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来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分层模式

2022-05-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高职扩招背景下学生来源多样化、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同质异化、学生发展个性化、产业分工多元化、职业岗位多样化呼唤人才培养要精准对接产业链,实现分层分类精准育人。研究指出应根据专业精准对接产业链的“多方向、多岗位”职业岗位,构建“首岗胜任,一岗多能,多岗迁移”的职业岗能力迁移培养体系,基于分层分类视角提出重构对接产业链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课程体系、技能竞赛体系,构建职业岗位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的“宽方向、多岗位”的实训体系、创新产教融合的机制体制和构建“多方共评、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体系等。

[关键词]产教深度融合;专业产业精准对接;精准育人;分层分类

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涌现了一批就业率较高、区域对接良好、社会声誉较好的高职院校,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一方面,高职生源的组成及质量发生了较大变化,学生来源多样化、个体差异较大,影响和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均衡良性发展。另一方面,教育“同质化”倾向日趋明显,从深层次反映了专业建设对社会产业发展变化的滞后以及对学习者个体需求差异的忽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指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在产教深度融合、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的要求下,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要克服教育同质化,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如何精准对接专业产业,实现分层分类精准育人,适应市场对人才专业化与多样化的需求,是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立足于产业链分层分类,精准对接“多方向、多岗位”职业岗位需求,在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重构课程体系、实训体系、保障体系,以实现专业产业精准对接、精准育人。

分层分类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可以追根溯源到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唐代韩愈主张教学要“人尽其才”、明朝著名教育家王守仁提出“要随人分限所及”。近代,19世纪美国提出“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模式,近年来在高职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再次兴起研究热潮。我国教育提出精准对接、精准育人,其本质就是要建立适应产业多样化、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打破过去人才培养同质化、趋同化现象。侯晓静提出基于社会需求和当前高职院校生源差异,分类分层教学势在必行[1]。张军侠指出构建和实施“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尊重选择、多样成才”的培养模式以及与之适应的课程体系和保障体系[2]。王春模探讨了基于职业特性的分层分类培养实施模式、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教学保障机制的构建,并分析了该培养模式下取得的成效[3]。何景师提出建立分层分类的实训技能训练平台以及基于分层分类的选课、评价、分层分类课程标准和双导师制度等保障体系[4]。钟飞燕提出根据社会需求和岗位优化,实现职业标准和课程标准精准衔接,工作工程和教学精准对接,实现精准育人[5]。通过文献可知,职业教育精准育人、精准对接产业链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分层分类人才培养实现精准对接和精准育人在各具体专业如何实施和开展的研究文献并不多,基于分层分类的视角开展产教深度融合下专业精准对接、精准育人的研究与实践,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学校内涵建设和专业建设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一、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分层分类实现精准对接产业链的意义

1.高职教育的同质异化倾向呼唤分层分类的异质化人才培养。目前高职教育同质化日趋明显,体现在:一是高职院校之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标准、实训内容趋于同质化;二是学校内部学生差异性与人才培养趋同性之间存在矛盾,专业建设较少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特长潜质,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不到有效发展,个人较强的就业竞争力也难以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知识、技能相同趋于同质化,各学校专业技能基本一致,导致人才结构性失衡。异质化教育能够帮助学生脱颖而出,发展特长个性和特色专业技能。异质化、特色教育也是学校内涵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核心竞争力,不断超越同质化,实现异质化是专业特色实现独占鳌头的重要途径。

2.实现精准育人是产业转型升级下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专业人才培养,实现产教深度融合的新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不断加快,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特别是“互联网+”浪潮下,物流产业分工和专业化进一步细分,服务领域更加细分,专业岗位的人才创造性、创新性综合素质也比以往更高,表现在不仅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更要注重差异化的教育。“宽口径、厚基础、多方向”开展个性化培养,以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才能在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提升学校专业建设的内涵发展水平。

3.分层分类精准育人是专业唯一性与产业

岗位多元性矛盾融合的现实需要。现行教育强调以学科构建专业,强调学科的完整性、逻辑性,而专业面向的岗位多样化、产业子业态多元化、职业技能多样化等特点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进行分层分类。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建立与多元化的物流子业态相适应的物流专业多方向培养目标,对应不同物流子业态可以细分为仓储配送、采购与生产物流、国际物流、快递物流、运输物流等五个方向。专业技能培养的持续深化和提升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在资源有限条件下的学校往往只能考虑投入产出效果最大化,以技能竞赛为例,通过技能竞赛培养的人才比一般的学生掌握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受学校资源有限的限制,只能接受部分同学集中训练,因此只能挑选最优秀的学生参与集中训练以获得更好名次。物流类技能竞赛影响范围较大的有现代物流仓储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关务大赛、物流企业经营模拟大赛、快递大赛、叉车大赛等,这些竞赛内容都是只针对某一个岗位方向的技能,因此分层分类精准培养是面对产业岗位多元性下约束,在有限资源背景下的现实选择。

4.分层分类教学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明确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文件中把“分层教学”放在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首位,可见其重要程度。《规划纲要》中要求职业教育应做到“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要求“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的重要职责”。因此,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实施“分层教学、分类培养”,树立“人人成才”教育教学理念,探索多样化育人模式,是当前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要求。

二、精准对接产业链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分层分类课程重构

姜大源指出职业教育的“专业”是对社会职业群和岗位群所需共同职业资格的归纳,为此要进行“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6]。专业重构应基于职业群、岗位群的典型工作要求和职责,通过岗位分析—分类—归并,总结出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的对应职业岗位培养的课程体系。

(一)精准对接产业链人才需求的“多方向、多岗位”的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就业领域和职业岗位分析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第一步,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确定岗位职责范围和任职要求,按岗位内容、岗位对象对岗位进行分类,总结典型的岗位。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物流岗位在不同企业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某企业的仓库管理分为仓库理货员、库管员、信息员等几大类,理货员负责货物入库信息采集、条码标签识别、对货物整理分类并进行存储;库管员则是对货物入库、货物分拣、货物盘点、货物出库等操作;信息员主要是票据和单证进行处理,对仓储票据和单证分类、核对、回收、整理等。典型企业的仓库管理分为三个不同的岗位,这三个岗位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对不同企业的仓储相关岗位职能进行归并,归纳为仓储操作员岗位,以适应“一岗多能、一人多岗”的技能需求,构建多方向、多岗位的课程体系。

(二)构建精准对接产业链职业岗位能力需

求的职业岗位能力迁移培养体系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职业岗位呈现复杂化、融合化、多样化,企业人才需求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岗位迁移能力,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岗多能、一人多岗、首岗胜任、多岗迁移”的职业能力。职业教育与社会上技能培训机构最大的区别就是技能培训机构培养的人才往往只具备单一的技能,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而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够适应和胜任岗位职责要求,还有较强的岗位迁移能力,具有能够适应企业跨职业、跨岗位、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从大的类别上可以分为营销类岗位和操作类岗位,营销类岗位如货代员、业务员、客服、售后人员等,操作类岗位则如仓管员、船务操作、货代操作、关务员、采购员等,前者与“人”打交道,后者主要与“物”为工作对象,但是两者之间也是相互交叉的,营销类岗位也要懂一些操作岗位的知识和技能,操作岗位也需要懂营销岗位的知识,但在具体工作上掌握的知识有所侧重,在人才培养上不同类型的人员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有所偏颇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既要注重培养具有扎实操作技能的能工巧匠,也应同时培养多岗迁移能力,打通人员升迁路径和向上通道。

(三)重构对接产业链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分层分类课程体系

根据多元性的学习目标,构建模块化岗位能力迁移的学习课程体系。对接产业链需求,针对行业企业的分布特点,建立多方向的课程体系。物流产业涉及的业态较多,产业链较广,可建立“公共平台课+岗位群平台课+岗位方向模块课程+能力提升模块课程”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有两种方向:一是多方向复合型人才培养,学习内容杂而多,但会导致样样不精。二是某几个方向深入发展,加强某个方向的能力提升,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人才培养方案。能力提升模块课程要重视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成长性的要求,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进修的能力,指引未来继续往深度方向成长的学习路径,不求面面俱到但宜少而精[7]。

(四)打造分层分类的精准对接人才培养多样化的专业技能竞赛体系

现有竞赛体系以教育部全国职业院系技能大赛为指引,对专业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校企融合。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教育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少,不利于学生多样化成才,容易导致学生专业技能局限性和偏向性。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智慧物流仓储设计与作业”“关务技能大赛”这两项列入了教育部竞赛目录,而叉车大赛、物流企业经营模拟大赛、快递业务大赛等并未列入教育部竞赛列表,但这些竞赛要求的职业技能却与职业岗位需求匹配,符合学生多样化成长的要求。因此没有列入教育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项目列表中的其他专业技能竞赛项目也不可忽视,可以在学校层面针对这些竞赛开展课程重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参与全省和全国的竞赛,针对学生特点,分层分类实现以赛促教,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三、构建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一)创新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体制

产教融合往往是学校一头热,由于企业利益诉求和学校人才培养机制冲突等各种因素,产教融合很难深入开展。因此,创新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体制,关键是找到校企利益结合点。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我校与顺丰开展多个订单班、学徒班等,在学校内部学校出资和提供场地,建立顺丰速递校园中心作为实训室,在学生培养上前期由老师和企业共同培训学生,后期由老师传帮带,顺丰只需要派一个师傅每天过来取件时指导业务操作,其他所有业务都由学生完成,对顺丰而言减少了员工和投入,双方找到了利益结合点。

(二)构建精准对接产业链岗位技能的多岗位、多方向的校内外实训体系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根据产业链需求的多岗位模块课程要求,构建精准对接产业链职业岗位核心能力技能的实训基地。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要求,优化设计实训教学内容,建立对接企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企业工作场景一致的校内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等,建立职业岗位划分的“专业群实训平台+岗位群实训平台+岗位方向模块实训平台”体系,以职业岗位技能学习目标构建基于职业岗位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的“宽方向、多岗位”的实训体系。

(三)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共评、共同参与”的分层分类质量评价体系

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要注重评价的精准性、多样性、适用性,高职教育的质量评价要满足学校教学、生产、科研、培训、经营、服务等需要,满足学生实训、学校教学、企业经营、教师科研、社会服务等多方利益的要求,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对质量评价的相关方做出系统的评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完善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过去的质量评价更多关注学生,而产教深度融合涉及学校、企业两个主体以及学生、教师、企业经营人员三个直接利益相关方,因此产教深入融合的效果必须要考虑到参与产教融合的情感、态度和诉求等直接影响产教融合效果的因素,将其作为产教融合质量评价的内容和观测变量。

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同质异化、学生发展个性化、产业分工多元化、职业岗位多样化呼唤人才培养要精准对接产业链,实现分层分类精准育人。针对多元化学生背景,提出精准对接产业链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分层分类课程重构,建立“多方向、多岗位”的课程体系,针对多方位、多岗位的产业链业态,构建“首岗胜任,一岗多能,多岗迁移”的职业岗位迁移能力培养体系,重构对接产业链需求的“一岗多能,多岗迁移”的分层分类专业课程体系,打造分层分类的精准对接人才培养多样化的专业技能竞赛体系。为确保产教融合的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指出要创新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机制体制,构建精准对接产业链岗位技能的多岗位、多方向的校内外实训体系和“多方共评、共同参与”的分层分类质量评价体系,通过产教深度融合,精准对接,专业建设定位更加具体和明确,专业方向更加清晰,培养的人才更符合企业需求。

参考文献

[1]侯晓静.基于社会需求的高职类大学英语分类分层教学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5(26):68-70.

[2]张军侠,潘菊素.高职院校分类培养多样成才问题及解决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5(4):99-102.

[3]王春模,王曙东,张林龙.基于职业特性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4):46-49.

[4]何景师.基于职业岗位的高职院校分层分类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8(1):58-62.

[5]钟飞燕.精准对接精准育人:深化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8(22):105-109.

[6]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7]柴美娟.高职院校产教融合“五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8(1):58-62.

上一篇:修正权改进后的证据组合方法下一篇:在暗挖地铁联络段降排水工程中应用排水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