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的来源(精选7篇)
万圣节这一天, Miss Gu在同学们的掌声中走进教室。她简单介绍完万圣节之后, 就带我们玩起了万圣节游戏。
最先玩的游戏名叫“不给糖就捣蛋”。游戏规则很简单, 就是一人快速对另一人说:“Trick-or-treat, Trickor-treat, give me something good to eat!”说对了的人可以获得对方一粒糖果, 说错了就什么都没有。我平时英语说得不怎么样, 可学这一句却非常迅速, 一会儿就滚瓜烂熟、相当流利了, 于是每每说出都能要到糖果。在这个游戏环节, 我说了8次, 得了8颗糖果。见此, 我的好友打趣道:“要是每学一个单词就能有一颗糖吃, 你肯定能记住成千上万个单词。馋猫。”
接下来是“南瓜投球”的游戏环节。Miss Gu特地挑选了一个又大又壮的南瓜当球筐, 让我们投乒乓球, 谁投进去了她就发糖奖励。没想到的是, 玩了好几轮, 居然没一个人投中。看着南瓜上面画得恐怖的脸, 我忽然想起了《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 我们全班同学的投掷水平这么差, 如果南瓜是那个僵尸, 那我们肯定完蛋了。
之后是“夹南瓜”比赛。有两个南瓜可选, 一个是塑料南瓜, 一个是真南瓜。我们都暗中祈祷选中塑料南瓜。同学们两人一组, 每两组进行一次比赛。一切就绪后, Miss Gu让我们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选瓜顺序。轮到我和搭档刘科润上场了, 我们运气不错赢了对方, 便先选了塑料南瓜, 将真南瓜留给了对手李旻韬和袁墨涵。比赛开始了, 其他同学在旁边观战, 给我们加油。我和搭档以为胜券在握, 把南瓜夹在两人中间, 边走边向观众挥手。没想到, 得意忘形之中, 调皮的南瓜滑落地上, 我们输了。刘备大意失荆州, 我俩则大意失南瓜, 看着对手喜滋滋地捧着一大把糖果, 心里真不是滋味啊。
正懊恼着, 下课铃响了。我意犹未尽, 真希望天天过万圣节啊!
那天早上我来到学校,只见每个教室都已经布置过了,尤其是西班牙语教室,天花板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骷髅头、蝙蝠、僵尸、黑蜘蛛……教室的窗帘都拉上了,窗台上点着几支蜡烛,晃动的火苗时有时无,整个房间充满了恐怖的气氛。那天上课,不时会有戴着各种鬼怪面具的小朋友排着队来教室里表演舞蹈,然后向任课老师伸手要糖吃。
一回到家,房东妈妈马上就抱出3个南瓜跟我说要做南瓜灯。原来,在万圣节的晚上,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要放几个南瓜灯。小孩子们看到南瓜灯,就会前来敲门要糖吃。我们首先把南瓜瓤取出来做南瓜派,而南瓜的籽一经烘烤就是不错的零食,南瓜的外壳则是我们做南瓜灯的主要原料。我们用小刀在南瓜表面选取合适的部位,雕出眼睛与嘴巴,再在南瓜的中间放入一根蜡烛。每只南瓜灯表情都各不相同。由于是第一次制作南瓜灯,我所雕刻的南瓜灯表情极为夸张,房东妈妈看了笑得前仰后合。
房东妈妈给我买了一袋“妖怪”:骷髅,僵尸,黑蜘蛛,蝙蝠……我把它们挂在房间里,哈哈,这里的风俗还真有趣。要是晚上我从恶梦中惊醒,发现满房间都是黑蜘蛛、蝙蝠、僵尸,那会是什么感觉呢?
晚餐前,忽然看见一只“火鸡”站在门前。原来,是大人们穿着各种服装,挨家挨户来分糖了。那“火鸡”是房东妈妈的好朋友,特地赶到这里来分糖给我吃的。她的女儿还有小孙子们也都装扮成了不同的角色,几个人走在一起煞是可爱,我赶忙拉着他们一同合影留念。
万圣节的重头戏还在晚上呢!房东妈妈那天晚上带我去了“Haunted House”,也就是所谓的鬼屋。尽管我这个人胆子还是比较大的,但是高科技的恶作剧还是令我心惊。买票的地方打的是只有照在白色的物体上才有反光、其余一律看不见的那种灯。一进到里面,眼前一片漆黑,只好靠摸索两边的墙在窄窄的通道里前进。突然,旁边窜出一个手拿电筒、浑身闪光的“妖怪”,女孩子的尖叫更加增添了恐怖气氛。大家都全神贯注地看前面,想提早发现可能会再一次窜出来的“妖怪”,可是没想到“妖怪”这一次却从后面窜出来,而且穿着“摩托溜冰鞋”,就是每个溜冰鞋上都装马达的那种,轰轰作响。向前摸索了一阵,突然灯光大亮,但是闪烁频率比正常的灯要慢,因此虽然我知道灯亮着,却什么也看不见。然后走过在中国被称为“太平间”的那种房间……最后终于看到“出口”时,我松了一口气,没想到后面冲上来一个“妖怪”,大喝一声……令我不敢相信的是56岁的房东妈妈居然也很兴奋,跟我一起走完了Haunted House。
狂的万圣节
万圣节到了,同学们都很高兴,大家肯定不知道为什么?哈哈!因为可以吃零食了,我相信我们班男生肯定是这样想的,我太了解他们了,特别是小魏和菜菜同学。
到了这一天,果然都带零食了,那位自称“大吓”的同学陈某某更疯狂,连扑克牌都带来了,我真是受不了,不就是一个万圣节吗?用不着搞得真么隆重吧,都想像结婚了!
过了一会,我们穿上服装,开始走秀,音乐也随着我们的脚步声响拉起来,再加上同学们嘻嘻哈哈的声音,简直不织布机还要乱。还几个班过去了,我们收获也不小,抢到了糖,也玩得很开心。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是我们上场了。偶班小赵同学弄了个“神马都是浮云”,遭到广大民众喜爱和赞美,我都为她高兴。
这时,我听到了一个声音,不,是许多声音:treak or trick,可是我们班几乎没有准备糖,应该说都吃没了!看到他们不高兴的表情,我也开始着急,男同学不是买了很多糖吗?咋不撒了?我还有些后悔,后悔为什么自己不带点糖过来?
在爱尔兰,有一种传统占卜游戏,参加者蒙着眼,从放着几个小碟的桌上选出其中一只,如摸到的碟盛有泥土,代表来年会有与参加者有关的人过身,如盛有水代表会远行,盛有钱币代表会发财,盛有豆代表会穷困,等等。在19世纪的爱尔兰,少女会在洒有面粉的碟上放蛞蝓,而蛞蝓爬行的痕迹会是少女将来丈夫的模样。
在北美,传说如果未婚女子在万圣夜坐在黑暗的房间中,便可以在镜中看见未来丈夫的样貌。不过,如果她们将于结婚前死去,镜中便会出现一个头骨。这个习俗自19世纪后期已经非常流行,也有相关的贺卡售卖。
说鬼故事及看恐怖片是万圣节派对中常见的活动。以万圣节为主题的电视特辑通常在万圣节假期当天或之前播放,对象多数是儿童。
4、万圣夜服饰
一块剪了两个眼孔的布扮鬼。在19世纪的苏格兰和爱尔兰,当时的人认为万圣节前夜鬼魂会来到人间,故会打扮得与鬼魂一样,让鬼魂把自己当成同类。近年,万圣节前夜的装扮已不限于恐怖,而可以作任何打扮,如扮成电视剧或电影明星,以及公众人物,例如政治家。适逢美国总统选举,乔治·布什和克里成为美国流行的万圣节前夜打扮。而九一一袭击事件后,消防员、警察等成为小孩的扮演对象。据估计,20有大约215万个美国小孩装扮成蜘蛛侠,是当年最受欢迎的打扮。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很普遍。计划于1950年推出,筹款小钱箱通过学校分发予小孩,让小孩讨糖果时顺通收集捐款。据估计,推出以来已筹得超过1.19亿美元。
研究机构 BIGresearch 曾为美国全国零售联盟进行调查,发现53.3%的顾客会为万圣节前夜购物,平圴消费额38.11美元,较去年高10美元,以此推算,美国消费者为20万圣节支出的金额高达33亿美元。
万圣节的来历传说
1.不给糖果就捣乱
万圣节在孩子们眼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盏“杰克灯”跑出去玩。“杰克灯”的样子十分可爱,做法是将南瓜掏空,外面刻上笑眯眯的眼睛和大嘴巴,然后在瓜中插上一支蜡烛,把它点燃,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便能看到这张憨态可掬的笑脸。收拾停当后,一群群装扮成妖魔鬼怪的孩子手提“杰克灯”,跑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要恶作剧还是给款待”、“给钱还是给吃的”。如果大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就说到做到:好,你不款待,我就捉弄你。他们有时把人家的门把手涂上肥皂,有时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家都非常乐于款待这些天真烂漫的小客人,所以万圣节前夜的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
万圣节通常与灵异的事物联系起来。欧洲传统上认为万圣节是鬼魂世界最接近人间的时间,这传说与中国的盂兰节(也就是每年的七月半)类似。万圣夜的主题是鬼怪、吓人,以及与死亡、魔法、怪物有关的事物。通常与万圣夜扯上关系的事物有鬼魂、食尸鬼、巫婆、蝙蝠、黑猫、猫头鹰、精灵、僵尸、骷髅和恶魔等,还有虚构人物如吸血鬼和科学怪人。所以说把万圣节这一天称为“鬼节”一点也不为过。
2.群鬼游行
在10月31日万圣节前夕这天,美国的大街上到处可见精彩的现场表演、戏台上演的幻觉魔术、逼真的游尸和鬼魂,及各种恐怖电影的放映。到了晚上,便赶紧将蜘蛛丝架起来,再帮负责吓人的演员上妆。鬼屋的内容,则大多与电影主题有关,如:神鬼传奇、星际传奇、鬼故事。这些场景的布置、化妆技术和戏服,有如真的情境,一不留神,肯定令人惊声尖叫。
3.人鬼嘉年华会
纽约市也特别在万圣节晚上举行巡游,让一群吸血鬼,僵尸,巫婆,科学怪人等齐齐现身,还欢迎市民到场参观,到会者不限年龄、性别,不分阶级、国籍,即使你是胆小鬼,也可加入他们的行列,来个热热闹闹的人鬼嘉年华会。其实这些鬼怪都是人扮的,所以并不可怕,相反有些小鬼脸更非常可爱,令人置身其中,就如参加大型化装舞会一样。
4.“咬苹果”游戏
万圣节的另一个习俗是最为流行的“咬苹果”游戏。游戏时,人们让苹果漂浮在装满水的盆里,然后让参与者在不用手的条件下用嘴去咬苹果,谁先咬到,谁就是优胜者。
世界各国万圣节的习俗
万圣节源于宗教信仰和西方古历法(凯尔特树历),所以最初的涵义等同于中国农历的新年。后因为天主教将其定为“天下圣徒之日”,所以所有信仰__(天主、圣公宗、东正等教派)的地区、民族、国家都会共同度过这一节日。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万圣节流行地区,主要以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族、拉丁语族和波罗地—斯拉夫语族国家为主,包括了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在内的多个国家。
亚洲地区,则主要是曾经被殖民或宗教文化薄弱的国家会有过万圣节的传统,比如越南、菲律宾等。但诸如日本、泰国、中国等国也逐渐因为不同的缘故开始出现部分地区的万圣节庆典活动。
美国万圣节
万圣节传入美国是在1840年间。由于当时的爱尔兰饥荒,造成大批爱尔兰人移民美国,他们把庆祝万圣节的习俗也带到了美国这片土地。
美国每逢此日所有商店都出售鬼怪形食品、糖果、服装和面具等;由于南瓜灯是节日的标志,所以家家户户都要买南瓜制作南瓜灯、进行南瓜灯比赛。晚上小朋友都会参加讨糖吃的活动,他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如果主人不给糖,孩子就会通过各种方式给主人造麻烦,或是将垃圾扔到主人家门口,或是踩烂他们门口的南瓜。
英国万圣节
英国是万圣节的起源地。公元前五世纪,当时居住于爱尔兰的凯尔特人将10月31日定为夏末,象征一年的结束。凯尔特人为怕成为鬼魂的目标,便于当晚熄灭家中炉火,戴上狰狞可怕的面具,并打扮成鬼怪模样一起走到街上巡游,以驱赶那些游魂野鬼。渐渐地,这些传统习俗演变成今天年轻人的庆祝活动,大家尽情在这晚扮鬼扮马,过一个开开心心的节日。
万圣节到来,英国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特色的活动。例如每年10月中下旬,伦敦的大街小巷就充满了灵异气氛。万圣节期间在伦敦塔还原了很多施刑现场,在血腥塔里仿佛能感受到鬼影重重。Seone是伦敦最大的夜总会,其万圣节舞会在10月31日当晚通宵狂欢。
约克郡是英国著名的鬼郡。游客可到南部的谢菲尔见识一下这里万圣节热闹的情景。每年万圣节当日,市中心一带的路段都会封锁,用作举办FrightNight,这是一个规模冠绝全英的万圣节庆典,每年有超过4万人参与,参加者以妖魔鬼怪的可怕造型示人,并一同上街吓人,实行哗鬼闹全城。
关键词:技术创新,创意来源
对于技术创新创意来源, 学术界和国外领先企业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一般认为, 创新的来源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顾客需求提供的线索;其次是同类技术线索;再次是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
浙江大学陈劲在《技术创新管理方法》中提出, 创新思路的信息来源可分为内部与外部来源。在内部来源中包括企业内部研发部门及营销、生产等部门。在外部来源中包括商业来源 (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咨询公司等) 、教育与研究机构 (学校、科研机构等) 、一般信息源 (学术会议、期刊、展览会、专利等) , 以及政府计划与指导的作用等。
在廖瑞聪的《创意来源、技术、筛选、评鉴之研究》一文中对创意来源总结如下:彼德·杜拉克 (Peter Drucker) 指出, 大部分创意来自刻意、有目的寻求问题的解答、或取悦顾客的机会。创意有六个来源:新知、顾客、领先使用者、共鸣设计、创新工厂与秘密计划、创意的公开市场。另外, 创造性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也提供许多科学性的解决方案, 但较倾向于研发人员如何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提出不同的创意, 以供筛选与评鉴。
美国企业开放式创新特点包括创意外部化, 向全球寻求创新构想与研发成果;注重从大学获得创新“种子”和人才;通过引进不同的技术来源, 进行相应组合, 实现集成创新;通过并购, 进行技术集成和市场整合。相对于美国企业的开放式创新, 日本企业则非常重视员工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
技术创新创意来源几乎包括了企业内部、供应商、经销商、客户、竞品、高校科研机构、其它行业产品、专利等各个方面, 那么企业大多数的技术创新创意来源是否集中于某几个方面?企业是否可以根据自身技术创新投入情况, 有针对性地选择科技投入重点, 从而提高科技投入产出呢?
为此, 我们组织了珠三角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创意来源的问卷调查。珠三角制造企业数量众多, 约有二十万家以上, 其规模、技术水平和能力差异大;以机电类企业为主, 有外资企业, 有民营企业, 也有国营企业。考虑到技术创新管理的复杂性, 特别是需要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供应商、客户等的合作和有效沟通, 故本次调查主要针对珠三角那些有明确的产品系列、具有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完善的新产品开发、生产以及销售体系的制造企业。
调查时间从2008年8月开始, 到2008年10月结束。调查内容涉及企业技术创新基础支持要素如技术规划、组织文化状况;企业技术创新创意来源要素状况;企业技术创新创意方法要素状况等共5 0个指标。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行业有机电类、生物医药类等;规模以4亿~40亿元和40亿元以上为主;企业类型包括民营、国营、外资企业等。
通过对珠三角制造企业技术创新创意来源的问卷调查和分析研究, 我们发现, 技术创新创意来源活动符合程度排序结果如下:
从以上排序我们可以看到:
1.因市场需求产生技术创新创意来源指标总得分高于因技术进步产生技术创新创意来源总得分, 这说明市场推动技术创新的力度要高于技术拉动技术创新的力度。
2.企业高层对市场需求的洞察得分最高, 其次为企业高层对技术发展的洞察, 这说明企业高层在技术创新创意来源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3.技术人员技术创新提案和营销人员市场需求并列第三位, 这说明技术创新创意来源中, 直接面对技术、产品和市场的技术人员和营销人员最熟悉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以及企业需求, 因此能提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技术创新创意。
4.从排在前五位的技术创新创意来源我们可以看到, 来自于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创意占主流, 处于企业经营前线的企业高层、营销、技术人员是技术创新创意来源的主力军。
5.对于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 企业一般需要较大的科技投入, 但排名却比较靠后, 说明此部分来源对企业技术创新创意贡献度不是很大。那么是否不同的企业类型、规模在此方面是否有所不同呢?为此, 我们又分类分析了国营、民营和外资企业以及年产销规模不同的企业技术创新创意来源排序, 发现结果都比较类似。这说明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距离市场和商品化以及为企业创造效益仍有一定差距。
从上面的问卷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企业技术创新创意来源主要是企业内部高层、营销技术人员, 企业可以根据经营发展需要确定技术创新投入的重点, 提高技术创新投入产出, 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技术创新对企业带来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劲王方瑞:技术创新管理方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刘海波:技术经营论.北京:科技出版社, 2005
[3]谈毅仝允桓李雪凤: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产业创新模式:一个选择性评述.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7年第4期
[4]曾路孙永明:产业技术路线图原理与制定.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For modern, rational1) people, Hallowe'en is just a bit of fun. Few nowadays actually believe in vampires, werewolves, witches (the broomstick-propelled variety, rather than the non-flying, new-age nature priestesses2)) or zombies3). But nothing comes of nothing, and the truly rational might be forgiven for asking if there are any scientific explanations lying behind the myths.
There are certainly plausible4) speculations5). The first scientific hypothesis6) for vampirism7), proposed in 1985 by David Dolphin, a chem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was that those thought to be suffering from it were actually the victims of a genetic disease called porphyria8). This illness—one of whose more famous victims may have been King George Ill—makes the skin sensitive to sunlight. That is why sufferers tend to avoid the sun. Porphyria can also cause retraction of the gums, making a person's teeth appear longer than normal. And it frequently results in red urine9), which might, in a convoluted10) way, have led to the notion11) of drinking blood.
A competing idea, published by Juan Gomez-Alonso, a Spanish neurologist12), is that the vampire legend was inspired by rabies13). The symptoms of rabies include insomnia14), an aversion15) to mirrors and strong smells (though not specifically to garlic16)). And rabies, of course, is transmitted by biting.
Rabies is probably also the explanation for lycanthropy17)—the apparent tendency of some people to turn into wolves from time to time. Like vampirism, lycanthropy is transmitted by biting. But in this case the resemblance to the real disease is even stronger, for the biting is done by a wolf (albeit18) one with distinctly human overtones19)), and wolves do carry rabies, which they may have sometimes passed on to people. Since the madness that accompanies late-stage rabies could easily appear bestial20) to an uneducated eye, the idea that a wolf-bite may sometimes infect a victim with wolf-like characteristics might not have seemed all that farfetched21) a few hundred years ago.
In practice few, if any, people have been shot with silver bullets as werewolves, or had stakes driven through their hearts in a Van-Helsing22)-style as vampires. Staking of a different kind was, however, a real risk for those accused of witchcraft in 17th-century Europe or America.
Part of the reputation of witchcraft is almost certainly due to the effects of naturally occurring hallucinogenic23) drugs. One that frequently gets the blame is muscarine24), the active ingredient of fly agarics25), the red and white toadstools26) beloved of the illustrators of books of fairy tales. Consumption of even quite small amounts of fly agaric is likely to enable the diner to converse with the gnomes27) who inhabit the toadstools in question or, even more pertinently28), to fly.
A second fungus, with the less fetching name of Claviceps purpurea29), is also implicated in witchcraft. Claviceps is the natural source of LSD30), perhaps the most famous hallucinogen of all. It grows as a parasite31) on rye32), and the "trip33)" produced by eating infected rye is known today as ergotism34). But in earlier times, such drug-induced visions might well have borne alternative, more magical, explanations. And as Mary Kilbourne Matossian, a researcher and author on the effects of disease on history, observed a few years ago, many of the 17th-century witch panics (including that at Salem, Massachusetts) occurred in places where rye was widely cultivated, and after weather that was propitious35) for the growth of Claviceps.
Zombies are also thought by some researchers to be people who have passed through a drug-induced state. Unlike vampires, werewolves and witches, zombies are a purely New-World36) phenomenon. Specifically, they come from Haiti. Zombies are supposed to be the "living dead". In fact, the process of zombification seems to involve the deliberate poisoning of an individual with toxin from a puffer fish (the sort used to make the prized but dangerous Japanese dish fugu). This puts him into a death-like trance37), from which he is revived with a potion made from the seeds of a hallucinogenic plant known as the zombie cucumber. The result, apparently, is a biddable38) slave who is convinced he has died and been resurrected. Trick or treat?
对于理性的现代人而言,万圣节仅仅是找点乐子而已。现在很少有人真的相信有吸血鬼、狼人、女巫(骑着扫帚柄腾云驾雾的那种,而不是那些飞天无术的新时代自然女祭祀)或僵尸。但是无中不能生有,所以真正理性的人探寻神话背后是否存在科学解释也无可厚非。
的确有一些看似有理的推测。1985年,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化学家戴维·多尔芬首次提出了有关吸血症的科学假设,他认为患有吸血症的人实际上是得了一种叫卟啉症的遗传病。这种疾病——其中一个著名的患者可能是乔治三世——使得皮肤对阳光很敏感,这便是患者倾向于避开太阳的原因。卟啉症还会导致齿龈收缩,使人的牙齿显得比正常情况要长。它还经常导致尿液变红,这一现象经过复杂的演绎,可能引发了有关饮血的联想。
西班牙神经学者胡安·戈麦斯-阿隆索发表了一个与之相反的观点,认为吸血鬼的传说源自狂犬病。狂犬病的症状包括失眠、厌恶镜子和刺激性味道(不仅仅是对大蒜),而且狂犬病当然是通过口咬传播的。
狂犬病或许还能解释变狼症——有些人时不时有着变成狼的明显倾向。像吸血症一样,变狼症也是通过口咬传播的。不过,变狼症与真正的疾病更像,因为它是狼咬所致(尽管是带着明显人类特征的狼),而且狼的确携带狂犬病源,有时候可能传染给人类。狂犬病后期的癫狂状态在未受教育的人看起来很容易显得兽性十足,因此几百年前的人认为狼咬有时可能使人染上狼性的想法也不是那么不着边际。
实际上,很少有人被当做狼人用银弹射杀,或被当成吸血鬼用范海辛猎杀吸血鬼的方式拿木桩穿过心脏。然而,在17世纪的欧洲或美洲,对那些被怀疑会巫术的人而言,另一种形式的桩刑却是一种真实的威胁。
巫术的部分名声几乎肯定可以归因于天然致幻药物的作用。其中一种常受批评的药物是蝇蕈碱,它是毒蝇伞(童话书插图画家钟爱的红白相间的伞菌)的活性成分。食用少量的毒蝇伞就可能使人与居住在该种伞菌之中的土地神对话,甚或飞翔。
另外一种名字更为朴实的蘑菇麦角菌也与巫术有关。麦角菌是麦角酸酰二乙胺的天然来源,而这或许是最著名的迷幻剂。它寄生在黑麦上,今天人们吃了受感染的黑麦后出现幻觉叫麦角中毒。但是在早期,这种药物所致的幻觉可能会有更神秘的其他解释。正如研究疾病对历史影响的专家和作家玛丽·基尔伯恩·马托西安几年前指出的一样,17世纪很多的女巫恐慌(包括发生在马萨诸塞州塞勒姆的恐慌事件)都发生在黑麦广为生长的地方,和利于麦角菌繁殖的季节之后。
部分研究者也认为,僵尸是经过药物处理的人。与吸血鬼、狼人和女巫不同,僵尸纯粹是存在于新大陆的现象。具体而言,它们来自海地。僵尸被认为是“行尸走肉”。事实上,制作僵尸的过程似乎是用一种河豚(用于制作那道昂贵而危险的日本菜的河豚)的毒素故意对一个人下毒,使他进入一种死亡般的恍惚状态,然后再用一种毒药将他唤醒,这种毒药取自一种名叫“僵尸黄瓜”的致幻植物的种子。其结果,很明显,就诞生了自认为是死而复生的顺从奴隶。不给糖就捣蛋!
1.rational [5rAFEnEl] adj. 理性的,理智的
2.priestess [5pri:stIs] n. 女祭司
3.zombie [5zRmbI] n. 还魂尸
4.plausible [5plC:zEbl] adj. (论点等)貌似有理的;(说法等)貌似真实的
5.speculation [7spekju5leIFEn] n. 推测,猜测,推断
6.hypothesis [haI5pCWIsIs] n. 假说,假设
7.vampirism [5vAmpaIErIzEm] n. 吸血症
8.porphyria [pC:5fIrIE] n. 【医】卟啉症(一种遗传性卟啉代谢的病态紊乱)
9.urine [5juErIn] n. 尿,小便
10.convoluted [5kCnvElu:tId] adj. 盘错的,错综复杂的
11.notion [5nEuFEn] n. (怪)念头
12.neurologist [7njuE5rClEdVIst] n. 神经病学家;神经病科医师
13.rabies [5reIbi:z] n. 【医】狂犬病
14.insomnia [In5sCmnIE] n. 失眠;失眠症
15.aversion [E5v:FEn] n. 厌恶,反感
16.garlic [5^B:lIk] n. 大蒜,蒜
17.lycanthropy [laI5kAnWrEpI] n. 【心】变狼(妄想)症,变兽(妄想)症
18.albeit [C:l5bi:It] conj. 尽管,即使
19.overtone [5EuvEtEun] n. [常作~s] 弦外之音,含蓄之意;暗示
20.bestial [5bestjEl] adj. 野兽的;野兽般的
21.farfetched [5fa:fetFt] adj. 牵强附会的,不切实际的
22.Van Helsing: 范海辛,吸血鬼猎人。
23.hallucinogenic [hE7lu:sInE5dVEnIk] adj. 引起幻觉的
24.muscarine [5mQskErIn] n. 【生化】毒蝇碱
25.fly agaric: 【植】蛤蟆菌,毒蝇伞;agaric [5A^ErIk] n. 【植】伞菌
26.toadstool [5tEJdstu:l] n. 【植】伞菌;毒菌
27.gnome [nEum] n. (民间传说中居于地下的)地下宝藏守护神,土地神
28.pertinently [5p:tInEntlI] adv. 有关系地,相关地
29.Claviceps purpurea: 麦角菌
30.LSD: abbr. 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麦角酸酰二乙胺(一种致幻药物)
31.parasite [5pArEsaIt] n. 寄生生物;(附着在其他植物或墙上生长的)攀附植物
32.rye [raI] n. 黑麦
33.trip [trIp] n. <口> (服用毒品后所产生的)幻觉;刺激性的体验;兴奋
34.ergotism [5:^EtIzEm] n. (黑麦等的)麦角病;【医】麦角中毒(食用麦角菌侵染的谷物或长期服用过量麦角药物所致)
35.propitious [prEU5pIFEs] adj. 有利的;合适的
36.New-World: 新大陆的,西半球(即美洲)的
37.trance [trB:ns] n. 昏睡状态;催眠状态
【万圣节的来源】推荐阅读:
的万圣节作文:恐怖的万圣节06-11
小学生万圣节作文:有趣的万圣节12-18
万圣节的意义12-11
万圣节的习俗活动11-09
万圣节的由来作文11-29
有趣的万圣节活动方案06-26
描写万圣节的英语作文10-23
万圣节的趣味传统的起源06-21
令人难忘的万圣节的作文06-28
庆祝万圣节的作文600字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