”。再者,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听课者,所以,在使用“赏识”原则时,要坚持应有的标准,而不能一味讨好。

优质课评比中出现的这些现象,可以说是目前整个语文教学中问题的集中反应,也说明了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叶澜教授在进行新基础教育改革实验时曾对好课提出“五实”标准: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笔者也认为如果没有学生、教师,课堂只不过是空空如也、毫无生气的地方,是师生共同赋予了课堂生命,使之成为真正的课堂,而求真则是语文课的生命所在。个性化的教学要表现在追求效率和效果,更是在“人格”“艺术”“科学”“创新”等方面的追求与体现,教师身外物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及素质的提高。因此,课堂教学少一些功利之心,多一点教学追求;少一些主观设定,多一点客观评价;少一些时尚作秀,多一点踏实平静;少一些个人好恶,多一点公平公正;少一些游离飘荡,多一点贴近吻合。要明确新课程“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即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兼顾统一,要注重双基教学,打破“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方式,指导学生在参与、实践中落实基础,升华情感。

(袁向萍,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教育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兼职导师,徐州市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上一篇:企业运动会加油稿下一篇: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新题型备考:拟写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