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报告(精选2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常见的事后总结方式,报告的内容,是以严谨、准确为特点的,有效的报告一般都具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化学实验报告(精选2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化学实验报告1

化学是以实验为主的一门自然学科,实验是认识和探究化学原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化学实验对教师来说是传授化学科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法,对学生则可帮助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知识,培养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必须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教会学生写好实验报告。一个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的结果,观察能力很重要,只有善于观察并准确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才能为实验的顺利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在化学实验中如何观察和记录才能顺利完成实验报告呢?

一、应明确实验的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

设置某实验的目的在于实现某一学习目标,实验目的决定了实验观察的重点。只有明确重点观察的内容,抓住本质的现象,才能有效地观察、有效地学习。如在初中化学(序言)课的实验,所设置的几个实验都是为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设置的。因此,观察重点应放在反应前后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从而确定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如镁带的燃烧实验,观察的重点是镁带燃烧后的产物的性质和镁带有何本质的不同,确定反应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而不能仅仅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这一非本质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的目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

二、要明确实验观察的顺序

一般而言,实验观察的顺序是:1、实验仪器的选择与连接?摇2.药品放置的部位?摇3.反应物的色、态、味等物理性质?摇4.反应发生的条件、催化剂、反应操作方法?摇5.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摇6.生成物的色、态、味等物理性质。按照上述顺序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淡黄色的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在观察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特点时,应先观察整套装置是由发生装置、导气管,收集装置等三部分组成,然后观察每个部分都是哪些仪器组成,选择这些仪器的依据,最后再观察它们是如何组装成整套装置的,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等。学会观察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特点的程序,便可依此程序去观察实验室制取其它气体的装置特点。

三、要能区分明显现象和主要现象

明显现象是我们感观容易察觉的现象,主要现象是最能揭示变化本质的现象,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例,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是明显现象,:生成一种不同于铁的黑色固体是主要现象,透过现象,我们即能揭示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当然,对于有些实验而言,某一现象既可能是明显现象,又可能是主要现象,如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既是明显现象又是主要现象。

四、注意现象描述的准确性。

描述和观察是分不开的,观察得仔细,但描述不准确、不规范,实验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实验描述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有:

1.把现象与结论混同,如:描述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时把有黑色固体生成描述为有四氧化三铁生成,在碳酸盐中加入酸,把有气泡产生描述成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就都犯了这样的错误。

2.用词不当,如把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的白烟说成白雾或白色的烟雾(化学上的烟和雾是又区别的,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还有的把“加热”说成“点燃”;“熔化”说成“溶化”等。

3.“发光”“火焰”不分物质燃烧时,一般伴随着火焰或光,二者要正确区分。“发光”一般是固体燃烧时产生的一种现象。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火焰”是气体燃烧时产生的现象。如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等。

4.“白色”与“无色”分不清“白色”是指物质对光反射产生的一种视觉现象,如白色氯化银沉淀、白色氯酸钾粉末。“无色”则是光能全部透过的物质所产生的一种现象。如纯水是无色液体,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等。

最后,要注意将观察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带着问题去观察。观察必须与思维相结合,才能获得正确的实验结论。因此同学们不仅要写好观察记录更要注重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形成探究结论,达到实验目的。如,观察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时,就有必要思考:红磷燃烧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要等装置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为什么会流入集气瓶中?流入集气瓶中水的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由此能得出什么结论?为什么要强调红磷必须过量?别的可燃物能替代红磷做这一实验吗?这样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每一次实验后都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实验报告,通过填写实验现象,分析原因,推断结论等内容,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发展,描述记录和推断能力能力得到提高,最终达到提高实验探究能力的目的。

化学实验报告2

江苏教育出版社(简称《苏教版》,下同)出版的化学①、化学②是我省高一学生的必修教材,而实验报告册化学①、化学②是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唯一配套用书,在实验教学中功不可没。但我在与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到这两册实验内容的编排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提出来与编者进行商榷。

一、实验内容不要重复设置

原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版》,下同)出版的高中化学第一册(必修)的实验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中的制取氧化铜部分,主要是为了巩固初中学习的过滤与蒸发的有关基本操作技能,当然也考虑某些贫困地区初中不具备实验条件等因素,更重要的原因是高中教材没有此类学习内容和有关实验了。而《苏教版》化学①专题的第二单元专门研究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P17―18),并且配合教材,在实验册化①中安排了实验三。我认为实验册化①中的实验一与实验三属于重复设置,而实验一中的O2的制取在初三也已经安排了学生实验,所以,该册中的实验一我觉得应该删去。

二、容设置要与教材一致,更要考虑安全因素

《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试验修订本・必修加选修)实验五为:乙烯的制取和性质。但在定型本高二化学第二册(必修加选修)中却将该实验删去了。我认为:该实验危险系数较大。按此实验要求,该实验所用药品为酒精和浓硫酸(体积比为1∶3),必须加热到170°C,尽管教师反复要求学生按规范操作,但仍不能排除某些偶然因素(如导气胶皮管扭曲不畅等)以致造成高温混合液连同塞子从烧瓶口喷出的后果。2002年我校(当时用的是实验本)高二学生做此实验时就出现3例上述危险情况。所幸当时为寒天,只毁坏了学生的棉衣,没有造成身体上的伤害,现在想起来还有些后怕。《苏教版》化学②教材中没有提及乙烯的实验室制法,更没有安排教师演示的实验,甚至连一幅拓展知识的图示也没有,而实验册化学②却异想天开安排了一个实验四,内容竟然是乙烯的制取和性质,真是匪夷所思。

三、实验设计要从实际出发,个别实验的设置值得商榷

如实验册化学②实验八中的电路板制作,其中用到油漆、汽油、电吹风。油漆、汽油本来就难闻,且油漆还有一定的毒性,再加上二十几台电吹风一吹,这种气味谁能受得了,且时值夏天,叫学生人人戴个大口罩吗?纵然实验室有换气设备,但也无法改变现状。

四、实验内容设计要考虑其可操作性

巧合的是《苏教版》实验册化学①的实验五与《人教版》第一册的实验五竟是同一个名称:氯、溴、碘的性质、氯离子的检验。连实验用品也基本相同,再细心比较一些实验内容,《苏教版》却多出了氯气的性质这一项。而奇怪的是实验用品中却没有该项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药品,若按实验册要求做此实验,必须添加下列用品:广口瓶(2个)、双孔塞(2个)、90°C弯曲玻璃管(5根)、胶皮管(2根)、烧杯、小胶塞(2个)、针筒(2支)、集气瓶、玻璃片、有色布条(2片)、铁钉、铁丝(粗、细)、火柴、棉花、NaOH溶液、Cl2(放在贮气罐内)共17种,加上原来的21种,合计38种。实验台上如何摆?这且不说,教师都有切身体会,在做Cl2的制取和性质实验时,定能发现坐在讲台附近的学生有时用手捂着鼻子,说明他们闻到了Cl2的气味,而近30组学生同时在做这个实验(Cl2的取用不可能在全封闭状态下进行,且学生操作也不如老师熟练),室内是什么情景,就可想而知了。可能考虑到这一点,《人教版》只用氯水而没用Cl2,而《苏教版》为什么要画蛇添足呢?再者,一节课内,这么多的容量,学生能完成吗?同样,化学①实验六也超出了课时的最大承载量,希望编者能认真修改一下。

五、适用新形势,不要雾里看花

按照惯例,每学期各学科新授课时皆安排在16周左右,高一化学课时绝大多数学校安排每周3节次,也就是说,每学期只有48个学时。化学①、化学②教材内容皆为4个专题12个单元,按照《教学参考书》提供的课时建议皆为36个课时,这样一来,单元过关是没有时间了。那么每个专题总要小结和测评一下吧,按每次用去2个学时,又去掉8个学时,这样算来,还剩下几个学时可供使用?《人教版》高一全学年共安排8个学生实验(5个选做实验),而《苏教版》每学期都安排9个实验(探究性实验:化学①7个,化学②4个),也就是说《苏教版》一个学期安排的实验比《人教版》一个学年还要多。当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新教育理念的体现,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时由谁提供?更何况江苏省高考只考语、数、外三科,理、化、生自动降为次要学科,学生很少愿意在实验上多下功夫。与其虚设这么多的实验课题,不如面对现实,每学期实实在在安排3―5个学生实验方为上策,至于探究性实验如何安排,更需要慎重探讨而研究了。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唐突与欠妥之处,还请见谅并予斧正。

上一篇:保密工作(精选2篇)下一篇:发展美食旅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