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技融入保险专业建设

2022-05-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互联网等数字科技的兴起,保险业务数据化、智能化、科技化的优势逐渐凸显,数字科技融入传统保险专业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立足河南经贸职业学院专业发展特色,提出了将科技元素融入保险专业建设的具体思路和不断完善金融专业群架构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数字科技;保险专业;具体路径;

保险科技来源于金融科技,属于金融科技的细分。随着保险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对保险需求的多样化趋势,保险公司逐渐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来分析消费者的需求,创新营销模式,优化消费体验。保险科技在全球范围内深刻改变着行业的格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表层渠道的变革,创新营销形式不断涌现;其次,中层模式的优化,人工智能推动产品设计、定价和运营模式不断升级;最后,基层架构的演变,区块链技术使得用户信息管理、征信体系等基础架构更加稳固。因此,保险专业培养懂保险、善业务、会科技的人才迫在眉睫。

2 保险科技融入的思路

基于数字科技的发展及保险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保险专业建设要不断融入科技元素,提升办学质量和就业吸引力。为此,保险科技的融入思路是构建“市场需求+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的模式,要求从业者在保险市场格局的变化下,不断提升科技应用能力,这种能力通过开设数字化课程进行培养,并注重数字科技融入与传统保险理论课程的协同发展,完善课程内容,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数字科技融入保险课程的思路,应从“需求侧”和“供给侧”的角度来分析,进一步明确保险科技应用的手段、培养学生需要的技能以及提升学生综合业务的素质和能力。

2.1“需求侧”分析

保险专业的设置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对比中国人寿、平安保险、新华保险、中国人民保险的岗位配置和业务需求,保险科技的人才培养应主要围绕三个关键词,分别是产品、用户、服务[1]。根据服务和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对保险科技应用的优势进行分析。

2.1.1大数据的运用

运用大数据分析客户需求,推出个性化、定制化的保险产品,从而升级消费体验。同时,根据部分国外保险公司的数据,大数据可以预测代理人销售的成功率以及识别高退保风险保单。

2.1.2人工智能的识别

首先,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优化客服流程和成本,基于声音识别系统,省略用户输入密码的麻烦;其次,人工智能进一步数字化理赔管理系统,对于简易的案件,能够自动进行理赔。

2.1.3区块链的优化

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出智能合约。一方面可以基于用户信息的收集,自动接收用户的投保并进行自动赔付;另一方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用户信息管理,通过社交网络,可以自动捕捉用户信息,识别理赔事件。

2.1.4 AI系统的场景再现

利用AI系统,提高用户的风险意识以及创新教学方式,再现理赔现场,有利于企业进行实践化教学。

因此,保险科技应用的优势逐渐凸显,在传统保险业务中加入科技元素成为一种趋势,保险科技的应用型人才被更多的企业所需要。

2.2“供给侧”分析

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适应新经济、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具备多样化的创新意识,满足客户的市场需求,提升服务水平,增强产品的抗风险能力。

2.2.1把握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注重产品的设计和研发

保险市场中,客户对产品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因此,要求从业人员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去制定营销策略、设计保险类产品[2]。根据用户体验的五要素,在进行产品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战略层方面,需要确定产品目标和用户目标;其次,在明确产品目标和用户目标后,有了清晰的战略目标,接下来就需要探究产品的功能,也就是产品的范围层,即公司要开发的是什么,然后根据用户的需求,公司确定产品功能开发的紧急程度,明确哪些是当下必须做的,哪些是可以后续再做的;紧接着,在结构层方面,产品将注重交互设计,也就是产品如何响应用户的请求;然后,框架层方面要求对产品的界面元素进行合理布局,让用户与产品之间可以形成良性互动;最后,在表现层方面,就是客户的产品体验,从视觉和信息两个角度进行评估,根据客户的反馈,利用保险科技不断优化保险产品。

2.2.2加强风险覆盖深度,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度

通过大数据分析,推进产品的个性化定价,降低消费者过高的保费支付[3]。同时,丰富保险产品类型,利用区块链技术掌握保险标的真实信息,扩大保险产品的范围并制定多动态、多渠道的营销策略,推进定制化产品服务方案,满足客户不同层次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客户的体验度,通过保险科技的应用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3 新业态背景下保险科技融入教学的措施

3.1 做好教学的契合点

所谓教学的契合点,就是促进保险科技内容和传统保险业务知识的融合发展。一方面,保险科技是通过科技手段将传统业务体验化、智能化、便捷化,是传统保险业务的延伸;另一方面,保险科技的发展和传统的保险业务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要做到继承性融合,在传统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框架下融入保险科技。

3.1.1 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融科技于岗位

基于保险专业的设置以及保险人才的培养方案,将保险科技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划分,主要有三个方向,即保险的营销、保险的核保和理赔、保险业务的培训,分别对应的岗位是保险营销专员、保险核保理赔专员、保险业务培训师。每一种职位都有其对应需要掌握的保险科技技能,保险营销专员需要利用大数据去分析客户需求,保险核保理赔专员需要利用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简化理赔流程和降低业务成本,保险业务培训师需要通过AI技术再现理赔现场,进行模拟教学。

3.1.2 优化课程体系,融科技于课程

保险科技课程的融入要坚持有思路、有层次、有方向的“三有”原则。

首先,通过对比并借鉴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南京审计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于金融科技人才的培养方案,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设置不同方向的保险科技课程。针对核保理赔业务,建议在专业核心课程里设置区块链与数字货币课程,在专业基础课中设置人工智能导论课程;针对营销业务,建议在保险核心课程中设置大数据金融课程;针对保险培训的方向,可以设置AI与区块链课程。其次,将必修与选修、需求与兴趣相结合,将人才培养方案分为五大模块,除了原有的四个模块的课程设置,建议增设核心选修课程,在其中开设智能信息处理技术、Python数据分析基础等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进行选择性学习。

3.1.3 注重实践训练,融科技于教材

每学期的实训教学,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投资、银行实训的基础上,加入企业与学校共同设置的保险科技技能的培训,企业可以通过云课堂进行授课,然后利用AI系统进行实战模拟,比如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客户需求,进行精准营销。学生也可以在校外实训,进行跟岗学习,进入企业体验保险科技在保险业务中的应用。

编写适合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例如校企合作编写活页式教材,以保险理论为基础,进一步增加科技应用的内容,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授课,提高学生对于保险科技的认知[1]。

3.2 加强教学设计

优秀的教学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新技能的掌握,主要应从以下两个途径去选择合适的教学设计。其一,要重视学生对技能的体验,因为保险科技专科阶段更应该重视应用,而不是分析。所以,技能的体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保险科技的应用。例如通过VR系统模拟车辆事故现场,进行车辆核保的实际体验,以及运用大数据降低客户投保的风险等。其二,要增加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加入企业与学生的互动,进行课堂云对话,通过提问和讲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求,同时,使企业知道学生的想法,进一步优化实践课程的内容。

3.3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科技因素的融入,会增加保险专业学习的难度,所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因此,学生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学习。首先要完成教学目标,章节内容的选择、知识的梳理、知识框架的搭建等需要采取多种手段。例如AI技术在教学场景的落地,实现教师端、学生端和机构端多款AI创新产品应用的研发和迭代;AI培训、AI车辆事故的核保、AI客户需求的预测、AI自动识别等创新功能让教师和学生们能够体验到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其次要重视文化熏陶,既然学习保险科技,就要知道保险的由来和保险科技的发展,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可在核心基础课程中加入保险的发展概况课程,通过对保险发展历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保险的产生与创新,同时感受保险的科技化、智能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最后,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通过对保险科技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科技的日新月异,进一步激发其对知识的渴求,进而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学习,并以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基础,进一步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实现自我突破。

3.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4.1 校企合作共建保险科技学院

可将保险专业的发展确定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保险专业刚刚设立,以传统保险知识和传统保险业务实践为主,逐步加入保险科技的知识;第二个阶段,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高水平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建立河南经贸保险科技研究中心,从而打造保险科技学院。

3.4.2 打造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模式

拓展保险科技人才输出路径,加强与保险公司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例如与一些保险业务的外包公司,提供软硬件设备支持、IT系统以及移动平台设计的公司进行合作,打造全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模式。此外,融入“1+X”书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机制,以“1+X”人身理赔保险和健康财富规划证书为抓手,辅以供应链、金融科技方面的“1+X”证书的学习,增加培训的次数,提高整体保险专业学生的证书通过率,增加高职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考取证书的过程,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企业、职业、技能三方面的认识和思考,合理规划出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路径。从而实现“学生—课堂”到“人才—企业”的过渡,实现全产业链人才的培养目标[4,5]。

3.4.3 贯通中职—高职—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与中职、本科院校的合作,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研讨会。努力争取保险专业的本科试点,提高专升本的通过率,将中职、高职阶段保险科技的应用能力向本科阶段保险科技的分析能力进行转换,贯通中职—高职—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4 结语

保险科技的专业建设要突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突出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通过积极与企业合作,将企业的评价体系引入专业建设当中,打造课程教学—技能培养—升学就业全过程的专业建设架构,进一步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金融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顾红.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保险特色专业建设问题探索[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12):154-155.

[2]付荣辉,秦玲玲.教学质量提升对培养保险专业人才效果研究[J].金融理论与教学,2020(4):91-92+100.

[3]张薇薇.保险类专科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吉林省的经验[J].中外企业家,2019(36):142.

[4]王君.论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保险运营专业方向订单培养可行性[J].中华辞赋,2019(1):127.

[5]宁玲,陈艳茜,吴新建.健康中国战略下高职院校建设健康管理专业研究:以保险职业学院为例[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8,32(6):89-92.

上一篇:中国女性角色在赛珍珠作品中的华丽转身下一篇: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