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及其心理障碍

2022-12-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人际交往及其心理障碍

高校人际气氛及其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摘 要】目的:探讨高校人际气氛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16所高校532名教师为被试,采用高校人际气氛量表和自评健康量表进行评估。结果:①高校人际气氛量表评分在中等以上者占68.8%,人际和谐维度评分为中等以上者占72.4%,人际态度、人际互动、人际距离维度评分为中等以上者分别占44.5%、44.5%、46.1%;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自评为差、中等、良好者分别占9.0%、56.1%、34.9%;②高校人际气氛与教师心理健康呈正相关(r=0.44);人际互动、人际和谐和人际态度与负性情绪呈负相关(r=-0.25、-0.30、-0.30),人际距离与负性情绪呈正相关(r=0.24);③心理健康与人际互动、人际和谐回归显著(β=0.28、0.22)。结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较好;高校人际气氛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有关,其中人际互动和人际和谐对心理健康回归显著,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正向预测因子。

【关键词】 高校人际气氛;人际气氛测量;教师心理健康;相关分析;横断面研究

高校人际气氛是指一所高校区别于另一所高校并影响其组织成员行为的一系列持久的内部人际交往特征[1]。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前提[2]。有关中学的实证研究表明[1]:在人际气氛不同的初中学校之间,其教师的SCL-90评定因子分差异显著。在亲密团结、协调互助、友好往来和凝聚力高的学校人际氛围中,其教师心理健康水平高。而在人际疏远、关系紧张、互助性低、凝聚力低的学校氛围里,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很多,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予以不同的归因,有学者从社会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三方面来诠释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成因[3];有的学者从教师的人格特征等主观因素和诸如家庭、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等客观因素进行分析[4];还有的学者从微观的角度来剖析教师个体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教师的压力、态度、信念以及人格等[5]。本文考察高校人际气氛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探究影响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人际气氛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从内蒙古、湖北、湖南、广西、重庆、云南、贵州、江苏、浙江等省市,每个省随机抽取2所普通高校,每所高校抽取30~50个教师进行测试。共16所高校, 750名教师。最后收回有效问卷532份,有效回收率70.9%。其中男265名,女267名;受教育程度:专科以下56名,本科264名,研究生212名;平均教龄12.5年。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同学亲自在自己所在省市被抽取的高校进行调查,然后通过邮寄或亲自送达的方式回收问卷。

1.2工具

1.2.1 高校人际气氛量表 通过文献检索和开放式访谈,并结合中学组织气氛量表编制的经验[6],采用语义分析法和德尔非法构想高校人际气氛由人际互动(教师之间团结互助、与人合作和相互沟通的程度)、人际和谐(教师感受到学校人际关系融洽和睦的程度)、人际态度(教师对他人认同和吸引的倾向)和人际距离(人们所感受到的人际亲疏程度)四个因素构成。经因素分析和项目分析,最后形成由18个项目构成的正式量表,有4个维度,其命名、项目数、特征根、累积贡献率、α信度系数详见表1。按“从来不、很少、有时、经常、频繁”分别记1-5分。借鉴霍伊等人[7]的标准化方法,计算标准化分数(StandardizedScore, SDS)。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SDS人际气氛=(SDS人际互动+SDS人际和谐+SDS人际态度+SDS人际距离)/4。SDS人际气氛值在500以上,分数越大,学校组织气氛越好。具体标准为:>600分为优秀,551~600分良好,451~550分中等, <450分差。

1.2.2 自测健康评定量表[8] 选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中的心理健康分量表测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该分量表由正向情绪、负向情绪和认知功能三因子构成,包括15个项目,每个项目后予以一个从“非常不健康”到“非常健康”的10个评定等级(“0”表示非常不健康,“10”表示非常健康)。总分值为0~150,评定分值在50以下为差,在51~100之间为中等,101~150为良好。本研究中心理健康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17。

1.3 统计方法 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高校人际气氛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表2显示教师高校人际气氛量表总评分在中等以上者占68.8%。人际和谐评分中等以上者占72.4%,人际态度、人际互动、人际距离中等以上者分别占44.5%、44.5%、46.1%;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较好,仅9.0%自评为差,56.1%的自评为中等,34.9%的自评为良好。

2.2 高校人际气氛与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表3显示人际互动、人际和谐和人际态度与心理健康(除负向情绪外)各因子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负性情绪与人际距离呈正相关,与人际互动、人际和谐和人际态度呈负相关。2.3 高校人际气氛对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回归分析以高校人际气氛量表评分为自变量,以教师心理健康分量表评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只有人际互动和人际和谐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可以正向预测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见表4)。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校的人际和谐气氛最好,但人际距离较大,人际态度和人际互动较差;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自评为差、中等、良好者分别占9.0%、56.1%、34.9%,提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较高。其中体验到正向情绪、负性情绪为中等水平以上者分别为85.9%、61.6%,认知功能为中等水平以上者占85.4%,体验到负性情绪差者的比率最高占38.4%,体验到正向情绪、负性情绪为差者的比率分别为10.5%、14.6%,提示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的教师并非全部表现为积极正向情绪,同样也伴随着一定的负性情绪。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高校人际气氛与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人际距离与负性情绪呈正相关,人际互动、人际和谐和人际态度与负性情绪呈负相关。提示人际距离大易诱发负性情绪;而良好的人际互动、人际和谐和人际态度则能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人际互动和人际和谐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它们可以正向预测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促使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关键因子。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9],如潘孝富等人在研究校长行为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时发现,健康的校长领导行为可能导致良性的校长-教师-学生互动关系,进而极大地影响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教师间健康的人际交往是教师心理健康的积极促进因素[1]。本研究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进一步佐证了学校人际气氛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显著影响作用。高校人际气氛为什么能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认知失调理论认为[10]亲和行为可成为消除不协调的一种有效工具,因为进入群体,当人们在一起互动或讨论时,可引入消除不协调的认知因素,如误解、矛盾冲突和意见分歧,从而使焦虑大大减轻。教师间的人际互动可以促进有效的沟通,教师可以通过沟通来表达自己的欲望和意见,沟通提供了一种释放情感的情绪表达机制,并满足了员工的社交需要。良好的人际气氛能促进教师工作的安全感,有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11]。事实上,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心理的病态,主要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而来[12]。人际关系始终是影响个体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本研究存在取样数量的局限和样本有效回收率偏低问题,有待进一步抽取更大样本检验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 邓卫国,潘孝富,赫红英.学校人际气氛与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6):78-81.

2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2005,(10):248.

3 庞丽娟,洪秀敏,姜勇.教师心理健康:关注与促进.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61-64.

4 吴思孝.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教育探索,2003,(5):82-84.

5 周雪梅,俞国良.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类型、成因和对策.教育科学研究,2003,(3):51-54.

6 潘孝富,秦启文.中学组织气氛的测量及其与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心理科学,2007,30(4):982-986.

7 Hoy WK, Tarter CJ, Robert B. Kottkamp: Open school/Health school: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climate. Sage Publications,1991:190-191.

8 许军.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5~45.

9 潘孝富,程正方.初中学校组织健康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2):59-63.

10 Festinger LA.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New York: Row, Peterson,1957:216-218.

11 Miller PY,William S. Do youth really want to work: A Comparison of the Work Values and Job Perceptions of Younger and Older Men. Youth Society, 1979, 10 (4):379.

12 李宏翰,赵崇莲.大学生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1):116.

责任编辑:靖华

2007-05-08收稿,2007-10-26修回

作者:欧朝晖 潘孝富 黄慧霖

第2篇: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研究

【摘要】 目的 研究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作用。方法 采用量表测试、开放式问卷与诊断性面谈相结合的方法,选取15名大学生,分为两组,开展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以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的回避分量表、16PF的H因子为评估工具,在辅导前、后两次对被试进行测查。结果 经过团体心理辅导,成员的交际性增强(9.40±2.44/14.87±3.04,P<0.001),交流恐惧评分明显降低(77.40±10.62/59.47±10.60,P<0.001),社交回避倾向评分明显下降(5.47±3.93/2.60±2.61,P<0.01),得分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成员报告对活动效果感到满意。结论 团体心理辅导有益于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能够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增进其心理健康。

【关键词】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交流恐惧

A Study on Group Counseling for Personal-communication of Undergraduates. Yang Shuang, Wang Ya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P.R.China

【Key words】 Personal-communication; Group counseling; Undergraduates;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在以往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相关调查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王瑶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存在交往能力欠缺和强烈的交往需求之间的矛盾[1]。张改叶的研究中涉及大学生进入高校后感觉最烦恼的问题时,结果有79%的学生选择的是“人际交往能力差”,在人际交往中最缺乏的是“不知道该怎样表现和表达自己”,“不知道怎样才能处理好与同宿舍同学的关系”、“不知道怎样处理好与异性同学的关系以及与老师的关系”等,并常常会因这些事情而烦恼[2]。故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大学生心理辅导研究和探索的热点。

团体心理辅导也叫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3]。与个体咨询相比,团体的情境一方面可以提供尝试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发现问题的共性,产生共情,减轻焦虑,同时有机会学习和演练他人成功的交往策略;另一方面团体咨询的条件下,参与者不仅可以得到他人的接纳和支持,而且能够学习接纳和帮助他人。这种合作、参与的关系有助于体验和增进交往中的亲近感。

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人际交往问题也是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运用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干预方法在提高心理辅导的实效性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本研究将如何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作为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旨在从团体辅导的角度,探讨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策略,改善大学生不当的交往方式以及由于人际关系不良所导致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加强人际的沟通与交流,增强适应能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海报招募的形式从河南大学自愿报名的72名学生中筛选出15名符合条件的同学参加团体辅导,分成新生组与混合年级组,基本情况见表1。筛选工具包括:①量表。运用本研究选取的作为评价工具的3个量表,对报名者进行测试,并以此作为本研究的前测。②开放式问卷[4]。③诊断性面谈。

1.2 评价工具

1.2.1 由华东师范大学祝蓓里修订的卡特尔16PF中的交际性因子 共13道题,采用3级分制。在本研究中用以检验参加者人格交际性特质的变化。

1.2.2 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ersonal Report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PRCA)[5] 包含4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各有6个题目,分别用于测量在小组讨论时、2人交谈时、参加会议时和当众演讲时,个体的交流恐惧程度。量表采取5级分制。分量表分数之间的内部相关系数为0.40~0.69。总分的α系数超过0.90。分量表的α系数超过0.75。PRCA在测量人际交往方面显示出高度的信度和效度。在本研究中用以检验参加者人际交流中的感受变化。

1.2.3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的回避分量表[6] 共14道题,采用“是-否”记分。在本研究中用以检验参加者人际交往中的行为变化。

1.2.4 团体满意度评定调查表[7] 调查成员对团体活动的满意程度,用以检验成员对活动的接纳和认同,显示团体辅导的效果。

1.2.5 成员自评量表[3] 通过成员报告参加活动的主观感受,结合前后测的数据结果,对团体辅导的实际效果起到丰富和补充的作用。

1.2.6 统计方法 调查基本采用集体施测,当场收回的办法收集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与t检验的方法,用SPSS 11.5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3 实施方法 将15人分成两个小组,其中一组全部为大一新生,另一组包括各年级学生,两组干预过程相同。采取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团体辅导由一名指导者带领,每周1次,每次2小时,共8次,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相应的活动[3,8],具体活动内容见表2。

1.3.1 建立关系阶段 运用一次活动时间,将团体辅导相关情况向小组成员作一简介,签署团体协约;通过各种活动促进成员间互相认识,消除陌生感与戒备心,建立信任关系,创设良好氛围,在互动中学习与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1.3.2 探索问题根源阶段 通过两次活动,促进团体成员的自我探索,深化自我认识,增强自觉的能力;同时找出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的个人原因,为接下来的领悟与改变进行铺垫。

1.3.3 领悟与行为改变阶段 通过4次活动,聚焦于人际交往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在日常生活中巩固学到的人际交往技能。

1.3.4 结束阶段 在最后一次活动中,总结各自的收获与成长。完成相关量表,作为活动效果的检验标准。

2 结 果

2.1 各量表前后测差异比较 由表3可知,实施团体辅导前后,团体在交际性因子、小组分、会议分、公众分和总恐惧分的差异上具有极大的统计学显著性(P<0.001),在2人分和社交回避分量表上的差异具有非常大的统计学显著性。表明参加小组的成员交际性明显增强,在小组、会议、2人和公众各情境中的交流恐惧明显降低,交流恐惧状况明显好转,社交回避倾向明显下降。表明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成员无论是在人际交往的个性特征上,还是在交流的感受和行为方面都得到显著改善。

2.2 主观评价 由表4可以看出,大部分成员对团体咨询活动满意并认为有所收获。成员选择“不满意”的题项集中于将团体经验运用到现实中、如何自我表达以及自我认识等方面。成员自评量表的主观报告表明,团体的经验对成员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在开放性、自信心、接纳自我和他人方面有显著提高,团体设置的具体活动能促成个体认识上的积极转变和领悟。

在活动中期和末期分别进行的小结与收获中,成员也对这次团体辅导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有的同学在谈自己的感受时认为,“每个人都很坦诚,在小组中找到了家的感觉”,“与别人的交往不再紧张,变得轻松、自如了”,“希望能多组织类似的活动”等。在团体进行过程中指导者也感受到了成员精神面貌上的明显改善,同时感受到团体的力量,并为这种团体力量所感染。

3 讨 论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背景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其中又以心理因素为主。心理因素又包括认知因素、技能因素、行为方式及个性特征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中有些易改变,有些则不易改变[9]。本研究证明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个性特征、人际交往中的消极情绪、回避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改善作用。同时在本研究中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发现大一新生与其他年级学生在团体中的表现与体验有所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3.1 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人际交往个性特征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过渡时期,个性特征仍有较强的可塑性,如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个性上的弱点,以及某些个性特征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就能更全面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在团体辅导中开展探索自我的活动,对深化自我认识和自我觉察,挖掘个性中的积极成分的潜力,促进自我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20个我是谁”、“自画像”分析以及动物想象投射测验等活动,小组成员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逐步认识自己,发现自我评价当中的不合理认知,树立自信。通过对潜意识自我意象的发掘与讨论,小组成员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去认识自我,找出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在优势,从而增强自信。通过活动小组成员人际交往中的畏缩性降低,开放性提高,不利于人际交往的个性因素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研究结果也使笔者认识到,有些成员对自我的认识和探索尚不够深入,可能与团体咨询的特定形式有关,团体活动往往难以触及到每位成员的深层次问题,如能在团体辅导的同时,适应成员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辅助以个别辅导,则更能体现心理辅导的效果。

3.2 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交往中的情感体验 团体心理辅导重视创设安全、和谐、轻松的氛围。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与他人的互动可使成员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在团体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成员彼此间的信任逐步加深,个体开始放松自己,减少心理防卫。整个团体辅导侧重于激发成员间的相互帮助、支持与鼓励,使成员感到踏实、温暖、有归属感,从而在团体中获得情感支持力量。具体的积极情感体验包括:在团体心理辅导的初期感受轻松、和谐的交往氛围,降低人际交往中的顾虑和敏感性;通过前期的自我探索过程体验被关注,以及其他成员提供的积极帮助和肯定;在中后期的具体问题解决和专题辅导的过程中,成员们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他人存在的问题,减轻了焦虑体验,并且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和交往技巧的掌握增强了自信心,在向他人提供帮助和经验参考中感受到个人价值感的提升。团体辅导使参与者体验到了交往带来的积极情感,对交往行为的主动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3.3 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交往中的行为表现 通过认知上的调整改变成员在人际交往中的不合理思维,配合具体的人际交流技巧的探讨和演练,如角色扮演、心理剧、关于如何拒绝别人和如何接受赞美的专题辅导等,并在此基础上布置家庭作业,改善成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回避倾向,成员交往的主动性和开放性都得到显著提高。在这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是部分成员反映难以将在团体中获得的经验及时有效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分析原因一方面将团体经验内化到自身日常行为规范当中需要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每个人都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包括如何自我表达,这往往需要在团体活动以外持续摸索和尝试;另一方面在辅导过程中应强调家庭作业的重要性,要求成员尽可能完成作业。例如在模拟应聘的环节中,是否完成家庭作业的成员之间,其活动效果差异是十分显著的。

3.4 新生组显示出较多共性的问题 成员均为大一新生的一组,表现出诸多共性的问题,主要是新环境中的适应不良。如迫切希望融入新的集体和环境中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希望获得所有人的肯定;还没有完全从家庭和以往朋友圈中脱离出来;处理不好参加团体活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等。同时在组织活动中感受到大一新生的活动积极性非常高,气氛非常热烈。自我开放性和对他人的关注程度都非常高。他们渴望与人交流,只是找不到合适的途径,缺乏一定的沟通技巧,不少同学表示希望以后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由此考虑到大学一年级是改善学生交往方式、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团体辅导也可针对如何促进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开展工作。

3.5 由各年级学生混合组成的小组在开放程度上低于新生组,团体辅导应考虑到年级的差异 大一新生在生活经验、面临问题等方面有较多的相似性,故较容易产生共鸣。而高年级学生在各方面相对更成熟,自我认识、自省能力更强,也更内敛,其心理需求趋向于多元化,故在小组内开放程度较低。加之在团体情境中,个人深层次的问题本来就不易暴露,各年级学生混合组成的小组对团体活动的感受显得略低于新生组。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活动采用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形式,将在团体中发现的问题在个别咨询中进行深入讨论,达到了良好的干预效果。由此感到大学生心理辅导应考虑到年阿立哌唑治疗老年阿立哌唑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为喹啉类衍生物,它的抗精神病作用可能与D2受体及5-HT1A受体的部分拮抗作

级差异,各年级学生混合组成的小组与大一新生组成的小组,在团体辅导的方式方法上应当有所不同,这将是笔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继续探索的问题。

4 结 论

4.1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交往个性特征、交流恐惧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回避行为的干预效果极其显著。

4.2 团体咨询中的经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发生困难,应引起注意。

4.3 大一新生与其他年级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表现不同。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4.4 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辅以个别咨询对全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5 参考文献

[1]王瑶.小组辅导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4,27(5):1254-1256

[2]张改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的团体辅导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288-290

[3]樊富珉著.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2(1):179,198-212

[4]Ed E. Jacobs, Robert L. Masson, Riley L. Harvill. Group Counseling Strategies and Skills. 洪炜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0:82-84

[5]马弘.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ersonal Report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PRCA).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2-235

[6]马弘.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SAD).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41-244

[7]周永红,李辉,张智,等.团体咨询消解大学生交流恐惧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4):156-157

[8]邢邦志主编.心理素质的养成与训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212-246

[9]邢秀茶,曹雪梅.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效研究.心理科学,2003,26(6):1142-1143

(收稿时间:2007-07-26)

作者:杨 爽 王 瑶

第3篇:不良的人际环境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大障碍

人际交往是指人们在特定条件环境下,以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彼此接触、交流、沟通,从而在心理和行为上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1]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由于远离家乡和亲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又处于充满活力和热情的青春期,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吸引、感染,因而渴望交往并与周围人建立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成为普遍而强烈的心理需求。同时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尤为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深化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发展和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大学生获取信息、增长才干,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反之不良的人际关系会严重影响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并为他们日后走向社会埋下隐患。然而,从当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来看,人际关系适应不良是普遍存在的现实。据笔者近期对本校404名大一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的困扰,其中23%的学生表示对自身的人际状况非常不满,39%的学生表示有些不满。为此,笔者试图分析大学生人际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由此对大学生交往及相关方面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而思考优化人际环境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人际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交往行为中的不良现象

1.人情关系浓重。重视人情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交往传统。在封建社会,这个“情”与理是合而为一的,“情”建立在血亲宗族基础之上,讲血亲人伦就是讲理。这一人情法则被推及到整个封建社会,社会是放大的家庭,人们在交往中往往会出现向家庭角色“靠挂”的心理取向,朋友之间以“仁兄”、“贤弟”相称习以为常,有交情的双方互相维护、互相帮助、互相满足成为最合情合理的交往方式。在现代社会这种交往方式显然已经落后、过时,无法适应开放型社会的发展、进步,然而一些大学生在交往中仍受这一交往方式的影响,热衷于拉关系,讲“交情”,在选学生干部、评优评奖、入党等事情上,不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和实力赢得他人的承认和尊重,而是设法走“捷径”,讨好主管老师,拉拢周围同学,领先得到各种“好处”;在与同学的日常交往中,往往只从个人利益和需要出发,拉帮结伙,讲哥们义气,维护“自己人”,搞“小团体”。这些做法破坏了公平竞争的法则,使校园本应纯净的人际环境变得混浊而复杂。

2.经济交往盛行。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些大学生滋生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意识,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对“真情”、“友情”的正确理解,把人际关系建立在吃喝玩乐的基础上。为拉关系、结同盟,也为摆阔气、显潇洒,名目繁多的聚会、聚餐在大学生中流行开来,过生日、老乡会面、周末朋友相聚、当选班干部、获奖学金、入党、收到汇款、确立恋爱关系、过情人节、过圣诞节等等,都要吃喝热闹一番,以示庆祝。对此一些大学生互相迎合,你来我往,乐此不疲,使人际关系充满庸俗之气,为大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

3.自我中心主义普遍。目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大学生又普遍缺少社会的磨练和生活的磨难,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出现偏差,因此许多大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倾向。这类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私,无责任感,公德意识缺失等特点,与人交往处处以“多占便宜,少吃亏”为出发点,认为他人为我是理所当然的,我为他人是不可理解、难以接受的;在日常生活中,我行我素、无所顾忌,即使影响他人的生活和学习,仍理直气壮;遇到问题时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求全责备,怨气冲天,蛮不讲理。这类大学生只能让人敬而远之,难以与之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

(二)大学生交往观念中存在的误区

1.价值判断的缺失。许多大学生认识到“埋头苦学”、“高分低能”的局限性和危害性,渴望发展交往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这种观念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令人忧虑的是,许多大学生习惯于把交往能力主要视为语言表达能力和变通能力,却淡化了支撑语言行为和变通行为的思想内涵和道德观念,出现了盲目重视发展交往能力的同时失去价值判断的普遍现象。在大学校园里,那些善于夸夸其谈、能说会道、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大学生通常被同学视为交往的“高手”,受到推崇和效仿;同时书店里那些五花八门的社交“技术”和“技巧”的书在大学生中成为畅销书,受到广泛青睐。由此可见,一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交往理念,是非观、价值观淡薄、模糊,片面地重视交往方法和手段,而应该具有的真才实学的素质与诚实守信的品质却被忽略了,导致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务虚思想盛行,而务实思想得不到提倡,进而引发诚信危机。

2.以“人和”思想为原则。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几千年来,“人和”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并在人际交往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重视人际交往中的共同目标与人情关联,蕴含了团体精神和凝聚力。但是同时,如果缺乏情感、人格、信念的注入,它将使人际交往出现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即使在古代“人和”思想也具有明显的片面性,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柳宗元、苏轼、辛弃疾等优秀人物在各自生活的时代都出现过不合群的现象,而他们却为中华民族创造出辉煌无比的精神财富。毫无疑问,“人和”思想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起到了协调、改善的作用,并提高了大学生的人际修养,但同时应看到,它被绝对化、表面化后对大学生人际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部分大学生一味地强调搞好人际关系,生怕被群体抛弃,为了“合群”,有的表现出对不合理现实的盲目适应和妥协,对事物缺乏独立的思考和见解以及事实求是、坚持真理的勇气,无是非原则和立场,明哲保身,心口不一;有的从众心理较强,盲目追求热点和时尚,随波逐流,在热闹繁忙中消磨宝贵的大学时光;还有的排斥、歧视老实、本分、“不合群”的同学,或者打击有上进心而不与之同流合污的同学。所以强调人际关系和谐,必须与维护人的尊严、个性协调、统一起来,否则就失去了进步意义,容易使人际关系变得自私、冷漠、虚伪。

3.受等级观念支配。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等级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人际交往之中。当代大学生现代观念不断增强,追求民主、平等的呼声很高,但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仍残留着传统等级观念的阴影,在人际交往的思维方式上常常会受等级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按照常理,大学生应根据知识、能力、素质和个性来评判同学,确立交往对象和交往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大学生往往以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生活地域、身高、长相、为人处事的“技能”等条件定位同学的“身价”,接近、尊敬这些方面强势的同学,疏远、轻视这些方面弱势的同学。其结果是,破坏了人际环境的协调发展,助长了一些大学生的“自傲”情结,使他们产生优越感,同时加重了另外一些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使他们产生压抑感。显然,这不利于大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

二、不良的人际环境

对大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

(一)破坏美好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的交往理应建立在情感需求基础上,以沟通感情、切磋知识、交流信息为主要内容。但是,在以上因素构成的人际环境里,人际关系中情感的、友谊的成分在削弱,功利的、经济的成分在增强。虽然这种人际关系常被有些大学生点缀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但是缺乏真情的注入和心灵的沟通是不容忽略的事实,它更多地重视交往的外在形式和表面现象,却远离了交往的真正意义和功能。毫无疑问,大学生的主流追求的是真诚、美好的人际关系,置身于这种人际氛围中,一些大学生难免对那些多样化、表面化的交往方式感到失望,对周围人际关系的自私和虚伪产生不满,深感在正常交往中渴望得到的尊重、认同、理解和支持等美好友情难以实现。但在无奈之下,有的被这种风气同化,逢场作戏,同流合污;有的则失去了人际交往的兴趣,把自己封闭起来。

(二)损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因而倍受关注,而人际交往的压力是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不良的人际环境里,人际关系不再简单、透明,而变得复杂、微妙。为适应这其中的人际关系,许多大学生小心谨慎,疲于应付,不由地感到压力重重、力不从心,感叹“活得累”。在此情形中,他们的内心难以体验到通过人际交往期待获得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愉快感,而经常会处于困惑不解、焦虑不安、失落郁闷的状态,进而促使一些大学生形成敏感、多疑、自卑、封闭的心理和性格特征。这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在不健康心理支配下,会进一步阻碍他们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影响大学生发展学业

在大学阶段学习毕竟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一切人际交往应该围绕完成学业、提高自身素质和将来贡献社会进行。但是复杂的人际环境增加了大学生交往的难度,加大了交往成本,迫使大学生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和心思处理人际关系,从而分散学习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不仅如此,还使大学生产生了错误的思想认识,不少大学生认为交际比学习重要,据一份对上海外语大学部分学生的调查显示:79%的调查者认为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有一半以上来自于社交和处世,其中约39%的调查者认为成功的因素有80%以上来自社交。[2]众所周知,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具有真才实学的本领和脚踏实地的作风更为重要。由于受不良人际环境影响,一些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竞争、成才和效益观念,热衷于乌烟瘴气的人际交往,耽于内耗、扯皮之中,贻误了学业。此外,容易使一些执著于学业的大学生对人际交往产生厌倦感或恐惧感。

三、优化大学生人际环境的途径

(一)发挥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作用

营造大学生良好的人际环境,教育工作者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学生管理工作者及任课教师表现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与工作作风对学生的心理行为具有潜在的激励、熏陶和规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观念和方式方法。教育工作者正确的价值观念、鲜明的是非观念会对人格正在完善的大学生的道德风貌产生有益的影响,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交往风尚,使人际环境得到净化;他们经常为学生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能够对学生正确地进行人际交往起指导作用,并有助于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困惑,从而使大学生人际环境得以协调发展;他们民主、公正、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能够规范学生的交往行为,抵制落后的交往倾向,建立起正常有序、健康文明的人际环境。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优化大学生人际环境的关键因素。在选拔学生干部、评优评奖、入党等方面应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以硬性条件或量化方式为标准开展工作,建立健全公平竞争机制,形成客观的、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而抵制人情交往、功利交往现象的产生,以防私德泛滥带来的消极影响,大力弘扬公德意识,营造出透明、开放的人际环境。

(三)加强学风建设

学习是学生的“本分”、“职责”,优良的学风是大学生顺利又高质量地完成学业的有力保障。应引导大学生把发展学业作为主要的目标追求,远离繁琐的、形式上的人际交往活动,把主要精力投入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之中,并鼓励他们营造具有浓郁学术氛围的社团组织,大力开展健康、有益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这些努力,不仅促进高校优良学风的建设,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发展简单、纯洁、友好、协作的人际关系,实现人际交往的真正目的和功能。由此而来,人际环境自然呈现健康、向上的局面。

(四)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准主要通过人际交往表现出来,思想道德修养的缺失,容易产生人际关系冲突、内耗,破坏人际环境的正常秩序,因而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是优化人际环境的根本途经。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激励大学生形成诚实守信、坦诚相待的交往品质,帮助大学生摆脱自我中心主义,发展平等、尊重、理解、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团结友善、宽松自由、和谐美好的人际环境的形成。构建这种良好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助于减少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拓宽他们人际交往的渠道,而且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产生极为有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8页。

[2]支卫东:上语大学生心理状况分析[N],思想理论·教育,1999年4月15日。

作者:耿丽萍

第4篇: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及其调适

摘 要: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心理走向成熟的阶段,难免会将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带到人际交往中,形成交往障碍。本文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障碍:认知偏差障碍、不良情绪障碍、人格差异障碍等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一些进行调适的建议:端正认知、调适不良情感、培养良好人格以及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等。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调试

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有人的内向交流、组织交流、大众传播和人际沟通四个方面,而人际沟通的基本方式是人际交往,采用人际交往方式的人际沟通与其它途径相比,人际交往式沟通更具有情感性和可信性,因此,人际交往在信息交流途径中具有不可代替性。对于真善美的追求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强烈渴望提高人际交往数量和质量以获取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对归属、情感和爱的精神需要直接推动了大学生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自身与团体组织的协调、认同,使之在遭遇挫折、产生烦恼困惑时能及时通过人际交往宣泄、化解负性情绪,建立、维持乐观开朗、奋斗进取的良性心境,促进心理健康。然而,目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令人担忧,人际交往问题已成为大学生最苦恼、最困惑的问题之一。

一、妨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一般来说,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一些困惑或不适应是难免的,但如果个体的人际关系严重失调,人际交往时常受阻,就表明个体存在着某些不良的心理品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⒈认知偏差障碍

人生活在社会中,都会产生对自我、对他人以及对各种自然实体及其关系的认知。在人际接触中,如果不能正确地认知就会出现认知偏差,认知偏差主要有两种:对自我认知的偏差和对他人认知的偏差。

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开始加剧。“理想自我”总是完美的,而“现实自我”总是与“理想自我”有一定的距离,并且还时常成为实现“理想自我”的障碍与阻力。

他们对自我的评价时常是矛盾的,时而客观的评价自己,时而又高估自己或低估自己;时而感到自己很成熟,时而又感到自己很幼稚;时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时而又对自己不满等等。总之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存在有偏差。在人际交往中,除了正确认识自己之外,还要正确认识他人。

⒉不良情绪障碍

由于人际交往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及心理距离的远近,所以情绪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部分,并会影响到认知和行为。常见的情绪情感障碍有:愤怒、自卑、嫉妒、自负、恐惧、冷漠等。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愤怒时,体内调动了所有的能量储备,能发出比平时大的多的生理和心理能量,在这种冲动的情绪状态下,人的意识范围缩小,对自己的行为控制能力下降,常做出不明智的举动,这就导致了人际关系紧张,不和谐。自卑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或看不起自己。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常常会夸耀自己的作为,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在人际交往中容易让人感到不够真诚,很虚伪,引起交往障碍。当人们在交往中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时,就会产生一种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复杂情感,这就是嫉妒。嫉妒实际上是用别人的成绩进行自我折磨,别人却不会有任何逊色。自负在交往中表现出居高临下,自夸自大,只强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的感受,影响了交往双方的正常沟通。冷漠是一种个体对挫折环境的自我逃避式的退缩性心理反应。表面冷漠的人事实上内心很痛苦、很寂寞,具有强烈的压抑感。 ⒊人格差异障碍 所谓人格,是指人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包括性格、气质、能力、兴趣、爱好等成分。气质俗称“脾气”,主要指由于先天遗传,加上后天影响形成的特征,是情绪和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动力方面特点的综合。如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以及动作反应的敏感迟钝,就属于气质范畴。性格表现在人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特征,主要由于后天学习和生活锻炼而形成的,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大学生是家庭和学校的“宠儿”,在人生的道路上还没有经历过大的起伏和挫折,因此,许多大学生自命清高、眼里容不下他人;遇到困难意志薄弱,爱感情用事;对人和事爱斤斤计较,心胸狭隘。这些不良的性格特征不仅容易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而且 还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调适 ⒈端正认知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要正确认识自我。通过将自己的现实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知道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亦或是原地不动;通过将自己的现实与自己的未来目标相比,从中发现自己存在的差距;通过与社会上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相比来认识自己。在比较中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达到取长补短,缩小差距的目的。其次要积极悦纳自己。悦纳自己就是要无条件的接受自己的一切:优点和缺点,好的和坏的,成功的和失败的。实事求是地承认自身的价值能够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发挥自己的潜能。而事实求是地承认自己的弱点和缺点,不仅不会降低自己的自信心,伤害自己的自尊心,而且会使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有利于克服自身的消极因素,减少对潜能的自我消耗,使自我力量充分展示出来,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的价值和地位。再次要综合、客观的评价他人,要发展的看人。 ⒉调适不良情绪

控制人际交往的不良情绪是大学生心理成熟和健康的重要标志。因此,首先应强化大学生品德和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内在的理智力量,提升情感世界。其次应调控对他人的期望值。每个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在个性、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情绪状态等各方面都可能会有优点或不足。如果对他人、对事物所抱期望值过高,势必在需求难以满足时产生不好的情绪反应。在人际交往中,每个大学生都应当正确处理对他人的期望问题,不要求全责备,以免产生失落和不良情绪。第三,大学生还必须具有各种良好的交往品质。如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等。 ⒊培养良好人格

要培养良好的人格,还要优化自我性格。性格的可塑性较大,有好坏善恶之分。因此,大学生应当积极塑造良好性格,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当代大学生的良好性格应该是:温和亲切,谦虚热情;心胸豁达,宽以待人;耿直正派,坦荡真诚等。良好的性格是成功交往的基础,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优化自我性格:一是通过博览群书使少教者变得有教养;使骄傲者变得谦虚;使自卑者变得自信; 使心胸狭隘者变得豁达等。二是通过交往发现别人性格的优劣,并从中找到与自己的相似之处,从而调整和改正自己。三是从小事做起。许多人所具有的开朗、正直、坚韧、细致等优良性格都是坚持锻炼的结果,是慢慢形成的,因此我们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⒋学会人际交往的技巧

首先是平等交往。大学生往往个性很强,互不服输,这种精神是值得提倡的,但绝不能高人一头,更不能因同学之间在出身、家庭、经历、长相等方面的客观差异而对人“另眼相看”。其次要讲究交谈艺术。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提高交谈的能力,必须具备有关方面的素质,如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沉着的应变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等。再次要主动大胆地参与交往。人际交往是交往双方积极主动的过程,一方主动而另一方被动势必造成交往难以正常进行。主动大胆地参与人际交往有利于消除胆小、害羞所带来的交往障碍。最后要学会帮助别人。心理学家发现,以帮助或相互帮助开端的人际关系,不仅容易确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迅速缩短,使良好的人际关系迅速建立起来。

一个没有人际交往能力的人,犹如陆地上的船,是永远不会漂泊到人生大海中去的。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当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掌握基本的交际和沟通技巧,并具有宽容、信任、友爱、诚恳、谦虚、尊敬、忍让等良好的性格特征,同时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这样才能做一名交往的成功者。

第5篇:大学生人际交往-个性及其心理测试

4 传递方式 直接与间接 语言翻译 公开与私下 口头与书面 5 信息接受 做一个好的听众 尊重人 一心二用 学会字里行间 学会做笔记 增加脑力负荷 改善短期记忆 留下好印象 6 反馈的重要性 反馈才保证沟通的完成 反馈是一种重要的激励 反馈使人不断进步 妥善运用沟通三大要素 经过行为学家60年的研究,面对面的沟通时,三大要素的影响比率是文字7%、声音38%、肢体语言55% 进入不同人的频道 视觉型:讲话快、急躁 听觉型:速度慢、声音小、不看对方 感觉型:速度更想,讲一句想一句 模仿对方的声音和肢体语言时,对方马上会开始对你有好感。模仿对方并非是不尊重对方反而是尊重,因为你以他的立场去和他沟通,而非以自我的标准。 沟通的目的 在沟通中要确实“听到” “听懂”“听完”对方的谈话(单向与双向的实验

从否定到肯定的评价

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地认为智商是无可替代的。 想要成功,你还必须要知道该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以及拥有更宽广的思考。 --比尔?盖兹 主要内容: 第一节 人际交往需要与人际吸引 第二节 人际沟通 第三节 人际关系 第四节 利他行为 第五节 侵犯 人际交往 本章重点:

1、人际交往的概念

2、什么是身体语言学

3、人际关系发展的历程及原则

4、侵犯行为的控制途径 有趣的故事 一位青年人拜访年长的智者。青年问: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自己愉快、也能使别人快乐的人呢?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第一句是:把自己当成别人。即当你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做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你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做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些;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做自己,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要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做自己。”青年问道:“如何理解把自己当自己,如何将四句话统一起来?”智者说:“用一生的时间、用心去理解。” 问题:劣币驱赶良币 请你思考一个经济学与社会学中的现象:人们收藏良币,而将劣币流入市场,为何? 得到与失去的关系? 案例分析: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伦敦有位年轻的小伙子,是一家大学里的学生,租住在一家公寓。他租住后不久,来了一位年轻的姑娘,就租住在他隔壁。那姑娘长得很美,有着天使一般的容颜,深深地打动了小伙子的心。他每次上楼下楼都能遇见他,在不知不觉中,他爱上了那姑娘,可他一直找不到借口与她相识,因而他觉得很痛苦,郁郁寡欢。圣诞节到了,小伙子一个人呆在房间里,举目无亲,寂寞难挨。 案例分析: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忽然,他听见隔壁房间传来了咯吱咯吱的声和阵阵喘息声,连续很长时间。那姑娘欢快的呻吟声响和床架咯吱咯吱声一直没有停止。小伙子想到自己正在孤独悲伤,而那姑娘却在男欢女爱,这深深地刺伤了他那颗沉浸在沮丧之中的心,使他感到人生彻底地绝望了。最后,他找了一根绳索,自悬于梁上,告别了人世。第二天,人们发现,就在那个圣诞节之夜,不仅那个小伙子,那个姑娘也自杀了,是吃砒霜死的。小伙子听到的那些响声,是砒霜毒性发作姑娘挣扎时发出的,他完全误解了那些声响的性质。姑娘的桌子上有一份遗书,遗书上说,她实在忍受不了这份孤独,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关心她,尤其是在那个美丽的圣诞节之夜。 A,“天天非理性 ”(Everyday Irrationality) ---- Rabyn Dawes B, “什么都不对” (Nothing is Right) -----George Loewenstein C, “满意就行,不要求最大化 ” ( Satisfactions,and not maximization) ---- 已故Herbert Simon “ 案例分析: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向左走,向右走 (几米) 电子情书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指导语本量表共28个问题,每个问题做“是”(打√)或“否”(打×)回答。请你认真完成。然后参看后面的记分方法,对测验结果做出解释。 ? 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苦难言。 是 否 2和生人见面时感觉不自然。 是 否 3过分羡慕和妒忌别人。 是 否 4与异性交往太少。 是 否 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 是 否

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 是 否 7时常伤害别人。 是 否 8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

是 否 9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是 否 10极易受窘。 是 否 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 是 否 12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 是 否 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感到不自在。 是 否 14担心别人对自

第6篇: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及其原因

高职院校学生出现沟通障碍原因分析有:语言系统、心里因素、空间距离、中间环节过多、沟通方式不当都会造成沟通的障碍。人际沟通就是人与人的交流与信息的传递,是人与人之间增进了解的工具,是人类社会交往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人们之间相互传递信息用以沟通思想和交流感情,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开端。

人际沟通障碍可以发生在任何的沟通环节当中,有的人很内向,不喜欢与他人沟通,也不喜欢把自己内心表达出来,在他人和自己距离过近的时候会表达不自然,也无法和他人进行正常沟通。

有的人自卑心理很强,不敢与他人沟通,他们的心里有种自卑感和恐惧感,以至于不敢和外界接触,觉得他人不重视他、排斥他,它的内心世界就感到很荒凉。

与之相反,有的人话很多,在平时与人沟通的时候说个不停,这也会造成沟通的障碍,因为你在和他人沟通的时候没有注意好度量,使得自己的言语表达出来让人难以接受,在这一当中遇到的烦恼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的时候我们说话都很直接,因为都太熟了,就没有注意那么多的细节,因为彼此都熟悉了,不必注重那么多的情节,我们现在进入大学,在与人沟通的时候都有一些困难存在,因为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性格,现在的大学生都沉溺于网络,都很少与人沟通,

大学生很容易出现人际沟通障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有以下几点:

1情感因素所引起的人际障碍。人际交往时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心里沟通和感情关系,而不是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等等。相互交往经常由感情而萌发,感情色彩浓重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以大特点。2认识偏差所导致的人际障碍。认识偏差在青年大学生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得确切特别突出,这是由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所决定的。3人格异常所导致的人际障碍。现代的大学生具有多样性的自我情感,如自尊、自卑、自负等。

在大学里,除了知识外,最关键的是人的交际能力,我们音高培养各种能力,如: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掌握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自立能力等。大学生在处理人际交往应该遵循的原则:诚信、礼仪、宽容、平等。我们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注意自己的说话内容,在学校的过程中积极的参加一些活动,用此来增加与集体的感情,改善自己的人际交往关系,改变自己的自卑心里,要靠自己去扩大交际能力,去适应新的环境,在与人沟通的时候遇到沟通障碍是在所难免的,在沟通的双方中都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诚相待,改善心理健康状态的方式来克服人际沟通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要在此建立更好的人际交往

酒店管理1026A班黄再芳

第7篇:师生之间的人际冲突及其原因

浅谈师生之间的人际冲突及其解决

08政本

冯燕

08102314106 摘要:师生冲突在教育教学中是不可避免的,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大多只看到了冲突的消极影响,但是冲突的积极影响也是一个我们需要考虑和正视的因素。本文分析了师生冲突的概念、原因以及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从而确立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解决或者避免师生冲突。 关键词:师生冲突

教师

学生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主体,而这两者的关系也成为教育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们看来,师生关系应该是和谐的,古人有云:“严师出高徒”、“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前者是指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促进学生的进步,而后者就是要求学生要尊敬自己的老师。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尤其是外来思想不断冲击着我国的青少年,在他们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的情况下,部分学生过分的要求个性,视教师为无物,导致了师生关系的紧张,师生冲突的不断加剧。当然,师生冲突的原因不仅仅是学生思想的改变,下面我就来具体分析以及找到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式。

一、师生冲突的概念

冲突是人类的生活常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业界对此并不存在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三种定义:一是以琼斯等人为代表,认为冲突是“一个人被驱动去做两个或更多个互不兼容的反应所处的状态”,实际是指个人内部的冲突;二是以雷文等人为代表,认为冲突是“由于实际的或希望的反应的互不兼容性而产生的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之间的紧张状态”,实际上指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三是以苏珊娜·杰纳兹等人为代表,认为冲突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以及集体内部由互不相容的目标、认识或情感引起的对立或敌对”,这是一种更为广泛意义上的冲突。由此我们可以把冲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内部的冲突, 如角色冲突、认知冲突、目标冲突、价值观的冲突、道德冲突等; 一类是人际冲突, 如亲子冲突、夫妻冲突、角色间冲突等。

师生之间的冲突就属于人际冲突的一种,由冲突的概念我们可以得出师生冲突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由于价值观、目标、地位等的不同,表现出的一种对立的状态。师生冲突可能是隐形的,指师生之间没有正面的冲突,可能是学生对教师有不满,但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做出一种消极的抵抗,比如故意破坏教师的教学,抵制教师的教学要求,不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等等。当然师生间的冲突也可能是显性的,这是一种强烈的对抗,教师和学生都表现出了激烈的情绪,比如教师与学生互骂、打架等等。隐形和显性的区别就在于矛盾激烈程度的不同,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隐性冲突还没有演变成显性冲突时就解决这种冲突。当然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想法,有时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在显性冲突爆发时很好的制止与解决。

二、师生冲突的原因

想要解决冲突,我们首先就要找到冲突产生的原因。引起冲突的原因很多,在这里我归纳成四点:

1、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最基本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老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学生要学习吸取知识。当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没有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或者学生能够努力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时,矛盾是潜在的,隐性的;当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并且学生对此产生了不满的情绪时,这种矛盾就会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

2、师生观念的不同。由于师生在各自的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矛盾在所难免。教师代表着成人社会,经过传统的教育以及自己的社会经历,教师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世界观,而学生正处于成长的过程中,容易接受一些新的观念的影响,而有些是与教师的观念相斥的。而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的社会传统,教师都处于教育权利控制者的地位,凌驾于学生之上,认为可以命令学生,让学生照着自己的想法按部就班的前行。但是,现在学生自主意识比较强,不喜欢被动的接受教师所传授的观念、知识。这样就与教师的权威发生了冲突,教师不满这种控制地位被打破,学生又极力去打破这种教师的控制地位。

3、师生之间的代沟。由于师生之间的年龄大多相差较大,俗话说“四年一代沟”,师生之间的代沟最少也要有两个。这就造成了师生之间沟通的障碍,不同的兴趣、经验、态度等等往往使师生对同一事物或者事件有不同的看法,有时候可能会误会对方的行为言语,造成冲突。

4、奖励和惩罚的矛盾。奖励和惩罚都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对教师有奖励和惩罚,对学生也有奖励和惩罚。现在学校大多把教师的绩效和学生的成绩、纪律挂钩,也就是与教师的奖金挂钩。如果一个学生使班级扣分了,也就是影响了教师的切身利益,教师对他的批评可能会更严厉。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奖励惩罚,学校基本上都会为学生设有各种奖项,比如三好学生、各项积极分子等等,这些可能是由教师决定的,也可能是学生投票选举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最终的决定权还在于教师,如果各奖项分配不合理,就很容易造成师生间的冲突。

三、冲突产生的影响

从传统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来看,通常认为师生冲突只有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容易造成师生的对立情绪,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其次,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次序,直接影响了教学任务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师生冲突还容易影响到学校与家长与社会的关系,影响教师的声誉,可能使校园冲突演变为社会冲突,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但是,在现代生活中,师生冲突作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对立面,不仅是教育教学中的常见事,它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当然,这取决于师生双方如何处理冲突,如果师生双方对待冲突是勇于解剖且能够冷静的解决的,那师生冲突就是一种潜在的建设力量,存在一定的价值。相反,就会造成刚刚提到的那些消极影响。

那么师生冲突具体有哪些积极因素呢?当然这是建立在能够理性的解决冲突的基础上的,下面我来具体分析一下:首先,师生冲突的一个直接的好处就是发泄情绪。教师和学生都长期处于压力之中,教师担心学生的成绩不好,学生则担心自己的成绩不好。这样长久以来就不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而师生冲突就是一个很好的出气筒,把积压的不满、压抑都释放出来,同时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好的改进,共同进步。其次,师生间发生冲突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学校制度的不满,教师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但是,学校的制度并不是百分之百合理的,你如何来纠正那些不合理的制度呢?就要靠师生间的冲突,冲突的发生可以发现问题,引发思考,继而完善学校的制度。最后,也是师生冲突的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有助于学生独立个性的形成。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促进学生的自主性,但是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打破的,所以师生间冲突就很好的发扬了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不再一味的生活在教师、书本之下,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形成宽容、理解等等的观念。

四、如何处理师生矛盾

解决人际冲突的方法很多,在众多冲突处理模型中,以托马斯的五因素模型影响最为广泛。分别是:

1、竞争方法。即一个人在冲突中寻求自我利益的满足,而不考虑他人的影响。

2、回避方法。对自己的需求与他人的需求都漠不关心,即运用逃避的方式来处理冲突。

3、迁就方法。这是一种向对方让步的做法,即高度关注对方的需求,忽视自己的需求。

4、折衷方法。冲突双方都放弃自身的部分利益,以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对方的部分需求,即双方都有所坚持,也有所退让,并接受一种双方都达不到彻底满足的解决方法。

5、合作方法。指的是冲突双方均希望满足两方利益,并寻求相互收益的结果。

在处理师生冲突时,最理想的方法肯定是合作法了,使师生双方的利益都能够得到实现和满足。这是一个理想的境界,虽然不是不可达到的,但是为此要做的努力肯定很多。

作为一个师范生,在这里我着重介绍教师如何处理师生间的冲突。首先就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是解决师生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第一步。而了解学生的就要找到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就是“投其所好”。教师要善于找到学生与自己的共同点,这样容易使学生对教师形成一定信赖感。然后,教师再慢慢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这样,教师就不易与学生产生冲突,就算冲突产生了,也能够根据实际比较好的解决;其次要建立正确的威信,教师的威信不是霸权,不能够强迫学生。这种威信是指学生对教师的信服,而不是在“高压手段”下的服从。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对话的关系,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没有义务去服从你。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真心的接受你的影响。这样,在冲突发生时,教师能够运用自己的威信,去很好的解决冲突;最后教师要接受正规的培训,师生间的冲突主动方是教师,所以教师要接受一些正规的培训,以求能更好的解决冲突。教师在处理冲突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1、认清冲突的原因,在冲突发生时,教师要注意撇开冲突本身,找到冲突发生的原因。不要急着去给学生讲一些大道理,急着去教育学生,先要想想学生为什么要和你发生冲突;

2、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教师面对冲突要冷静,不能过于激动。如果只知道对学生生气发火,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3、直接沟通,教师要注意直接与学生沟通,不要出了一点小问题,在什么都还没有了解的情况下就请家长;

4、运用幽默和赞美,幽默和赞美能够缓解人际关系紧张,而且学生也比较能够接受教师以幽默和赞美的方式对自己进行教育;

5、宽大为怀,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无论在哪方面学生多会对自己的老师进行一定的模仿,所以教师在处理冲突的时候要以宽广的胸襟去包容学生;

6、介入调停,如果在冲突比较激烈,无法通过教师本身的努力解决时,可以适当的要求学生家长进行配合,以此来解决冲突。

参考文献:

【1】《人际关系心理学》

作者:陆卫明 李红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师生人际冲突的心理学审视》

作者:高晋 【3】《人际冲突与冲突管理研究综述》

作者:樊富珉

张翔 【4】《理解型师生关系及其构建》

作者:查啸虎

第8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克服[本站推荐]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及克服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但在交往过程中,有的交往顺利,心情舒畅、身心健康;有的交往受挫,便心情郁闷,身心受损,产生各种不良后果,这在大学生中极为常见。在本人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这二年多的时间里,有不少学生就“人际交往问题”找我进行过心理咨询,在和他们谈话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学生常见的交往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认知障碍。

认知障碍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表现突出而常见,这是由青年期的交往特点所决定的。青年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开始了主动交往,但其社会阅历有限,客观环境的限制使其不能够全面接触社会,了解人的整体面貌,心理上也不成熟,因而人际交往中常又带有理想的模型,然后据此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知己,一旦理想与现实不符,则交往产生障碍,心理出现创伤。另一个是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满足交往双方的需要,是在互相尊重、互谅互让,以诚相见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而有的大学生却常常忽视平等、互助这样的基本交往原则,常以自我为中心,喜欢自吹自擂、装腔作势、盛气凌人、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对方的需要,这样的交往必定以失败而告终。

(二)、情感障碍。

情感成分是人际交往中的主要特征,情感的好恶决定着交往者今后彼此间的行为。交往中感情色彩浓重,是处于青年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大特点。情感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嫉妒与自卑。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报以嫉恨,乃至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行为。嫉妒容易使人产生痛苦、忧伤、攻击性言论和行为,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如有的同学在恋爱的竞争中失败,转而恶语中伤他人。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的浅层感受是别人看不起自己,而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在交往中常常是缺乏自信,畏首畏尾。遇到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如果受到别人的耻笑与侮辱,更是甘咽苦果、忍气吞声。实际上,自卑并不一定能力低下,而是凡事期望值过高,不切实际,在交往中总想把自己的形象理想完美,惧怕丢丑、受挫或遭到他人的拒绝与耻笑。这种心境使自卑者在交往中常感到不安,因而常将社交圈子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

2.自负与害羞、孤僻。

自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傲气轻狂、居高临下、自夸自大,过于相信自己而不相信他人,只关心个人的需要,强调自己的感受而忽视他人。与同伴相处,高兴时海阔天空;不高兴时大发脾气。与熟识的人相处,常过高地估计彼此的亲密程度,使对方处于心理防卫而疏远。无论是自卑还是自负,都是导致交往障碍的两个极端。 害羞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腼腆,动作忸怩,不自然,脸色绯红,说话音量低而小,严重者怯于交往,对交往采取回避的态度。过多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也无法与人沟通,造成交往双方的不理解或误解,妨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孤僻也会导致交往障碍,具体表现为孤芳自赏,自命清高,结果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爱则无朋,与人不合群,待人不随和。或是由于行为习惯上的某种怪僻使他人难以接受。这样从心理上与行为上与他人有着屏障,自己将自己封闭起来。

(三)、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另一种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所谓人格,是指人在各种心理过程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包括气质、性格等。人格的差异带来交往中的误解、矛盾与冲突,人格不健全可直接造成人际冲突。如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对同一问题的处理方式不一样,胆汁质的人性情急躁,言谈举止不太讲究方式,这会使抑郁质的人常感委屈和不安,造成双方的互相抱怨和不满。而相同性格类型的人(同是内向性格或同是外向性格)也很难相处融洽。

常见人际交往障碍的克服

每个人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改善人际关系,加强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义。

(一)、提高认识,掌握技巧。

管理者要注意引导大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对人际交往形成一种积极的准确的认识,而不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尔虞我诈。同时加强交往技巧的培养,促使交往双方达到心理相容。 为此,在人际交往中应尽可能地做到:

1.肯定对方。人类普遍存在着自尊的需要,只有在自尊心高度满足的情况下,他才会产生最大程度的愉悦,才会对人际交往中对方的态度、观点易于接受。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自尊心极强,因而在交往中首先就必须肯定对方,尊重对方,这是成功交往的一半。 2.真诚热情。人际交往中,若对方感到了你的真诚与热情,显然会得到对方肯定的评价。所以在交往中,不但需要充沛的热情,同时又坦诚言明自身的利益,显得真诚而又合情合理。这样,自然会得到对方的接纳,为成功交往架起了一道桥梁。

(二)充分实践,改善交往措施。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学生从入校的第一天起,只要注意加强交往的实际锻炼,良好的交往能力就一定会形成。 初入校门的大学生,在和一些不熟悉的人交往时,可以从一般的寒喧开始,之后转入中性话题。如来自哪个学校,姓名,有哪些业余爱好等,而后再转入双方感兴趣的,触及个人利益的话题,如工作、学习、身体等,最后,即可随便交谈起来,这种交往能锻炼自己使对方开口的本领,寻找相互感兴趣话题的本领。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赖于相互的了解。相互了解有赖于彼此思想上的沟通。因此要注意常与人交谈,交换看法,讨论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可籍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降低内心压力。在沟通中求得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平衡,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在沟通时,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简炼、生动。要学会有效聆听,做到耐心、虚心、会心,把握谈话技巧,吸引和抓住对方。 此外,一个人在不同场合具有不同角色,在教室是学生,在阅览室是读者,在商店是顾客。在交往活动中,如果心理上能经常地把自己想象成交往对方,了解一下自己处在对方情境中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体会一下他人的心理感受,就会理解别人的感情和行为,从而改善自己待人的态度,这种心理互换也是培养交往能力的好办法。

(三)、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

1克制。与人相处,难免发生摩擦冲突,克制往往会起到“化干戈为玉帛”的效果。克制是以团结为金,以大局为重,即使是在自己的自尊与利益受到损害时也是如此。但克制并不是无条件的,应有理、有利、有节,如果是为一时苟安,忍气吞声地任凭他人的无端攻击、指责,则是怯懦的表现,而不是正确的交往态度。

2自信。俗话说,自爱才有他爱,自尊而后有他尊。自信也是如此,在人际交往中,自信的人总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谈吐从容,而决非孤芳自赏、盲目清高。而是对自己的不足有所认识,并善于听从别人的劝告与帮助,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培养自信要善?“解剖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摔打自己,使自己尽快成熟起来。

时代的站台,已缩短了远方与远方的距离,心与心的距离,已走出了柳永“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冷艳”,已走出了荆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怆,已走出了王惟“劝君更尽已杯酒”的孤寂。人生是流动的,生活是流动的,当代大学生应该努力的去克服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种种心理困惑,做一个德智 体 美 劳 全面发展德优秀接班人。

送你阳光,送你花香,送你翅膀,送你坚强!

倾心,倾情,倾听

......

第9篇:论人际交往障碍

成长在路上,我们要经历很多,生活在这个世界里,我们要面对很多。作为一种群居动物,在一个群体里成长,我们身边有着各种形形色色的人陪伴,他们伴随在我们的世界里,而我们也会因为有他们的世界,生活才会多彩。父母、亲人、朋友、同学、老师-------还有不熟悉的陌生人,他们永远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他们,我们才不会孤单。所以学会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是提升我们自身价值和能力的重要一部分。然而因为各种问题,我们会发现某些人在生活的交际中总会出现一种与群体交往不协调的交往方式。造成一种阻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或存在对自身身心健康存有潜在的威胁性的问题,在我看来都属于人际交往障碍。 我所认识的人际交往障碍从关系链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独处型,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在人际交往种所出现的现象,一般出现的状态有在群体活动中喜欢一个人呆着,不愿与他人沟通,不喜欢主动找人聊天娱乐、不想加入这种团体的游戏等,更有严重的是呆在家里或者其他狭小的环境之中,不愿走出这个小圈子之中,害怕与其他不熟习的人交流,自我保护意识太强,对外界存在比较严重恐惧心理。另一种就是滥交性型,顾名思义滥交型就是一种对外界毫无自我保护意识,不认清善恶对错,一昧的闯入各种各样的世界,与各色的群体交往,参与其中的活动。虽然也许很多人认为这并不是或者心理学也没有把此归纳为人际交往障碍的一部分,但我觉得此种交往方式不仅对自身的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塑造存在一定的威胁性,对社会的稳

定和发展也会有阻碍。所以我认为滥交也是一种人际交往障碍的一部分。

人际关系障碍也可以从个人的心理状态来观察。孤傲型人际交往障碍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表现,自我认识过高从而对他人的价值认识有所偏低,由于自身的所感觉得优越感而难以与他人很好的相处,等不到他人的认可,从而往往会产生莫名的孤独感。自闭型人际交往障碍也是另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自我保护意识过高,将内心世界紧锁在某一一角落,不愿打开心扉与外界交流,对外界存在恐惧、担忧等心理状态。造成自闭型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又有很多。自卑是最普遍的心理原因,由于对自己和环境认识够,过分的肯定他人而否认自我,另外就是由于自身机体缺陷或者家庭环境的问题,害怕周围觉得比自己优秀的人发现而产生的担忧,从而拒绝他人走进自己生活。另外还有孤僻,多疑,羞怯等都应该属于导致自闭型人际交往障碍的各种原因。还有恐惧型人际交往障碍,恐惧型人际交往障碍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因担忧和紧张所产生身体和心态上的转变使人无法发挥好正常的水平状态,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后天的感染,有时是在前辈们的言语中而产生的误解,有时是在极其渴望肯定的时候却被否定后所产生的阴影,还有就是自己有着不愿让让所知道的秘密而害怕他人捅破这张薄纸而产生的恐惧感。

人际关系障碍从外界环境来看,个人人际交往与外界存在着很大的因素关系,人际交往障碍主要是因为个人的性格、观念还有世界观出现的偏差而造成的。而性格的形成,世界观的认识都有一段很长时

间的发展和培养,甚至是从人类形成受精卵开始就开始有了印记。因为性格是会遗传的,据调查子女有50%的可能会遗传到父母的性格,第二就是幼时的成长和教育,这主要是潜意识的输入,对将来的个性养成会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影响,因为此时孩子主意识并没有完全形成,无法拥有对信息的帅选能力,周围环境的信息都会被动地输入,从而被潜意识接纳,慢慢的影响个人心理上的形成。所以此时父母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和环境的正面行尤为重要,周围环境的人对孩子的评价、逗小孩的方式还有父母之间相处的关系对孩子未来成长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之后就是童年的成长时期,生活的环境更大更广,要求所面对的交际圈越来越多,竞争也一步一步的开始了,很多东西都是需要自己开始独自面对,而此时刚好又是主意识,世界观慢慢形成的时期,所以此时的很多事情都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对生活的认识,影响到他未来成长的路线。也是此阶段许多孩子出现了一些错误的人生观,也许因为一次失败,也许是一次批评,或许是一次否定都可能会使之占据其潜意识,形成一种阴影,影响着孩子对外界的认识。从而造成许多人际交往上的问题。之后就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心理状态处在一种迷茫期,人在幼稚与成熟之间徘徊,对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不成熟的认识,在生活上渴望独立,否定父母的教育方式,总想着有自己的生活而不受父母的干预,所以此时出现了叛逆期,叛逆期是最容易出现滥交型人际交往障碍问题的时期,因为认识不够,因为对父母的反感,因为渴望被认可,所以尝试着走入社会,参与各种各样的集体,从而受其影响改变着那种纯真的朴质,

变化的是一种自己眼中所谓的“优越行为”,这种交往方式很容易使青春期的少年误入歧途。大学,是一个社会与学校的交接点,说白了,就是一个半学校半社会的地方,在大学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我们的学习,还有我们的未来。也许在大学之前大家都在自己的学校非常优秀,出色,很容易就可以得到很多认可和肯定。然而到了这里,大家又到了同一起跑线上,面对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面对各种各样竞争,面对我们的未来,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面对,此时又会出现一些人际交往障碍,对学校,对社会的认识都会有着一种迷茫,不知该从何而起。

其实,人际交往出现的种种问题原因主要是因为个人性格,人生观的问题,要解决人际交往中所产生的各种障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改变,改变认识,对自己自信,对他人热情。学会自我反省,正确调整自己的态度,保持一颗中庸的思想去实践。

上一篇:职场模拟情景剧本下一篇:安全生产指挥中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