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与普通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残障本科新生和普通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的差异ꎬ为有效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ꎮ方法对南京某本科高校2018—2020年残障新生及普通新生共6114名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ꎬ并对结果进行分析ꎮ结果大学生SCL-90阳性检出率为23.3%ꎬ残障新生阳性率(36.4%)高于普通新生(22.6%)(χ2=28.35ꎬP<0.01)ꎻ残障新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普通新生(P值均<0.05)ꎻ纵向比较两类新生3年间SCL-90阳性检出率ꎬ残障新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2ꎬP=0.06)ꎬ普通新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3ꎬP<0.01)ꎻ阳性人群面谈后残障新生严重心理问题(A类)和一般心理问题(B类)学生的构成比高于普通新生(χ2=7.09ꎬP<0.05)ꎮ结论残障新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新生ꎻ普通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ꎬ残障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较稳定ꎬ但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比例相对较高ꎬ需引起关注ꎮ

【关键词】精神卫生ꎻ健康状况ꎻ残疾人ꎻ学生

2017年随着修订后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等一系列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ꎬ党的十八大提出“支持特殊教育”ꎬ十九大又指出“办好特殊教育”ꎬ残疾人高等教育逐渐迈入稳步发展的新时代ꎬ2019年全国有12362名残疾人被约30所普通高等院校录取ꎬ2053名残疾人进入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学习[1]ꎮ高校残疾学生日益增多ꎬ成为高校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ꎬ“注重融合发展”已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之一[2]ꎮ同时中共教育部党组在2018年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中指出ꎬ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ꎬ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ꎬ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ꎮ残障大学生一般是指身心存在缺陷或异常的大学生ꎬ社会生活受到一定影响ꎬ包括听力障碍、视力障碍、肢体障碍、智力障碍、精神障碍和多重障碍[4]ꎮ融合发展背景下ꎬ残障新生由于身体的特殊性ꎬ比普通新生体验着更多的负性情绪[5]ꎬ需要对其心理健康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ꎮ本研究从实证的角度ꎬ分析时间跨度下残障本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变化ꎬ以及与普通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存在差异ꎬ为有效做好普通大学生和残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研究对象为南京某本科高校2018—2020年间自愿参加心理普查的新生6114名ꎬ2018—2020年分别为1938ꎬ2027ꎬ2149名ꎬ平均年龄为(18.69±1.21)岁ꎮ其中残障新生280名(4.58%)ꎬ普通新生5834名(95.42%)ꎮ调查前征得所有调查对象的知情同意ꎬ并对个人信息严格保密ꎮ本研究经过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审查并批准ꎮ

1.2工具(1)一般情况调查问卷ꎮ主要包括学生的人口学资料ꎬ如性别、民族、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等[6]ꎮ(2)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cklist-90ꎬSCL-90)[7]ꎮSCL-90是高校常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查量表ꎬ作为初级筛查工具具有良好的效度ꎬCronbachα系数为0.99ꎮ该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心理问题、神经症或其他精神类疾病ꎬ社会功能受到严重影响ꎬ甚至有危机可能性者ꎬ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和持续的心理监控ꎻB类:存在一般心理问题者ꎬ如学业方面困扰、人际方面困扰等ꎬ社会功能未受到较大影响ꎬ必要时通过心理咨询进行解决ꎬ需定期关注ꎻC类:学生心理问题不明显或已解决[9-10]ꎮ

1.3方法每年10月中旬在学校机房对新生统一进行网络问卷调查ꎮ根据结果将学生分为3类[7]:Ⅰ类人群为总分≥200分或其中一因子分≥3分者ꎬ筛选为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者ꎻⅡ类人群是总分160~200或其中一因子分2~<3分者ꎬ筛选为可能存在一般心理问题者ꎻⅢ类人群是总分<160且各因子分<2者ꎬ筛选为暂时没有明显心理问题者ꎮ网络施测结束后邀请阳性症状学生(I类和II类人群)进行面谈回访ꎬ通过面谈评估ꎬ将学生分成A、B、C3类ꎮA类:有严重如表1所示ꎬ对两类学生的各种症状分析表明ꎬ轻度以上症状的因子上残障新生中检出率最高的前4位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抑郁ꎻ普通新生中检出率最高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焦虑ꎮ中重度以上症状因子上残障新生中检出率最高的前4位为人际敏感、敌对、强迫症状和偏执ꎻ普通新生中检出率最高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和焦虑ꎮ在SCL-90各因子阳性例数上ꎬ轻度以上症状除强迫症状外ꎬ其他各因子阳性率在两类学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ꎬ残障新生阳性率高于普通新生ꎮ中重度以上症状除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外ꎬ其他各因子阳性率在两类学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ꎬ残障新生阳性率高于普通新生ꎮ

1.4统计分析数据采用EpiData3.1录入ꎬ并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ꎮ统计方法包括χ2检验、非参数独立样本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ꎬ检验水准为α=0.05ꎮ

2结果

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ꎬ90个项目ꎬ症状严重程度按1~5级评

2.1残障生与普通生SCL-90症状检出率的比较

分ꎬ总分值越高ꎬ表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ꎮ总分≥160分或任一因子分>2分ꎬ考虑筛选为心理异常阳性[7-8]ꎮSCL-90因子得分≥2分者筛选为轻度以上症状ꎬ≥3分者筛选为中重度以上症状[8]ꎮ

2.2残障生与普通生心理健康状况分类比较总体上看ꎬI类人群检出率为8.7%ꎬ其中普通新生为8.3%ꎬ残障新生为15.7%ꎬ两类学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28ꎬP=0.00)ꎮⅠ类和Ⅱ类人群总计检出率为23.3%(1424名)ꎬ其中普通新生为22.6%(1322名)ꎬ残障新生为36.4%(102名)ꎬ两类学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35ꎬP<0.01)ꎮ进一步比较发现ꎬ

2018—2020年间Ⅰ类及Ⅱ类人群残障新生的比例普遍高于同年普通新生ꎬⅢ类人群残障新生的比例普遍低于同年普通新生ꎬ2018及2019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ꎬ见表2ꎮ

分别将残障新生与普通新生2018—2020年3类人群比例进行纵向比较ꎬ残障新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08ꎬP=0.06)ꎬ普通新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56ꎬP<0.01)ꎮ进一步比较发现ꎬ2018—2020年残障新生Ⅰ类人群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7ꎬP=0.02)ꎬ其中2018年Ⅰ类人群比例最高ꎬ2020年比最低ꎮ2018—2020年残障新生Ⅰ类和Ⅱ类人群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82ꎬP=0.06)ꎮ2018—2020年普通新生I类人群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1ꎬP=0.01)ꎬ其中2018年Ⅰ类人群比例最低ꎬ2020年比例最高ꎮ2018—2020年普通新生Ⅰ类和Ⅱ类人群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3ꎬP<0.01)ꎬ其中2019年Ⅰ类和Ⅱ类人群比例最低ꎬ2020年最高ꎮ

2.3残障生与普通生SCL-90得分比较将两类学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进行比较ꎬ残障新生在总分及各因子水平上均高于普通新生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ꎮ见表3ꎮ

利用Mann ̄WhitenyU检验ꎬ将两类学生各年份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进行比较ꎬ残障新生2018—2020年在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上均高于普通新生ꎬ2018年两类学生SCL-90总分及各因子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ꎮ2019年两类学生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ꎮ2020年两类学生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ꎮ

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对两类新生2018—年各指标进行纵向比较发现ꎬ残障新生3年间SCL-90总分、强迫症状、抑郁、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41ꎬ3.54ꎬ5.10ꎬ3.37ꎬP值均<0.05)ꎬ其中2018年各指标均高于其他年份ꎮ普通新生3年间SCL-90总分及其他9个因子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13ꎬ22.50ꎬ19.71ꎬ13.33ꎬ9.79ꎬ13.50ꎬ11.16ꎬ9.38ꎬ14.14ꎬ6.39ꎬP值均<0.01)ꎬ其中2020年在除了躯体化以外的各因子得两类学生面谈结果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5ꎬP<0.01)ꎬ残障新生A类和B类学生构成高于普通新生ꎮ

2.4阳性症状学生面谈结果对SCL-90筛查出的以往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ꎮ与其他高校相比ꎬ普通新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尚处于正常范围内ꎬ但残障新生阳性症状学生进行面谈回访ꎮ3年内到访学生共1293名ꎬ占阳性症状学生总人数的90.8%ꎮ2018—2020年经过面谈回访确定A类人群33人ꎬB类232人ꎬ共计265人ꎬ占总体人数为4.33%ꎮ由表4可见ꎬ比正常范围要高[9]ꎬ残障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高于普通新生ꎬ说明残障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整体低于普通新生ꎬ严重心理症状更加明显ꎮ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是两类新生共同面临的心理问题ꎮ同时除强迫症状外ꎬ残障新生较普通新生在各个症状上都较为突出ꎬ可能是残障新生由较封闭的环境进入较为开放的大学校园ꎬ会比普通新生面临更多的困境ꎮ同时听障、视障的同学沟通能力欠缺ꎬ导致社交圈较为狭窄ꎬ支持系统较为薄弱ꎬ有些情绪困扰会因为没有得到缓解而逐步加重ꎮ

3讨论

3.1两类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通过查阅文献发现ꎬ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在10%~30%ꎬ其中残疾人心理问题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全人群ꎬ残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相对较低[11-15]ꎮ残障大学生更容易在强迫症状、偏执、人际关系、抑郁等方面出现问题ꎬ特别是人际关系方面存在较大困难[14-15]ꎮ本研究也与分及总分上均高于其他年份ꎮ

3.2两类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很多研究结论得出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8ꎬ16]ꎮ跨时间纵向比较发现ꎬ3年间ꎬ残障新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稳定ꎬ且有所好转ꎬ普通新生群体心理问题则逐渐严重ꎮ其中残障新生中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在下降ꎬ而普通新生中里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却在上升ꎮ分析原因ꎬ残障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逐年好转可能和近年社会对残疾人在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有关ꎬ现有研究证实社会支持的增加能有效提高残疾人心理健康水平[17]ꎮ普通新生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ꎬ面临更多来自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等方面的压力ꎬ增加了情绪情感问题的困扰[18]ꎮ

3.3两类新生阳性人群面谈情况回访发现阳性症状群体中ꎬ假阳性比例较高ꎬ实际严重心理问题者较少ꎬ与以往的结果相似[9-10]ꎮ由于新生的心理问题多是因为适应不良导致ꎬ经过一个多月对学校生活的适应ꎬ情绪会逐步好转ꎮ残障新生中实际严重心理问题者占比要远高于普通新生ꎬ残障学生人际圈较窄ꎬ对新环境适应较慢ꎬ进入大学后产生的学业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会增加负性情绪ꎮ与普通新生相比ꎬ大部分残障新生遇到心理问题时的求助对象是父母或残障朋友ꎬ较少会去求助老师或心理咨询师ꎮ残障学生群体中贫困生较多ꎬ家庭经济压力大ꎬ而有研究发现家庭结构缺陷家庭资源匮乏的大学生可能存在更大的心理健康风险ꎮ

4参考文献

[1]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19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12-05].

[2]中共中央ꎬ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2020-12-05].

[3]教育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12-05].

[4]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A/OL].[2020-05-04].h

[5]梁小娟.高校残障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模式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ꎬ2019(5):130ꎬ132.

[6]李强ꎬ张然ꎬ鲍国东ꎬ等.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ꎬ2004(2):69-72.

[7]DEROGATISLRꎬUNGERR.SymptomChecklist90-Revised[M].Oxford:JohnWileySonsꎬInc.ꎬ2010:1-10.

[8]刘媛媛ꎬ武圣君ꎬ李永奇ꎬ等.基于SCL-90的中国人群心理症状现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ꎬ2018ꎬ32(5):437-441.

[9]史琼ꎬ马晓璐.南京专转本新生与普通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ꎬ2020ꎬ41(11):1675-1677.

上一篇:研究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在椎间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下一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机管理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