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普通话倡议书

2024-06-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普及普通话倡议书(精选12篇)

普及普通话倡议书 篇1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言,是我们与同学、老师、家人及陌生人沟通的工具。为了适应武汉在中部崛起的需要,为了顺利达成我国与世界的接轨,为了争创武汉市语言文字示范校,广泛规范地使用普通话已成为我们每一位少先队员的责任,为此大队部向全体师生们发出以下倡议:

1、坚持课堂内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使用普通话,并能达到准确流利。

2、保证课后与老师的交流使用普通话,并逐步养成习惯,由生硬走向自然。

3、做到校园生活中与同学的交流使用普通话,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4、尽量带动家人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主动推广普通话。

5、尽量坚持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普通话,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力量。

希望全体师生们极积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使普通话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主要交流工具,让我们利用普通话迎接五湖四海的来宾,让我们用普通话融入这个开放的快速发展的社会。

普及普通话倡议书 篇2

一调查准备和实施情况

(一)立项情况

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作为国家语委批准项目,于2010年8月正式立项,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负责组织,河北、江苏、广西三省(区)语委办参加。项目大致分三个阶段进行:

1. 准备阶段,包括项目筹划,起草项目申请书,设计调查大纲和实施方案,编制调查问卷,制定调查抽样方案,行政组织和协调;

2. 实施阶段,包括组织培训材料,参与、指导河北、江苏、广西三地的调查培训,指导、协调三地的调查工作;

3. 数据整理和撰写调查报告阶段,包括调查问卷数据录入、整理,调查数据表生成,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分析,田野调查数据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二)项目实施方案

围绕调查目的,综合考虑时间、经费、人力等客观条件因素,项目组经过周密调研制定了调查方案。因为本次调查的主要目标是摸清自2000年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以来普通话的普及情况,因此调查方案的制定不能脱离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的基础。鉴于本项目的出发点之一是要与2000年的数据对比,因此从设计原则上要尽量贴近2000年的调查,包括抽样的调查方法、入户和专项结合的方式、调查内容的维度以及选取的样本地区等。但是,与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项目比较,这次调查从调查规模、调查内容和操作细节上都有所调整:

1. 调查规模:

根据项目实施的客观条件,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的调查规模定为三个省(区),每省(区)分三级行政区域确定样本地区: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县级市)。

样本省(区)的确定考虑了代表性的问题:南方方言区、官话区和少数民族语言地区都应该考虑。选择样本地区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2000年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抽样方案中抽中的市县;

(2)在样本省(区)内样本市县的地理分布尽量分散;

(3)在有少数民族的地区,应当有自治州或自治县;

(4)样本市县在2000年调查时的调查数据完整无遗漏。

选择样本省(区)时还考虑了以全国水平为参照,从普通话普及程度方面与全国数据53.06%比较接近的省(区)作为候选样本。

在选定了样本省(区)和样本县(市)后,为避免调查的主观性,尽量采用随机抽样方式抽取调查对象。在县(市)一级样本地区运用PPS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样本乡镇(街道)、样本村(居)委会和样本户,样本户内利用KISH表抽取主调查对象。

为保证主要指标的样本量,在不影响调查效率的前提下,采取样本户内主调查对象和其他家庭成员全部调查的方法。

2. 调查内容和问卷设计:

针对本次调查的目的,调查内容涵盖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中涉及普通话的内容。包括:

(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居住迁徙情况;

(2)被调查者语言能力情况:普通话、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

(3)被调查者语言使用情况:普通话、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

(4)被调查者不同场合使用普通话情况:教学活动、公务活动、社会生活、家庭;

(5)被调查者语言学习情况:普通话学习途径、动机、期望;

(6)被调查者对普通话的态度:中小学教学语言的选择;

(7)被调查者普通话语音面貌。

本次调查增设了调查过程的录音环节,调查内容中增加了用普通话说话以及调查员主观判断被调查对象普通话水平的内容。这种做法不仅为后续的数据核查处理提供了佐证资料,还为项目的后续科研开发和成果利用提供了素材。

在沿用“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框架结构的基础上,调查问卷的设计也进行了一些合理的调整,问卷种类由2类11种变为2类4种:2类是:入户问卷和专项问卷,4种是:主调查对象问卷、其他成员问卷、学生问卷、教师问卷。

3. 调查培训和实施:

本次调查因为规模较小,调查员采用分省(区)一级培训方式。在培训前,项目组编写了《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调查人员手册》,供调查员培训使用,同时也作为调查员工作时查阅参考的必备材料。

三省(区)的具体调查工作均由语委办和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组织和承担,河北、江苏、广西三省(区)分别成立了相应的调查机构具体实施调查。2010年10月开始调查员的选拔、组织和培训工作,2010年11月~2011年1月陆续完成了调查任务以及调查问卷、入户录音的汇集和回寄工作。

二调查数据处理情况

(一)问卷回收和样本情况

1.三省(区)完整回收了共2430户的问卷,入户调查6928人,回收专项调查问卷教师1287份,学生1115份,问卷回收率100%,回收情况非常理想。具体样本数据见表1。

2.从调查样本的分布情况看,入户调查样本的城乡、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分布还是比较均衡的。具体见表2~4。

3.专项调查教师样本的性别、年龄段、受教育程度的分布,也比较符合教师行业特点。具体见表5~7。

学生专项调查的样本分布在性别上有些偏离,合计男女比为41.11∶58.89。

(二)数据汇总情况

在汇总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误差。因为规模有限,设计样本量是按照较低限度的量设计的,因此保证数据质量很重要。项目组着重在问卷录入、数据核对环节做了工作,对数据库做了精修,对差错数据也做了审核,争取做到不浪费一个数据。

调查数据的汇总方法和原则是:

1.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数据分入户调查数据和专项调查数据两类,两类数据采用不同的汇总方法。入户调查数据按人口比例加权后计算比例,专项数据直接采用样本比例。

2.入户调查数据的汇总原则一是按区县类型分层加权,二是按照城乡、性别进行事后分层加权。

三调查结果总体情况

(一)普通话能力情况

三省(区)能用普通话交谈的比例在70~80%,具体见图1。(图中所说2000年入户调查指“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的入户调查,2010年入户调查指“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的入户调查,下文图表名称所指同此。)

与2000年“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数据比较,本次入户调查结果显示,河北、江苏、广西“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的比例分别增长20.72%、15.14%、30.36%。仔细分析这种普通话普及程度的增长,可以看出以下特点:

1.乡村的增幅均高于城镇,但与城镇相比仍分别存在约12.86%、15.98%和12.99%的差距。具体见下页表8。

2.2000年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和2010年进行的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均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普通话普及的两个重要因素。具体见表9、表10。

从表9可以看出,普通话普及程度增长幅度最大的在30~44岁这一年龄段,三个省(区)的增幅分别为26.90%、28.76%、37.48%。

表10的数据表明,普通话普及程度增幅最大的是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人群。

3.调查结果还表明,教师、学生、专业技术人员、公务员等群体具备普通话能力的比例较高,他们依然是普通话普及的排头兵。教师和学生专项调查的数据也可以说明这一点。在专项调查中,教师和学生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的比例均在95%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广西的普通话普及程度的提高幅度令人关注。项目组为此专门组织人力审听调查录音,证实统计数据是真实可靠的。至于数据和我们的主观印象有差距,恐怕与会说普通话人群的普通话水平分布有关。同样都是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但能用的质量是有区别的。在能用普通话与人交际的人群中,河北集中在能流利准确地使用、能熟练使用但个别音不准,江苏集中在能熟练使用但个别音不准、能熟练使用但口音较重,而广西集中在能熟练使用但个别音不准、基本能交谈但不熟练。详见表11。

(二)普通话使用情况

在普通话的使用上,随着交际场合正式程度的增加,普通话的使用比例也逐渐升高(见图2)。这与2000年调查数据所显示的大趋势是一致的。

汉语方言在家庭和本地区域内一般社会生活中占据主要地位。家庭是汉语方言最活跃的地方,汉语方言仍然是家庭的首要交际用语,江苏、广西普通话进入家庭交际的比例有所上升,河北下降,但均幅度不大。广西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作为家庭交际用语比较稳定,且比2000年的数据略有增加。

从集贸市场到医院场合再到政府部门场合,普通话使用频率逐渐增加。但在单位谈工作时用普通话的比例低于到政府部门办事用普通话的比例。

从城乡、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来看普通话使用情况,城镇、30~44岁年龄段、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及公务员人群是家庭中使用普通话的主力人群。

工作单位的语言使用有些复杂。在单位谈工作使用普通话的比例低于到政府机关办事甚至到医院看病场合。单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普通话的使用比例低是否与单位是一个熟人社会有关,值得思考。

(三)母语情况

本次调查显示:小时候最先会说的语言是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话的比例,河北、江苏分别为84.79%、93.04%,广西以汉语方言为母语的为58.73%,以少数民族语言为母语的为40.30%(高于2000年调查数据的32.44%)。

小时候最先会说的话为普通话的比例,与2000年调查数据比较可以看出,河北、广西没有显著变化。江苏增长较多,2000年调查为6.51%,此次调查为14.63%。分析江苏数据可以发现,增幅主要集中在城镇和低年龄段人群。

(四)普通话学习情况

调查显示,学校是学习普通话的最主要途径,也是被调查者高度认可的教学语言。在回答“您学说普通话的最主要途径”时,三省(区)选择“学校学习”的比例分别是河北53.69%,江苏48.28%,广西66.67%。在回答“您认为本地小学最好用什么话教学”和“您认为本地中学最好用什么话教学”的问题时,选择普通话的比例均高于98%(见下页表12)。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被高度认同。

看电视听广播也是被调查者学习普通话的主要途径。与2000年调查数据相比,选择广播电视为学说普通话主要途径的比例上升明显,成为与“社会交往”途径不相上下的第二主要途径(详见表13)。这种变化也与近些年来国家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等战略工程不无关系。

在“学说普通话遇到的最主要问题”上,与2000年数据相比略有变化。“受方言影响不好改口音”仍是河北学说普通话的主要障碍。“周围的人都不说,说的机会少”也依然是江苏学说普通话的主要问题,而在广西,最主要问题已经由“周围的人都不说,说的机会少”变为“受方言影响不好改口音”和“受民族语言影响不好改口音”了。这种变化体现的是一种普通话使用环境的变化。

在学习普通话的动机方面,与2000年数据相比,三省(区)选择“为了和更多的人交往”的比例均有所提高,广西和河北甚至超过了选择“工作业务需要”的比例(具体见表14)。从这种改变可以看出,更多的人学习普通话是为了解决社会交往的障碍,体现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地位和作用。

四调查的初步结论和相关建议

从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的结果看,以普通话为主体,与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一起构成主体性和多样性的语言生活在我国已经基本形成,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大的汉语方言区,双(多)语双(多)方言的交际模式已经成为社会语言生活的主流。

1. 十年来,普通话在我国普及面进一步扩大,数据证实了一些专家一直以来对普通话十年来普及程度的估计,也说明了近年来的推普工作富有成效。

2. 乡村的普通话普及水平提高幅度大于城市,城乡差距有所缩小。2000年调查结果全国城乡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的比例分别是66.03%和45.06%,相差20.97%。本次调查显示,这一比例差距在三省(区)降到12~15%。教育普及、人口流动、媒体宣传、经济发展都可能是影响因素,当然也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和行政部门的努力推广有关。

广西的数据有其特殊之处:汉语方言在农村的比例低于城镇,但少数民族语言在农村的比例高于城镇。

3. 与2000年的调查相比,语言使用的基本趋势没有发生改变。家庭用语仍以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为主(详见表15),普通话的使用没有对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造成明显冲击。

4.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并没有因为普通话的推广而萎缩,甚至在部分地区还有增强的趋势。比如广西,能用少数民族语言与人交谈的比例2000年是33.91%,本次是44.14%。还有河北,2000年调查时,能用汉语方言与人交谈的比例是81.81%,本次是86.31%。

5. 尽管普通话普及程度提高了,但普及的质量有待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应该成为今后的工作重点。学校是人们学习普通话的最主要途径,因此,学校的普通话教育尤其是基础阶段的普通话教育应该坚持和加强。普通话培训工作非常必要。另外,电视广播在人们的普通话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普通话作为传媒领域的工作语言不可动摇和改变,营造普通话交际氛围非常重要。

从三个样本省(区)的数据看,假如把“初步普及”定为60%的话,《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初步普及目标在三省(区)已经达到,即使是乡村地区也均已超过这个比例;如果把基本普及的目标定为75%的话,城镇地区已经达到,乡村还有一些差距。如果普及的目标定为85%或90%的话,可能大部分地区还存在差距。

本次调查规模虽然比较小,但坚持了科学的调查方法,也尽力保证质量,调查结果还是能够说明问题的。另外,项目组在调查实践中所进行的有益尝试和创新,对与此有关的调查应该有借鉴意义。受调查范围的限制,本次调查的结果只能说明大部分地区的情况,要更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情况和分析问题,还需另外进行调查。

摘要:为制定《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摸清我国普通话普及的情况,了解普通话在我国语言生活中的实际状况,2010年,国家语委重点项目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开始实施。本文介绍了该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数据处理及调查结果的有关情况,结合“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的有关数据,围绕普通话能力、普通话使用、普通话学习等方面分析十年来我国普通话普及的发展状况和特点,并对今后普通话普及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普通话普及,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

参考文献

[1]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资料[C].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2]《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3]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项目组.普通话普及情况调查.调查人员手册[Z].未出版.

[4]陈章太.语言国情调查研究的重大成果[J].语言文字应用,2007,(1).

普及普通话倡议书 篇3

关键词:边远农村;普及小学生普通话;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301-02

边远农村普及低年级小学生普通话是适应现代人际交往对语言统一性的基础性工作。由于受地方方言、家庭生活习惯、教师重视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边远农村普及低年级小学生普通话存在许多问题;如何破解问题,需要找准对策。本文从激发学普兴趣、夯实拼音基础、注重交往练普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边远农村普及低年级小学生普通话存在的问题

边远农村普及小学生普通话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方方言影响

地方方言是不同地域的群体在长期生活、生产交往中形成的口头交际语言,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固化性。一经形成,难以改变。安徽蒙城方言属于江淮方言和中原方言的交汇区。其方言的语音特征:一是有些声母的读音分不清。如,n与l声母不分。很多人将脑与老,年与连,怒与路,女与吕的读音分不清晰。或将全浊声母读成清音声母。例如:对袍与暴,桃与稻,葵与柜,求与旧,才与在的读音模糊。二是在亲属称谓上有特殊的叫法。如,孙子喊祖父称“俺姥”,孙子喊祖母称“俺■”;儿子喊父亲称“俺大”,儿子喊母亲称“俺娘”;外孙子喊外祖父称“外姥爷”,外孙子喊外祖母称“俺■”,外孙喊舅母称“妗子”。三是在人体、疾病方面有特殊的方言词:如,把额头叫做“额脑头子”,把脖子叫做“脖梗子”或“脖脑梗子”,把指甲叫做“指甲盖子”(指读阴平);生病大都采用避讳的说法,如,把生病说成““不舒坦”(舒音出),“不得劲”等,把发疟疾说成“打老瘴”、“发疟子”。四是对有些动植物有特殊叫法:如把麻雀称为“小小儿”,蜘蛛叫“罗罗蛛”,蚯蚓叫“蛐蟮”,玉米叫“玉秫秫”等。五是把时间词“今天、明天、后天、昨天、前天”分别说成“今个、明个、后个、夜个、前个”等。在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交流中常常听到:“飞飞早就杠家了”,意思是“飞飞早就回家了”;“俺姥来了”,意思“我爷爷来了”;“俺■和俺妗子来俺家了”,意思是说“我外祖母和我舅母来我家了”等等。这些地方方言的发音给边远农村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普通话带来了很多困难。

(二)家庭生活习惯干扰

边远农村受地域、方言的影响,人们交际时一般不说普通话,这是普遍现象。广大孩子的家长基本都是农村人,不说也不会说普通话,更没有意识要说普通话。从孩子呱呱落地,就接受他们潜移默化的方言影响。现在边远农村孩子的父母都外出务工去了,孩子大多由爷爷奶奶在家看护。爷孙组成的特殊的家庭生活习惯,形成了阻碍小学生学说普通话的新环境。有些低年级的学生在和老师的交往中,经常发现普通话与方言夹杂使用的现象;有的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开始还能用普通话,可是说着说着就卡壳了,变调了,回到了用习惯的方言表达自己意思。自己要表达的内容用普通话不知该怎么说了,方言接着就脱口而出了。从蒙城县目前情况来看,边远贫困农村条件限制,大部分乡镇都没有专门设幼儿园,就更不谈贫困农村地方了,且小学生家长由于思想意识落后,无法给予他们该有的家庭启蒙教育,导致大部分学生进入课堂都是一口方言。许疃小学处于边远地区,很多家长都外出打工,孩子们多数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长期的家庭生活导致他们的口语表达中带有浓重的地域特色,甚至在读书时都采用地区方言,写作中夹带口语化现象也特别严重。由于条件的制约,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存在着不善交流、不敢开口交流等缺点,教师就是苦口婆心的教授他们,收到的效果也是事倍功半,如教学“着(zhao)火”一词,学生学会了。可是回到家里受家庭生活习惯影响,又读“着(zhuo)火”,导致学了普通话也难以致用,这给教师教学普通话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三)教师因素重视不够

仔细观察边远农村小学校园,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一二年级小学生还能操着一口水平极高的普通话,按常理学生的普通话肯定会越说越好,可逐渐你会发现,高年级的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不是越来越高,而是越来越差,是什么让孩子的语言发生了退化,难道是我们小学教师的素质低?答案是否定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些教师课上课下言行不一致造成的。走进边远农村小学课堂,不管是年轻教师,还是年纪较大的教师,基本上都用普通话教学,尽管他们的普通话并不是那么标准。但课后呢?你会发现99%以上的教师全都用方言和学生交流对话。学生整天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结果可想而知。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是一个中国人走出校园,走进社会与他人交流、交际的必备技能。在广大的农村,因为学习普通话的具体语言环境不良,学习时间不够或其他外部原因的影响,制约了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边远农村普及小学生普通话对策

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边远农村完成推普任务,推普教师的共同识是“难”。知难而教是教师的本职要求,在教学实践中,针对学校地区方言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普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普通话教学中,老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通过多种途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规范教学语言。教师力求做到教学语言准确简练、流畅连贯。此外,教学语言还应当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能激发学生学普说普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喜听乐听。规范的教学用语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和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并将对学生产生长期持久的影响。其次,让学生明确普通话水平的高低对于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尤其是今后的工作,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历史上因“能说会道”而取得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而因普通话水平不高还曾闹过笑话:一位游人到杭州旅游,他问当地的一个人,“从此地到西湖有多远?”由于方言的影响被听成“从此地娶媳妇要多少钱?”从这个笑话中我们可知普通话的重要性。但下面一个例子就值得我们深思了,有一个护士由于语言基础差与病人无法沟通,造成了医疗事故。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常借此来激发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内驱力。最后,给学生以自信。通过自身和其他一些人的经历,让学生相信,普通话是可以练好的。学生对学习普通话产生浓厚的兴趣,找回了自信这样学起来就更有劲头了。

(二)夯实拼音基础

拼音是说普基础。为了加强学生说普训练,教师应把说普训练贯穿在每一节课中,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主阵地,指导学生练习和运用普通话。首先,学好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基础工具。在拼音教学的实践中笔者发现低年级学生学习汉语拼音不易接受。学生对拼音字母发音不准,笔者产生按照字母发音标准进行教学,如教发音口形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拼音兴趣我还编了一些顺口溜,拼音教学中不仅抓好拼音字母发音准确,而且注意汉语拼音拼读准确。在此方面要教给学生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三拼的不同用法,学生掌握了拼音的基本要领,在课堂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反复练习拼读,并要求学生课上注意练、课下时时练。在进行语言训练的时候,始终确保语音的标准化,还时常借助语音板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力争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会拼音,为学习普通话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处在淮北地区,某些地方有平翘舌不分与f、h不分的现象,一定要从低年级抓起,从根本抓起,这将对孩子们的一生产生影响。汉语拼音基础夯实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要不停地对学生进行拼音的复习、巩固与更正。其次,抓好阅读学普。语文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要用在阅读教学中,所以把阅读教学作为普通话训练的一个重要根据地,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的认识水平总是不一致的,一旦放松了要求,就会使自己的工作不能顺利进行。在这方面,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教学原则,不管是朗读、背诵还是回答问题都要求学生使用普通话。普通话不是一下子就能学好的,总是及时对学生说话中的错误及时予以纠正,哪怕一个字也不放过。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克服方言。方言是学习普通话的一块绊脚石,指导学生克服了方言,也就算是学习普通话的一大突破。总结出淮北方言改普通话一个规律,即“一改二、二改三、三改一、四不变”,也遵循这一规律进行教学,因为它基本上概括了淮北方言的特点。同时又牢记“一般规律”并非万能,还必须从实际教学出发,鼓励学生找出本地习惯性错误的读音并订正读音,如:许疃(tuǎn)习惯读作许疃(tǎn),芮(ruì)集习惯错读成(nèi)集等。人们常说“三个诸葛亮顶个臭皮匠”。动员学生去搜集类似的方言,然后回到班里进行交流指正,效果非常好。

(三)注重交往练普

学普训练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但是也不能忽视在课下实际训练的效果。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需要各方面形成共识和合力。这就要求从学校领导到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抓成效,而且要在整个校园至整个社会为学生的普通话学习创造一个最佳的环境和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注重交往练普,一是在口语交际课练普。上好口语交际课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学好普通话不是最终目的。学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才是最重要的,很多同学不愿意当众发言,或者想说又缺乏足够的勇气,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当有计划、按步骤对学生进行普通话训练,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要急于求成,不能对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要能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坚持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的原则,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兴趣。口语课要求学生做到:说普通话,能清楚明白地表达意思;听别人说话,能发现并改正其中错误的发音。二是为学生练普创设条件和机会。倡导并开展各种有利于提高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能力的活动。如小型演讲比赛、朗诵会、故事会等等,在老师具体指导下把课堂训练与校园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指导学生说普通话时,告诉学生,普通话与家庭、学校、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且又互相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话已走进了千家万户,遍及了祖国的各个角落。例如:电视、广播里的主持人,他们的声音是那么优美,语言是那么纯正,他们的普通话水平也是练出来。只要学生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的老师、榜样,跟着他们学肯定会日有所进。边远农村推普实在易,下决心去做也并不难,坚持推普,边远农村说普的前景是美好的。

普及普通话知识问答试题 篇4

1. 什么叫普通话?

答:“普通”是指普遍、共通的意思,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甘肃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什么时间颁布和施行?

答: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11年11月24日通过《甘肃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从2012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3. 国家语委规定,什么时间实现普通话在全国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

答:2010年。

4.《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对教师普通话等级标准的规定是什么?

答: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应不低于二级乙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不低于二级甲等,语音教师不低于一级乙等。

5.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三纳入一渗透”的内容是什么?

答: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中。

6. 推广普通话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

答:“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7. 普通话等级证书由什么机构颁发?

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语委办颁发。

8. 国务院规定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答:国务院决定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9. 新世纪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本世界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

10. 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的意义?

答: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否合乎规范、标准,往往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语言文字是人们的交际工具,是信息的载体。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对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与交流和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

11.《汉语拼音方案》是什么时间公布的?

答: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发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12.普通话语音的四声有什么特点?

普及普通话倡议书 篇5

汇报

文章标题:创建中小学普及普通话达标校工作汇报

几年来,我校在推广使用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镇中心小学,现有16个教学班,555名学生。教师29名,适龄教师27名,普通话测试水平一级乙等9名,二级甲等13名,二级乙等5名;语文教师18名,普通话测试水平一级乙等6名,占,二级甲等12名,占;非语文教师9名,普通话测试水平一级乙等3名,占,二级甲等1名,占,二级乙等5名,占。

所属幼儿园教师5名,适龄教师4名,其中一级乙等1名,占25,二级甲等3名,占75。到现在,我校落实了教师持普通话合格证上岗制度。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提高认识。

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是每一位教师所应必备的素质,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更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职责。为了更好地开展推普工作,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了详细的推普工作网络,做到了计划详细、职责分明,为创建普及普通话达标学校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同时,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推普工作的有关文件和相关知识,提高了大家的认识,明确了自己的职责,调动了全体教师推普的积极性。

(二)营造宣传氛围,落实制度措施。

为了确保推普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大力营造宣传氛围:一是在校园外墙书写标语,在校内悬挂永久性推普标语展牌,书写墙面标语,大力宣传推普口号;二是在每个教室、功能室张贴“请说普通话、请写规范字”条幅,悬挂推普宣传口号,在橱窗布置长期宣传内容;三是利用广播积极宣传推普知识,培养学生读、说、写的能力。为了推普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我们不仅制定了详细的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奖励制度,落实在校规、教学管理、教师业务考核、学生评比及学校各项活动中,而且结合我校的实际,制定了“抓写促说、以说带写”的推普思路,即从写规a范字入手,要求每位教师教案写规范字,板书写规范字,评语写规范字,以身作则,从而带动和要求学生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写规范字。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师生已经养成了用规范字书写的好习惯。写好规范字,有力地促进了说好普通话的推广,现在我们的校园用语已被普通话

所占领,人人说普通话已蔚然成风。同时,说好普通话又带动了写好规范字。

(三)大力开展活动,巩固推普成果。

我校切实将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和有关课程标准,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技能训练的基本内容,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日常管理,渗透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中。为此,我校紧紧围绕“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在师生当中开展了大量的活动。

一是为确保“抓写促说、以说带写”思路的实施,我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基本功训练比赛,并在县进校组织的教师基本功训练验收中被评为优胜单位。我校教师多次代表镇参加了县级组织的演讲比赛,**、**老师均获得了优秀奖;**、**老师在县辅导员风采大赛上获优秀奖;在市、县组织的教师优质课评比中,先后有*******等教师在语文、数学、社会、英语、信息技术、音乐、美术等学科中获市、县优质课奖励。

二是学校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我们每天拿出半个小时的时间为学生提供早读机会,学生的早读习惯已基本养成。每学期都成功地举办朗读、讲故事、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等活动,而且在文体活动中,都有明确的条文规定着普通话在评比中所占分数的比重。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练习普通话、常说普通话的热情。我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均有学生获奖:在上学年“奋发有为奔小康”读书活动中,**在县中小学生演讲比赛中获三等奖,有2人的手抄报、17人的征文分别获市、县级奖励;在“红色之旅”讲故事比赛中,二年级的**同学获县第二名,并代表县参加了市级比赛。我校连续两年在镇“红五月”朗诵节上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在推普工作中,我校领导班子以身作则、严格要求,通过深入课堂听课、检查教案、抽查课间活动等形式,督促

师生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我校的推普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恳请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普及安全知识倡议书 篇6

——写在全国第六个学校防灾减灾日

同学们:作为充满活力,热爱生命的新时代小学生,我们生活态度积极,求知愿望热烈,尽情享受充实而快乐的校园生活。然而,生活不可能永远阳光明媚、如诗如画。生活往往有着它残酷的一面,许多残酷的事实都是由于不注意安全造成的。“安全”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是保证我们正常学习、生活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携起手来,营造“关注校园,关爱生命,关心自己”的氛围,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逐步提高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为了让学校安全的警钟长鸣,为了我们能有一个舒心、优雅、文明的学习环境,学校安全办联合少先队大队部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请各班开展主题为:“普及安全知识,确保生命安全”班会课,望各班级认真组织开展,提高安全、文明意识,要时时想安全,事事讲安全,树立自我安全意识,让安全走进我们的生活。

二、提高个人思想素质。团结同学,和同学和睦相处,善于化解同学之间的矛盾。不因小事和同学争吵,不打架斗殴,不在校园内外发生暴力行为,争做文明的小学生。

三、关注课间安全。请同学们在课间不做剧烈的活动,避免发生各种伤害事故;上下楼梯靠右走,做到“右行礼让”;不追逐嬉戏,不打闹,不攀高,不拥挤,不抢道;不在教学楼内打球踢球。

四、严格规范操作。体育活动、实验课、社会实践及其他户外活动要严格服从老师指挥,严守操作规程,不擅自行动,防止各种妨害安全的问题发生。

五、遵守交通规则和交通秩序。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做到“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来校、回家做到文明行路,不骑电动车、摩托车,不骑自行车带人。

六、讲究饮食卫生,养成良好习惯。不吃腐烂变质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在校外的摊点上吃饭,不偏食,不暴食暴饮;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

七、强化“防火灾、防触电、防侵害”意识。不吸烟、不玩火,不焚烧废弃物;不随意触摸各种电器,不私拉电线。不接受陌生人接送与来访,遇到形迹可疑的人要及时报告保卫人员或老师。

八、学会自护自救,提高防御能力。学会简易的防护自救方法,遇到偶发事件要冷静对待;不擅自游泳;敢于批评、指正一切违反安全要求的行为和现象,做维护校园安全的主人。

九、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注意公共场所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把珍贵物品、现金放在教室。

十、认真学习,珍惜时光。远离网吧,远离台球室,远离游戏厅,不赌博,不同社会闲杂人员交往。

同学们,校园是我们的家,为了创建文明的校园,为了大家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

滴做起,严格要求自己,改正不良的行为,共同维护好我们的校园环境,共同构建和谐校园。

孙楼中心小学安全办

普及普通话倡议书 篇7

1.1 研究对象

海南普通高校: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口经济学院、海南医学院、琼州学院、三亚学院、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南职业技术学院、三亚城市职业学院、海南科技职业学院、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工商职业学院、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17所普通高校系一、二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采用定量随机抽样的方法, 各校选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1700份, 回收问卷1675份, 回收率为98.5%。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海南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开展的现状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大学生经常参加排球运动的人数只有201人 (占12.0%) , 偶尔参加的只有757人 (占45.1%) , 不参加的人数有717人 (占42.8%) , 说明排球运动在海南高校的开展仍然不够普遍, 学生参与排球运动的积极性不够高。

海南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就读中学阶段, 排球运动开展并不普及。经调查, 海南高校学生就读中学阶段, 排球运动在学校 (海南中学除外) 的开展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学生运动技能普遍较差。虽然海南高校也存在部分的本土海南生, 但是, 海南本土学生只占有19%;从林明祥和林秋霞发表的文章:《海南中学生排球运动发展思路与对策》可以知道, 自从1910年排球运动传入海南, 从那时起, 排球运动在海南地区就已经发展起来, 在海南, 排球运动具有良好的基础, 是深受人们喜欢的运动项目之一[1]。

2.2 影响海南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开展的客观因素

2.2.1 设施条件落后

从调查中了解到, 学生对排球场地设施的满意程度并不高, 由表2可以看到, 很多学校最多只设有一个固定的排球场或根本没有。排球场地严重不足, 室外水泥场地要稍多于室内场地, 由于排球运动易受天气、阳光、风力因素影响, 在室外开展很不便。在调查中, 还发现, 在仅有的室内场地下一般是收费的 (50元1小时) , 仅供代表队训练比赛之用, 严重影响学校大部分的学生参加排球运动。全校几千甚至上万学生, 即使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喜欢排球, 也无法让他 (她) 们有足够的场地进行练习。由于场地不足大大挫伤同学们参与排球的积极性。

高校运动设施条件是排球运动开展所依赖的物质基础, 海南高校的排球场馆建设远远落后国内其他省份, 像江苏和北京的中学大都建有排球馆, 场地也都是木地板, 有些条件好的还要在木地板上再铺一块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场地更有弹性。在水泥地的排球场上训练, 学生们都显得小心翼翼, 像鱼跃救球等有一定难度的技术动作大都不敢做。场地条件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南高校排球队员技战术的进步。由于队员们都怕受伤, 又长期在这种偏硬的场地上训练, 很容易对队员的膝关节、踝关节等造成伤害。

2.2.2 排球比赛开展不普及

从海南高校排球比赛开展的情况来看, 有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口经济学院、海南医学院、琼州学院、三亚学院、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海南职业技术学院、三亚城市职业学院、海南科技职业学院、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这12所学校一年举办一次排球赛, 有5所学校隔年进行, 分别是: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工商职业学院、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而且各系和各年级间也很少举行, 充分说明了排球赛未能普及。

2.2.3 排球运动自身特点的约束

(1) 技术动作的要求。排球运动的最大特点是技术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 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够熟练掌握。排球运动确实是不像其它运动项目, 技术稍微差点也可以玩的起来;排球运动就比较难, 因为排球运动是不允许球落地, 是在空中击球, 是触球时间短促的一项运动。排球自身的特点对练习者的基本功要求很高;可想而知, 排球自身特点对排球普及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2) 对身高要求过高。排球是一项典型的高个运动, 有些个子矮小的学生本来对排球也有一些兴趣, 但每次练习或比赛, 个子矮小者扣球技术不好掌握。所以, 在比赛中无法让学生得到满足感, 也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个人能力, 久而久之, 学生就会对排球慢慢地缺乏热情了[2]。

2.2.4 排球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从表3、表4、表5中, 可以看出排球任课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等方面需要提高。

2.2.5 排球活动形式单一

从表6中可以看出, 排球运动形式主要以硬排为主, 所以为了增加活动形式, 应加大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增设气排球课程, 加大师资队伍的培训力度, 培养骨干力量, 全面普及[3]。

2.3 影响海南普通高校排球运动开展的主观因素

大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喜欢程度、大学生对排球运动价值的认知态度、大学生技术水平的高低。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首先, 海南普通高校在校学生就读中学阶段, 排球运动开展并不普及, 以及高校排球比赛开展次数有限, 排球场地设施条件落后, 影响了排球运动在海南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其次, 海南高校学生排球技术水平较差, 对排球运动的认知尚不足;再者, 教师水平和教学方法有待完善;最后, 海南高校排球活动形式单一, 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运动需求, 严重影响学生参加排球运动。

3.2 建议

第一, 各大、中、小学大力推广软式排球, 同时高校内部和高校之间经常开展大学生排球联赛, 组织学生多练习排球;第二, 高校除开设排球选修课外, 应建立业余排球训练队;第三, 如有条件, 可以选派排球任课教师到省外参观和到体育院校进修学习, 更新知识、提高教学水平;第四, 应加大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增设气排球课程, 使气排球运动在高校能够更好的开展起来。

参考文献

[1]林明祥.林秋霞.海南省中学生排球运动发展思路与对策[J].科技信息, 2010 (9) .

[2]罗英梅.浅析影响学校排球运动普及和发展的因素[J].河池师专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12) :103-104.

普通话倡议书 篇8

第三小学 同学们,有一首歌《中国话》相信大家非常熟悉,其中,有这么几句话让我们念念不忘:“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文字,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是个多方言的国家,各种方言土语之间,难以听懂甚至全然无法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为了推行一种全国通行的语言,我国的《宪法》明文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明确了普通话的法律地位。2001年1月1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全面走向法制的轨道。

本周是全国第20届推普周,根据学校的活动安排,希望全校上下,全体师生,努力营造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校园氛围:我们的每一位老师,不论是课堂内外,都能用普通话同学生进行交流;尤其是我们的同学,小到一年级,大到六年级,同学之间,伙伴之间,在校期间都应该讲普通话,并且要讲好普通话;我们的书面作业、班级黑板报等力求用字规范,字迹端正。老师们,同学们,“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每一位师生都要努力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文明使者。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不断加强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让校园的每一堵墙、每一块黑板成为规范字的镜子,让校园的每一间教室、每一个课堂成为普通话的宣传窗口。让纯正的普通话回荡在我们的校园,让规范的文字流淌在我们的笔端,让文明的雨露沁入我们的心田,伴随我们的一生。

讲普通话倡议书 篇9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金秋九月,秋风送爽,在这个丰收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第1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届“推普周”的主题是“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规范使用普通话,不仅可以促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还能增强大家的文明意识。我们的国家需要普通话,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魅力,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且还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工作与社会生活。用普通话、规范字来交流可以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和谐,充满温馨。所以,我们希望,大家都从我做起,一起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努力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

为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1.积极学习和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我们的校园语言;

2.在各种会议上使用普通话,板书、板报等使用规范字;

3.课堂内外、师生之间用普通话交流,形成良好的交际环境和语言氛围;

4.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口语发音,使规范用语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5.对校园内不规范的语言、文字行为要予以指正,自觉做推普宣传员;

6.把说普通话和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与健康同爱国主义结合起来,使说普通话成为一种维护民族荣誉、增强民族凝聚力、崇尚祖国汉语言文化的自觉行为。

推广普通话倡议书 篇10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宣讲的内容是《推广普通话倡议书》。汉语是我国的主要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我们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简练的语言,是世界上最丰富、最美丽的语言,这样魅力的语言,怎样表现出来呢?那就是要说好普通话。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言,是我们与同学、老师、家人及陌生人沟通的工具。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广泛规范地使用普通话已成为 我们每一位同学的责任,为此学校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1、坚持课堂内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使用普通话,并能达到准确流利。

2、保证课后与老师的交流使用普通话,并逐步养成习惯。

3、做到校园生活中与同学的交流使用普通话,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4、尽量带动家人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主动推广普通话。

5、尽量坚持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普通话,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力量。

希望我们全校同学积极行动起来说普通话。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使普通话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主要交流工具,使普通话从校园走向校外,真正做到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让普通话成为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用普通话来抒发我们诚挚的爱国之心。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健康街小学国旗下演讲

推广普通话倡议书 篇11

金秋九月,果实累累,我们迎来了第十七个全国普通话推广周。汉语,传承了巍巍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普通话,不但是中华民族各地区之间进行交流的通用语,还是联合国的六种语言之一。

推广普通话,能克服语言隔阂,增进民族地区交流;推广普通话,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广普通话,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推广普通话,能够规范师生言行、美化育人环境、提升全体师生的语言素质和文明意识。今年适逢新中国成立六十五周年,我校将以此为契机,通过开展第十七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全面贯彻执行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及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尊重语言文字发展规律,大力推广普通话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共筑语言文字中国梦。真正使普通话成为我校第一服务用语、第一工作用语和第一交际用语。 在第十七届“推普周”到来之际,为落实本届活动的主题:“说好普通话 圆梦你我他”,加快我校推普步伐,营造文明活泼的校园氛围,特向全校师生员工发出以下倡议:

1、从我做起,积极学习普通话,文明使用规范字。

2、课堂内外、师生、同学之间使用普通话交流,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3、日常家庭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口语发音,使用文明语、规范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主动的推广普通话。

4、社会活动中坚持使用普通话,共同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及人们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力量。

5、把说普通话和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与健康、弘扬民族精神结合起来,使学普通话、说普通话成为一种维护民族荣誉、崇尚祖国汉语言文化的行为。

老师们、同学们,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人人都说普通话,处处盛开文明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课堂做起,从校园做起,字正腔圆共推普,使普通话成为蓬溪实小的校园语言,以实际行动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语言环境,个个争当文明和谐的实小人。

xx市蓬溪实验小学校

推广普通话倡议书 篇12

我们又迎来了全国普通话宣传推广周。同学们,爱祖国,爱讲普通话,这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心愿。五千年文化的沉淀,五千年华语的传承,泱泱大国,龙的子孙,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正洋溢着华夏文明的灿烂。普通话是我们敞开心扉,打开心灵之窗的叩门砖,它将会是你和别人沟通的一把金钥匙,你的道德、修养、文化都将在普通话中得以充分展现。普通话是全国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对于消除语言隔阂、增进人际沟通、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校园内普及使用普通话,可以起到改善交流效果、规范师生言行、提高师生文明意识、美化校园育人环境的作用。从1998年开始,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今年的推广周从9月14日至20日。为了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营造和谐、文明、活泼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味,我们向老师、家长和宝宝们发出推广普通话的倡议:

1、全园师幼积极学习、使用普通话,逐渐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教师和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幼儿与家长之间彼此的交流应使用普通话,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3、语言交际中时刻注意自己的口语发音,并且能和周围的人相互督促,积极地纠正普通话的发音,使规范用语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4、尽量带动家人在家庭生活中使用普通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主动推广普通话。

5、尽量坚持在社会生活中使用普通话,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力量。

上一篇:中队长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刮板输送机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