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精神信仰现况及相互关系调查分析
摘 要:为了解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精神信仰现况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参考。本研究于2018年5月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对赣南医学院和赣南师范大学91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生源地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社会信仰分量表评分最高,男生实用信仰分量表评分高于女生(t=3.737,P<0.001),城镇生源大学生超自然信仰分量表(t=2.847,P=0.005)、实用信仰分量表(t=2.504,P=0.012)评分高于农村生源大学生,社会信仰分量表(t=-2.786,P=0.005)评分低于农村生源大学生;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超自然信仰呈明显负相关(r=-0.116,P<0.001),与社会信仰呈明显正相关(r=0.341,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超自然信仰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有负向预测作用(P=0.040),社会信仰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有正向预测左右(P<0.001)。大学生精神信仰情况可以预测其积极心理资本水平。高校应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应宣传教育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精神信仰;积极心理资本
积极心理资本指个体在成长和發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其拥有的积极的心理资源[1]。相关研究表明,积极心理资本与个体的自我和谐[2]、安全感[3]、幸福感[4]等多项心理健康相关因素有关,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和多元文化冲击,以及受部分难以用科学予以解释的现象的影响,现阶段大学生精神信仰较过去更为复杂[5]。有研究表明,精神信仰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6]。为了解大学生现阶段精神信仰、积极心理资本的现况及相关关系,本研究于2018年5月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改革、思想政治教育、科学信仰教育及相应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取样,在赣州市两所本科院校(赣南医学院、赣南师范大学)选取25各班级945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涵盖文、理、医等专业,共发放问卷945份,回收有效问卷912份,回收有效率为96.51%。其中,男生268人,女生644人;城镇生源350人,农村生源562人;大一年级364人,大二年级392人,大三年级156人。本次调查未纳入面临就业、升学等压力的大四及以上年级大学生。
(二)方法
1. 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
本问卷由宋兴川编制,用于评估大学生精神信仰状况,共39个题目,包括用于评估大学生对迷信、神灵、鬼怪等超自然现象的信仰程度的超自然信仰维度(9个题目)、用于评估大学生对政治、政党、民族、国家、选举等社会政治方面信仰程度的社会信仰(14个题目)和用于评估大学生对金钱至上、享乐主义、家庭观念、家族荣耀等追求生活方面的信仰程度的实用信仰(16个题目)等三个分量表。本问卷采用1(完全不同意)-6(完全同意)的计分法,相应分量表评分越高,表明个体对相应的精神信仰程度越高[7]。本研究中三个分量表Cronbach α分别为0.830、0.835、0.724。
2. 积极心理资本问卷
本问卷由张阔等人编制,用于评估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共26个题目,包括希望、自我效能、乐观、坚韧等衡量积极心理资本水平的四个维度。本问卷采用1-7点计分法,问卷总分为各题目评分之和,总分越高,表明个体积极心理资本水平越高[8]。本研究中該问卷Cronbach α为0.870。
3. 施测程序
在取得调查对象同意后,于班级集体活动、课间、班会等场合完成调查。由课题组成员担任主试,发放问卷前详细向调查对象解释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所得数据用途,强调结果仅用于学术研究、调查结果保密等,以消除调查对象对于宗教信仰、迷信等较为敏感的调查内容的担心。问卷要求匿名作答、独立完成、当场回收,问卷作答时间为15分钟。
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对计数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Perso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精神信仰和积极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一)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一般情况
912名调查对象积极心理资本问卷评分为122.44±17.63,其中,不同性别、生源地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问卷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二)大学生精神信仰一般情况
912名调查对象超自然信仰分量表评分22.80±8.32(2.53/题),社会信仰分量表评分64.40±10.10(4.60/题),实用信仰分量表评分54.57±9.53(3.41/题)。其中,不同性别大学生实用信仰分量表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城镇生源大学生超自然信仰分量表、实用信仰分量表评分高于农村生源大学生,社会信仰分量表评分低于农村生源大学生,差异局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三)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精神信仰的相关分析
912名调查对象积极心理资本问卷总分与超自然信仰分量表评分呈明显负相关,与社会信仰分量表评分呈明显正相关。详见表3。
(四)大学生精神信仰对积极心理资本的回归分析
根据912名调查对象积极心理资本问卷总分和精神信仰各维度评分的相关分析,进一步以大学生超自然信仰和社会信仰维度评分为自变量,以积极心理资本问卷总分为因变量,以逐步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自然信仰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有明显负向预测作用,社会信仰对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有明显正向预测作用。详见表4。
三、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及精神信仰的现况及关系讨论
(一)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资本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男生心理资本高于女生”[9]、“女生心理资本水平高于男生”[10]的研究结论不同。其原因除取样差异外,可能也与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升学压力、心理资本的特征及相应的社会角色特点有关:总体来看,虽然大学生就业方面还存在性别差异,但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中性别发展趋向于平等,男生虽然在坚韧性方面可能高于女生,但在乐观性等积极心理资本其它方面,女生也可能高于男生,同时,本次调查未涉及面临就业压力的大四学生,男生在就业方面的优势还没有体现,即在总体方面来看,在校大学生心理资本尚难以断定哪一性别水平更高,这也提示我们心理资本方面的教育与培养不应侧重于性别差异。而本次调查显示不同生源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以往研究“城镇生源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高于农村生源结论”[11]存在差异。笔者认为,虽然城乡之间在经济、医疗、教育等多方面存在差异,但在校大学生积极的心理资源恐怕多来源于在校期间的成就或对未来的期望,即现实环境对个体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高于过去的经历,这也提示,高校应重视在校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培养,如通过校园活动、责任感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开展挫折教育等方式增强大学生自信心、坚韧性和乐观等心理特征,进而提升其积极心理资本水平。
(二)大学生精神信仰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信仰题均分最高,超自然信仰题均分最低,与徐明津等人的研究结论相似[12]。其原因可能在于,虽然大学生可能会相信某些宗教观念,如“轮回”、“转世”、“看相算命”,相信某些宗教观念,但这种相信属于“接纳”而非“按照宗教教义严格执行的信仰”[13]。目前大学生自小学以来长期受无神论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他们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相信超自然观念,但相对于宗教徒而言这种相信还不明显,超自然信仰对大学生精神信仰整体影响还不大;同时,大学生因社会经历有限,涉世不深,复杂的人际关系、生活与工作的压力还不占主导,舒适生活、金钱万能等观念影响有限,基于上述原因,大学生实用信仰在精神信仰体系中也不占主导;而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教育、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相对而言更关注政治、国家前途、责任担当等社会信仰。这也提示我们,大学生精神信仰较为复杂,而且尚未完全成型,在大学期间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校园文化、第二课堂等开展适宜的科学信仰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发现,男生较女生实用信仰水平更高,其原因可能在于社会对男性的评价多集中于经济情况、社会地位、工作性质等,同时,男性在家庭中往往承担更多的经济责任,在这一文化背景下,男生往往对金钱等更为崇拜。与预想“受农村教育水平、医疗卫生和文化特点影响,農村生源大学生超自然信仰应高于城镇生源大学生”不同,本次调查显示城镇生源大学生超自然信仰水平更高,其原因可能在于以下三方面:第一,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无神论的内容差异不大,同时,现阶段无论城镇、农村均对祭祀祖先、看相算命等传统文化或迷信活动有所关注;第二,城镇生活压力更大,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下可能更倾向于求助于迷信、神灵等;第三,城镇受多元文化冲击的影响更为明显,星座、塔罗牌,甚至电子算命等新的超自然信仰影响较农村生源大学生更重。而本次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大学生在实用信仰水平上低于城镇生源大学生,而在社会信仰水平上高于城镇生源大学生,其原因可能在于农村相对于城镇受多元文化冲击的影响较少,享乐主义等观念影响还不大。这也进一步说明,大学生现阶段精神信仰的情况受过去生活环境中文化因素、生活经历等影响可能要大于大学期间的教育。这也提示我们,在大学阶段通过理论教学、课外实践等多种手段开展科学信仰的同时,在中学阶段也应该通过第二课堂等方式开展适当的科学信仰教育。
(三)大学生精神信仰与积极心理资本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精神信仰与积极心理资本关系研究表明,大学生越相信鬼神等迷信方面的超自然信仰,其积极心理资本水平越低,对国家、政治、民族及个人前途越关注,越具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其积极心理资本水平越高。一般而言,社会信仰本身对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理想信念的确立等有一定的定向作用,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追求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提升其积极心理水平中的坚韧性和自我效能水平,改善自信心,更为理性的面对困难或挫折;目前,关于宗教信仰等超自然信仰是否能够影响心理健康水平还存在争议[6,14]。但笔者认为,超自然信仰可能并不能直接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心理健康相关心理特征,而是通过教友的团体支持、祷告等仪式化行为,甚至诵经等自我暗示的影响来改善个体的心理状态。因此,通过超自然信仰并不能增强个体的积极心理资本水平,反而可能将自身的前途归咎于“命运影响”、“神灵安排”而降低积极心理资本中坚韧性、乐观性、自我效能等组成部分的水平。这提示我们,对大学生群体开展“无神论”教育,坚定其科学信仰,不仅能够提升其理想信念,坚定其意志,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调整他们的积极心理资本以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通过讨论、参观、社会实践等需要大学生亲自参与的手段,减少“说教式”教学,提升教学效果[15]。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多集中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高校校园心理活动的开展和心理活动月的宣传、心理卫生知识的科普以及心理咨询中心软、硬件设施的建设等,而对于信仰教育也仅限于思想政治研究范畴,能否考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结合价值观教育、无神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及相关知识的宣传等社会信仰的培养,达到提升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水平,进而达到改善他们心理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宝娟,雷希,方小婷,等.心理资本对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34(1):58-64.
作者:郑亚楠
日期:2012-04-09 作者:卓新平 来源:文汇报
当代中国的信仰理解与信仰包容 ——卓新平研究员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信仰论坛”的讲演
社会道德如果没有信仰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仰可以为道德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然,对道德的高扬,也可以让相关道德原则在人们的心目中升华为信仰。
信仰作为人的重要精神活动,有着广泛的涵括和巨大的影响,因此,不要低估信仰的力量,而要尊重各种信仰,促进同一层面的信仰对话,提倡不同层面的信仰包容及平等共处。
卓新平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宗教理论、基督教神学。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2部,主编及合著10余部,发表论文80余篇。代表著有《宗教起源纵横谈》、《宗教与文化》、《尼布尔》、《世界宗教与宗教学》、《当代西方新教神学》、《当代西方天主教神学》、《宗教理解》、《基督宗教论》、《基督宗教研究》、《圣经鉴赏》等。
“老人跌倒该不该救”、“幼儿被车碾压路人视而不见”,一些原本并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却成为时下社会热议的话题,现代道德观念和准则中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返老还童”真使人感到悲哀。中国社会对信仰的关注确实到了该反思、“该补课”的时候了。
实际上,社会道德如果没有信仰的支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仰可以为道德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然,对道德的高扬,也可以让相关道德原则在人们的心目中升华为信仰。中国自古就有将道德诚信作为信仰的诉求,比如民间的“关公崇拜”就是诚信、仗义的“神化”,只可惜关公崇拜在重物而没有精神情操的氛围中也出现了嬗变,现在多把关公敬为“财神”,其原来的价值意义蕴涵却已被人们所遗忘。正是在这种道德及意义危机中,中国人重新开始呼唤道德价值和信仰意义的回归,找寻我们失落的精神家园,如在“离开雷锋的日子”又重提“雷锋精神”、重塑“公民雷锋”形象;广州和武汉联手上演《信仰》之剧,以文艺形式让信仰重新登上当代市民社会的舞台;甚至关公崇拜也被有识之士以“申遗”方式,谋求其返璞归真。
信仰究竟是什么呢?“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印度诗人泰戈尔曾以这样的诗句作答。在此,我想从信仰理解、信仰分层、信仰包容这三个方面来探讨信仰问题,以信仰呼唤来求信仰回归。
信仰理解
在人类文化活动中,信仰是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是灵性生命的最高境界。人追求理想,有信仰,从而形成了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
研究思想文化问题,不能绕过对信仰的关注评说。信仰是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现象,反映出人类在认知和实践上的超前把握及决定,体现出人追求超越性和神圣性的境界。其中“信”为认知上的超前性和超理性,“仰”则是行动上的超越性和敬畏性,指往上的、超然的、折服的心态及相应的行动选择。信仰虽然可能有神秘性因素,但更多体现敬佩、推崇和神圣的境界。
信仰被视为人类精神生活中一种“人们把握世界的方式”,其涵括面较宽。信仰以向往、憧憬、追求甚至自我牺牲、奉献的态度及方式表达出人们对某一事物、事业、理想或幻想,对某一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或宇宙观的执著和信守。信仰是对尚不能肯定之事物的肯定,对不可知的“强知”。在人类文化活动中,信仰是精神生活的最高追求,是灵性生命的最高境界。人追求理想,有信仰,从而形成了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
人们对信仰的不同理解,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种认为信仰乃为宗教所独有,只有被信仰的对象具有神圣性、精神性和超越性才值得“信”且“仰”,任何世俗理念、个人、物体、主义或理想都不具有这样的特征。
另一种则认为信仰不只是宗教信仰,有更宽泛的蕴涵。西方社会多强调信仰的宗教意义,却也没有断言信仰只有宗教这种唯一形式。《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在解释belief时将之译为“信仰”,其定义为“在无充分的理智认识足以保证一个命题为真实的情况下,就对它予以接受或同意的一种心理定势(或态度)。”可以说,信仰与信念、信赖、理想密切关联,甚至就包含这些内容,其所指既可以是宗教的、也可以为世俗的。与之相似,中国的《辞海》在解释“信仰”时也持上述宽泛之态,认为“信仰”是“对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这里,宗教和“主义”可同为信仰的对象。
按照第二种理解,信仰是一种涵盖较广的概念,可以包括宗教又多于宗教,涉及人类精神文化的多层面内容,通常被人视为“是人对一种事物,一种理想,一种价值观、人性观,甚至是对一种虚幻的世界观的向往和追求,是一种源于现实的更高的心理追求和实践努力的方向。是与信念和理想紧密相关的一个概念。”由此来看,信念可以包含在信仰之内,信念中虽暗含未知、猜测和神秘的因素,但其作为人们把握世界之独特方式的基本观念,却被相关人群视为确信或坚定的理想。因此,信仰具有前瞻、远眺、希望、渴慕的因素,它虽无现实中的确定性,在相关人群中却有心理上、情感上的确定性。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对“信仰”的理解将持一种开放态度,涵括神圣与世俗两大层面。而且,从对信仰根本特点的理解出发,人们也理应发现信仰之中及信仰之间都有着很大的商讨、探究的空间。
信仰是人类求知的产物,显然,这其中也有对尚无法获得答复之问的“自答”、“自解”。人们在此意义上通常也将信仰视为“未来学”范围,指出其认知特征即对“未知”、“未来”的前瞻、预设、断言、宣称。实际上,人的认识过程是极为复杂和漫长的,有着求知本性的人类与生俱来就在不断探索、询问,而其答案在留给后人后也仍在不断调整、完善。用有限的认知去谈论无限的世界,用局部存在去把握整体,这就进入了信仰的领域。在此,信仰和
2 科学乃在同一起跑线上。由于宇宙的无限性,科学探索会永无止境、永在途中。信仰关涉未来学、预测学,是人的精神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前瞻功能。信仰作为人的重要精神活动,有着广泛的涵括和巨大的影响,因此,不要低估信仰的力量,而要尊重各种信仰,促进同一层面的信仰对话,提倡不同层面的信仰包容及平等共处。
信仰分层
人类的信仰不可能是单一的,信仰分有层次,不同层次的信仰可以和谐共处,甚至同时共信。此外,同一层面的信仰也可分为多种,彼此同样可以从相互排斥经过对话、理解而走向共同存在、和平相处。
人类的信仰不可能是单一的,信仰分有层次,不同层次的信仰可以和谐共处,甚至同时共信。此外,同一层面的信仰也可分为多种,彼此同样可以从相互排斥经过对话、理解而走向共同存在、和平相处。一般而论,信仰可分为世俗信仰和宗教信仰两大层面,其中世俗信仰从“此岸”、“今世”的角度关注人类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对之表达一种追求、坚信和确认;宗教信仰则设定一种终极神圣或终极实在的存在,认为一切,包括未来均在这一超然神圣存在的把握、掌控之中,人们对其认知、信仰则多为神秘化的形式,但同样也并不排斥理性认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样,信仰的存在就有了各自不同的空间或领域,而不同信仰之间的对话或跨信仰沟通自然也大有可能、大有作为。
1、政治信仰
政治信仰是人类各组织团体在社会政治活动中所持守的信仰,是其对所追求的政治目的的坚信。政治信仰虽也面向未来,却有其明确的此岸性、属世性,是其生存处境中的社会理想追求,即以政治手段来改善或革新其所在社会。人们在政治信仰中的不同,就形成了不同党派、“主义”和政治主张。政治信仰因为其此岸性而彼此关联密切,多有交融互渗;不过政治信仰的排他性也非常明显,不同政治理念、信仰间有着非此即彼的尖锐斗争,甚至往往不可调和、妥协。尽管如此,政治信仰中仍有对话的空间和实践。一种政治信仰并不是孤立形成的,而往往是综合、继承的结果。政治信仰表面的排他性并不可能完全排除其内在的互渗性、关联性甚至共构性。
在中国社会所常论及的共产主义信仰,其实质即一种政治信仰。有些人认为共产党员不要有信仰,这实际上把共产党人的精神持守、理想追求都否定了。我认为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有信仰,共产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追求的信仰,我们相信其在未来一定会实现,但现在尚未实现,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因此,不少共产党员为其信仰而奋斗,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我,虽然看不到其信仰的实现,却已表现出对其“信”之坚定和在“仰”之行动上的忘我,体现出这种政治信仰的超越性和神圣性。在政治信仰层面上有一定的排他性,其信仰的坚贞就包括对其所持信仰的专一和坚守。不过,不同的政治信仰之间仍然可以对话和交流,在特定时机甚至可以相互包容和共同合作。各党派之间的政治协商、团结合作代表着人类政治民主的积极发展。
就共产主义而言,其信仰也绝非一家独成,马克思是犹太人,同时也是19世纪的德国
3 人,其思想精神有着明显的犹太教、基督教文明传统积淀,也反映出德国源自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理性、思辨和批判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大组成部分也有着西方文明的思想文化渊源。所以说,政治信仰尽管有较强的排他性,但对同一层面的信仰和其他层面的信仰仍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吸纳性。
2、民族信仰
民族信仰是相关民族之魂,是其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撑。民族信仰与民族精神有密切关联,民族精神因其继承性、延续性和永恒性而成为了信仰,对其民族精神的持守就是其民族信仰的表现,信仰本民族的精神即意味着守护其精神家园、传承其民族文明。
世界上的许多民族都保持着对其民族精神的信仰和追求,犹太民族就具有与神立约的契约精神、期待“复国救主”的救赎精神、忍受磨难痛苦的赎罪精神和精明睿智的“选民”精神;视为信仰的民族精神还包括理性思辨、执著严谨、社会批判的德国民族精神;崇尚自由、追求民主、欣赏浪漫的法国民族精神;冒险创新、稳健有序、规范优雅的英国民族精神;群体至上、直率顽强、欧亚融通的俄罗斯民族精神等。这些民族信仰有些与宗教信仰相关,有些则各有侧重,并不完全重合。有些民族以其信仰来维系,保持其血缘关系、血脉传承的纯洁,守护其人种学意义上的民族存在,而有些民族则以其信仰来形成新的族群观念,淡化原本多元各异的民族或部族来源。此外,民族信仰在有些民族中被高扬、凸显,在有些民族中却成为沉潜、内在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信仰以向心凝聚、整体共构的“大一统”思想作为其核心精神理念。这种“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的一统观念乃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信仰的这种一统观念自远古以来就已经用祖先崇拜和民族图腾的形式固定并流传下来,如“炎黄子孙”所表达的统一祖先的信仰,“龙的传人”所折射的民族图腾之凝聚观念。此后,这种“渊源共生”、同根同源的信仰观念又进一步扩展,从而形成其更具有文化特质的“海纳百川”、“和谐共融”的中华一家的“大民族”信仰。从此,血缘、语言,甚至宗教信仰都被置于次要地位,而统一的中华民族意识才具有最为重要的位置。
3、文化信仰
文化是人类发展的精、气、神,是各民族及各社群的灵魂所在。这里所言的文化并非泛指的文化,而有着相应民族、相关国度文化的特质性。文化的这种民族、国家特色导致其提供的精神家园也各不相同。相关人群在其文化中的安身立命,也使之有着相应的文化信仰。钱穆曾指出,对于本国以往的历史文化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也只有这样,“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的希望”。英国也曾有政治家在谈到文化信守时强调,可以“失去印度”,但不能“忘掉莎士比亚”。相关的文化或文化认同及共识也可以超出国土、跨越国界,有更为宽阔的辐射和影响,在政治信仰各异的处境中仍能达到文化信仰的相同。例如有海外华人曾提出,基于“文化中国”的理念来构建“中华文化共同体”,实现文化上的“同情共感”、“同体共爱”,达到“情深而文明”的境界。
文化信仰保持了一种内蕴的精神力量和外延的包容涵括。在中华文化信仰中,其内蕴的精神力量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使命。而中华文化信仰在外延上则体现在其海纳百川、
4 宽和共融的文化气势上。“大一统”民族共在的奥秘,就在于“多元通和”的气魄,从而使中华文化成为开放包容、和谐共生、宽容中和的“和合文化”。这种“和合”性就具有牟钟鉴所言“多源性的综合,多样性的交渗”。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全球治理的无序和国际力量的失衡,使不少人希望能借助于中华文化“多元通和”的文化信仰来达成全球平衡、世界和谐的文化共识。在多元世界中,人们已有经济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的尝试,虽不太成功却也稍有成效。日本学者西川博史提出,全球化的人类应相互尊重彼此的价值观和现实利益,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共同拥有“共同体价值观”,并通过逐渐培育这种相互理解的共同价值观来建立一种“文化共同体”。这种发展应该就是典型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
4、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核心层面,给人类提出了“成圣”、“敬神”的要求和追求。其参与敬拜的形式即有建构性的团体组织,也有弥散性的个人自我。而且,在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及国家中,多种宗教并立共在、各自发展也是铁的事实。宗教信仰关注宇宙的始终、人类的死活,以及现实生活中的痛苦、磨难、困境和迷惘,而其回答往往是彼岸的、来世的、超越的、超脱的,其真与实多会深藏在其虚无缥缈、似非而是的表述、暗示或引导之中。故其学问亦为“神学”或“玄学”。
宗教信仰的产生已形成了不同的特色,人们可将之分为三类,一为绝对一神论的宗教信仰,二为二神以上之多神论的宗教信仰,三为抽象、升华而似乎呈现为“无神”的宗教信仰。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大宗教信仰的生成板块都在亚洲,而且自古延续至今的文明宗教基本上是这些源自亚洲、传到全球的宗教信仰体系。因此,亚洲的“宗教性”、亚洲人的“信仰”特性就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同理,主张、推崇信仰包容,促成信仰融合,作为亚洲文化核心地区的中国显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要担负义不容辞的责任。宗教信仰之间的排斥和纷争,在亚洲地区及亚洲宗教中格外突出,这也使化解冲突、和谐共存成为亚洲宗教信仰理应体现出的时代新兆、未来远景。
由此可见,人类文化在其发展进程中与宗教关联密切,有着复杂交织。中华文化在其长达五千年的历程中显然有着宗教的身影,“上古神话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是远古历史的回音„„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蕴涵并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此后在儒、佛、道三教的历史中,宗教信仰得以集中和凸显。“敬天”、“法祖”、“仁爱”、“礼治”、“德政”等乃宗教、伦理、律法的有机共构,体现出仁、义、礼、智、信的各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离开儒、佛、道则会被架空,缺失关键内容。
信仰包容
信仰的专注性、忠贞性使各自对话和包容有着一定张力或风险,但人类为了在一个共同地球上的生存和发展,仍在继续努力。
信仰包容在理论和实践上应该包括政治信仰、民族信仰、文化信仰和宗教信仰等领域之内和其各领域之间,但实际上也都只是取得了相对成功。信仰的专注性、忠贞性使各自对话
5 和包容有着一定张力或风险,但人类为了在一个共同地球上的生存和发展,仍在继续努力。其最新进展之一,就是“世界不同信仰间和谐周”活动的开展。今年的主题是“为了共同利益而寻找共同点”,其基本共识在于承认每一种信仰都有自己的特征、传统和做法,所以应该承认和尊重不同信仰传统所共有的价值,形成相关的共同原则,并使之成为人们得以在多样化基础上团结起来的“共同点”。仅就宗教而言,宗教信仰所指导、规范的社会实践标准和伦理规范不一定就与社会政治层面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必然矛盾、相悖;宗教信仰之思曲折地反映出人的现实需求和追求,因而其向往的真、善、美、圣也是属于这个世界的,可以与社会需要的真理、完美、和善及神圣求同、共在。
信仰包容是全球化的时代精神及需求,关系着人类的信仰如何承担文明共存的责任,有效完成其时代任务的重大课题。对此,宗教信仰和其他任何层面的信仰并未达其完善或理想之境,但已看到沟通、和解和融汇的希望。所以,我们在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中必须包括并积极推动人类信仰层面的深刻反思,并将这种反思转化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
其实,在信仰追求中,过程才是一种真正的、真实的实现,我们必须重视、把握、欣赏或警惕的是这一过程。信仰所问的问题“人是什么”,“人从何来”、“人往何去”,其实很难找到真实、准确的答案。实际上,“人从何来”,不知道,也不需要弄清楚;“人往何去”也不知道,同样也不需要说明白。而人在来去之间的过程则可以知道,这才是真正重要的;只有从其来与去之间的过程才能回答、解释“人是什么”的问题。所以说,我们关注信仰问题,关键就在于对信仰者的人生经历及社会参与的关注、研究、重视,是其今生今世而不是什么“彼岸”之“神”。探讨有“神”、无“神”,弄清“唯心”、“唯物”,实际上是哲学认识论问题,而并非社会存在论问题。从纯学术层面可以继续不断探究这一问题,但在社会政治层面则可以对之扬弃、超越。
综合信仰的哲学宗教理解和社会政治理解,信仰说到底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即有没有信仰文化,其内涵和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其实,中国有着久远、深厚的信仰文化,中国是一个与神圣结缘的国度,中华民族的信仰情结亦有其与众不同之处。由于现实关切容易成为其关切的焦点,因此使中国各层面的信仰有着特别的趋同性、共构性,人们不太强调此岸、彼岸的截然区分,神人之间也没有无限分离的距离。尽管这容易造成其挤在同一层面而彼此不容的悲剧,却也使这种信仰理解有着对我们的直接贴近感和亲切感。中国的圣人崇拜比不少宗教中的圣徒崇拜多了人文的内容、社会的蕴涵。在中国宗教信仰的神明体系中,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会被“神化”,成为真神;同理,中国政治信仰中的人物及其思想、学说、理想,也可以高达宗教崇敬的程度。
中国信仰的核心,无论在其政治信仰、文化信仰、民族信仰还是宗教信仰之中,都体现出其追求“大一统”即整体共在的这一奥秘,都可以发现其对中国社会独特、持久的整体性和一统性传统及其发展惯性的注重和神圣化。中国社会体制在世界政治史范围中乃是一个极为典型的超稳态、持久型的“大一统”社会,其旺盛生命力,源于中国社会所持守的“海纳百川”、“多元通和”的圆融、共构精神,它要求一种神圣的“大同”世界,纵令有异也需达到不同而和的共融,这为今天中国社会政体所倡导的“和谐文化”奠定了基础。当中国突出并实践“斗争”哲学时,社会则基本处于混乱、动荡的状况之中,其结果是人人自危,信仰丢失,就连其倡导、实践者本身也不例外。而“大一统”政治及文化理念的持守,既需要求同存异,也允许和而不同。在当前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中国已进入多元社会的氛围中,人们希望的是一种多元并存的局面,却没有丢掉“大一统”共在的共识。其维系及坚持乃是中国
6 信仰文化的力量,这种坚守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信仰之魂。为此,信仰不可相混,却必须对话沟通。这种信仰对话、信仰包容,则可使中华更美好,世界更和谐。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精神风貌的充分体现,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文化是文明的灵魂,文明是文化活动的升华,下面我们就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进行一下探讨。
一、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
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其互为一体,形成合力。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有着推动作用。一是企业文化对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企业文化具有导向、规范、凝聚、激励四大功能。它在依靠明确的目标和原则约束、规范人们行为的同时,更注重于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为全体职工所认同信守的内部文化氛围,使职工自觉自愿地把企业目标作为自己的目标,增强使命感,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企业文化的建设主要是文化氛围、文化环境的熏陶。企业文化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它在塑造人们的心灵,倡导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过程中,主要是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其紧密结合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就能有效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进行。二是企业文化有助于扩大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开展。企业文化具有人情化,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强调人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作用,
1重视提高人的积极性;企业文化还具有群众性,它是企业职工群体共有的一种文化,是企业群体意识及其外在的行为表现。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和职工思想实际出发,加上活动形式的多样化,可以寓教于义、寓教于乐。职工乐于接受,乐于参与。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这些优势,借助企业文化为载体,可以大大丰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形式,吸引更多的职工积极参与到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推动精神们明建设的全面开展。三是有助于提高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企业文化既含有物质文明的东西,也含有精神文明的东西,它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治理思想,不断从企业的经营文化、治理文化的深层结构上探索完善企业经营之道。精神文明建设与之相融,可以在企业形成良好的内部氛围,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
二、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统一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基本精神和凝聚力,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并存于企业的发展实践之中,有着相同或类似的特征。一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在主体上具有同一性。企业文化的主体集中体现了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经营战略。在企业治理中,不仅重视物质治理,而且更重视人的治理,它着眼于建立一个企业成员遵从的企业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尊重人、关心人,以凝聚企业职
工的力量,来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企业全体职工,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它们的落脚点都是人这个因素。二是内容上的统一性。企业文化内容的核心以企业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为主体,还包括全体职工共同的奋斗目标和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物质形态的外在表现。在思想道德方面,就是以马列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指导,以党的基本理论为思想基础,对广大职工进行思想理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以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建立起新型的社会关系、行为规范和生产方式。在科学文化方面,就是通过大力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只有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加强其具体工作,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三是目的上的一致性。构建企业文化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企业价值观的树立、企业精神的培育、企业形象的塑造,使企业职工的整体思想意识、文化技能、道德观念等素质在企业运行中产生能动效应。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是要通过有效途径和载体服务于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使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思想转化为职工的思想道德意志,转化为持久不衰的工作热情,有利于推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要相融共建
推动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发展,要着眼于它们的主要方面,寻找有效的途径,实现最佳结合,使得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彼此促进,共同发展。
一是培育企业价值观。企业发展取决于企业行为的正确,而企业行为的正确导向,又取决于企业根本指导思想的正确。这个根本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就是企业价值观。它是企业文化的基石,是企业生存的思想基础和发展的精神指南,关系到企业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要把“创新客户所需的优质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帮助顾客创效,追求最佳效益,极大回报社会,改善职工生活,职工实现自我”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大力宣传使广大职工领会其精神实质,牢记于心,落实在行动上。二是锤炼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主导和精髓,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一面旗帜。抓好企业精神的锤炼、弘扬和实践既体现了企业文化“以人为中心”的根本特征,又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要把企业精神日益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为,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成为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源泉。三是建设企业道德。企业道德是职工在生产经营和治理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加强企业道德建设中,一方面制订规章制度、完善企业法规,加强硬性约束;另一方面抓好正面灌输和说理教育,以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新风正气为目标,引导职工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在单位里做个好职工,在家庭中里做个好成员,升
华了职工的文明素养。此外,还着力培养职工的爱岗敬业意识,强化职业责任感,积极培养职工“敢为人先、勇争第一”的工作作风,树立“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客户的满意就是我们工作的标准”的工作理念,从而使企业道德建设不断走向更高境界,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四是抓好休闲文化。休闲文化是培养职工文明的生活情趣和生产方式的重要措施。抓好休闲文化,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工作压力得到缓解。使职工的精神得到充实,培养了团队精神。通过以上途径,不仅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形成了特色的企业文化,而且不断提升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和质量,有利于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开展,有助于职工队伍素质和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有助于企业和谐创新持续发展。
2008年7月21日
时间:2012-03-02 10:13:28 来源:新闻中心 作者:程昱钧
随着改革开放之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和思潮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每个人都不再像以前那样,都保持着相同的观点,而是都有了自己的思考的角度。在这种社会发展的阶段,必然会有新思维和旧思维的激烈碰撞。雷锋精神在当代的意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大家应该在小学课本上,或者说在还没上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听说过雷锋这个人了,对于雷锋精神或多或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个时候的理解可能就是,乐于帮助别人,做好事不留名便是雷锋精神。这种停留在童年时的印象或许一直延续到我们现在,然后大多数人都可能觉得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了,现在的时代有新的价值观,雷锋精神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社会了。
不过如果仅仅把雷锋精神定义为乐于助人这样简单未免太肤浅了。雷锋精神到底是怎么样一种精神呢?在我看来,首先雷锋是一个军人,所以雷锋精神应该是一种艰苦奋斗、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是一种“爱憎分明不忘本”具有坚定意志和昂扬斗志的精神;是一种忠于人民忠于党的精神;是一种对人民充满友爱、互相帮助的精神;是一种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是一个军人应该具有的素质。因此,雷锋精神不只是像乐于助人那么简单,它的内涵应该是很丰富的,不过总的概括来说,便是一个军人恪尽职守严格要求自己的精神。
或许有人会问了:“既然是军人的精神,那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呢?”其实不然。军人的素质的本质就是对自己严格要求,我们作为一个老百姓,作为一个普通人,虽然做不到像军人那样对自己的身体意志有着严酷的磨砺,不过我们也应该尽量按照这种标准来要求自己。对自己懈怠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艰苦奋斗,积极进取,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爱憎分明不忘本,这是为人处世的十分重要的一条。而这些恰恰是雷锋精神的内涵之一。所以就算现在时代不同了,雷锋精神的本质却并没有变,而且我们还应该重新审视雷锋精神,重新学习雷锋精神并将雷锋的这些精神与自己对照,看看自己做到了哪些没有做到哪些。
总而言之,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在进步。不过我们在前进的时候也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过去的人流传下来的美好的品质。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相应的精神生活也应该跟上。现在的这个社会弥漫着一种浮躁的气息,众多的思想也会让人迷失掉自己前进的方向。这个时候不妨回头,看看前人关于这些事情的认识,或许会对这是世界和时代有新的认识。雷锋精神在这个时代必然有它存在的意义,也应该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个看似老土的名词下面的所蕴含的东西的智慧其实远超过现在很多所谓的哲人的话语。
向雷锋同志学习!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学习长征精神心得体会:信仰的力量
来
学习长征精神心得体会:信仰的力量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军事奇迹,是人类战争史上一部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在历时两年时间里,各路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敌人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的艰难险阻,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终于胜利到达陕北。是什么支撑着红军克服种种的艰难险阻,完成长达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是信仰,是救国救民的信仰,是实现中华民族之崛起的信仰。
信仰的力量铸就伟大的长征精神。雄关漫道、险象环生,红军一共爬过18条山脉,其中5条是终年积雪履盖的,渡过24条河流,经过14个省份,占领过62座大小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此外还打败、躲过或胜过敌人派来追击的中央各部队。长征是中国革命由失败走向胜利的重要转折,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昂扬斗志和坚定信心由此受到巨大鼓舞,积蓄了无穷的精神力量。长征开拓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崭新局面,在血与火中锻造了长征精神。在中国共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红军将士们共同怀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为解放人民而战,为正义事业而战。80年来,在长征精神的激励下,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进行了一次又一次新的长征,彰显了巨大的时代价值与中国特色。
坚守信仰力量,传承长征精神。长征中,无论是率领红军的领袖、将领,还是不识字的红军小战士,他们都坚信自己是一个伟大事业的奋斗者,都坚信自己的奋斗和牺牲必定将为中国赢得一个光明的未来。所以,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跨越千山万水,进行伟大的征程。正如总书记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坚定信仰,继续谱写新篇章。“少年弱则国弱,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就应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我们应把红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发扬下去,我们在基层工作中必然会遇到各种现实的困难以及不可抗拒的因素等,但它只是暂时的,我相信我们只要更加地坚定信念,不忘初心;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无论我们面临什么困难、什么挑战,只要将长征精神不断地发扬下去,我们就有能力克服困难,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干好本职工作,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来
2
大国工匠,匠心独运。堪称工匠的人,靠的是对技术的传承和钻研,对工作的专注和坚定,认真才能把事情做对,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当把一项工作作为一项任务去完成的时候,那仅仅是完成任务,并不能把一项工作做好,只有充满激情的时候才有可能取得完美的成果。无论做什么工作,把每一项工作当做是一块璞玉来精心雕琢,心中充满对工作的热情,才称做“工匠”。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工匠精神跟在施工一线,或者办公室工作没有关系,工匠精神跟的是人,跟的是务实、诚恳、专业和拼搏上进的态度,而不是工作岗位。对于一线工人来说,就是把自己的产品质量做到无可挑剔,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在同种商品中脱颖而出;对于我们施工员来说,就是通过我们的管理和质量要求及安全规定的约束,通过我们的管理能力及责任心,让一线工人的产品做到合格,甚至优秀,把工作做到严谨、一丝不苟,确保每一工序的质量,让每一个工程都能成为我们的骄傲。
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我们建筑人的价值导向。
不少人在质疑,国家让一批又一批高等学历的人才,放下自己的事业工作,不远千里去偏远的地区进行支教的政策,到底有没有意义,到底值不值得这份投入。在这里,我们认为,不仅支教本身值得我们去支持,而且支教精神也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感悟。
常言道,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改变人生。尽管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西部大开发已有好些年,但是对于西部偏远地区的孩子们来说,方圆百里内能够有一所学校就已经很满足了。几年前的照片上那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包含了多少孩子的愿望,“我要上学”四个字又道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这些孩子们的内心是多么渴望能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他们想有一间明亮的教室,想拥有一间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想有更多知识渊博的老师;他们想有个平整的操场,这样下雨不再有泥泞,天晴不会尘土飞扬;他们想看看电脑的样子,想知道什么叫上网;他们想住进宽敞的宿舍,有台灯,有书桌……这一切在我们看来是那么平常,然而,由于教育资源的匮乏,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师任务重、收入低,学校基础设施差„„这些让办教育的人们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些美好的愿望对他们来说都只是个遥远的梦,都只是他们的奢望。
而这也正是国家宣传和鼓励去支教的原因:让渴望学习的孩子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教育,给予他们更健全的知识,启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激发他们努力拼搏的动力,为他们擦亮眼睛以看到更远、更精彩的未来。 “支教”不仅仅是一种愿望和情怀,更是一个沉重的字眼,一个艰涩的过程,一份光荣与责任。当你走进那间破旧的教室,望着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小脸蛋,你会突然发现,自己所做的是一项多么伟大的事业!他们期待能多获得些从前不知道的知识,他们期待能多得到些社会的关怀,他们期待能多了解一下外面未知的世界,他们期待自己的未来能从此缤纷多彩。感动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它是如此的熟悉:你用远赴西部支教、带给他们希望的行为感动着他们,他们也用没有向艰苦的条件屈服,依然高昂着头,骄傲地奋斗着,向世界展示着自己对未来的向往的热情感动着你。西部的农村学校和整个世界也是相通的,尽管地处偏僻,但并不妨碍与时俱进。
尽管支教中的授课并不能立刻改变人的未来,但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无穷的。支教所教授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如何让心灵成长。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的支教精神也会深深印在他们的脑海中,使他们的灵魂得到提升。
希望社会能够对支教行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支持;有更多人的关注,就能给予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更多的希望。
推荐阅读:
信仰与迷信09-25
诗与信仰随笔10-21
与信仰对话与理想同行10-22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追求与信仰的调查报告09-07
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与重建07-16
大学生如何树立与培养法律信仰09-28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与信仰问题调查07-26
信仰的故事07-08
诗歌父亲的信仰11-01
时代的榜样信仰的旗帜11-06