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出现的选题主旨太宏大以致空泛虚化、选题立意太陈旧以致难于创新、选题难易不适中以致捉襟见肘、选题远离专业范围导致不伦不类、选题来源单一限制师生互动展开等问题,可以归结为学生缺乏研究性思维训练、教师没有尽到指导责任、教学管理部门制度供应不足等原因。这些问题和原因集中归结为针对法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能力的培养不足,可以通过构建指导教师———教学管理部门———选题学生三方主体协调参与的毕业论文选题机制来提升法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能力。
〔关键词〕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能力;培养;机制
长时间以来,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呈下滑趋势[1],已经直接影响到本科教育的整体质量。[2]法学本科毕业论文在大学教学中的推进状况亦令人堪忧,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被形容为“鸡肋”,[3]甚至出现了“取消毕业论文写作”的过激思潮。结合笔者所在高校法学专业历年本科毕业论文开展情况和笔者指导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经验来看:决定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关键性、前提性条件是毕业论文的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毕业论文正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集中反映成果,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取决于论文的创作者———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法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能力恰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集中展示,决定了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离不开学生-指导教师-教学管理部门三方主体,需要三方主体形成协同发力机制,才能造就毕业论文成果。因此,构建法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能力培养机制尤为重要,在这个培养机制之中,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制度保障,毕业论文写作者是发挥主体性、能动性的关键。
一、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的常见问题
依据笔者从教多年所带毕业论文的经历来看,法学本科生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题主旨太宏大以致空泛虚化
所谓选题主旨宏大,是指所选题目在内涵上立意很高、指向很远,在外延上延展很深、拓展很广。学生中倾向将某一法律制度或某一法学基本问题作为论文题目[4],如“论正当防卫”、“论依法治国”、“论法律行为”等,这些论文题目涵盖范围和牵扯到的外部关系很广,如果进行细分,每一个方面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问题进行探讨。加之,如果论文不为“时”为“事”而作,论文作者又只为“交差”,其针对性、实用性可想而知。[5]当然,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可以探讨立意高远、宏旨深广的问题,但是囿于本科生的学术修为和有限条件,其结果往往是“播下龙种,收获跳蚤”。因此,毕业论文在选题主旨上,在题目的内涵和外延上都需要拿捏好分寸、把握好火候。正如梁慧星教授所讲:“题目太大,必然空泛;题目太小,分量不够”[6]。
(二)选题立意太陈旧以致难于创新
关注学术前沿是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指标。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学术创新起码要求能站在新的角度,运用新思维,提出论者的观点和解决之道。但学生在选题时普遍表现出缺乏对学术前沿问题的关注,甚至把10几年前的热点问题拿来当下讨论。更有甚者,在老生常谈的题目上还有选题雷同现象。笔者曾经给学生布置了《地方各级党组织监督行政权的法治机制研究》的选题,学生对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诸中全会的决议和十九大报告都没有查阅,根本不清楚“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的普遍性意义,也不了解“依法执政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的基本理念。很显然,不把“地方党组织监督行政权的行使”放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和“依法执政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的共识背景下去讨论,该选题缺乏时代感,不符合实际要求,凸显不出问题意识,也就欠缺学术性。
(三)选题难易不适中以致捉襟见肘
学生选题容易随大流、赶时髦,存在从众跟风、搭便车现象。毕业论文选题集中于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等领域,国际法鲜有涉及。在民法、刑法、行政法这些部门法的选题中又主要集中于学界讨论比较充分的问题。法理、法史等理论学科的选题非常少,法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诸如第三法域的社会法、经济法的选题也较少见。另外,学生在选题中由于难易不适中而导致虎头蛇尾。由于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学术素养、题目难度、完成选题所需要的时间、完成调查所需要的人力和精力等缺乏清醒的认识,以至于拿捏不住分寸,完成难度太大,只能“中道崩殂”,改换题目。亦有“知难而进”者,也是勉为其难,捉襟见肘。其实,这些问题正是学生研究性思维缺乏的表现。法律人是“经济人”、“理性人”,法科学生缺失研究性思维,不善于考量计较,其职业创新能力委实令人担忧,法学人才的培养质量也令人担忧。
(四)选题远离专业范围导致不伦不类
法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与法科培养目标相一致,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不能脱离一个“法”字,不能离开法学领域。在笔者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中诸如,《论社会分层与阶级分析》、《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自媒体打赏收入纳税途径研究》。《论社会分层与阶级分析》结合了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只是单纯梳理了社会学的分层理论和政治学的阶级划分理论,并作了简单的比较,其中完全没有谈到马克思.韦伯、涂尔干、哈贝马斯等这些思想大家的经典理论,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不知是社会学的结论还是政治学的结论,反正不是法学的结论。《城市社区治理机制创新》和《自媒体打赏收入纳税途径研究》之中都谈到了具体的实施机制,但是都没有采用法治机制。法科的毕业论文竟然忽略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实在是一大缺憾!
(五)选题来源单一限制师生互动展开
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大多来源于两种途径:一种是在论文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由学生自己确定选题,另一种是由论文指导教师指定或直接提供论文选题。在第一种方式中,论文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学术素养、研究视野和学生的问题意识确定大致的论文选题方向,工作细致点的指导教师会提供若干论文选题供学生选择。在第二种选题方式下,指导教师给学生开列出论文选题的“清单”,“论文题目列表”,学生只能从中选取论文题目,一般是一人一题。两种选题方式都受制于指导教师的决定性地位,而指导教师又受限于专业背景、知识结构和研究范围,留给学生的选择空间和契合学生兴趣的选题范围不大,很难兼顾到学生选题的自主性和老师辅助选题的专业性。在现实的论文指导过程中,由指导教师作为专家针对指导对象(学生)进行诊疗并开出处方(论文选题清单)是常态化的方式。此种开处方的选题方式必须要兼顾到开处方的医生(指导教师)和患者(做论文的学生)之间的需求,即使医生(指导教师)的处方对症下药,但患者(学生)的体质太弱承受不起药力也于事无补。学生的选题能力决定了毕业论文的质量。鉴于此,此两种选题方式单独使用都很难解决学生选题的问题,关键是构建出兼顾指导教师指导效率和学生选题能力提升的论文选题模式,能够既发挥老师的指导功能(包括必要的确定选题范围)又能够释放学生的研究学习能力(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知识结构主动选择论文题目)。总之,就是要在毕业论文的选题过程中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和学生两方主体的主体性功能,探讨两方主体在共同面对论文选题这一目标时产生合力的机制,以此助推毕业论文写作的顺利进行,改进毕业论文管理工作。
二、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出现问题的原因
法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出现上述问题,并非单一的原因造成的,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学生、教师和高校教育管理部门对此均负有责任。
(一)学生缺乏研究性思维训练
当前全国只有极少数的高校开设法学论文写作课程,在法学本科教育中非常忽视对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7]另外,在当前高校应对学术不端的检测和签署“诚信声明”都无法从根本上遏制学生拼凑论文的心理冲动,[8]“天下文章一大抄”的格局没有改变Ⓒ。一方面是学生缺乏写论文的学术素养,另一方面是学生写毕业论文抄袭已经形成破窗效应,这两个方面的深层原因归结于高等教育的教学环节中缺乏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训练和对学术素养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学术性训练不够。法科教学的教材全部要求选用由法学大家、名师编写的统编教材,这种教材给学生的印象就是书本上的观点、答案是正确的、唯一的、不可怀疑的,无形中就形成了对某种法学权威的认可和服从,而不会反思这种权威。加之,学生习惯于从网络、自媒体上获取快餐式的文化信息,对于法学理论、观点没有经过逻辑思辨和思想交锋偏听偏信,没有独立的判断,也懒得去做深入调查研究。
(二)教师没有尽到指导责任
第一,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持放任态度。一般的法学教师认为,本科毕业论文能够有一定个人见解,能论证一己之见就不错了,要求其具有理论系统性和原创性不太切合实际,毕业论文毕竟只是本科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再加上毕业论文的指导没有如同对教师教学科研考核的硬指标,能应付就应付,敷衍了是。
第二,指导教师对论文指导缺乏精进精神。
结合笔者所在政法学院的情况,每届法学毕业生约100人,具有指导论文资格的法学专任教师约10人。法学指导教师一般承担有本科教学和科研的任务,还有从事法律执业以及社会兼职。指导一篇毕业论文的课时工作量是八学时,一般一个法学教师一届毕业论文有十篇左右,累计起来总工作量很大,教师指导时持应付态度成为常态。再加之毕业论文写作一般是粗放式管理,没有严格的程序性要求,学生在写论文时大多忙于考研、司法考试、选调生和公务员等,基本不在学校,很难面对面指导,也极易导致松弛懈怠。
第三,指导教师的论文指导方式受限。由于学生“写毕业论文季”也是毕业就业季,很少有学生能安心呆在学校完成毕业论文的,教师在指导论文时只能因陋就简。大多数教师采用电话指导,这种电话遥控方式能否贯彻执行教师的指导意图令人存疑。即使采取QQ、邮件、微信等指导方式,终究是囿于信息传播的碎片化,指导效果不太理想。
(三)教学管理部门制度供应不足
教学管理部门是毕业论文的最终权威认定机构,是毕业论文贯彻实施的制度保障。毕业论文选题与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制度供应不足的张力表现在于:
第一,《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刚性有余、弹性不足。《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作为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基本规范,其权威性、效力性决定了在实施过程中必然面临一般性与特殊性、刚性与弹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稳定性与应变性等冲突。结合毕业论文选题来看,在选题的原则性要求上没有区分不同的学科和专业性质,比如,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文科与理工科、基础理论与实验实践等,没有赋予学校二级学院教学管理部门根据本学院学科和专业实际制定毕业论文写作管理办法的权利。实际上,这里还存在由于学校层面在毕业论文的管理上已经有了具体规定的程序,下面的二级学院自然就会以上级规定为圭臬,形成路径依赖。在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已经转变为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硬性检测标准,通过司法考试,考公务员,获得初任律师、检察官、法官资格,考取法学研究生等成为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首选目标,而以纯理论研究与写作为主的法学本科毕业论文无疑与之难以契合[9],在学校层面的大政策上容易产生视毕业论文为“例行程序”的功利做法,师生走过场也就见怪不怪了。
第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课程。从普遍性来讲,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课程的凤毛麟角。笔者所在高校的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开设了公文写作和司法文书写作两门课程,公文写作和大学语文配合开设,其目的是藉此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组织和表达能力,为论文写作打下文字基础,但从效果的考察来看并不理想,学生对论文的写作依然没有概念。司法文书写作与学术论文的写作其实相隔甚远,对司法文书写作的训练于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并无多大裨益。目前,各高校大都沿用毕业论文管理旧制,充其量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些修修补补,很难形成系统的可推广的成熟经验。
第三,对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安排不恰当。从各高校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大都安排在第八学期。众所周知,本科四年之中第八学期,是毕业季,这个时期是毕业生的最紧张压力最大的时期,毕业论文与那些决定人生命运的事情相比,自然靠边站。同时,在心里压力大、情绪紧张时刻,学生是很难平复心情,专心于毕业论文写作的。
三、提升法学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能力的途径
毕业论文的选题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整个过程关涉到诸多环节,每个环节之中都离不开参与主体的主导性功能发挥。基于此,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过程之中,指导教师要加强对毕业论文选题的系统指导,教学管理部门提供毕业论文选题的相关制度保障,学生要养成研究性学习的思维与方式。
(一)指导教师加强毕业论文选题的系统指导
论文指导教师要融入论文选题指导的过程之中,既要占据主导地位,又要发挥能动性。一是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把兴趣集中于法学专业方向,保证毕业论文的选题符合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不至于脱离专业范围讲“外行”话。
二是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学生选题的落实。在落实选题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的要素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第一,将论文选题与平时的教学结合起来,采用问题契入法,抽丝剥茧,层层递进,从而确定选题方向;第二,将论文选题与教师的科研结合起来,适当吸收学生参与,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进程给学生下达任务,安排材料收集、文献综述、调研访谈、文字审订、旁听会议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完成科研课题的流程,知晓学术研究的规范要求,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打下较好的研究素养;第三,将论文选题与明确论文写作要求结合起来,明确毕业论文的要求要把握有限的创新性和完善的形式性两个基本限度,使学生认识到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与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完成论文写作任务既非望尘莫及也非唾手可得,但必须认真对待;第四,将论文选题与鼓励学生创新结合起来,通过指导教师的循循善诱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的情操。正如有研究者所言:“创新人才往往拥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和崇尚科学的精神,往往具有远大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往往追求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美学价值!”[10]
(二)教学管理部门提供毕业论文选题的制度保障
一是把毕业论文选题的时间提前。毕业论文工作的启动可以安排在第七学期的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结束后。指导教师召集学生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通过面谈给学生下达明确的论文写作任务,到本学期期末要求学生要形成完善的详细的论文写作提纲。
二是丰富毕业论文的选题类型。结合国内一些知名大学法学院提出了多元的毕业论文制度设计方案,包括传统型毕业论文、调研报告、模拟审判、发表论文、审判卷宗、论文获奖等[11],法科毕业论文的选题类型也应实行多样化,以多样化的选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改变毕业论文的形式僵化和不实用,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
三是及时更新论文选题列表。毕业论文的选题应体现论文指导教师与论文写作学生的思想碰撞,要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问题,由师生共建毕业论文选题列表较好,同时,每年至少更新列表选题的三分之一,保证选题列表的动态更新。
四是实行毕业论文导师组负责制[12]。需要注意的是,把毕业论文的导师组制与四年一贯的本科生导师制[13]结合起来。在大学一二年级导师主要在法学专业上做引导,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到三年级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导师的研究方向确立学生的“科研导师”,科研导师指导学生做好特定项目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查阅和综述等基础性科研工作,并根据对研究文献的分析汇总,帮助学生确定其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明确其选题范围[14]。在分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名额时一方面要考虑每个指导教师的指导名额,一般以不超过六人为宜Ⓒ;另一方面要与新生指导教师、科研导师的分配名额尽量保持一致,这样可以让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指导跟进保持一惯性和连续性,在论文写作上有一个彼此了解、方便沟通的基础。
五是设立二次选题程序。第一次选题由教师完成,指导教师可以对选题范围进行限制和语义限定,使论题成为具体的问题。第二次选题由学生完成,根据教师提供的比较具体的选题,学生通过资料查找、收集,设计出具体的论文题目。论文指导教师和论文导师组在审查学生最终选题时还要注意二人同题以及杜绝与往届学生选题重复的现象。
六是建立论文指导的奖惩机制。对不负责任的论文指导教师进行淘汰,并对毕业论文进行评选,对获奖论文的指导教师给予奖励并作为职称评聘、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以此调动指导教师在论文指导中的积极性。
(三)学生养成研究性学习的思维与方式
在本科阶段确立研究性学习模式已经被普遍认同。[15]研究性学习的思维与方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选择一定的专题,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的学习,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学习的品质和创新开拓的意识。毕业论文的选题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学生能够准确的发现问题需要具备理论判断能力、命题确定能力、资料收集能力、系统思维能力等多重能力[16],而这些能力的养成离不开研究性学习的思维与方式的培养。
第一,自觉养成敏锐的问题意识及思辨能力。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之中,积极配合教师的启发式、讨论式、辩论式教学,激发自己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查证。在课外关注时事,积极参加读书会活动,分享读书心得、撰写读书笔记。在毕业论文选题方向确定后积极收集、甄别、筛选、阅读和消化资料,做好纵横比较、域内域外考量,形成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思辨品质。
第二,通过课程论文训练培养研究能力。课程论文的训练可以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等,学生动手收集资料,拟定写作方案,从实际上锻炼学选题和写作能力。在实践实训课程上包括见习和实习,可以把撰写见习报告、实习报告、见习和实习单位案件的结案报告与毕业论文的选题结合起来。因为,法科学生的见习和实习经历是实践的过程,产生于实践中的见习报告、实习报告和案件结案报告都是发现问题和调查研究的结果[17],把他们灌注于毕业论文之中是很好的选题并且切实可行。学校应该制订学年论文写作的教学计划,学年论文可以安排在第三学年,通过教师指导,让学生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为第四学年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基础。第三,积极参加创新创业项目提升实践能力。司法文书写作、公文写作课程无法满足研究论文的写作要求,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应该开始培养科研创新,把创新创业和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结合起来。从国家到地方,有很多鼓励大学生创新研究的项目,如“大创项目”“挑战杯”“社调中国”等。学生通过申请获得相应资助,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科研和社会实践。学生在参加这些赛事、项目的同时可以把比赛项目与毕业论文的选题结合起来,这样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论文选题也具有现实意义。
第四,通过扎实做好文献综述保证选题质量。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这是做好研究性论文的必备环节,也是研究者的一项基本功。只有认真透彻的研究了既有的相关领域学术观点才能形成对选题的意向性认识,因此,选题的质量与对文献的研读把握密切相关。要做好文献综述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搜集文献尽可能“一网打尽”。网络资源虽然丰富且便捷易得,但不可忽视书籍,专业书籍是做毕业论文的文献支撑;二是分析文献尽可能“精耕细作”。对于搜集到的海量信息,要分类型、分层次阅读,每一类文献又要分精读和泛读,做好读书笔记,形成文献列表;三是列举文献尽可能“以点带面”。按照自己的分析逻辑和内在理路,通过类型化把有代表性的观点按逻辑顺序逐层展开,形成一个观点梳理的清单,把论题立体多面的呈现于读者眼前;四是跟踪文献尽可能“拾遗补缺”。文献综述和文献梳理的工作始终是阶段性的,新的文献总在涌现,在阶段性的研究时限内必须要保持所使用文献的新鲜度,这就需要对文献进行跟踪,关注进展和新的动态。
四、结语
选择与方向决定了目标和目的的实现程度。如果把毕业论文的写作看作是一次旅行,确立旅行目的地、游览风景点、旅行的方式都是第一步的,相当于论文写作的选题。旅行社和导游、游玩经历者的建议将是我们制定旅行攻略的重要参考,论文选题离不开指导教师、前期研究者的指引和示范。旅游风景区的管理制度、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以及旅游经验所要求的注意事项则是旅行安全的必要保障,论文选题只有在符合国家的学位和专业设置的要求、教学管理单位的毕业论文规定的条件下才可能成为合法律性、合目的性的有意义的活动。毕业论文的选题绝不是孤立的环节,它是论文写作的起点,它又决定了论文写作的结果,是论文写作者探究智慧之旅的落脚点,因为,论文质量的评估最终会追溯到对论文选题的考量。
推荐阅读:
电大法学本科论文06-05
法学专业本科(专科)毕业论文格式10-07
法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个人自我鉴定09-12
法学专业论文参考选题06-12
2024年刑法法学毕业论文选题参考10-12
语言类的本科论文题目选题09-18
08级本科平面设计论文选题07-17
历史文化学本科生论文选题10-04
行政管理本科专业学年论文选题方向参考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