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很普通经典散文

2024-06-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我的父亲很普通经典散文(推荐10篇)

我的父亲很普通经典散文 篇1

我的父亲很普通也很平凡,没有什么显赫的事迹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表现。但父亲在我的眼里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形象和庄严。

父亲原是一名乡级干部,喜欢书法,在我的记忆中口琴吹得特别好。记得六岁那年的一个春天,我家院子里的小草刚刚发出嫩芽来,父亲晚上下班回家就站在那片刚出芽的草坪上,两腿叉开双手捧着一只墨绿色的口琴在吹一首苏联的小夜曲。悠扬的琴声把我从屋内吸引出来,悄悄地站在父亲的身边听着。

当时的感觉现在还记得,好像陶醉在一个幽幽月光明媚之中,我似懂非懂,但是很新奇。仰着脸边听边看着父亲的表情,感觉父亲就像一幅画上的`人,好好看、好精神。高高瘦瘦的个子,肩膀宽宽的,身着深蓝色制服,浓黑卷曲的头发,眼睛特别像阿尔巴尼亚人。一对烁烁放光的眸子深深镶嵌在眼窝内,那么坚毅而深邃。我拍着小手一个劲的赞扬着,好好好爸爸好美好美。父亲正沉侵在他的琴声里,只是笑眯眯的看着我,身子还摇来晃去的。我也受着感染随着来回的摇晃着,那感觉真是好兴奋。

到了每年的春节来临时父亲是最忙的一个人,每天下班回家就是执笔挥墨的写春联,张家婶子的李家婆婆的一份一份写个没完。父亲毛笔字写得相当不错,邻居们都慕名而来。这时我也挺忙的,帮父亲铺纸研墨然后在一家一家的规整好放在一起,一份一份卷好送给来取春联的婶婶叔叔们。当听到夸奖父亲时我也觉得好骄傲好骄傲。

走在街上看到父亲写的春联贴在各家各户的门上窗上,听着小伙伴和邻居们的赞扬我心里别提多美了。因为这都是我的父亲写的,只有我的父亲才这么有才华。在我的心里觉得谁也不如我幸福,因为我的父亲会吹口琴、我的父亲会写一手美美的字而且文采飞扬。

父亲是园林专业学校毕业的,特别热爱花草树木,还会制图。那是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在外下乡工作了一星期的父亲回来了,但他一手提着个箱子一手拿着一卷长长的大纸卷,进屋后放在桌上。我不声不响的看着父亲的忙碌,只见她把纸铺平从箱子里拿出尺子和绘图笔,比来画去的。妈妈把饭端到他跟前父亲眼睛盯着桌上的图思索着,只是用手去接母亲递过来的饭碗。当时母亲还提醒父亲:“先吃饭在工作吧。”父亲微笑了一下仓促的吃了一碗饭,就又趴在桌上认真地画了起来。天黑了,谁也没有出声去打扰父亲,我也去睡了。

天亮了,我听母亲说:“你是一夜没睡呀。”我忙起来看,原来父亲为了画那张图整整一夜没合眼。母亲端来一盆水说:“快洗洗脸吧,今天是不可以休息一天啊?”父亲边洗脸边回答:“一会儿眯一觉就得赶回县林业局把这张乡林业规化图交上去,马上要春耕种树了县里还等着各乡的规化那,我得抓紧啊。”

我听了忙走过去好奇的打开父亲一夜绘出的《安达县八井子乡林业规化图》,好醒目的标题,是父亲那熟悉的字体。上面是我怎么也看不明白的一张当时在我看来高深莫测的图。我当时别提多惊讶了,父亲真伟大。全乡的林业规化图是我的父亲画在上面的,顿时父亲的形象在我心里又高大了许多。

父亲在外下乡工作很少回家,但他的威严却时刻影响和鼓励着我和弟弟妹妹,无论是工作、学习上。在人们的赞扬和只有父亲自己才有感触的年年岁岁中,父亲由英姿潇洒的青年中年走进了老年。

岁月很美,亦很温柔经典散文 篇2

只一场悄然的奔赴,我们便于茫茫人海中相遇,喜欢是淡淡的,有着薄荷的清香。

越来越不喜欢喧哗,山河岁月,真正能留在心里的,一定是朴素和慈悲的,是繁杂过后的风烟俱净。那些热烈的,明亮的,无论开始多鲜衣怒马,最后都会消失无踪。

就像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淡的便长久,你不用说多爱,陪伴就是长情。

有时候,会觉得孤单,会害怕过多的亲近。也只是因为,我们都有着相似的疼痛,以一种秘而不宣的方式隐忍着,只是怕时光的那头,已无人聆听。

生活有各种方式,依然喜欢,背对着烟火流年,于指尖泅渡着一卷云水清禅。即使素白的纸上不着一字,内心的繁盛也承载了流年的美丽。

岁月终会沉香所有的追忆,在一念之间,必有欢喜。

习惯了随遇而安的生活,日子是自己的一粒草籽,努力温暖着,做一束最美的光

更多的时候,就这样守着一段光阴,看绿意染上了南山,看茶香镀上了流光。

风烟满地的城池,我可以一低眉就被思念吹化,也可以一抬头就被烟火葱茏。喜欢这样细微的美好,不动声色间便抚平了时光里所有的褶皱。

其实,岁月很美,亦很温柔,只要你足够相信。

最好的深情,或许就是,忙碌后的一杯淡茶,微恙中的一碗热粥,可以什么都不说,微微一笑中自是懂得。

如果一个人,能始终如一日的对待另一个人,把日子过得朴素而又温情,虽然轻,却抵得上千百遍的爱了。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也不过是在一场山水迢遥的旅途中,在最初的迷茫和最后的孤独之间,回头,依然还有你的目光在凝视。

很多时候,对于喜欢的.东西,我们都是缄默的。

始终相信,真正的情感无须着一字,却可以在一页一页的章节里,聆听到花开的声音。爱是美好而寂静的,只有彼此心跳的声音。

素来,喜欢清寂的时光,在一缕花香里落座,或在一滴露水里入住,都是为了寻找,找到最好的自己,成全更好的你。

当月光载着心事穿尘渡水悠悠而来,我们只在这里细话流水,光阴如常,优雅如常。

生活是有温度的,在一朵花开里,在一场雨落里,在感知着另一个人的心跳声里。

我们在光阴里行走着,这陌生而又充满希望的远方,山水有情,花木有意。

而一定也会有那么一个人,让你温柔地遇见,微笑着迎接,然后余生不再缺席。

不必说多爱,喜欢就好,更长久,更纯粹。

★ 时光知味抒情散文

★ 那些岁月散文

★ 那些年,那些味散文

★ 愿岁月静好亦无恙诗歌

★ 岁月流光散文

★ 关于岁月的散文

★ 岁月车辙散文

★ 经年岁月经典散文

★ 岁月神偷散文

写给父亲经典散文 篇3

午夜开始飘雪,软软地撒满一地。

窗外昏黄的灯安静地照着均匀、清透的白,让我在这片美景和寂寞中幸福地入睡。

梦里,有你。我的父亲。

清晨醒来,惊叹春天的雪能下得这样厚,想必又是纷纷扬扬了一夜。可昨夜,是那样的静啊!

走出房门,雪还飘着。轻轻地、细细地落在身上,转眼就在初阳的照耀下化去。荡然无存。

在另一个世界里,你冷吗?父亲。

我总想,若果真有天堂,你在。可我不信真有天堂。于是,我牵挂你的寂寞、你的饥饿、你的寒冷……

你走了将近半年,在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的任何的瞬间里,我不敢想、不敢说,父亲,已走了……

在你与母亲之间,我一直以为自己更爱母亲。只是在你离开后,我才知道我也很爱、很爱你。这些话我不曾对你说过,你永远都听不见了,可这是真的。

你三岁丧母、七岁丧父,靠吃百家饭、穿百家衣,艰难地成长。回想你叙述的岁月片断,我仿佛看到一个倔强、孤独的少年在天寒地冻间赤脚走向疾驰西去的列车。

你是这样从天府之国来到西北高原的。

在这里,母亲给了你家,养育了我们四个孩子。待你年老返乡时,村里的人是多么惊讶地感叹:“还以为你早就死了。”

母亲骄傲地说:“他身体好得很!”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麦苗拔青的季节……我是多么希望时光倒流,回到那时呀!

那时,你在我们身边。

年青时的你象铁塔。在我的印象中,你从来都没有生过病,黄牛一样踏实、勤劳。

你热爱自己的工作。当金黄的麦田在你驾驶的收割机下齐刷刷地倒地,化为一粒粒饱满的粮食时,你真的满足。

我总是在午间跑向地头,在田埂的一边等着你轰隆隆地来。

你偶尔把我抱在车上,于是那些本来很高的麦穗就变得很矮了,我与你会象冲锋的战士一般轰隆隆地冲向那金黄的中央……

因为这样的情结,我喜欢风吹麦浪的壮观景向,直到今天,或许永远。

第一次看见你落泪是外婆去世。那天,你手持电报,眼睛红肿地回到家,将母亲带到里间。我和哥哥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觉得气氛凝重。等你和母亲出来,我看见你的眼泪。我很震惊,不知什么事情会让父亲落泪。

我与外婆相处的机会极少,体验不了那份悲痛,但你的泪水着实让我在震惊之余悲惨地哭了许久。

我是一个多病、被你溺爱的小女儿。你常常讲张海迪的故事激励我,等我的`病情稍有缓和时,你会对我说:“一篙松劲退千寻。”

父亲,我是在你的爱和鼓励下渐渐长大得。

你只读了四年书,但知识丰富,字写得也很漂亮。这一点令我由衷地钦佩。你很重视我们几个孩子的学习,想必把我们培养成才是你那个时候最重要的理想吧。

我们终于长大成人,走向工作岗位,你却病了。这一病就是七、八年,年轻时的疾苦在这个时候全部显现出来,肺部的病情尤为严重。

你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我不屑一顾地反驳你。今天,忆起这些事情,我心酸地想,你是对的。

你的病大多是慢性的,由来以久,时好时坏。在你初病时,全家人都很紧张,日子久了,就都松懈下来。

零六年冬天,我们是在一起过得。那个冬天是我生命中绝无仅有的,有你陪伴的白雪飘飘的季节。那时,你的精神格外好,我便安心地、坦然地享受你带来的温暖—火红的炉堂,冒着热气的蒸锅,清扫干净的雪中小道……

有那么一天,姐姐、姐夫回家。我刚刚做罢午饭收拾干净,你又嘱咐我准备晚饭。我觉得你很偏心,只会支使我干活,就要回自己的家。

你手捧着脸蹲在院子的角落里,默默地打量我进进出出地收拾东西。

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但非要让你更难受似的故意不理你。

“四儿…”半天,你喊了我一声。

“是爸爸不对。”你说。

我回头看你。你咧了一下嘴,轻轻地、心酸地笑着,眼睛里有闪动的泪花。

就是这一眼的情形,让我永远惭愧、心伤……

父亲,你是一个孩子,曾经铁打一样的男人变成的孩子。自外婆去世后,我是第二次看见你的眼泪。这一次,只缘于我对你的冷漠。

亲爱的父亲,你知道我是多么后悔吗?

零八年,你的身体每况愈下,多次因为消化和积食的问题住院。那一年我的工作很忙,常常是下班之后还要训练,一周只会去看你一两次。现在说起这些事,我是不能原谅自己的。再忙,也一定可以每天来陪你一会儿。可我…,让你孤单地体验了一个病人的痛苦和寂寞。

八月,本是高原最美的季节。你却已经被病痛折磨得形如枯槁。

十七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我来看你。你已经不愿、不能吃饭了,呼吸困难,昏昏地睡。

我唤你一声“父亲”。你看着我,轻轻地应一下,眼神安静。

任何的喜、怒、哀、乐似乎都与你无关了,它们离你好远、好远……

我喂你一小勺粥,你很乖地咽一小口;再喂,再咽一小口。母亲说只因是我喂你,你才吃得。

想起那个年轻时健壮如牛,能将我高高举过头顶的你,我不禁俯在床边失声痛哭……

十点十分,你走了。在我和哥哥的怀里,在母亲声嘶力竭地哭喊声里。

父亲,真的走了?我不敢相信。几十年如一日,你是在我身边的?

医生在做徒劳地电击。我握着你的手,冰凉而软弱。我将它展开,轻轻地贴在脸上,渴望用我的温度、我的虔诚留住你。

可是没有……

你被别的人擦净身体,穿上兰衣,送到那间对我来说一直神秘、一直不祥的太平间里。

我在街上走,去买纪念亡者的祭品。正午的太阳那样刺眼和无情,我的心在它猖狂的肆虐下深深地疼……

泪水毫无遮拦地喷涌流下,每一个人、每一处景对我来说都是模糊而麻木的。

一个声音反复的问,父亲是真的走了?!

你,真的走了……

这些日子里,我表面的快乐不减分毫,可内心总是溢着一种巨大的缺憾和伤悲。

这样的情感让我再也无法重现往日的天真。

天真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必不缺爱,也必不吝啬自己的爱。而我,只因失去了你,将永远不能天真。

我常常寄希望于自己的笔。我以为可以写出心里对你万般的眷恋和悲痛,可每每有这样的念头,泪水就不能抑制的充斥眼眶,不能辩字了。回忆,也只能是一搁再搁。

父亲,现在是新年的春天了,我偶尔会在街头看见酷似你的身影。

是的,那不是你,我却要贪恋地回望、安静地睱想,

描写父亲的经典散文 篇4

6月17日,我接到了儿子在学校给他爸爸打来的电话,他说:“今天是父亲节,祝他爸爸节日快乐”!我顿然醒悟,今天我也应该回下娘家,和父亲一起庆祝这个节日。

虽然,和父母同生活在一个小城,但因平时工作繁忙,也顾不得常回家看看,只是隔三岔五打一两个电话问候一下,没什么事也就懒得回去了,总把闲时的时间安排在自己身上。

今天听到儿子的祝福,我记忆的影子就开始慢慢的拉长、拉长……

父亲在我的记忆中,是很严励的,虽然从没被他打骂过,但他说起话来,总是让人生畏。父亲兄弟姐妹六个,他是长子,年轻时参过军,退役后便分在县城工作。

在老家,村里乡亲对父亲总是很敬重,每次父亲回老家,乡里邻居都会来家里坐坐,唠唠家常,也唠唠山那边的事,似乎父亲总会给他们讲很多很多山那边的故事,而他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在乡里邻居的眼中,父亲象是他们的大哥,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可在我的心里,父亲象是一座崴崴大山,高大威严,让人望而生畏,而从不敢走近他的身旁,更不敢奢望他会笑着对你说话,我在外读书的三年,我的记忆中没有收到过父亲的.只字片语,虚寒问暖只有母亲的字迹。

一晃时间过去了二十一年,我参加了工作,回家少了,再后来,我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回家就更少了。在我准备生儿子的时候,父亲病重,展转去了几个城市的医院治疗,未见好转,最后转至医科大学附院,在住院期间,我一直没能到医院看望父亲,尽尽儿女孝道。因为,儿子已经出生,那个年代,交通真的还不是很发达,没有手机,去省城只有火车。孩子还在月子里,我不知如何长途跋涉带着孩子去服侍父亲,还好有老公去了,能亲力亲为的为我照顾好父亲,让我心里少了许自责与愧疚。

父亲动了一个很大的心脏手术,病因复杂,好几种病纠缠一起,开膛破肚历尽人间生死,最后,总算逃过一劫。

当父亲痊愈出院回到家中,我带着孩子一起回家,看到了父亲的笑容,那笑容里没有了威严,有的,只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慈爱,突然间,我感觉父亲好亲切。从没敢正眼望过父亲,这一次,我认真的看着父亲,发现,父亲老了,也瘦了好多,但让我欣慰的事是我还能伴着双亲同享天伦之乐。

似水流年,孩子十七岁,我也步入中年,但今年却是第一次为父亲过这样的节日,看着父亲眼角一道道的皱纹,心里不由感慨万分,不由举起酒杯,由衷的对着父亲说:“爸爸,今天是父亲节,您的节日,我祝你节日快乐,身体健康”!父亲开心的笑着,母亲也接着祝福,一家人都举起了酒杯,一起同祝愿。

父亲的担心经典亲情散文 篇5

今天春节和往年过年一样,在姑姑家拜年。因杭州大伯去世后就属姑姑最大,且说大伯一直呆在杭州,即便大伯在世时我们整个大家庭所有的人也依然每年春节欢聚在姑姑家。今天也不例外,中午大家庭团圆在姑妈家吃鸡蛋面,晚上欢聚在酒店,因为大家庭人员太多,除去杭州大伯一家近40人欢聚在一起,那热闹的场面只有酒店的大场所才可盛下。

因老公去了朋友圈中最要好的大哥家拜年,我和老公只好两边兼顾,我和儿子留在姑妈家聚餐,老公则留在大哥家,这样一来我就成了三口之家的代表了,晚上聚餐时,表哥作为酒席上东道主的主持人给我盛满了二两酒,和大家一样,我本不想喝酒,但在车站任职的`站长姐夫说作为三口之家的代表必须喝酒,否则就枉为表哥给我盛满酒杯了,罢罢罢,见站长姐夫如此兴致,只好依了大家。

却不想在酒席中爸爸见我在喝第二杯时居然急了起来,爸爸的担心作为女儿的我何以感受不到?哥哥就因为喝酒过量频繁而导致身体每况愈下,最后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这份痛足让爸爸妈妈和家人心痛一生,我何尝不知?如今爸爸妈妈只剩下我一个女儿了,他们对我的关爱及寄以的希望我心底自然清楚,所以当爸爸站起来挡住姐夫和表哥表姐与我在酒席中互敬互饮时的情景时,他焦急担忧万分地一个劲要将我的酒倒给他喝,看到爸爸如此,大叔叔和小叔叔也赶紧站起来劝阻表哥表姐们的热情和兴致。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无论大到单位社会上的应酬,还是小到家庭朋友们的欢聚,都一样逃不掉酒作为尽兴之物,有酒助兴,聚餐似乎方显意义,尽管多么清楚酒对人身体带来的弊端和坏处,却依然推辞不掉那份情感溶入的欢畅。

今晚欢聚过后,表姐邀上我去玩麻将,因酒精作用,麻将兴致也显得高昂,却不想爸爸居然到家依然担心我酒是不是喝多了,打来电话关心我,要求我早点回家。尽管我在回爸爸电话中让他不必担心,但爸爸对我的那份担心和关爱既让我感动又让我愧疚。因为一直对爸爸把经营10多年的家庭企业弄破产有成见,我对爸爸总是耿耿于怀。其实爸爸何尝不想把一手办成的企业做大做强?只是爸爸没有那份管理能力,作为女儿的我没能帮上爸爸把企业做好,有何理由去责怪爸爸?

我和哥哥只会享受爸爸成功,却不能为爸爸创业付出什么?尽管那时我们年轻不懂事,但为何就没有那种上进和拼搏的精神?那时的我和哥哥似乎在爸爸的宠爱下失去应有的奋进和学习动力。我在痛心回忆自己过去年少不懂事和无知时,内心的愧疚涌上心头,爸爸已经在渐渐老去,但对子女的我们依然充满了作为一个父亲应有的关爱,而我年久深藏于心的成见此时让我除了有愧疚之外,更为自己对父亲的成见释然感到了欣慰,我已经理解父亲了,我已经长大成熟了,我应该挑起来哥哥离去后交付与我的担子,让父母亲在有生之年平安幸福才是我应做之事。

爸爸,虽然没有让我和哥哥最终拥有富足生活,但爸爸此生创业成功与失败交替的坎坷人生是我成长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它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让我在尝尽企业破产后的那种凄凉和低谷,我能在父亲失败中看透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复杂关系,能够在失败中总结教训,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昂首挺胸做一个坚强的女子。

父亲的梦经典散文 篇6

年龄越大越怀旧,每当夜深人静,陈年往事总是历历在目,久久地萦绕在脑海中。有多少次我又依偎在父亲的身边,陶醉在父爱的幸福之中。

我十二岁失去了母亲,唯有了父爱。父亲是“半拉子”庄稼人,用农村的话说就是不纯粹务农的。父亲从小练就了编炕席的手艺,在当地十里八乡很有名气。他编的炕席密实,不起刺,冬天炕谷子压不出来,人躺在炕席上不扎身,睡起来舒舒服服的。农村那时候特别穷,庄稼人睡觉极少有人穿衬衣衬裤的,光着身睡在炕席上很容易扎刺的。凭这,父亲编的炕席特别抢手。每年到秋天割高粱,在削掉高粱头之后,父亲就领着我去地里挑好选颜色正,长的高又成实的高粱杆,然后求生产队小队长分到我家,承诺白送他一张炕席。高粱杆到家后,父亲便开始忙活了,削叶、破三瓣,然后浇水泡一宿,第二天开始削内瓤,晚上开始在煤油灯下编席,三天多准编好一张,攒到够数了,父亲领着我到离村十八里地的小镇去卖。去掉成本,一张席能挣几块钱。父亲卖了钱,我吵吵恳求父亲买玩具,父亲瞪我一眼,我不敢言语了。父亲不识字,领我去的地方最多的是书店。我也渐渐懂事了,挑选我喜欢的“小人书”买上几本,父亲每次都开心地笑了。晚上我也常常念给他听,有时候他还自言自语说:“这孩子能有点出息。”有到我家串门的或买炕席的`人常对父亲说:这老爷子有眼光,供儿子上学腰都累弯了。父亲笑了笑:庄稼地太苦了,我非叫他们进城不可。父亲愿望实现了,我大学毕业分进了机关,还成了个小文人。

前几年父亲的祭日,我把我写的书和拍摄的电视剧拿到他的坟头,默默地向他做个汇报。

我家是非农业户,在每年秋收分红时候都是“涨肚户”(给生产队找钱)。哥哥是教师,工薪低,全家八口人,父亲编席累成了伤力,席也编少了,又不能参加队里体力劳动,我还在上学。到了秋季是我家最犯愁的时候,队里不愿意给我家分口粮和柴禾,怕我家到时候给不上钱,耽误别人分红。别的还好说,分口粮,柴禾我家都是倒数第一,粮食是末等,柴禾是青的,别人分剩下轮到我家。这“另类”农户还常遭别人讥讽:看看人家,草不拔一棵,地不铲一垅,还竟吃现成的。我气够呛,父亲不生气还乐,好像是满足,自豪。为了这,我几次休学到队里干半拉子。父亲恼了:就是穷死你也得上学。父亲看到家里太穷了,拖着病弱的身子到队上干活。父亲不是正经的庄稼人,别人收工吃完了饭他才收工。不知道谁知道父亲从小会唱几句《二人转》,闹着让父亲在歇气的时候哼上几句。农村文化娱乐生活太贫乏了,父亲哼上几句,没想到还真有价值了,父亲的活不用自己干了,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抱垅(一人铲两个人的地),歇气就叫父亲唱上一段,一唱二三年,挣点分工,家里也宽裕了许多。

我和妻在城里成了家,多次我和妻去接父亲,父亲就一句话:“你哥家去了,我就去。”我知道父亲的心向往着城市,也愿意住城市,他的愿望是让他的孩子们都进城。我和妻都在一个地方负点责任,每次坐车去乡下去看他,他都说:“大车小辆又来干啥,多费钱。”邻居们说:人家是头头,不花钱。他气愤了:臭显,别犯错误再回农村来。哥嫂及子女后来也进城了,父亲临终时候不知道。如果上天有灵,应该感谢改革开放的。

每年的清明,我必须去父母的坟头祭扫,坟地离村八里地,下雨进不去车我也风雨不误。有一年,我因公在外没去,整整头疼一个月。妻说:你今年没去给老爷子上坟,找你了吧。后来我真的去了,回来果然还真不疼了,不知是吃药吃好的,还是老爷子真的咒我了。

我的红尘很安静情感散文 篇7

常常,都习惯一个人,窗半开,门深掩,轻轻一低眉,浅绣光阴清美的模样。

窗外,有三五朵云彩,有满篱满架的蔷薇开,粉的粉,红的红,白的白。

安静,我是一朵女子素。喜欢素妆淡画,喜欢一袭棉麻的宽宽大大。趿着鞋,挽了发,端端坐在南窗下。看几页书,喝一杯茶,嘟着嘴巴细数钟声的滴答。

安静,我坐成光阴的一幅画。我不喜欢聚众,却喜做梦。岁月深深里,我便是那抱香做梦的女子。一枝花的妍,一茎草的绿,一粥饭的.香,一盏茶的宁,在我眼里,都是鲜妍着的美好。我习惯用单纯干净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点滴,习惯对一朵花笑对一株草弯腰,用我朴素的心,一路拾取着日常中的美好,并满怀感激与感动。

我的红尘很安静。若,你来,我也欢迎。我会落花烹茶,取两茶盏干净,与你,小坐对饮。不可高哗,静静,坐一会最好。可听,枝上雀儿的清鸣;可听,青檐滴沥的雨声。

我的父亲短篇散文 篇8

几年来,一直想为父亲写些什么,但总找不到好的切入点。

父亲是个农民,个子不高,C小精干。黝黑的皮肤衬托了他的勤劳和朴实,嘴边常挂的半截烟灰不落的香烟,则暗示了他的质朴和少语。农村的丈夫大部分是大男子主义,对妻子是“一言堂”,对儿女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由于童年的调皮和无知,我们父子间没少出现“冷战”。

至今我也不能理解为什末父母总是吵架,也许母亲的倔脾气与父亲的“专横”正好相对。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成了我这个家庭机器运行的规律。不过父亲总是首先发出服软的信号,如做顿饭让我喊母亲去吃、打电话叫姨妈上我家拜访什么的。母亲不是小气的人,所以父母间的“战争”也就鸣金收兵了。我的家庭也再次步入“正规”。

我是家里的“独苗”,即使父母总是争吵,却不肯让我受一点委屈,甚至是对我溺爱,这也养成了我不愿受人约束的性格。小时候,不管是村庄还是学校,我可谓“打遍天下无敌手”,虽然个别人有哥哥或其他帮手,但我有爸爸撑腰。因为小学学校距离我家很近这也更加助长了我的嚣张气焰。在学校就算老师批评我,我也会哭着回家告状,而父亲总是气势汹汹的去学校评理。父亲的举动让我非常“威风”,但幼年的我却没有朋友。

在我心中父亲是无敌的打手和全能的助手,无论我要怎样父亲总会满足我。直到那天晚上父亲在我面前留下眼泪。那次的经历使我懂得了父爱的伟大,心中的懊恼和自责改变了我幼小时扭曲的`世界观,我的生命才算真正意义上开始。

由于我是家里人的心尖,我从没离开过父母,但该上初中的我只好作为住宿生到他乡求学。这也第一次体现了我对家的依恋。

为了不让我再学校难过,父亲可谓吃尽了苦头。即使是秋收农忙季节,仍每天骑自行车到十多公里的学校看我。但懦弱的我根本压制不了心魔,即使眼睛早已哭肿。

我记不清楚那是那一天了。上午第三节下课,父亲照例来学校看我,说到花园那边等我放学。忍到下课,我急忙跑到花园,在一块树荫下,父亲坐在半块砖头上抱着腿蜷缩着睡着了,看到地上散着的七八个烟头和一口口黄痰,不知为什么我又哭了起来。父亲睁开眼迷迷糊糊看到我这个样子,非常生气,踹了我两脚,把我领回家里去了。

晚上,我被绑在门前的小槐树上,父亲用小木条打我,我吓得大哭,围着树乱转。父亲没打几下便停了下来,扔了小木条,茫然的蹲在我旁边,点着了烟,看着月亮,眼睛湿润变红。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流泪。眼泪很听话,顺着父亲的皱纹慢慢变少。母亲来给我解绳,看着我身上的红痕,骂着父亲心狠。

第二天我被送到了学校,不过是小学,父亲让我再读一年六年级。第二节课,校长把我喊道办公室。

办公室里就我们两个人,面对面站着。看着我,他叹了一口气,略带沙哑的说:我和你父亲是同学,即使在六年级,你父亲的算账水平让老师都好奇,但家里缺钱,耽误了一辈子。为你上学的事他昨天找我,你也知道昨天大雨且去我家的路非常泥泞。我打开门的时候只看到两条延伸很远的车辙印,自行车立在那里,不过车轮已被泥塞的不能打转。他从胸口的口袋里掏出已经湿透的烟,我接过来,不过一碰就断了,里面的烟叶也掉了出来,你父亲尴尬的看着我。

我低着头,眼泪成股流下。双膝颤抖,想要下跪。

【散文】思念我的父亲 篇9

夜,静悄悄,这几天的夏夜格外的凉。今天的我,静静地,独立在月台上伤感和思念„„ 思绪象画面不停的翻卷,父亲的面庞就在就在眼前转。心,悄悄地在碎,在痛。在今天这个不寻常的月晚。

父亲离开我们十年了,父亲的音容笑貌仍然萦绕在心头仿佛就在眼前,对父亲的思念依然。我也早已做了孩子的父亲,我忘不了父亲谆谆的教诲,更忘不了幼年时的那桩桩往事。

我没有姐弟,是父亲的独生子。由于家境贫寒,父亲是挣工分的民办教师母亲身体不好,我的幼年生活就和贫困交织在一起。尽管如此,父母对我仍是娇声惯养,有需必应,宁可他们减衣缩食,也不愿委屈了我,所以我仍然衣食无忧。记得十岁那年,当时我读小学三年级,跟同村的小伙伴打架,受大孩的欺辱,加之家境贫困我已朦胧欲懂,产生了厌学的念头,找到父亲商量时,父亲却说:什么事都可商量,唯独不上学没商量,是必须的。父亲的坚定态度使我打消了辍学的念头,每天的迎送和家庭的辅导,使我树立了信心且成绩直线上升。直至念完了小学,初中,高中。

我虽是父亲的独苗,但对我的要求和家庭教育是“苛刻的”。幼年时的几件小事历历在目,她是我养成现在的倔强,不怕吃苦,遇事不服输的性格的条件。也是我今后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基础。

记得十二岁那年夏天的一个星期天,我独自到地里拾柴,由于拾得太多自己背不动,时至晌午,自己坐在地头落泪,盼望父亲能去接我,当面夸我“能干”的几句话,然而,我失望了,父亲始终没来接我。我委屈地背起不满的半筐柴草回家,在家门口看见父亲的面孔是阴沉的,严肃的,我委屈的哭了。父亲只是说了一句:“吃饭吧。”母亲看着我很心疼,埋怨父亲冷酷无情。父亲却说了几句终生不忘的话:“年龄小,要知道力所能及,有多大力量干多少活,不要养成遇到困难等靠山的习惯。”

十三岁那年秋天的某日,村里的十六.七的孩子们结伙到十几里的外村拾落花生.也就是在别人把花生收获后,去拾丢掉的花生。在当时经济生活尚不富裕的条件下,每天能收获十几斤落花生,也算是不小的收入。所以很时尚也很流行。在父亲的“教唆”下我也动了心,与左临右舍的哥哥姐姐商定带着我一起去。第二天不亮就起来,母亲做好了大饼两块,作为中午的干粮,在母亲的千叮咛万嘱咐下出发了。我们顺着国道一直步行,一般需两小时左右路程即可到达目的地。哥哥姐姐们前面走,我象小尾巴一样跟在后面。可走到一半路程我就掉了队。这一下我可慌了神,一边喊,一边跑,一边哭,就是无人答声。只好自己走了,到了天亮发现公路两侧地里黑鸦鸦的人群,都是为一个目的而来。我也找到了同村的伙伴,学着他们的方法,刨土,刨土再刨土,看到花生捡起来装在篮子里,或者干脆就吃掉。直到午后把干粮也吃完回家。

别人自然是收获颇丰,而我就不用多说了。回家后,我把一天的经过向父母诉说一遍,母亲心疼得落了泪,父亲把我的篮子里的花生用碗量一量,笑了,这点花生的价值还不如那两块大饼干粮值钱,但是,你今天的收获却远比一满蓝子十几斤花生多百倍。

数年后,我似乎已经长大,考入了大学,而我的父亲却因病永远离开了我。逝世前拉着我的手说:“你已经长大了,我对你的教育是正确的,你已经具备独

立生活的能力。不怕吃苦,顽强的性格我很放心。可是人生道路不一定都是平坦的,一个人平安度过一生是不容易的。要随时有应变的心理准备,遇到困难或者灾难就能挺得住,不垮掉..."

十年来,父亲的叮嘱铭刻于心,影响着我,支持着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多少年后我也会年老,但父亲的灵魂永驻。

写在后面的话:我的学业不是中文专业,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写作。

父亲去世后,父亲的精神,父亲的品质和性格,一直影响着我。总想写点东西纪念一下,但水平太低,所以几次都被搁浅了。是各位网上朋友的创作精神激励了我,又恰逢父亲节,更使我感慨万千,鼓足了勇气写了以上的几个字。父亲对我的教育用心良苦,何止是文字所能表达?或者寥寥的几

百字所能容纳呢?只不过就是借此寄托我的哀思吧。

今后,我将以父亲的教诲鞭策自己,教育好下一代,乐观的面对人生,走完自己的路程。正如蔷薇朋友所说:

我的父亲母亲亲情散文 篇10

对于父母的婚事,我们作为孩子的总不能指指点点。虽然我们后来能发表一些议论,但那已经远离了事件的中心,而且年代的确是有点太久远了。我们是用倒算帐的方法来推测父母的婚姻的,这容易造成信号失真,况且不管怎么讲,对父母是大不敬的,也是不公平的。离开事情的背景去静态地分析这件事情,会掩盖或歪曲历史原来的面目,使本来就很浑浊的事实,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但历史确实值得并需要回味和品尝,尤其是像父母这样革命者的历史。倒不是因为他们作为胜利者置身在成功的光环里而值得追忆,而是自始至终他们对自己的生活都糊糊涂涂地明白着,一直到现在——直到我父亲去世,母亲孤身一人——这的确让我们饶有兴趣。

如果用“革命”这个充满暴力意味的词把父母拉扯在一起,显然是简单和粗暴的。但事情的确如此,是因为革命,他们才走到了一起。那个时候我年轻的父亲像邻村的那些年轻人一样,被一本泛黄的书籍鼓动着,中断了学业,在昏黄的油灯下经过短暂地培训和宣誓,就开始一知半解地理解并执行革命任务。其实他还不知道,他已经渺茫地走进职业革命者的历史里,政治的`追光灯对他的映照已经越来越清晰了。他警惕而机械地走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口干舌燥地向那些木呐的人群宣讲着政治圣经,帮助惶恐不安的他们打开那些大户人家的粮仓,并把从他们过去“东家”的手上抢来的土地不由分说地送给他们,让他们从物质的意义上来图解革命。事情的结局可想而知。革命成功了,父亲也成功了。我想,不管打着什么样的旗号,瓜分别人财产的革命,即使现在再来一次,成功的胜算还是会比较大的。

父亲认识母亲的时候,她才刚刚走出校门。对红色事业的追随让她站在了父亲身后,身影单薄而坚定。神圣的光芒穿透她纯洁的心灵,让她有了持久而轻微地震颤。对政治过度的敏感,是他们那个时期革命者的普遍症候,类似于低烧和触电的感觉。虽然他们都正值谈情说爱的年龄,但几乎没人关注这个问题,好像革命者都没有青春期。个人感情被搁置起来,那些偶然发生的青春骚动对自身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或者被作为低级趣味被排除掉。那时正处在破坏和建设的初期,百废待兴,几乎每天都有大事发生。爱情作为奢侈品从大众的生活里被流放了,生活因此而单纯起来,或许是更加复杂。

是啊,革命伟人教导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天天就携带在他们的公文包里,除了“革命”,他们不知道生活还有什么意义,直到有一天,他们突然与婚姻短兵相接。

他们的婚姻是被他们共同的首长、也是他们后来的县委书记草率地决定的,当然这是我们现代的眼光,在当时这也是一项政治任务。那是一个平常的月夜,平静而温婉的月光,也许让首长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和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儿。他动情地回头看着身后的两个年轻人,然后有力地挥舞着手臂,斩钉截铁地说,你们结婚吧!

这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婚姻模式,不仅结婚如此,离婚也是如此斩钉截铁。强烈的时代特征,赋予婚姻极强的政治筋骨。先结婚后恋爱,或者是先结婚后认识,都是不足为奇的。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是革命把他们召唤到一起来的,那么,革命就有义务为他们组织一个“革命家庭”。

婚姻好象是一个人一生的定型剂。一旦沉入到里面,自己几十年的生活就会被反复复制。父母结婚之后,虽然他们仍然都沉浸在工作里,但生活更加白热化了。日子单调而充满激情,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到来,使他们艰难地在革命者和为人父母的双重角色之间泅渡。苦难的日子在他们身后次第展开,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冲刷着他们脆弱的神经,让他们在风浪里颠簸。他们的手在坚守和抗争里紧紧牵了起来,革命让他俩成亲,革命又让他俩成为亲人。母亲更加坚定地站在父亲的身后,有时候是站在他的前面。他们无法理解上层忽左忽右的政治风向,更无法理解邻居忽冷忽热的政治脸色。一切都是在革命的名义下进行的,因而,一切都是合理的。

他们首先成为同志,然后成为夫妻,后来才成为伙伴。他们忽略掉了谈情说爱的时间,对于今后几十年以濡相抹的日子而言,这是至关重要的考验。一个革命者,如果不是被自己打败,总是会认为真理在握,因而更具有生活的韧性。父母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从来没抱怨过什么,也没企求过什么,他们认为生活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这种达观或者叫做唯物主义的理念,让他们侥幸在巨大的政治车轮的碾压下逃生。

在那些饥谨的年代里,母亲用稚嫩的肩头扛起了这个家。灾荒绵延不断,苦难一望无际。但她都咬着牙挺了过来,没有让父亲为生计而担忧。始终起早贪黑的父亲,总是把背影留给我们,有时候我们想起他会很模糊,只是一个指代和象征。

上一篇: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论文下一篇:联合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